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2592B - 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2592B
CN103152592B CN201210597073.4A CN201210597073A CN103152592B CN 103152592 B CN103152592 B CN 103152592B CN 201210597073 A CN201210597073 A CN 201210597073A CN 103152592 B CN103152592 B CN 1031525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image
switch mode
image filter
reques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970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2592A (zh
Inventor
李宰光
车烘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52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2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2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2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02B3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involving active parallax b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02B30/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involving active lenticular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27Calibr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98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7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left-right translational head movements, i.e. lateral mov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显示单元显示两个或更多个视图图像。三维图像过滤器被设置在显示单元的前面。三维图像过滤器具有交替布置的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控制器基于用户的当前位置和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非透射区域的位置。在检测到请求移动非透射区域的用户动作时,控制器响应于该用户动作而改变基准切换模式,并且基于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非透射区域的位置。

Description

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以不使用眼镜的方式显示两个视图图像和多个视图图像的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除了基于二维图像信号而显示二维图像的内容外,基于三维图像信号而显示三维图像的内容被规划并被作为广播内容而产生。
一种显示三维图像的方法使用了双眼视差原理,根据该原理,观看者由于双眼视差而体验到三维效果。可以将这种方法归类为快门眼镜方法、无眼镜方法或全三维方法。
特别地,在该无眼镜方法中,用户可以观看到没有图像翻转和串扰的三维图像的区域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基于用户的位置来控制三维图像的显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它们能大体上排除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向用户提供定制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用户移动期间也能够将三维图像过滤器调整到用户眼睛的位置的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描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变得明显,或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来了解。通过书面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按照本发明的目的,作为具体和广义的描述,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用户的当前位置以及基准切换模式,调整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非透射区域的位置;对请求移动所述非透射区域的用户动作进行检测;以及响应于检测到用户动作,改变所述基准切换模式;以及基于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的所述步骤可以包括控制对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至少一个栅栏的电力供给。
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的所述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所述用户的所述当前位置以及所述基准切换模式来计算切换模式;以及基于计算出的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所述切换模式的数量可以基于通道的数量来设置。所述切换模式的数量还可以基于显示单元的每像素或每子像素的对应栅栏的数量来设置。
所述校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对请求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进行检测;以及响应于检测到的用户动作,显示校准图像。所述校准图像可以包括两个视图图像或更多个视图图像。
所述校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对请求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进行检测;以及响应于检测到的用户动作,显示用于校准设置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其中,请求移动所述非透射区域的所述用户动作可以是按下所述GUI的按钮的用户动作。
所述校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对请求完成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进行检测;以及响应于检测到的用户动作,存储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
所述校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感测所述用户的改变的位置;基于感测到的所述用户的位置以及所述基准切换模式,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其显示两个或更多个视图图像;三维图像过滤器,其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前面,并且包括交替布置的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基于用户的当前位置以及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在检测到请求移动所述非透射区域的用户动作时基于该用户动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切换模式,并且基于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用户拍摄的图像帧;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利用接收到的图像帧来设置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基于设置的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以及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非透射区域的位置,在检测到请求移动所述非透射区域的用户动作时响应于所述用户动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切换模式,并且基于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校准方法包括:基于用户的当前位置以及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透镜的位置;对请求移动所述透镜的用户动作进行检测;响应于检测到的用户动作,改变所述基准切换模式;基于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透镜的位置。这里,所述透镜可以是由于被施加到多个单位电极的电压导致液晶的折射率改变而形成的。施加的电压的分配可以以每单位电极为单位移位,以移动所述透镜。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显示两个或更多个视图图像;三维图像过滤器,其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前面,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包括多个透镜;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基于用户的当前位置以及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透镜的位置,在检测到请求移动所述透镜的用户动作使响应于所述用户动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切换模式,并且基于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透镜的位置。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上述一般描述和下述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且旨在提供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在本申请中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申请中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
图1是示出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正面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设置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三维图像过滤器的设置的图;
图5是示出液晶透镜状过滤器的原理的图;
图6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六通道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图;
图6B是示出图6A中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切换模式的图;
图7A是示出该六通道三维图像过滤器的电极结构的图;
图7B是示出该六通道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非透射区域的移动的图;
图8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八通道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图;
图8B是示出图8A中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切换模式的图;
图9是示出透镜状的透镜移动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器的结构的图;
图11是示出基于三维图像过滤器的位置变化的最有效点的移动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校准方法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校准方法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校准方法的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校准设置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图;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校准设置的GUI的图;以及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出了其示例。在可能的情况下,相同的标号在整个附图中代表相同或类似部件。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将把附图中示出并参照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配置和行为描述为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核心配置及行为并不仅限于此。
