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5955A - 蓄电池的冷却构造 - Google Patents

蓄电池的冷却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5955A
CN103165955A CN2012103922562A CN201210392256A CN103165955A CN 103165955 A CN103165955 A CN 103165955A CN 2012103922562 A CN2012103922562 A CN 2012103922562A CN 201210392256 A CN201210392256 A CN 201210392256A CN 103165955 A CN103165955 A CN 103165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transfer sheet
battery module
cooling
cold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22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5955B (zh
Inventor
木村有寿
片山吾一
山本康一
藤冈征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65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5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5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5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7Prismatic or flat cells, e.g.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1Su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radiation, e.g. fin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thermal insulation or shiel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可靠地防止因结露水而在蓄电池模块和冷却板之间产生接地。由于将层叠了多个蓄电池单元(14)的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支承在冷却板(12)上,所以能够通过将蓄电池模块(13)的热量从冷却面(14a)传递给冷却板(12),从而进行冷却。由于在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与冷却板(12)之间配置有非导电性的绝缘片(22),所以因结露而产生的水滴即便附着于蓄电池模块(13)的表面,也可以由绝缘片(22)遮住该水滴向冷却板(12)侧流动,由此,能够防止在蓄电池模块(13)及冷却板(12)之间产生接地。

Description

蓄电池的冷却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将层叠了多个蓄电池单元的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支承于冷却板,将所述蓄电池模块的热从所述冷却面传递到所述冷却板,从而进行冷却。
背景技术
在内部流通制冷剂的中空的冷却板上支承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将蓄电池模块的热量从冷却面传递给冷却板进行冷却,在此情况下,由于不能避免在都是刚体的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和冷却板之间产生微小的空隙,所以存在通过该空隙妨碍冷却面和冷却板之间的热传导从而蓄电池模块的冷却性能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一种技术,其在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和冷却板之间夹着热传导性好的可以变形的传热片,通过传热片的变形使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和冷却板之间的空隙消失,促进从冷却面至冷却板的热传递,从而提高蓄电池模块的冷却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4775号公报
但是,蓄电池模块通过放电或充电而发热,通过放电或充电的停止而冷却,所以在其冷却时,空气中的水分有时成为水滴而在表面结露。通过结露而产生的水滴沿蓄电池模块的表面流下,在浸湿其下方的冷却板时,有时在蓄电池模块的端子和冷却板之间产生接地。
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虽然在蓄电池模块和冷却板之间夹有传热片,但是由于传热板不具备绝缘功能,所以存在无法防止所述接地的产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的情况而提出,目的在于可靠地防止因结露水而在蓄电池模块和冷却板之间产生接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将层叠了多个蓄电池单元的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支承在冷却板上,将所述蓄电池模块的热量从所述冷却面传递给所述冷却板,从而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与所述冷却板之间配置有非导电性的绝缘片。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除了技术方案1的构成之外,所述绝缘片具有从其外周沿着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侧面竖立起来的侧壁部而形成为盘状。