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3265A - 电梯用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3265A
CN103183265A CN2012104991451A CN201210499145A CN103183265A CN 103183265 A CN103183265 A CN 103183265A CN 2012104991451 A CN2012104991451 A CN 2012104991451A CN 201210499145 A CN201210499145 A CN 201210499145A CN 103183265 A CN103183265 A CN 103183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lerometer
lift car
bag
buffering device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91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狩野秀一
牛村真人
关谷裕二
坂井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83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3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保护装置,其能够保护电梯轿厢以避免其受到地震等冲击的伤害。本发明的电梯用保护装置具有加速度计(10d)和冲击缓和装置(10b,10c)。加速度计(10d)安装在电梯轿厢(11)上,用于检测横向的加速度。冲击缓和装置(10b,10c)具有通过充入气体而膨胀的袋体(10b),该冲击缓和装置(10b,10c)安装在电梯轿厢(11)的外表面,在由加速度计(10d)检测到的加速度超出了规定的阈值时,该冲击缓和装置使所述袋体(10b)膨胀。

Description

电梯用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用保护装置,当在电梯行驶期间发生了地震等时,该电梯用保护装置对电梯轿厢及其周围设备进行保护以避免受到冲击的伤害。
背景技术
电梯设备一般构造成通过吊索将电梯轿厢和平衡重连结成吊桶状,并由驱动绳轮进行驱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通常沿着各自的导轨进行升降。可是,电梯轿厢和平衡重容易从导轨脱落,也就是容易发生所谓的脱轨事故。因此,在电梯设备中设置有用于检测脱轨的装置,在检测到脱轨时,使电梯停止运行,或者将运行模式切换为管制运行。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平衡重的脱轨检测方法。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脱轨检测方法中,预先在平衡重的整个升降范围内,以受到平衡重的移动压迫的方式沿着导轨设置通过泵装置送入气体而具有柔软性的管体,并测定从该管体排出的气体的压力。由此,能够根据测得的压力值检测出是否发生了脱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1-2335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是用于检测是否发生了脱轨的方法,而不是用于防止脱轨发生的方法。因此,该方法无法防止地震的冲击作用在电梯设备上,也无法防止脱轨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需要从最上层到最下层在电梯轿厢的整个升降范围内设置管体,并且需要设置泵装置,所以在设置时需要在设备、劳动力和时间方面花费巨大的成本。而且,由于需要在电梯轿厢的整个升降范围内安装设备,所以在动作后,在使设备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由此,除了会导致成本上升外,由于需要使电梯设备长时间停止运行,所以还会给电梯乘客带来很大的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保护装置,该电梯用保护装置能够保护电梯轿厢以避免其受到地震等冲击的伤害。
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具有:加速度计,该加速度计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用于检测横向的加速度;以及冲击缓和装置,该冲击缓和装置具有通过充入气体而膨胀的袋体,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外表面,当由所述加速度计检测到的加速度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该冲击缓和装置使所述袋体膨胀。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中,所述冲击缓和装置可以设置成预先将处于未膨胀状态的所述袋体保持成与沿着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方向设置的导轨相对置,并且通过使所述袋体膨胀而使所述袋体与所述导轨抵接。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中,可以设置成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右侧和左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冲击缓和装置,所述电梯用保护装置进一步具有控制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控制装置,在检测为朝右方向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右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在检测为所述朝左方向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左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中,可以设置成电梯用保护装置具有第一加速度计和第二加速度计,该第一加速度计用于检测所述电梯轿厢的朝右方向的加速度,该第二加速度计用于检测所述电梯轿厢的朝左方向的加速度,在由所述第一加速度计检测到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右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在由所述第二加速度计检测到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左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
再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中,可以将所述加速度计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上部。
