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6707B - 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56707B CN103156707B CN201310073079.6A CN201310073079A CN103156707B CN 103156707 B CN103156707 B CN 103156707B CN 201310073079 A CN201310073079 A CN 201310073079A CN 103156707 B CN103156707 B CN 1031567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pipe
- combination
- external mold
- blood vessel
- interface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制备装置由组合上盖,外模管,内模管,组合下盖组接构成,组合上盖顶部内壁设有上内模管接口,组合上盖下端设有上外模管接口,组合下盖底部内壁设有下内模管接口,组合下盖上端设有下外模管接口,组合下盖的边壁设有抽气孔,组合上盖中的上外模管接口和上内模管接口分别与外模管和内模管的一端连接,组合下盖中的下外模管接口和下内模管接口分别与外模管和内模管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的人造血管的制备装置改变了目前人造血管制备需要大量复杂设备及制备的人造血管的管壁不均匀的现状,制备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操作使用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在血管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人造血管进行血管的置换或者搭桥,以维持血液循环系统的完整性,保证为人体各个器官输送营养和氧气,延续人体的生命。目前在临床中使用到的人造血管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血管,其中包含了自体血管,异体血管和异种血管,另外一类是合成血管,主要是涤纶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制备的大口径管状物。生物血管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长时间通畅率,但是在置换血管时对技术要求较高和对人体创伤较大,因此不适合应用在临床中,研究重点转移到合成血管。合成血管中的涤纶和膨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备的血管只适合应用在血流速度较快的大口径(内径>6mm)人造血管中,而小口径人造血管(内径≤6mm)还一直未获得满意的临床使用效果。造成小口径人造血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涤纶和膨化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弹性较差,无法制备出与人体血管力学性能相似的管状物。
聚氨酯因具有良好的弹性被应用在小口径人造血管中。聚氨酯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及小分子多元醇、多元胺或水等扩链剂或交联剂等原料制成的聚合物。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聚氨酯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而且还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适合应用在小口径人造血管中。
在聚氨酯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的原料是热塑性聚醚或聚酯型聚氨酯,制备的方法是将聚氨酯母粒溶解在有机溶液中,利用相转变法或冷冻法使溶液进行成型,得到具有一定内径和一定厚度的小口径人造血管。但是在制备过程中由于聚氨酯溶液是一种流动性的液体,很难控制其流动方向,制备的人造血管管壁要求较薄,表面稍有液体的堆积或者液体的缺损均会影响到血管管壁的均匀性。当血管管壁出现不均匀时,血管的力学性能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影响到血管的长时间通畅率。目前还未有专门的装置来制备血管管壁均匀的聚氨酯小口径人造血管。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使用此装置制备出具有管壁均匀的人造血管,制备的血管与人体的血管具有相似的力学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制备装置由组合上盖,外模管,内模管,组合下盖组接构成,内模管和外模管呈中空状,组合上盖顶部内壁设有上内模管接口,上内模管接口呈中空状,组合上盖下端设有上外模管接口,组合上盖的上内模管接口和上外模管接口在同一中心线上,组合上盖上方设有对称的进料口,进料口上方设置帽罩,组合下盖底部内壁设有下内模管接口,下内模管接口呈中空状,组合下盖上端设有下外模管接口,组合下盖的下内模管接口和下外模管接口在同一中心线上,组合下盖的边壁设有抽气孔,组合上盖中的上外模管接口与外模管的一端连接,上内模管接口与内模管的一端连接,组合下盖中的下外模管接口与外模管的另一端连接,下内模管接口与内模管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的组合上盖中的上外模管接口与外模管的一端连接,上内模管接口与内模管的一端连接,组合下盖中的下外模管接口与外模管的另一端连接,下内模管接口与内模管的另一端连接,连接方式为接插式或旋转式。
