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0083A - 便携式通信装置、读取器/写入器装置及谐振频率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通信装置、读取器/写入器装置及谐振频率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0083A
CN103190083A CN2011800510371A CN201180051037A CN103190083A CN 103190083 A CN103190083 A CN 103190083A CN 2011800510371 A CN2011800510371 A CN 2011800510371A CN 201180051037 A CN201180051037 A CN 201180051037A CN 103190083 A CN103190083 A CN 103190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nance frequency
voltage
signal
adjustment
re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10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90083B (zh
Inventor
管野正喜
折原胜久
斋藤宪男
杉田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90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0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90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0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59Responders; Transpo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为了在具有IC卡功能和R/W功能的便携式通信装置中通过使接收天线的谐振频率偏移可被方便地调整来获得稳定的通信特性。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器(10)、传送器(20)、调整信号发生器(61)、调整信号检测器(13)、以及控制电路(7)。传送器(20)将调整信号(Sg3)传送至接收器(10)以便调整接收谐振频率。调整信号检测器(13)在调整信号被传送时,检测包括关于调整信号(Sg3)的传送状态的信息的参数。控制电路器(7)基于来自调整信号检测器(13)的检测结果,修正接收谐振频率的偏移。

Description

便携式通信装置、读取器/写入器装置及谐振频率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通过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的便携式通信装置、读取器/写入器装置以及这些装置中的谐振频率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诸如交通票和电子货币这样的非接触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卡的非接触通信系统变得非常普遍。在这样的非接触通信系统中,利用设置于非接触IC卡内的接收天线通过电磁感应来接收从系统专用的读取器/写入器(以下简称R/W)装置的传送天线(谐振电路)发射的传送信号(电磁波)。
在非接触通信系统中,诸如温度、湿度和外围装置这样的周边环境会使得非接触IC卡的接收天线或R/W装置的传送天线的谐振频率产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在非接触IC卡及R/W装置之间难以稳定收发信息。
因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用于调整非接触通信系统中的谐振频率的偏差的各种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
专利文献1提出了调整非接触IC卡的谐振频率(接收谐振频率)的偏差的方法。具体而言,R/W装置将信号传送至非接触IC卡,同时扫描(时间变化)传送频率,从而检测非接触IC卡的谐振频率的偏差。非接触IC卡从R/W装置获得检测结果,并基于该检测结果调整自身的谐振频率。
专利文献2提出了主要调整R/W装置(无线通信装置)的谐振频率(传送谐振频率)的偏差的方法。具体而言,从天线传送谐振频率调整电磁波,并在此时在传送电路中检测传送电力。比较所检测的传送电力与预定阈值以调整谐振频率。
现有技术中还开发出具有与非接触IC卡相同功能(以下称作IC卡功能)和与R/W装置相同功能(以下称作R/W功能)的诸如移动通信终端这样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9-111483
专利文献2:JP-A-2008-16031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上述具有IC卡功能及R/W功能的便携式通信装置中,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得IC卡功能(接收天线)的谐振频率变化。具体而言,由如下原因(1)至(5)等而导致谐振频率变化。
(1)各功能单元的组件的制造上的差异的影响
(2)装运后的组件的历时变化或组件更换的影响
(3)因诸如温度、湿度这样的周围环境变化所导致的特性劣化
(4)安装于便携式通信装置上的诸如密封件这样的饰物的影响
(5)外部R/W装置的影响
因此,近年来,在具有IC卡功能及R/W功能的便携式通信装置中,期望开发出用于解决由上述各种原因所产生的接收天线的谐振频率的偏差的技术。
原因(1)可以通过在装运装置过程中通过调整谐振电路中所包括的电容(电容器)或电感(线圈)来解决。但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需要对每个装置调整电容或电感的问题。原因(1)也可通过使用具有微小特性变化的组件来解决。但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组件昂贵因而增加成本的问题。原因(4)及(5)是通过电磁耦合进行非接触通信的便携式通信装置所特有的问题。
不仅仅是在具有IC卡功能及R/W功能的便携式通信装置中,在R/W装置中,也会由于例如原因(1)至(3)而使得传送天线的谐振频率发生改变。因此,在R/W装置中,也期望开发出能够容易地调整谐振频率的偏差的技术。
本发明设计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具有IC卡功能及R/W功能的便携式通信装置、R/W装置以及这些装置中的谐振频率调整方法中,能够容易地调整传送天线和/或传送天线的谐振频率的偏差以获得稳定的通信特性。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器、传送器、调整信号发生器、调整信号检测器及控制电路单元。各单元配置如下。接收器包括:接收天线,其中接收谐振频率是可变的,该接收天线通过电磁耦合而与外部读取器/写入器装置进行通信。传送器包括:传送天线,通过电磁耦合与外部非接触数据载体进行通信,该传送器将调整信号传送至接收器以便调整接收谐振频率。调整信号发生器生成调整信号以将调整信号输出至传送器。调整信号检测器检测包括关于调整信号的传送状态的信息的参数。控制电路单元基于调整信号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修正接收谐振频率的偏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读取器/写入器装置,包括传送器、调整信号发生器、调整信号检测器及控制电路单元。各单元配置如下。传送器包括:传送天线,其中传送谐振频率是可变的,该传送天线通过电磁耦合与外部非接触数据载体进行通信。调整信号发生器生成调整传送谐振频率的调整信号,并将调整信号传送至传送器。调整信号检测器检测包括关于调整信号的传送状态的信息的参数。控制电路单元基于调整信号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修正传送谐振频率的偏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谐振频率调整方法,其按以下进程进行。首先,将调整信号传送至接收器以便调整接收谐振频率。接着,检测包括关于调整信号的传送状态的信息的参数。然后,基于所检测的调整信号的参数,修正接收谐振频率的偏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及谐振频率调整方法,当调整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信号被传送至便携式通信装置内的接收器时,检测包括关于调整信号的传送状态的信息的参数。然后,基于所检测的参数调整接收谐振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读取器/写入器装置,当将调整信号传送至传送器时,检测包括关于调整信号的传送状态的信息的参数,并基于该检测结果调整传送谐振频率。
即,根据本发明,即使由各种原因使得接收谐振频率和/或传送谐振频率发生偏差,也可在自身的装置中容易地调整该谐振频率偏差,进而获得稳定的通信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非接触通信单元的配置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非接触通信单元中的接收电路及传送电路的配置示意图。
图3是验证实验中所使用的测量系统的配置框图。
图4是示出了验证实验所测量的接收信号及传送电压的波形图。
图5是示出了验证实验1的结果的视图。
图6是示出了验证实验2的结果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验证实验3的结果1的视图。
图8是示出了验证实验3的结果2的视图。
图9是示出了验证实验3的结果3的视图。
图10是示出了验证实验3的结果4的视图。
图1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1的处理进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2的处理进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3的处理进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4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谐振频率的偏移调整方法1中所使用的控制电压与谐振频率的偏移量之间的关系示例的视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移动通信终端的谐振频率的偏移调整方法2中所使用的控制电压与谐振频率的偏移量之间的关系示例的视图。
图17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谐振频率调整方法1的处理进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2的处理进程的流程图。
图19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非接触通信单元的传送/接收共享电路的配置示意图。
图20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R/W装置中的接收电和传送电路的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照附图,按以下顺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通信装置、R/W装置及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在下列实施方式中,使用移动通信终端作为便携式通信装置的示例。此处所用的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系被称作移动电话终端,是一种利用基站与无线电话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装置。
1、第一实施方式:移动通信终端及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的基本示例
2、第二实施方式:谐振频率偏移调整的配置示例
3、第三实施方式:其中使用传送/接收共享天线的配置示例
4、第四实施方式:R/W装置中的谐振频率的调整示例
5、各种应用例
<1、第一实施方式>
【移动通信终端的配置】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示意性配置。为了方便起见,图1中仅示出IC卡功能及R/W功能这两种功能所需要的配置(以下称作非接触通信单元)。然而,非接触通信单元以外的配置可与传统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配置相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示例方式描述了对非接触通信单元内的接收电路系统(IC卡功能)的谐振频率(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
非接触通信单元100包括接收电路1、传送电路2(传送器)、频率调整电路3、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启动信号输出单元5、存储单元6、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单元)。各单元的功能如下。
接收电路1是主要提供IC卡功能的电路单元。如下所述,接收电路1包括接收天线,利用该接收天线接收从外部R/W装置传送的信号(Sg1),并将接收信号解调以获得接收信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接收电路1的接收天线与传送电路2的传送天线电磁耦合,并接收调整信号Sg3以便调整从传送天线传送的接收谐振频率。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接收电路1的具体内部配置。
传送电路2是主要提供R/W功能的电路单元。如下所述,传送电路2包括传送天线,并利用该传送天线将包括预定信息的信号(Sg2)传送至诸如包括非接触IC卡或具有IC卡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这样的外部非接触数据载体。
传送电路2与频率调整电路3连接,具有改变从频率调整电路3输入的调整信号Sg3的电平(幅度)的功能。传送电路2将从频率调整电路3输入的调整信号Sg3调整成预定的输出电平,并将电平调整后的调整信号Sg3传送至接收电路1。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传送电路2的具体内部配置。
频率调整电路3生成调整信号Sg3,并将该调整信号Sg3输出至接收电路1及传送电路2。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频率调整电路3的具体内部配置。
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调整接收电路1的接收特性及传送电路2的传送特性以使在谐振频率调整时的接收电路1的接收特性及传送电路2的传送特性达到最优化。具体而言,将传送电路2的传送特性调整为使得在谐振频率调整时,操作对外部装置(例如,非接触IC卡和具有IC卡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等)产生影响。将接收电路1的接收特性调整为使得在谐振频率调整时,接收电路1中的接收信号会变得极大。
例如,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的输出端与传送电路2连接,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将调整信号Sg3在正常操作期间的信号电平、调制方法、编码方法等改变为在谐振频率调整时的信号电平、调制方法、编码方法等。例如,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的输出端还与接收电路1连接,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在谐振频率调整时减少表示接收电路1的灵敏度的Q值(Quality factor:品质因子)。
在预定条件下,启动信号输出单元5将启动信号输出至控制电路7。该启动信号表示操作模式从IC卡功能或R/W功能的正常操作模式(以下称作正常模式)转变为接收谐振频率调整模式(以下称作调整模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谐振频率的调整处理不仅可以在移动通信终端的工厂装运时进行,也可在装运后进行。然而,在移动通信终端是R/W的情况下,在装运后也可在非接触通信时适当调整谐振频率。
