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7659B - 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7659B
CN103207659B CN201210012937.1A CN201210012937A CN103207659B CN 103207659 B CN103207659 B CN 103207659B CN 201210012937 A CN201210012937 A CN 201210012937A CN 103207659 B CN103207659 B CN 103207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ware system
operating
electronic device
hardware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29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7659A (zh
Inventor
谢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129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7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7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7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7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7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该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该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Description

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设备的性能越来越高,多核CPU已经成为电子设备的一种标准配置。但是多核CPU也面临全速运行时功耗过大的问题。此外,大部分应用并不需要CPU全速运行,使用高速CPU执行应用将导致性能和功耗的浪费。
为解决该问题,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对CPU降频以实现性能和功耗的平衡。但是,这样的方式需要复杂的操作,并且不能快速地实现。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其能够快速切换不同的硬件系统,从而实现性能和功耗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硬件系统和第二硬件系统,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
优选地,所述切换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二事件;
判断所述第二事件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事件满足所述第二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二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并且当产生第一切换指令或第二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优选地,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
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第四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三工作状态;
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优选地,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第三工作状态切换为第四工作状态;
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
指令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优选地,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不同种类的处理器;或者
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不同数量的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高速缓存。
优选地,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外部存储器,并且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一高速缓存,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二高速缓存。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器,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连接,以便控制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的切换。
优选地,所述第一事件和所述第二事件相同或不同,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和所述第二预定条件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事件或第二事件包括: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
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或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两个视频缓冲器,配置为交替地缓冲存储要显示的图像帧,当由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切换导致一个视频缓冲器不能获得要显示的图像帧时,重复显示另一个视频缓冲器中存储的图像帧。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音频缓冲器,配置为缓冲存储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该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大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完成切换所需的时间段内输出的音频数据量。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
第二硬件系统,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以及
控制器,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二事件;
判断所述第二事件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事件满足所述第二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二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并且当产生第一切换指令或第二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优选地,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
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第四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三工作状态;
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优选地,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第三工作状态切换为第四工作状态;
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
指令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优选地,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不同种类的处理器;或者
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不同数量的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高速缓存。
优选地,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外部存储器,并且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一高速缓存,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二高速缓存。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连接,以便控制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的切换。
优选地,所述第一事件和所述第二事件相同或不同,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和所述第二预定条件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事件或第二事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
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或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两个视频缓冲器,配置为交替地缓冲存储要显示的图像帧,当由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切换导致一个视频缓冲器不能获得要显示的图像帧时,重复显示另一个视频缓冲器中存储的图像帧。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音频缓冲器,配置为缓冲存储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该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大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完成切换所需的时间段内输出的音频数据量。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
第二硬件系统,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以及
第二硬件系统,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硬件系统、第二硬件系统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不同,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并且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
第二硬件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
存储单元,配置为存储各种数据;以及
控制器,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并且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快速切换不同的硬件系统,从而实现性能和功耗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将以包括第一硬件系统和第二硬件系统的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另外,假设第一硬件系统包括两个第一处理器,第二硬件系统包括两个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不同,并且第二处理器的性能高于第一处理器,功耗高于第一处理器。当然,电子设备的种类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硬件系统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第一处理器,第二硬件系统包括三个或更多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可以相同,或者第一处理器的性能高于第二处理器等等,各硬件系统的配置和工作状态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方法。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切换方法100包括:
步骤S101: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在该步骤中,假设所述电子设备当前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也就是说,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中,第一硬件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即,正常工作状态),第一硬件系统处理第四工作状态(即,待机状态或关闭状态),此时,操作系统在第一硬件系统上运行。
在此状态下,检测第一硬件系统的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例如是第一硬件系统的处理器频率、第一硬件系统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第一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检测其它事件。
步骤S102: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该步骤中,判断检测到的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该预定条件例如是第一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第一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其它事件设置其它预定条件。通过第一事件与第一预定条件的比较,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0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
在该步骤中,如果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第一事件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即,例如第一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的频率超过预定值、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则表明第一硬件系统的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当前需求,因此,需要切换到具有更高能力的第二硬件系统来进行处理。在此状态下,产生第一切换指令。
步骤S104: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
在该步骤中,根据产生的第一切换指令,将电子设备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即,让第一硬件系统关闭或待机或休眠,并且让第二硬件系统启动。因为该电子设备只有一个操作系统,所以在启动后的第二硬件系统上运行操作系统。
上面描述了从低性能的第一硬件系统切换为高性能的第二硬件系统的情况,下面描述从高性能的第二硬件系统切换为低性能的第一硬件系统的情况。
在此前提下,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二事件。与上面描述的情况相同,第二事件例如是第二硬件系统的处理器频率、第二硬件系统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检测其它事件。