所述的人造血管制备装置的组合上盖、外模管、内模管和组合下盖均采用玻璃或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人造血管制备装置改变了目前人造血管制备需要大量复杂设备及制备的人造血管的管壁不均匀的现状,特别是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小口径人造血管管径小,壁厚薄,在制备过程中很难控制血管管壁的均匀性。本发明的人造血管制备装置,采用组接式结构,将内模管和外模管同时固定在组合上、下盖之间,通过调整内模管和外模管的直径和长度达到控制人造血管的内径、壁厚和长度的目的,从而获得具有不同内径,不同壁厚和不同长度的人造血管,满足不同病人的要求。由于内模管接口和外模管接口在同一中心线上,因此易于控制内模管和外模管的同心度,能够很好的控制人造血管壁厚的均匀性。设计在组合上盖顶端对称的进料口,可以方便的将制备溶液加入到内模管与外模管的夹层顶端,同时呈均匀分散的状态,为制备壁厚均匀的人造血管提供条件。人造血管在制备过程依靠外模管和内模管的直径差决定人造血管的壁厚,外模管与内模管之间的直径差较小,制备溶液很难沿着内模管和外模管之间的夹层流动,依靠设计在组合下盖边壁上的抽气孔将组合下盖容器内的空气抽掉,可在组合上盖与下盖容器之间产生一定的气压差,为制备溶液的流动提供动力,溶液沿着内模管外表面从上向下流动,顺利充满整个夹层,制备出壁厚均匀的血管。中空结构的上内模管接口、下内模管接口和内模管组成空心通道,为冷冻液体的流动提供了道路,冷冻液体流过通道后可以将充满在内模管和外模管夹层的制备溶液固定下来,以便能够顺利的将内模管从外模管的内部取下,制备人造血管。制备的人造血管管壁均匀,连续性好,大大减少弱节出现的概率,因此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临床使用的要求。
本发明的人造血管制备装置,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操作使用简单,由该装置制备的人造血管具有尺寸可控,内、外径尺寸精确,同轴度高,壁厚均匀,适合于各规格人造血管的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人造血管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制备装置的工作原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见图1。
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制备装置由组合上盖4、外模管6、内模管7、组合下盖11组接构成,制备材料可以采用玻璃或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内模管7和外模管6呈圆形中空状,组合上盖4顶部内壁设有上内模管接口3,上内模管接口3呈中空状。组合上盖4下端设有上外模管接口5,组合上盖4的上内模管接口3和上外模管接口5在同一中心线上。组合上盖4上方设有对称的进料口2,进料口2上方设置帽罩1,进料口通常采用两个即可。组合下盖11底部内壁设有下内模管接口9,下内模管接口9呈中空状,组合下盖11上端设有下外模管接口8,组合下盖11的下内模管接口9和下外模管接口8在同一中心线上,组合下盖11的边壁设有抽气孔10,组合上盖4中的上外模管接口5与外模管6的一端连接,上内模管接口3与内模管7的一端连接,组合下盖11中的下外模管接口8与外模管6的另一端连接,下内模管接口9与内模管7的另一端连接。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接插式连接或旋转式连接。连接方式采用插接式连接时,组合上盖4中的上内模管接口3和上外模管接口5、组合下盖11中的下内模管接口9和下外模管接口8、内模管7和外模管6的上下两端均采用喇叭形式结合,结合处采用磨砂工艺,以便保证接口处准确对接,并具有一定的密封功能,这种连接方式操作使用较为方便。连接方式采用旋转式连接时,组合上盖4中的上内模管接口3和上外模管接口5,组合下盖11中的下内模管接口9和下外模管接口8,内模管7和外模管6的上下两端均采用圆形的螺纹旋转形式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密封效果较好。组合上盖4上方对称的进料口2为制备溶液的加入提供了通道,对称的两个进料口保证溶液均匀分散在内模管的周围,为形成均匀的壁厚提供条件。由于制备溶液通常会有一定的粘度,很难沿内模管7和外模管6形成的狭小夹层由上向下流动,因此需要为制备溶液的流动提供动力。通过组合下盖11边壁上的抽气10将组合下盖11内的空气去除,在组合上盖4与组合下盖11之间形成压力差,依靠压力差推动制备溶液沿着内模管7外壁由上向下流动,使内模管7和外模管6之间的夹层充满制备溶液。夹层中的制备溶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依然会沿着内模管7的外壁向缓慢的流动,可能会破坏血管壁的均匀性。为使夹层中的制备溶液尽快固定下来并成形,循环的冷冻液体流过上内模管接口3,下内模管接口9和内模管7形成的通道,通过对制备溶液持续降温,使制备溶液固定下来并形成人造血管。
本发明人造血管制备装置,主要是适用于使用高分子溶液制备壁厚均匀的人造血管。采用的高分子可以为聚氨酯,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己内酯,高分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和胶原蛋白等。在人造血管制备过程中,制备溶液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5%-30%,保证溶液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让其顺利进入到外模管6和内模管7之间形成的夹层中,同时也不会因为质量分数过低而流动太快,不能够贴附在内模管7的外表面。组合下盖容器11内的真空度保持在-0.05MPa--0.5MPa,控制制备溶液沿着内模管7的外表面由上向下流动。真空度过高,容易引起溶液流动太快,不能粘附于内模管7的外表面,如果真空度太小,溶液的粘度太大,两侧的压力差小,不能推动制备溶液充满内模管7与外模管6之间形成的夹层,制备的血管达不到均匀的效果。
本发明人造血管制备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a:根据所要制备人造血管的内径大小,选择与之对应的内模管,然后根据所要制备人造血管的壁厚选择内径对应的外模管,其中内模管的外径为人造血管的内径,内模管与外模管之间的半径差即为血管的壁厚。选择好的内模管和外模管与相应的组合上盖和组合下盖组接在一起。
b:取下组合上盖顶端进料口上的冒罩,加入制备溶液。制备溶液不能沿着内模管的外表面在内模管与外模管之间的狭小夹层内流动,因此分散在内模管外表面的顶端。