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除了技术方案1或者技术方案2的构成之外,所述绝缘片由防水性的材料构成。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除了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中任意一个构成之外,在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与所述冷却板之间夹持有可在压力作用下变形且具有吸水性的传热片。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除了技术方案4的构成之外,在所述传热片的所述绝缘片侧形成有槽。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构成,由于将层叠了多个蓄电池单元的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支承在冷却板上,所以能够通过将蓄电池模块的热量从冷却面传递给冷却板,从而进行冷却。由于在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与冷却板之间配置有非导电性的绝缘片,所以因结露而产生的水滴即便附着于蓄电池模块的表面,也可以由绝缘片遮住该水滴向冷却板侧流动,由此,能够防止在蓄电池模块及冷却板之间产生接地。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构成,由于绝缘片具有从其外周沿着蓄电池模块的侧面竖立起来的侧壁部而形成为盘状,因此通过将水滴保持在绝缘片的内部而阻止其向冷却板侧流动,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接地的产生。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构成,由于绝缘片由防水性的材料构成,所以因结露而产生的水滴难以浸湿绝缘片的表面,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接地的产生。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构成,由于在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与冷却板之间夹持有可在压力作用下变形的传热片,所以使传热片变形而防止在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面与冷却板之间产生间隙,将蓄电池模块的热量从冷却面经传热片有效地传递给冷却板,可以提高蓄电池模块的冷却效果。另外,由于传热片具有吸水性,所以通过将因结露而产生的水滴保持在传热片而使其难以向绝缘片之外流出,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接地的产生。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5的构成,由于在传热片的绝缘片侧形成有槽,所以绝缘片和槽组合而形成划分出的排水槽,因此,能够防止吸水未吸净的结露水在绝缘片上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蓄电池模块的分解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上下颠倒的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4是图3的4部放大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图4的5-5线剖面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6是图4的6-6线剖面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传热片的形状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8是图2的8方向向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9是对应于图5的作用说明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10是对应于图6的作用说明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定位孔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图(第二~第四实施方式)。
图中
12-冷却板;
13-蓄电池模块;
14-蓄电池单元;
14a-冷却面;
21-传热片;
22-绝缘片
22b-侧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搭载在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组11被构成为在冷却板12上支承多个蓄电池模块13…,在图1以及图2中表示了冷却板12的一部分和2个蓄电池模块13、13。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蓄电池模块13、13被一体化,但是每个蓄电池模块13的构造实质上都相同。
蓄电池模块13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将分别呈长方体的多个(在实施方式中为12个)蓄电池单元14…隔着合成树脂制的中间支架15…层叠,并且在位于层叠方向两端的2个蓄电池单元14、14的外侧分别层叠合成树脂制的端部支架16、16。
如图3~图6所示,水平截面形成为H字状的中间支架15具有:板状的支架主体部15a,其被相邻的2个蓄电池单元14、14夹持;一对侧部凸缘15b、15b,它们从支架主体部15a的左右两侧边缘向层叠方向两侧突出;以及下部凸缘15c,其从支架主体部15a的下边缘向层叠方向两侧突出。相邻的中间支架15…的侧部凸缘15b…彼此啮合,从而这些中间支架15…的相互的位置关系被限制,其结果是,限制了多个蓄电池单元14…的相互的位置关系。下部凸缘15c的宽度比侧部凸缘15b、15b的宽度小,即使在相邻的中间支架15…的侧部凸缘15b…彼此啮合的状态下,下部凸缘15c…彼此也不啮合,蓄电池单元14…的下表面(后述的冷却面14a)在它们之间露出。
