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5668B - 用于在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5668B
CN103155668B CN201180048155.7A CN201180048155A CN103155668B CN 103155668 B CN103155668 B CN 103155668B CN 201180048155 A CN201180048155 A CN 201180048155A CN 103155668 B CN103155668 B CN 1031556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femto cell
user equipment
enodeb
ic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81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5668A (zh
Inventor
A·达姆尼亚诺维奇
M·S·瓦加匹亚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55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5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5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56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4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with feedback of measurements to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和方法包括:检测和测量上行链路干扰;以及使用回程链路将该上行链路干扰的水平报告给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在一个示例中,其可以包括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基于所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以及通过第二回程链路发送用于重新配置用户设备或者毫微微小区eNodeB的发射功率水平。从下行链路的角度来看,其包括测量下行链路干扰;以及使用回程链路向ICIC服务器报告下行链路干扰的水平。在一个示例中,其可以包括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测量的下行链路;基于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以及使用第二回程链路将包含该发射功率水平的消息发送到毫微微小区eNodeB。

Description

用于在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备和 方法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控制小区干扰的装置和方法。具体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在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对小区间干扰进行控制。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多种通信内容,例如,语音、数据等等。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分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宽带和发射功率)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够同时支持针对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者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指的是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该通信链路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
MIMO系统针对数据传输使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通过NT个发射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解成也被称作空间信道的NS个独立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个维度。如果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创建的附加维度被使用,则该MIMO系统可以提供改进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大的可靠性)。
MIMO系统支持时分双工(TDD)系统和频分双工(FDD)系统。在TDD系统中,前向链路传输和后向链路传输在相同的频率区域上使得互易原理允许根据反向链路信道来估计前向链路信道。这使得当多个天线在接入点处是可用的时,接入点在前向链路上提取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发明内容
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和方法。根据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包括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检测和测量上行链路干扰;以及使用回程链路向ICIC服务器报告该上行链路干扰的水平。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用于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的模块;用于检测和测量上行链路干扰的模块;以及用于使用回程链路向ICIC服务器报告该上行链路干扰的水平的模块。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和测量上行链路干扰的接收(RX)数据处理器;以及用于使用回程链路向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报告该上行链路干扰的水平并且用于从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的处理器。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用于进行以下操作: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检测和测量上行链路干扰;以及使用回程链路向ICIC服务器报告该上行链路干扰的水平。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基于所述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通过第二回程链路发送用于重新配置用户设备(UE)或者毫微微小区eNodeB的发射功率水平。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用于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的模块;以及用于通过第二回程链路发送用于重新配置用户设备(UE)或者毫微微小区eNodeB的发射功率水平的模块。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用于基于所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的处理器;以及用于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所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并且用于通过第二回程链路发送用于重新配置用户设备(UE)或者毫微微小区eNodeB的发射功率水平的收发机。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用于进行以下操作: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测量的上行链路水平;基于所述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以及通过第二回程链路发送用于重新配置用户设备(UE)或者毫微微小区eNodeB的该发射功率水平。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包括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测量下行链路干扰;以及使用回程链路向ICIC服务器报告该下行链路干扰的水平。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用于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的模块;用于测量下行链路干扰的模块;以及用于使用回程链路向ICIC服务器报告该下行链路干扰的水平的模块。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用于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以及用于测量下行链路干扰的处理器;以及用于使用回程链路向ICIC服务器报告该下行链路干扰的水平的接收(RX)数据处理器。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用于进行以下操作: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测量与该关联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干扰;以及使用回程链路向ICIC服务器报告该下行链路干扰的水平。