又,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中,可以将所述冲击缓和装置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上部和下部,上部的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和下部的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联动地膨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发生了地震等时,使作为冲击吸收构件的袋体膨胀,通过该袋体来缓和电梯轿厢与外部物体发生碰撞时所受到的冲击,由此能够对电梯轿厢等提供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及其周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在电梯轿厢11上侧的引导滚轮13的周围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冲击缓和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及其周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20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及其周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电梯轿厢11的上下左右的4个部位安装有引导滚轮13。电梯轿厢11通过未图示的吊索悬吊,使得引导滚轮13靠近设置在电梯轿厢11的左右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12,或者使得引导滚轮13与导轨12抵接。通过对吊索进行卷扬,使电梯轿厢11沿着导轨12进行升降。电梯用保护装置设置在上下左右的引导滚轮13的周围。
图2是安装在电梯轿厢11上侧的引导滚轮13的周围部分的放大图。
一般来说,在电梯轿厢11中,重量集中在地板部分。因此,在因地震或者其他的异常状态而使得电梯轿厢11发生了晃动时,电梯轿厢11的上部的左右晃动量要大于电梯轿厢11下部的左右晃动量。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梯轿厢11上侧的靠近左右2个部位的引导滚轮13的引导板10a上设置了加速度计10d。通过在电梯轿厢11的上部设置加速度计10d,能够切实地检测出电梯轿厢11的晃动。
此外,在电梯轿厢11的上部朝左右方向发生了大的晃动而导致冲击吸收构件10b被打开时,在其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位于电梯轿厢11的对角线上的下部引导滚轮13也会发生晃动。因此,在电梯轿厢11的上下左右4个部位的引导滚轮13的引导板10a上分别设置了冲击吸收材料10b。
图2(A)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引导滚轮13周围的俯视图。图2(B)是从正面观察到的引导滚轮13周围的正视图。
引导板10a通过未图示的机构固定在电梯轿厢11上。具有支架10c和固定在支架10c上的冲击吸收构件10b的冲击缓和装置以及加速度计10d设置在该引导板10a上。在此,将冲击缓和装置和加速度计10d总称为电梯用保护装置。
加速度计10d是用于检测横向的加速度的加速度计。在本实施例中,加速度计10d安装在引导板10a上,但加速度计10d在电梯轿厢11上的固定方法并没有限制,只要能够检测出电梯轿厢11在横向上的加速度,则可以采用任意的固定方法。
冲击吸收构件10b是通过在内部充入气体而膨胀的袋体。例如,冲击吸收构件10b可以设置成在由加速度计10d检测到的电梯轿厢11的加速度超出了规定的阈值时,通过使火药爆炸来产生气体,并且通过将该气体送入袋体而使袋体膨胀。
如图2所示,处于未膨胀状态的袋体(冲击吸收构件10b)以围住导轨12周围的方式设置在与导轨12相对置的位置。并且,支架10c以围住袋体的方式设置,在袋体膨胀时防止袋体朝后方(图中的左方向)膨胀或者朝后方移位。由此,能够使袋体与导轨12抵接,并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袋体可以膨胀到与导轨12相当的大小。由此,能够吸收或者缓和碰撞时的冲击。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下侧的引导板10a上没有安装加速度计10d。因此,例如可以设置成使左下方的冲击缓和装置与左上方的冲击缓和装置联动地膨胀,并且使右下方的冲击缓和装置与右上方的冲击缓和装置联动地膨胀。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冲击缓和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在电梯进行正常运行的状态下(步骤101),冲击缓和装置通过加速度计10d测定加速度(步骤102),并且将测得的加速度与加速度的设定值(也就是阈值)进行比较(步骤103)。
在所测得的加速度超出了阈值时,冲击缓和装置使冲击吸收构件10b的袋体膨胀(步骤104),并且使电梯停止(步骤105)。另一方面,在所测得的加速度没有超出阈值时,冲击缓和装置不使冲击吸收构件10b的袋体膨胀,并直接返回到步骤101。
根据本实施例,在发生了地震等时,使冲击吸收构件10b的袋体膨胀,通过该袋体来缓和电梯轿厢11与外部物体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由此,能够防止脱轨事故发生,能够防止电梯轿厢11和周围设备受到损坏,从而能够对电梯轿厢11等提供保护。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主要部分为袋体的冲击吸收构件10b的重量轻,所以即使将冲击吸收构件10b安装在电梯轿厢11上,电梯轿厢11的重量也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发生因为安装了冲击吸收构件10b而使得碰撞时对电梯轿厢11的冲击增大等不利的影响。此外,即使将冲击吸收构件10b安装在电梯轿厢11上,对电梯轿厢11的整体刚性特性来说,几乎不会发生任何不利的影响。
又,在本实施例中,在加速度计10d检测到异常的加速度时,使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所以,不仅能够在发生了地震时,而且能够在电梯自身发生了异常等异常现象时,保护电梯轿厢11以避免其受到晃动引起的冲击的伤害。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冲击缓和装置被设置成根据加速度计10d的测定结果直接使冲击吸收构件10b动作。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该结构。在第二实施例中,针对多个加速度计和多个冲击吸收构件设置共用的控制装置,将各个加速度计的测定结果通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该等测定结果使多个冲击吸收构件动作。以下对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假定电梯轿厢11朝左右方向发生晃动,控制装置根据晃动的情况,对多个冲击吸收构件10b的动作进行控制。
