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8058B - 文件编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文件编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8058B
CN103198058B CN201210356904.9A CN201210356904A CN103198058B CN 103198058 B CN103198058 B CN 103198058B CN 201210356904 A CN201210356904 A CN 201210356904A CN 103198058 B CN103198058 B CN 103198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unit
data
segmentation
bu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69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98058A (zh
Inventor
岛田宏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a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c Corp filed Critical Tea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98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8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98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8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文件编辑装置,高效地执行破坏性分割编辑的撤消(Undo)。将音频文件(200)进行破坏性分割编辑从而分割成两个文件(200a)和(200b)。若分割编辑后进行撤消操作(Undo),则删除文件(200a)的后面部分(204),并且删除文件(200b)的开头部分(205),在其中间插入分割编辑时复制保存的复制文件(202)来连接它们,生成原文件(200)。

Description

文件编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编辑装置,特别是音频数据等文件的分割编辑技术。
背景技术
过去以来,在各种记录/重放装置中,公知对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文件进行排列顺序变更、分割、结合、追加、删除等编辑的技术,与此同时,公知撤消编辑操作的“撤消(Undo)”技术。
这些各种编辑中,文件的分割是把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一个文件分割成两个或更多文件而重新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处理。例如,在用户所希望的任意点上将记录在某磁道中的某音频文件A分割成文件A1及文件A2两个文件。
一般地,文件的编辑方法分为破坏性编辑和非破坏性编辑。非破坏性编辑是原文件照原样不动,通过另外保持编辑信息来进行外表上的编辑。与此相对,破坏性编辑是以原文件本身为编辑的对象。因此,关于撤消编辑操作的撤消(Undo),非破坏性编辑比较容易,而在破坏性编辑的情况下由于文件本身被编辑,因此处理起来繁琐且花费时间。
图5中,示意地表示了文件的破坏性分割编辑。图5(a)是成为分割编辑对象的文件,例如由音频数据构成的音频文件100。音频文件的分割编辑需要在任意位置分割数据。另一方面,在利用FAT(文件分配表)等文件系统来管理音频数据的情况下,数据以簇为单位进行读写。图中,以分割线表示数据读写的基本单位即簇的边界。由于数据的读写以簇为单位进行,因此分割编辑的单位当然也一定以簇为单位。因此,在以比簇单位更细小的单位分割编辑的情况下,有必要进行复制数据并使之与簇边界相合的处理。
具体地说,在图5(a)中,如图所示在非簇边界的位置上设定分割点的情况下,复制包含分割点的一个簇内所含有的数据。然后,如图5(b)所示,在包含分割点的簇边界上将分割对象音频文件100分割为前半音频文件100a和后半音频文件100b。这时,在后半音频文件100b中添加所复制的一个簇数据,而且在开头添加有复制原音频文件100的文件头101的文件头。添加于开头的文件头101也与音频数据一样只能以簇为单位写入,因此在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开头添加包含文件头101的一个簇。在包含该文件头101的一个簇量的数据中,为使文件头101以外的部分不存在数据,用虚拟(dummy)数据填补这一部分。因此,在后半音频文件100b中,其构成为:紧接着文件头101连接虚拟数据102,在那后面是分割点后的本来的数据。
图6表示用图5所示的方法被破坏性分割编辑的音频文件的撤消(Undo)处理。图6(a)表示被破坏性分割编辑的两个音频文件100a、100b。在分割编辑的撤消操作即结合操作中,删除添加到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开头的文件头101而与前半音频文件的末尾相结合,但如上所述,数据的读写只能以簇为单位。因此,前半音频文件100a的尾簇数据和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删除掉开头一个簇的文件头101后的数据的合计尺寸不符合簇单位的情况下,为使之符合簇的尺寸,需要整体复制删除掉文件头101的后半音频文件。图6(a)中,前半音频文件100a中的以斜线表示的数据,和删除掉文件头101的后半音频文件100b中的以斜线表示的数据的合计尺寸不符合簇单位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整体复制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数据,从而与前半音频文件100a的末尾结合。
