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6856A - 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6856A
CN103166856A CN2011104279693A CN201110427969A CN103166856A CN 103166856 A CN103166856 A CN 103166856A CN 2011104279693 A CN2011104279693 A CN 2011104279693A CN 201110427969 A CN201110427969 A CN 201110427969A CN 103166856 A CN103166856 A CN 103166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sp
eid
terminal iidentification
new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79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6856B (zh
Inventor
李海波
李杨
谭倩
林涛
赵志军
唐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Priority to CN2011104279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6856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11042796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3166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6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6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6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68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LISP协议将IP地址分成:主机名称、EID身份标识和RLOC路由标识,所述主机名称全球唯一;所述方法当移动节点移动到一个新的LISP区域,它将动态获得一个新的终端标识EID;传输层和应用层将采用所述新的终端标识EID发起新的对话请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系统,包含:IP地址生成及更新子系统,该模块用于生成各节点的IP地址,所述IP地址包含:主机名称、EID身份标识和RLOC路由标识;主机名称-终端标识映射子系统;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子系统;移动性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基于所述IP地址、主机名称-终端标识和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子系统实现对会话的移动性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性已经成为网络中必须要支持的一项基本功能。然而,在互联网设计之初,只考虑了固定终端的访问,没有考虑到终端移动性的问题。同时,随着互联网中多宿主(Multihoming)、流量工程和非聚合地址的使用,导致BGP路由表迅速增长。
IP地址的双重属性是产生以上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IP地址同时具有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两种属性。作为终端的身份标识,IP地址在终端移动过程中不能改变,否则TCP、UDP等上层应用业务连接会因地址的改变而中断;作为终端的位置标识,IP地址在移动过程中必须改变,否则路由器无法把数据包正确地转发到终端。
针对IP地址具有双重属性的缺陷,业界在研究多种基于身份位置分离的下一代网络技术,一般分为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两类解决方案。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LISP,Locator/ID Separ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解决方案,旨在减小核心网络路由表规模。LISP将互联网IP地址分为终端标识(EID,Endpoint Identifiers)和路由位置(RLOC,Routing Locator)两部分。其中,EID用于标识一台主机设备,而RLOC用于路由寻址和数据报文的转发。图1为LISP网络架构图,整个LISP网络由IP骨干网和边缘网络组成。边缘网络由隧道路由器构成,隧道路由器分为两类:作为通信发起方的入口路由器称为ITR(Ingress Tunnel Router),作为通信接收方的出口隧道路由器称为ETR(Egress Tunnel Router),ITR和ETR的地址由RLOC表示。LISP是一种映射封装(map-encapsulation)的方案,采用一种“IP-in-IP”的方式进行报文封装。具体就是:在普通IP报文的外面再封装一层IP外层报文,其中,内层IP报文头部的源地址和目的IP地址字段分别用源EID和目的EID表示,外层IP报文头部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分别用ITR和ETR的地址表示,这样,报文在核心网络传输过程中,只需要根据外层IP报文头部的ETR进行路由寻址和转发即可,内层IP报文头部在传输过程中保持不变。
总的来说,LISP有三大优点。第一,LISP倾向于在主机端不作改动,在路由系统也没有引起大的改变。第二,它具备显著减小全球路由表的潜力。第三,映射系统给流量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机会。不过,LISP可能将全球路由表的汇聚性问题转移到全球映射系统的汇聚性问题。
为了实现EID到RLOC的映射,LSIP+ALT方案提出一种分布式的叠加层,EID前缀在叠加层以广播的形式传播,该方案要求EID必须以一种便于聚合的层次化方式分配,但在主机移动时,移动到其他区域内的主机EID无法在新的区域内聚合,因此该方案无法解决主机移动性问题。
LISP-MN是IETF工作组最近提出来的支持LISP移动性的方案。在该方案中,一个LISP节点具有一个永久性的EID,用作识别主机而不是路由。当一个移动节点漫游至一个新的网络中时,它接收到一个转交地址。该地址是当前可达的,并在映射系统把它注册为Local Locator(LLOC)。所有的LLOC都预先在映射系统里和RLOC一起注册。LISP-MN采用两层封装机制,首先在本地发包时,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EID1和EID2的外面先加一层LLOC1和LLOC2的IP包头,在这里,LLOC1与EID1对应,LLOC2与EID2对应。之后MN将此包发送到ITR,ITR然后按照LLOC地址进行映射和封装。数据包到达对端后,再进行一次解封装操作。
