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1367A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1367A
CN103151367A CN2011104299729A CN201110429972A CN103151367A CN 103151367 A CN103151367 A CN 103151367A CN 2011104299729 A CN2011104299729 A CN 2011104299729A CN 201110429972 A CN201110429972 A CN 201110429972A CN 103151367 A CN103151367 A CN 103151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auxiliary electrode
display device
led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99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1367B (zh
Inventor
张明宗
高启伦
陈联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299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1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1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1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1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1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一有机电激发光单元、一第二电极、一第二基板、一电性接触部、一第一辅助电极。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有机电激发光单元设置于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设置于有机电激发光单元上。第二基板相对第一基板。电性接触部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电性连结于该第一电极。第一辅助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相对第二电极,且第一辅助电极电性连结于电性接触部。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特别关于一种设置有辅助电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通常包括一正极、一负或接地(ground)极以及一有机电激发光单元(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EL)。有机电激发光单元夹设于正极及负或ground极之间,包括至少一空穴传递层、一有机发光层及一电子传递层。有机发光二极管由于具有低驱动电压、高发光功率、广视角及可支援全色彩显示装置而受到重视。
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是一电流驱动装置,其发光功率与电流密度成正比。在一应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当中,供应有机发光二极管电源的电路板通常设置于显示装置的单一侧边,且经由设置在TFT基板上的电极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电性连结。然而,随着电压的下降,使得各个有机发光二极管之间拥有不相等的电流供应,此现象将导致每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有所不同。
已知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在电路板的相对二侧边皆设置一供应电源的电路板。如此,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将需要更大的空间以容纳增设的电路板。此外,增加电路板的使用,也不利经济考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经由辅助电极的配置,以解决已知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中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一有机电激发光单元、一第二电极、一第二基板、一电性接触部、一第一辅助电极。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且有机电激发光单元设置于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设置于有机电激发光单元上。第二基板相对第一基板。电性接触部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电性连结于该第一电极。第一辅助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相对第二电极,且第一辅助电极电性连结于电性接触部。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形成一电路层于第一基板,其中电路层包括数个电性接触部;形成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于电路层上;形成一第一辅助电极于第二基板;以及结合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并利用数个导电材电性连结电性接触部与第一辅助电极。
经由辅助电极,来自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一侧的电力可传递至另一侧,使每一有机电激发光单元将接受实质上相同的电压所驱动。如此,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产品品质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2A-2E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流程图;
图3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显示图6的第一辅助电极的仰视图;
图8显示图7的开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辅助电极及第二辅助电极的仰视图;
图10A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其中第一辅助电极自图9的A-A截线所视的剖面图;
图10B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其中第一辅助电极自图9的B-B截线所视的剖面图;
图11A、11B分别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辅助电极及第二辅助电极的仰视图;
图12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3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剖面图;以及
图14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300’、400、500、600、700、800~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第一基板;
110a~第一侧;
110b~第二侧;
120~电路层;
121~缓冲层;
122~栅极层;
123~绝缘层;
125~主动层;
127~介电层;
128~源极;
129、229、329、429、529、629、729、829~源极(电性接触部);
130~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
131~平坦化层;
133、333~像素定义层;
133a~像素区;
135、235、335、435、535、635、735、835~第一电极;
137、237、337、437、537、637、737、837~有机电激发光单元;
139、239、339、339’、439、539、639、739、839~第二电极;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第二基板;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第一辅助电极;