具体而言,例如,以下条件可被用作装运后转变为调整模式(调整谐振频率)所使用的条件。
(1)日期和/或工作日
(2)时间
(3)周围环境(例如,温度、湿度)
(4)打开移动通信终端的时间
(5)通信错误发生的时间
(6)检测出载波的时间(包括当操作R/W功能以开始通信时,由自身天线检测到的自身所生成的载波的情况)
(7)在一定时间内检测出载波之后,检测不出载波的时间
例如,上述启动条件(1)至(7)中,关于启动条件(1)至(4)的信息从移动通信终端的主控制器(未示出)输入至启动信号输出单元5。另一方面,关于启动条件(5)至(7)的信息从非接触通信单元100的控制电路7输入。
使用者可以设定启动条件(1)及(2)。例如,避开IC卡功能和/或R/W功能的使用频率较高的通勤时间而将调整模式的实施时间设定在深夜,则在通勤时通信操作与调整模式不会重迭,但提高了可用性。例如,当以预定时间间隔实施调整模式时,可抑制因时间改变所导致的谐振频率的偏差。
例如,在以上述启动条件(5)启动调整模式的情况下,启动信号输出单元5检测通信错误标记而识别通信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强制结束通信(正常模式)而转移至调整模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整模式中,降低接收天线的Q值以减小外部R/W装置的传送信号的影响。但在通信错误发生时强制转移至调整模式的情况下,为进而减小外部R/W装置的传送信号的影响,优选进一步减小接收天线的Q值。藉此可更稳定地进行调整。
在以上述启动条件(7)启动调整模式的情况下,例如,,在用户使用移动通信终端的IC卡功能通过车站的检票口后进行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以备进行下一次的通信。
例如,可采用通过检测通信结束时设定的通信结束标记来检测通信结束的方法作为在上述启动条件(7)中感应到检测不到载波的方法。可选地,例如,在给定的时间内检测到载波时,判定通信是否在进行,并将未检测到载波的时间判定为通信结束时间,并转变为调整模式。例如,在车站的检票口中正在使用的IC卡功能中,由于在约0.1秒内通信结束,因此只要在0.1秒×0.5=0.05秒的时间内检测出载波,则判断通信正在进行。
存储单元6中所存储的谐振频率调整模式下所得的结果(例如,控制电压的最优条件)。存储单元6将所存储的最优条件通过控制电路7输出至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基于该最优条件设定接收电路1和/或传送电路2的谐振特性。
存储单元6可具有通过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将所存储的最优条件输出至外部存储装置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存储单元6可读取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中的最优条件而向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输出该最优条件。
例如,控制电路7例如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构成,对接收电路1的输出信号执行计算处理,并将计算结果输出至传送电路2和频率调整电路3。具体而言,控制电路7对输出信号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和控制以使接收电路1的输出信号的信号电平变为预定阈值或更少。
控制电路7基于从启动信号输出单元5输出的命令信号(启动信号),将非接触通信单元100的操作模式从正常模式切换至调整模式或从调整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控制电路7对构成非接触通信单元100的各单元输出命令信号以进行调整模式的操作。
控制电路7在调整模式操作时,通过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对接收电路1输出控制信号(例如,DC信号、AC信号、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便调整接收天线的谐振频率。
具体而言,在通过改变施加于接收天线(接收电路1)的可变谐振电容器的控制电压来改变接收天线的谐振频率的情况下,控制电路7通过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对接收电路1输出控制电压。在通过切换电容互不相同的多个电容器来调整接收电路1的接收天线的谐振频率的情况下,控制电路7通过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对接收电路1输出切换多个电容器的信号。
控制电路7还将在调整模式下获得的检测数据和设定条件数据输出至存储单元6或外部存储装置。
【接收电路、传送电路及频率调整电路的配置】
下面将参照图2描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电路1、传送电路2及频率调整电路3的内部配置。图2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电路1和传送电路2的配置示意图。图2还示出了接收电路1与传送电路2、频率调整电路3、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及控制电路7之间的连接关系。
将描述接收电路1的内部配置。接收电路1包括接收器10、整流电路11、正常模式电路单元12、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调整信号检测电路)。
接收器10包括谐振线圈31、两个可变电容电容器33及34(第一和第二可变电容电容器)、以及两个电容恒定电容器32及35(第一和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接收器10还包括三个限流电阻器电阻器37到39(第一限流电阻器到第三限流电阻器)。
第一可变电容电容器33及第二可变电容电容器34是静电电容元件,在其中,电容根据从控制电路7通过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施加的控制电压Vc进行改变。在本第一施例中,使用其中电容随控制电压Vc增大而减少的可变电容电容器分别作为第一可变电容电容器33和第二可变电容电容器34。
另一方面,第一电容恒定电容器32及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35是静电电容元件,其中无论输入信号的类型(直流或交流)和输入信号的信号电平如何,电容几乎不变。第一电容恒定电容器32及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35作为偏压去除(bias removing)电容器进行工作,抑制从控制电路7侧输入的控制电流与接收信号电流的干扰所造成的影响。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电容恒定电容器32、第一可变电容电容器33、第二可变电容电容器34及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35依序串联,构成一个谐振电容器36。将包括该串联电容器组的谐振电容器36与谐振线圈31并联,构成谐振电路,即,接收天线3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该谐振电路的电磁感应从外部R/W装置或传送电路2接收传送信号Sg1和谐振频率调整用调整信号Sg3。
第一限流电阻器37到第三限流电阻器39抑制从控制电路7侧输入的控制电流与接收信号电流的干扰所造成的影响。第一限流电阻器37两端中的一端与第一可变电容电容器33及第二可变电容电容器34间的连接部连接,另一终端与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第一可变电容电容器33及第二可变电容电容器的电容的控制电压Vc从控制电路7通过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和第一限流电阻器37而施加。第二限流电阻器38的两端中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电容恒定电容器32和第一可变电容电容器33之间的连接部,另一个端接地。第三限流电阻器39的两端中的一端与第二可变电容电容器34和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35间的连接部连接,另一个端接地。
虽然未示出,但整流电路11由包括整流二极管与整流电容器的半波整流电路构成。整流电路11将接收天线30接收的AC电压整流成DC电压,并输出该DC电压。
正常模式电路单元12是在进行IC卡功能的正常操作时发挥功能的电路单元。正常模式电路单元12包括低通滤波器电路41、二值化处理器42、信号处理器43及电力调节器44。
低通滤波器电路41、二值化处理器42及信号处理器43依次连接至整流电路11的输出端。包括低通滤波器电路41、二值化处理器42及信号处理器43的电路组构成解调电路,该电路组解调接收天线30从外部装置接收的传送信号。电力调节器44蓄积接收电路1的驱动电力并使之稳定化,并将电力供给至预定的各单元。
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是在(调整模式下)调整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时发挥作用的电路单元。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主要包括高通滤波器电路51、二值化处理器52、调整值检测器53、设定值存储单元54(目标值存储单元)和误差放大器55。如下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整模式下,基于调整信号Sg3(载波)及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调整信号Sg3及接收信号之间的电压比,或调整信号Sg3的幅度值(电压电平),调整谐振频率的偏差。
高通滤波器电路51与接收天线30连接,提取对应于接收天线30所接收的调整信号Sg3的载波分量的电压信号(接收电压)。而高通滤波器电路51的输出端与二值化处理器52连接,将所提取的载波分量的电压信号输出至二值化处理器52。
二值化处理器52对高通滤波器电路51提取的电压信号实施二值化处理。结果,从二值化处理器52输出载波分量的矩形波信号。如此,通过对高通滤波器电路51提取的电压信号实施二值化处理,可使解调后的载波分量的电压信号的幅值保持恒定。二值化处理器52的输出端与调整值检测器53连接,二值化处理器52将二值化后的载波分量的电压信号输出至调整值检测器53。
调整值检测器53算出用于修正谐振频率偏差的调整参数(调整值)。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调整值检测器53算出包括关于调整信号Sg3的传送状态(例如,传送电压或相位等)的信息的调整参数。具体而言,调整值检测器53算出调整信号Sg3与该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22
调整信号Sg3与该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间的电压比VR、或调整信号Sg3的幅度值(传送电压Vt)。
调整值检测器53的两个输入端与二值化处理器52及频率调整电路3的调整信号发生器61连接。从二值化处理器52向调整值检测器53的输入端中的一端输入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电压信号),从调整信号发生器61向另一个输入端输入调整信号Sg3。调整值检测器53基于所输入的调整信号Sg3与该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算出调整参数。
调整值检测器53的输出端与误差放大器55连接,将所算出的调整参数输出至误差放大器55。调整值检测器53还与控制电路7连接,在谐振频率被调整成期望的谐振频率时,调整值检测器53输出保持信号至控制电路7。该保持信号指示维持目前施加于接收天线30的控制电压Vc(结束调整模式)。
调整值检测器53所算出的调整参数的最优值(目标值)被存储在设定值存储单元54中。调整参数的适当调整容许范围也被存储在设定值存储单元54中。即,关于各种调整参数的适当调整范围的信息被存储在设定值存储单元54中。
例如,上述调整参数的目标值被根据所需用途适当地设定。具体而言,电压比VR、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21
和传送电压Vt的目标值根据接收天线30与传送天线20间的距离以及各天线的尺寸而变化。即,调整参数的目标值根据目标移动通信终端的传送/接收系统的配置而变化。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对每个类型的移动通信终端预先测量上述调整参数的目标值,并将测量结果存储在设定值存储单元54中。例如,根据必要的谐振频率调整精度适当设定调整参数的调整容许范围。
误差放大器55将从调整值检测器53输入的调整参数中的一个与存储在设定值存储单元54中的对应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接收谐振频率)需要调整。当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需要调整时,即,当从调整值检测器53输入的调整参数值不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时,误差放大器55生成误差信号ΔV。
误差放大器55与控制电路7连接,将所生成的误差信号ΔV输出至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7基于从误差放大器55输入的误差信号ΔV控制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以增加或减少控制电压Vc,由此调整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
下面针对传送电路2的内部配置进行简单描述。传送电路2包括传送天线20,以及向传送天线20输出预定传送信号的两个驱动器2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仅调整接收电路1的谐振频率,因此谐振线圈21与电容恒定的谐振电容器22构成传送天线20,并将两者并联。
下面针对频率调整电路3的内部配置进行简单描述。频率调整电路3包括调整信号发生器61和调整信号输出单元62。
调整信号发生器61在谐振频率的调整模式下生成从传送电路2向接收电路1传送的、具有预定频率(载波频率)的调整信号Sg3。调整信号发生器61的输出端与调整信号输出单元62和接收电路1的调整值检测器53连接,调整信号发生器61将所生成的调整信号Sg3输出至调整信号输出单元62及调整值检测器53。
调整信号输出单元62生成从调整信号发生器61输入的调整信号Sg3的正相信号及反相信号,将每个信号的幅度电平调整成预定幅度电平。调整信号输出单元62包括两个输出端,从其中一个输出端输出正相的调整信号Sg3,从另一个输出端输出反相的调整信号Sg3。调整信号输出单元6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传送电路2的两个驱动器23连接。调整信号输出单元62将正相的调整信号Sg3输出驱动器23中的一个,将反相的调整信号Sg3输出至另一个驱动器23。
【谐振频率的调整原理】
将参照附图描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非接触通信单元100的接收电路1的谐振频率的调整原理(接收谐振频率的偏差的修正原理)。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基于从调整值检测器53输出的调整信号Sg3与该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调整信号Sg3与该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之间的电压比VR、和调整信号Sg3的传送电压Vt来调整接收电路1的谐振频率。下面将基于本发明人等所进行的验证实验来描述通过使用上述调整参数中的一个可将被接收的谐振频率调整为最优值。
目前考虑如图3所示的验证实验系统。图3是本发明人等所进行的验证实验中使用的测量系统的配置框图。用于验证实验的测量系统200包括传送天线201、接收天线202、控制电压源203、电阻器204、调整信号发生装置205、和检测器206。传送天线201与接收天线202电磁耦合。
虽图3中未示出,但传送天线201和接收天线20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送天线20和接收天线30具有相同配置。电阻器204设置在控制电压源203与接收天线202之间以便消除来自控制电压源203的输出信号与接收天线202接收的信号的干扰,使用1MΩ的电阻器作为电阻器204。