LISP网络架构是为了解决IP地址双重属性而提出的,其极大的增强了网络的路由可扩展性。但是,LISP中并未对移动性提供具体的支持方案。目前,LSIP+ALT方案提出一种分布式的叠加层,EID前缀在叠加层以广播的形式传播,该方案要求EID必须以一种便于聚合的层次化方式分配,但在主机移动时,移动到其他区域内的主机EID无法再新的区域内聚合,因此该方案无法解决主机移动性问题。而LISP-MN方案虽然能够提供终端移动性支持,但是其在终端上增加了一个微LISP节点功能,同时因为双重封装机制等问题,使得切换的QoS非常低。
此外,虽然LISP提出了一些设计目标,但它并没有提出一个清晰的方案来实现。它甚至忽视了一些问题,比如快速移动性。LISP-MN存在的问题如下:
●基于主机的方式。LISP-MN要求节点在移动时获取新的Locator,并参与到移动管理的步骤中,这违背了LISP的设计初衷。MN由于要具备ITR/ETR的功能而负载过重。
●开销。LISP-MN要求对所有的包双重封装和解封装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增加了系统的开销。
●切换性能。MN需要承受由于新位置识别、双重封装和查找引起的较长的时延和丢包率。
本发明采用的英文简写全称及中文全称如下:
HN(Host Name),主机名称;
EID(Endpoint Identifiers),终端标识;
RLOC(Routing Locators),路由位置;
ITR(Ingress Tunnel Router),入口隧道路由器;
ETR(Egress Tunnel Router),出口隧道路由器;
HN-EID mapping system(Host Name-Endpoint Identifiers mapping system),
HN-EID映射系统;
EID-RLOC mapping system(Endpoint Identifiers-Routing Locators mapping system),
EID-RLOC映射系统;
LISP+ALT(LISP Alternative Logical Topology),LISP可替代逻辑拓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移动性管理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该方法基于LISP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IP地址分成:主机名称、EID身份标识和RLOC路由标识,所述主机名称全球唯一,且当节点在LISP区域间发生移动时该节点的EID身份标识将被动态更新;所述方法具体步骤为:当移动节点移动到一个新的LISP区域,它将动态获得一个新的终端标识EID;传输层和应用层将采用所述新的终端标识EID发起新的对话请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输层和应用层将采用如下步骤发起新的对话请求:
步骤201)当移动节点MN进入一个新的LISP区域时,为其动态分配一个新的终端标识EID 2;
步骤202)对于新发起的会话将采用新的终端标识EID 2作为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而在该移动节点上已有的会话仍然将采用旧的终端标识EID 1;
步骤203)将新的终端标识EID 2信息注册到主机名-终端标识映射系统中;同时,将该移动节点旧的终端标识EID1与新的RLOC2的映射信息注册到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系统中。
优化的,所述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方法还包含如下步骤:
对原有会话进行切换重定向的步骤,位于新LISP区域的ITR将EID 1-RLOC 2绑定消息告知位于旧LISP区域的ITR,位于旧LISP区域的ITR再次收到终端的数据包时,告知对端新的RLOC 2的地址,从而实现切换时的重定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名称的长度可变且可读;所述终端标识EID位于LISP数据包中头部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的IPv4或IPv6地址且不可读。所述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系统采用LISP+ALT系统或者是LISP+DHT系统;所述主机名称-终端标识映射系统采用改进的DNS系统;所述改进的DNS系统记录主机名称和终端标识的映射关系,以及终端标识映射的优先级;当终端移动时,该终端能同时存在若干终端标识即主机名称与终端标识的映射是一对多的关系;当在映射查询时,新获取的终端标识EID拥有较高的优先级。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LISP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
IP地址生成及更新子系统,该模块用于生成各节点的IP地址,所述IP地址包含:主机名称、EID身份标识和RLOC路由标识,所述主机名称全球唯一,且当节点在LISP区域间发生移动时该节点的EID身份标识将被动态更新;
主机名称-终端标识映射子系统,用于注册移动节点获取的新的终端标识EID 2信息;
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子系统,用于注册移动节点旧的终端标识EID1与新的RLOC2的映射信息;
移动性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基于所述IP地址、主机名称-终端标识和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子系统实现对传输层和应用层会话的移动性管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性管理子系统进一步包含如下模块:
终端标识分配模块,用于当移动节点MN进入一个新的LISP区域时启动IP地址生成子系统,为该移动节点动态分配一个新的终端标识EID 2;
会话发起和维持模块,用于对于新发起的会话将采用新的终端标识EID 2作为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而在该移动节点上已有的会话仍然将采用旧的终端标识EID 1;
注册模块,用于将新的终端标识EID 2信息注册到主机名-终端标识映射系统中;同时,将该移动节点旧的终端标识EID1与新的RLOC2的映射信息注册到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系统中;和
对原有会话进行切换重定向的模块,用于位于新LISP区域的ITR将EID 1-RLOC 2绑定消息告知位于旧LISP区域的ITR,位于旧LISP区域的ITR再次收到终端的数据包时,告知对端新的RLOC 2的地址,从而实现切换时的重定向。
