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1566B - 混合式电气机车 - Google Patents

混合式电气机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1566B
CN103171566B CN201210558950.7A CN201210558950A CN103171566B CN 103171566 B CN103171566 B CN 103171566B CN 201210558950 A CN201210558950 A CN 201210558950A CN 103171566 B CN103171566 B CN 1031715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engine
engine
trimotor
electrical generator
sub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89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1566A (zh
Inventor
神田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71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1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1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15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1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 B60L50/13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using AC generators and AC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1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 B60L50/15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additional electric power supp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26Rail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混合式电气机车包含:电动机;安装在车辆本体中用于驱动发电机的第一发动机和第二发动机;安装在车辆本体中的第三发动机,其具有比第一发动机和第二发动机小的排量,用于驱动发电机;安装在车辆本体中的至少一个电气装置;以及连接至第一发动机、第二发动机、第三发动机和电气装置的蓄电池。

Description

混合式电气机车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大体上涉及混合式电气机车,发动机、发电机和用于通过所发的电来驱动车辆的电动机安装在所述混合式电气机车中。
背景技术
作为行驶在导轨上的轨道车辆,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轮的电气机车通常被使用。近年来,提出混合式电气机车或电气柴油机车,其具有安装在其中的发动机和发电机、使用来自发动机的输出而驱动发电机、并且向主电动机供给电力。
作为混合式电气机车,已知具有安装在其中的一个大型发动机的电气机车,或具有安装在其中的多个发动机和发电机的电气机车。
在具有一个大型发动机的混合式电气机车中,假设所发的电被储存在蓄电池中并且被使用,因为车辆通过使蓄电池放电而行驶,蓄电池必须在车辆停止或行驶时充电直到放电可以再次施行。当为了高牵引力或高速行驶需要高输出时,唯一安装的发动机持续满负荷运行以发出足够的行驶电力,所以蓄电池不能被充分充电。保持一直未充电和不可用的蓄电池相当于仅仅增大车辆重量的所谓死荷载,并且这是恶化机车根本上所具有的电力性能的因素。
在具有中型发动机的混合式电气机车中,当中型发动机根据蓄电池的充电状态运行时,发动机必须连续运行在对于发动机而言在燃料消耗、尾气及其它而言方面不一定最佳的状态之中。一个发动机可以用于发电和充电。另一个发动机可以用于车辆的行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充电,两个安装的中型发动机中的一个中型发动机仅用于充电。因此,车辆不能得到能够从来自各安装的发动机的输出所获得的性能。相反,当两个中型发动机用于行驶以保证行驶性能时,蓄电池不能在永久的基础上充电。
另外,尽管使发动机各个运行在最佳状态中是希望的,但是为了通过任意发动机给蓄电池充电,大型发动机必须以高速转动来保证固定的充电电压,并且产生噪音或者恶化燃料消耗。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式电气机车,包括电动机;第一发动机和第二发动机,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安装在车辆本体内用于驱动发电机;第三发动机,所述第三发动机安装在车辆本体内,具有比第一发动机和第二发动机的排量更小的排量,用于驱动发电机;至少一个电气装置,所述电气装置安装在车辆本体中;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一发动机、所述第二发动机、所述第三发动机和所述电气装置的蓄电池。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混合式电气机车另外包括主回路,所述主回路被构造成将由所述第一发动机、所述第二发动机以及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所发的电力供给至所述电动机;副回路,所述副回路被构造成将由所述第三发动机和所述第三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所发的电力供给至所述电气装置,并且所述副回路连接至所述主回路;以及连接至所述主回路和所述副回路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被构造成储存由所述第一发动机、所述第二发动机、所述第三发动机和该三个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所发的电力,并且被构造成将储存的电力供给至所述主回路和所述副回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混合式电气机车另外包括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设置在所述副回路和蓄电池一组与所述主回路之间,并且被构造成断开或闭合在所述副回路和蓄电池一组与所述主回路之间的连接;