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基于所述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以及使用第二回程链路将包含该发射功率水平的消息发送到毫微微小区eNodeB。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用于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的模块;以及用于使用第二回程链路将包含该发射功率水平的消息发送到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模块。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用于基于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的处理器;以及用于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所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并且用于使用第二回程链路将包含该发射功率水平的消息发送到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模块。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用于进行以下操作: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基于所述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其中,该发射功率水平涉及毫微微小区eNodeB;以及使用第二回程链路将包含该发射功率水平的消息发送到毫微微小区eNodeB。
本公开内容的优点包括减轻毫微微小区无线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以增大总体容量或者多个用户之中的吞吐量,以及改善频谱效率。
应理解的是,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其它方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和描述详细描述。应当将附图和详细描述视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2示出了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发射机系统(也称为接入点)和接收机系统(也称为接入终端)的示例性框图。
图3示出了具有普通循环前缀(CP)长度的示例性的特定于小区的RS布置。
图4示出了示例性的无线系统架构,其中,毫微微小区(CSG小区)包含在宏小区的覆盖区域之中。
图5示出了包括针对可伸缩性的家庭eNodeB网关的示例性的无线系统架构。
图6从宏小区的角度示出了用于使用来自eNodeB的回程信令来控制上行链路干扰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7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的角度示出了用于使用回程信令来控制上行链路干扰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8从宏小区的角度示出了用于使用来自用户设备(UE)的回程信令来控制下行链路干扰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9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的角度示出了用于使用回程信令来控制下行链路干扰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0示出了包括与存储器进行通信的处理器的设备的示例,该处理器用于执行用于控制干扰的过程。
图11从宏小区的角度示出了适合于使用来自eNodeB的回程信令来控制上行链路干扰的设备的示例。
图12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的角度示出了适合于使用回程信令来控制上行链路干扰的设备的示例。
图13从宏小区的角度示出了适合于使用来自用户设备(UE)的回程信令来控制下行链路干扰的设备的示例。
图14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的角度示出了适合于使用回程信令来控制下行链路干扰的设备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描述,而并不表示可以实现本公开内容的仅有方面。本公开内容中所描述的每个方面仅被作为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或说明而提供,而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方面更优选或更具优势。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内容也可以不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现。在有些情况下,以框图的形式给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避免模糊本公开内容的概念。使用首字母缩写词和其它描述性术语仅出于方便和清楚,而并非要限定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虽然为了使说明简单,而将方法示出和描述为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应该理解和清楚的是,这些方法并不受动作顺序的限制,这是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顺序发生和/或与本文中示出和描述的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并清楚的是,一个方法可以可替代地表示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或事件,如在状态图中。此外,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为了实现一种方法,并非描绘出的所有动作都是必需的。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诸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之类的各种无线通信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经常交换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 2000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速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闪速-等的无线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长期演进(LTE)是UMTS的使用E-UTRA的即将到来的版本。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 2000。这些不同的无线技术和标准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为了清楚起见,下面针对LTE描述技术的某些方面,并且在下面的大多数描述中使用LTE术语。
图1示出了示例性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点100(AP)包括多个天线组,一个包括104和106,另一个包括108和110,再一个包括112和114。在图1中,针对每个天线组只示出了两个天线,然而,针对每个天线组可以使用更多或者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116(AT)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20将信息发送到接入终端116并且通过反向链路118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通过前向链路126将信息发送到接入终端122并且通过反向链路124从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以使用不同频率用来进行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20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的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个天线组和/或在它们被设计为在其中进行通信的区域通常被称作接入点的扇区。在实施例中,每个天线组被设计为在接入点100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向接入终端进行传送。
在通过前向链路120和126的通信中,接入点100的发射天线使用波束成形以改善针对不同的接入终端116和124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同样地,与接入点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接入终端进行发送相比,接入点使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散布在其覆盖区域内的接入终端进行发送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造成更少的干扰。
接入点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以称作eNodeB或一些其它术语。接入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E)、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接入终端或一些其它术语。