尽管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是考虑到本发明中的功能而从公知和广泛使用的术语中选择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可以根据本领域中的操作者的意愿或习惯、新技术的出现等而改变。同样,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提及的一些术语是根据申请人自身意愿选择的,在说明书的相关部分中对这些术语的详细含义进行了描述。因此,不应基于这些术语的名称来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而应该基于这些术语的含义和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来定义。
说明书中描述的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移动终端,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手(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及导航仪。尽管说明书中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被应用于上述移动终端,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应用于固定终端,诸如数字电视机和台式计算机。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三维图像过滤器185以及电源单元190。图1中示出的组件不是必须的。因此,该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比以上列出的组件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在下文中,将逐个描述上述组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可以包括用于使能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或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与该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所在的网络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因特网模块113、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
广播接收模块111通过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号。
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陆地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用于生成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和用于将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发送到终端的服务器,或者是用于接收预先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将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发送到终端的服务器。该广播信号可以包括电视广播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和数据广播信号。另外,广播信号可以包括通过组合数据广播信号和电视广播信号或无线电广播信号而形成的广播信号。电视广播信号还可以包括二维图像广播信号和三维图像广播信号。
广播相关信息可以是与广播信道、广播节目或与广播服务提供商相关的信息。广播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提供。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相关信息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接收。
广播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提供。例如,广播相关信息能够以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或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的电子业务指南(ESG)的形式提供。
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接收利用诸如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DMB-T)、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DMB-S)、仅限前向链路媒体(MediaFLO)、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和地面集成业务数字广播(ISDB-T)数字广播系统的数字广播信号。显然,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配置为适于以上提及的数字广播系统和其它不同的广播系统。
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
移动通信模块112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方发送无线信号和从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方接收无线信号。基于文本/多媒体消息的收发,无线信号可以包括语音呼叫信号、视频通信呼叫信号或各种形式的数据。
无线因特网模块113是用于无线因特网连接的模块。无线因特网模块113可以安装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内部或外部。可以使用无线LAN(WLAN)、无线保真(Wi-Fi)、无线宽带(WiBro)、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iMax)和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作为无线因特网技术。
短距离通信模块114是用于短距离通信的模块。可以使用蓝牙、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和Zigbee作为短距离通信技术。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获取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位置的模块。位置信息模块115的代表模型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A/V输入单元120被提供以输入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像机121和麦克风122。像机121处理由图像传感器在视频通信模式或拍摄模式中获取的诸如静止图像或移动图像的图像帧。经过处理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
像机121拍摄的图像帧可以由控制器180处理并存储在存储器160中,或者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10发送给外部设备。根据情况,可以提供两个或更多个的像机121。
麦克风122接收外部声音信号,并在通信模式或录音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中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处理成电语音数据。在通信模式中,可以将经过处理的语音数据转换成可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形式并输出。可以在麦克风122中包含用于去除在将外部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22期间产生的噪音的各种噪音去除算法。
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指令来控制终端的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包括键盘、薄膜开关(dome switch)、触摸板(静压型/静电型)、滚轮(jog wheel)和拨动开关(jog switch)。
感测单元140感测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当前状态,诸如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打开或闭合状态、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位置、是否发生用户接触、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方向以及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加速/减速,以此产生感测信号来控制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操作。例如,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是滑盖式电话的情况下,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滑盖电话是打开的还是闭合的。另外,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电源单元190是否供电以及接口单元170是否被耦接到外部设备。同时,感测单元140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141。
输出单元150产生与视觉感知、听觉感知或触觉感知相关的输出。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声音输出模块152、告警单元153、触觉模块154和投影仪模块155。
显示单元151显示(输出)经过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处理的信息。例如,当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处于通信模式中时,显示单元151显示与通信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处于视频通信模式或图像拍摄模式中时,显示单元151显示拍摄和/或接收到的图像、UI或GUI。当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处于广播信号显示模式或图像显示模式中时,显示单元151显示广播信号或存储的图像数据。
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从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和三维显示器(3D显示器)中选出的至少一种。
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配置为透明型或透光型显示器,通过这些显示器可以看到外面。可以将这些显示器称为透明显示器。透明显示器的代表是透明OLED(TOLED)。显示单元151的后部结构也可以被配置为透光型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用户可以透过终端机体的显示单元151占用的区域看到位于该终端机体后的物体。
根据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是如何实现的,可以提供两个或更多个显示单元151。例如,可以按照将多个显示单元彼此分开地或一体地设置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单个平面上的方式或者按照将多个显示单元设置在不同平面上的方式来配置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
在显示单元151与用于感测触摸操作的传感器(在下文中称为“触摸传感器”)构成分层结构(在下文中称为“触摸屏”)的情况下,显示单元151可以作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例如,触摸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触摸膜、触摸片或触摸板的形式。
触摸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把施加于显示单元151的特定区域的压力的变化或在显示单元151的特定区域中产生的电容的变化转换为电子输入信号。触摸传感器可以配置成感测触摸压力以及触摸的位置和区域。
当执行了相对于触摸传感器的触摸输入时,相应的信号被发送到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处理该信号,并将与处理过的信号相对应的数据发送到控制器180。因此,控制器180可以确定显示单元151的哪个区域被触摸。
接近传感器141可以被布置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被触摸屏包围或位于触摸屏的附近的内部区域。接近传感器是在没有机械式接触的情况下利用电磁力或红外线感测物体是否接近预定的感测面或物体是否存在于预定的感测面附近的传感器。与接触型传感器相比,接近传感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适用性。