图4是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及其周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机械室内设置了控制装置20。除了控制装置20、控制装置20的控制结构以及动作外,第二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检测到朝右方向的加速度超出了阈值时,控制装置20使右侧的冲击缓和装置的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在检测到朝左方向的加速度超出了阈值时,控制装置20使左侧的冲击缓和装置的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
以下列举一个示例。通过安装在电梯轿厢11右侧的加速度计(第一加速度计)10d检测朝右方向的加速度,通过安装在电梯轿厢11左侧的加速度计(第二加速度计)10d检测朝左方向的加速度。并且,在第一加速度计10d检测到的加速度超出了阈值时,控制装置20使右侧的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此时,使右侧的上下的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冲击吸收构件10b)连动地同时膨胀。另一方面,在第二加速度计10d检测到的加速度超出了阈值时,控制装置20使左侧的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此时,使左侧的上下的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冲击吸收构件10b)连动地同时膨胀。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20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电梯正在进行正常运行的状态下(步骤201),控制装置20通过各个加速度计10d来测定加速度(步骤202)。接着,控制装置20将测得的加速度与加速度的设定值(也就是阈值)进行比较(步骤203)。此时,存在检测朝右方向的加速度的场合和检测朝左方向的加速度的场合。此外,即使在一方的冲击吸收构件10b已经膨胀的状态下,仍然继续进行加速度的测定。如此,在一方的冲击吸收构件10b已经膨胀的场合,可以省略将朝向该等方向的加速度与阈值进行比较的步骤。
在朝右方向的加速度超出了阈值时,控制装置20使电梯轿厢11右侧的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步骤204)。在朝左方向的加速度超出了阈值时,控制装置20使电梯轿厢11左侧的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步骤205)。在朝右方向的加速度和朝左方向的加速度均没有超出阈值时,控制装置20返回步骤202。
在返回步骤202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电梯一直在进行正常运行,另一种是一方的冲击吸收构件10b已经膨胀并且电梯处于停止状态。如果电梯正在继续正常运行,则在返回步骤202后,使电梯继续继续进行正常运行,如果电梯已经停止运行,则在返回步骤202后,使电梯继续处于停止状态。
在步骤204或者步骤205使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后,控制装置20使电梯停止运行(步骤206)。此时,如果电梯已经停止运行,控制装置20使电梯继续处于停止状态。在至少一方的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后,电梯进入完全停止的状态。电梯在进行保养维修作业后恢复正常运行。
接着,控制装置20判断2个冲击吸收构件10b是否均处于膨胀状态(步骤207)。在判断为有1个冲击吸收构件10b还没有膨胀时,控制装置20返回步骤202,在判断为2个冲击吸收构件10b都已经膨胀时,控制装置20结束处理。
根据本实施例,在电梯轿厢11朝右发生了晃动时,使右侧的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在电梯轿厢11朝左发生了晃动时,使左侧的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例如,在电梯轿厢11朝右发生了晃动后电梯轿厢11因反作用力而朝左发生了晃动的情况下,首先使右侧的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接着使左侧的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如此,能够根据电梯轿厢11的晃动情况,以适当的顺序和时机使冲击吸收构件10b膨胀,由此能够有效地缓和对电梯轿厢11的冲击。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通过左侧的加速度计10d来测定朝左方向的加速度,通过右侧的加速度计10d来测定朝右方向的加速度的示例,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也可以设置成由1个加速度计对朝左方向的加速度以及朝右方向的加速度进行检测。
上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示例,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到该等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以各种其他的方式来实施本发明。
符号说明
10a…引导板,10b…冲击吸收构件,10c…支架,10d…加速度计,11…电梯轿厢,12…导轨,13…引导滚轮,20…控制装置

Claims (6)

1.一种电梯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加速度计,该加速度计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用于检测横向的加速度;以及
冲击缓和装置,该冲击缓和装置具有通过充入气体而膨胀的袋体,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外表面,当由所述加速度计检测到的加速度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该冲击缓和装置使所述袋体膨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缓和装置构造成预先将处于未膨胀状态的所述袋体保持成与沿着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方向设置的导轨相对置,并且通过使所述袋体膨胀而使所述袋体与所述导轨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梯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右侧和左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冲击缓和装置,
所述电梯用保护装置进一步具有控制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控制装置,
在检测为朝右方向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右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在检测为朝左方向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左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用保护装置具有第一加速度计和第二加速度计,该第一加速度计用于检测所述电梯轿厢的朝右方向的加速度,而该第二加速度计用于检测所述电梯轿厢的朝左方向的加速度,