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根据电力至主电动机的供给状况以及电力在所述蓄电池中的储存状况来控制所述接触器的断开/闭合的操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混合式电气机车另外包括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设置在所述副回路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并且被构造成断开或闭合在所述副回路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根据电力至所述电动机的供给状况以及电力在所述蓄电池中的储存状况来控制所述第二接触器的断开/闭合的操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混合式电气机车另外包括第三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设置在所述主回路中由所述第一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与由所述第二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之间,并且被构造成断开或闭合在发电机与所述主电动机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根据电力至所述电动机的供给状况以及电力在蓄电池中的储存状况来控制所述第三接触器的断开/闭合的操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混合式电气机车另外包括电力变换装置,其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中,连接至所述副回路,被构造成能够连接至另一车辆的电源,并且被构造成将电力供给至蓄电池。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和发电机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地板上,所述第三发动机和由所述第三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装设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地板下方。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排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混合式电气机车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混合式电气机车的内部构造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混合式电气机车的回路构造的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式电气机车的回路构造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混合式电气机车的回路构造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混合式电气机车的回路构造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大体上,根据一个实施例,混合式电气机车包括:电动机,其被构造成驱动车轮;第一发动机和第二发动机,所述第一发动机和第二发动机分别安装在车辆本体中并且被构造成驱动发电机,以及第三发动机,所述第三发动机安装在车辆本体中,具有比第一发动机和第二发动机更小的排量(容量),并且被构造成驱动发电机;至少一个电气装置,其安装在车辆本体中;主回路,其被构造成将由第一发动机、第二发动机以及第一发动机和第二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所发的电供给至电动机;副回路,其被构造成将由第三发动机和第三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所发的电供给至电气装置,并且其连接至主回路;蓄电池,其连接至主回路和副回路,被构造成储存由第一发动机、第二发动机、第三发动机和该三个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所发的电,并且被构造成将储存的电供给至主回路和副回路;接触器,其设置在副回路和蓄电池一组与主回路之间,并且被构造成断开或闭合在副回路和蓄电池一组与主回路之间的连接;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主电动机的电力供给情况以及蓄电池中的电力储存情况来控制接触器的断开/闭合操作。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各实施例的混合式电气机车。
(第一实施例)
图1以部分剖切机车车体的方式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混合式电气机车的内部构造,图2通过除去车体的顶篷部分来示出在混合式电气机车的机械室中的装置布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混合式电气机车(以下称为电气机车)10包括一对两轴转向架16,每个所述两轴转向架具有设置至其的车轮14,以及包括车体17,所述车体通过弹簧支撑在转向架16上。每个转向架16与车体17相联结以围绕枢轴转动。例如,两个主电动机26a和26b(26c和26d)安装在每个转向架16上,并且它们靠近两个轴放置。主电动机26a和26b中的每个通过未表明的变速箱或联结结构连接至轴,并且将转向力传递至轴和车轮14。车轮14放置在导轨13上。当车轮14由主电动机26a至26d驱动时,电气机车10在导轨13上行驶。
应注意的是,两轴转向架作为示例并且描述在电气机车10中,但是转向架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采用具有任意其它构造比如三轴转向架。
车体17包括基架18和车辆本体20,所述车辆本体安装在基架18上具有细长盒子状的形状。车辆本体20包括底板20a,所述底板铺设在基架18的整个表面上并且构成车体17的地板,包括一对侧壁20b,所述侧壁竖立在基架18上并且沿车体17的纵向方向延伸,包括一对端壁,所述端壁分别形成车辆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以及包括顶篷壁20c,所述顶篷壁覆盖车辆本体的上开口,由此基架18被覆盖。
车辆本体20的内部由分隔板40a、40b、40c和40d分成操作室和多个机械室,例如,三个机械室。第一机械室3,第二机械室4、第三机械室5对准并布置在电气机车10的行驶方向上。
