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1427A -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1427A
CN103191427A CN2013101380380A CN201310138038A CN103191427A CN 103191427 A CN103191427 A CN 103191427A CN 2013101380380 A CN2013101380380 A CN 2013101380380A CN 201310138038 A CN201310138038 A CN 201310138038A CN 103191427 A CN103191427 A CN 103191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llerene
radio frequency
derivant
medicine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80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红岭
史进进
王蕾
刘艳
张振中
高君
马柔柔
刘瑞瑗
张静
余晓媛
潘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1380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914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91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14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可有效解决皮肤病的治疗用药问题,方法是,利用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发热的机理,并结合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特点,实现富勒烯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药物上的应用,所述的富勒烯为富勒烯C60,衍生物为富勒烯-聚乙烯亚胺聚合物、富勒烯-聚乙二醇聚合物、富勒烯-透明质酸聚合物等各种衍生物中的一种;射频或微波频率为13.56MHz,射频功率为300-350W,效率为60-70%,照射时间为15-30min;本发明易操作,效果好,外用、口服或静脉注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后,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产生更多的活性氧和热量,导致膜破坏,细胞死亡,更有效治疗皮肤病或肿瘤。

Description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富勒烯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倍受人们重视,近十年来,几乎全世界所有著名大学和研究所的科学家都进行了与富勒烯有关的研究。它已成为当今物理、化学、材料及生命科学研究者共同关心的课题。富勒烯的独特结构赋予了它一些特殊的性质。如掺杂碱金属的富勒烯具有超导性能;富勒烯具有长的三重激发态寿命,成为研究激发态化学和物理特性的理想平台;富勒烯能有效地把3O2转变成1O2,量子效率几乎达到100%,从而具有优异的抗癌灭菌能力。
射频(RadioFrequency,RF)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GHz之间。其中13.56MHz最为常用。射频治疗是通过射频电磁场对人体局部组织进行加热治疗,射频治疗皮肤病、癌肿是皮肤或实体肿瘤透热治疗的一种方式。射频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感应电作用、电解作用以及热效应等对组织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根据射频的生物热效应原理,射频作用于生物体后可导致杀死病菌、扩张血管,使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酶活性提高,新陈代谢加速。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和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从而达到活血、抗炎抗癌、消肿之目的。另外,射频能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肌肉和纤维结缔组织的张力,软化瘢痕组织,具有解痉止痛效果。
与激光比较,射频电波有如下特点:(1)选择性电热作用:与激光的作用原理不同,射频转化的热能产生于组织内部,发射极本身不发热,无电流通过人体,所以局部作用温度低而热效应高,减轻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和细胞的破坏,特别是皮下脂肪液化性坏死少,Sadick等称之为“选择性电热作用”;(2)微创: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射频电波刀对组织侧面的热损伤深度仅为15μm,而普通电刀>650μm,CO2激光和钬激光均>500μm,手术刀虽对组织无热效应,但有机械损伤;(3)安全:由于射频对组织细胞的损伤极轻微,故术后恢复快,瘢痕不明显,无色素沉着。此外,射频对组织的切割是无压力切割,切口光滑精细、止血良好、对病变组织气化完全、无炭化、温度可调、视野清晰;(4)用于皮肤科治疗特点:无创伤性治疗;治疗后立刻引起真皮胶原收缩,见效快,治疗后效果持久,真皮胶原继续增生,多数可持续3~6个月,甚至达18~24个月,可调控其真皮层受热的深度;治疗后患者无需休息、不影响工作;(5)操作方便:由于电极种类多,且可制成各种形状,工作面可以任意控制,灵巧精确,在身体任何部位均操作方便。此外,多数电极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富勒烯在射频或微波照射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活性氧,活性氧包括单线态氧、超氧负离子等。富勒烯的纯态氧发生的量子产出率(φ=0.96)显著高于其他代表性的光敏剂,如亚甲蓝(φ=0.52)、玫瑰红(φ=0.83)、曙红(φ=0.57)等,并且预测对人体无毒性,因此,被寄予较大期望用作光线力学的疗法剂。富勒烯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产生活性氧为高度反应性的,并且可以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比如裂解细胞中的DNA,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以及生长,还可以抑制细胞蛋白水解酶的活性。由此推断,富勒烯可以用于肿瘤的治疗。射频或微波照射除了治疗肿瘤外,还用于其他很多疾病的治疗。