接近传感器141的示例可以包括透射型光电传感器、镜面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镜面反射类型传感器、高频振荡型接近传感器、电容型接近传感器、磁式接近传感器和红外接近传感器。在触摸屏是静电型的情况下,触摸屏被配置为基于由于指针的接近而导致的电场的变化来感测指针的接近。在这样的情况下,触摸屏(触摸传感器)可以归类为接近传感器。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方便描述,将指针靠近但没有接触到触摸屏并且识别出指针位于触摸屏上的动作称为“接近触摸”,并且将指针直接触摸到触摸屏的动作称为“接触触摸”。在执行指针的接近触摸时,在触摸屏上执行指针的接近触摸的位置是指针垂直地对应于触摸屏的位置。
接近传感器141感测接近触摸操作和接近触摸模式(例如,接近触摸距离、接近触摸方向、接近触摸速度、接近触摸时间、接近触摸位置、接近触摸移动等)。与感测到的接近接触操作和接近接触模式相对应的信息可以在触摸屏上输出。
声音输出模块152可以在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信模式或录音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和广播接收模式中输出从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到的或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声音输出模块152可以输出与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实施的功能相关的声音信号(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声音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接收器、扬声器和蜂鸣器。
告警单元153输出信号以通知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中发生的事件。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中发生的事件的示例可以包括呼叫信号接收、消息接收、键信号输入和触摸输入。除了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以外,告警单元153可以输出其它不同的信号,例如用于通知事件发生的振动信号。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还可以通过显示单元151或语音输出模块152输出。因此,显示单元151或语音输出模块152可以归为告警单元153的一部分。
触觉模块154生成用户可以感觉到的各种触觉效果。触觉模块154生成的触觉效果的代表示例是振动。可以控制触觉模块154生成的振动的强度和方式。例如,可以合成地输出或顺序输出不同种类的振动。
除了振动以外,触觉模块154可以生成不同的触觉效果,诸如由可垂直移动到皮肤的针列(阵列与皮肤发生接触)、通过喷孔或吸孔的空气喷力或空气吸力、与皮肤摩擦、与电极接触、静电力等造成的仿真效果和利用吸热或放热元件来再现冷热感知的效果。
触觉模块154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直接接触来传递触觉效果,此外,还被配置为使用户能够通过诸如手指或手臂的肌感来感觉触觉效果。根据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是如何配置的,可以提供两个或更多个触觉模块154。
投影仪模块155是用于使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来执行图像投影功能的组件。投影仪模块155可以根据控制器180的控制信号在外边屏幕或墙壁上显示与在显示单元151上显示的图像完全相同或部分不同的图像。
具体地,投影仪模块155可以包括用于产生将图像输出到外部所必需的光(例如,激光)的光源(未示出)、利用光源产生的光来产生要输出到外部的图像的图像产生单元(未示出)以及用于在放大的状态下从预定的聚焦距离将图像输出到外部的透镜(未示出)。另外,投影仪模块155可以包括用于机械地移动模块的整体的透镜以控制图像投影方向的设备(未示出)。
根据显示设备的种类,投影仪模块155可以分为负电极射线管(CRT)模块、液晶显示器(LCD)模块或数字光处理(DLP)模块。特别地,按照使光源产生的光被数字微镜器件反射以在放大的状态下投影产生的图像的方式来配置DLP模块。因此,DLP模块有利于投影仪模块151的小型化。
优选地,投影仪模块155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纵向方向上设置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侧面、正面或背面。当然,根据需要,投影仪模块155可以设置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任意位置上。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控制器180执行处理和控制所需要的程序,此外,存储器160还可以临时存储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音频、静态图像、运动图像等)。存储器160还可以存储数据的使用频度(例如,每个电话号码、每个消息和每个多媒体的使用频度)。同时,存储器160可以存储与在触摸屏上执行触摸输入时输出的各种模式的振动和声音相关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布置标准图像。布置标准图像是用于校准的三维图像帧。三维图像帧是包括多个视图图像数据的图像帧。即,布置标准图像是包括具有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两个或更多个视图图像的图像帧。例如,附图12的布置标准图像1265包括左视图图像1267和右视图图像1269。左视图图像1267具有白色,并且右视图图像1269具有黑色。另选地,左视图图像1267可以具有蓝色,并且右视图图像1269可以具有绿色。在另一示例中,附图14的布置标准图像1465包括左视图图像1447和右视图图像1449。左视图图像1447具有X形图案,并且右视图图像1449具有圆形图案。
而且,布置标准图像可以包括视图图像,视图图像的数量可以根据制造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要显示的视图图像的数量而改变。例如,在制造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显示15个视图图像的情况下,布置标准图像可以包括15个视图图像。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从闪存型存储器、硬盘型存储器、多媒体卡微型存储器、卡式存储器(例如,SD或XD存储器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存储器、磁盘和光盘中选出的至少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可以与在因特网上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关联地操作。
接口单元170作为到所有连接到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外部设备的路径。通过接口单元170,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数据,向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组件供电,或者从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接口单元170中可以包括例如有线/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充电器端口、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身份模块的设备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
身份模块是存储验证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用户所需的各种类型信息的芯片。身份模块可以包括用户身份模块(UIM)、订户身份模块(SIM)或通用用户身份模块(USIM)。具有这样的身份模块的设备(下文中称为“身份设备”)可以制造处智能卡的形式。所以,身份设备可以通过端口连接到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
当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连接到外部托架(external cradle)时,接口单元170可以是用于向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提供来自托架的电力的通路,或者可以是用于将用户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发送给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通路。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中的每一种都可以被操作为识别移动终端被正确地安放在该托架中的信号。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00执行与语音通信、数据通信、视频通信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多媒体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包含在控制器180中,或者可以配置为独立于控制器180。
控制器180可以执行图案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绘图输入识别为文本和图像。另外,控制器180能检测用户动作并进行控制以执行与检测到的用户动作相对应的指令或操作。用户动作可以包括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物理按钮的选择或远程控制、触摸屏上的预定手势的实施或触摸屏上的软按钮的选择、从像机121拍摄的图像中识别出的预定手势的实施以及由语音识别识别出的预定语音的实施。
控制器180从像机121接收图像帧(拍摄了用户图像),并且利用接收到的图像帧来检测用户的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80可以基于检测到的用户位置来计算三维图像过滤器的位置。这里,三维图像过滤器的位置可以是栅栏的位置或透镜的位置。
另外,控制器180可以计算已计算出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位置与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以计算三维图像过滤器移动量。这里,三维图像过滤器的移动量可以是栅栏的移动量或透镜的移动量。
控制器180可以利用从当前检测到的用户位置和之前检测到的用户位置中选出的至少一个用户位置来计算用户的移动速度。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利用检测到的用户位置和计算出的用户移动速度来估计过去预定时间时用户的位置,并且基于估计的用户位置来计算三维图像过滤器的位置和三维图像过滤器的移动量。
控制器180可以基于计算出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位置或计算出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移动量来产生用于请求移动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控制信号,并且可以将产生的控制信号输出到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
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可以基于控制器180计算出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位置来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185的栅栏或透镜的移动。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可以计算由控制器180计算出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位置与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以计算三维图像过滤器的移动量,并且可以基于计算出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移动量来控制栅栏或透镜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可以基于由控制器180计算出的非透射区域的位置来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185的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的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可以基于由控制器180计算出的透镜的位置来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185的透镜的移动。这里,透射区域是光透过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区域,而非透射区域是光透不过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区域。另外,非透射区域可以是由栅栏占据的区域。