在图3所示的测量系统200中,使用示波器作为检测器206来观测施加于传送天线201的传送信号(对应于调整信号)的电压波形,及接收天线202接收的接收信号的电压波形。
图3所示的测量系统200被设计为当向接收天线202的可变谐振电容器施加0V的控制电压Vc时,谐振频率变为13.3MHz。图3所示的测量系统200被设计为当施加2.2V的控制电压Vc时,谐振频率变为13.56MHz。
然而,在测量系统200的配置中,控制电压源203(DC电源)及检测器206的测量探头的电容(10pF左右)与接收天线202的谐振电路并联,该电容会影响谐振频率。在测量系统200中,存在传送天线201与接收天线202的磁耦合的影响。因此受上述影响,图3所示的测量系统200的谐振频率实际上比设计值更低,当时施加0V的控制电压Vc时谐振频率变成11.15MHz。
对于测量系统200,进行如下的验证实验。此时,在以下验证实验中,将传送天线201及接收天线202被固定在接收电压变为最大值的位置。
(1)验证实验1
在测量系统200中,当利用检测器206观测具有施加于传送天线201的预定载波频率的传送信号的电压波形和接收天线202接收的接收信号的电压波形时,观测到如图4所示的波形。针对图4所示的特性,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电压电平。在图4中,特性101表征接收信号的电压波形,特性102表征传送信号的电压波形。
在验证实验1中,根据图4所示的电压波形算出接收信号Vr、传送电压Vt、以及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51
然后,在使传送信号的载波频率变化的同时,重复进行计算处理,并研究载波频率、接收信号Vr、传送电压Vt以及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间的相位差的关系。此处所用的接收信号Vr及传送电压Vt指的是电压波形(正弦波)的峰间值(参照图4)。
在测量系统200中,如上所述,传送天线201与接收天线202电磁耦合。因此,当接收信号Vr根据载波频率而改变时,由于从载波频率传送侧来看接收侧的阻抗发生改变,因此传送信号的传送电压Vt也根据载波频率而变化。
图5示出了当0V的控制电压Vc施加于接收天线202时的验证实验1的结果。在图5所示的特性中,横轴表示载波频率,纵轴表示电压电平(接收电压Vr或传送电压Vt)或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53
如由图5所示的结果显示,接收信号Vr随传送信号的载波频率(传送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并在约11.15MHz处变为最大值。其后,当载波频率进一步增加时,接收信号Vr下降。
另一方面,传送电压Vt随载波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并在约10.9MHz处变为最大值。当载波频率进一步增加时传送电压Vt下降,并在约11.5MHz处变为最小值。其后,当载波频率进一步增加时,则传送电压Vt再次上升。
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61
随载波频率的增加而单调递增。在接收电压Vr成为最大值的载波频率(=约11.15MHz:接收谐振频率)处,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62
约为64度。虽图5中未图示,但在验证实验1中,在比接收信号Vr成为最大值处的载波频率(约11.15MHz)高150kHz的频率处,即约11.3MHz处,接收信号Vr与传送电压Vt之间的电压比VR(=Vr/Vt)成最大值。
(2)验证实验2
下面针对验证实验2进行描述。如上述验证实验1所示,在图3所示的测量系统200中,控制电压Vc为0V时,接收信号Vt在约11.15MHz的载波频率处成为最大值。即,在测量系统200中,控制电压Vc为0V时,接收天线202具有约11.15MHz的谐振频率。
在验证实验2中,将接收天线202的谐振条件固定为0V的控制电压Vc及11.15MHz的谐振频率,改变施加于传送天线201的传送信号的输出电压电平来研究其影响。
具体而言,在0V的控制电压Vc和谐振频率11.15MHz的条件下,当调整信号发生装置205的输出电压电平在峰间值方面在0.5V至6.0V范围内变化时研究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的各种参数的变化。此处,算出接收电压Vr、传送电压Vt、接收电压Vr与传送电压Vt的电压比VR(Vr/Vt)以及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63
作为参数。
图6示出了验证实验2的结果。在图6所示的特性中,横轴表示调整信号发生装置205的输出电压电平,纵轴表示电压电平(接收信号Vr或传送电压Vt)、电压比VR、和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64
如由图6显示,当时,接收信号Vr和传送电压Vt都随调整信号发生装置205的输出电压电平的增加而单调递增。另一方面,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65
和电压比VR的改变量相对于调整信号发生装置205的输出电压电平的改变来说是极小。即,可知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66
和电压比VR不易受调整信号发生装置205的输出电压电平改变的影响。归功于以下原因。
关于相位差由于接收信号是利用谐振而获得,因此接收信号的失真非常小,即使调整信号发生装置205的输出电压电平发生改变,接收信号的相位也几乎不变。另一方面,关于电压比VR,由于接收信号Vr和传送电压Vt均关于调整信号发生装置205的输出电压电平单调递增,因此通过求得接收信号Vr和传送电压Vt之比(电压比VR),来取消各电压的改变量。
由上述验证实验1及2可知,接收信号Vr与传送电压Vt的电压比VR(Vr/Vt)以及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72
几乎不依赖于从调整信号发生装置205输出的传送信号(调整信号)的幅度变化。即,电压比VR及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73
几乎不受接收信号Vr及传送电压Vt的变化的影响。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电压比VR或相位差作为调整接收谐振频率时所使用的调整参数的情况下,可无关调整信号Sg3(传送信号)的接收信号Vr及传送电压Vt的变动来调整接收谐振频率。
(3)验证实验3
在验证实验3中,载波频率从上述验证实验1及2所使用的11.15MHz移位至应调整的谐振频率处(此处设为11.3MHz),并从调整信号发生装置205输出传送信号。在接收侧,使施加于接收天线202的可变电容器的控制电压Vc在0至3V的范围内变化,以测量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的参数。
图7示出了验证实验3的结果。在图7所示的特性中,横轴表示控制电压Vc,纵轴表示电压电平(接收信号Vr或传送电压Vt)、电压比VR和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75
如由图7显示,接收信号Vr在预定控制电压Vc下变为最大值。另一方面,传送电压Vt随控制电压Vc的增加而单调递增。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76
随控制电压Vc的增加而单调递减。电压比VR在接收信号Vr变为最大值的附近(接收谐振频率附近)的控制电压Vc的范围内单调递减,但在控制电压Vc较低的区域(谐振频率的偏差较大的区域)内变为大致持平。
在测量系统200中,由图7所示的结果可知,为将接收天线202的谐振频率设为11.3MHz,需要将控制电压Vc设为2.25V。此时,传送电压Vt为1.03V,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81
为64度,并且电压比VR为7.78。
如由上述验证实验1和3的结果显示,可知测量系统200中,即使载波频率变化,当接收信号Vr变为最大值时(接收天线202的谐振频率成为期望值时)相位差(=64度)保持恒定。
图8更具体显示该结果。在图8的特性中,横轴表示载波频率(传送频率),纵轴表示电压电平(接收信号Vr或传送电压Vt)或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83
在图8中,特性111表征在0V控制电压Vc下的接收信号Vr的变化,特性121表征2.25V控制电压Vc下接收信号Vr的变化。在图8中,特性112表征0V控制电压Vc下传送电压Vt的变化,特性122表征2.25V控制电压Vc下传送电压Vt的变化。在图8中,特性113表征0V控制电压Vc下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84
的变化,特性123表示2.25V控制电压Vc下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85
的变化。
如由图8的结果显示,无关控制电压Vc,当接收信号Vr成为最大值时,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86
大致保持恒定。即,在相同传送/接收系统中,即使通过改变控制电压Vc来使接收信号Vr成为最大值时载波频率(接收谐振频率)变化,接收信号Vr成为最大值时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87
也大致相同。
图9示出了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88
与接收信号Vr(接收电平)的相关特性。在图9所示的特性中,横轴表示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89
纵轴表示接收电平。在图9中,0V控制电压Vc处的相关特性用三角记号表示,2.25V控制电压Vc处的相关特性用圆形记号表示。
如由图9所示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810
与接收信号Vr的相关特性显示,可知0V控制电压Vc处的相关特性与2.25V控制电压Vc处的相关特性在大致相同的曲线上。由图9所示的结果可知,接收信号Vr变为最大时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811
不取决于控制电压Vc。即,根据图7至9的验证结果,当将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812
作为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使用时,在调整模式下无需扫描传送信号的载波频率。
图10是示出了提取自图8的传送电压Vt的特性的放大视图。如由图10显示,可知无关控制电压Vc,当接收电压Vr成为最大值(接收天线202的谐振频率处)时的传送电压Vt保持不变(在具有图10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约为1.03V)。
根据上述验证实验1至3的结果,使用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之间的电压比VR、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91
或传送电压Vt作为使用调整信号Sg3而调整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时的调整参数的情况如下。
如图6所示,即使调整信号Sg3的传送电压Vt和接收信号Vr变化,电压比VR或相位差也大致固定。因此,在使用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间的电压比VR或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间的相位差作为调整参数的情况下,可不受调整信号Sg3的传送电压Vt及接收信号Vr的变化的影响来调整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在这种情况下,谐振频率也不易受各天线的Q值变化的影响。
在使用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94
或传送电压Vt作为调整参数的情况下,可无关控制电压Vc地调整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
由上,在使用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间的电压比VR、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95
或传送电压Vt作为调整参数的情况下,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不易受调整条件变化的影响,该谐振频率可被高精度且容易地调整为期望值。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将谐振频率调整成期望的谐振频率(接收电压Vr成为最大)时,预先测量在接收天线30中的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间的电压比VR、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96
或传送电压Vt(目标值)。调整施加于接收天线30的控制电压Vc以使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间的电压比VR、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197
或传送电压Vt变为各自对应的目标值。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基于上述原理修正接收天线30的偏差。
【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
将参照附图描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接收电路1的谐振频率(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的具体处理进程。调整模式下的各种调整处理中,当接收到来自例如外部R/W装置的信号时,终止调整模式以进行从外部装置接收信号的处理。即,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相较于调整模式,正常模式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1)调整方法1
在调整方法1中,使用接收信号Vr与传送电压Vt的电压比VR(=Vr/Vt)作为接收电路1(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调整控制电压Vc以使电压比VR变为预定目标值VR0(设定值),从而将接收谐振频率调整为最优值。
具体而言,在调整模式中,将具有与期望的接收谐振频率相同的载波频率的调整信号Sg3从传送电路2传送至接收电路1,并测量接收信号Vr与传送电压Vt的电压比VR。该操作在改变施加于接收电路1的谐振电容器36的控制电压Vc的同时被重复,调整控制电压Vc以使电压比VR变为期望值(例如在具有图5至10所示的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为7.78)。
将参照图11详细描述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1的处理进程。图11是示出了调整方法1的具体处理进程的流程图。
控制电路7将操作模式设为谐振频率调整模式,将施加于接收器10(接收天线30)的控制电压Vc设成0V(步骤S1)。此时,控制电路7减少接收天线30的Q值,以减少从外部R/W装置输出的传送信号的影响。
接着,误差放大器55从设定值存储单元54取得电压比VR的目标值VR0和目标值VR0的调整允许范围ΔVR0(步骤S2)。
传送电路2将预定载波频率(与接收谐振频率相同的频率)的调整信号Sg3传送至接收电路1(步骤S3)。例如,在将该调整方法1应用于诸如非接触IC卡这样的用途的情况下,载波频率成为13.56MHz。
接着,接收电路1的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检测调整信号Sg3的传送信号和接收信号(步骤S4)。具体而言,调整值检测器53通过接收器10和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的高通滤波器电路51及二值化处理器52来检测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调整值检测器53从调整信号发生器61直接检测调整信号Sg3的传送信号。