在第一机械室3中安装了,例如,保护装置12a、保护装置12b、送风机11a和送风机11b,它们起作用为辅助机械。在第二机械室4中主要安装了两个包含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对。换言之,第一发动机21a和由所述第一发动机驱动发电的发电机22a、第二发动机21b和由所述第二发动机驱动发电的发电机22b以彼此面对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机械室4的地板上,而在中间具有中间过道。散热器42布置在第二机械室4的顶篷上,所述散热器将第二机械室4中的发动机21a和21b的热量释放至外界。第一发动机21a和第二发动机21b中的每个均为例如中型柴油发动机,并且考虑到维护特性及其它因素这些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排量。
被集成而用于行驶和用于副回路的电力变换装置23a、23b、24a、24b、25a和25b,一个蓄电池31,辅助机械12c和12d,送风机11c和11d,未示出的制动设备以及其它装置布置在第三机械室5中。电力变换装置23a至25b和蓄电池31以彼此面对的方式安装在地板上,而中间过道处在中间。
如图1所示,第三发动机21c、由第三发动机驱动发电的发电机22c以及燃料箱44安装在车辆本体20的地板下方。第三发动机21c是例如小型柴油机,并且具有小于第一和第二发动机21a和21b的排量。
图3示出电气机车10的基本回路构造。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发动机21a和第二发动机21b与发电机22a和22b组合以构成两个发电装置。近年来,由于交流发电机是常见的,由发电机22a和22b获得的交流电通过电力变换装置23a和23b临时转换成直流。电力变换装置23a和23b由电气回路50a连接至电力变换装置24a和24b,用于行驶,电力变换装置24a连接至两个主电动机26a和26b,并且电力变换装置24b连接至两个主电动机26c和26d。
由第三发动机21c和第三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22c构成的发电装置连接至电力变换装置23c,电力变换装置23c通过副回路50b连接至电力变换装置25a和25b。电力变换装置25a连接至辅助机械27a比如散热器42或送风机11a和11b,并且所述电力变换装置改变和控制电压或频率。电力变换装置25b连接至辅助机械27b例如空气压缩机,并且将电力改变成固定电压和固定频率,然后用其驱动辅助机械27a。
副回路50b经直流回路50c连接至主回路50a。蓄电池31连接至直流回路50c,能够储存由发电机22a、22b和22c所发的电,并且能够将储存的电力供给至主回路50a和副回路50b。
断开或闭合连接的至少一个接触器设置在将主回路50a连接至副回路50b的直流回路50c处。在本实施例中,电气回路包括第一接触器K1和第二接触器K2。第一接触器K1设置在直流回路50c处蓄电池31和副电气回路50b与主回路50a之间。第二接触器K2设置在直流回路50c处副回路50b与蓄电池31之间。第一接触器K1和第二接触器K2能够断开或闭合回路连接。它们的断开/闭合操作由控制单元46控制。第一接触器K1和第二接触器K2中的每个均由例如电磁开关构成。
根据电气机车10运行所沿的每条列车运行线路,大体上,电气机车的运行是牵引特快列车或货运列车。一个主电动机的输出接近500kw,接近1000kw的输出(排量)对于处于图3中所描绘构造中的第一发动机21a以及第二发动机21b是需要的。另一方面,由于驱动辅助机械27a和27b所需要的电力大体上接近100kw至200kw,第三发动机21c的发动机输出(排量)小于第一发动机21a和第二发动机21b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发动机21c和发电机22c能够布置在车体17的地板下方,并且市场上的电源组件是可用的,例如。
这里,由于大型的噪音源是用于行驶的大型的第一发动机21a和第二发动机21b,这两台发动机布置在第二机械室4中,如图1和图2所示。尽管对于发动机来说吸气或通风换气是必要的,即使当入口设置在车体17的侧面时,采用吸音材料或吸音格栅的吸音风管可以高效地抑制来自发动机的噪音到达车辆外侧。
另外,由于第二机械室4因为产生自第一和第二发动机21a和21b的热量变得高温并且还具有高辐射热量,蓄电池31布置在电力变换器23a至25b所布置在的第三机械室5中。
第三发动机21c是小型发电机并且其噪音基本上是小的,即使在所述发动机可能持续运行时,因此所述第三发动机能够布置在车体17的地板下方。
前述的电气机车10的运行现在将参照图3详细描述。
当蓄电池31完全充电后,电力从蓄电池31供给以驱动主电动机26a至26d、辅助机械27a和辅助机械27b。在第一接触器K1和第二接触器K2是ON的(连接的)状态下,控制单元46全部停止第一发动机21a、第二发动机21b和第三发动机21c,并且用于行驶和驱动辅助机械的电力从蓄电池31经第一电气回路50a和第二电气回路50b供给至主电动机26a至26d、辅助机械27a。
例如,在因为电气机车10被使用而行驶荷载小的情况下,或者在因为待牵引的列车是短列车而待牵引的列车荷载小的情况下,如果仅使用蓄电池31行驶是可能的,那么控制单元46继续运行在所有发动机停止的状态中。
这里,当电力切断以及蓄电池31为接下来的行驶而待充电时,控制单元46接通(连接)第二接触器K2,将第一接触器K1改变成断开状态,并且仅开始第三发动机21c的运行。为了起动第三发动机21c,可能的是,采用使用蓄电池31来驱动发电机22c的方法,或者采用使用压缩空气通过空气起动器来起动第三发动机,因为辅助机械27b在运行中并且压缩空气已准备好。
在电力运行在通过第三发动机21c给蓄电池31充电的情况下,第一发动机21a和第二发动机21b待起动,并且然后电力经主回路50a供给至电力变换装置24a、电力变换装置24b和主电动机26a至26d。因此,第三发动机21c可以为这两个发动机保证电力性能,同时第三发动机能够继续以电压适合于给蓄电池31充电的方式运行。当然,当荷载轻并且一个发动机可以接受该荷载时,为了使例如尾气的产生最小化,换言之,当电力槽口低时,第一发动机21a运行,第二发动机21b停止,例如。然而,如果提前确定在荷载轻时第一发动机21a为使用的发动机,在荷载重时第二发动机21b为使用的发动机,并且由于第一发动机21a的性能例如因为在高度频繁使用的过程中老化而恶化,那么第一发动机21a和第二发动机21b交替运行以基本上使两个发动机的综合运行小时均等。第一和第二发动机21a和21b还能够使用发电机22a和22b来起动,或者使用类似于第三发动机21c的起动方法的空气起动器来起动。
当使用来自蓄电池31的电力用于行驶时,控制单元46接通第一接触器K1,断开第二接触器K2,由此来自蓄电池31的电力能够补充到获得自第一和第二发动机21a和21b的电力。
当在上升斜坡上需要最大输出时,第一和第二接触器K1和K2二者均接通(连接),由此获得自三个发动机21a至21c以及蓄电池31的所有电力均能够供应至主电动机26a至26d并且用于行驶。然而,由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辅助机械27a和27b的动力,所以“第一、第二和第三发动机21a、21b和21c的电力+蓄电池31的电力-副回路50b的电力”的合计是能够实际用于行驶的最大电力。
