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8729B -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8729B
CN103178729B CN201110434535.6A CN201110434535A CN103178729B CN 103178729 B CN103178729 B CN 103178729B CN 201110434535 A CN201110434535 A CN 201110434535A CN 103178729 B CN103178729 B CN 103178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der
produce
synchronizing signal
conductivity type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45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8729A (zh
Inventor
艾永保
刘智翎
丁国萍
邱海陵
王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Ruking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king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king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345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872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7160 priority patent/WO20130915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8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8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8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8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7/219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7/23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arranged for operation in parall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建立在由交错结构的第一与第二功率电路、以及与第一及第二功率电路的输出端并联的测压电路构成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电路中,采用上述单相可控整流器电路中测量得到的直流电压,产生随直流电压波动的调幅载波,再将由上述电路中测量得到的交流侧电流与调幅载波相比较,产生可以通过RS触发器形成驱动第一及第二功率电路的脉冲序列,上述两级交错的功率电路各自的控制部分采用同一电压闭环模块的输出,各自的电流闭环模块控制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因而两级交错的功率电路具有优良的均流特性,从而支持更高的输出功率等级,同时由于无需检测交流侧电压,有利于简化电路设计、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较高功率等级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整流器又称AC-DC变换器,是完成交流-直流的变换装置。而单相可控整流器是一种采用功率开关IGBT或IGCT或IECT的2H桥结构整流器,属于升压型AC-DC变换器,鉴于为正弦波输入电流、四象限电力电子变换器,潜在应用领域很多。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电路拓扑为成熟电路,控制算法也具有很多种类,但是大功率单相可控整流器及其控制算法仍然会不断地出现,对此研究不会停止,现有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算法都要求检测交流测的电网电压来参与运算,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也增加了电路的复杂程度,尤其对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端单相可控整流器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如何提出一种适用较高功率等级且结构简单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实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较高功率等级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利于简化电路设计、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单相可控整流器包括具有火线端与零线端的单相交流源、第一功率电路、第二功率电路以及测压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电路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其一端连接所述火线端,且用以测量并输出第一电流值;第一电感,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第一单相整流桥,具有4个逆导型开关,每2个构成一个桥臂,而分别形成第一桥臂与第二桥臂,且所述第一桥臂与第二桥臂的公共连接端分别构成第一正极输出端与第一负极输出端,并所述第一桥臂的中点与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桥臂的中点与所述零线端连接;以及第一电容,跨接在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与第一负极输出端;
且,所述第二功率电路包括:第二电流互感器,其一端连接所述火线端,且用以测量并输出第二电流值;第二电感,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第二单相整流桥,具有4个逆导型开关,每2个构成一个桥臂,而分别形成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且所述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的公共连接端分别构成第二正极输出端与第二负极输出端,并所述第三桥臂的中点与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桥臂的中点与所述零线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连接构成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一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极输出端连接构成负极输出端;以及第二电容,跨接在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与第二负极输出端,并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连接;