调整值检测器53从所检测的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分别求得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Vr及传送电压Vt(关于传送状态的信息),算出接收信号Vr及传送电压Vt的电压比VR(=Vr/Vt)(步骤S5)。
误差放大器55将步骤S5所算出的电压比VR与目标值VR0进行比较,判定判定电压比VR是否大于VR0-ΔVR0且小于VR0+ΔVR0(步骤S6)。
在步骤S6中,若电压比VR未满足上述判定条件(VR0-ΔVR0<VR<VR0+ΔVR0),在步骤S6中进行否定判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未被调整成期望的范围内,因此误差放大器55将误差信号ΔV输出至控制电路7。
控制电路7基于误差信号ΔV使控制电压Vc增加ΔVc(步骤S7)。控制电压Vc的增加量(ΔVc)可设为恒定值,也可根据步骤S7中所算出的电压比VR与目标值VR0之差进行改变。
接着,接收电路1在控制电压Vc增加的同时接收调整信号Sg3,调整值检测器53检测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Vr(步骤S8)。
控制电路7判定步骤S8中所检测的调整信号Sg3的接收电压Vr是否比控制电压Vc增加前有所增加(步骤S9)。具体而言,控制电路7将步骤S8中所检测的调整信号Sg3的接收电压Vr与控制电压Vc增加前的接收电压Vr进行比较,判定接收电压Vr是否趋于增加。在步骤S9中判定调整信号Sg3的接收电压Vr是否增加的理由如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6中若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未调整成期望范围内(VR0-ΔVR0<VR<VR0+ΔVR0),在步骤S7中使控制电压Vc增加。然而,此时无法判定增加控制电压Vc的处理是否为正确的处理。例如,如图7所示,由于除在目标值(谐振频率)附近外,电压比VR的改变量相对于控制电压Vc来说较小,因此基于电压比VR的改变,难以判定步骤S7中的增加控制电压Vc的处理判定是否正确。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9中利用相对于控制电压Vc改变量较大的接收电压Vr判定增加控制电压Vc的处理判定是否正确。
在步骤S9中,当控制电路7判定接收电压Vr有所增加时,在步骤S9中进行肯定判定。这种情况意味着在使控制电压Vc增加的方向上存在控制电压Vc的最优值(参照图7)。即,步骤S9中的肯定判定意味着步骤S7中增加控制电压Vc的处理是正确的,因此在使控制电压Vc增加的同时流程返回至步骤S4,重复步骤S4之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9中,当控制电路7判定接收电压Vr未增加时,在步骤S9中进行否定判定。这种情况意味着在控制电压Vc增加的方向上不存在控制电压Vc的最优值,因此控制电路7使控制电压Vc减少2ΔVc(步骤S10)。即,当在步骤S9中进行否定判定时,使控制电压Vc相较于之前的电压比VR的计算中的控制电压Vc减少。其后,流程返回至步骤S4,重复步骤S4之后的处理。
在步骤S10中,使控制电压Vc减少2ΔVc的理由如下。增加前的控制电压Vc位于最优值(接收电压Vr变为最大处的控制电压Vc)周围,若在步骤S10中使控制电压Vc减少ΔVc,则控制电压Vc返回至最优值附近。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因噪声等的影响会使得接收电压Vr在该最大值附近成振荡(hunting)状态,而难以判定控制电压Vc是否为最优值。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中,使控制电压Vc减少2ΔVc,以确定地使控制电压Vc比增加前的值更加减小,从而解决上述振荡状态的问题。
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在步骤S10中使控制电压Vc减少2ΔVc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当步骤S10的控制电压Vc的减少量少于之前电压比VR计算中的控制电压Vc、且该控制电压Vc不产生上述振荡状态地减少时,控制电压Vc的减少量可设为任意值。
在调整方法1中,重复步骤S4至S10的处理直到电压比VR满足步骤S6的判定定条件(VR0-ΔVR0<VR<VR0+ΔVR0)为止,即,直到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在期望范围内为止。
在步骤S6中,若电压比VR满足上述判定条件,在步骤S6中进行肯定判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被调整为在期望的范围内,因此调整值检测器53对控制电路7输出指示结束调整模式的保持信号。控制电路7基于所输入的保持信号在维持目前的控制电压Vc的同时将当前的控制电压Vc存储在存储单元6或设定值存储单元54中(步骤S11)。例如,保持信号可从误差放大器55输出。
传送电路2停止调整信号Sg3的传送(步骤S12),结束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处理。在使用调整信号Sg3的接收电压与传送电压的电压比VR作为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的情况下,如上述调整接收谐振频率来修正接收谐振频率的偏差。
(2)调整方法2
在上述调整方法1中,将控制电压Vc的初始值设为0V。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调整方法1。在调整方法2中,在上述调整方法1的步骤S11中,将存储在存储单元6或设定值存储单元54的控制电压Vc设为下次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处理时的控制电压Vc的初始值Vc0。在使用该初始值进行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处理的情况下,可从控制电压Vc接近最优值的状态开始调整,以使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处理所需时间可被缩短。
将参照图12具体描述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2。图12是示出了调整方法2的具体处理进程的流程图。在图12所示的流程图中,与图11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步骤由相同附图标记标示。
在调整方法2中,误差放大器55从存储单元6或设定值存储单元54读取控制电压Vc的初始值Vc0(步骤S21)。控制电路7将施加于接收器10(接收天线30)的控制电压Vc设定为初始值Vc0(步骤S22)。其后,进行与上述图11所示流程图的调整方法1的步骤S2之后的处理相同的处理来将接收谐振频率调整至期望范围内。
(3)调整方法3
在调整方法3中,使用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31
作为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通过以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32
成为预定目标值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33
(设定值)的方式调整控制电压Vc,从而将接收谐振频率调整成最优值。
具体而言,在调整模式中,将具有与期望的接收谐振频率相同的载波频率的调整信号Sg3从传送电路2传送至接收电路1,测量接收电压与传送电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34
该操作在改变施加于接收电路1的谐振电容器36的控制电压Vc的同时被重复,调整控制电压Vc以使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41
成为期望值。(例如,在具有图5至10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为64度)
将参照图13详细描述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3的处理进程。图13是示出了调整方法3的具体处理进程的流程图。
控制电路7将操作模式设定为谐振频率的调整模式,将施加于接收器10(接收天线30)的控制电压Vc设定为0V(步骤S31)。此时,与调整方法1相同,控制电路7使接收天线30的Q值下降以降低外部R/W装置的影响。
接着,误差放大器55从设定值存储单元54获得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42
的目标值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43
和该目标值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44
的调整允许范围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45
(步骤S32)。
传送电路2将具有预定载波频率(与接收谐振频率相同的频率)的调整信号Sg3传送至接收电路1(步骤S33)。与调整方法1相同,接收电路1的调整模式电路13检测调整信号Sg3的传送信号及接收信号(步骤S34)。
调整值检测器53从所检测的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和传送信号算出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46
(步骤S35)。
误差放大器55将步骤S35中所算出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47
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判定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49
是否大于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410
且小于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411
(步骤S36)。
在步骤S36中,若相位差未满足上述判定条件 在步骤S36中进行否定判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未调整至期望范围内,因此误差放大器55将误差信号ΔV输出至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7基于误差信号ΔV,使控制电压Vc增加ΔVc(步骤S37)。
接收电路1在施加增加后的控制电压Vc的同时接收调整信号Sg3,调整值检测器53检测调整信号Sg3的接收电压Vr(步骤S38)。
与调整方法1相同,控制电路7判定步骤S38所检测的调整信号Sg3的接收电压Vr是否比控制电压Vc的增加前有所增加(步骤S39)。
在步骤S39中,若控制电路7判定判定接收电压Vr有所增加,在步骤S39中进行肯定判定。这种情况意味着在控制电压Vc增加的方向上存在控制电压Vc的最优值(参照图7),因此在控制电压Vc增加的同时返回至步骤S34,重复步骤S34之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39中,若控制电路7判定接收电压Vr未增加时,在步骤S39进行否定判定。由于这种情况意味着在控制电压Vc增加的方向上不存在控制电压Vc的最优值,因此控制电路7使控制电压Vc减少2ΔVc(步骤S40)。其后,返回至步骤S34,重复步骤S34之后的处理。
在调整方法3中,重复上述步骤S34至S40的处理,直到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51
满足步骤S36的判定条件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52
为止,即,直到在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在期望范围内为止。
然后,在步骤S36中,若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53
满足上述判定条件时,在步骤S36中进行肯定判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被调整至期望范围内,因此调整值检测器53将指示结束调整模式的保持信号输出至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7基于输入保持信号维持当前的控制电压Vc的同时将该当前的控制电压Vc存储在存储单元6或设定值存储单元54中(步骤S41)。
传送电路2停止调整信号Sg3的传送(步骤S42),结束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处理。在使用调整信号Sg3的接收电压与传送电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54
作为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的情况下,如上述地调整接收谐振频率以修正接收谐振频率的偏差。
在调整方法3中,由于使用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55
作为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因此如上所述,谐振频率不易受传送电压Vt的变化或天线的Q值变化的影响。然而,在将移动通信终端作为IC卡利用的情况下,接收天线30的Q值变化对谐振频率有影响,将移动通信终端作为R/W利用的情况下,传送天线20的Q值变化对谐振频率有影响。
在调整方法3中,与调整方法1相同,将控制电压Vc的初始值设为0V。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调整方法3。在使用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56
作为调整参数的情况下,与调整方法2相同,在之前调整中存储在存储单元6或设定值存储单元54的控制电压Vc0被用作控制电压Vc的初始值。在这种情况下,在图12所示的调整方法2的流程图中,可将调整参数从电压比VR置换为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61
(4)调整方法4
在调整方法4中,使用传送电压Vt作为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调整控制电压Vc以使传送电压Vt成为特定的目标值Vt0(设定值),从而将接收谐振频率调整成最优值。
具体而言,在调整模式中,将具有与期望的接收谐振频率相同的载波频率的调整信号Sg3从传送电路2传送至接收电路1,测量传送电压Vt。该操作在使施加于接收电路1的控制电压Vc变化的同时被重复,调整控制电压Vc以使传送电压Vt成为期望值(例如,在具有图5至10所示特性的传送系统的示例中峰间值为1.03V)。
将参照图14详细描述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4的处理进程。图14是示出了调整方法4的具体处理进程的流程图。
控制电路7将操作模式设定为谐振频率的调整模式,将施加于接收器10(接收天线30)的控制电压Vc设定为0V(步骤S51)。此时,与调整方法1相同,控制电路7使接收天线30的Q值下将,以降低外部R/W装置的影响。
接着,误差放大器55从设定值存储单元54取得传送电压Vt的目标值Vt0和目标值Vt0的调整容许范围ΔVt0(步骤S52)。
传送电路2将具有预定载波频率(与接收谐振频率相同的频率)的调整信号Sg3传送至接收电路1(步骤S53)。与调整方法1相同,接收电路1的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检测调整信号Sg3的传送信号和接收信号(步骤S54)。
调整值检测器53从所检测的调整信号Sg3的传送信号算出传送电压Vt(步骤S55)。
误差放大器55将步骤S55所算出的传送电压Vt与目标值Vt0进行比较,判定传送电压Vt是否大于Vt0-ΔVt0且小于Vt0+ΔVt0(步骤S56)。
在步骤S56中,当传送电压Vt未满足上述判定条件(Vt0-ΔVt0<Vt<Vt0+ΔVt0)时,在步骤S56中进行否定判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未调整至期望范围内,因此误差放大器55将误差信号ΔV输出至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7基于误差信号ΔV,使控制电压Vc增加ΔVc(步骤S57)。
接着,接收电路1在施加增加后的控制电压Vc的同时接收调整信号Sg3,调整值检测器53检测调整信号Sg3的接收电压Vr(步骤S58)。
与调整方法1相同,控制电路7判定判定步骤S58中所检测的调整信号Sg3的接收电压Vr是否比控制电压Vc的增加之前有所增加(步骤S59)。