此外,下述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不是破坏性编辑而是非破坏性编辑的撤消操作(Undo)。即,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包含与最后进行的编辑内容相对应的管理信息的第1管理数据之外,保持包含更新成这一管理信息的以前的管理信息的第2管理数据,在计算机一侧不保持编辑前的状态而执行撤消。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了:存储从迷你光盘(MiniDisc)读出的辅助数据的第1存储单元;存储指针区域的数据的第2存储单元,该指针区域的数据伴随着第1存储单元存储的辅助数据中记录的删除、移动、分割、结合的编辑处理的执行而改变;编辑处理的撤消或者再执行时,根据第2存储单元存储的指针区域的数据,进行对第1存储单元存储的辅助数据的改写的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32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93989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破坏性分割编辑的撤消操作(Undo)中,由于编辑的是原文件本身,撤消处理变得繁琐。换言之,存在如下问题:在分割编辑文件得到的前半文件和后半文件的连接部分中,与数据的读写单位即簇单位不符合的情况下,需要将后半文件的数据整体复制,因此繁琐且花费时间。特别是,当后半文件的数据量大时,与此对应复制的数据量也增大,因此撤消操作上存在花费时间的问题。
进一步,根据文件的形式,也有在文件的最后形成数据块(chunk)等附加信息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分割编辑后的前半文件的最后也形成附加信息,因此撤消处理变得更加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执行破坏性分割编辑的撤消操作(Undo)的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文件编辑装置,其在以每最小单位进行数据的读出及写入的系统中,具有撤消分割编辑处理的撤消处理,该装置的特征是,具有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该存储单元在分割编辑上述文件时,复制并存储包含分割点的一个最小单位的数据,该处理单元在进行撤消操作的情况下,删除包含分割编辑后的前部分文件的分割点的最小单位以后的全部最小单位,删除分割编辑后的后部分文件的开头的最小单位及接下来的一个最小单位,在删除后的前部分文件的后面连接上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最小单位的数据,再进一步在后面连接删除后的后部分文件,以此生成上述分割编辑前的文件。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单元具有以下特征,在文件分配表中,通过向分割编辑后的前部分文件中含有分割点的最小单位以后的所有最小单位序号上分配未使用的符号来进行删除,通过向分割编辑后的后部分文件开头的最小单位序号及接下来的一个最小单位序号上分配未使用的符号来进行删除,通过将上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最小单位序号作为接着前部分文件最后的最小单位序号的最小单位序号进行分配,而且,将后部分文件的开头的最小单位序号作为接着上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最小单位序号的最小单位序号进行分配,生成上述分割编辑前的文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执行破坏性分割编辑的撤消操作(Undo)。即,本发明中,没有必要整体复制分割编辑后的后部分文件,仅在分割编辑时复制包含分割点的一个最小单位量的数据即可,能够高速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录音机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撤消处理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撤消处理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撤消处理的示意图。
图5是分割编辑处理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撤消处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以将音频录音到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录音机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图1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录音机的结构。数字录音机具有模拟输入端子及数字输入端子的外部输入端子,将从外部输入端子供给的音频信号记录到CD-R/RW、DVD-R/RW等补写型光盘中。另外,具有存储器插槽等存储器连接端子,也可以将音频记录到CF卡、SD卡等闪存中。也可以把从闪存中读出的音频数据记录到光盘中。数字录音机具有CPU10、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可编程的LSI)12、DSP14、闪存26及CD-R驱动28。CD-R驱动28既可为CD/DVD-R驱动,也可为CD-RW、DVD-RW等对可改写的光盘记录数据的驱动。
CPU10根据时钟16发出的时钟信号做出动作,根据用户界面区30发出的指令执行各种处理。CPU10的处理程序存储在闪存ROM18中,CPU的处理数据存储在作为工作存储器的SDRAM20中。用户界面区30具有用于从视觉上确认各种键及操作状况的显示用LED、LCD、旋转式编码器。旋转式编码器用于音量调节、菜单选择等。用户界面区30设置于数字录音机的前板上。
FPGA12中,从数字输入端子32供给数字音频信号,并且从模拟输入端子34经由音量36、A/D转换器38、PLD(Programmable LogicDevice:可编程逻辑设备)40供给模拟音频信号。FPGA12通过PLL22发出的时钟信号做出动作,在DSP14和串口中进行音频数据的收发,将处理结果输出到数字输出端子46或者经由PLD48、D/A转换器50输出到模拟输出端子52。