图2示出了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200中的发射机系统210(也称为接入点)和接收机系统250(也称为接入终端)的示例性框图。在一方面中,图2适用于宏小区,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点210被称为宏eNodeB而接入终端250也被称为用户设备(UE)。在另一方面中,图2适用于毫微微小区,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点210被称为家庭eNodeB而接入终端250也被称为用户设备(UE)。
在发射机系统210处,从数据资源212向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提供针对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在实施例中,每个数据流是通过各自的发射天线来发送的。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被选择用于每一个数据流的特定的编码方案来格式化、编码以及交织针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以提供编码后的数据。
可以使用OFDM技术对每一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和导频数据进行复用。一般情况下,导频数据是用已知的方式处理的已知的数据模式,并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使用以估计信道响应。随后,基于为每一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对该数据流的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以提供调制符号(即,符号映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可以由处理器2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
用于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然后将被提供到可以进一步处理该调制符号(例如,用于OFDM)的TX MIMO处理器220。TX MIMO处理器220然后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到NT个发射机(TMTR)222a至222t。在某些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将波束成形权重施加于数据流的符号以及发送这些符号的天线。
每个发射机222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者多个模拟信号,以及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该模拟信号以提供适用于在该MIMO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来自发射机222a至222t的NT个调制信号然后分别从NT个天线224a至224t进行发送。
在接收机系统250处,所发送的调制信号通过NR个天线252a至252r来接收并且来自每个天线252的接收信号被提供到相应的接收机(RCVR)254a至254r。每个接收机2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相应的接收信号,数字化该所调节的信号以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采样以提供对应的“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60然后接收并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来处理来自NR个接收机254的NR个接收的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的”符号流。该RX数据处理器260然后解调、解交织、以及解码每个所检测的符号流以恢复用于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通过RX数据处理器260执行的处理与通过发射机系统2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所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70定期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如下所讨论的)。处理器270用公式形成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该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该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的数据流的各个类型的信息。该反向链路消息然后由TX数据处理器2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280进行调制,由发射机254a至254r进行调节,并且发送回发射机系统2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238还从数据资源236接收针对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发射机系统210处,来自接收机系统2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224接收,由接收机222调节,由解调器240解调,并且由接收(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由接收机系统2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处理器230然后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并且然后处理该所提取的消息。
在一方面中,逻辑信道被分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逻辑控制信道包括作为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DL信道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作为传输寻呼信息的DL信道的寻呼控制信道(PCCH)。作为用于发送针对一个或者多个MTCH的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MBMS)调度和控制信息的点对多点DL信道的多播控制信道(MCCH)。通常,在建立RRC连接以后,这个信道是仅由接收MBMS(注解:旧MCCH+MSCH)的UE使用。专用控制信道(DCCH)是发送专用控制信息并且由具有RRC连接的UE使用的点对点双向信道。在一方面中,逻辑业务信道包括用于传输用户信息的、专用于一个UE的点对点双向信道的专用业务信道(DTCH)。同样地,多播业务信道(MTCH)针对用于发送业务数据的点对多点DL信道。
在一方面中,传输信道被分为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DL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CH)、下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DL-SDCH)和寻呼信道(PCH),该PCH用于支持UE功率节省(DRX循环由网络向UE指示的)、在整个小区上的广播并且映射到可以用于其它控制/业务信道的PHY资源。UL传输信道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CH)、请求信道(REQCH)、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UL-SDCH)以及多个PHY信道。PHY信道包括一组DL信道和UL信道。
在一方面中,该DL PHY信道可以包括:
●公共导频信道(CPICH)
●同步信道(SCH)
●公共控制信道(CCCH)
●共享DL控制信道(SDCCH)
●多播控制信道(MCCH)
●共享UL分配信道(SUACH)
●确认信道(ACKCH)
●D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DL-PSDCH)
●UL功率控制信道(UPCCH)
●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
●负载指示符信道(LICH)
在一方面中,该UL PHY信道可以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信道质量指标符信道(CQICH)
●确认信道(ACKCH)
●天线子集指示符信道(ASICH)
●共享请求信道(SREQCH)
●U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UL-PSDCH)
●宽带导频信道(BPICH)
在一方面中,提供保存单载波波形的低峰均功率比(PAPR)性质的信道结构(即,在任何给定的时间,信道是连续的或在频率上均匀地分隔开)。
长期演进(LTE)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下一代演进,针对无线通信的全球协议族。与先前的无线技术相比,LTE提供多个新技术特征,包括OFDM多载波传输、针对发射和接收两者规定多个天线、以及互联网协议(IP)分组交换网络基础设施。具体地说,OFDM依赖于正交的时间和频率资源的二维阵列,其可以以很多灵活的方式被聚合以提供多种多样的用户服务。
在一方面中,用户携带用于无线通信的移动站或移动终端也被称为用户设备(UE)。通常,该UE在无线网络或者诸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互联网、专用网、广域网(WAN)等的通用通信基础设施中经由到演进型NodeB(eNodeB)的无线双向链路连接到其它用户,该eNodeB通常也被称为基站,其表示用于UE的无线网络接入节点。与接入节点(例如,eNodeB)分离的其它无线网络元件被认为是核心网(CN)的一部分。该eNodeB被连接到诸如服务网关(S-GW)和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其它网络元件。在一方面中,当UE在不同eNodeB之间移动时,该S-GW作为用于数据承载的移动锚点。在另一方面中,该MME用作用于管理UE和核心网(CN)之间的信令的控制实体。S-GW接口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接合,其中,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例如用作到全球互联网的LTE门户网站。该P-GW还基于策略规则分配针对UE的IP地址并且加强服务质量(QoS)。