在步骤S59中,若控制电路7判定接收电压Vr有所增加,在步骤S59中进行肯定判定。这种情况意味着在控制电压Vc增加的方向上存在控制电压Vc的最优值(参照图7),因此在控制电压Vc增加的同时流程返回至步骤S54,重复步骤S54之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59中,当控制电路7判定接收电压Vr未增加时,在步骤S59中进行否定判定。由于这种情况意味着在控制电压Vc增加的方向上不存在控制信号Vc的最优值,因此控制电路7使控制电压Vc减少2ΔVc(步骤S60)。其后,流程返回至步骤S54,重复步骤S54之后的处理。
在调整方法4中,重复上述步骤S54至S60的处理,直到传送电压Vt满足步骤S56的判定条件(Vt0-ΔVt0<Vt<Vt0+ΔVt0)为止,即,直到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在期望的范围内为止。
在步骤S56中,当传送电压Vt满足上述判定条件,在步骤S56中进行肯定判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被调整至期望的范围内,因此调整值检测器53对控制电路7输出指示结束调整模式的保持信号。控制电路7基于保持信号在维持当前的控制电压Vc的同时将当前控制电压Vc存储在存储单元6或设定值存储单元54中(步骤S61)。
传送电路2停止调整信号Sg3的传送(步骤S62),结束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处理。在使用调整信号Sg3的传送电压Vt作为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调整接收谐振频率以修正接收谐振频率的偏差。
在调整方法4中,与调整方法1相同,将控制电压Vc的初始值设为0V。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调整方法4。在使用传送电压Vt作为调整参数的情况下,与调整方法2相同,可使用在前次调整中作为控制电压Vc的初始值存储在存储单元6或设定值存储单元54中的控制电压Vc0。在这种情况下,在图12所示的调整方法2的流程图中,可将调整参数从电压比VR置换成传送电压Vt。
在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中,通过示例的方式,使用调整信号Sg3的接收电压Vr进行控制电压Vc是否增加的判定。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与图7所示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81
及电压比VR相同,在调整参数关于控制电压Vc单调递减或单调递增的情况下,可不使用接收电压Vr进行控制电压Vc是否增加的判定地调整谐振频率。例如,比较所测量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82
与目标值当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84
大于目标值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85
时控制电压Vc增加ΔV,当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86
小于目标值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87
时控制电压Vc减少ΔV,藉此可将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288
收敛于目标范围
在谐振频率的调整不使用接收电压Vr的情况下,在调整方法4中,可监测调整信号Sg3的传送信号以便可在将传送系统(传送功能单元)与接收系统(接收功能单元)分离的同时调整谐振频率。因此,在将上述传送功能单元设置在外部接收功能频率的调整工具中并利用该调整工具调整移动通信终端的接收谐振频率的情况中,也可应用调整方法4。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移动通信终端组装后,也可利用调整工具容易地调整接收谐振频率。
另外,在调整方法4中,无需监测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无需将接收信号输出至外部装置。因此,在调整方法4中,在谐振频率调整时可使系统进一步简化。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中,使用从非接触通信单元100的传送电路2传送的调整信号Sg3,调整具有IC卡功能及R/W功能的非接触通信单元100中的接收电路1的谐振频率的偏差。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即使由于诸如环境变化、组件的历时变化这样的各种原因而导致非接触通信单元100的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偏差,也可在自身的终端内容易地调整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可获得对诸如环境变化、组件的历时变化这样的各种原因具有优良耐性的稳定的通信特性。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使用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间的电压比VR、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或传送电压Vt作为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的情况下,调整条件变化不易受影响。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中,只要可观测接收电压和/或传送电压的波形即可,以使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可被容易检测以在更短时间内进行调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无需诸如网络分析仪这样的测量电压的高价专用测量器,可大幅减少调整成本。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示例,基于调整信号Sg3和/或接收信号的电压调整谐振频率。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第一实施方式。例如,也可基于调整信号Sg3和/或接收信号的电流调整谐振频率。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电流波形测量电阻器。因此在装置的简易性上,优选如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基于电压调整谐振频率。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示例,使用电容因施加控制电压Vc而变化的电容可变电容器来改变接收谐振频率。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第一实施方式。谐振电容器36也可以由电容互不相同的多个电容恒定电容器构成,控制电路7可通过对连接于谐振线圈31的电容恒定电容器进行开关控制来调整接收谐振频率。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将图11中的步骤S1、S7、S10及S11中诸如控制电压Vc的初始设定处理、控制电压Vc的增加或减少处理以及控制电压Vc的存储处理这样的处理分别改变为诸如电容恒定电容器的开关控制信号的初始设定处理、电容恒定电容器的处理以及电容恒定电容器的存储处理这样的处理。
<2、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描述调整信号Sg3的载波频率与接收电路1的谐振频率彼此不同的情况中的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以下称作偏移调整)。
尽管在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上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但在移动通信终端及非接触通信单元的配置上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图1及图2)相同。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省略移动通信终端的各单元的描述,仅对接收谐振频率的偏移调整的方法进行描述。然而,控制电路7控制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谐振频率的偏移调整。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偏移调整期间在目标传送/接收电路系统中使用参照数据1或2,因此预先准备参照数据1或2,并将其存储在设定值存储单元54。也可将参照数据1或2存储在非接触通信单元100的存储单元6。
参照数据1:表示控制电压Vc与接收谐振频率的偏移量Δf之间的关系的参照数据。
参照数据2:表示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01
与载波频率之间的关系的参照数据。
图15示出了表示控制电压Vc与接收谐振频率的偏移量Δf之间的关系的参照数据1,横轴表示控制电压Vc,纵轴表示相对于控制电压Vc=0V时的接收谐振频率的接收谐振频率的偏移量Δf。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验证实验中所使用的测量系统200测量图15所示的参照数据1。该参照数据1用于偏移调整方法1。
图16示出了表示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02
与传送信号(调整信号)的载波频率之间的关系的参照数据2,横轴表示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03
纵轴表示载波频率。图16中的特性141表征控制电压Vc=0V时的参照数据2,特性142表征控制电压Vc=2.25V时的参照数据2。图16所示的参照数据2也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验证实验中所使用的测量系统200进行测量。该参照数据2用于偏移调整方法2。
如由图16显示,可知表示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04
与载波频率的关系的特性因控制电压Vc而改变,但控制电压Vc=0V时的特性141和控制电压Vc=2.25V时的特性142的曲线(3次曲线)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即,可知尽管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05
与载波频率的关系因控制电压Vc而改变,但载波频率相对于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06
的改变的改变量基本保持恒定而与控制电压Vc无关。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进行偏移调整方法2的情况下,预定控制电压Vc(例如0V)的参照数据2被预先准备,并存储在设定存储单元54。
【偏移调整方法1】
将参照图17描述使用表示控制电压Vc与接收谐振频率的偏移量Δf的关系的图15所示的参照数据1进行的接收谐振频率的偏移调整方法1。图17是示出了偏移调整方法1的处理进程的流程图。
此时,通过示例,在偏移调整方法1中使用具有11.3MHz的载波频率的调整信号Sg3(传送信号)使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设为11.4MHz。
在谐振频率的调整模式下,非接触通信单元100使用具有11.3MHz载波频率的调整信号Sg3将接收谐振频率调整为11.3MHz。此时,例如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整方法2(图13)所示的处理进程,控制电路7调整控制电压Vc以便在载波频率11.3MHz下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11
成为预定的目标值(在具有图5至10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为64度)。
控制电路7测量在载波频率11.3MHz下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12
变为预定目标值时的控制电压Vc(步骤S71)。在具有图5至10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在载波频率11.3MHz下相位差度时,控制电压Vc为2.25V。
接着,控制电路7存储步骤S71所测量的控制电压Vc(=2.25V)(步骤S72)。步骤S71所测量的控制电压Vc可存储在设定值存储单元54,也可暂时存储在例如存储单元6或控制电路7的RAM内。
接着,控制电路7从设定值存储单元54读取如图15所示的参照数据1,算出步骤S71所测量的控制电压Vc(=2.25V)的谐振频率的偏移量Δf(步骤S73)。在具有图5至10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由于在步骤S71中获得控制电压Vc=2.25V,因此在步骤S73中获得谐振频率的偏移量Δf=260kHz。
由于将11.3MHz偏移调整为11.4MHz,因此控制电路7计算接收谐振频率的总偏移量Δf0=Δf+0.1MHz(步骤S74)。在根据图5至10所示的示例中,从如图15所示的参照数据1获得总偏移量Δf0=360kHz。
接着,控制电路7根据图15所示的参照数据1算出成为步骤S64所算出的总偏移量Δf0(=360kHz)的控制电压Vc(步骤S75)。在图15所示的参照数据中,在步骤S75中获得2.7V的控制电压Vc。这意味着当前成为对象的传送/接收系统(具有图5至10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是通过设定控制电压Vc为2.7V而使谐振频率移位360kHz的传送/接收系统。
控制电路7将施加于接收天线30的控制电压Vc设定为步骤S75所算出的控制电压Vc(=2.7V)(步骤S76)。结果,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变为比载波频率11.3MHz高0.1MHz的载频11.4MHz。
因此,在偏移调整方法1中,将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偏移调整成期望值。
【偏移调整方法2】
接着,下面将参照图18描述其中使用图16所示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21
与载波频率之间的关系的参照数据2的接收谐振频率偏移调整方法2。图18是示出了偏移调整方法2的处理进程的流程图。
此时,通过示例,在偏移调整方法2中使用具有11.3MHz的载波频率的调整信号Sg3(传送信号)使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设为11.4MHz。在偏移调整方法2中,通过示例,利用图16中的控制电压Vc=0V时的参照数据2(特性141)进行偏移调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控制电压Vc=0V时的参照数据2。例如,可使用图16中的控制电压Vc=2.25V时的参照数据2(特性142)进行偏移调整。
控制电路7从设定值存储单元54读取表示图16所示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22
与载波频率的关系的参照数据2。控制电路7根据参照数据2算出接收电压Vr成为最大值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23
(在具有图5至10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为64度)的载波频率(谐振频率)fm(步骤S81)。在具有图5至10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根据图16所示的参照数据2获得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24
度时的载波频率fm=11.15MHz。
在偏移调整方法2中,为进行上述步骤S71的处理,在移动通信终端的目标传送/接收系统中,预先取得如图9所示的验证实验3的结果3那样的数据来算出接收电压Vr成为最大值时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31
例如,将该计算结果存储在设定值存储单元54。