DSP14进行把音频数据转换成PCM音频数据等音频文件的数据形式的处理。另外,DSP14对其他音频信号执行各种效果处理后供给给FPGA12。音量控制器(fader)42和D-滤波器44也用于各种处理。D-滤波器44用于生成仪表显示数据,或者把音频数据转换成PCM音频数据。进一步,DSP14执行包括破坏性分割编辑的各种编辑处理以及对应的撤消处理。此外,SDRAM24是暂时存储DSP14处理的数据以及/或者FPGA12发出的信号的工作存储器。
USB端子54设置于数字录音机的后板上,连接到个人计算机上。
根据以上构成,若用户利用用户界面区30的功能键或者旋转式编码器,选择将特定的音频数据例如MP3音频数据录音到CD-R上,则CPU10、FPGA12以及DSP14把被输入的MP3数据供给到CD-R等的驱动28中从而写入到CD-R等上。而且,若指示对被录音到CD-R等的音频文件进行分割编辑,则执行预定的处理并分割文件后再录音到CD-R等上。进一步,若用户针对该分割编辑进行撤消操作,则DSP14对应此操作执行预定的处理并将文件再次结合后录音到CD-R上。
接着,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分割编辑处理以及撤消处理(Undo),首先就不存在数据块的情况加以说明,然后就存在数据块的情况加以说明。
图2中,表示不存在数据块的情况下的撤消处理。图2(a)表示破坏性分割编辑后的前半音频文件100a以及后半音频文件100b。与图5(b)的文件结构相同。
基本上,如上所述,前半音频文件100a的尾簇数据和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删除开头一个簇的文件头101后的数据的合计尺寸不符合簇单位的情况下,为使之符合簇的尺寸,需要整体复制删除掉文件头101的后半音频文件,这时,若关注前半音频文件100a的尾簇,则在比分割点靠后的部分103中存在与后半音频文件100b中比分割点靠后的部分相同的数据。这是由于分割编辑时复制了前半音频文件100a的尾簇并连接到后半音频文件100b上。因此,删除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包含文件头101的开头一个簇和接来下的一个簇(分割编辑时复制前半音频文件100a的尾簇所生成的部分),通过将删除后的后半音频文件100b连接到前半音频文件100a的最后,不进行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复制,仅依靠FAT的表格管理就能复原分割编辑前的原音频文件100。即,在分割编辑时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开头一个簇是由文件头101和虚拟数据102组成的簇单位,并且,由于接来下的一个簇数据是与前半音频文件100a重复的数据,因此可以像这样进行无复制的撤消处理。在FAT的表格上,将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开头一个簇的序号及接下来的一个簇的序号改写成未使用的簇,作为前半音频文件100a的尾簇序号接下来的序号,分配删除部分104后的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开头一个簇的序号从而使两者连接。由于不存在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复制处理,因此能够高速执行上述撤消处理。
接下来,就在文件最后附加数据块数据的情况加以说明。根据文件形式(例如BWF形式),存在在音频文件的最后形成被称为数据块的附加信息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分割编辑后的前半音频文件中也形成数据块,因此不能使用上述撤消处理。其理由是,因为在图2(a)中上述撤消处理利用的是前半音频文件100a最后的部分103和后半音频文件100b的开头数据重复,若在前半音频文件100a的后面形成数据块,则不存在这一重复部分,或者遭到破坏。因此,本实施方式中,执行下述撤消处理。
图3中,表示在音频文件最后附加数据块的情况下的分割编辑处理以及撤消处理。图3(a)中,表示原音频文件200。作为附加信息,在音频文件200最后形成数据块201。
图3(b)中,表示分割编辑的情况。和图5(a)情况相同,将音频文件200在任意分割点处分割时,复制包含分割点的一个簇数据,作为复制文件202保存在记录介质的任意位置上。然后,和图5(b)情况相同,将复制的文件202连接到后半音频文件的开头,并且进一步在开头连接包含从原音频文件200复制的文件头207及虚拟数据208的一个簇作为后半音频文件200b(后半音频文件200b中用斜线表示的部分是虚拟数据)。此外,前半音频文件200a和后半音频文件200b中均在最后形成数据块201,如图3(c)所示,分割成形成数据块201的前半音频文件200a以及后半音频文件200b。用户像这样将音频数据200分割后,可以进行仅对后半音频文件200b编辑,或者与其他文件置换等数据加工。
另一方面,用户进行这一分割编辑的撤消操作时,CPU10删除前半音频文件200a中包含分割点的簇后面全部的簇204。由此,前半音频文件200a中包含的数据块被除去。另外,删除后半音频文件200b中包含文件头207的开头的簇和接下来的簇205。然后,在删除了部分204的前半音频文件200a的最后,将分割编辑时预先复制保存的复制文件202连接到删除后的前半音频文件200a的后面,再在其后连接删除后的后半音频文件200b的开头。最后,再生成数据块数据,使其形成到结合后的音频数据的后面,以此复原分割编辑前的原音频数据200。
利用图4,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撤消操作。
分割编辑后的前半音频文件200a中,抽出使包含分割点的簇和与数据块201相结合的部分204,将其删除。在此处,所谓删除是指,在管理音频文件200a的FAT的表格中,从构成音频文件200a的簇链中把包含分割点的簇和数据块201的簇一起排除在外,具体来说,就是将这些簇的簇序号分配表示未使用的簇的符号(0000h等)。图中,用虚线表示被删除的部分204,即作为未使用的簇被改写的部分204。由此,至少在FAT上,前半音频文件200a被识别为不存在部分204的文件。
另一方面,后半音频文件200b中,抽出使包含文件头207的开头的簇和与接下来的簇相结合的部分205,将其删除。在此处,与上述的部分204一样,删除也是指在管理音频文件200b的FAT的表格中,从音频文件200b构成的簇链中把开头的簇及接下来的簇一起排除在外,具体来说,就是将这些簇的簇序号分配表示未使用的簇的符号。图中,也用虚线表示被删除的部分205。由此,至少在FAT上,后半音频文件200b被识别为不存在部分205的文件。