然后,判断所述第二事件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获得第二判断结果。类似地,该预定条件例如是第一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低于预定值、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低于预定值、或者第一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低于预定值。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其它事件设置其它预定条件。
然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事件满足所述第二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二切换指令。也就是说,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明第二事件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即,例如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的频率低于预定值、数据总线吞吐率低于预定值、或者处理器温度低于预定值,则表明第二硬件系统的处理能力不能没有充分利用,因此,需要切换到具有较低能力的第二硬件系统来进行处理,从而节省功率。在此状态下,产生第二切换指令。
然后,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即,让第二硬件系统关闭或待机或休眠,并且让第一硬件系统启动。因为该电子设备只有一个操作系统,所以在启动后的第一硬件系统上运行操作系统。
具体来说,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并且当产生第一切换指令或第二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指在在产生切换指令的时刻,操作系统的各种系统参数、正在进行的工作任务的状态数据、正在运行的应用等数据。也就是说,为了保证操作系统在切换后的硬件系统上继续使用,需要将操作系统当前的场景数据进行保存。
另外,所述存储单元可以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内部存储器,如高速缓存、DDR1、DDR2、DDR3等,用于保存各种指令、数据和程序等。
可替代地,所述存储单元可以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外部存储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硬件系统本身还包括第一内部存储器(如高速缓存),并且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本身还包括第二内部存储器(如高速缓存)。
具体来说,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第四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三工作状态;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也就是说,在关闭第一硬件系统并启动第二硬件系统后,第二硬件系统读取保存的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并且根据当前场景数据恢复切换前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然后在第二硬件系统上继续运行操作系统。
类似地,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第三工作状态切换为第四工作状态;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指令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此外,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指: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不同种类的处理器;或者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不同数量的处理器。例如,第一硬件系统具有两个Cortex A5处理器,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两个Cortex A9处理器,或者第一硬件系统具有四个Cortex A15处理器,第二硬件系统具有四个Cortex A7处理器,这仅仅是示例,本发明的硬件处理系统不限于此。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基于异构多核处理器的硬件系统可以包括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处理器。
此外,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器,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连接,以便控制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的切换。也就是说,该处理器执行系统的整体控制。
此外,在执行切换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操作系统的无缝切换,即,在用户不会感知的情况下,使得操作系统平滑地从在第一硬件系统上运行切换为在第二硬件系统上运行,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两个视频缓冲器,配置为采用乒乓机制,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交替地缓冲存储要显示的图像帧。即,电子设备利用该视频缓冲器中缓冲存储的图像帧进行显示。如果正在进行显示刷新时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切换,则此时处理器不能响应,导致一个视频缓冲器不能获得要显示的图像帧时,此时,可以重复显示前一个视频缓冲器中存储的图像帧,从而不会出现屏幕闪烁。由于处理器切换最多只需要300us,因此最多可能重复显示一帧,不会对显示器的显示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在用户不会感知的情况下,使得操作系统平滑地从在第一硬件系统上运行切换为在第二硬件系统上运行。
另外,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音频缓冲器,配置为缓冲存储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该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大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完成切换所需的时间段内输出的音频数据量。也就是说,该音频缓冲器具有足够大的缓冲容量,可以存储较长时间段的音频输出数据,使得在所述电子设备完成切换所需的时间段内(如300us)内,即使处理器不能响应,也可以使用该音频缓冲器中缓冲的音频数据进行输出。
下面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201,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
第二硬件系统202,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以及
控制器203,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2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200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200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运行。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203还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2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二事件;
判断所述第二事件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事件满足所述第二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二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200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包括存储单元,并且当产生第一切换指令或第二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优选地,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200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
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从第四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三工作状态;
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优选地,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200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从第三工作状态切换为第四工作状态;
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
指令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优选地,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不完全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具有不同种类的处理器;或者
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具有不同数量的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共享的高速缓存。
优选地,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共享的外部存储器,并且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还包括第一高速缓存,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还包括第二高速缓存。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203还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连接,以便控制所述第一硬件系统201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202的切换。
优选地,所述第一事件和所述第二事件相同或不同,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和所述第二预定条件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事件或第二事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201或第二硬件系统202中的处理器频率;
第一硬件系统201或第二硬件系统202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201或第二硬件系统202中的处理器温度;
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或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201或第二硬件系统202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
第一硬件系统201或第二硬件系统202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201或第二硬件系统202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包括两个视频缓冲器,配置为交替地缓冲存储要显示的图像帧,当由于所述电子设备200进行切换导致一个视频缓冲器不能获得要显示的图像帧时,重复显示另一个视频缓冲器中存储的图像帧。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包括音频缓冲器,配置为缓冲存储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该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大于在所述电子设备200完成切换所需的时间段内输出的音频数据量。
<第二实施例>
接着,将参考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的框图。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301,所述第一硬件系统301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301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301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所述第一硬件系统301包括控制器303;以及
第二硬件系统302,所述第二硬件系统302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301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302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302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302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
所述控制器303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3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30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302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300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301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300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302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30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302运行。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基本结构相同,除了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中,将控制器303并入第一硬件系统301中。
<第三实施例>
接着,将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的框图。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401,所述第一硬件系统401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401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401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以及
第二硬件系统402,所述第二硬件系统402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401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402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402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402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包括控制器403,