可选的,所述IP地址生成及更新子系统生成的主机名称的长度可变且可读;生成的终端标识EID为位于LISP数据包中头部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的IPv4或IPv6地址且不可读。所述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子系统采用LISP+ALT子系统或者是LISP+DHT子系统;所述主机名称-终端标识映射系统采用改进的DNS系统;所述改进的DNS系统记录主机名称和终端标识的映射关系,以及终端标识映射的优先级;当终端移动时,该终端能同时存在若干终端标识即主机名称与终端标识的映射是一对多的关系;当在映射查询时,新获取的终端标识EID拥有较高的优先级。
总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性管理方案,该方案是基于网络侧的,包含了三种命名空间(主机名,EID,Locator),并引入了一种新的从主机名到EID的映射。其中,用来标识移动节点的主机名是全球唯一的。同时,一旦移动节点移动到一个新的LISP区域,它将动态获得一个新的EID。因此,传输层和应用层将采用新EID来发起新的对话。这种动态EID配置方案可以在保持低开销的前提下提供灵活的移动性支持,并且维护全球EID/RLOC映射系统的规模性和汇聚性。另外,通过引入一种新的快速位置更新方法,来实现以先前的EID产生的旧的会话与新会话之间平滑的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
1、本方案不会增加终端的功能实体,减小了终端设计的复杂度,具有相对方便的应用性。
2、本方案对终端的移动性动态提供移动管理支持,使得系统能够承载更多的负载。
3.本方案支持终端切换时的快速位置更新,减小了切换时延。
总之,本发明立足于LISP网络中的移动性问题:基于现有的LISP协议,在不增加终端新的功能的前提下,提供网络侧移动性支持功能。引入主机名的命名空间机制,同时引入HN-EID映射机制,实现了HN-EID-RLOC的两步映射;同时引入动态移动性管理机制,只对老的会话进行移动性管理,新发起的会话不进行移动性管理,使得网络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优化了系统的性能;方法进一步引入快速位置更新机制,减小了切换的延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该方法不引入任何附加网元,且各参与网元之间采用松耦合机制,使得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身份与位置分离协议下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案,能较好地实现对终端的无缝切换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LISP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的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实例提供的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包含的切换步骤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实例提供的数据转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网络侧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案,其网络框架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此方案,本发明移动性管理系统包含:三种命名空间和两个映射系统,以及一套动态移动性管理子系统。
具体地,所述三种命名空间为:主机名(HN,Home Name),终端标识(EID),路由位置(RLOC)。其中,HN是不变的且全球唯一的主机标识,EID用来标识移动节点(MN)的地址,RLOC用来标识ITR/ETR的地址。MN的EID在节点移动至新的LISP区域时会发生改变。HN是长度可变的、可读的、方便记忆的,如mnhpnl.ac.cn,而EID是用在LISP数据包中头部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的IPv4或IPv6地址,它是不可读的。
所述两种映射系统为:HN-EID映射系统和EID-RLOC映射系统。其中,EID-RLOC映射系统依旧采用原有的LISP+ALT系统或者是LISP+DHT系统;HN-EID映射系统采用类似于DNS系统的方式,但有所区别。下表1所示为HN-EID映射系统中的一个映射表。HN-EID映射系统中,记录了HN和EID的映射关系,以及EID映射的优先级。考虑到终端移动时,可能会存在多个EID的情况,所以HN与EID的映射是一对多的关系,在映射查询时,新获取的EID拥有较高的优先级。
表1
Figure BDA0000122178530000061
本方案所述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MN进入到一个新的LISP区域后就会动态获得一个新的EID 2;
新发起的会话将采用新的EID 2作为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而老的会话为了支持移动性仍然将采用旧的EID 1;
新的EID 2信息注册到HN-EID映射系统中去;同时,老的EID 1与新的RLOC2的映射信息注册到EID-RLOC映射系统中去。
终端移动后,对老的会话提供移动性支持。新的ITR会将新的EID 1-RLOC 2绑定消息告知老的ITR。老的ITR再次收到终端的数据包时,告知对端新的RLOC 2的地址,从而实现切换时的重定向。
同时,本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快速位置更新的方法,此方法包括:
当终端移动之后,新的ITR会将新的EID 1-RLOC 2绑定的消息快速通知给与终端正在进行通信的对端所对应的ETR上。这样ETR便能快速的获取到终端最新的RLOC2地址,从而实现更快速的切换。
本发明提出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网络侧的,包含了三种命名空间(HN,EID,Locator),并引入了一种新的从主机名到EID的映射。其中,HN用来标识移动节点的主机名是全球唯一的。同时,一旦移动节点移动到一个新的LISP区域,它将动态获得一个新EID。因此,传输层和应用层将采用新EID来发起新的对话。这种动态EID配置方案可以在保持低开销的前提下提供灵活的移动性支持,并且维护全球EID/RLOC映射系统的规模性和汇聚性。另外,通过引入一种新的快速位置更新方法,来实现以先前的id产生的旧的会话与新会话之间平滑的切换。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原有LISP系统中终端节点的多EID区分,动态的进行移动性管理支持。