接着,在删除了部分204的前半音频文件200a的尾簇上,连接分割编辑时预先复制保存的复制文件202。具体地说,是在FAT的表格中,作为前半音频文件200a的尾簇的簇序号接下来的簇序号,分配复制文件202的簇序号。
接着,在连接了复制文件202的前半音频文件200a的最后,即复制文件202的后面,连接删除了部分205的后半音频文件200b。具体地说,就是在FAT的表格中,作为复制文件202的簇序号接下来的簇序号,配置删除了部分205的后半音频文件200b的开头的簇的簇序号。
如上所述,前半音频文件200a和后半音频文件200b经由复制文件202而连接,再构成连接后的音频文件200的数据块201,将其附加到结合文件的最后。
此时,假设在原音频数据200中,在分割点的簇中存储A数据,在其前一个簇中存储B数据,在其后一个簇中存储C数据。分割编辑后的前半音频文件200a的最后,存在B、A和接下来的数据块201。然后,由于删除部分204,删除后的前半音频文件200a的最后变成B。另外,分割编辑后的后半音频数据200b的开头存在与文件头207和虚拟数据208紧接着的A、C。然后,由于删除部分205,删除后的后半音频数据的开头变成C。在这种状态下,若将前半音频文件200a和后半音频文件200b直接连接,则B接下来连接的是C而A被漏掉。因此,在B和C之间,通过插入预先复制保存的A,能够得到原先正确的数据排列B-A-C。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是,分割编辑时,考虑后面可能进行撤消处理,复制保存包含分割点的一个簇的数据。
像这样,如图4所示的处理中,数据的复制为仅包含分割点的一个簇即可,因此可以高速执行撤消处理。特别是,与后半音频文件200b的数据量无关,仅复制一个簇即可,可以说其效果极其显著。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以音频文件为例说明破坏性分割编辑及其撤消操作,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能够适用于包含视频数据的任意文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以FAT等文件系统能够读出(READ)/写入(WRITE)被记录的数据的最小单位簇为例加以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是系统能够读出(READ)/写入(WRITE)的最小单位,就能适用于本发明,若该最小单位是块,则当然块也包含在内。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分割编辑就将原音频文件分成两份的情况加以说明,但分成3份或者更多的分割编辑的情况也同样能够适用。例如,分成3份的分割编辑的情况下,若把分成3份的音频文件从开头开始设为第1音频文件、第2音频文件和第3音频文件,则首先,把第1音频文件看作前半音频文件,第2音频文件看作后半音频文件,将它们结合起来,把结合后得到的音频文件看作新的前半音频文件,第3音频文件看作新的后半音频文件,将它们结合起来,通过这样就能复原原音频文件。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前半”“后半”并不一定意味着将音频文件2等分的情况下的前半份、后半份,分别意味着分成两份的情况下的前部分、后部分。当然,也可以把分割编辑后的文件的前部分称为第1部分,后部分称为第2部分。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中,任意选取分割点,就将原音频文件的簇边界以外的点设定为分割点的情况下的处理加以说明,但假如分割点与簇边界一致的情况下,不需要复制保存包含分割点的一个簇数据的处理。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图3或图4所示的处理前,判断分割点是否在簇边界上,不在簇边界的情况下,优选执行复制保存包含分割点的一个簇数据的处理。

Claims (3)

1.一种文件编辑装置,在以最小单位进行数据的读出及写入的系统中,具有撤消文件的分割编辑处理的撤消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单元,在分割编辑上述文件时,复制并存储包含分割点的一个最小单位的数据;以及
处理单元,在进行撤消操作的情况下,删除分割编辑后的前部分文件中包含分割点的最小单位以后的全部最小单位,删除分割编辑后的后部分文件的开头的最小单位及接下来的一个最小单位,在删除后的前部分文件的后面连接上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最小单位的数据,进一步在后面连接删除后的后部分文件,由此生成上述分割编辑前的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编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单元,在文件分配表中通过向分割编辑后的前部分文件中含有分割点的最小单位以后的所有最小单位序号上分配未使用的符号来进行删除,通过向分割编辑后的后部分文件开头的最小单位序号及接下来的一个最小单位序号上分配未使用的符号来进行删除,通过将上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最小单位序号作为接着前部分文件最后的最小单位序号的最小单位序号进行分配,而且,将后部分文件的开头的最小单位序号作为接着上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最小单位序号的最小单位序号进行分配,生成上述分割编辑前的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文件编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最小单位为簇。
CN201210356904.9A 2012-01-06 2012-09-21 文件编辑装置 Active CN1031980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1491 2012-01-06