通常,经常的情况是,在上山行驶之后在下山坡上以抑制速度的方式进行行驶,因而蓄电池31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由获得自主电动机26a至26d的再生电力充电。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适于充电的电压,所以控制单元46接通第一接触器K1,断开第二接触器K2,在合适的空转之后停止第一和第二发动机21a和21b,并且使第三发动机21c运转。因此,辅助机械27a和27b由来自第三发动机21c的电力驱动,同时通过使用再生制动利用供给自电力变换装置24a和24b的电力给蓄电池31充电。在蓄电池31的充电完成之后,控制单元46断开第一接触器K1,接通第二接触器K2,使用蓄电池31使辅助机械27a和27b运行,以及使第三发动机21c停止。
除此之外,为了从在上述运行过程中暂时停止的发动机获得输出,因为需要合适的转数所以大体上需要进行一段合适时间的空转,并且在起动停止的发动机之后随即得到速度和立即施加大负荷是困难的。因此,如果不仅电动手柄接通以及槽口被用于起动停止的发动机,而且操作者通过使用发动机起动开关来提前手动起动停止的发动机,那么在电动手柄位于高位时不花费太多时间即可获得大的输出(拉力或速度)。
当在三个发动机中专用于充电的发动机因为故障和之类的而停机的情况下,余下的两个发动机可以用于给蓄电池充电、用于行驶,并且用作副回路的电源。例如,当图3中的第二发动机21b不能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发动机21a继续供电,并且第三发动机21c可以用于给蓄电池充电和驱动辅助机械。第一和第二接触器K1和K2可以如上述般断开和接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于行驶的最大输出是“第一发动机21a的电力+第三发动机21c的电力+蓄电池的电力-副回路的电力”的合计。
现在将描述根据其它实施例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在以下解释的其它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指示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以便省略这些部件的详细描述。
(第二实施例)
当把图3中的第三发动机21c不能使用的情况考虑作为另一示例时,根据如图4中描绘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气机车那样来增添第三接触器K3使得能够提高冗余度。
在直流回路50c中,第三接触器K3设置在电力变换装置23a和电力变换装置23b之间,换言之,设置在第一发动机21a与第二发动机21b之间,以便断开或闭合直流回路50c。所述第三接触器K3的断开/闭合操作同样地由控制单元46控制。
当第三接触器K3断开而第一和第二接触器K1和K2接通时,来自第一发动机21a的输出可以用于主电动机的输出而用于行驶,来自第二发动机21b的输出可以用于给蓄电池31充电以及驱动辅助机械27a和27b。此外,由于蓄电池31能够被用作辅助机械动力,所以在蓄电池31通过比第三发动机21c更大型的第二发动机21b在短时间内迅速充电之后,第二发动机21b可以停止。因此,可以防止第二发动机21b作为大型发动机按照小排量的辅助机械那样在轻负荷运行状态下长时间运行,造成尾气特性或燃料消耗不良。
应注意的是,在第二实施例中,电气机车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相像的标记指示相像的部件,以便省略其详细的描述。
根据按照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而如此构造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当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蓄电池的充电状况、辅助机械的驱动状况而使用接触器控制回路的连接和断开时,来自发动机的输出能够被高效地用作行驶动力,而不降低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因此,与单独安装一个大型发动机或安装两个中型发动机的传统技术相比,不仅降低了噪音或者改善了燃料消耗,而且能够获得具有包含冗余度在内的高可靠性电气机车。
(第三实施例)
图5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混合式电气机车的回路构造。
根据本实施例,电气机车另外包括连接至副回路50b的电力变换装置28,并且所述电力变换装置28能够经电气连结器29连接至另一车辆的电源。
通常,交流电被引接到客车中用于工作电源。在列车具有固定数量的车厢、其中根据本实施例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布置在这些客车车厢两端中的每一端的情况下,当第三发动机21c不能使用时,电力变换装置28经电气连结器29连接至工作电源,并且蓄电池31能够使用所述工作电源被充电。此外,根据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可能的是,提供能够高效施行行驶和充电、降低噪音以及改善燃料消耗的高度可靠的电气机车。
(第四实施例)
图6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混合式电气机车的回路构造。如本图所示,电气机车包括两个包含发动机和发电机的组。换言之,电气机车包括第一发动机21a、由所述第一发动机驱动发电的发电机22a、第二发动机21b、由所述第二发动机驱动发电的发电机22b、连接至发电机22a和22b的电力变换装置23a和23b、以及蓄电池31。再者,电气机车包括分别驱动轴的主电动机26a、26b和26c,辅助机械27a和27b诸如送风机、散热器或保护装置,以及连接至这些辅助机械的电力变换装置25a和25b。
第一发动机21a和第二发动机21b分别与发电机22a和22b组合,以便构成两组发电装置。获得自发电机22a和22b的交流电通过电力变换装置23a和23b临时变换成直流电。电力变换装置23a和23b通过直流回路50c连接至电力变换装置24a和24b以及电力变换装置25a和25b用于行驶,电力变换装置24a连接至两个主电动机26a和26b,电力变换装置24b连接至两个主电动机26c和26d。
蓄电池31连接至直流回路50c第一发动机21a和第二发动机21b之间,从而使得其能够储存发电机22a和22b所发的电力并且将储存的电力供给至直流回路50c。
在直流回路50c中,断开或闭合连接的第一接触器K1设置在第一发动机21a与蓄电池31之间,断开或闭合连接的第二接触器K2设置在第二发动机21b与蓄电池31之间。第一和第二接触器K1和K2中的每个均由例如电池开关构成,并且其断开/闭合的操作由控制单元46控制。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如此构造的混合式电气机车,电气回路的连接和断开由第一接触器K1和第二接触器K2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蓄电池的充电状况和辅助机械的驱动状况来控制,来自发动机的电力和来自蓄电池的电力被使用以驱动主电动机26a至26d和辅助机械27a和27b,来自发动机的电力和来自驱动侧的再生能量能够储存在蓄电池31中。