如图3所示,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从图中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301)当移动节点MN进入一个新的LISP区域时,为其动态分配一个新的终端标识EID 2;
步骤302)对于新发起的会话将采用新的终端标识EID 2作为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而在该移动节点上已有的会话仍然将采用旧的终端标识EID 1;
步骤303)将新的终端标识EID 2信息注册到主机名-终端标识映射系统中;同时,将该移动节点旧的终端标识EID1与新的RLOC2的映射信息注册到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系统中。
步骤304)对原有会话进行切换重定向的步骤,位于新LISP区域的ITR将EID1-RLOC 2绑定消息告知位于旧LISP区域的ITR,位于旧LISP区域的ITR再次收到终端的数据包时,告知对端新的RLOC 2的地址,从而实现切换时的重定向。
基于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本发明LISP动态移动性管理的实现流程如图4所示,注意在该图中:(1):使用EID_1作为地址的老会话(1);(a):切换前;(b):切换后;(2):使用EID_2作为地址的新会话(2).模块A:终端初始化会话,因此从HN-EID映射系统中获取CN_1(12.0.0.1)的终端标识EID;模块B:MR_C绑定MN的EID_2(11.0.0.1)到HN-EID映射系统中去;模块C:CN_2发起新的会话,因此从HN-EID映射系统中获取MN(11.0.0.1)的终端标识EID。MN在位置A与CN_1产生会话(1),当它移动到位置C后,会话(1)就被转交给C。同时,CN_2在MN移动到位置C后向它发起新的会话(2)。图4表示了整个过程的注册和转接信号的流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每个ETR在自己的位置注册自己的EID前缀到相应的映射服务器上。
步骤402)当MN从位置A启动时,它根据EID前缀(10.0.0.0/24)配置得到EID_1(10.0.0.1)。
步骤403)MN开始和CN_1通信。MN首先通过发送Map request消息查询HN-EID映射系统获得CN_1的EID(12.0.0.1),然后,MN分别以10.0.0.1和12.0.0.1为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发出第一个数据包。
步骤404)当ITR/ETR_A收到这个包时,ITR/ETR_A执行RLOC查询操作获取EID的RLOC地址,此操作与LISP中操作相同。
步骤405)EID-RLOC映射系统收到此查询消息后,将ETR_B的地址就以RLOC(3.0.0.1)的形式返回。
之后,数据通过在ITR/ETR_A和ITR/ETR_B处封装和解封装来完成在核心网内的传输。图5中,模块(a)描述了会话(1)的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注意在该图中:(1):使用EID_1作为地址的老会话(1);(a):切换前;(b):切换后;(2):使用EID_2作为地址的新会话(2)。在位置A处的映射查询和数据初始化与标准LISP中一样。
步骤406)当MN移至位置C,而会话(1)需要保持并移交至新站点。在该方案中,MN在位置C处获得新的EID_2(11.0.0.1),以在位置A处相同的方式启动。
步骤407)ITR/ETR_C将EID_2注册到HN-EID映射系统里。现在HN-EID映射系统里面存在一个HN(mnhpnl.ac.cn)对应两个不同优先级的EID(10.0.0.1和11.0.0.1)的条目,如下表2所示。由于现在该MN节点在位置C,所以把EID_2的优先级设置比EID_1高。这样在后续的应用中就采用EID_2作MN的目的地址。
表2步骤408~410)此时会话(1)中的数据包仍然使用EID_1作源地址来保持会话的连贯性,具体如步骤408-410所示。当ITR/ETR_C接到第一个目的地址为EID_1的数据包时,它就认识到该MN需要移动性支持,因为该包中的源地址EID_1与它自己的EID前缀不匹配。然后ITR/ETR_C发出EID_1-RLOC_2的映射更新消息给ITR/ETR_A。当ITR/ETR_A接收到该信息后,它就添加该EID_1至RLOC_2的映射条目,并赋之更高的优先级。这样,任何指向EID_1的映射请求都会被返回2.0.0.1,从而指向位置C。而别的来自10.0.0.0/24区域的主机请求仍旧会指向位置A。这样,该方案可以保持LISP映射系统的规模性和汇聚性,路由重定向只针对个别移动的用户。
步骤411)ITR/ETR_A在更新完MN的EID_1-RLO_2映射数据库后,开始进行快速的位置更行步骤。首先,ITR/ETR_A通知ITR/ETR_B更新EID_1-RLOC_2的缓存。所以ITR/ETR_B不必要去请求映射系统来获知MN的新RLOC。然后ITR/ETR_A将缓存中发往MN的数据发往ITR/ETR_C,直至数据被直接发往RLOC_2为止,如图4中模块b所示。因此,该方案可以在保持一个低时延和丢包率的情况下提供一个平稳的ITR/ETR交接。
假定现在位置B中的CN_2想与位置C中的MN通信。
步骤412~414)B首先通过查询HN-EID映射系统来获取MN的EID,被告知两个不同优先级的EID_1和EID_2,如图4中模块C所示。CN_2根据自己的设置来选择一个EID与之通信,多数情况下EID_2是被推荐的。然后CN_2就以EID_2为目的地发出第一个数据包。接下来的映射和封装与lisp中相同,(见图4中步骤12-14)。
可以看出MN可以同时为不同的应用保持会话(1)和(2),所以该方案可以在LISP架构中提供一个灵活的移动性支持。
总之,本发明LISP网络架构是为了解决IP地址双重属性而提出的,其极大的增强了网络的路由可扩展性。但是,LISP中并未对移动性提供具体的支持方案。目前,LSIP+ALT方案提出一种分布式的叠加层,EID前缀在叠加层以广播的形式传播,该方案要求EID必须以一种便于聚合的层次化方式分配,但在主机移动时,移动到其他区域内的主机EID无法再新的区域内聚合,因此该方案无法解决主机移动性问题。而LISP-MN方案虽然能够提供终端移动性支持,但是其在终端上增加了一个微LISP节点功能,同时因为双重封装机制等问题,使得切换的QoS非常低。