水平截面形成为“コ”字状的端部支架16具有:板状的支架主体部16a,其与位于层叠方向外端的蓄电池单元14的外表面抵接;以及一对侧部凸缘16b、16b,它们从支架主体部16a的左右两侧边缘向层叠方向内侧突出。这些侧部凸缘16b、16b与相邻的中间支架15的侧部凸缘15b、15b啮合,从而限制全部的中间支架15…以及端部支架16、16的位置关系。
返回图1以及图2,在各蓄电池模块13的一对端部支架16、16的层叠方向外表面上重合一对端板17、17,通过紧固带18紧固这一对端板17、17,由此,12个蓄电池单元14…、11个中间支架15…以及2个端部支架16、16被牢固地一体化。并且,相对于2个蓄电池模块13、13,共有2条紧固带18、18。此外,蓄电池单元14…、中间支架15…以及端部支架16、16的抵接面由粘接剂固定。
在蓄电池模块13的上表面固定有保持未图示的多个母线(bus bar)的母线板19,各蓄电池单元14…的端子彼此之间通过该母线板19被电连接。并且,并列设置的2个蓄电池模块13、13的上表面由共同的合成树脂制的外罩20覆盖。
构成蓄电池模块13的12个蓄电池单元14…的下表面、即蓄电池模块13…的下表面构成与冷却板12的上表面相对的冷却面14a…(参照图3~图6),在这些冷却面14a…和冷却板12的上表面之间夹着1个矩形状的传热片21。传热片21的材质为热传导性好的合成树脂(例如,硅酮橡胶),当施加压力时被压塌而可以变形为任意的形状。此外,传热片21的表面具有发黏特性(粘接性)。
在传热片21的下表面和冷却板12的上表面之间配置有绝缘片22。绝缘片22是具有非导电性以及防水性的PP(聚丙烯)或PPS(聚苯硫醚)等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其构成为具有底壁部22a和从底壁部竖立起来的侧壁部22b…的浅托盘状,在其内部嵌合蓄电池模块13的下部。因此,传热片21的上表面与蓄电池单元14…的冷却面14…抵接,传热片21的下表面与绝缘片22的上表面抵接。由于绝缘片22的厚度极薄,所以几乎不妨碍热传递。
冷却板12是热传导性好的金属制的中空部件,在上壁部12a以及下壁部12b之间划分出供制冷剂(例如,冷却空气)流通的制冷剂通路12c。在冷却板12的制冷剂通路12c中流通由未图示的冷却风扇吸入的冷却空气,从蓄电池单元14…的冷却面14a…经传热片21以及绝缘片22被传递到上壁部12a的热与冷却空气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蓄电池单元14…的冷却。
如图7所示,传热片21为在蓄电池单元14…的层叠方向上具有长边,在与其正交的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矩形状的片,其厚度沿短边固定,但沿长边变化。即,传热片21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的厚度T1大(例如,4.1mm),长边方向两端部的厚度T2小(例如,3.1mm),所述传热片21在其间连续变化。
此外,在传热片21上,沿长边方向形成有2列合计22个定位孔21a…。被相邻的一对蓄电池单元14、14夹着的中间支架15的下部凸缘15c的下表面与2个定位孔21a、21a分别相对。定位孔21a的形状为正方形,但其角部具有圆角。下部凸缘15c的宽度比定位孔21a、21a的宽度小,因此,可以通过定位孔21a、21a目视下部凸缘15c的两侧边缘。
在传热片21的上表面,即与蓄电池单元14…的冷却面14a…相对的面上,形成有与短边平行延伸的合计11个定位槽21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定位槽21b上分别重合2个定位孔21a、21a。中间支架15…的下部凸缘15c…从蓄电池单元14…的冷却面14a…向下方突出,这些下部凸缘15c…与定位槽21b…嵌合。11个定位槽21b…以在传热片21的厚度大的部分(长边方向中央部)宽度W1小、在传热片21的厚度小的部分(长边方向两端部)宽度W2大的方式阶段性地具有差。
在传热片21的上表面,沿蓄电池单元14…的冷却面14a…的中央部形成合计12个第一排气槽21c…。因此,11个定位槽21b…和12个第一排气槽21c…相互平行并且交错地形成。此外,在传热片21的下表面,以沿定位槽21b…以及第一排气槽21c…的中间位置的方式,形成各2个第二排气槽21d…,合计24个。在1个蓄电池单元14的冷却面14a上,2个第二排气槽21d、21d相对,并且,第二排气槽21d…的位置在长边方向上错位,使得不与定位槽21b…的位置以及第一排气槽21c…的位置重合。第二排气槽21d…的截面面积被设定为比第一排气槽21c…的截面面积大。
定位槽21b…、第一排气槽21c…以及第二排气槽21d…的两端部到达传热片21的一对长边而开口。
在中间支架15…以及端部支架16、16的下端,遍及全周形成有以从蓄电池单元14…的冷却面14a…向下方延伸并且蔓延向冷却面14a…侧的方式突出的突壁部15d…、16c、16c。这些突壁部15d…、16c、16c被形成为以具有稍许空隙α(参照图4~图6)的方式包围传热片21的外周,其从冷却面14a…向下的突出高度被设定为比传热片21的厚度小。
如图3以及图8所示那样,在绝缘片22的与一对长边对应的侧壁部22b、22b的上边缘突出设置有各3个卡止部22c…,在中央的2个卡止部22c、22c…上形成长边方向的长度短的卡止孔22d、22d,在两端的4个卡止部22c…形成长边方向的长度长的卡止孔22e…22e。另一方面,在与所述卡止部22c…的位置对应的3个中间支架15…的两侧面,突出设置有可与绝缘片22的卡止孔22d、22d、22e…卡合的卡止突起15e…。
其次,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完成被一体化的2个蓄电池模块13、13的装配后,在每个蓄电池模块13的蓄电池单元14…的冷却面14a…上对传热片21定位,利用其粘接性粘贴到冷却面14a…。此时,如果弄错粘贴传热片21的位置,由于剥去它时柔软的传热片21可能破损,所以需要一次就将传热片21粘贴到正确的位置。