所述测压电路与所述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并联连接,且包括:电阻组,其一端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且包含一个第一电阻或两个及以上个串接的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其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组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并在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电阻组之间形成一个输出直流电压的分接点;
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包括:电压闭环模块、第一电流闭环模块以及第二电流闭环模块;
其中,所述电压闭环模块包括:参考电压源,用以产生参考电压;减法单元,分别接收所述参考电压源所产生的参考电压以及所述分接点所输出的直流电压,且用以将所述参考电压减去所述直流电压,以产生并输出一个电压偏差值;以及误差滤波放大单元,接收所述减法单元所输出的电压偏差值,且用以对所述电压偏差值执行滤波放大处理;
且,所述第一电流闭环模块包括:第一锯齿波发生单元,用以产生第一锯齿波信号;第一同步信号发生单元,用以产生与第一锯齿波信号属于同相位的第一同步信号;第一乘法单元,分别接收所述误差滤波放大单元所输出的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以及所述第一锯齿波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一锯齿波信号,且用以将所述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与所述第一锯齿波信号相乘,而产生并输出第一调幅载波;第一比较单元,分别接收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所输出的第一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一乘法单元所输出的第一调幅载波,且用以比较所述第一电流值与所述第一调幅载波,以在第一调幅载波高于第一电流值时产生高电平,在第一调幅载波低于第一电流值时产生低电平,进而产生并输出第一脉冲信号;以及第一控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第一比较单元所输出的第一脉冲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一同步信号,且用以依据第一脉冲信号以及第一同步信号而产生供驱动所述第一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的PWM驱动信号;
而,所述第二电流闭环模块包括:第二锯齿波发生单元,用以产生与第一锯齿波信号幅值相同且相位错开180°的第二锯齿波信号;第二同步信号发生单元,用以产生第一同步信号幅值相同且相位错开180°的第二同步信号;第二乘法单元,分别接收所述误差滤波放大单元所输出的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锯齿波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二锯齿波信号,且用以将所述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与所述第二锯齿波信号相乘,而产生并输出第二调幅载波;第二比较单元,分别接收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所输出的第二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二乘法单元所输出的第二调幅载波,且用以比较所述第二电流值与所述第二调幅载波,以在第二调幅载波高于第二电流值时产生高电平,在第二调幅载波低于第二电流值时产生低电平,进而产生并输出第二脉冲信号;以及第二控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第二比较单元所输出的第二脉冲信号以及所述第二同步信号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二同步信号,且用以依据第二脉冲信号以及第二同步信号而产生供驱动所述第二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的PWM驱动信号。
优选地,该逆导型开关为含反向并联二极管的IGBT或IGCT或IECT。该第一控制单元为具有第一置位端、第一复位端以及互补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的RS触发器,所述第一置位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一比较单元所输出的第一脉冲信号,而所述第一复位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一同步信号,且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以输出供驱动所述第一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其中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的第一PWM驱动信号,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以输出供驱动所述第一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的剩下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的第二PWM驱动信号,且该第一PWM驱动信号与该第二PWM驱动信号为互补信号。该第二控制单元为具有第二置位端、第二复位端以及互补的第三输出端与第四输出端的RS触发器,所述第二置位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二比较单元所输出的第二脉冲信号,而所述第二复位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号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二同步信号,且所述第三输出端用以输出供驱动所述第二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其中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的第三PWM驱动信号,所述第四输出端用以输出供驱动所述第二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的剩下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的第四PWM驱动信号,且该第三PWM驱动信号与该第四PWM驱动信号为互补信号。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建立在由交错结构的第一功率电路与第二功率电路、以及与第一及第二功率电路的输出端并联的测压电路构成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电路中,采用上述单相可控整流器电路中测量得到的直流电压,产生随直流电压波动即负载功率波动的调幅载波,再将由上述电路中测量得到的交流侧电流与调幅载波相比较,产生可以通过RS触发器形成原始驱动第一及第二功率电路的脉冲序列,此外,上述两级交错的功率电路各自的控制部分采用同一电压(同一直流电压与同一参考电压)闭环的输出,各自的电流闭环控制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因而两级交错的整流器功率电路具有优良的均流特性,在功率电路参数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满意的均流效果,从而支持更高的输出功率等级,同时由于无需检测网侧电压,有利于简化电路设计、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应用在单相可控整流器中的方块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     单相交流源
13     第一功率电路
131    第一电流互感器
133    第一电感
135    第一单相整流桥