本发明立足于LISP网络中的移动性问题:基于现有的LISP协议,在不增加终端新的功能的前提下,提供网络侧移动性支持功能。引入主机名的命名空间机制,同时引入HN-EID映射机制,实现了HN-EID-RLOC的两步映射;同时引入动态移动性管理机制,只对老的会话进行移动性管理,新发起的会话不进行移动性管理,使得网络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优化了系统的性能;方法进一步引入快速位置更新机制,减小了切换的延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该方法不引入任何附加网元,且各参与网元之间采用松耦合机制,使得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介绍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的LISP架构下移动性管理的可以应用的一种方法,该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而并非限制。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修改或者等同替代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该方法基于LISP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IP地址分成:主机名称、EID身份标识和RLOC路由标识,所述主机名称全球唯一,且当节点在LISP区域间发生移动时该节点的EID身份标识将被动态更新;所述方法具体步骤为:
当移动节点移动到一个新的LISP区域,它将动态获得一个新的终端标识EID;传输层和应用层将采用所述新的终端标识EID发起新的对话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和应用层将采用如下步骤发起新的对话请求:
步骤201)当移动节点MN进入一个新的LISP区域时,为其动态分配一个新的终端标识EID 2;
步骤202)对于新发起的会话将采用新的终端标识EID 2作为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而在该移动节点上已有的会话仍然将采用旧的终端标识EID 1;
步骤203)将新的终端标识EID 2信息注册到主机名-终端标识映射系统中;同时,将该移动节点旧的终端标识EID1与新的RLOC2的映射信息注册到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系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含如下步骤:
对原有会话进行切换重定向的步骤,位于新LISP区域的ITR将EID 1-RLOC 2绑定消息告知位于旧LISP区域的ITR,位于旧LISP区域的ITR再次收到终端的数据包时,告知对端新的RLOC 2的地址,从而实现切换时的重定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名称的长度可变且可读;
所述终端标识EID位于LISP数据包中头部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的IPv4或IPv6地址且不可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系统采用LISP+ALT系统或者是LISP+DHT系统;所述主机名称-终端标识映射系统采用改进的DNS系统;
所述改进的DNS系统记录主机名称和终端标识的映射关系,以及终端标识映射的优先级;当终端移动时,该终端能同时存在若干终端标识即主机名称与终端标识的映射是一对多的关系;当在映射查询时,新获取的终端标识EID拥有较高的优先级。
6.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LISP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
IP地址生成及更新子系统,该模块用于生成各节点的IP地址,所述IP地址包含:主机名称、EID身份标识和RLOC路由标识,所述主机名称全球唯一,且当节点在LISP区域间发生移动时该节点的EID身份标识将被动态更新;
主机名称-终端标识映射子系统,用于注册移动节点获取的新的终端标识EID 2信息;
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子系统,用于注册移动节点旧的终端标识EID1与新的RLOC2的映射信息;
移动性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基于所述IP地址、主机名称-终端标识和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子系统实现对传输层和应用层会话的移动性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子系统进一步包含如下模块:
终端标识分配模块,用于当移动节点MN进入一个新的LISP区域时启动IP地址生成子系统,为该移动节点动态分配一个新的终端标识EID 2;
会话发起和维持模块,用于对于新发起的会话将采用新的终端标识EID 2作为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而在该移动节点上已有的会话仍然将采用旧的终端标识EID 1;
注册模块,用于将新的终端标识EID 2信息注册到主机名-终端标识映射系统中;同时,将该移动节点旧的终端标识EID1与新的RLOC2的映射信息注册到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系统中;和
对原有会话进行切换重定向的模块,用于位于新LISP区域的ITR将EID 1-RLOC 2绑定消息告知位于旧LISP区域的ITR,位于旧LISP区域的ITR再次收到终端的数据包时,告知对端新的RLOC 2的地址,从而实现切换时的重定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P地址生成及更新子系统生成的主机名称的长度可变且可读;生成的终端标识EID为位于LISP数据包中头部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的IPv4或IPv6地址且不可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标识-路由位置映射子系统采用LISP+ALT子系统或者是LISP+DHT子系统;所述主机名称-终端标识映射系统采用改进的DNS系统;
所述改进的DNS系统记录主机名称和终端标识的映射关系,以及终端标识映射的优先级;当终端移动时,该终端能同时存在若干终端标识即主机名称与终端标识的映射是一对多的关系;当在映射查询时,新获取的终端标识EID拥有较高的优先级。
CN201110427969.3A 2011-12-19 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6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7969.3A CN103166856B (zh) 2011-12-19 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7969.3A CN103166856B (zh) 2011-12-19 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6856A true CN103166856A (zh) 2013-06-19
CN103166856B CN103166856B (zh) 2016-12-14

Family