在一方面中,LTE中的下行链路资源被划分为更小的基本的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例如,在时间维度,无线帧具有10ms的持续时间并且被分成10个子帧,每个子帧具有1ms的持续时间。此外,每个子帧被分成两个0.5ms时隙。在普通循环前缀长度的情况下,每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在频率维度,资源块(RB)是12个子载波组,其中每个子载波具有15kHz子载波带宽。例如,子载波也表示为音调。一个资源元素(RE)是LTE中的最小资源单元,它由一个子载波和一个OFDM符号组成。
在另一方面中,某些资源块专用于诸如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控制信号和广播系统信息的特殊信号。例如,LTE中的三个基本的同步步骤可能是必要的:符号时序捕获、载波频率同步以及采样时钟同步。在一个示例中,LTE依赖于针对每个小区的两个特殊同步信号: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其用于时间和频率同步并且用于广播诸如小区识别、循环前缀长度、双工方法等的某些系统参数。通常,首先由UE检测PSS,随后进行SSS检测。
在一方面中,PSS基于Zadoff-Chu序列、恒定幅度的线性调频型(chirp-like)数字序列。通常,该PSS由UE非相干检测的(即,在没有相位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检测),这是因为假设UE没有先验信道信息可用。在另一方面中,该SSS基于最大长度序列(也被称为M-序列)。因为SSS的检测是在PSS的检测之后执行的,因此如果在PSS检测之后信道状态信息(CSI)对于UE是可用的,那么该SSS的相干检测(即,在有相位信息的情况下的检测)可以是可用的。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该SSS的非相干检测,例如,在来自相邻eNodeB的相干干扰的情况。
在另一方面中,在PSS和SSS检测已经完成之后,针对新小区识别的情况,该UE捕获并跟踪来自LTE下行链路的某些参考信号(RS)。在一个示例中,该LTE下行链路可以包含如下的三个独特RS类型:
●向小区内的所有UE广播的特定于小区的RS
●仅针对某些UE的特定于UE的RS
●仅针对多媒体单频率网(MBSFN)操作的特定于MBSFN的RS
在一方面中,LTE下行链路在OFDM时间-频率点阵中的某些位置内提供RS。例如,图3示出了具有普通循环前缀(CP)长度的示例性的特定于小区的RS布置。如图所示,该RS符号被示出为分别根据期望的信道相干带宽和最大多普勒扩频在时间维度和频率维度上交错。
在另一方面中,每个RS由针对良好的互相关性质使用长度-31Gold序列的正交相移键控(QPSK)组成。该特定于小区的RS还包含小区识别字段和特定于小区的频移以减轻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
改进的LTE(LTE-A)是对于UMTS协议族的所提出的下一代无线技术演进。针对LTE-A系统的期望目标包括增强的数据速率,例如,在下行链路上高达1Gb/s。此外,LTE-A无线系统的部署必须与LTE系统后向兼容以保持在先前的LTE基础设施中进行的金融投资。此外,针对LTE-A系统的另一个目标是改善频谱效率,也就是说,针对每个单位带宽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其以比特每秒每赫兹(bps/Hz)来表示。所改善的频谱效率对于无线通信业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针对无线传输的可用频谱资源被严格地限制和严格地全球监管。
在一方面中,公开了用于控制宏小区和毫微微小区之间的小区间干扰的对现有无线系统(例如,LTE)的扩展。宏小区覆盖相对大的区域,半径的量级在1000m,而毫微微小区覆盖相对小的区域,半径的量级在10m,例如家庭或小型企业。通常,很多毫微微小区被包括在宏小区之内。
例如,在LTE中,由于在相同小区中针对不同用户使用正交频率而导致在小区之内(小区内)有少量干扰。然而,干扰以小区间干扰(在不同小区之间)为主。在一个示例中,先前的对该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包括1比特的“过载指示符”(OI)以用于指定在上行链路中存在较高的干扰,该“过载指示符”(OI)可以用作简单的阈值指示符以减小发射功率。另外,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是用于限制小区间干扰的调度策略。本公开内容描述了通过自组织网络(SON)/ICIC服务器的附加回程(即不使用用户链路)信令以提供两个小区间干扰解决方案:
●上行链路:通过SON/ICIC服务器控制毫微微小区(即,封闭用户组(CSG)小区)中的UE的最大功率(P_max)
●下行链路:通过SON/ICIC服务器限制毫微微小区(CSG小区)eNodeB发射功率
在一个示例中,封闭用户组(CSG)小区邻居中的宏UE可能阻塞CSG小区的基站。在一方面中,CSG UE可以明显地干扰该上行链路侧的宏无线网络。
图4示出了示例性的无线系统架构400,其中,毫微微小区(CSG小区)420包含在宏小区410的覆盖区域之中。在一个示例中,该毫微微小区420由用于发送毫微微小区下行链路信号并且用于从毫微微小区420中的UE接收毫微微小区上行链路信号的毫微微小区家庭eNodeB 421组成。在另一个示例中,宏小区410由用于发送宏小区下行链路信号并且用于从宏小区410中的UE接收宏小区上行链路信号的宏eNodeB 411组成。在一方面中,该毫微微小区家庭eNodeB 421和该宏eNodeB 411经由回程链路431、432被连接到SON/ICIC服务器430。在一示例中,回程链路431、432是除了去往和来自UE的最终(无线)链路以外的对通信基础设施的各个部分进行互连的通信路径。在一方面中,图4适用于LTE系统。虽然没有明确地示出,但是该宏eNodeB可以实现为具有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MIMO系统。
图5示出了包括针对可伸缩性的家庭eNodeB网关540的示例性的无线系统架构500。在一个示例中,SON/ICIC服务器510连接到宏eNodeB 550和家庭eNodeB 520、530。在一方面中,这个架构将适用于SON/ICIC服务器连接到宏eNodeB和家庭eNodeB的任何情况。在一个示例中,基于UE测量,该SON/ICIC服务器关联家庭eNodeB与宏小区。在一方面中,该SON/ICIC服务器510为宏eNodeB 550覆盖的宏小区和家庭eNodeB 520、530覆盖的毫微微小区提供干扰管理服务。该家庭eNodeB 520、530可选择地连接到家庭eNodeB网关540以针对毫微微小区聚合管理服务。此外,宏eNodeB 550连接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池570。在一个示例中,MME池570包括多个移动性管理实体(MME)571、572、573。同样地,家庭eNodeB网关540连接到服务网关(SGW)池560。在一个示例中,SGW池560包括多个服务网关(SGW)561、562。在一个示例中,宏eNodeB 550被实现为具有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MIMO系统。
在一方面中,针对上行链路干扰情况,如果在CSG小区中没有UE,那么没有干扰问题。为了允许成功的初始接入,该CSG小区可以动态地偏置开环功率控制算法步骤以平衡高干扰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在CSG小区中有UE,那么需要执行与宏小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在一个示例中,频率ICIC针对同步和异步部署都是可行的。在另一个示例中,时间ICIC在同步部署中是可行的。例如,异步部署需要UE反馈。在一个方面中,现有的上行链路解决方案采用通过自组织网络(SON)的带宽划分,其中在自组织网络(SON)中,例如通过使用分数频率复用(FFR),该宏网络和家庭小区不使用相同的频带。
在一个示例中,改进的上行链路干扰解决方案可以基于来自SON/ICIC服务器的最大功率控制。例如,每个CSG小区与一个或多个宏小区相关联。在一个示例中,该关联基于UE测量和在SON/ICIC服务器处的数据。宏小区中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可以报告给SON/ICIC服务器。基于该上行链路干扰水平,该SON/ICIC服务器可以针对CSG小区重新配置最大UE发射功率。例如,在SIB-1中发送以限制给定小区中的UE发射功率的参数P_max可以被改变以用于处理宏小区中的干扰。
在另一方面中,针对下行链路干扰情况,自适应下行链路功率控制可以用于提供针对毫微微小区的干扰管理。例如,在宏网络中对CSG小区进行部分同信道部署可以被使用。例如,在宏网络中的部分阻塞的下行链路的情况下,部分同信道部署可以允许宏UE进行通信。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采用改进的下行链路干扰解决方案。例如,除了现有的机制之外,还可以从该SON/ICIC服务器引入最大CSG eNodeB发射功率极限。在一个示例中,每个CSG小区与一个或多个宏小区相关联,并且该关联基于UE测量和SON服务器处的数据。在另一个示例中,宏小区中的该下行链路干扰可以报告给SON/ICIC服务器。例如,基于该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干扰水平,SON/ICIC服务器可以重新配置针对CSG小区的最大eNodeB发射功率。该步骤有效地减小了CSG小区的覆盖范围、迫使CSG UE更靠近CSG eNodeB,从而增加了去往干扰宏小区的路径损耗差异。
在一个示例中,改进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干扰解决方案可以以下列方式影响适当的无线标准。例如,可能需要在宏小区、SON/ICIC服务器和CSG小区之间的回程信令来促进CSG小区中的参数UE P_max以及CSG eNodeB最大发射功率的配置和重新配置。
图6从宏小区的角度示出了用于使用来自eNodeB的回程信令来控制上行链路干扰的示例性流程图600。在方框610中,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例如,映射)。在方框620中,检测和测量上行链路干扰。在一个示例中,该上行链路干扰是来自用户设备的。此外,在一个示例中,该用户设备存在于毫微微小区之中。在方框620以后,在方框630中,使用回程链路向ICIC服务器报告该上行链路干扰的水平。在一个示例中,该ICIC服务器基于该上行链路干扰重新配置用户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