三维图像过滤器185是使用户能够将显示单元151上显示的两个或更多个视图图像看成三维图像的过滤器。即,三维图像过滤器185控制由显示单元151显示的视图图像的光路。控制视图图像的光路可意味着中断某些视图图像的光路或折射视图图像。这里,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可以是液晶视差栅栏或液晶透镜过滤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可以包括按照预定间隔设置的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从显示单元151发射的光透过透射区域并抵达用户的左眼或右眼。在三维图像过滤器185是液晶视差栅栏的情况下,非透射区域可以由栅栏构成。可以将一对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称为螺距(pitch)。可以在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的控制下移动三维图像过滤器185的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此时,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可以被固定到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而且,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具有用于指示非透射区域的位置的多个切换模式。即,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可以具有指示每个非透射区域的位置的切换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三维图像过滤器185是液晶透镜过滤器的情况下,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可以被透镜彼此隔开。一个透镜可以被称为一个螺距。三维图像过滤器185的透镜可以在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的控制下移动。此时,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可以被固定到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另外,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具有用于指示透镜的位置的多个切换模式。即,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可以具有指示每个透镜的位置的切换模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向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各个组件提供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
这里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可以例如利用软件、硬件或它们的组合以记录介质的形式实现,并且可以从计算机或类似的设备读出。
在硬件形式的实现中,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利用从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和其它电子单元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来实现。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利用控制器180来实现。
在软件形式的实现中,诸如这里描述的程序和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利用额外的软件模块来实现。软件模块可以执行这里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功能和操作。软件代码可由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可以被控制器180执行。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正面立体图。
参照图2,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具有直板型(bar type)终端主体,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结构,诸如滑盖型(slide type)结构、折叠型(folder type)结构、旋盖型(swing type)结构和旋转型(swivel type)结构,其中两个或更多个主体按照能够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彼此耦接。
主体包括形成其外表的壳体(罩、外壳、盖等)。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壳体可以分为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在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相对的空间中安放了不同的电子部件。在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还可以提供至少一个中间壳体。
壳体可以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入成型来形成,或者可以由诸如不锈钢(STS)或钛(Ti)的金属材料形成。
显示单元151、声音输出单元152、像机121、用户输入单元130(131和132)、麦克风122和接口单元170可以设置在终端主体上,特别是前壳体101上。
显示单元151占用了前壳体101的主表面的主要部分。声音输出单元152和像机121可以设置在前壳体101的与显示单元151的一端相邻的区域处。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可以设置在显示单元151的一端。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可以粘接到显示单元151的一端。用户输入单元131和麦克风122可以设置在前壳体101的与显示单元151的另一端相邻的区域处。
用户输入单元131和接口单元170可以设置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的侧面。
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指令来控制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包括多个操作单元131和132。可以将操作单元131和132总体上称为操作部。可以采用任何类型的操作单元131和132,只要用户能够在具有触觉感知的同时操纵操作单元131和132即可。
通过第一操作单元131或第二操作单元132输入的内容可以被不同的设置。例如,第一操作单元131可以允许用户输入诸如开始、结束和滚动的指令,并且第二操作单元132可以允许用户输入用于调节从声音输入单元152输出的音量或切换到显示单元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的指令。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3,三维图像面板300包括:显示面板310,其用于显示由左视图图像L和右视图图像R混合组成的三维图像;以及三维图像过滤器320,其具有按照预定间隔布置的非透射区域321和透射区域322。这里,三维图像过滤器320可以是液晶视差栅栏。同时,图1的显示单元151可以是显示面板310,并且图1的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可以是三维图像过滤器320。
三维图像过滤器320按照与显示面板310隔开预定距离的方式设置在显示面板310的前面。非透射区域321和透射区域322沿与显示面板310平行的方向交替布置。
显示面板310显示与左眼L和右眼R相对应的视图图像,用户通过三维图像过滤器320观看显示的左视图图像L和右视图图像R。用户的左眼和右眼独立地观看在显示面板310上提供的左视图图像L和右视图图像R。因此,用户可以体验到三维效果。
用户能够很好地观看到三维图像的点被称为最有效点(sweet spot)。即,最有效点是左视图图像L和右视图图像R不交叠(即,不会发生串扰)并且左视图图像L和右视图图像R不翻转(即,图像翻转不会发生)的点。可以很好地观看左视图图像L和右视图图像R的最有效点可以是点332和334,并且能够很好地观看右视图图像R的最有效点可以是点331和333。如果用户的右眼位于点332和334处并且用户的左眼位于点331和333处,则可能发生图像翻转。
图4中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4,三维图像面板400包括:显示面板410,其用于显示由左视图图像L和右视图图像R混合组成的三维图像;三维图像过滤器420,其具有多个透镜。图1的显示单元151可以是显示面板410,并且图1的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可以是三维图像过滤器420。
三维图像过滤器42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410的前面。在这种情况下,三维图像过滤器420可以与显示面板410隔开预定的距离1,使得图像被置于透镜的焦面上。
三维图像过滤器420可以是透镜过滤器。在这种情况下,三维图像过滤器420的透镜421、透镜422、透镜423、透镜424和透镜425可以是液晶透镜。
图5是示出液晶透镜过滤器的原理的图。
参照图5,液晶透镜过滤器520可以包括透明电极(ITO)521和522以及设置在透明电极之间的液晶LC。液晶透镜过滤器520通过液晶LC调节从显示面板510发出的光的折射,使得可以将视图图像置于合适的最有效点。即,液晶LC构成了用于折射光的透镜。液晶透镜状过滤器520可以调节施加到透明电极(ITO)的电压,以调节液晶LC的位置、方向和排列。根据液晶LC的位置,方向和排列,可以改变透镜的位置,并因此改变最有效点。
图6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六通道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图。
参照图6A,三维图像过滤器185的通道的数量意味着与显示单元151的两个像素相对应的栅栏的数量。可以基于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通道的数量来设置切换模式的数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道的数量可以意味着与显示单元151的两个子像素相对应的栅栏的数量。
在三维图像过滤器685的栅栏中,三个栅栏651、652和653对应于显示单元151的像素610,并且三个栅栏661、662和663对应于显示单元151的像素620。因此,三维图像过滤器685的通道的数量是6个,并且三维图像过滤器685具有6个通道。
而且,三个栅栏651、652和653形成了非透射区域,并且三个栅栏661、662和663形成了透射区域。
图6B是示出图6A中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切换模式的图。
参照图6B,六通道的三维图像过滤器具有六个切换模式(模式1、模式2、模式3、模式4、模式5和模式6)。
在第一切换模式(模式1)中,栅栏1、2和3、栅栏7、8和9以及栅栏13、14和15形成非透射区域,而栅栏4、5和6以及栅栏10、11和12形成透射区域。
在第二切换模式(模式2)中,栅栏2、3和4、栅栏8、9和10以及栅栏14和15形成非透射区域,而栅栏1、栅栏5、6和7以及栅栏11、12和13形成透射区域。第二切换模式(模式2)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一切换模式(模式1)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
在第三切换模式(模式3)中,栅栏3、4和5、栅栏9、10和11以及栅栏14形成非透射区域,而栅栏1和2、栅栏6、7和8以及栅栏12、13和14形成透射区域。第三切换模式(模式3)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二切换模式(模式2)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
在第四切换模式(模式4)中,栅栏4、5和6以及栅栏10、11和12形成非透射区域,而栅栏1、2和3、栅栏7、8和9以及栅栏13、14和15形成透射区域。第四切换模式(模式4)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三切换模式(模式3)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
在第五切换模式(模式5)中,栅栏1、栅栏5、6和7以及栅栏11、12和13形成非透射区域,而栅栏2、3和4、栅栏8、9和10以及栅栏14和15形成透射区域。第五切换模式(模式5)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四切换模式(模式4)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
在第六切换模式(模式6)中,栅栏1和2、栅栏6、7和8以及栅栏12、13和14形成非透射区域,而栅栏3、4和5、栅栏9、10和11以及栅栏15形成透射区域。第六切换模式(模式6)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五切换模式(模式5)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
图7A是示出六通道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电极结构的图。
参照图7A,一个螺距可以分为多个单位电极。螺距710可以包括六个单位电极711到716。三个单位电极711、712和713可以形成非透射区域720,三个单位电极714、715和716可以形成透射区域730。而且,单位电极可以是栅栏。例如,单位电极711对应于图8B的栅栏1。