155、255、355、455、555、755、855~电性连接部;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导电材;
170~供电电路板;
290、790、890~绝缘层;
395、395′、495、595、795~光学阻隔件;
451、451’、551~开孔;
580、580’、780、880~第二辅助电极;
581~电性接触部;
D1~安规距离;
E~电流;
G~封装胶。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图式说明较佳实施例。
请参见图1及图2A-2E。图1显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0的部分元件的剖面图,图2A-2E则显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流程图。为清楚解说,在图1中,仅显示一有机电激发光单元137,在此先予指明。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0包括:一第一基板110、一电路层120、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130、一第二基板140及一第一辅助电极150。
第一基板110可为绝缘玻璃基板、塑胶基板或导电金属板。第一基板110包括一第一侧110a及一第二侧110b(图2E),其中第一侧110a与第二侧110b分别位于于第一基板110的相对两侧。
电路层120设置于第一基板110上。电路层120包括一缓冲层121、一栅极层122、一绝缘层123、一主动层125、一介电层127、一漏极128及一源极129。
缓冲层121铺设于第一基板110之上,以阻绝来自第一基板110的外界物质。栅极层122铺设于缓冲层121之上,绝缘层123设置于栅极层122之上。主动层125设置于绝缘层123之上。介电层127设置于主动层125之上。漏极128及源极129分别位于介电层127的两侧,并电性连结于主动层125,其中,如图2A所示般,源极129相邻第一基板110的第一侧110a及第二侧110b,且具有一突出部暴露于外部,用以电性连结于第一辅助电极150,但并不限制于此。第一辅助电极150亦可直接连结于源极129的表面。
为方便说明,以下说明中以电性接触部129代替源极。但需注意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TFT元件一p-type TFT元件,故电性接触部129为源极。在其他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性接触部亦可为漏极或下述的第一电极135。上述缓冲层121、栅绝缘层125及绝缘层127可为氧化硅、氮化硅或其合成物所组成。电性接触部129可为铝、铝合金、钼、钼合金、钛、钛合金或铬等导电性材质所组成。
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元件130设置于电路层120之上,且包括一平坦化层131、一像素定义层133、一第一电极135、一有机电激发光单元137及一第二电极139。平坦化层131铺设于绝缘层127与电性接触部129上。第一电极135设置于平坦化层131上并电性连结于漏极128。像素定义层133设置于平坦化层131上,以定义数个像素区133a(图1中仅显示一个像素区133a),其中有机电激发光单元137设置于像素区133a中并电性连结于第一电极135。第二电极139设置于像素定义层133上,并电性连结于每一有机电激发光单元137。
第二基板140相对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40可为绝缘玻璃基板、塑胶基板或导电金属板(如图11所示,详细特征将在关于图11的段落说明)。第一辅助电极150设置于第二基板140相对第二电极139的一侧,亦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0的内侧。第一辅助电极150包括数个电性连接部155相对于电路层120的电性接触部129。导电材160连结于电性连接部155与电性接触部129之间。在此实施例中,导电材160为一导电胶,其中包括数个导电粒子,但并不限制于此。因此,如图2E所示般,部分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130设置于相邻第一、二侧110a、110b的导电材160之间。
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0的方法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A至2E。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0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板110并形成一电路层120于第一基板110(图2A),其中电路层120包括数个电性接触部129;形成一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元件130于电路层120上(图2B),其中电路层120的电性接触部129未被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元件130所覆盖,并裸露于外部;提供一第二基板140,并形成一第一辅助电极150于第二基板140(图2C),其中第一辅助电极150包括数个电性连接部155;以及,利用导电材160电性连结电路层120的电性接触部129与第一辅助电极150的电性连接部155,并利用封装胶G结合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40(图2D)。最后,选择性的切割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40,并于第一基板110的第一侧110a连结供电电路板170(图2E),其中供电电路板170电性连结于电路层120。
请参照图1、2E。当供电电路板170提供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0一电流E时,部分电流E经电路层120的漏极128进入第一电极135,且部分电流E经电路层120的电性接触部129及导电材160进入第一辅助电极150。在此,电性接触部129与第一电极135具有不相等的电位,电性接触部129的电位会等于第二电极139加上有机电激发光单元137的跨压,其中电性接触部129的电位大于第一电极135的电位且大于第二电极139的电位。另一方面,由于导电材160的电阻极小,不产生能量消耗,故电性接触部129与第一辅助电极150具有相同电位。又,进入第一辅助电极150的电流E经由相邻第一基板110的第二侧110b的导电材160再次进入电路层120,并供给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130电力。如此,来自供电电路板170的电流E即可自电路层120的相对两侧同时供给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130电力。如此,已知技术中因电压降而产生亮度不均的缺点即可解决。
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0仅需于单一侧边连结供电电路板170,因此亦减少生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0所需的成本。
请参照图3,图3显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200的另一实施例。在图3中,相似或相对应的元件将施予相似的标号,且已说明的特征将在以下说明中被省略。为了避免第一辅助电极250与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230的第二电极239彼此接触造成短路,可选择性的部分地或完全地形成一绝缘层290于第二电极239之上。
请参照图4,图4显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300的另一实施例。在图4中,相似或相对应的元件将施予相似的标号,且已说明的特征将在以下说明中被省略。在此实施例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300更包括一绝缘层390及数个光学分隔件395(图4中仅显示一光学分隔件395)。绝缘层390设置于第二电极339与第一辅助电极350之间,并包覆第一辅助电极350。光学分隔件395相邻第二电极339,并自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330相邻绝缘层390的一侧朝向绝缘层390突出。
在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300的过程中,由于光学分隔件395尺寸较小,其表面容易被镀上第二电极339。此时,将导致第一辅助电极350与第二电极339彼此电性接触造成短路。为避免上述情形,绝缘层390于是设置于第一辅助电极350与第二电极339之间。