图7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的角度示出了用于使用回程信令来控制上行链路干扰的示例性流程图700。在方框710中,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所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在一个示例中,所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是在宏小区的eNodeB处测量的。在方框720中,基于所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确定发射功率水平。在方框720以后,在方框730中,通过第二回程链路发送用于重新配置用户设备(UE)发射功率水平。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射功率水平被发送到毫微微小区。此外,在一个示例中,该用户设备(UE)位于所述毫微微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在另一个示例中,该ICIC服务器基于所述上行链路干扰重新配置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最大发射功率。
图8从宏小区的角度示出了用于使用来自用户设备(UE)的回程信令来控制下行链路干扰的示例性流程图800。在方框810中,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在方框820中,测量下行链路干扰。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下行链路干扰来自位于毫微微小区之中的毫微微小区eNodeB。在方框820以后,在方框830中,使用回程链路向ICIC服务器报告该下行链路干扰的水平。在一个示例中,所述ICIC服务器基于所述下行链路干扰重新配置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所述最大发射功率。
图9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的角度示出了用于使用回程信令来控制下行链路干扰的示例性流程图900。在方框910中,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所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在方框910以后,在方框920中,基于所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在方框930中,通过使用第二回程链路将包含该发射功率水平的消息发送到毫微微小区eNodeB。在一个示例中,该发射功率水平涉及毫微微小区eNodeB。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在图6至图9中的示例性流程图中公开的步骤可以在其顺序上互换。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流程图中所示出的步骤不是排他性的并且可以包括其它步骤,或者在不影响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示例性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被删除。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清楚的是,结合本文的公开内容而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组件、逻辑框、模块、电路和/或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固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固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或算法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固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例如,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对于软件,可以通过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单元执行。此外,本文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流程图、逻辑框、模块和/或算法步骤也可以编码成携带于本领域已知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或实现在本领域已知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如果实现在软件中,则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或传送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二者,所述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任意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计算机存取的任意可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进行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的,则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本文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用激光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各项的组合也应该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中。
在一个示例中,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或执行本文描述的示例性的组件、流程图、逻辑框、模块和/或算法步骤。在一个方面,处理器与存储数据、元数据、程序指令等的存储器耦合,其中数据、元数据、程序指令等将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现或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流程图、逻辑框和/或模块。图10示出了包括与存储器1020进行通信的处理器1010的设备1000的示例,其中处理器1010用于执行用于控制干扰的过程。在一个示例中,该设备1000用于执行在图6-9中示出的算法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方面中,该存储器1020位于该处理器1010内部。在另一方面中,该存储器1020在该处理器1010外部。在一个方面,处理器包括用于实现或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流程图、逻辑框和/或模块的电路。
图11从宏小区的角度示出了适合于使用来自eNodeB的回程信令来控制上行连接干扰的设备1100的示例。在一个方面,由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的设备1100,其包括被配置为提供从宏小区的角度来看使用来自eNodeB的回程信令控制上行连接干扰的不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如本文在方框1110、1120和1130中所描述的。例如,每个模块包括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个方面,还由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实现设备1100。
图12示出了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的角度来看适合于使用回程信令来控制上行连接干扰的设备1200的示例。在一个方面,由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设备1200,其包括被配置为提供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的角度来看使用回程信令控制上行连接干扰的不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如本文在方框1210、1220和1230中所描述的。例如,每个模块包括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个方面,还由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实现设备1200。
图13从宏小区的角度示出了适合于使用来自用户设备(UE)的回程信令来控制下行连接干扰的设备1300的示例。在一个方面,由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的设备1300,其包括被配置为提供从宏小区的角度来看使用来自用户设备(UE)的回程信令控制下行连接干扰的不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如本文在方框1310、1320和1330中所描述的。例如,每个模块包括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个方面,还由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实现设备1300。