而且,每一个单位电极还可以根据是否被施加了电压而形成非透射区域或透射区域。在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各个液晶单元处于常黑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将电压施加到各个单位电极以形成透射区域,或者可以停止向各个单位电极施加电压以形成非透射区域。例如,当把电压施加到单位模块711时,图8B的栅栏1形成透射区域。当停止向单位电极711施加电压时,图8B的栅栏1形成非透射区域。
而且,在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各个液晶单元处于常白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将电压施加到各个单位电极以形成非透射区域,或者可以停止向各个单位电极施加电压以形成透射区域。例如,当把电压施加到单位模块711时,图8B的栅栏1形成非透射区域。当停止向单位电极711施加电压时,图8B的栅栏1形成透射区域。
可以在各个单位电极之间提供电极间隙740。在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各个液晶单元处于常黑模式的情况下,由于电极间隙740的电压保持截止,与电极间隙740相对应的空间是黑色的。另一方面,在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各个液晶单元处于常白模式的情况下,由于电极间隙740的电压保持截止,与电极间隙740相对应的空间是白色的。因此,电极间隙740可出现漏光。而且由于这种漏光,可能出现串扰。
可以应用黑底BM来防止电极间隙740漏光。例如,当电极间隙的面积为一个栅栏的1%或更大时,可以提供黑底BM。
图7B是示出六通道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非透射区域的移动的图。
参照图7B,在各个螺距包括六个栅栏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六个栅栏的顺序反复地驱动电极。例如,为了移动各个栅栏,螺距的第一栅栏751、761和771从黑色(在常白模式下导通,在常黑模式下截止)改变为白色,螺距的第四个栅栏754和764从白色(在常白模式下截止,在常黑模式下导通)改变为黑色。
三维图像过滤器700可以按如下方式配置,即,位于螺距上的相同位置处的栅栏可以被同时控制。也就是说,位于螺距上的相同位置处的栅栏的电极可以在面板上被公共地连接,使得这些电极可以被同时控制。例如,电极可以在柔性印刷电路(FPC)上被连接,使得电极可以被同时驱动。因此,与所有单位电极被单独驱动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和驱动相关成本,降低能耗,简化电路。
图8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八通道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图。
参照图8A,在三维图像过滤器885的栅栏之中,四个栅栏851、852、853和854对应于显示单元151的像素810,而四个栅栏861、862、863和864对应于显示单元151的像素820。因此,三维图像过滤器885的通道的数量是8个,三维图像过滤器885具有八个通道。
图8B是示出图8A中的三维图像过滤器的切换模式的图。
参照图8B,八通道的三维图像过滤器具有八个切换模式(模式1、模式2、模式3、模式4、模式5、模式6、模式7和模式8)。
在第一模式(模式1)中,栅栏1、2、3和4、栅栏9、10、11和12以及栅栏17、18、19和20形成非透射区域,而栅栏5、6、7和8以及栅栏13、14、15和16形成透射区域。
在第二切换模式(模式2)中,栅栏2、3、4和5、栅栏10、11、12和13以及栅栏18、19和20形成非透射区域,而栅栏1、栅栏6、7、8和9以及栅栏14、15、16和17形成透射区域。第二切换模式(模式2)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一切换模式(模式1)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
在第三切换模式(模式3)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二切换模式(模式2)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第四切换模式(模式4)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三切换模式(模式3)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并且第五切换模式(模式5)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四切换模式(模式4)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
同时,第六切换模式(模式6)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五切换模式(模式5)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第七切换模式(模式7)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六切换模式(模式6)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并且第八切换模式(模式8)是每一个非透射区域都相对于第七切换模式(模式7)移动各栅栏的宽度的模式。
图9是示出在透镜方式中的透镜的移动的图。
参照图9,在三维图像过滤器185中,单位透镜的电极可以包括预定数量个分出的单位电极。当与要形成的透镜形状相对应的电压被均匀地施加到单位电极时,液晶的折射率被改变以形成透镜。电压被施加到九个单位电极911以形成透镜910。而且,透镜910是具有能够彼此分开的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的单位透镜。透镜910可以形成螺距。根据这样的单位透镜的移动,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被移动。
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可以调节施加到电极的电压以移动单位透镜。即,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将被施加到单位电极以形成单位透镜的电压施加到被移动了具有与移动量相对应的长度的数量个单位电极的单位电极,以在将单位透镜移动了移动量的位置处形成另一个单位透镜。例如,当把施加到形成透镜910的九个单位电极911的电压施加到九个单位电极921(该九个单位电极921被移动了两个单位电极)时,透镜910移动与两个单位电极相对应的长度而到达位于左侧的透镜920的位置。在另一个示例中,当把施加到形成透镜920的九个单位电极921的电压施加到九个单元电极931(该九个单元电极931从单位电极921被移动了一个单位电极)时,透镜920移动了与一个单位电极相对应的长度而到达位于左侧的透镜930的位置。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器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10,控制器180可以包括接口管理单元1010、位置检测单元1020、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以及通信控制器1040。
位置检测单元1020从相机121接收图像帧(拍摄了用户图像),并使用接收到的图像帧来检测用户的位置。位置检测单元1020可以识别面部区域来检测用户的位置。这里,位置检测单元1020可以使用基于面部的对称的算法、基于头发颜色和面部颜色的算法以及基于面部的轮廓的算法来识别面部区域。位置检测单元1020还可以由图像帧计算皮肤颜色信息以识别面部区域。
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可以基于位置检测单元1020检测到的用户位置和基准切换模式来计算切换模式。这里,基准切换模式可以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制造过程中设置,或者可以根据请求移动基准切换模式的用户动作而改变。
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可以使用以下数学表达式1计算切换模式。
【数学表达式1】
M=R+(P/S)%C
其中,R表示基准切换模式,P表示用户的位置,S表示步长,C表示切换模式的数量。用户的位置可以表示相对于基准切换模式中的基准用户位置的位置。即,P可以是基准用户位置与当前用户位置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可以是像素长度。而且,步长可以表示不发生切换模式之间的切换用户位置的移动量。另选地,步长可以是最有效点的宽度。例如,步长大小可以是最有效点1116的宽度。P和S可以显示为相同长度单位。例如,P和S可以显示为像素长度。即,P和S可以具有从拍摄的图像帧中计算出的像素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可以产生用于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非透射区域移动到计算出的切换模式所指示的位置的控制信号,并且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可以将产生的控制信号输出到通信控制器1040。这里,计算出的切换模式可以是指示其中用户所在的点成为了最有效点的非透射区域的位置的切换模式。产生的控制信号可以是用于控制非透射区域移动到由计算出的切换模式指示的位置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可以产生用于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透镜的移动到由计算出的切换模式指示的位置的控制信号,并且可以将产生的控制信号输出到通信控制器1040。这里,计算出的切换模式可以是指示其中用户所在的点成为最有效点的透镜位置的切换模式。产生的控制信号可以是用于控制透镜移动到由计算出的切换模式指示的位置的信号。
通信控制器1040可以将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产生的控制信号发送到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通信控制器1040可以通过I2C方式将控制信号输出到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
图11是示出基于三维图像过滤器的位置变化的最有效点的移动的图。
参照图11,在具有切换模式的三维图像过滤器1110(设置有非透射区域1111和透射区域1112)中,提供了最有效点1115,其中交替地设置了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左视图图像L的最有效点1117和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右视图图像R的最有效点1116。
在具有切换模式的三维图像过滤器1120(设置有非透射区域1121和透射区域1122)中,提供了最有效点1125,其中交替地设置了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左视图图像L的最有效点1127和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右视图图像R的最有效点1126。
在具有切换模式的三维图像过滤器1130(设置有非透射区域1131和透射区域1132)中,提供了最有效点1135,其中交替地设置了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左视图图像L的最有效点1137和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右视图图像R的最有效点1136。
在具有切换模式的三维图像过滤器1140(设置有非透射区域1141和透射区域1142)中,提供了最有效点1145,其中交替地设置了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左视图图像L的最有效点1147和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右视图图像R的最有效点1146。
在具有切换模式的三维图像过滤器1150(设置有非透射区域1151和透射区域1152)中,提供了最有效点1155,其中交替地设置了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左视图图像L的最有效点1157和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右视图图像R的最有效点1156。
在具有切换模式的三维图像过滤器1160(设置有非透射区域1161和透射区域1162)中,提供了最有效点1165,其中交替地设置了使用户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左视图图像L的最有效点1167和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右视图图像R的最有效点1166。
在具有切换模式的三维图像过滤器1170(设置有非透射区域1171和透射区域1172)中,提供了最有效点1175,其中交替地设置了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左视图图像L的最有效点1177和使用户能够观看显示面板1101上显示的右视图图像R的最有效点1176。
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可以决定切换模式,使得可以根据三维图像过滤器1110到1160的布置形式来布置三维图像过滤器185的栅栏或透镜,从而基于用户所在的点来移动最有效点。例如,在用户的左眼位于点1117并且用户右眼位于点1118的情况下,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决定指示栅栏布置形式1110的切换模式,以提供最有效点1115。如果用户的左眼从点1117移动到点1137,则控制器180可以计算控制信号以将指示栅栏布置形式1110的切换模式改变成指示栅栏布置形式1120的切换模式以提供最有效点1135,并且控制器180可以将计算出的控制信号输出到通信控制器1040。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校准方法的图。