因此,作业者一边通过传热片21的定位孔21a…目视蓄电池单元14…的冷却面14a…、即在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露出的中间支架15…的下部凸缘15c…,一边将传热片21定位粘贴到冷却面14a…(参照图4)上,使得这些下部凸缘15c…位于定位孔21a…的中央部。由于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1a…,并且多个定位孔分布于冷却面14a…的整体,所以传热片21的定位精度极高。此时,由于下部凸缘15c的宽度比定位孔21a、21a的宽度小,所以可以通过定位孔21a、21a目视下部凸缘15c的两侧边缘,由此进一步提高传热片21的定位精度。
由图4~图6可知,当粘贴传热片21时,向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突出的中间支架15…的下部凸缘15c…变成阻碍,但是通过使下部凸缘15c…嵌合到在传热片21的上表面形成的定位槽21b…,从而可以无障碍地进行传热片21的粘贴。此时,通过嵌合定位槽21b…以及下部凸缘15c…,由于传热片21被物理性地定位,所以定位精度进一步提高。此外,由于在粘贴传热片21的状态下,在该传热片21的外周和蓄电池模块13的中间支架15…以及端部支架16、16的突壁部15d…、16c、16c之间形成空隙α,所以即使在传热片21的粘贴位置稍微偏离的情况下,传热片21也不与突壁部15d…、16c、16c干涉。
此外,由于定位孔21a…的角部带有圆角,所以即使万一在传热片21的粘贴位置偏离并进行重新粘贴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到定位孔21a…的角部从而传热片21破损的情况。
当在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上粘贴传热片21时,如果在传热片21的上表面和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之间有空气被封入,则在该空气的部分传热片21不能密接到冷却面14a…上,从而存在空气变为隔热层而使得热传导性下降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在传热片2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气槽21c…,所以通过将封入的空气经第一排气槽21c…排出到外部,可以使传热片21密接到冷却面14a…从而提高热传导性。此时,当然定位槽21b…也作为排气槽而起作用。
如上述那样,当在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上粘贴传热片21时,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那样,将蓄电池模块13的下部嵌合到托盘状的绝缘片22上,将绝缘片22的6个卡止部22c…的卡止孔22d、22d、22e…卡止到3个中间支架15…的侧部凸缘15b…的6个卡止突起15e…,由此,绝缘片22被一体化而不会从蓄电池模块13落下。由于绝缘片22为薄壁且可以自由变形,所以将卡止孔22d、22d、22e…卡合到卡止突起15e…的工作变得容易。
由于蓄电池模块13层叠12个蓄电池单元14…而构成,所以不能避免因公差的累积而在中间支架15…的侧面的6个卡止突起15e…的间隔D(参照图3以及图8)上产生偏差。但是,在将绝缘片22的长边方向中央的2个卡止孔22d、22d卡合到蓄电池模块13的长边方向中央的2个卡止突起15e、15e之后,将绝缘片22的长边方向两端的4个卡止孔22e…卡合到蓄电池模块13的长边方向两端的4个卡止突起15e…,此时,由于该长边方向两端的4个卡止孔22e…的宽度被设定为比对应的4个卡止突起15e…的宽度更大,所以即使在所述卡止突起15e…的间隔上存在偏差,也可以顺利地进行卡止孔22d、22d、22e…以及卡止突起15e…的卡合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长边方向中央的2个卡止孔22d、22d为基准对绝缘片22进行定位,由此可以使蓄电池单元14…的厚度公差的累积分散到两个方向,从而可以将长边方向两端的4个卡止孔22e…与对应的4个卡止突起15e…的位置错位抑制到最小限度。假若以长边方向一端的2个卡止孔22e、22e为基准对绝缘片22进行定位,则长边方向另一端的2个卡止孔22e、22e和对应的2个卡止突起15e、15e的位置错位扩大为实施方式的2倍。
如上述那样,当在蓄电池模块13上安装绝缘片22时,如图1所示,在冷却板12的上壁部12a载置蓄电池模块13,并且通过贯通端板17…的安装凸缘17a…的螺栓23…固定到冷却板12的安装凸台(boss)12d…上。其结果是,如图9以及图10所示,通过在传热片21上施加蓄电池模块13的重量,传热片21在上下方向被压缩并压塌,传热片21的上表面以及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间的空隙和传热片21的下表面以及冷却板12的上壁部12a间的空隙消失,从蓄电池模块13至冷却板12的热传递被高效地进行,从而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性能提高。
并且,绝缘片22的底壁部22a介于传热片21的下表面和冷却板12的上壁部12a之间,但是,由于绝缘片22为极薄的合成树脂制并且可以容易地变形,所以通过夹着绝缘片22从而不产生妨碍热传递的空隙。
此外,当传热片21的下表面和冷却板12的上壁部12a之间,准确地说在传热片21的下表面和绝缘片22的上表面之间有空气被封入时,由于该空气,传热片21不能密接到冷却板12的上壁部12a,存在空气变为隔热层从而热传导性下降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在传热片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排气槽21d…,所以经第二排气槽21d…将夹入的空气排出到外部,从而可以使传热片21密接到冷却板12的上壁部12a而提高热传导性。
当传热片21在上下方向被压缩而压塌时,传热片21的外周要向外侧扩展,但是,由于中间支架15…以及端部支架16、16的突壁部15d…、16c、16c在传热片21的外周隔着空隙α相对,所以被突壁部15d…、16c、16c阻挡从而防止传热片21的外周从蓄电池模块13的外周向外侧突出。向外侧的扩展被突壁部15d…、16c、16c阻止了的传热片21以将定位孔21a…压缩的方式向内侧扩展,缩小定位孔21a…的开口面积。