ID=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8922A (zh) * 2014-09-01 2014-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分离的终端位置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4780102A (zh) * 2015-04-07 2015-07-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lisp网络中的虚拟机迁移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591890A (zh) * 2015-09-28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入口隧道路由器的映射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06420A (zh) * 2013-06-28 2016-06-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提供商网络中的服务链的系统和方法
CN105763669A (zh) * 2016-03-02 2016-07-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边缘设备主机名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90693A1 (en) * 2016-05-06 2017-1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dictive routing for mobility
CN107659504A (zh) * 2017-09-14 2018-02-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保障lisp通信数据完整性的首包缓冲方法
US10554551B2 (en) 2016-11-11 2020-02-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to optimize mapping for multiple locations of a device in mobility
CN112800142A (zh) * 2020-12-15 2021-05-14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Mr作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3773A (zh) * 2020-11-24 2022-05-27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层次结构的标识寻址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034A (zh) * 2009-07-08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数据转发系统及方法
CN102075420A (zh) * 2010-12-27 2011-05-2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位置标识和主机标识分离的系统及其移动性管理方法
CN102170386A (zh) * 2010-02-26 2011-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数据封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034A (zh) * 2009-07-08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协议数据转发系统及方法
CN102170386A (zh) * 2010-02-26 2011-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数据封装方法
CN102075420A (zh) * 2010-12-27 2011-05-2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位置标识和主机标识分离的系统及其移动性管理方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6420A (zh) * 2013-06-28 2016-06-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提供商网络中的服务链的系统和方法
CN105706420B (zh) * 2013-06-28 2019-07-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提供商网络中的服务链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58922B (zh) * 2014-09-01 2017-08-08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分离的终端位置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4158922A (zh) * 2014-09-01 2014-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分离的终端位置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4780102A (zh) * 2015-04-07 2015-07-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lisp网络中的虚拟机迁移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780102B (zh) * 2015-04-07 2017-12-1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lisp网络中的虚拟机迁移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591890A (zh) * 2015-09-28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入口隧道路由器的映射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91890B (zh) * 2015-09-28 2019-03-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入口隧道路由器的映射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63669A (zh) * 2016-03-02 2016-07-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边缘设备主机名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63669B (zh) * 2016-03-02 2019-12-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边缘设备主机名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US10349333B2 (en) 2016-05-06 2019-07-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Predictive routing for mobility