c:通过组合下盖边壁的抽气孔去除组合下盖中的空气,在组合上盖和组合下盖之间形成压力差,推动制备溶液沿着内模管的外表面由上向下流动,充满内模管和外模管之间形成的夹层。
d:在上内模管接口,下内模管接口和内模管形成的通道中通入连续的冷冻液,给内模管与外模管夹层中的制备溶液降温,使制备溶液固定下来并形成壁厚均匀的人造血管。卸下组合上盖和组合下盖,脱下外模管和内模管,获得符合长度要求,内径要求和壁厚要求的人造血管。
Claims (3)
1.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备装置由组合上盖(4)、外模管(6)、内模管(7)、组合下盖(11)组接构成,内模管(7)和外模管(6)呈中空状,组合上盖(4)顶部内壁设有上内模管接口(3),上内模管接口(3)呈中空状,组合上盖(4)下端设有上外模管接口(5),组合上盖(4)的上内模管接口(3)和上外模管接口(5)在同一中心线上,组合上盖(4)上方设有对称的进料口(2),进料口(2)上方设置帽罩(1),组合下盖(11)底部内壁设有下内模管接口(9),下内模管接口(9)呈中空状,组合下盖(11)上端设有下外模管接口(8),组合下盖(11)的下内模管接口(9)和下外模管接口(8)在同一中心线上,组合下盖(11)的边壁设有抽气孔(10),组合上盖(4)中的上外模管接口(5)与外模管(6)的一端连接,上内模管接口(3)与内模管(7)的一端连接,组合下盖(11)中的下外模管接口(8)与外模管(6)的另一端连接,下内模管接口(9)与内模管(7)的另一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上盖(4)中的上外模管接口(5)与外模管(6)的一端连接,上内模管接口(3)与内模管(7)的一端连接,组合下盖(11)中的下外模管接口(8)与外模管(6)的另一端连接,下内模管接口(9)与内模管(7)的另一端连接,连接方式为接插式或旋转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造血管制备装置的组合上盖(4),外模管(6),内模管(7)和组合下盖(11)均采用玻璃或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3079.6A CN103156707B (zh) | 2013-03-07 | 2013-03-07 | 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3079.6A CN103156707B (zh) | 2013-03-07 | 2013-03-07 | 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56707A CN103156707A (zh) | 2013-06-19 |
CN103156707B true CN103156707B (zh) | 2015-08-05 |
Family
ID=48580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7307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6707B (zh) | 2013-03-07 | 2013-03-07 | 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567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9538B (zh) * | 2014-05-22 | 2016-04-06 | 东华大学 | 管状纤维集合体增强管道器官浇注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5310795A (zh) * | 2014-05-26 | 2016-02-10 | 烟台隽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人工血管鞘管的制备方法及其模具 |
CN105206154A (zh) * | 2015-09-24 | 2015-12-3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分叉血管模型、模具及制作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23144A2 (en) * | 1987-12-28 | 1989-07-05 | Vyzkumny Ustav Potravinarskeho Prumyslu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t least single-layer tubular blood vessel endoprosthesis, especially of a small internal diameter, and extruding nozzle for carrying out this method |
WO2004071736A2 (en) * | 2003-02-13 | 2004-08-26 | Matregen Corp. | Method of producing structures using centrifugal forces |
JP2006075191A (ja) * | 2004-09-07 | 2006-03-23 | Olympus Corp | 人工血管、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CN101384658A (zh) * | 2006-02-19 | 2009-03-11 | 碧奥瑞真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制造长中空纤维体的方法 |
CN102008755A (zh) * | 2010-11-25 | 2011-04-13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聚氨酯复合人工血管及其制备 |
-
2013