本来,为了不阻碍来自冷却面14a…的热传递而将定位孔21a…设置于与中间支架15…的下部凸缘15c…对应的位置,但是,如上述那样,定位孔21a…的开口面积缩小,在中间支架15…的下部凸缘15c…的两侧露出的冷却面14a…被传热片21覆盖,由此,可以将设置定位孔21a…所引起的热传导性的下降抑制到最小限度。
与定位孔21a…同样,由于定位槽21b…、第一排气槽21c…以及第二排气槽21d也被压塌而消失,或者截面面积缩小,所以也可以将设置定位槽21b…、第一排气槽21c…以及第二排气槽21d…所引起的热传导性的下降抑制到最小限度。
此外,虽然传热片21的下表面在整个区域与冷却板12的上壁部12a抵接,但是,传热片21的上表面的中间支架15…的下部凸缘15c…的部分不与冷却面14a…抵接,所以存在上表面的热传递面积比下表面的热传递面积小从而热传导性下降的问题。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传热片21的上表面的第一排气槽21c…因截面面积小而通过塌陷变形而完全消失,相反,传热片21的下表面的第二排气槽21d…因截面面积小而通过塌陷变形不完全消失,下表面的热传递面积变小,变小的量仅是残留的第二排气槽21d…的部分。其结果是,可以将传热片21的上表面的热传递面积和下表面的热传递面积均一化从而防止热传导性的下降。
此外,由于传热片21的上表面的定位槽21b…以及第一排气槽21c…和传热片21的下表面的第二排气槽21d…以在俯视时不交叉的方式平行配置,并且以在上下方向不重合的方式偏置配置,所以可以防止它们交叉或者在上下方向重合从而导致传热片21的厚度局部变小。
此外,当传热片21被压塌时,传热片21的定位槽21b…和中间支架15…的下部凸缘15c…之间的空间消失,但是,也可以在此处残留空间。这是因为,由于该空间与下部凸缘15c…相对所以不对传热片21的热传导性产生影响,并且通过所述空间令传热片21的上表面和冷却面14a…之间的表面压力增加,从而可以防止在该部分产生空隙。
但是,由于冷却板12是在内部划分有制冷剂通路12c的中空的部件,所以当施加蓄电池模块13的重量时,上壁部12a弯曲为向下的弧状,相对于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和上壁部12a的距离而言,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和上壁部12a的距离变大。其结果是,假若传热片21的厚度均匀,则传热片21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的表面压力变低而不能充分地塌陷变形,从而担心在该部分上产生空隙而导致热传导性下降。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那样,由于令传热片21的厚度在长边方向中央部变大,在长边方向两端部变小,所以即使冷却板12的上壁部12a弯曲为向下的弧状,通过使均等的表面压力作用于传热片21的整个区域并且与长边方向两端部同样地压塌长边方向中央部,也可以防止空隙的产生并且避免热传导性的下降。
此外,当冷却板12的上壁部12a弯曲为向下的弧状时,由其上壁部12a支承的蓄电池模块13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也要弯曲为向下的弧状,但是,通过增大传热片21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的厚度,可以使将蓄电池模块13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向上推举的反作用力负荷增加,抑制蓄电池模块13的弯曲。除此之外,如图7所示那样,由于设置于传热片21的上表面的多个定位槽21b…被形成为越是靠近长边方向中央部的定位槽,则槽宽越小,所以传热片21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变得难压塌并且向上的反作用力负荷增加,从而可以进一步可靠地抑制蓄电池模块13的弯曲。
蓄电池单元14…通过充电或放电而温度上升,通过充电或放电的停止而温度下降,但是,伴随于温度下降,水分在空气中结露并附着于蓄电池模块13的表面。当该结露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下方并到达冷却板12时,担心产生蓄电池单元14…的电极与冷却板12电导通的接地。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配置于传热片21的下方的绝缘片22由于具有从底壁部22a的外周竖起的侧壁部22b…并形成为托盘状,所以在其内部保持结露水并且阻止向冷却板12的流出,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接地的产生。此外,由于绝缘片22由防水性的材料构成,所以附着在其表面的结露水变为独立的水滴状,从而可以进一步有效地防止蓄电池模块13和冷却板12电导通。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变更。
例如,绝缘片22的材质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PP或PPS,只要是具有绝缘性的材质即可。
另外,传热片21也可以是水等容易渗透的多孔质的部件(例如发泡聚氨基甲酸酯)。此时,位于蓄电池模块13的下表面的传热片21由于由多孔质的材料构成,所以通过在该传热片21保持结露水阻止向下方流出,由此能够抑制接地的产生。
另外,可在传热片21的绝缘片22侧设置槽。此时,绝缘片22和槽组合而形成划分出的排水槽,因此,能够防止吸水未吸净的结露水在绝缘片22上相连。

Claims (5)

1.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将层叠了多个蓄电池单元(14)的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支承在冷却板(12)上,将所述蓄电池模块(13)的热量从所述冷却面(14a)传递给所述冷却板(12),从而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与所述冷却板(12)之间配置有非导电性的绝缘片(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片(22)具有从其外周沿着所述蓄电池模块(13)的侧面竖立起来的侧壁部(22b)而形成为盘状。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片(22)由防水性的材料构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蓄电池模块(13)的冷却面(14a)与所述冷却板(12)之间夹持有可在压力作用下变形且具有吸水性的传热片(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热片(21)的所述绝缘片(22)侧形成有槽。