具体地,图12中示出的校准方法可以在根据本发明的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批量生产中执行。
参照图12,第一像机1220和第二像机1225设置在离三维图像过滤器1203的最优观看距离处。第一像机1220和第二像机1225之间的间隙被设置为对应于标准脸1240的瞳孔1247和1249之间的间隙。即,第一像机1220位于标准脸1240的左眼1247处,第二相机1225位于标准脸1240的右眼1249处。像机1210被固定到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以拍摄从显示单元1201到三维图像过滤器1203延伸的方向上的空间。
像机1210可以拍摄第一像机1220和第二像机1225,并且可以将拍摄到的图像帧输出到控制器180。控制器180可以将像机1210输出的图像帧存储为基准图像帧。
控制器180控制显示单元1201显示布置标准图像1265。布置标准图像1265包括左视图图像1267和右视图图像1269。左视图图像1267具有白色,右视图图像1269具有黑色。在改变切换模式的同时,第一像机1220和第二像机1225拍摄在各个切换模式中显示的布置标准图像1265。可以将第一像机1220拍摄的图像与第二像机1225拍摄的图像之间的亮度差异最大时的切换模式设置为基准切换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60可以将基准切换模式和基准图像帧关联地存储。而且,存储器169可以将基准切换模式、第一像机1220的位置以及第二像机1225的位置关联地存储。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将基准切换模式和标准脸(左眼位于第一像机1220的位置,并且右眼位于第二像机1225的位置)的位置关联地存储。标准脸的位置可以设置为数学表达式1的基准用户位置。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校准方法的图。
具体地,用户可以执行图13中示出的校准方法。
参照图13,接口管理单元1010可以对请求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进行检测,并且可以响应于检测到的用户动作而控制显示单元1301显示布置标准图像1365。这里,布置标准图像1365包括左视图图像1347和右视图图像1349。左视图图像1347有白色,右视图图像1349有黑色。
像机1310拍摄用户的位置。位置检测单元1020接收像机1310拍摄的图像帧,并且使用接收到的图像帧来检测用户1340的位置。位置检测单元1020可以识别面部区域来检测用户1340的位置。这里,位置检测单元1020可以使用基于面部的对称的算法、基于头发颜色和面部颜色的算法、基于面部轮廓的算法来识别面部区域。而且,位置检测单元1020可以由图像帧来计算皮肤颜色信息以识别面部区域。
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基于检测到的用户1340的位置以及基准切换模式来计算切换模式。而且,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产生用于使三维图像过滤器1303能够具有计算出的切换模式的控制信号,并且将产生的控制信号输出到通信控制器1040。
通信控制器1040将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产生的控制信号发送到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
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基于从通信控制器1040发送的控制信号来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1303。这里,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1303具有计算出的切换模式。
在三维图像过滤器1303具有计算出的切换模式的情况下,用户1340交替地闭上左眼和右眼来检查是否通过左眼可靠地观看到白色以及是否通过右眼可靠地观看到黑色。这样,执行了校准。此时,用户1340可以执行请求移动非透射区域或移动透镜的用户动作。当检测到该用户动作时,接口管理单元1010响应于检测到的用户动作而改变基准切换模式。当基准切换模式被改变时,基于用户的当前位置和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来计算切换模式,并且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1303具有计算出的切换模式。在三维图像过滤器1303具有计算出的切换模式的情况下,用户1340交替地闭上左眼和右眼来检查是否通过左眼可靠地观看到白色以及是否通过右眼可靠地观看到黑色。这样,执行了校准。
如果用户1340在校准过程中移动,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可以基于移动的用户位置和基准切换模式来计算切换模式,并且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可以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1303具有计算出的切换模式。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校准方法的图。
在图14的校准方法中,显示了布置标准图像1465以替代图13中的校准方法中布置标准图像1365。
布置标准图像1465包括左视图图像1447和右视图图像1449。左视图图像1447具有X形图案,右视图图像1449具有圆形图案。
在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具有切换模式1403的情况下,用户1340交替地闭上左眼和右眼来检查是否通过左眼可靠地观看到X形图案以及是否通过右眼可靠地观看到圆形图案。这样,执行了校准。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校准设置的图形用户界面(GUI)。
参照图15A和图15B,接口管理单元1010可以对请求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进行检测,并且可以响应于检测到的用户动作而控制显示单元151显示用于校准设置的图形用户界面(GUI)1500。可以在将GUI1500覆盖在布置标准图像1505的情况下显示GUI1500。而且,接口管理单元1010可以响应于请求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而控制显示单元151同时显示GUI1500和布置标准图像1505。而且,可以在将GUI1500覆盖在请求校准设置时显示的图像1505的情况下显示GUI1500。这里,图像1505可以是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广播信号中包含的图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包含的图像、由无线因特网模块113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包含的图像、由短距离通信模块114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包含的图像、由接口单元170接收到的数据中包含的图像以及存储器160中存储的图像。
GUI1500包括左移按钮1510、右移按钮1520以及指示器1530。用户可以按下左移按钮1510来执行请求向左移动栅栏的用户动作。同时,用户可以按下右移按钮1520来执行请求向右移动栅栏的用户动作。
如果检测到按下左移按钮1510的用户动作,则接口管理单元1010将基准切换模式改变成基准切换模式之前的一个或多个切换模式。
如果检测到按下右移按钮1520的用户动作,则接口管理单元1010将基准切换模式改变成基准切换模式之后的一个或多个切换模式。
指示器1530指示基准切换模式的当前位置。在左移按钮1510被按下时,指示器1530向左移动预定长度。当右移按钮1520被按下时,指示器1530向右移动预定长度。
用户可以拖动指示器1530来执行指示栅栏的移动的用户动作。接口管理单元1010可以检测该用户动作,并且可以基于该用户动作指示的移动量来改变基准切换模式。这里,移动量可以是指示器1530被拖动的长度,或者与该长度成比例。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校准设置的GUI。
参照图16A和图16B,接口管理单元1010可以对请求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进行检测,并且可以响应于检测到的用户动作而控制显示单元151显示用于校准设置的图形用户界面(GUI)1600。可以在将GUI1600覆盖在布置标准图像1601的情况下显示GUI1600。而且,接口管理单元1010可以响应于请求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而控制显示单元151同时显示GUI1600和布置标准图像1601。而且,可以在将GUI1600覆盖在请求校准设置时显示的图像1605的情况下显示GUI1600。这里,图像1605可以是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广播信号中包含的图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包含的图像、由无线因特网模块113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包含的图像、由短距离通信模块114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包含的图像、由接口单元170接收到的数据中包含的图像以及存储器160中存储的图像。
GUI1600包括减按钮1610、加按钮1620和指示器1630。用户可以按下减按钮1610来执行请求向左移动栅栏的用户动作。而且,用户可以按下加按钮1620来执行请求向右移动栅栏的用户动作。这里,减按钮1610、加按钮1620和指示器1630分别对应于图15的左移按钮1510、右移按钮1520和指示器1530。因此,这里将省略详细描述。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7,接口管理单元1010对请求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进行检测(S100)。
响应于请求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显示单元151显示校准图像(S105)。这里,校准图像可以是布置标准图像或具有深度的三维图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5,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从图15A的GUI1500和图16A的GUI1600中选出的GUI。即,在步骤S105,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图15A的视图图像1501或图16A的视图图像160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5,显示单元151可以在检测到请求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之前显示图像,或者可以以覆盖的方式在该图像上显示从图15A的GUI1500和图16A的GUI1600中选出的GUI。即,在步骤S105,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图15A的视图图像1551或图16A的视图图像1651。
位置检测单元1020检测用户的当前位置(S110)。位置检测单元1020从像机121接收图像帧(拍摄了用户图像),并且利于接收到的图像帧来检测用户的位置。位置检测单元1020可以识别面部区域以检测用户的位置。
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基于位置检测单元1020检测到的用户当前位置以及基准切换模式来计算切换模式(S115)。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可以使用上述的数学表达式1来计算切换模式。这里,基准切换模式可以在三维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制造过程中设置,或者可以通过接口管理单元1010改变。而且,基准切换模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可以产生用于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非透射区域移动到计算出的切换模式指示的位置的控制信号,并且可以将产生的控制信号输出到通信控制器10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可以产生用于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透镜移动到计算出的切换模式指示的位置的控制信号来,并且可以将产生的控制信号输出到通信控制器1040。
通信控制器1040将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产生的控制信号发送到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
