CN103209117A - 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9117A
CN103209117A CN2013101484799A CN201310148479A CN103209117A CN 103209117 A CN103209117 A CN 103209117A CN 2013101484799 A CN2013101484799 A CN 2013101484799A CN 201310148479 A CN201310148479 A CN 201310148479A CN 103209117 A CN103209117 A CN 103209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address
addressee
copies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84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怀宇
王栋
吕俊峰
刘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Guodian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3101484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91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9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9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发送多个邮件副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保证同时将相同的邮件发送给多个收件人。

Description

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邮件系统一般都由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组成,邮件客户端也可以称为邮件用户代理(MUA,Mail User Agent),邮件服务器由邮件传输代理(MTA,Mail Transfer Agent)和邮件投递代理(MDA,Mail Delivery Agent)组成。
如图1所示的电子邮件系统,发件人通过登录发件方的邮件客户端(即,MUA1)撰写一封新邮件,如果发件人要向一个收件人发送该新邮件时,在该新邮件中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MUA1将该新邮件发送给发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即,MTA1),MTA1通过检查邮件人地址的域名,得到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即,MTA2)的IP地址,MTA1根据MTA2的地址与MTA2建立TCP连接,并通过网络将新邮件传输给MTA2,另外,MTA1还会将该新邮件保存到发件方的邮件投递代理(即,MDA1)中,以便MUA1通过MTA1从MDA1中读取所有发送的邮件。MTA2接收到新邮件后,将该新邮件保存到收件方的邮件投递代理(即,MDA2)中。当收件人登录收件方的邮件客户端(即,MUA2)后,通过MTA2从MDA2中读取该新邮件。
在实际应用中,发件人有时需要向多个收件人发送同一封邮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同时将相同的邮件发送给多个收件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能够保证同时将相同的邮件发送给多个收件人。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包括:
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
发送多个邮件副本。
优选的,所述按照原始邮件中的多个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包括:
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中的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
从所述原始邮件中提取出互不相同的多个收件人地址;
将复制的每份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与提取出的一个收件人地址组装成一个邮件副本。
优选的,所述发送多个邮件副本包括:
查询每个邮件副本中的收件人地址的域名;
根据每个收件人地址的域名,确定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的IP地址;
根据IP地址分别与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
通过TCP连接向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传输对应的邮件副本。
优选的,还包括:
将所述多个邮件副本提交给发件方的邮件投递代理保存。
优选的,还包括:
接收携带发送模式标识的发送指令;
当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执行生成邮件副本的步骤。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待发送邮件与所述原始邮件包含相同的收件人地址。
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装置,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多个邮件副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复制子单元,用于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中的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
提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原始邮件中提取出互不相同的多个收件人地址;
组装子单元,用于将复制的每份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与提取出的一个收件人地址组装成一个邮件副本。
优选的,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查询子单元,用于查询每个待发送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域名;
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收件人地址的域名,确定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的IP地址;
连接建立子单元,用于根据IP地址分别与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建立TCP连接;
传输子单元,用于通过TCP连接向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传输对应的邮件副本。
优选的,还包括:提交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邮件副本提交给发件方的邮件投递代理保存。
优选的,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携带发送模式标识的发送指令;
则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待发送邮件与所述原始邮件包含相同的收件人地址。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在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副本时,虽然发件方同时向多个收件人群发了一封邮件,但是,由于每个邮件副本中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因此,对于每个收件人而言,只能知道自己收到了邮件,而不会知道除自己之外的其它哪些人收到了与自己相同的邮件,即,相当于实现了一种一对一发送的效果,保证了电子邮件系统中邮件发送的保密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子邮件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一种生成邮件副本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生成单元的一种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中发送单元的一种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
例如,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为5个,分别为User1、User2、User3、User4和User5,复制该原始邮件,生成5个邮件副本,第一个邮件副本中的收件人地址为User1,第二邮件副本中的收件人地址为User2,......第五个邮件副本中的收件人地址为User5。
如图3所示,该步骤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为:
步骤301: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中的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
步骤302:从所述原始邮件中提取出互不相同的多个收件人地址;
例如,在一个邮件中,由于多个收件人地址之间通常是以一个分号作为分隔符的,因此,可以识别多个收件人地址之间的分号,并在分号的位置进行切割,切割后即可得到收件人地址。
步骤303:将复制的每份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与提取出的一个收件人地址组装成一个邮件副本。
例如,收件人地址的个数为5个,复制了5份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并且,也提取出5个收件人地址,将复制的第一份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与提取出的第一个收件人地址组装成第一个邮件副本,将复制的第二份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与提取出的第二个收件人地址组装成第二个邮件副本,以此类推,直到完整5个邮件副本的组装。
步骤202:发送多个邮件副本。
在本步骤中,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发送邮件的方式发送邮件副本。具体地:查询每个邮件副本中的收件人地址的域名;根据每个收件人地址的域名,确定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分别与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建立TCP连接;通过TCP连接向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传输对应的邮件副本。