CN201210392256.2A 2011-12-09 2012-10-16 蓄电池的冷却构造 Active CN1031659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9836 2011-12-09
JP2011269836A JP5624015B2 (ja) 2011-12-09 2011-12-09 バッテリの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5955A true CN103165955A (zh) 2013-06-19
CN103165955B CN103165955B (zh) 2015-09-09

Family

ID=48572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2256.2A Active CN103165955B (zh) 2011-12-09 2012-10-16 蓄电池的冷却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92090B2 (zh)
JP (1) JP5624015B2 (zh)
CN (1) CN103165955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7581A (zh) * 2015-03-10 2016-09-2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07615564A (zh) * 2015-09-25 2018-01-19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CN108598306A (zh) * 2018-03-28 2018-09-28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免焊接方形锂电池模组
CN108807778A (zh) * 2018-07-20 2018-11-13 芜湖清柏白露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用消毒器专用电源装置
CN109841770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CN110112333A (zh) * 2018-02-01 2019-08-09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电池组装构造体
CN110112334A (zh) * 2018-02-01 2019-08-09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
CN111937179A (zh) * 2018-03-30 2020-11-13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和具有电源装置的电动车辆
TWI736813B (zh) * 2018-12-05 2021-08-21 黃彥喆 電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5828B2 (en) * 2010-12-22 2014-11-04 Tesla Motors, Inc. Vehicle battery pack thermal barrier
US8286743B2 (en) * 2010-12-22 2012-10-16 Tesla Motors, Inc. Vehicle battery pack ballistic shield
US9647304B2 (en) * 2011-12-09 2017-05-09 Honda Motor Co., Ltd. Battery cooling structure including heat transfer sheet
US9614209B2 (en) * 2013-02-25 2017-04-04 The Boeing Company Aircraft including mitigation system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
US10734622B2 (en) * 2013-02-25 2020-08-04 The Boeing Company Ventilation conduit for an aircraft
TWI531104B (zh) * 2013-09-25 2016-04-21 原瑞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池模組
TWI531103B (zh) 2013-09-25 2016-04-21 原瑞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個電池模組的電池電源
TWI514644B (zh) * 2013-09-25 2015-12-21 Uer Technology Corp 電池模組
US9296310B2 (en) * 2014-03-18 2016-03-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raction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JP6260487B2 (ja) * 2014-07-31 2018-01-17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KR102321512B1 (ko) * 2014-09-11 2021-11-0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수냉식 배터리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냉식 배터리 냉각장치