所述的皮肤病包括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嫩肤等,此外还可用于银屑病、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硬皮病、皮肤T淋巴细胞瘤、斑秃、寻常疣、Darier's病以及皮肤癣菌病等皮肤病;所述的肿瘤为器官表面或者内部出现的各种实体瘤,肺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白血病,胰腺癌,宫颈癌,喉癌,甲状腺癌,舌癌,脑瘤(颅内肿瘤),小肠肿瘤,胆囊癌,胆管癌,肾癌,前列腺癌,阴茎癌,睾丸肿瘤,子宫内膜癌,绒毛膜癌,阴道恶性肿瘤,外阴恶性肿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中的一种,目前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治疗皮肤病或肿瘤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可有效解决皮肤病的治疗用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发热的机理,并结合富勒烯及其衍生物有着极小的毒性,较强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好,比表面积大,化学惰性高的特点,实现富勒烯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药物上的应用,所述的富勒烯为富勒烯C60,所述的衍生物为富勒烯-聚乙烯亚胺聚合物、富勒烯-聚乙二醇聚合物、富勒烯-透明质酸聚合物等各种衍生物中的一种;射频或微波频率为13.56MHz,射频功率为300-350W,效率为60-70%,照射时间为15-30min;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治疗皮肤病或肿瘤的用药问题,易操作,效果好,外用、口服或静脉注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后,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产生更多的活性氧和热量,导致膜破坏,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更有效治疗皮肤病或肿瘤的目的,是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实施中,是由以下方式实现的。
利用基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射频发热及产生活性氧的性能,在13.56MHz射频或微波照射下的发热性能,由射频功率为300-350W,效率为60-70%的射频治疗仪,照射时间15-30min,在射频或微波照射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温度升高10-15℃,产生更多的活性氧和热量,导致膜破坏,细胞死亡,非常利于达到更有效治疗皮肤病的目的,经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水溶性富勒烯产生活性氧的性能,测得活性氧水平明显增高;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作为热敏剂在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分为体外和体内两部分:
1)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溶于水中制成溶液,加入到癌细胞A中进行培养,给药后3h后用射频B照射,照射15~30min,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癌细胞A的存活率;
2)将制得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溶于水中制成溶液,静脉注射到荷瘤小鼠C体内,给药后3h后用射频D照射,照射时间为15~30min,测量荷瘤小鼠C的肿瘤体积大小。
上述步骤1中的癌细胞(肿瘤)A为:器官表面或者内部出现的各种实体瘤,肺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白血病,胰腺癌,宫颈癌,喉癌,甲状腺癌,舌癌,脑瘤(颅内肿瘤),小肠肿瘤,胆囊癌,胆管癌,肾癌,前列腺癌,阴茎癌,睾丸肿瘤,子宫内膜癌,绒毛膜癌,阴道恶性肿瘤,外阴恶性肿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中的一种;
上述步骤1中的射频B为:频率范围为300KHz~30GHz的射频,最好为13.56MHz、功率300W的射频。
上述荷瘤小鼠C的荷瘤为:器官表面或者内部出现的各种实体瘤,肺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白血病,胰腺癌,宫颈癌,喉癌,甲状腺癌,舌癌,脑瘤(颅内肿瘤),小肠肿瘤,胆囊癌,胆管癌,肾癌,前列腺癌,阴茎癌,睾丸肿瘤,子宫内膜癌,绒毛膜癌,阴道恶性肿瘤,外阴恶性肿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中的一种(同癌细胞A)。
上述射频D为:频率范围为300KHz~30GHz的射频,最好为13.56MHz、功率300W的射频。 
本发明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作为热敏剂来进行热敏治疗体内深度肿瘤时,13.56MHz射频能够深度穿透生物体,可以用于治疗生物肿瘤。
所述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溶液中,以纳米聚集物的形式存在。
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作为治疗皮肤病或肿瘤的药物,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给入体内,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用于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嫩肤、银屑病、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硬皮病、皮肤T淋巴细胞瘤、斑秃、寻常疣、Darier's病以及皮肤癣菌病等皮肤病上。
所述的药物包括化学药物,蛋白质或基因药物;用于热动力和药物结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可以制成任意的药物制剂剂型,比如: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针、分散剂、贴剂、凝胶剂、植入剂等。本发明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可以加入各种制剂的添加剂,比如:生理盐水、葡萄糖、缓冲溶液和防腐剂等以便于制备成需要的剂型。给药方式可以为: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肿瘤内注射和皮下注射、透皮给药、体内植入方式等。
本发明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可以更多的分布在病变部位中,与正常组织相比,它可以长期的高浓度的保留在病变部位中,这样当采用适当的手段使用射频进行照射时能够在病变部位中产生更多的热,但也会分布在正常的组织器官中,为了避免产生的高温对正常组织产生损伤,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加以改善,比如:可以在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上装载一些具有靶向性质的靶头,也可以使用抗体等手段介导,可以使用临床手段比如说内窥镜的方式来直接输送载药系统到达靶组织,聚焦射频面积等方式。