137    第一电容
15     第二功率电路
151    第二电流互感器
153    第二电感
155    第二单相整流桥
157    第二电容
17     测压电路
171    电阻组
1711   第一电阻
173    第二电阻
21     电压闭环模块
211    参考电压源
213    减法单元
215    误差滤波放大单元
23     第一电流闭环模块
231    第一锯齿波发生单元
233    第一同步信号发生单元
235    第一乘法单元
237    第一比较单元
239    第一控制单元
2391   第一输出端
2393   第二输出端
25     第二电流闭环模块
251    第二锯齿波发生单元
253    第二同步信号发生单元
255    第二乘法单元
257    第二比较单元
259    第二控制单元
2591   第三输出端
2593   第四输出端
a      火线端
b      零线端
c1     第一正极输出端
c2     第一负极输出端
c3     第二正极输出端
c4     第二负极输出端
d1     正极输出端
d2     负极输出端
e      分接点
i1     第一电流值
i2     第二电流值
S11、S12、S21、S22、S31、S32、S41、S42逆导型开关
S1     第一桥臂
S1a    第一桥臂的中点
S2     第二桥臂
S2a    第二桥臂的中点
S3     第三桥臂
S3a    第三桥臂的中点
S4     第四桥臂
S4a    第四桥臂的中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所示,该单相可控整流器包括具有火线端a与零线端b的单相交流源11、第一功率电路13、第二功率电路15以及测压电路17。
其中,该第一功率电路13是由第一电流互感器131、第一电感133、第一单相整流桥135以及第一电容137所构成。该第一电流互感器131的一端连接该火线端a,且用以测量并输出第一电流值i1;该第一电感133的一端连接该第一电流互感器131的另一端;该第一单相整流桥135具有4个逆导型开关S11、S12、S21与S22,每2个逆导型开关构成一个桥臂,而分别形成第一桥臂S1与第二桥臂S2,且该第一桥臂S1与第二桥臂S2的公共连接端分别构成第一正极输出端c1与第一负极输出端c2,并该第一桥臂S1的中点S1a与该第一电感133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桥臂S2的中点S2a与该零线端b连接;该第一电容137跨接在该第一正极输出端c1与第一负极输出端c2。在本实施例中,该逆导型开关S11、S12、S21与S22为含反向并联二极管的IGBT或IGCT或IECT。
该第二功率电路15是由第二电流互感器151、第二电感153、第二单相整流桥155以及第二电容157所构成。该第二电流互感器151的一端连接该火线端a,且用以测量并输出第二电流值i2;该第二电感153的一端连接该第二电流互感器151的另一端;该第二单相整流桥155具有4个逆导型开关S31、S32、S41与S42,每2个构成一个桥臂,而分别形成第三桥臂S3与第四桥臂S4,且该第三桥臂S3与第四桥臂S4的公共连接端分别构成第二正极输出端c3与第二负极输出端c4,并该第三桥臂S3的中点S3a与第二电感153的另一端连接,该第四桥臂S4的中点S4a与该零线端b连接,且该第一正极输出端c1与该第二正极输出端c3连接构成正极输出端d1,该第一负极输出端c2与该第二负极输出端c4连接构成负极输出端d2;以及该第二电容157跨接在该第二正极输出端c3与第二负极输出端c4,并与该第一电容137并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逆导型开关S31、S32、S41与S42为含反向并联二极管的IGBT或IGCT或IECT。
该测压电路17与该第一电容137以及第二电容157并联连接,且该测压电路17包括电阻组171与第二电阻173。该电阻组171的一端连接该正极输出端d1,且包含一个第一电阻或两个及以上个串接的第一电阻,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两个第一电阻1711串接组成该电阻组171为例做说明;该第二电阻173的一端连接该电阻组171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连接该负极输出端d2,并在该第二电阻173与该电阻组171之间形成一个输出直流电压的分接点e。
本发明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包括电压闭环模块21、第一电流闭环模块23以及第二电流闭环模块25,以下即结合上述单相可控整流器的硬件电路对本发明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的各元件进行详细说明。
该电压闭环模块21是由参考电压源211、减法单元213以及误差滤波放大单元215构成。
该参考电压源211是用以产生参考电压。
该减法单元213分别接收该参考电压源211所产生的参考电压以及该分接点e所输出的直流电压,且用以将该参考电压减去该直流电压,以产生并输出一个电压偏差值。
该误差滤波放大单元215接收该减法单元213所输出的电压偏差值,且用以对该电压偏差值执行滤波放大处理。
该第一电流闭环模块23是由第一锯齿波发生单元231、第一同步信号发生单元233、第一乘法单元235、第一比较单元237以及第一控制单元239构成。
该第一锯齿波发生单元231用以产生第一锯齿波信号。
该第一同步信号发生单元233用以产生与该第一锯齿波信号属于同相位的第一同步信号。
该第一乘法单元235分别接收该误差滤波放大单元215所输出的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以及该第一锯齿波发生单元231所产生的第一锯齿波信号,且用以将该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与该第一锯齿波信号相乘,而产生并输出第一调幅载波。
该第一比较单元237分别接收该第一电流互感器131所输出的第一电流值i1以及该第一乘法单元235所输出的第一调幅载波,且用以比较该第一电流值i1与该第一调幅载波,以在该第一调幅载波高于该第一电流值i1时产生高电平,而在该第一调幅载波低于该第一电流值i1时产生低电平,进而产生并输出第一脉冲信号。
该第一控制单元239用以接收该第一比较单元237所输出的第一脉冲信号以及该第一同步信号发生单元233所产生的第一同步信号,且用以依据第一脉冲信号以及第一同步信号而产生供驱动该第一单相整流桥135的4个逆导型开关S11、S12、S21与S22的PWM驱动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控制单元239为具有第一置位端、第一复位端以及互补的第一输出端2391与第二输出端2393的RS触发器,该第一置位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比较单元237所输出的第一脉冲信号,而该第一复位端用以接收该第一同步信号发生单元233所产生的第一同步信号,该第一输出端2391用以输出供驱动该第一单相整流桥135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的其中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S21与S12,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为S11与S22)的第一PWM驱动信号,该第二输出端2393用以输出供驱动该第一单相整流桥135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的剩下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S11与S22)的第二PWM驱动信号,且该第一PWM驱动信号与该第二PWM驱动信号为互补信号,当该第一PWM驱动信号为导通信号时,该第二PWM驱动信号为截止信号。
该第二电流闭环模块25是由第二锯齿波发生单元251、第二同步信号发生单元253、第二乘法单元255、第二比较单元257以及第二控制单元259构成。
该第二锯齿波发生单元251用以产生与该第一锯齿波信号幅值相同且相位错开180°的第二锯齿波信号。
该第二同步信号发生单元253用以产生该第一同步信号幅值相同且相位错开180°的第二同步信号。