JP2012001491A JP5831235B2 (ja) 2012-01-06 2012-01-06 ファイル編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8058A CN103198058A (zh) 2013-07-10
CN103198058B true CN103198058B (zh) 2016-09-07

Family

ID=48720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6904.9A Active CN103198058B (zh) 2012-01-06 2012-09-21 文件编辑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75383B2 (zh)
JP (1) JP5831235B2 (zh)
CN (1) CN103198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64059B2 (ja) * 2014-01-23 2018-01-24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装置
CN107924397B (zh) * 2015-12-31 2021-12-03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编辑方法和文件编辑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1762A (zh) * 2007-12-06 2008-07-16 上海大学 一种mp3压缩域音频分割方法
US20110166679A1 (en) * 2005-08-19 2011-07-07 Foust Matthew J Audio file editing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3989A (ja) 1997-04-18 1998-11-04 Nippon Columbia Co Ltd ミニ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ミニディスク編集方法
JP2003323267A (ja) 2002-05-07 2003-11-14 Sony Corp 記録・再生装置、編集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6679A1 (en) * 2005-08-19 2011-07-07 Foust Matthew J Audio file edi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221762A (zh) * 2007-12-06 2008-07-16 上海大学 一种mp3压缩域音频分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42924A (ja) 2013-07-22
US20130179406A1 (en) 2013-07-11
CN103198058A (zh) 2013-07-10
JP5831235B2 (ja) 2015-12-09
US8775383B2 (en) 201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3605B (zh)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JP2005215894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120328265A1 (en) Editing device, edit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4035822B2 (ja) 音声データ編集装置、音声データ編集方法及び音声データ編集プログラム
JP2001075856A5 (zh)
KR20060052360A (ko) 정보 기록 장치 및 방법, 프로그램 저장 매체 및 프로그램
US8565051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file system in the storage system
EP1768125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CN103198058B (zh) 文件编辑装置
JP2002124022A (ja) オーディオ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
US20080198488A1 (en) Data duplicator
CN101350211B (zh) 光盘装置
CN102473133B (zh) 数据记录装置及音频系统
JP2005005914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08564973A (zh) 一种音频文件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0382193C (zh) 压缩音频数据的编辑和再现方法
CN103617250B (zh) 基于光存储阵列的文件管理方法以及文件格式系统
JP4102936B2 (ja) ミキサ付き録音再生装置
JP4251968B2 (ja) コンテンツ作成装置、コンテンツ作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テンツ作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9032394A (ja) オーディオ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
JP4151726B2 (ja) 波形データ処理装置
JP2742162B2 (ja) 直編成ファイルの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方式
JPH09282841A (ja) データ記録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再生装置
JP3632583B2 (ja) 圧縮オーディオデータ編集及び再生方法
JP4457357B2 (ja) 編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