尽管描述了特定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以示例的方式呈现,并且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确实,本文所描述的新颖实施例可以以各种其它形式实施;此外,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实施例的形式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意图覆盖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内的这种形式或更改。
尽管柴油机在前述实施例中被用作第一至第三发动机,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使用汽油机。辅助机械并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中的那些,可以选用各种类型的辅助机械。电气机车的回路构造只是实施例的示例,其并不限制接触器的位置或者回路的连接方法。

Claims (14)

1.一种混合式电气机车,包括:
驱动车轮的多个电动机;
第一发动机和第二发动机,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安装在车辆本体内用于驱动发电机;
第三发动机,所述第三发动机安装在车辆本体内,具有比第一发动机和第二发动机的排量更小的排量,用于驱动发电机;
至少一个电气装置,所述电气装置安装在车辆本体中;
主回路,所述主回路被构造成将由所述第一发动机、所述第二发动机以及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所发的电力供给至所述电动机;
副回路,所述副回路被构造成将由所述第三发动机和所述第三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所发的电力供给至所述电气装置,并且所述副回路连接至所述主回路;
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设置在所述主回路与所述副回路之间,并且被构造成断开或闭合在所述主回路与所述副回路之间的连接,以及
连接至所述接触器和所述副回路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被构造成储存由所述第一发动机、所述第二发动机、所述第三发动机和该三个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所发的电力,并且被构造成将储存的电力供给至所述主回路和所述副回路;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根据电力至电动机的供给状况以及电力在所述蓄电池中的储存状况来控制所述接触器的断开/闭合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设置在所述副回路和蓄电池一组与所述主回路之间,并且被构造成断开或闭合在所述副回路和蓄电池一组与所述主回路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另外包括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设置在所述副回路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并且被构造成断开或闭合在所述副回路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根据电力至所述电动机的供给状况以及电力在所述蓄电池中的储存状况来控制所述第二接触器的断开/闭合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另外包括第三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设置在所述主回路中由所述第一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与由所述第二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之间,并且被构造成断开或闭合在由所述第二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与所述多个电动机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根据电力至所述电动机的供给状况以及电力在蓄电池中的储存状况来控制所述第三接触器的断开/闭合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另外包括电力变换装置,其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中,连接至所述副回路,被构造成能够连接至另一车辆的电源,并且被构造成将电力供给至蓄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以及由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地板上,所述第三发动机和由所述第三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装设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地板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排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另外包括电力变换装置,其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中,连接至所述副回路,被构造成能够连接至另一车辆的电源,并且被构造成将电力供给至蓄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以及由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地板上,并且第三发动机和由所述第三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装设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地板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以及由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地板上,并且第三发动机和由所述第三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装设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地板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排量。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包括相同的排量。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排量。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式电气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排量。