请参照图5。图5显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300’的另一实施例。在图5中,相似或相对应的元件将施予相似的标号,且已说明的特征将在以下说明中被省略。相较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300(图4),光学分隔件395设置于第二电极339’与绝缘层390之间,其中光学分隔件395可选择性地设置于第二电极339’或绝缘层390上。
请参照图6,图6显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400的另一实施例。在图6中,相似或相对应的元件将施予相似的标号,且已说明的特征将在以下说明中被省略。为了避免第一辅助电极450与第二电极439彼此电性接触造成短路,第一辅助电极450包括数个开孔451,以容纳光学分隔件495于其中。
请参照图6、7。图7显示图6的第一辅助电极450的仰视图。电性连接部455设置于第一辅助电极450的相对二侧。开孔451设置于电性连接部455之间,亦即第一辅助电极450的实质中央区域。在此实施例中,每一电性连接部455与开孔451之间相隔相同距离且线性排列,但并不受限于此。电性连接部455较开孔451大,但并不受限于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将视末端产品的设计而加以调整。另外,如图7所示般,开孔451’的形状也可为椭圆形、矩形、正方形、梯形、棱形、平行四边形或其组合。
请参见图9、10A、10B。图9显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500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辅助电极550的仰视图。图10A、10B分别显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500的另一实施例不同截面的剖面图,其中图10A的第一辅助电极550自图9的A-A截线所视的剖面图,图10B的第一辅助电极550自图9的B-B截线所视的剖面图。
在图10A、10B中,相似或相对应的元件将施予相似的标号,且已说明的特征将在以下说明中被省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500包括二个第一辅助电极550及一第二辅助电极580。二个第一辅助电极550设置于第一辅助电极550的两侧,且彼此间隔一安规距离D1。安规距离D1的尺寸由工艺中最小的精密度而定义。
第一辅助电极550相似于图7的第一辅助电极450,包括数个电性连接部555与数个开孔551。数个电性连接部555透过导电材560与电路层520的电性接触部529电性连结。数个开孔551用以容纳光学分隔件595。第二辅助电极580的实质中央的区域为一平坦表面,并与设置于光学分隔件595上的第二电极电性连结。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辅助电极580包括数个电性接触部581更可经由导电材与电路层520的第二电极电性连结(未图示)。
设置于第二基板的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二辅助电极的型态不应限制于上述所举的实施例。如图11A所示般,第二辅助电极580’亦可不包括电性接触部。或者,如图11B所示般,二个不包括开孔551的第一辅助电极550’设置于第二基板540的二侧。一包括开孔551的第一辅助电极550设置于第二基板540之中央。二个第二辅助电极580分别设置于第一辅助电极550与第一辅助电极550’之间。
请参照图12,图12显示本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600的另一实施例。在图12中,相似或相对应的元件将施予相似的标号,且已说明的特征将在以下说明中被省略。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辅助电极650与第二基板640为一体成型,且由相同的导电金属板所组成。于是,第二基板640即可与电性接触部629经由导电材660彼此电性连结。
请参照图13。图13显示本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700的另一实施例。在图13中,相似或相对应的元件将施予相似的标号,且已说明的特征将在以下说明中被省略。相较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300(图4),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700更包括一第二辅助电极780,设置于绝缘层790相邻第二电极739的一侧,其中第二辅助电极780与第二电极739电性连结。
请参照图14。图14显示本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800的另一实施例。在图14中,相似或相对应的元件将施予相似的标号,且已说明的特征将在以下说明中被省略。相较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0(图1),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800更包括一绝缘层890及一第二辅助电极880。绝缘层890设置于第二电极839与第一辅助电极850之间,且第二辅助电极880设置于第二电极839与绝缘层890之间,使第二辅助电极880即与第二电极839直接电性连结。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经由设置于第二基板的辅助电极,将来自供电电路板的电力自第一基板的一侧传送至第一基板的另一侧,并自第一基板的相对二侧同时提供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所需的电力。如此,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每一有机电激发光单元即接受大致相同的驱动电流所驱动,进而产生大致相等的亮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上述实施例揭露,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其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任意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一电极,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
一有机电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上;
一第二电极,设置于该有机电激发光单元上;
一第二基板,相对该第一基板;
一电性接触部,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电性连结于该第一电极;以及
一第一辅助电极,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相对该第二电极;
其中该电性接触部电性连结于该第一辅助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更包括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辅助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更包括数个光学分隔件于该第二电极相对于第一基板的一侧,其中该第一辅助电极包括数个开孔相对于所述光学分隔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更包括数个光学分隔件于该第二电极相对于第二基板的一侧,其中该第一辅助电极包括数个开孔相对于所述光学分隔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辅助电极皆为一导电金属板,且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辅助电极为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更包括一第二辅助电极相邻该第一辅助电极且电性连结于该第二电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更包括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辅助电极上,且该第二辅助电极设置于该绝缘层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更包括一供电电路板,其中该第一基板包括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相对于该第一侧,且该供电电路板至少连结于该第一侧或该第二侧其中之一,其中相对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该第一辅助电极经由该导电材电性连结于该电性接触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中该电性接触部与该第一辅助电极具有相等电位。