本发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本身有着极小的毒性,较强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好,比表面积大,化学惰性高等优点。结合射频或微波照射可以发挥出更为优秀的治疗皮肤病的效果,并经实验得到了充分证明,有关情况如下:
1、本发明药物射频下用于治疗痤疮
患者共30例,年龄17~31岁,其中男8例,女22例,均为面部寻常型痤疮面部皮损以炎症性红斑、丘疹、脓疱、结节或囊肿为主。按照靳培英的三度四级分类法将痤疮分为轻、中、重度,I~Ⅳ级。每周采用本发明药物使用射频治疗仪GP699A,先按默认设置的参数由最小值开始进行,再根据个人的适应程度,逐步调节增大能量,每个部位可反复循环照射数遍,以患者感到温热而无显著灼痛为度,时间为20-30min,疗程为5次,结束后对志愿者皮损的改善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为炎性痤疮疗效表现为炎症不同程度消退、丘疹脓疱消退或显著减轻。其中7人痊愈,15人显效,6人有效,有效率达93%,受试患者自我评价均在“好”或“很好”。试验结果表明,射频下对炎性痤疮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本发明药物射频下用于治疗面颈部皮肤皱纹和松弛的疗效和安全性。
30例皮肤老化志愿者,每2周使用A1um—FAcEs射频治疗仪用本发明药物照射面颈部皮肤皱纹和松弛1次,共6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6次时(即完成3次、5次治疗后)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志愿者皮损的改善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为:24例志愿者治疗3次后总有效率66.7%,5次后总有效率90.5%,停止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94.4%。志愿者满意度评价:治疗3次后为50.0%,5次后为90.5%,停止治疗后1个月为100%。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轻度紫癜。可得出结论:本发明药物在射频下治疗面颈部皮肤皱纹和松弛安全、有效。
3、本发明药物射频下治疗面部增殖性皮肤病
患者共572例,年龄5~79岁,其中男241例,女331例。使用射频治疗仪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手术治疗。结果为572例中痊愈527例,显效28例,痊愈率92.13%,总有效率97.03%,获得了较好的疗效。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射频下切割精确,术中出血少,术后色素沉着不明显,适用于对精密程度要求较高的面部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本发明药物射频下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A、B、C3组,其中A组23例,男12例,女11例;B组22例,男12例,女10例。C组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CA体积及数量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具可比性。A组用本发明药物进行射频治疗彻底清除疣体,待患处愈合后按每周3次涂布5%咪喹莫特乳膏,连续12周为1疗程;B组单纯进行射频治疗;C组直接进行5%咪喹莫特乳膏,疗程同A组。各组患者于治疗的1、2周和1、3、6月后进行随诊,统计痊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为A组痊愈率为82.6%,复发率17.4%,不良反应率43.5%;B组则分别为45.5%、54.5%、27.3%;C组分别为61.9%、38.1%、42.9%。3组痊愈率、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率最高复发率最低,C组次之,B组痊愈最低、复发率最高,但A、C组不良反应较B组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药物射频下治疗CA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但要注意减少咪喹莫特外用时的不良反应。
5、本发明药物射频消融治疗体表脉管性疾病
患者共70例,其中男32例(45.7%),女38例(54.3%);就诊年龄:最小2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26岁;血管瘤分类:血管瘤24例,其中草莓状血管瘤14例,混合型血管瘤6例,鲜红斑痣4例,脉管畸形46例,均为静脉畸形;病灶分布:头颈部38例,四肢21例,躯干11例。采用本发明药物使用XL-皮肤射频消融美容仪进行射频治疗。病灶及周边部位碘伏消毒,2%利多卡因行皮下局部麻醉,根据患者病变类型、部位、侵犯皮肤的深度和范围、病变部位血管的形态等因素,结合术者个人经验选择不同的电极插入深度和角度、消融时间以及消融功率进行治疗。结果为射频消融治疗草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静脉畸形、鲜红红斑痣四脉管性疾病后的有效率分别为78.6%、50%、67.4%、50%,四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治疗不同面积和不同年龄患者体表脉疾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是否曾接受过其它治疗、性别、治疗次数、病程均与疗效无关(P>0.05);射频消融后77.5%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22.5%的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药物射频消融能够有效地缩小不同类型体表脉管性疾病的瘤体;病变面积、患者年龄是射频消融治疗体表脉管疾病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射频消融对于体表脉管性疾病临床症状的缓解具有很好的效果;射频消融治疗体表脉疾病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本发明富勒烯及富勒烯衍生物使用射频照射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活性的测定:
通过射频照射的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在体外抗肿瘤活性。将PC3前列腺癌细胞(由上海细胞库提供)用作待考察的癌细胞。将PC3细胞培养在含胎牛血清(FBS)10%,青链霉素混合液1%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箱条件为37℃、5% CO2,每2~3天传代一次。收集对数期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96孔板每孔加入200 μl,铺板使待测细胞调密度至6×103个/孔,(边缘孔用无菌PBS填充)。置于5% CO2,37 ℃孵育24 h,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96孔平底板),加入浓度梯度(12.5、25、50、100μg/ml)的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水溶液,设置复孔为4~6个。射频照射组放置在13.56MHz射频功率300W的射频仪中30min,射频照射结束后用铝箔包裹细胞板置于CO2培养箱中孵育24h,对于非射频照射组而言,则直接用铝箔包裹细胞板置于CO2培养箱中孵育24h,终止培养,吸出含药培养基,每孔用150 μl PBS洗2遍,加入预冷的10% TCA 200 μl,4℃放置1 h。倒掉固定液,每孔用去离子水洗5遍,甩干,空气干燥。每孔加入100 μl的SRB溶液,静置放置10min,未与蛋白结合的SRB用1%醋酸洗5遍,空气干燥。结合的SRB用150μl 10 mmol/L非缓冲Tris碱溶解。在515 nm处测定每孔的OD值。存活率的计算公式:存活率=实验组OD值/对照组OD值,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扣除空白对照组后的值。已经证实当用射频照射30min,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的加入直接影响了PC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约为90%。
射频照射时,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聚合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测定
射频照射时,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的体内抗肿瘤活性测定。取小鼠S180腹水瘤细胞,用注射用生理盐水以3:1比例稀释后,每只小鼠于腹腔注射0.3 ml,小鼠喂养7天后,抽取小鼠S180腹水瘤细胞,计数后以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浓度为2×106个/ml的细胞悬液,皮下接种与小鼠右前肢上部。小鼠接种肿瘤7d后,取其中24只肿瘤体积≥100 mm3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具体分组如下:(1)对照组(NS组):生理盐水;(2)生理盐水射频组;(3)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组;(4)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射频组。4组均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其中射频组使用的电磁波频率为13.56MHz,电压为300W,给药3h后射频照射肿瘤部位,一次照射时间为30min。每2d给药一次,每次注射生理盐水或者2mg/ml的富勒烯溶液100μl,共给药7次。整个实验过程中每日观察小鼠生活状态,每2d称其体重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鼠肉瘤的长径(A)与短径(B),并计算肿瘤体积。结果表明,当给药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合并射频照射时,小鼠的肿瘤体积的增加得到了明显的抑制。
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作为药物转运载体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取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 10mg和多西紫杉醇(由北京怡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0mg,加入超纯水2mL,混合均匀后,探头超声(工作3s,间隔6s,工作12次,功率为400W),将探超完成的样品进行离心(4000rpm,15min)除去大颗粒。得到了水溶性富勒烯为载体的抗肿瘤药物多西紫杉醇给药系统。通过40倍(体积比)乙醇提取出给药系统中包封的多西紫杉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作为载体包封的多西紫杉醇的含量,载药量为2.5 mg/mL,实验表明,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可以吸附抗肿瘤药物多西紫杉醇,提高了多西紫杉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使用。
本发明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多西紫杉醇给药系统的粒子大小和表面带电量的确定。
本发明的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多西紫杉醇给药系统的粒子大小和表面带电量的确定,使用Nano-ZS9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定,折射率设置为1.590,吸收系数设置为0.010,温度设置为25 ℃,测量模式设置为自动,以Z平均统计值作为测定结果。每一水平缩合体均配制3份,每份测量一次,取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介电常数设置为79,黏度系数设置为0.8872,温度设置为25 ℃,测量模式设置为自动。每一水平缩合体均配制3份,每份测量一次,取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本发明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多西紫杉醇给药系统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将PC3前列腺癌细胞(由上海细胞库提供)用作待考察的癌细胞。将PC3细胞培养在含胎牛血清(FBS)10%,青链霉素混合液1%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箱条件为37℃、5% CO2,每2~3天传代一次。收集对数期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96孔板每孔加入200 μl,铺板使待测细胞调密度至6×103个/孔,(边缘孔用无菌PBS填充)。置于5% CO2,37 ℃孵育24 h,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96孔平底板),加入浓度梯度(0、0.5、1、2、4、6、8μg/ml)的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多西紫杉醇,不加入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多西紫杉醇为对照组,设置复孔为4~6个。射频组放置在13.56MHz射频中30min,保持射频照射过程中温度在37 ℃,上下极板距离为30cm,细胞距离上极板为4.5cm。