KR102314041B1 (ko) * 2015-03-12 2021-10-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베터리 팩
DE102016221817A1 (de) * 2016-11-08 2018-05-09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iemodul mit einer Mehrzahl an Batteriezellen und Batterie
WO2018173860A1 (ja) * 2017-03-22 2018-09-27 積水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バッテリパック
JP7133348B2 (ja) * 2018-05-09 2022-09-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
DE102018214529A1 (de) 2018-08-28 2020-03-0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kkumulatoranordnung
DE102018214528A1 (de) * 2018-08-28 2020-03-0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kkumulatoranordnung
DE102018129908A1 (de) * 2018-08-31 2020-03-05 Kautex Textron Gmbh & Co. Kg Batteriekühlelement, Batteriemoduleinheit sowie Batteriemodul
JP7047783B2 (ja) * 2019-01-14 2022-04-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JP7408949B2 (ja) * 2019-08-21 2024-01-09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JP7016844B2 (ja) 2019-09-03 2022-0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
KR20210109316A (ko) * 2020-02-27 2021-09-06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초 흡수성 시트를 구비하는 ess
KR20210130550A (ko) * 2020-04-22 2021-11-01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지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20133021A (ko) * 2021-03-24 2022-10-0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지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바이스
US11745295B2 (en) 2021-03-26 2023-09-05 Sogefi Air & Cooling Usa, Inc. Manufacture of heat exchangers via hybrid welding
WO2023181508A1 (ja) * 2022-03-25 2023-09-28 ビークルエナジ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及び組電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10832A (ja) * 2007-10-31 2009-05-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角形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JP2010153141A (ja) * 2008-12-24 2010-07-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6103A (ja) * 2000-01-12 2001-07-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組電池の冷却構造
JP3850688B2 (ja) * 2001-07-19 2006-11-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角形電池及び組電池の冷却装置
EP2104121B1 (en) * 2007-02-16 2011-12-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ic storage unit
EP2068390A1 (en) * 2007-11-28 2009-06-10 SANYO Electric Techno Create Co., Ltd. Battery system with battery cells arranged in array alignment
JP2011034775A (ja) * 2009-07-31 2011-02-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組電池の冷却構造、及び、バッテリーシステム