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具有由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计算出的切换模式(S120)。这里,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可以基于从通信控制器1040发送的控制信号来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18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可以控制非透射区域的移动,使得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具有由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计算出的切换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可以控制透镜的移动,使得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具有由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计算出的切换模式。
接口管理单元1010对请求移动透镜的非透射区域的用户动作进行检测(S125)。这里,该用户动作可以通过图15的GUI1500或图16的GUI1600来执行。
响应于请求移动透镜的非透射区域的用户动作,接口管理单元1010改变基准切换模式(S130)。这里,切换管理单元1010可以基于由用户动作指示的移动量来改变基准切换模式。即,在移动量指示-2的情况下,接口管理单元1010将基准切换模式改变成基准切换模式之前的第二切换模式。例如,当在基准切换模式是图8B的第五切换模式(模式5)情况下检测到请求将栅栏移动-2的用户动作时,基准切换模式被改变为图8B的第三切换模式(模式3)。
而且,在移动量指示的情况下,接口管理单元1010将基准切换模式改变成基准切换模式之后的第二切换模式。例如,当在基准切换模式是图8B的第五切换模式(模式5)的情况下检测到请求将非透射区域移动2的用户动作时,基准切换模式被改变为图8B的第七切换模式(模式7)。
切换模式计算单元1030利用位置检测单元1020检测到的用户的当前位置和在步骤S130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来计算切换模式(S135)。像机121连续地拍摄用户图像,并且位置检测单元1020基于像机121拍摄到的图像帧连续地检测用户的位置。即,在步骤S135计算出的切换模式可以是在执行步骤S135时利用位置检测单元1020检测到的用户当前位置计算出的切换模式。
三维图像过滤器驱动单元183控制三维图像过滤器185具有在步骤S135计算出的切换模式(S140)。
接口管理单元1010确定是否检测到请求完成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S145)。
在确定已检测到请求完成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时,接口管理单元1010停止显示校准图像并存储基准切换模式(S150)。这里,在步骤S130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
在确定没有检测到请求完成校准设置的用户动作时,再次执行步骤S110。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在步骤S115计算切换模式的基准切换模式可以是在步骤S140被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
而且,本发明可以作为计算机可读的代码而实现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数据的所有类型的记录设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ROM、RAM、CD-ROM、磁盘、软盘以及光学数据存储设备。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载波形式(例如,通过因特网进行传输)。而且,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作为计算机可读代码分布式地存储在通过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中。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明显得知,在根据本发明的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和该装置的校准方法中,提供了校准服务以将三维图像过滤器调整到用户眼睛的位置。因此,能够向用户提供定制的三维图像过滤器。而且,三维图像过滤器是在用户的移动过程中利用脸部跟踪而基于用户的眼睛来进行调整。因此,即使在用户的移动过程中,也能够将三维图像过滤器调整到用户眼睛的位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11月2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122145的优先权,此处以引证的方式并入其全部内容,就像在此进行了完整阐述一样。

Claims (14)

1.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用于校准设置的第一请求进行检测;
响应于检测到的第一请求,显示校准图像和图形用户界面GUI,所述GUI包括用于移动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非透射区域的按钮;
基于用户的当前位置以及基准切换模式,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
对通过所述GUI移动所述非透射区域的第二请求进行检测;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的第二请求,改变所述基准切换模式,并且基于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校准方法,其中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用户的所述当前位置以及所述基准切换模式来计算切换模式;以及
基于计算出的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的校准方法,其中所述切换模式的数量基于通道的数量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的校准方法,其中所述切换模式的数量基于显示单元的每像素或每子像素的对应的栅栏的数量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校准方法,其中所述校准图像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视图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校准方法,
其中,移动所述非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二请求对应于按下所述GUI的所述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校准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完成所述校准设置的第三请求进行检测;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的第三请求,存储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校准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感测所述用户的改变的位置;以及
基于感测到的所述用户的位置以及所述基准切换模式,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校准方法,其中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对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至少一个栅栏的电力供应。
10.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响应于用于校准设置的第一请求,显示两个或更多个视图图像和图形用户接口GUI;
三维图像过滤器,其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前面,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包括交替布置的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并且所述GUI包括用于移动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按钮;以及
控制器,其配置为基于用户的当前位置以及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对通过所述GUI移动所述非透射区域的第二请求进行检测,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请求时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而改变所述基准切换模式,并且基于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非透射区域的位置。
11.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的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用于校准设置的第一请求进行检测;
响应于检测到的第一请求,显示校准图像和图形用户界面GUI,所述GUI包括用于移动三维图像过滤器的透镜的按钮;
基于用户的当前位置以及基准切换模式,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透镜的位置;
对通过所述GUI移动所述透镜的第二请求进行检测;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的第二请求而改变所述基准切换模式,并且基于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透镜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所述校准方法,其中所述透镜是由于被施加到多个单位电极的电压导致的液晶的折射率的变化而形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所述校准方法,其中施加的电压的分配以每单位电极为单位移位,以移动所述透镜。
14.一种三维图像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响应于用于校准设置的第一请求,显示两个或更多个视图图像和图形用户接口GUI;
三维图像过滤器,其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前面,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包括多个透镜,并且所述GUI包括用于移动所述三维图像过滤器的所述透镜的按钮;以及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基于用户的当前位置以及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透镜的位置,对通过GUI移动所述透镜的第二请求进行检测,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请求时响应于移动所述透镜的所述第二请求而改变所述基准切换模式,并且基于改变的基准切换模式来调整所述透镜的位置。
CN201210597073.4A 2011-11-22 2012-11-21 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Active CN1031525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22145 2011-11-22
KR1020110122145A KR101890622B1 (ko) 2011-11-22 2011-11-22 입체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입체영상 처리 장치의 칼리브레이션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2592A CN103152592A (zh) 2013-06-12
CN103152592B true CN103152592B (zh) 2015-05-20

Family

ID=47500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97073.4A Active CN103152592B (zh) 2011-11-22 2012-11-21 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40068B2 (zh)
EP (1) EP2597879B1 (zh)
KR (1) KR101890622B1 (zh)
CN (1) CN1031525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6123B1 (ko) * 2011-07-08 2012-12-27 김호 시청자 얼굴 추적정보 생성방법 및 생성장치, 그 기록매체 및 3차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164573B (zh) * 2013-05-09 2017-12-05 夏普株式会社 立体显示装置
TWI477817B (zh) * 2013-07-18 2015-03-2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器以及顯示具有不同視差的三維影像的方法
US9591426B2 (en) * 2013-11-22 2017-03-07 Voyetra Turtle Beac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ultrasonic emitter system floor audio unit
US10565925B2 (en) 2014-02-07 2020-0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ull color display with intrinsic transparency