射频照射结束后用铝箔包裹细胞板置于CO2培养箱中孵育24 h,对于非射频照射组而言,则直接用铝箔包裹细胞板置于CO2培养箱中孵育24 h,终止培养,吸出含药培养基,每孔用150 μl PBS洗2遍,加入预冷的10% TCA 200 μl,4 ℃放置1 h。倒掉固定液,每孔用去离子水洗5遍,甩干,空气干燥。每孔加入100 μl的SRB溶液,静置放置10 min,未与蛋白结合的SRB用1%醋酸洗5遍,空气干燥。结合的SRB用150 μl 10 mmol/L非缓冲Tris碱溶解。在515 nm处测定每孔的OD值。抑制率的计算公式:抑制率=1-实验组OD值/对照组OD值,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扣除空白对照组后的值。结果表明,本发明水溶性富勒烯作为药物载体时能装载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内部,更好的发挥出抗肿瘤药物的疗效,而且结合射频照射后,能够更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本发明的水溶性富勒烯多西紫杉醇给药系统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试验。
本发明水溶性富勒烯多西紫杉醇给药系统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取小鼠S180腹水瘤细胞,用注射用生理盐水以3:1比例稀释后,每只小鼠于腹腔注射0.3 ml,小鼠喂养7天后,抽取小鼠S180腹水瘤细胞,计数后以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浓度为2×106个/ml的细胞悬液,皮下接种与小鼠右前肢上部。小鼠接种肿瘤7 d后,取其中24只肿瘤体积≥100 mm3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具体分组如下:(1)对照组(NS组):生理盐水;(2)多西紫杉醇注射液组;(3)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多西紫杉醇;(4) 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多西紫杉醇射频组。多西紫杉醇注射液组、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多西紫杉醇和水溶性富勒烯-聚乙二醇2000多西紫杉醇射频组的多西紫杉醇给药剂量相等,都为25.125mg/kg。4组均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其中射频组使用的电磁波频率为13.56MHz,电压为300W,给药3h后射频照射肿瘤部位,一次照射时间为30min。每2d给药一次,共给药7次。整个实验过程中每日观察小鼠生活状态,每2d称其体重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鼠肉瘤的长径(A)与短径(B),并计算肿瘤体积。
当给药水溶性富勒烯多西紫杉醇时,小鼠的肿瘤体积的增加比起多西紫杉醇注射液得到了明显的抑制。合并射频照射时,小鼠的肿瘤体积的增加得到了更加明显的抑制。
在做上述实验的同时,还采用抗肿瘤药物做了类似的实验,均取得了相同和相类似的结果,本发明分组科学,方法稳定可靠,其他实验结果不再一一列举。
本发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抗肿瘤热敏治疗时的一种良好的热敏剂,测试表明无论是体外还是体内在射频照射的情况下都可以很好的抑制肿瘤细胞以及组织的发生和发展,而在非射频照射的情况下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对正常细胞以及组织毒副作用很小。
本发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抗肿瘤药物的载体,本身有着极小的毒性,较强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好,比表面积大,化学惰性高等优点。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时,粒径均匀,结合射频照射可以发挥出更为优秀的抗肿瘤活性。
上述表明,本发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预期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病或肿瘤的一种良好的药物,是药物制备上的一大创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种良好的热敏剂,射频照射时产生热能够发挥抗肿瘤活性,可以根据射频的聚焦等手段来选择性的杀伤肿瘤组织和细胞。
本发明提供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射频热疗,可有效实现富勒烯作为热敏剂和药物转运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弥补了传统放化疗治疗肿瘤的不足,本发明的研制成功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本发明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射频或微波照射时产生热能够发挥抗炎杀菌活性,可以根据射频的聚焦等手段来选择性的治疗皮肤病。
本发明提供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产生活性氧,可有效实现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对皮肤病的治疗,弥补了其他治疗皮肤病药物上的不足,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Claims (5)

1.一种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富勒烯为富勒烯C60,所述的衍生物为富勒烯-聚乙烯亚胺聚合物、富勒烯-聚乙二醇聚合物、富勒烯-透明质酸聚合物中的一种;射频或微波频率为13.56MHz,射频功率为300-350W,效率为60-70%,照射时间为15-30min。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溶液中,以纳米聚集物的形式存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热动力和药物结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药物为化学药物,蛋白质或基因药物。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作为热敏剂制成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针、分散剂、贴剂、凝胶剂、植入剂的一种剂型。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加入生理盐水、葡萄糖、缓冲溶液和防腐剂的一种中,制备成制备治疗皮肤病或抗肿瘤药物的剂型。