所述控制器403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4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40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402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400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401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400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402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40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402运行。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基本结构相同,除了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中,将控制器403并入第一硬件系统401中。
<第四实施例>
接着,将参考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切换方法500应用于这样的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硬件系统、第二硬件系统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不同,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方法500包括:
步骤S501: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步骤S502: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50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并且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步骤S504: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第五实施例>
接着,将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框图。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601,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硬件系统601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601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601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
第二硬件系统602,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硬件系统602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601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602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602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602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
存储单元603,配置为存储各种数据;以及
控制器604,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6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60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602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600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601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并且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603中;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600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602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60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602从所述存储单元603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602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第一硬件系统具有两个CortexA5处理器,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两个Cortex A9处理器,或者第一硬件系统具有四个CortexA15处理器,第二硬件系统具有四个Cortex A7处理器,这仅仅是示例,本发明的硬件处理系统不限于此。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基于异构多核处理器的硬件系统可以包括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处理器。
例如,所述存储单元可以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内部存储器,如高速缓存、DDR1、DDR2、DDR3等,用于保存各种指令、数据和程序等。
可替代地,所述存储单元可以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外部存储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硬件系统本身还包括第一内部存储器(如高速缓存),并且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本身还包括第二内部存储器(如高速缓存)。
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6)

1.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硬件系统和第二硬件系统,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个操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
其中,所述第一事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
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当产生第一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并且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外部存储器,并且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一高速缓存,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二高速缓存;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两个视频缓冲器,配置为交替地缓冲存储要显示的图像帧,当由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切换导致一个视频缓冲器不能获得要显示的图像帧时,重复显示另一个视频缓冲器中存储的图像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二事件;
判断所述第二事件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事件满足所述第二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二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中当产生第二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方法,其中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
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第四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三工作状态;
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方法,其中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第三工作状态切换为第四工作状态;
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
指令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不同种类的处理器;或者
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不同数量的处理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方法,其中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高速缓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器,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连接,以便控制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的切换。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事件和所述第二事件相同或不同,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和所述第二预定条件相同或不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换方法,其中第二事件包括: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
并且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音频缓冲器,配置为缓冲存储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该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大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完成切换所需的时间段内输出的音频数据量。
12.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
第二硬件系统,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个操作系统;以及
控制器,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
其中所述第一事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
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当产生第一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并且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外部存储器,并且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一高速缓存,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二高速缓存;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两个视频缓冲器,配置为交替地缓冲存储要显示的图像帧,当由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切换导致一个视频缓冲器不能获得要显示的图像帧时,重复显示另一个视频缓冲器中存储的图像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二事件;
判断所述第二事件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事件满足所述第二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二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当第二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
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第四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三工作状态;
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依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第三工作状态切换为第四工作状态;
将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
指令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包括:
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不同种类的处理器;或者
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不同数量的处理器。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高速缓存。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连接,以便控制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的切换。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事件和所述第二事件相同或不同,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和所述第二预定条件相同或不同。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二事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
并且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音频缓冲器,配置为缓冲存储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该预定数量的音频数据大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完成切换所需的时间段内输出的音频数据量。
23.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
第二硬件系统,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个操作系统,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
其中所述第一事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
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当产生第一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并且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外部存储器,并且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一高速缓存,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二高速缓存;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两个视频缓冲器,配置为交替地缓冲存储要显示的图像帧,当由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切换导致一个视频缓冲器不能获得要显示的图像帧时,重复显示另一个视频缓冲器中存储的图像帧。