- 2013-03-07 CN CN201310073079.6A patent/CN10315670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23144A2 (en) * | 1987-12-28 | 1989-07-05 | Vyzkumny Ustav Potravinarskeho Prumyslu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t least single-layer tubular blood vessel endoprosthesis, especially of a small internal diameter, and extruding nozzle for carrying out this method |
WO2004071736A2 (en) * | 2003-02-13 | 2004-08-26 | Matregen Corp. | Method of producing structures using centrifugal forces |
JP2006075191A (ja) * | 2004-09-07 | 2006-03-23 | Olympus Corp | 人工血管、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CN101384658A (zh) * | 2006-02-19 | 2009-03-11 | 碧奥瑞真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制造长中空纤维体的方法 |
CN102008755A (zh) * | 2010-11-25 | 2011-04-13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聚氨酯复合人工血管及其制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高分子材料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相关研究;王维慈,等;《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0101;第12卷(第1期);125-12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56707A (zh) | 2013-06-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ing et al. | Jammed micro‐flake hydrogel for four‐dimensional living cell bioprinting | |
CN103156707B (zh) | 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 | |
CN107823714B (zh) | 用于制备组织工程骨软骨支架的成形系统及生物3d打印成形方法 | |
KR101920045B1 (ko) | 삼차원 프린팅용 잉크를 공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삼차원 프린팅 방법 | |
US10221382B2 (en) | Hollow microfiber | |
CN111065422A (zh) | 制造多层管状组织构建体的方法 | |
CN104019298B (zh) | 双层复合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83604A (zh) | 一种血管化生命结构体一站式制备方法 | |
US10716927B2 (en) | Extrudable tubing for delivery of medicinal fluids | |
CN104490489A (zh) | 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制备组织工程血管的方法 | |
BR112019023613A2 (pt) | Método para moldagem por injeção de um cateter urinário, e, aparelho de moldagem por injeção para moldagem por injeção de um cateter urinário | |
US20100055367A1 (en) | Multilayer Tube for Medical Use | |
Li et al. | A novel method for fabricating engineered structures with branched micro-channel using hollow hydrogel fibers | |
CN106178231A (zh) | 医用双层耐高压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421921A (zh) | 一种双层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 | |
CN102871771B (zh) | 利用旋转组合模具制备纺锤状复杂器官前体的方法 | |
JP2932611B2 (ja) | 四弗化エチレン樹脂多孔質チューブ | |
CN211243906U (zh) | 一种可拆卸式专用模具 | |
CN115554475B (zh) | 一种骨软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49435A (zh) | 作为导管材料的聚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a/pvp)聚合物混合物 | |
WO2007113494A1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a multi-layer self-sealing graft | |
CN104287964A (zh) | 一种双层医用输液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1599003B (zh) | 一种肿瘤细胞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应用 | |
CN211542278U (zh) | 一种抗菌塑料引流管制备装置 | |
CN204218971U (zh) | 止血球囊导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