图14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的角度来看适合于使用回程信令来控制下行连接干扰的设备1400的示例。在一个方面,由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的设备1400,其包括被配置为提供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的角度来看使用回程信令控制下行连接干扰的不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如本文在方框1410、1420和1430中所描述的。例如,每个模块包括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个方面,还由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实现设备1400。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内容,前面提供了所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方面。

Claims (27)

1.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包括:
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其中所述关联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
检测和测量上行链路干扰;以及
使用回程链路向所述ICIC服务器报告所述上行链路干扰的水平,其中,所述ICIC服务器基于所述上行链路干扰重新配置用户设备或者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最大发射功率,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所述毫微微小区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干扰是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
3.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
用于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的模块,其中所述关联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
用于检测和测量上行链路干扰的模块;以及
用于使用回程链路向所述ICIC服务器报告所述上行链路干扰的水平的模块,其中,所述ICIC服务器基于所述上行链路干扰重新配置用户设备或者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最大发射功率,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所述毫微微小区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干扰是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
5.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
用于检测和测量上行链路干扰的接收(RX)数据处理器;以及
用于使用回程链路向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报告所述上行链路干扰的水平的处理器,其中,所述ICIC服务器基于所述上行链路干扰重新配置用户设备或者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最大发射功率,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毫微微小区之中,
其中,所述处理器从所述ICIC服务器接收所述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其中所述关联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干扰是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
7.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
基于所述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以及
通过第二回程链路发送用于重新配置用户设备(UE)或者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所述发射功率水平,其中,所述用户设备(UE)位于毫微微小区的覆盖范围之中,
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是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来与宏小区相关联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是在宏小区的eNodeB处测量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功率水平被发送到所述毫微微小区。
10.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
用于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来接收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的模块;
用于基于所述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的模块;以及
用于通过第二回程链路发送用于重新配置用户设备(UE)或者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所述发射功率水平的模块,其中,所述用户设备(UE)位于毫微微小区的覆盖范围之中,
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是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来与宏小区相关联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是在宏小区的eNodeB处测量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功率水平被发送到所述毫微微小区。
13.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的处理器;以及
用于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所述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水平,并且用于通过第二回程链路发送用于重新配置用户设备(UE)或者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所述发射功率水平的收发机,其中,所述用户设备(UE)位于毫微微小区的覆盖范围之中,
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是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来与宏小区相关联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测量的上行链路干扰是在宏小区的eNodeB处测量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功率水平被发送到所述毫微微小区。
16.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包括:
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其中所述关联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
测量下行链路干扰;以及
使用回程链路向所述ICIC服务器报告所述下行链路干扰的水平,其中,所述ICIC服务器基于所述下行链路干扰重新配置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最大发射功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链路干扰是来自处于所述毫微微小区之中的所述毫微微小区eNodeB的。
18.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
用于从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的模块,其中所述关联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
用于测量下行链路干扰的模块;以及
用于使用回程链路向所述ICIC服务器报告所述下行链路干扰的水平的模块,其中,所述ICIC服务器基于所述下行链路干扰重新配置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最大发射功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下行链路干扰是来自处于所述毫微微小区之中的所述毫微微小区eNodeB的。
20.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
用于测量下行链路干扰的处理器;以及
用于使用回程链路向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服务器报告所述下行链路干扰的水平的接收(RX)数据处理器,其中,所述ICIC服务器基于所述下行链路干扰重新配置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最大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处理器从所述ICIC服务器接收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关联,其中所述关联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下行链路干扰是来自处于所述毫微微小区之中的所述毫微微小区eNodeB的。
22.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
基于所述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以及
使用第二回程链路将包含所述发射功率水平的消息发送到毫微微小区eNodeB,