CN201210558950.7A 2011-12-20 2012-12-20 混合式电气机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15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78316A JP5823281B2 (ja) 2011-12-20 2011-12-20 ハイブリッド式電気機関車
JP2011-278316 2011-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1566A CN103171566A (zh) 2013-06-26
CN103171566B true CN103171566B (zh) 2016-04-27

Family

ID=46924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895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1566B (zh) 2011-12-20 2012-12-20 混合式电气机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86997B2 (zh)
EP (1) EP2607147A3 (zh)
JP (1) JP5823281B2 (zh)
CN (1) CN1031715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0015A1 (ja) * 2010-11-05 2012-05-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
JP5823281B2 (ja) * 2011-12-20 2015-11-25 株式会社東芝 ハイブリッド式電気機関車
JP5814814B2 (ja) * 2012-02-06 2015-1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の駆動制御方法
US9637141B2 (en) * 2012-12-03 2017-05-02 Electro-Motive Diesel, Inc. Locomotive system
CN103640579A (zh) * 2013-12-02 2014-03-19 淮南市长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
US10160333B2 (en) 2015-01-07 2018-12-25 Herzog Railroad Services, Inc. Backup power system for railroad power units
JP6972156B2 (ja) * 2017-10-13 2021-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駆動制御装置および該駆動制御装置を搭載する編成列車
RU2766021C1 (ru) * 2021-09-20 2022-02-0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дви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АО "ВНИКТИ")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передачи тепловоз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4607A (ja) * 1995-03-14 1996-09-24 Toshiba Corp 電気車の車両構造
JPH10191505A (ja) * 1996-12-24 1998-07-21 Hitachi Ltd 内燃式電気機関車
JP2004282859A (ja) * 2003-03-14 2004-10-07 Hitachi Ltd 鉄道車両の駆動装置
JP2004336833A (ja) * 2003-04-30 2004-11-25 Hitachi Ltd 鉄道車両用電力変換器の制御装置
JP2005083218A (ja) * 2003-09-05 2005-03-31 Hokkaido Railway Co 気動車および編成車両
JP2007143290A (ja) * 2005-11-18 2007-06-07 Hitachi Ltd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17849A (en) * 1941-01-30 1943-04-27 Baldwin Locomotive Works Locomotive
JPH08198102A (ja) 1995-01-27 1996-08-06 Hitachi Ltd 気動車の制御方法
JPH09168204A (ja) * 1995-12-15 1997-06-24 Toshiba Corp 電気車の制御装置
JP2002345109A (ja) * 2001-05-16 2002-11-29 Nissan Motor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JP2003106342A (ja) 2001-09-28 2003-04-09 Jat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クラッチ構造
WO2005086910A2 (en) * 2004-03-08 2005-09-22 Railpower Technologies Corp. Hybrid locomotive configuration
EP1791746A2 (en) * 2004-08-09 2007-06-06 Railpower Technologies Corp. Locomotive power train architecture
US7444944B2 (en) * 2005-06-15 2008-11-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ultiple engine hybrid locomotive