该第二乘法单元255分别接收该误差滤波放大单元215所输出的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以及该第二锯齿波发生单元251所产生的第二锯齿波信号,且用以将该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与该第二锯齿波信号相乘,而产生并输出第二调幅载波。
该第二比较单元257分别接收该第二电流互感器151所输出的第二电流值i2以及该第二乘法单元255所输出的第二调幅载波,且用以比较该第二电流值i2与该第二调幅载波,以在该第二调幅载波高于该第二电流值i2时产生高电平,而在该第二调幅载波低于该第二电流值i2时产生低电平,进而产生并输出第二脉冲信号。
该第二控制单元259用以接收该第二比较单元257所输出的第二脉冲信号以及该第二同步信号发生单元253所产生的第二同步信号,且用以依据第二脉冲信号以及第二同步信号而产生供驱动该第二单相整流桥155的4个逆导型开关S31、S32、S41与S42的PWM驱动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控制单元259为具有第二置位端、第二复位端以及互补的第三输出端2591与第四输出端2593的RS触发器,该第二置位端用以接收该第二比较单元257所输出的第二脉冲信号,而该第二复位端用以接收该第二同步信号发生单元253所产生的第二同步信号,该第三输出端2591用以输出供驱动该第二单相整流桥155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的其中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分别为S41与S32,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为S31与S42)的第三PWM驱动信号,该第四输出端2593用以输出供驱动该第二单相整流桥155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的剩下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S31与S42)的第四PWM驱动信号,且该第三PWM驱动信号与该第四PWM驱动信号为互补信号,当该第三PWM驱动信号为导通信号时,该第四PWM驱动信号为截止信号。
上述第一电流闭环模块23和第二电流闭环模块25中的第一锯齿波信号与第二锯齿波信号错开180°,第一同步信号与第二同步信号错开180°,使得分别驱动第一单相整流桥135的PWM驱动信号与第二单相整流桥155的PWM驱动信号对应地错开180°,进而形成交错驱动;而且第一电流闭环模块23与第二电流闭环模块25共用同一电压闭环模块21的输出(经该误差滤波放大单元215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因而可以获得优良的均流性能,提高了功率等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建立在由交错结构的第一功率电路与第二功率电路、以及与第一及第二功率电路的输出端并联的测压电路构成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电路中,其作用是通过高频PWM调制原理,来实现两级交错单相AC-DC变换,本发明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通过采集上述单相可控整流器电路中测量得到的交流侧电流和所输出的直流电压和一系列的数值计算和逻辑处理,分别产生两组四路驱动脉冲,而对应驱动第一功率电路与第二功率电路,不仅实现了单相可控整流器的全部功能,而且提高了响应速度,无需交流侧电压的检测也降低了尺寸和成本,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中的第一与二锯齿波信号、第一与第二同步信号的相位均错开180°,使得最终产生的第一单相整流桥的PWM驱动信号与第二单相整流桥的PWM驱动信号在相位上交错180°,因而形成交错驱动,且第一与第二电流闭环模块共用同一电压闭环模块的输出,因而可以获得优良的均流性能,提高了功率等级。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单相可控整流器包括具有火线端与零线端的单相交流源、第一功率电路、第二功率电路以及测压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电路包括:
第一电流互感器,其一端连接所述火线端,且用以测量并输出第一电流值;
第一电感,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
第一单相整流桥,具有4个逆导型开关,每2个构成一个桥臂,而分别形成第一桥臂与第二桥臂,且所述第一桥臂与第二桥臂的公共连接端分别构成第一正极输出端与第一负极输出端,并所述第一桥臂的中点与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桥臂的中点与所述零线端连接;以及
第一电容,跨接在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与第一负极输出端;
且,所述第二功率电路包括:
第二电流互感器,其一端连接所述火线端,且用以测量并输出第二电流值;
第二电感,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
第二单相整流桥,具有4个逆导型开关,每2个构成一个桥臂,而分别形成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且所述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的公共连接端分别构成第二正极输出端与第二负极输出端,并所述第三桥臂的中点与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桥臂的中点与所述零线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极输出端连接;以及
第二电容,跨接在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与第二负极输出端,并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连接;
而,所述测压电路与所述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并联连接,且包括:
电阻组,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二正极输出端,且包含一个第一电阻或两个及以上个串接的第一电阻;以及
第二电阻,其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组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二负极输出端,并在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电阻组之间形成一个输出直流电压的分接点;
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包括:
电压闭环模块、第一电流闭环模块以及第二电流闭环模块;
其中,所述电压闭环模块包括:
参考电压源,用以产生参考电压;
减法单元,分别接收所述参考电压源所产生的参考电压以及所述分接点所输出的直流电压,且用以将所述参考电压减去所述直流电压,以产生并输出一个电压偏差值;以及
误差滤波放大单元,接收所述减法单元所输出的电压偏差值,且用以对所述电压偏差值执行滤波放大处理;
且,所述第一电流闭环模块包括:
第一锯齿波发生单元,用以产生第一锯齿波信号;
第一同步信号发生单元,用以产生与第一锯齿波信号属于同相位的第一同步信号;
第一乘法单元,分别接收所述误差滤波放大单元所输出的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以及所述第一锯齿波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一锯齿波信号,且用以将所述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与所述第一锯齿波信号相乘,而产生并输出第一调幅载波;