由于接收谐振频率被从载波频率偏移调整了+0.1MHz,因此控制电路7计算fm+0.1MHz(步骤S82)。在具有图7及图8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fm+0.1MHz变为11.25MHz。
接着,控制电路7根据图16所示的参照数据2算出获得步骤S82所算出的频率(=fm+0.1MHz)的相位差(步骤S83)。在具有图5至10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fm+0.1MHz=11.25MHz),从图16所示的参照数据2获得相位差度。
接着,控制电路7使用具有载波频率11.3MHz的调整信号Sg3,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整方法2(图13)调整接收谐振频率。然而,此时,在将构成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34
的目标值设定为步骤S83所算出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35
的同时进行调整,进而测量最优控制电压Vc(步骤S84)。在具有图5至10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36
的目标值设定为80度。在这种情况下,在传送/接收系统中,与偏移调整方法1相同,控制电压Vc成为2.7V。
接着,控制电路7将施加于接收天线30的控制电压Vc设定为步骤S84所测量的控制电压Vc(步骤S85)。在具有图5至10所示特性的传送/接收系统的示例中,将控制电压Vc设定为2.7V。结果,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变为载频11.4MHz,该载频比频率11.3MHz高0.1MHz。
因此,在偏移调整方法2中,接收天线30的谐振频率被偏移调整成期望值。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接收信号及传送信号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37
作为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因此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中,即使调整信号Sg3的载波频率与接收谐振频率不同也可进行调整。
<3、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示例,在非接触通信单元100内设置传送天线20与接收天线3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在非接触通信单元内的情况。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描述在非接触通信单元内共用一根天线作为接收天线与传送天线的配置示例。
【传送/接收电路的配置】
图19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非接触通信单元内的传送/接收共享电路的示意性配置。第三实施方式的传送/接收共享电路80具有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电路1及传送电路2集成的配置。因此,在图19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图2)相同的配置用同一附图标记标示。图19还示出了传送/接收共享电路80、频率调整电路3、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及控制电路7间的连接关系。
传送/接收共享电路80包括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整流电路11、正常模式电路单元12、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输出预定传送信号的驱动器23。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以外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配置相同,因此仅描述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的配置。
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主要包括谐振线圈82、两个电容恒定电容器83及85(第一及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以及电容可变电容器84。
电容可变电容器84是其中电容根据从控制电路7通过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施加的控制电压Vc而变化的静电电容元件。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其中控制电压Vc增大则电容减少的电容可变电容器作为电容可变电容器84。
另一方面,第一电容恒定电容器83及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85是无论输入信号的种类(直流或交流)和输入信号的信号电平如何其电容均几乎不变的静电电容元件。第一电容恒定电容器83及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85作为偏压去除电容器而发挥作用,该偏压去除电容器抑制从控制电路7侧输入的控制电流与接收信号电流的干扰的影响。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电容恒定电容器83、电容可变电容器84及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85依序串联以构成一个谐振电容器86。将包括该串联电容器组的谐振电容器86与谐振线圈82并联以构成谐振电路,即,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
谐振电容器86与谐振线圈82间的两个连接部分别与对应的驱动器23连接。谐振电容器86与谐振线圈82间的连接部中的一个与整流电路11及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连接。
第一电容恒定电容器83与电容可变电容器84间的连接部、以及电容可变电容器84与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85间的连接部分别通过第一限流电阻器87及第二限流电阻器88而与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连接。设置第一限流电阻器87及第二限流电阻器88以便抑制从控制电路7侧输入的控制电流与接收信号电流的干扰的影响。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示例,使用电容根据所施加的控制电压Vc而改变的电容可变电容器作为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的谐振电容器86。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电容可变电容器。电容互不相同的多个电容恒定电容器也可构成谐振电容器86,控制电路7通过对连接于谐振线圈82的电容恒定电容器进行开关控制来调整谐振电容器86的电容。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传送信号通过驱动器23而被施加于谐振线圈82的两端。在调整模式下,通过驱动器23施加于谐振线圈82两端的调整信号Sg3(接收信号)被直接发送至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即,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模式下,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不通过电磁耦合传递而是直接被发送至接收电路侧。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接收谐振频率的调整模式时获得稳定的接收特性。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调整信号发生器61的输出端与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连接,调整信号Sg3的传送信号被直接发送至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中,除共用一根天线作为传送天线与接收天线之外,配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配置相同。因此,在调整模式时,传送/接收共享电路80(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的谐振频率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被调整。
然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不通过电磁耦合传递而是直接被发送至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所使用的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电压比VR、相位差和传送电压Vt)中,由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接收电压Vr与传送电压Vt的电压比VR总是为1,因此无法使用。
即,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调整信号Sg3)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61
或传送电压Vt作为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来进行谐振频率的调整。具体而言,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例如根据其中使用图13所示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62
的调整方法3、或其中使用图14所示的传送电压Vt的调整方法4来调整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的谐振频率。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对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的谐振频率进行偏移调整的情况下,与第二实施方式(图17或18所示的处理程序)相同地进行偏移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作为接收天线使用时的谐振频率(接收谐振频率)可以与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作为传送天线使用时的谐振频率(传送谐振频率)相同或不同。
在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的接收谐振频率与传送谐振频率彼此相同的情况下,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然而,图11及12所示的使用电压比VR的调整方法1及2除外)调整接收谐振频率。因此,也可同时调整传送谐振频率。另一方面,在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的接收谐振频率与传送谐振频率不同的情况下,可对接收谐振频率及传送谐振频率单独进行调整。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传送/接收共享天线81兼用作为传送天线与接收天线以将天线数量减少为1根,从而可降低部件成本。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天线数量减少为1根以便缩小天线的安装空间。
<4、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应用于具有IC卡功能及R/W功能这两种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移动通信终端。R/W装置的传送天线的谐振频率也会因例如部件的历时变化或周围环境的变化等而产生偏差。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应用于R/W装置以调整传送天线的谐振频率(传送谐振频率)。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与R/W装置中,与外部非接触IC卡进行通信的非接触通信单元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非接触通信单元(图1)基本上相同。然而,R/W装置不具有IC卡功能,因此后述的R/W装置的接收电路不与外部R/W装置进行通信。即,R/W装置的接收电路不具有接收来自图1中的外部R/W装置的传送信号Sg1的功能。
图20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R/W装置的接收电路及传送电路的示意性配置。图20还示出了接收电路1及传送电路2、频率调整电路3、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及控制电路7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图20所示的R/W装置的接收电路及传送电路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传送/接收共享电路80(图19)相同的配置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如由图20与图19的比较显示,第四实施方式的R/W装置中的接收电路1及传送电路2的配置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传送/接收共享电路80的配置基本上相同。
接收电路1包括整流电路11、正常模式电路单元91、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调整信号检测器)。正常模式电路单元91是在R/W装置与外部非接触IC卡进行通信时读取外部非接触IC卡的响应的电路单元。整流电路11及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图2)的配置相同。
传送电路2(传送器)包括传送天线90、以及对传送天线90输出预定传送信号的驱动器23。驱动器23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图2)的驱动器的配置相同。
传送天线90主要包括谐振线圈82、电容恒定电容器83和85(第一及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以及电容可变电容器84。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电容恒定电容器83、电容可变电容器84及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85依序串联以构成一个谐振电容器86。将包括该串联电容器组的谐振电容器86与谐振线圈82并联以构成谐振电路,即,传送天线90。
第四实施方式的谐振线圈82及各电容器的配置与第三实施方式(图19)中的配置相同。即,电容可变电容器84是其中电容根据从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单元)通过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施加的控制电压Vc而变化的静电电容元件。第一电容恒定电容器83及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85是其中无论输入信号的种类(直流或交流)和输入信号的信号电平如何,电容均几乎不变的静电电容组件。