在由所述第一加速度计检测到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右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在由所述第二加速度计检测到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左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速度计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上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缓和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上部和下部,上部的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和下部的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联动地膨胀。
CN2012104991451A 2011-12-27 2012-11-29 电梯用保护装置 Pending CN1031832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4613A JP2013133203A (ja) 2011-12-27 2011-12-27 エレベータ用保護装置
JP2011-284613 2011-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3265A true CN103183265A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74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91451A Pending CN103183265A (zh) 2011-12-27 2012-11-29 电梯用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33203A (zh)
CN (1) CN10318326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8975B1 (zh) * 1970-03-13 1975-07-03
JPS54131235A (en) * 1978-03-31 1979-10-12 Toshiba Corp Earthquake-proof elevator structure
JPH08333068A (ja) * 1995-06-09 1996-12-17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案内装置の故障検出装置
JPH09202558A (ja) * 1996-01-30 1997-08-05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の脱レール防止装置
CN101633462A (zh) * 2008-07-27 2010-01-27 中山市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的安全装置
CN102107807A (zh) * 2009-12-25 2011-06-2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引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8975B1 (zh) * 1970-03-13 1975-07-03
JPS54131235A (en) * 1978-03-31 1979-10-12 Toshiba Corp Earthquake-proof elevator structure
JPH08333068A (ja) * 1995-06-09 1996-12-17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案内装置の故障検出装置
JPH09202558A (ja) * 1996-01-30 1997-08-05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の脱レール防止装置
CN101633462A (zh) * 2008-07-27 2010-01-27 中山市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的安全装置
CN102107807A (zh) * 2009-12-25 2011-06-2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引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33203A (ja) 2013-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0669B (zh) 电梯设备
JP5078250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537718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5438914A (zh) 一种轿厢式电梯防坠落安全系统
CN205170104U (zh) 一种电梯坠落的阻挡装置
JP5619273B2 (ja) 低オーバヘッドエレベータの可倒式ストップ
CN106627309B (zh) 一种消防指挥综合作业车
JP5677594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KR20140029127A (ko) 열차 플랫폼 스크린 안전장치의 스크린도어 개폐제어방법
CN105712164A (zh) 一种提高轿厢内人员安全性的装置
JP5989549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01323407A (zh) 升降机安全保护气垫
CN105858394A (zh) 电梯防坠落安全控制系统
JP2006219219A (ja) エレベータ緩衝装置
JP5226816B2 (ja) クレーン
CN111422156A (zh) 交通工具安全
CN103183265A (zh) 电梯用保护装置
CN103043533A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38913A (zh) 电梯安全气囊装置
JP2008044701A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管制運転装置
CN206069139U (zh) 一种用于电梯的急停装置
WO2020238079A1 (zh) 一种电梯故障救援系统及电梯
KR20180094642A (ko) 승강기의 추락 완충장치
ES2902335T3 (es) Sistema protector de pies de cabina de ascensor
JP2015224119A (ja) エレベータの異常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