除了发送多个邮件副本之外,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个邮件副本提交给发件方的邮件投递代理保存。邮件副本保存到发件方的邮件投递代理之后,邮件客户端可以通过邮件传输代理从邮件投递代理中读取已经发送的邮件进行查看。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虽然发件方同时向多个收件人群发了一封邮件,但是,由于每个邮件副本中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因此,对于每个收件人而言,只能知道自己收到了邮件,而不会知道除自己之外的其它哪些人收到了与自己相同的邮件,即,相当于实现了一种一对一发送的效果,保证了电子邮件系统中邮件发送的保密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仅在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一模式时,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方式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否则,不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方式发送邮件。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携带发送模式标识的发送指令;
步骤402:当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
步骤403:发送多个邮件副本。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在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待发送邮件与所述原始邮件包含相同的收件人地址。
例如,原始邮件中收件人地址的个数为5个,即,User1、User2、User3、User4和User5,所生成的每个邮件副本中也都包含有这5个收件人地址(User1、User2、User3、User4和User5)。这样,对于每个收件人而言,其可以知道除了自己收到了邮件之外,还有其它哪些人也收到了该邮件。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虽然发件方同时向多个收件人群发了一封邮件,但是,由于每个邮件副本中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因此,对于每个收件人而言,只能知道自己收到了邮件,而不会知道除自己之外的其它哪些人收到了与自己相同的邮件,即,相当于实现了一种一对一发送的效果,保证了电子邮件系统中邮件发送的保密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外,可根据控制指令的控制,自由地切换不同的发送模式,也使邮件发送更加灵活。
实施例三
为了方便描述,下面仅以发件人同时向两个收件人发送邮件为例,详细说明邮件发送的过程。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路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发件人登录发件方的邮件客户端,在邮件客户端撰写一封新邮件,其中,在该邮件中包含两个收件人地址;
步骤502:邮件客户端将该新邮件发送给发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
步骤503:发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按照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该新邮件,生成两个新邮件副本,其中,每个新邮件副本中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两个新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
步骤504:发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分别查询两个新邮件副本中收件人地址的域名,并根据收件人地址的域名确定两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的IP地址;
步骤505:发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根据两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的IP地址,分别与两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建立TCP连接;
步骤506:发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分别将两个新邮件副本通过各自的TCP连接发送给各自的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
步骤507:发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将两个新邮件提交给邮件投递代理保存。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虽然发件方同时向多个收件人群发了一封邮件,但是,由于每个邮件副本中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因此,对于每个收件人而言,只能知道自己收到了邮件,而不会知道除自己之外的其它哪些人收到了与自己相同的邮件,即,相当于实现了一种一对一发送的效果,保证了电子邮件系统中邮件发送的保密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与上述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响应消息的执行装置。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该装置包括第一生成单元601和发送单元602。下面结合该装置的工作原理进一步介绍其内部结构以及连接关系。
第一生成单元601,用于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
发送单元602,用于发送多个邮件副本。
优选的,如图7所示,第一生成单元601包括:复制子单元6011、提取子单元6012和组装子单元6013,其中,
复制子单元6011,用于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中的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
提取子单元6012,用于从所述原始邮件中提取出互不相同的多个收件人地址;
组装子单元6013,用于将复制的每份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与提取出的一个收件人地址组装成一个邮件副本。
优选的,如图8所示,发送单元602包括:查询子单元6021、确定子单元6022、连接建立子单元6023和传输子单元6024,其中,
查询子单元6021,用于查询每个待发送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域名;
确定子单元6022,用于根据每个收件人地址的域名,确定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的IP地址;
连接建立子单元6023,用于根据IP地址分别与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建立TCP连接;
传输子单元6024,用于通过TCP连接向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传输对应的邮件副本。
除了图6所示的装置结构外,如图9所示,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一提交单元603,用于将所述多个邮件副本提交给发件方的邮件投递代理保存。
优选的,在图6或图9所示的装置结构外,如图10所示(图10以图6所示的结构为基础),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一接收单元604,用于接收携带发送模式标识的发送指令;
则第一生成单元601,用于当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
进一步优选的,图10所示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待发送邮件与所述原始邮件包含相同的收件人地址。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虽然发件方同时向多个收件人群发了一封邮件,但是,由于每个邮件副本中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因此,对于每个收件人而言,只能知道自己收到了邮件,而不会知道除自己之外的其它哪些人收到了与自己相同的邮件,即,相当于实现了一种一对一发送的效果,保证了电子邮件系统中邮件发送的保密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外,可根据控制指令的控制,自由地切换不同的发送模式,也使邮件发送更加灵活。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
发送多个邮件副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原始邮件中的多个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包括:
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中的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
从所述原始邮件中提取出互不相同的多个收件人地址;
将复制的每份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与提取出的一个收件人地址组装成一个邮件副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多个邮件副本包括:
查询每个邮件副本中的收件人地址的域名;
根据每个收件人地址的域名,确定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的IP地址;
根据IP地址分别与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
通过TCP连接向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传输对应的邮件副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多个邮件副本提交给发件方的邮件投递代理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携带发送模式标识的发送指令;
当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执行生成邮件副本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待发送邮件与所述原始邮件包含相同的收件人地址。
7.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多个邮件副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复制子单元,用于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中的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
提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原始邮件中提取出互不相同的多个收件人地址;
组装子单元,用于将复制的每份发件人地址、主题、正文和附件与提取出的一个收件人地址组装成一个邮件副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查询子单元,用于查询每个待发送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域名;