US20080121136A1 (en) * 2006-11-28 2008-05-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ybrid locomotiv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080148993A1 (en) * 2006-12-08 2008-06-26 Tom Mack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00144219A1 (en) * 2008-12-05 2010-06-10 Brunswick Corporation Marine Vessel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
US8640629B2 (en) * 2009-05-01 2014-02-04 Norfolk Southern Corporation Battery-powered all-electric and/or hybrid locomotive and related locomotive and train configurations
US8136454B2 (en) * 2009-05-01 2012-03-20 Norfolk Southern Corporation Battery-powered all-electric locomotive and related locomotive and train configurations
CN201544960U (zh) * 2009-11-17 2010-08-11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轨道混和动力机车的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US8421266B2 (en) * 2010-05-06 2013-04-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for powered rail vehicles
US8511449B2 (en) * 2010-06-29 2013-08-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opulsion system for a powered rail vehicle and method of adapting the propulsion system betwee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CN201834013U (zh) * 2010-08-09 2011-05-18 湖北晨风掘进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机车
JP5823281B2 (ja) * 2011-12-20 2015-11-25 株式会社東芝 ハイブリッド式電気機関車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4607A (ja) * 1995-03-14 1996-09-24 Toshiba Corp 電気車の車両構造
JPH10191505A (ja) * 1996-12-24 1998-07-21 Hitachi Ltd 内燃式電気機関車
JP2004282859A (ja) * 2003-03-14 2004-10-07 Hitachi Ltd 鉄道車両の駆動装置
JP2004336833A (ja) * 2003-04-30 2004-11-25 Hitachi Ltd 鉄道車両用電力変換器の制御装置
JP2005083218A (ja) * 2003-09-05 2005-03-31 Hokkaido Railway Co 気動車および編成車両
JP2007143290A (ja) * 2005-11-18 2007-06-07 Hitachi Ltd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23281B2 (ja) 2015-11-25
US20130152815A1 (en) 2013-06-20
JP2013129226A (ja) 2013-07-04
US9186997B2 (en) 2015-11-17
EP2607147A3 (en) 2017-10-18
CN103171566A (zh) 2013-06-26
EP2607147A2 (en)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1566B (zh) 混合式电气机车
EP3424770B1 (en) Extended-range electric passenger vehicle having front-mounted engine
AU2008247963B2 (en) Electric drive vehicle retrofit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7723932B2 (en) Propulsion system
US20200207377A1 (en) Railway power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203611984U (zh) 内燃电力双动力轨道车辆
US11021061B2 (en) Power hybrid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CA2694420A1 (en) Container-based locomotive power source
CN103213584A (zh) 一种轨道双动力作业车
US20200207376A1 (en) Power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202320312U (zh)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CN110816309A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和驱动控制方法
CN103129566A (zh) 轨道双动力工程车
CN108068634A (zh) 一种混合动力直流电传动轨道车
CN102510119A (zh) 电动汽车的车载发电系统
CN208971430U (zh) 增程式大功率低速非连续运行电动牵引系统
CN202657032U (zh) 一种轨道双动力作业车
CN203094062U (zh) 燃料电池机车
CN113415163A (zh) 混合动力汽车低压供电系统、控制方法及混合动力汽车
Junak Development of vehicle drivetrain and its components-solutions for CO2 reduction
CN202389370U (zh) 轨道双动力工程车
CN206465934U (zh) 大功率低速电瓶牵引车机电控制装置
CN105730214A (zh) 一种单轴前置后驱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8068831A (zh) 一种混合动力直流电传动作业车
CN201410891Y (zh) 一种港口牵引车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