WO2017190693A1 (en) * 2016-05-06 2017-1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dictive routing for mobility
US10897734B2 (en) 2016-05-06 2021-01-1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Predictive routing for mobility
US11452025B2 (en) 2016-05-06 2022-09-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Predictive routing for mobility
US10554551B2 (en) 2016-11-11 2020-02-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to optimize mapping for multiple locations of a device in mobility
CN107659504A (zh) * 2017-09-14 2018-02-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保障lisp通信数据完整性的首包缓冲方法
CN107659504B (zh) * 2017-09-14 2019-11-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保障lisp通信数据完整性的首包缓冲方法
CN114553773A (zh) * 2020-11-24 2022-05-27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层次结构的标识寻址方法
CN112800142A (zh) * 2020-12-15 2021-05-14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Mr作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0142B (zh) * 2020-12-15 2023-08-08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Mr作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7583B (zh) 一种虚拟机移动性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JP5479599B2 (ja) 通信方法、通信過程におけるデータメッセージ転送方法及び通信ノード
CN102025702B (zh) 基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架构的网络及其骨干网和网元
TWI500305B (zh) 利用nat64致能ipv6之行動通訊
CN103262585B (zh) 用于无归属mpls微移动性的方法和网络单元
US20040184465A1 (en) Mobile I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dual stack transi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123182B (zh) 一种基于ipv6地址的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分离的方法
CN102075420B (zh) 基于位置标识和主机标识分离的系统及其移动性管理方法
US2013019836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locator and identifier of mobile host
CN10579145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47349A (zh) 一种虚拟机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US8730964B2 (en) Syst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router,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CN103957161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57621A (zh) 一种基于位置和身份标识分离的通信网络系统及其设备
CN101730166B (zh) 用于移动ip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25604B (zh) 一种承载网络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3037360A (zh) 基于lisp的映射请求响应、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应设备
CN103108056B (zh) 一种实现身份位置分离网络的设备及方法
CN113285894B (zh) 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身份标识网络移动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717640B (zh) 一种基于定位的无线网络通信的实现方法
CN104780522A (zh) 一种lisp标识承载接入网支持终端移动接入的方法
CN103167463B (zh) 更新报文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映射服务器和移动节点
US200901477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of node using layer 2/layer 3 addresses
CN106792657B (zh) 一种支持身份与位置解耦的网络标识方法及装置
CN103166856A (zh) 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动态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