10.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板;
形成一电路层于该第一基板,其中该电路层包括数个电性接触部;
形成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于该电路层上;
提供一第二基板;
形成一第一辅助电极于该第二基板;以及
结合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并电性连结所述电性接触部与该第一辅助电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更包括形成一第二辅助电极于该第二基板,其中该第二辅助电极电性连结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更包括形成一绝缘层于该第一辅助电极与该第二辅助电极之间。
CN201110429972.9A 2011-12-07 2011-12-07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151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9972.9A CN103151367B (zh) 2011-12-07 2011-12-07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9972.9A CN103151367B (zh) 2011-12-07 2011-12-07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1367A true CN103151367A (zh) 2013-06-12
CN103151367B CN103151367B (zh) 2016-03-16

Family

ID=4854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9972.9A Active CN103151367B (zh) 2011-12-07 2011-12-07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136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7992A (zh) * 2013-09-30 2015-04-15 索尼公司 显示单元和电子装置
CN108520892A (zh) * 2018-05-09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3579A (ja) * 2001-05-11 2002-11-29 Sony Corp 有機el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575049A (zh) * 2003-05-23 2005-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装置、电子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578554A (zh) * 2003-07-29 2005-02-0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967864A (zh) * 2005-11-15 2007-05-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25533A (zh) * 2007-11-02 2009-05-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01728418A (zh) * 2008-10-29 2010-06-09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3579A (ja) * 2001-05-11 2002-11-29 Sony Corp 有機el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575049A (zh) * 2003-05-23 2005-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装置、电子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578554A (zh) * 2003-07-29 2005-02-0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967864A (zh) * 2005-11-15 2007-05-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25533A (zh) * 2007-11-02 2009-05-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01728418A (zh) * 2008-10-29 2010-06-09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7992A (zh) * 2013-09-30 2015-04-15 索尼公司 显示单元和电子装置
CN108520892A (zh) * 2018-05-09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1367B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94793U (zh) 一种顶发光型oled显示装置
EP2985803B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101065409B1 (ko) 유기 발광 조명 장치
US9397316B2 (en) OLED display panel
US978673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5140260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2007128900A5 (zh)
US20110248309A1 (en) 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 flat-panel light-sourc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219469A (zh) 发光组件
JP2010066766A5 (zh)
WO2013125436A1 (ja) 有機el装置及び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3682144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电源供应装置
JP2010034030A (ja) 表示装置
CN103151367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403407B1 (ko) Oled 면광원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784707B1 (ko) 오엘이디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방법
CN204289456U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KR101966350B1 (ko) 발광 소자
US20140103311A1 (en) Oled ligh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866886B1 (ko) 오엘이디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KR20070050792A (ko) 오엘이디 디스플레이 소자
JP2008123882A (ja) 有機el素子
JP2011142022A (ja) 有機el発光パネル
JP5137685B2 (ja) 表示装置
KR100784708B1 (ko) 오엘이디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0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4, building 1,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Innolux Display Group

Address before: 518100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4, building 1,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