US10453371B2 (en) 2014-02-07 2019-10-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layer display with color and contrast enhancement
US10375365B2 (en) 2014-02-07 2019-08-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jec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color and contrast
US10554962B2 (en) 2014-02-07 2020-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layer high transparency display for light field generation
JP6427341B2 (ja) * 2014-06-11 2018-11-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3次元表示装置
KR102208898B1 (ko) * 2014-06-18 2021-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안경 3d 디스플레이 모바일 장치, 이의 설정방법 및 사용방법
US10394037B2 (en) * 2014-06-18 2019-08-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lasses-free 3D display mobile device, sett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using method of the same
FR3028051B1 (fr) * 2014-10-31 2016-12-09 Thales Sa Systeme de visualisation stereoscopique a multiplexage de longueur d'onde actif
EP3070943B1 (en) * 2015-03-20 2019-11-06 Nintendo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a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US9529454B1 (en) * 2015-06-19 2016-12-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hree-dimensional user input
US10747395B2 (en) * 2016-06-28 2020-08-18 Nikon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program, display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KR102401168B1 (ko) 2017-10-27 2022-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차원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파라미터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 및 장치
JP7277392B2 (ja) * 2020-01-21 2023-05-1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遠隔制御装置、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3012636A (zh) * 2021-05-25 2021-06-22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时序控制器及显示设备
CN113010020A (zh) * 2021-05-25 2021-06-22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时序控制器和显示设备
KR20230018075A (ko) 2021-07-29 2023-0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차 광학 소자의 캘리브레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CN117414110B (zh) * 2023-12-14 2024-03-22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扫描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29743A2 (en) * 1996-09-12 1998-03-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bserver tracking directional display
US5959663A (en) * 1995-10-19 1999-09-28 Sony Corporation Stereoscopic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20875A2 (en) * 1993-03-03 1994-09-15 Street Graham S 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alignment
GB2296617A (en) 1994-12-29 1996-07-03 Sharp Kk Observer tracking autosteroscopic display
GB2306826A (en) 1995-10-18 1997-05-07 Sharp Kk Display, method of calibrating an observer tracking display and observer tracking autostereoscopic 3D display
US6023277A (en) * 1996-07-03 2000-0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GB2317710A (en) 1996-09-27 1998-04-01 Sharp Kk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nd directional display
EP1087627A3 (en) 1999-09-24 2004-02-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Auto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0728777B1 (ko) * 2004-04-07 2007-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패럴랙스 베리어 및 이를 구비한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ATE517515T1 (de) 2004-04-13 2011-08-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stereoskopische anzeigeeinrichtung
JP5329231B2 (ja) 2005-12-20 2013-10-3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自動立体表示装置
GB2457691A (en) * 2008-02-21 2009-08-26 Sharp Kk Display with regions simultaneously operable in different viewing modes
US8331023B2 (en) * 2008-09-07 2012-12-11 Mediatek Inc. Adjustable parallax barrier 3D display
JP4691697B2 (ja) * 2009-01-27 2011-06-01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35592A (ja) 2009-07-31 2011-02-17 Nintendo Co Ltd 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8493438B2 (en) * 2010-03-01 2013-07-2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senting three-dimensional video content
WO2011132422A1 (ja) * 2010-04-21 2011-10-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立体映像表示方法
KR20120091585A (ko) * 2011-02-09 2012-08-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삼차원 영상 제공방법
WO2012147140A1 (ja) * 2011-04-28 2012-11-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9663A (en) * 1995-10-19 1999-09-28 Sony Corporation Stereoscopic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EP0829743A2 (en) * 1996-09-12 1998-03-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bserver tracking directional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97879A2 (en) 2013-05-29
EP2597879A3 (en) 2013-12-25
EP2597879B1 (en) 2019-02-20
KR20130056506A (ko) 2013-05-30
CN103152592A (zh) 2013-06-12
KR101890622B1 (ko) 2018-08-22
US20130127842A1 (en) 2013-05-23
US9240068B2 (en) 2016-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2592B (zh) 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KR101727899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US9047711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3D imag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4631406U (zh) 移动终端
KR20120015165A (ko) 영상의 깊이감 조절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이동 단말기
KR20140016495A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3108203B (zh) 三维图像处理装置及其电力控制方法
KR20120010764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3차원 영상 제어 방법
KR101731343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20031805A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KR101861275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3d영상 제어방법
CN103152589A (zh) 立体显示设备和具有立体显示设备的移动设备
KR101962137B1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20034303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870721B1 (ko) 패럴렉스 배리어를 구비한 입체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
KR20130068732A (ko) 입체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입체영상 처리 장치의 시야각을 확장하기 위한 방법
KR20130065074A (ko)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KR101608781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850391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KR20110030093A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메뉴 실행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KR20110135133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방법
KR102018551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871708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844225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615234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