CN2013101380380A 2013-04-19 2013-04-19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31914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80380A CN103191427A (zh) 2013-04-19 2013-04-19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80380A CN103191427A (zh) 2013-04-19 2013-04-19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1427A true CN103191427A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14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80380A Pending CN103191427A (zh) 2013-04-19 2013-04-19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91427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9129A (zh) * 2014-06-24 2014-10-01 苏州大德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牛皮癣和皮炎的外涂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127872A (zh) * 2014-07-29 2014-11-0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金属富勒烯单晶纳米颗粒在制备特异性肿瘤血管阻断剂中的应用
CN104127873A (zh) * 2014-07-29 2014-11-0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由纳米材料和外加辐射源组成的实现肿瘤血管阻断的肿瘤治疗药物
WO2016015173A1 (zh) * 2014-07-29 2016-02-04 北京福纳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纳米材料和外加辐射源实现肿瘤血管阻断的肿瘤治疗方法
CN107913289A (zh) * 2016-10-08 2018-04-17 北京福纳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水溶性富勒烯结构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8186679A (zh) * 2018-02-07 2018-06-2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祛痘组合物
CN108478598A (zh) * 2016-10-08 2018-09-04 北京福纳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富勒烯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81396A (zh) * 2017-09-12 2019-03-19 北京福纳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富勒烯水溶液、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1014A (zh) * 2019-01-18 2019-05-03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微波动力治疗肿瘤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0243390A1 (en) 2019-05-31 2020-12-03 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Functionalized fullerene gel tumor treatment
CN114773411A (zh) * 2022-05-09 2022-07-22 内蒙古大学 一种乳糖富勒烯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6655945A (zh) * 2023-02-03 2023-08-29 媄典(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丝素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8542A (zh) * 2012-10-23 2013-01-30 郑州大学 一种水溶性富勒烯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8542A (zh) * 2012-10-23 2013-01-30 郑州大学 一种水溶性富勒烯及其应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9129A (zh) * 2014-06-24 2014-10-01 苏州大德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牛皮癣和皮炎的外涂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127872A (zh) * 2014-07-29 2014-11-0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金属富勒烯单晶纳米颗粒在制备特异性肿瘤血管阻断剂中的应用
CN104127873A (zh) * 2014-07-29 2014-11-0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由纳米材料和外加辐射源组成的实现肿瘤血管阻断的肿瘤治疗药物
WO2016015173A1 (zh) * 2014-07-29 2016-02-04 北京福纳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纳米材料和外加辐射源实现肿瘤血管阻断的肿瘤治疗方法
CN108478598B (zh) * 2016-10-08 2021-05-07 北京福纳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富勒烯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913289A (zh) * 2016-10-08 2018-04-17 北京福纳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水溶性富勒烯结构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8478598A (zh) * 2016-10-08 2018-09-04 北京福纳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富勒烯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81396A (zh) * 2017-09-12 2019-03-19 北京福纳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富勒烯水溶液、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6679A (zh) * 2018-02-07 2018-06-2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祛痘组合物