第一比较单元,分别接收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所输出的第一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一乘法单元所输出的第一调幅载波,且用以比较所述第一电流值与所述第一调幅载波,以在第一调幅载波高于第一电流值时产生高电平,在第一调幅载波低于第一电流值时产生低电平,进而产生并输出第一脉冲信号;以及
第一控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第一比较单元所输出的第一脉冲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一同步信号,且用以依据第一脉冲信号以及第一同步信号而产生供驱动所述第一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的PWM驱动信号;
所述第二电流闭环模块包括:
第二锯齿波发生单元,用以产生与第一锯齿波信号幅值相同且相位错开180°的第二锯齿波信号;
第二同步信号发生单元,用以产生第一同步信号幅值相同且相位错开180°的第二同步信号;
第二乘法单元,分别接收所述误差滤波放大单元所输出的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锯齿波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二锯齿波信号,且用以将所述经滤波放大处理的电压偏差值与所述第二锯齿波信号相乘,而产生并输出第二调幅载波;
第二比较单元,分别接收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所输出的第二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二乘法单元所输出的第二调幅载波,且用以比较所述第二电流值与所述第二调幅载波,以在第二调幅载波高于第二电流值时产生高电平,在第二调幅载波低于第二电流值时产生低电平,进而产生并输出第二脉冲信号;以及
第二控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第二比较单元所输出的第二脉冲信号以及所述第二同步信号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二同步信号,且用以依据第二脉冲信号以及第二同步信号而产生供驱动所述第二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的PWM驱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导型开关为含反向并联二极管的IGBT或IGCT或IEC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为具有第一置位端、第一复位端以及互补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的RS触发器,所述第一置位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一比较单元所输出的第一脉冲信号,而所述第一复位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一同步信号,且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以输出供驱动所述第一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的其中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的第一PWM驱动信号,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以输出供驱动所述第一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的剩下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的第二PWM驱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WM驱动信号与所述第二PWM驱动信号为互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为具有第二置位端、第二复位端以及互补的第三输出端与第四输出端的RS触发器,所述第二置位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二比较单元所输出的第二脉冲信号,而所述第二复位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号发生单元所产生的第二同步信号,且所述第三输出端用以输出供驱动所述第二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的其中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的第三PWM驱动信号,所述第四输出端用以输出供驱动所述第二单相整流桥的4个逆导型开关中的剩下2个可形成通路的逆导型开关的第四PWM驱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PWM驱动信号与所述第四PWM驱动信号为互补信号。
CN201110434535.6A 2011-12-22 2011-12-22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 Active CN103178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4535.6A CN103178729B (zh) 2011-12-22 2011-12-22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
PCT/CN2012/087160 WO2013091571A1 (zh) 2011-12-22 2012-12-21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4535.6A CN103178729B (zh) 2011-12-22 2011-12-22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8729A CN103178729A (zh) 2013-06-26
CN103178729B true CN103178729B (zh) 2015-07-22

Family

ID=4863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4535.6A Active CN103178729B (zh) 2011-12-22 2011-12-22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8729B (zh)
WO (1) WO20130915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7891B (zh) * 2011-12-28 2015-11-18 上海儒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载波调幅控制系统
CN109038677A (zh) * 2018-09-05 2018-12-18 淮阴工学院 一种高效的六开关单相并网变流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3702A (en) * 1984-10-12 1987-05-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wer converter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326705A (zh) * 2006-01-05 2008-12-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整流电路及三相整流装置
CN101496267A (zh) * 2005-10-14 2009-07-29 雅达电子国际有限公司 多相dc到dc变换器
CN101682267A (zh) * 2007-06-04 2010-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源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源控制装置的热泵装置