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收件人地址的域名,确定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的IP地址;
连接建立子单元,用于根据IP地址分别与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建立TCP连接;
传输子单元,用于通过TCP连接向每个收件方的邮件传输代理传输对应的邮件副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交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邮件副本提交给发件方的邮件投递代理保存。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携带发送模式标识的发送指令;
则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邮件副本只包含一个收件人地址,且,不同的邮件副本包含的收件人地址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发送模式标识确定当前发送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按照原始邮件中的收件人地址的个数复制所述原始邮件,生成多个邮件副本,其中,每个待发送邮件与所述原始邮件包含相同的收件人地址。
CN2013101484799A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3209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84799A CN103209117A (zh)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84799A CN103209117A (zh)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9117A true CN103209117A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5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84799A Pending CN103209117A (zh)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911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6228A (zh) * 2013-12-16 2014-04-09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邮件传送方法、邮件网关和系统
CN106598757A (zh) * 2016-12-13 2017-04-2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粘贴方法和装置
CN106598719A (zh) * 2016-12-13 2017-04-2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粘贴方法和装置
CN111181838A (zh) * 2019-12-24 2020-05-19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靠背邮件分发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7785A (ja) * 2002-12-20 2004-07-22 Fujitsu Ltd 電子メール送信方法、電子メール送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メール送信装置
CN101052018A (zh) * 2007-05-16 2007-10-10 深圳市杰普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在信息终端上快速群发邮件的方法
CN101079838A (zh) * 2006-12-26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邮件系统及流转方法
CN101411145A (zh) * 2006-03-29 2009-04-15 Ntt通信株式会社 电子邮件传送系统及电子邮件传送程序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7785A (ja) * 2002-12-20 2004-07-22 Fujitsu Ltd 電子メール送信方法、電子メール送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メール送信装置
CN101411145A (zh) * 2006-03-29 2009-04-15 Ntt通信株式会社 电子邮件传送系统及电子邮件传送程序
CN101079838A (zh) * 2006-12-26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邮件系统及流转方法
CN101052018A (zh) * 2007-05-16 2007-10-10 深圳市杰普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在信息终端上快速群发邮件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霞: ""Foxmail多收件人邮件"单独发送""",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6228A (zh) * 2013-12-16 2014-04-09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邮件传送方法、邮件网关和系统
CN106598757A (zh) * 2016-12-13 2017-04-2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粘贴方法和装置
CN106598719A (zh) * 2016-12-13 2017-04-2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粘贴方法和装置
CN111181838A (zh) * 2019-12-24 2020-05-19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靠背邮件分发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181838B (zh) * 2019-12-24 2022-05-06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靠背邮件分发方法、系统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9430C (zh) 一种即时消息的文件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CN100558086C (zh) 一种离线文件的发送、接收、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096861A (zh) 一种实现会议室预定及提醒的方法和系统
CN103220213A (zh) 一种邮件过滤方法和装置
EP1435710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client server communications of email messages
WO2004112368A3 (en) Transmission of a data file by notification of a reference to the intended recipient and teleconference establishment using a unique reference
TW200420044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a server and a client
CN105207886B (zh) 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显示方法及发送、显示装置和系统
CN103209117A (zh) 一种向多个收件人发送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US7826406B2 (en) Storing, sending and receiving text message threads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655481A (zh) 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信聊天内容查看方法及系统
US8886234B2 (en) Techniques for unified messaging
CN106844662B (zh) 即时消息阅读状态的记录方法及装置
CN102158819A (zh) 用于移动设备显示电子邮件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移动设备
JP2004326318A (ja) 通信装置
CN104539508A (zh) 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571990A (zh) 移动终端电子邮件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1083788B (zh) 自动选择邮件发送账户的方法及系统
US7805491B2 (en) E-mail management for hidden recipients
CN103326927B (zh) 一种代收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00953A (zh) 一种实现自适应邮件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WO2006092810A2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video email
CN104519207B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70279754A1 (en) System of advanced features for email
US1008473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quickly sending messa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TATE GRID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Effective date: 20141105

Owner nam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TATE GRID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1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761 XICHENG, BEIJING TO: 100031 XICHENG,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05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Guodian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761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city two, Baiguang Road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