24.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以及
第二硬件系统,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包括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个操作系统,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
其中所述第一事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
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当产生第一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并且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外部存储器,并且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一高速缓存,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二高速缓存;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两个视频缓冲器,配置为交替地缓冲存储要显示的图像帧,当由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切换导致一个视频缓冲器不能获得要显示的图像帧时,重复显示另一个视频缓冲器中存储的图像帧。
25.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硬件系统、第二硬件系统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不同,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个操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并且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事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
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当产生第一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并且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外部存储器,并且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一高速缓存,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二高速缓存。
26.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第一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第二功耗;
第二硬件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一硬件系统不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第三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在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第四功耗;其中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运行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个操作系统,
存储单元,配置为存储各种数据;以及
控制器,配置为: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时,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运行;
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事件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产生第一切换指令,并且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指令所述第二硬件系统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保存的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第二硬件系统恢复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并运行所述操作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事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
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频率超过预定值;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数据总线吞吐率超过预定值;或者
第一硬件系统或第二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温度超过预定值,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当产生第一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当前场景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并且所述存储单元是所述第一硬件系统和所述第二硬件系统共享的外部存储器,并且所述第一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一高速缓存,所述第二硬件系统还包括第二高速缓存;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两个视频缓冲器,配置为交替地缓冲存储要显示的图像帧,当由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切换导致一个视频缓冲器不能获得要显示的图像帧时,重复显示另一个视频缓冲器中存储的图像帧。
CN201210012937.1A 2012-01-16 2012-01-16 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207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2937.1A CN103207659B (zh) 2012-01-16 2012-01-16 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2937.1A CN103207659B (zh) 2012-01-16 2012-01-16 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7659A CN103207659A (zh) 2013-07-17
CN103207659B true CN103207659B (zh) 2019-12-24

Family

ID=48754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2937.1A Active CN103207659B (zh) 2012-01-16 2012-01-16 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76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17931B2 (en) 2014-07-14 2019-06-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core processor, and apparatus
CN106292990A (zh) * 2015-06-01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pu运行参数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6371941A (zh) * 2016-08-18 2017-0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调整运行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41069A (zh) * 2017-06-30 2017-11-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电子设备、电子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2651B (zh) * 2019-05-09 2021-07-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的系统切换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10413098B (zh) * 2019-07-31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651254A (zh) * 2020-05-29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执行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06809B (zh) * 2020-11-05 2024-04-0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表驱动的机电系统及其多模式管理方法
CN112181629B (zh) * 2020-11-30 2021-05-04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检集中判图系统及其自动工作模式切换控制方法
CN114647294A (zh) * 2020-12-19 2022-06-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耗调节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1737A (zh) * 2021-03-12 2021-06-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437724A (zh) * 2021-06-02 2022-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414551A (zh) * 2021-12-30 2023-07-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共用硬件的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294A (zh) * 2002-12-27 2004-07-14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801132A (zh) * 2004-12-31 2006-07-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处理器的计算机及其操作方法
US7162231B2 (en) * 2004-06-21 2007-01-09 Inventec Corporation Interactive method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CN201383843Y (zh) * 2009-04-16 2010-01-1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294A (zh) * 2002-12-27 2004-07-14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US7162231B2 (en) * 2004-06-21 2007-01-09 Inventec Corporation Interactive method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801132A (zh) * 2004-12-31 2006-07-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处理器的计算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01383843Y (zh) * 2009-04-16 2010-01-1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7659A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7659B (zh) 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TWI556089B (zh) 動態電源供應單元軌切換之技術
JP4376897B2 (ja) プロセッサ電力状態を考慮するメモリコントローラ
US992163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aving power
CN102156532B (zh) 在维持特定的功能的同时降低消耗功率的计算机及方法
EP247603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abling a device
US20200174823A1 (en) Stat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 machine, and smart terminal thereof
JP5021804B2 (ja) 同期メディア処理
US20120249559A1 (en) Controlling the Power State of an Idle Processing Device
CN10363135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TW201024993A (en) Techniques to control self refresh display functionality
WO2016074616A1 (en) Dual-system architecture with fast recovery and switching of operating system
JP2013513189A (ja) 仮想化された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央処理装置電力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346765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for allocating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of processor
CN105940375B (zh) 针对多操作系统设备的动态再分配
CN102693136A (zh) 计算机的快速启动方法、快速启动系统及启动系统
US20130275785A1 (en) Memory control apparatus, memory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US9110723B2 (en) Multi-core binary translation task processing
JP2006351013A (ja) 電子装置において保存/リストア手順を行なう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854385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configuration
WO2016180241A1 (zh) 终端节能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JP2010097334A (ja) 描画装置
CN115617518A (zh) 线程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713337B2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of host when turning off main monitor and computer system applying the same
KR102623137B1 (ko) 컴퓨팅 디바이스에서 동적 버퍼 사이징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