CN101882878A (zh) * 2010-02-08 2010-11-10 金华大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除尘用大功率高频高压整流变压器
CN201878014U (zh) * 2010-12-14 2011-06-22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老化测试用回馈负载节能电路
CN201893557U (zh) * 2010-11-24 2011-07-06 湖南丰日电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容量模块并联工作的高压直流电源
CN201898448U (zh) * 2010-11-11 2011-07-13 董云志 一种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6366B2 (en) * 2004-06-10 2006-02-28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Boost rectifier with half-power ra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CN202435296U (zh) * 2011-12-28 2012-09-12 上海交通大学 风力发电中单相整流升压电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3702A (en) * 1984-10-12 1987-05-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wer converter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496267A (zh) * 2005-10-14 2009-07-29 雅达电子国际有限公司 多相dc到dc变换器
CN101326705A (zh) * 2006-01-05 2008-12-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整流电路及三相整流装置
CN101682267A (zh) * 2007-06-04 2010-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源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源控制装置的热泵装置
CN101882878A (zh) * 2010-02-08 2010-11-10 金华大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除尘用大功率高频高压整流变压器
CN201898448U (zh) * 2010-11-11 2011-07-13 董云志 一种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
CN201893557U (zh) * 2010-11-24 2011-07-06 湖南丰日电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容量模块并联工作的高压直流电源
CN201878014U (zh) * 2010-12-14 2011-06-22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老化测试用回馈负载节能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8729A (zh) 2013-06-26
WO2013091571A1 (zh)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4247B (zh) 叠接桥式直流/交流电力转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3296908B (zh) 多重化逆变器及有源电力滤波器
JP5775033B2 (ja) 電圧型電力変換装置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2427304B (zh) 一种单相半桥五电平逆变器及其应用电路
CN102157940B (zh) 一种用于清除电力系统电压谐波的装置
CN101951162A (zh)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脉冲宽度控制方法
CN103248255A (zh) 三相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及其子模块中igbt开路故障检测容错方法
CN102594187B (zh) 四电平拓扑单元及其应用电路
CN201910746U (zh)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装置
CN203178354U (zh) 一种适合于单片机的三相交流电量检测电路
CN102353832B (zh) 级联型逆变器多路直流电压检测系统
CN109709434A (zh) 级联型变流器多子模块多工况模拟的测试电路
CN203761293U (zh) 一种单相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器
CN100595597C (zh) 一种避雷器多种波形老化试验装置
CN102055353B (zh) 三开关双电容的高功率因数三相ac-dc变换器
CN103178729B (zh)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
CN105406752A (zh) 一种i型与t型三电平双向pwm整流器控制系统
CN101877539A (zh) 一种电源转换器以及输入/输出频率转换方法
CN102263518B (zh) 电源电路
CN103187891B (zh) 单相可控整流器的载波调幅控制系统
CN103187890B (zh) 三相可控整流器的控制系统
CN110488115B (zh) 基于对称桥臂结构的级联型变流器子模块单相测试电路
CN107196547A (zh) 一种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的对称全周期调制方法
CN106772128A (zh) 一种能耗型交流电子负载及其工作方法
CN107863889B (zh) 一种电网扰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UKING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GHAI RUKI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8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811

Address after: 200433 room 323, No. 1101-163, National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Emerson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433 Shanghai City, Yangpu District National Road No. 335 Building No. 2, 1803, 1805, 1806, 1807.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Ruki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101-163, 323 Guodi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1-163, 323 Guodi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3

Patentee before: RUKING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