CN108186679B (zh) * 2018-02-07 2020-08-0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祛痘组合物
CN109701014A (zh) * 2019-01-18 2019-05-03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微波动力治疗肿瘤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01014B (zh) * 2019-01-18 2021-07-2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微波动力治疗肿瘤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0243390A1 (en) 2019-05-31 2020-12-03 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Functionalized fullerene gel tumor treatment
EP3976108A4 (en) * 2019-05-31 2023-07-19 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TUMOR TREATMENT WITH FUNCTIONALIZED FULLERENE GEL
CN114773411A (zh) * 2022-05-09 2022-07-22 内蒙古大学 一种乳糖富勒烯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6655945A (zh) * 2023-02-03 2023-08-29 媄典(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丝素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1427A (zh)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射频或微波照射下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Wu et al. Hydrogen gas from inflammation treatment to cancer therapy
Yang et al. Microneedle-mediate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for treating diverse skin diseases
Lee et al. Quo vadis oncological hyperthermia (2020)?
Roussakow The history of hyperthermia rise and decline
US20240139096A1 (en) Radiation sensitizer of anti-cancer chemotherapy sensitizer
US20090220423A1 (en) Method of activating a photosensitizer
Ruan et al.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multifunctional CaO 2@ Mn-PDA nanoformulations by microneedles for NIR-induced synergistic therapy against skin melanoma
CN103230604B (zh) 一种磁性水溶性富勒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58948B (zh) 基于金纳米星的多功能抗肿瘤靶向诊断治疗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RU2704202C1 (ru) Способ фот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терапии перевивной поверхностной солидно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тканной саркомы м-1 крыс
Chu et al. Ultradeep photothermal therapy strategies
Guan et al. Implantable self-powered therapeutic pellet for wireless photodynamic/sonodynamic hybrid therapy of cancer recurrence inhibition and tumor regression
CN105194679A (zh) 有抗肿瘤药物纳米层的透明质酸修饰的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191146A (zh) 一种高效无痛的肿瘤局部消融治疗药物
CN113456836B (zh) 一种锰-血红素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16341A (zh) 富勒烯-纳米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822893A (zh) 一种具有微波增敏效果的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67996B (zh) 次卟啉衍生物的用途
Brauer et al. Convergence of anatomy, technology, and therapeutics: a review of laser-assisted drug delivers
KR20210043472A (ko) 뇌암 치료 또는 뇌암 제거 수술을 위한 광감가성 전이 재료와 뇌암 세포의 이동 유도용 rf 마이크로 칩과 이의 용도
CN104306973A (zh) 一种二氧化钛碳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RU2697250C1 (ru) Способ фот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терапии рака кожи
Qin et al. Hypoxia-improving strategy based on human-derived 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 for breast cancer monitored in vivo by functional photoacoustic mesoscopy
RU2741711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больных раком с метастазам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