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谐振电容器86与谐振线圈82间的两个连接部分别与对应的驱动器23连接,谐振电容器86与谐振线圈82间的连接部中的一个与整流电路11及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连接。第一电容恒定电容器83与电容可变电容器84间的连接部,以及电容可变电容器84与第二电容恒定电容器85间的连接部分别通过第一限流电阻器87及第二限流电阻器88而与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4连接。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示例,使用其中电容根据所施加的控制电压Vc而变化的电容可变电容器作为传送天线90的谐振电容器86。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电容可变电容器。也可由电容互不相同的多个电容恒定电容器构成谐振电容器86,控制电路7通过对连接于谐振线圈82的电容恒定电容器进行开关控制来调整谐振电容器86的电容。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传送信号通过驱动器23被施加于谐振线圈82的两端。在传送谐振频率的调整模式下,从频率调整电路3(调整信号发生器61)通过驱动器23施加于谐振线圈82两端的调整信号Sg3(接收信号)直接被发送至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即,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调整模式下,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不通过电磁耦合传递而是直接被发送至接收电路1侧。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调整信号发生器61的输出端与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连接,调整信号Sg3的传送信号直接被发送至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除将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不通过电磁耦合传递而是直接传送至接收电路侧外,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配置相同。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的R/W装置中,也可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修正传送谐振频率的偏差。
然而,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调整信号Sg3的接收信号不通过电磁耦合传递而是直接被发送至调整模式电路单元13。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无法使用接收电压Vr与传送电压Vt的电压比VR作为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
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使用接收信号与传送信号(调整信号Sg3)之间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91
或传送电压Vt作为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来调整传送谐振频率。具体而言,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例如根据其中使用图13所示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03085625300392
的调整方法3、或其中使用图14所示的传送电压Vt的调整方法4来调整传送天线90的谐振频率。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方式的R/W装置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自身装置内生成的调整信号Sg3被传送至接收电路1侧,且由接收电路1接收该调整信号Sg3来修正传送谐振频率的偏差。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即使由各种原因导致传送谐振频率偏差,也可在自身装置内容易地调整该传送谐振频率的偏差以获得稳定的通信特性。
在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调整接收天线和/或传送天线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以调整谐振频率。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也可通过调整谐振线圈的电感来调整谐振频率。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使用可变线圈作为谐振线圈,或使用电感互不相同的多个线圈根据谐振频率的偏差量来开关连接于谐振电容器的线圈。也可通过调整谐振线圈的电感及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来调整谐振频率。
<5、各种应用例>
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调整接收天线和/或传送天线的谐振频率的方法也可应用于除了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和R/W装置以外的多种用途。例如,只要便携式通信装置具有IC卡功能及R/W功能这两种功能,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可应用于任意便携式通信装置,并可获得相同效果。
例如,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的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也可应用于非接触馈电装置。在将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的谐振频率调整方法应用于非接触供电装置的情况下,可提高馈电效率。
例如,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的谐振频率调整方法也可应用在用于移动通信终端中具有传送/接收功能的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频率调整工具。具体地,例如,在使用调整信号Sg3的传送电压Vt作为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的情况下,可在移动通信终端的生产线上调整接收谐振频率。
更具体而言,在使用调整信号Sg3的传送电压Vt作为谐振频率的调整参数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可将调整信号Sg3的传送功能单元与调整信号Sg3的接收功能单元分离。即,可将调整信号Sg3的传送功能单元(例如,传送电路2和频率调整电路3)设于外部装置上。
因此,通过将调整信号Sg3的传送功能单元设于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接收天线模块的生产线上,可在生产中途调整移动通信终端的接收谐振频率。
附图标记列表
1     接收电路
2     传送电路
3     频率调整电路
4     传送/接收特性调整电路
5     启动信号输出单元
6     存储单元
7     控制电路
10    接收器
11    整流电路
12    正常模式电路单元
13    调整模式电路单元
20    传送天线
21,31 谐振线圈
22,36 谐振电容器
30    接收天线
33,34 电容可变电容器
51    高通滤波器电路
52    二值化处理器
53    调整值检测器
54    设定值存储单元
55    误差放大器
100   非接触通信单元

Claims (13)

1.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器,包括通过电磁耦合与外部读取器/写入器装置进行通信的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的接收谐振频率是可变的;
传送器,包括通过所述电磁耦合与外部非接触数据载体进行通信的传送天线,并将调整信号传送至所述接收器以调整所述接收谐振频率;
调整信号发生器,生成所述调整信号并将所述调整信号输出至所述传送器;
调整信号检测器,检测包括关于所述调整信号的传送状态的信息的参数;以及
控制电路单元,基于所述调整信号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修正所述接收谐振频率的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天线包括其中电容因控制电压而改变的电容可变元件,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基于所述调整信号检测器的检测结果,通过改变施加于所述电容可变元件的所述控制电压来调整所述接收谐振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调整信号检测器检测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调整信号时的接收电压与所述调整信号的传送电压之间的电压比作为所述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进一步包括:
目标值存储单元,预先存储关于所述电压比的调整范围的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单元以使所述调整信号检测器所检测的电压比处于所述电压比的调整范围内的方式来调整施加于所述电容可变元件的所述控制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调整信号检测器检测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调整信号时的接收信号与所述调整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作为所述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进一步包括:
目标值存储单元,其中预先存储关于所述相位差的调整范围的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单元以使所述调整信号检测器所检测的相位差处于所述相位差的预定调整范围内的方式来调整施加于所述电容可变元件的所述控制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调整信号检测器检测所述调整信号的传送电压作为所述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进一步包括:
目标值存储单元,预先存储关于所述传送电压调整的范围的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单元以使所述调整信号检测器所检测的传送电压处于所述传送电压的调整范围内的方式来调整施加于所述电容可变元件的所述控制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进一步包括:
目标值存储单元,其中预先存储所述相位差的调整范围和参照数据,所述参照数据表示所述接收天线的谐振频率的偏移量相对于所述控制电压的改变的的改变特性,
其中,在应调整的所述接收谐振频率与所述调整信号的载波频率不同时,所述控制电路单元以使所述调整信号检测器所检测的相位差处于所述相位差的调整范围内的方式将施加于所述电容可变元件的所述控制电压调整成第一控制电压之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电压以及应调整的所述接收谐振频率与所述调整信号的载波频率之间的差,所述控制电路单元根据所述参照数据指定对应于应进行调整的所述接收谐振频率的控制电压,并将所述指定的控制电压施加于所述电容可变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进一步包括:
目标值存储单元,其中预先存储参照数据和第一相位差,所述参照数据表示所述调整信号的载波频率相对于所述相位差的改变的的改变特性,所述第一相位差位于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调整信号时接收电压成为最大值处,
其中,在应调整的所述接收谐振频率与所述调整信号的所述载波频率不同时,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基于所述第一相位差及应调整的所述接收谐振频率,根据所述参照数据指定对应于应调整的所述接收谐振频率的第二相位差之后,所述控制电路单元以使所述调整信号检测器所检测的相位差成为所述第二相位差的方式调整施加于所述电容可变元件的所述控制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其中,共用一根天线作为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传送天线,所述接收天线的接收谐振频率和所述传送天线的传送谐振频率均是可变的。
12.一种读取器/写入器装置,包括:
传送器,包括通过电磁耦合与外部非接触数据载体进行通信的传送天线,所述传送天线的传送谐振频率是可变的;
调整信号发生器,生成调整所述传送谐振频率的调整信号,并将所述调整信号传送至所述传送器;
调整信号检测器,检测包括关于所述调整信号的传送状态的信息的参数;以及
控制电路单元,基于所述调整信号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修正所述传送谐振频率的偏差。
13.一种谐振频率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调整信号传送至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接收器以调整接收谐振频率,所述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所述接收器,包括通过电磁耦合而与外部读取器/写入器装置进行通信的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的所述接收谐振频率是可变的;以及传送器,包括通过所述电磁耦合而与外部非接触数据载体进行通信的传送天线;
检测包括关于所述调整信号的传送状态的信息的参数;以及
基于所检测的参数,修正所述接收谐振频率的偏差。
CN201180051037.1A 2010-10-29 2011-10-21 便携式通信装置、读取器/写入器装置及谐振频率调整方法 Active CN1031900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4648A JP5640655B2 (ja) 2010-10-29 2010-10-29 携帯通信装置、リーダ/ライタ装置及び共振周波数調整方法
JP2010-244648 2010-10-29
PCT/JP2011/074268 WO2012057015A1 (ja) 2010-10-29 2011-10-21 携帯通信装置、リーダ/ライタ装置及び共振周波数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0083A true CN103190083A (zh) 2013-07-03
CN103190083B CN103190083B (zh) 2016-05-04

Family

ID=45993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1037.1A Active CN103190083B (zh) 2010-10-29 2011-10-21 便携式通信装置、读取器/写入器装置及谐振频率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100058B2 (zh)
EP (1) EP2634928B1 (zh)
JP (1) JP5640655B2 (zh)
KR (1) KR20130143036A (zh)
CN (1) CN103190083B (zh)
TW (1) TW201224937A (zh)
WO (1) WO201205701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9534A (zh) * 2015-05-28 2015-09-09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读卡器
CN106256090A (zh) * 2014-05-05 2016-12-21 恩智浦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无线电
CN112446452A (zh) * 2019-09-02 2021-03-05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卡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49177B2 (en) * 2006-11-18 2018-12-04 Rfmicron, Inc. Wireless sensor including an RF signal circuit