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eNodeB处于其中的毫微微小区是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来与宏小区相关联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功率水平涉及所述毫微微小区eNodeB。
24.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
用于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的模块;
用于基于所述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的模块;以及
用于使用第二回程链路将包含所述发射功率水平的消息发送到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模块,
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eNodeB处于其中的毫微微小区是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来与宏小区相关联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功率水平涉及所述毫微微小区eNodeB。
26.一种用于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来确定发射功率水平的处理器;以及
用于通过第一回程链路接收所述测量的下行链路干扰并且使用第二回程链路将包含所述发射功率水平的消息发送到毫微微小区eNodeB的收发机,
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eNodeB处于其中的毫微微小区是基于用户设备(UE)测量来与宏小区相关联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功率水平涉及所述毫微微小区eNodeB。
CN201180048155.7A 2010-08-17 2011-08-17 用于在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56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858,139 2010-08-17
US12/858,139 US9332510B2 (en) 2010-08-17 2010-08-17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between femtocells and macrocells
PCT/US2011/048160 WO2012024454A1 (en) 2010-08-17 2011-08-17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between femtocells and macrocel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5668A CN103155668A (zh) 2013-06-12
CN103155668B true CN103155668B (zh) 2017-04-12

Family

ID=44583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815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5668B (zh) 2010-08-17 2011-08-17 用于在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32510B2 (zh)
EP (1) EP2606695A1 (zh)
JP (1) JP5902168B2 (zh)
KR (1) KR101501186B1 (zh)
CN (1) CN103155668B (zh)
WO (1) WO20120244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1275B2 (en) 2004-04-02 2022-09-20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394436B2 (en) 2004-04-02 2022-07-19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559388B2 (en) * 2008-06-13 2013-10-15 Fujitsu Semiconductor Limited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JP5331763B2 (ja) * 2010-08-20 2013-10-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
US8873477B2 (en) * 2010-10-29 2014-10-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perative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O2012070823A2 (ko) 2010-11-22 2012-05-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GB2496908B (en) 2011-11-28 2017-04-26 Ubiquisys Ltd Power management in a cellular system
JP5793252B2 (ja) * 2011-12-20 2015-10-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小セル上りリンク干渉軽減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3327598B (zh) * 2012-03-22 2016-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功率方法和装置
US9332458B2 (en) 2012-03-25 2016-05-0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370056B1 (ko) * 2012-06-29 2014-03-06 인텔렉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매크로셀 및 펨토셀 간의 간섭 완화/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CN104620648B (zh) 2012-08-10 2018-11-20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异构移动网络中的上行链路干扰减轻
IL222709A (en) 2012-10-25 2016-02-29 Intucell Ltd A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coordin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mmunications cells in solar systems
CN102970064A (zh) * 2012-11-16 2013-03-13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微蜂窝基站间的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194346B2 (en) 2012-11-26 2019-01-29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DK2952033T3 (da) * 2013-01-30 2020-05-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Beskyttelsessystem til trådløs NLOS-backhaul
IL224926A0 (en) 2013-02-26 2013-07-31 Valdimir Yanover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cellphone network
US10164698B2 (en) 2013-03-12 2018-12-25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10547358B2 (en) 2013-03-15 2020-01-28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dio frequency calibration exploiting channel reciprocity in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4105183A (zh) * 2013-04-03 2014-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传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982062B1 (en) * 2013-04-05 2019-12-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WO2015001840A1 (ja) * 2013-07-02 2015-01-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端末装置
GB2518584B (en) 2013-07-09 2019-12-25 Cisco Tech Inc Power setting
CN105409283B (zh) 2013-08-07 2020-03-20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设备
MX350620B (es) * 2013-08-09 2017-09-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rminal móvil, primer punto de acceso a la red inalámbrico y métodos realizados en el mismo.