KR101524506B1 (ko) * 2009-12-21 2015-06-01 생-고뱅 퍼포먼스 플라스틱스 코포레이션 열전도성 폼 재료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10832A (ja) * 2007-10-31 2009-05-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角形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JP2010153141A (ja) * 2008-12-24 2010-07-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7581A (zh) * 2015-03-10 2016-09-2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05977581B (zh) * 2015-03-10 2020-07-03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07615564A (zh) * 2015-09-25 2018-01-19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CN107615564B (zh) * 2015-09-25 2020-07-07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CN109841770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CN110112334B (zh) * 2018-02-01 2023-09-29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
CN110112333A (zh) * 2018-02-01 2019-08-09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电池组装构造体
CN110112334A (zh) * 2018-02-01 2019-08-09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
CN108598306A (zh) * 2018-03-28 2018-09-28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免焊接方形锂电池模组
CN111937179A (zh) * 2018-03-30 2020-11-13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和具有电源装置的电动车辆
CN111937179B (zh) * 2018-03-30 2023-01-03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和具有电源装置的电动车辆
CN108807778B (zh) * 2018-07-20 2020-12-15 安徽省华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开区分公司 一种洗衣机用消毒器专用电源装置
CN108807778A (zh) * 2018-07-20 2018-11-13 芜湖清柏白露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用消毒器专用电源装置
TWI736813B (zh) * 2018-12-05 2021-08-21 黃彥喆 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5955B (zh) 2015-09-09
JP5624015B2 (ja) 2014-11-12
US20130149582A1 (en) 2013-06-13
US9692090B2 (en) 2017-06-27
JP2013122818A (ja) 201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5955A (zh) 蓄电池的冷却构造
CN103165954B (zh) 蓄电池的冷却构造
JP5862681B2 (ja) バッテリの固定構造
EP2337142B1 (en) A cooling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drive battery and a vehicle drive battery assembly including a cooling apparatus.
JP5795648B2 (ja) バッテリの冷却構造
US9559387B2 (en) Battery
US20130052491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multi-cell array
EP2068390A1 (en) Battery system with battery cells arranged in array alignment
KR20130090700A (ko) 신규한 구조의 버스 바
JP2018116813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装置
WO2018235473A1 (ja) 端子冷却装置
US20190348648A1 (en) Power storage device
EP3460868B1 (en) Battery module
CN113948795A (zh) 一种电池箱及其散热方法
JP2014093244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の伝熱構造
CN219979700U (zh) 一种储能侧的放置装置
CN111566863B (zh) 用于机动车的高压蓄电池以及机动车
CN203211775U (zh) 空调机用的包装部件
US11515592B2 (en) Battery module
CN204730529U (zh) 蒸发器组件、空调器和用于空调器的固定卡
CN219226461U (zh) 电芯插箱及其安装结构
CN210688503U (zh)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331988A (zh) 一种软包电池散热板及软包电池模组
CN215680844U (zh) 电池模组、电池箱体和储能设备
CN217357060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