US20180278079A1 (en) * 2012-01-11 2018-09-27 Wheel Charge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Between an External Power Source and an Electric Mobility Vehicle
US20140080409A1 (en) * 2012-09-17 2014-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tic tuning of wireless transmitters
JP6043247B2 (ja) 2013-07-12 2016-12-14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制御回路、共振回路、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半導体素子
JP6262235B2 (ja) 2013-08-08 2018-01-17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回路、可変容量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共振回路、通信装置
US9843307B2 (en) * 2014-05-12 2017-12-12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Passive automatic antenna tuning based on received-signal analysis
JP5839629B1 (ja) * 2014-07-18 2016-01-0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非接触通信装置、アンテナ回路、アンテナ駆動装置、非接触給電装置、チューニング方法、ディスカバリ方法、およびこれらの方法を実現するプログラム
JP5808849B1 (ja) * 2014-11-28 2015-11-1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制御方法、非接触通信装置、非接触給電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駆動回路
JP5996753B2 (ja) * 2015-10-02 2016-09-2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ディスカバリ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9935689B2 (en) * 2016-08-01 2018-04-03 Nxp B.V. Method and system to measure the phase offset based on the frequency response in a NFC system
US10194409B2 (en) 2017-02-16 2019-0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 operating method of th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9082578A1 (ja) * 2017-10-25 2019-05-02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受信回路、及び通信装置
JP6935371B2 (ja) * 2018-07-24 2021-09-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調整支援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133845B2 (en) 2019-12-05 2021-09-28 Assa Abloy Ab Detuning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for inductive coupling system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23595A (ja) * 2002-05-01 2003-1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接触ic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装置
JP2008160312A (ja) * 2006-12-21 2008-07-10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9128930A (ja) * 2007-11-19 2009-06-11 Felica Networks Inc 情報処理装置、認証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1529449A (zh) * 2006-10-25 2009-09-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使用该通信装置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2516A (en) * 1987-01-02 1989-08-29 Motorola, Inc.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tuning the antenna of a miniature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5491715A (en) * 1993-06-28 1996-02-13 Texas Instruments Deutschland Gmbh Automatic antenna tuning method and circuit
DE19621076C2 (de) * 1996-05-24 2001-06-28 Siemen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kontaktlosen Übertragen von Energie oder Daten
EP0871897A1 (en) * 1996-11-05 1998-10-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ntactless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device with a synchronous demodulator
GB2395626B (en) * 2002-11-21 2006-05-10 Hewlett Packard Co A memory tag and a reader
US7786863B2 (en) * 2005-03-16 2010-08-3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herein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an antenna circuit is regularly corrected regardless of temperature
JP4959956B2 (ja) * 2005-06-07 2012-06-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ンテナ
JP4787945B2 (ja) * 2006-07-14 2011-10-05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非接触通信回路及び携帯端末
JP2008270876A (ja) * 2007-04-16 2008-11-06 Alps Electric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5023965B2 (ja) 2007-10-26 2012-09-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ーダ/ライタ装置および非接触データキャリアシステム
JP2009130389A (ja) * 2007-11-19 2009-06-11 Felica Networks Inc 通信装置、同調周波数調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810601B2 (ja) * 2009-11-30 2011-11-09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5602484B2 (ja) * 2010-04-26 2014-10-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JP5720370B2 (ja) * 2011-03-30 2015-05-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共振回路、及び、制御電圧の印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23595A (ja) * 2002-05-01 2003-1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接触ic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装置
CN101529449A (zh) * 2006-10-25 2009-09-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使用该通信装置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JP2008160312A (ja) * 2006-12-21 2008-07-10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9128930A (ja) * 2007-11-19 2009-06-11 Felica Networks Inc 情報処理装置、認証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6090A (zh) * 2014-05-05 2016-12-21 恩智浦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无线电
CN106256090B (zh) * 2014-05-05 2020-10-13 恩智浦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无线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4899534A (zh) * 2015-05-28 2015-09-09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读卡器
CN104899534B (zh) * 2015-05-28 2017-12-08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读卡器
CN112446452A (zh) * 2019-09-02 2021-03-05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卡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0083B (zh) 2016-05-04
TW201224937A (en) 2012-06-16
KR20130143036A (ko) 2013-12-30
US9100058B2 (en) 2015-08-04
JP2012099968A (ja) 2012-05-24
US20130217327A1 (en) 2013-08-22
EP2634928A1 (en) 2013-09-04
JP5640655B2 (ja) 2014-12-17
WO2012057015A1 (ja) 2012-05-03
EP2634928B1 (en) 2019-12-04
EP2634928A4 (en)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0083A (zh) 便携式通信装置、读取器/写入器装置及谐振频率调整方法
CN100550043C (zh) 非接触型数据载体及其系统、询问器、数据取得方法及程序
CN102904348B (zh) 能量接收器、能量发送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EP2755168B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ssion/recep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mmunication status
US9508033B2 (en) Power management in an electromagnetic transponder
US6960985B2 (en) Adapt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an electromagnetic transponder reader
CN101930529B (zh) 电磁应答器的耦合因子的电感估计
JP5023965B2 (ja) リーダ/ライタ装置および非接触データキャリアシステム
US20190068248A1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tenna Drive Apparatus, Tun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Realizing Tuning Method
CN101587558B (zh) 一种有源应答机的重复充电
KR20150132583A (ko) 송전 장치, 송수전 장치, 수전 장치 검출 방법, 수전 장치 검출 프로그램 및 반도체 장치
CN105900349A (zh) 非接触通信设备以及其天线谐振频率控制方法
US7046121B2 (en) Detection of an electric signature of an electromagnetic transponder
US7005967B2 (en) Validation of the presence of an electromagnetic transponder in the field of an amplitude demodulation reader
US9973010B2 (en) Control circuit, resonance circuit,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control program, and semiconductor element
CN106663181A (zh) 适应性射频识别读取器
CN102739279A (zh) 通信设备、谐振电路以及施加控制电压的方法
US20130080810A1 (en) Optimization of the processing speed of an electromagnetic transponder
CN207731277U (zh) 基于rfid技术的位置识别系统
Daskalakis et al. NFC hybrid harvester for battery-free agricultural sensor nodes
EP3687076A1 (en) Method of managing an output power delivered by an antenna of a nfc apparatus and nfc apparatus
CN104899623B (zh) 一种控制非接触式读卡器调制深度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2105589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chine learning based 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US97164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filter tuning
JP2011077976A (ja) アンテナ自動調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