KR101853749B1 (ko) 2013-09-06 2018-05-02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의 스케줄링 및/또는 뮤팅 방법
US11290162B2 (en) 2014-04-16 2022-03-29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US9516564B2 (en) 2014-04-25 2016-12-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nhancement of a cell reselection parameter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635566B2 (en) 2014-04-25 2017-04-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nhancement of access points to suppor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655102B2 (en) 2014-06-20 2017-05-16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389466B2 (en) 2014-09-22 2019-08-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mitigat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US9621294B2 (en) 2014-10-02 2017-04-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nhancement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with adaptive reduced-power almost blank subframes based on neighbor cell profile data
US10305959B2 (en) 2014-12-11 2019-05-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elf-organiz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KR101877512B1 (ko) * 2014-12-24 2018-07-1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Lte 시스템의 업링크 커버리지 분석 방법 및 장치
US9918314B2 (en) 2015-04-14 2018-03-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plink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648569B2 (en) * 2015-07-25 2017-05-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60852B2 (en) * 2015-07-25 2018-01-0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20296B2 (en) 2015-10-20 2017-11-1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826408B2 (en) 2015-12-07 2017-1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up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143002B2 (en) 2016-01-12 2018-11-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centraliz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split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13970B2 (en) * 2016-01-20 2017-11-0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small cell power control and load balancing for high mobility user equip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091697B1 (en) 2016-02-08 2018-10-02 Cisco Technology, Inc. Mitigation of uplink interference with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10230409B2 (en) * 2016-05-24 2019-03-12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ed computation amplifier gain control
JP6797162B2 (ja) * 2018-09-26 2020-12-09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大ゾーンセル基地局、地上セル基地局、それらを備えた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管理装置
CN109982249B (zh) * 2019-03-19 2021-01-1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190A (zh) * 2007-09-28 2008-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小区干扰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2403B2 (ja) 1996-08-29 1998-06-04 株式会社ワイ・アール・ピー移動通信基盤技術研究所 Cdma通信方式
JP2004207839A (ja) * 2002-12-24 2004-07-22 Nec Corp 無線リソース管理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管理装置、基地局及び端末
US7724656B2 (en) * 2005-01-14 2010-05-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congestion detection and control between node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JP4708162B2 (ja) 2005-11-02 2011-06-22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US8676223B2 (en) 2007-03-23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communication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GB0715560D0 (en) 2007-08-10 2007-09-19 Nortel Networks Ltd Sub banded frequency arrangement for femtocells
US9066306B2 (en) 2007-09-21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tilizing power control
US9374791B2 (en) * 2007-09-21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tilizing power and attenuation profiles
US8948095B2 (en) * 2007-11-27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frequency selective transmission
GB0801535D0 (en) 2008-01-28 2008-03-05 Fujitsu Lab Of Europ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9622192B2 (en) * 2008-02-01 2017-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rtual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8260206B2 (en) 2008-04-16 2012-09-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8711786B2 (en) * 2008-05-13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downlink code selection for femto cells
US8725083B2 (en) * 2008-05-13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 calibration of downlink transmit power
JP5029512B2 (ja) 2008-06-30 2012-09-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管理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401479B2 (en) 2008-08-08 2013-03-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Managing interference from femtocells
JP5069648B2 (ja) 2008-09-04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KR20110071105A (ko) * 2008-09-30 2011-06-28 스파이더클라우드 와이어리스, 인크. 동적 토폴로지 적응
WO2010048345A1 (en) 2008-10-21 2010-04-29 Spidercloud Wireless Packet rout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DE602008001803D1 (de) 2008-10-24 2010-08-26 Ntt Docomo Inc Koordination der Funkressourcenzuteilung in einem Makro-/Mikrozellen-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KR20100048846A (ko) 2008-10-30 2010-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기 접속 방법
ATE548870T1 (de) 2009-01-08 2012-03-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instellung oder aufrechterhaltung einer bevorzugten bedingung für ein mobiles endgerät
KR101566935B1 (ko) * 2009-02-24 2015-1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그를 수행하는 통신 시스템
US8717983B2 (en) * 2009-04-07 2014-05-06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ediaTek Inc. Mechanism of dynamic resource transaction for wireless OFDMA systems
GB2470037B (en) * 2009-05-07 2013-07-10 Picochip Designs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an uplink
US8868091B2 (en) 2010-01-18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via over the air load indicator and relative narrowband transmit pow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190A (zh) * 2007-09-28 2008-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小区干扰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5668A (zh) 2013-06-12
JP5902168B2 (ja) 2016-04-13
US9332510B2 (en) 2016-05-03
KR101501186B1 (ko) 2015-03-18
WO2012024454A1 (en) 2012-02-23
US20120046028A1 (en) 2012-02-23
KR20130044363A (ko) 2013-05-02
EP2606695A1 (en) 2013-06-26
JP2013541868A (ja) 201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5668B (zh) 用于在毫微微小区与宏小区之间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装备和方法
CN104145495B (zh) 用于减轻设备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KR101668068B1 (ko) 이질적인 네트워크들에 대한 이벌브드 노드 b 채널 품질 표시자(cqi)프로세싱
CN102907134B (zh) 用于异构网络中的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5512B (zh) 在未经许可频谱中适应性地使用子帧来进行雷达检测
CN105723772B (zh) 终端装置
CN105723789B (zh) 用户终端、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3155503B (zh) 共信道异构网络中共用参考信号干扰消去和资源元素穿孔之间的动态切换
CN105706512B (zh) 终端装置
CN103327633B (zh) 显著干扰情形下基于tdm的同步通信
KR101658830B1 (ko) 저가 디바이스들에 대한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
CN102859920B (zh) 在使用公共参考信号干扰消除的系统中计算信道状态反馈
CN105141391B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减少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83073B (zh) 用于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700B (zh) 在支持超高频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0585020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7615828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07432028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方法
CN105940708A (zh)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646537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5850192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04982071A (zh) 针对机器类型通信(mtc)覆盖增强的单频网络(sfn)操作
CN104756432A (zh) 能量高效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5940713A (zh)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4956717A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道质量指示符信息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