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0281A - 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装置以及验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装置以及验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0281A
CN103150281A CN2013101053603A CN201310105360A CN103150281A CN 103150281 A CN103150281 A CN 103150281A CN 2013101053603 A CN2013101053603 A CN 2013101053603A CN 201310105360 A CN201310105360 A CN 201310105360A CN 103150281 A CN103150281 A CN 103150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us interconnect
port
code
interconnec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53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0281B (zh
Inventor
李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VI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VI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VI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VI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053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02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0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0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0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02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装置以及验证方法和装置。所述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包括: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集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所述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方法,包括: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测试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本发明能够提供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和验证效率。

Description

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装置以及验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统芯片设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装置以及验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系统芯片(System on a Chip)设计中,总线互联模块是非常关键的模块,它负责整个系统中其他各个模块之间的互相访问。总线互联模块通常有非常多的输入输出端口和参数,因此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与例化工作非常繁琐、极易出错。而且,由于总线互联模块端口多、功能多,它的验证接口模块和测试点统计模块的编写的工作量也很大。
芯片设计中的“模块集成”是指“把各个模块端口按照需求连接在一起”。由于总线互联模块要考虑项目间的重用,所以它的端口名通常和同项目中与它连接的模块的端口命名不一致,导致无法使用自动工具来进行自动集成。目前的做法是:工程师手工来进行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和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接口、测试点统计模块的设计,这样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且,由于工程师的遗漏和较频繁的改动,也容易导致一些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装置以及验证方法和装置,能够提供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和验证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包括:
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集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包括: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或所述从设备对应的芯片内地址范围。
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集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所述模块端口进行命名;
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端口,将所述端口存储在端口数据结构中;
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去掉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不需要的端口;
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各个模块端口的位宽参数进行赋值。
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集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代码参数,将所述代码参数存储在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
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协议参数进行赋值;
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信号宽度参数进行赋值;
根据所述主设备对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映射参数进行赋值;
根据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地址参数进行赋值。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方法,包括:
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测试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生成测试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主设备和从设备的行为描述模型中传输类型和属性的约束代码;
或者包括:根据协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支持的传输类型和属性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或者包括:根据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对所述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范围的约束代码;
或者包括:根据所述主设备对所述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对所述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集成单元,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集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包括: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或所述从设备对应的芯片内地址范围。
所述集成单元包括:
命名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所述模块端口进行命名;
第一存储模块,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端口,将所述端口存储在端口数据结构中;
删除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去掉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不需要的端口;
第一赋值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各个模块端口的位宽参数进行赋值。
所述集成单元包括:
第二存储模块,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代码参数,将所述代码参数存储在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
第二赋值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协议参数进行赋值;
第三赋值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信号宽度参数进行赋值;
第四赋值模块,根据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映射参数进行赋值;
第五赋值模块,根据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地址参数进行赋值。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生成测试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所述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代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主设备和从设备的行为描述模型中传输类型和属性的约束代码;
或者包括:第二代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支持的传输类型和属性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或者包括:第三代码生成模块,根据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范围的约束代码;
或者包括:第四代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主设备对所述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所述总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对所述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通过解析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进行总线互联模块集成,以及自动生成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代码,从而大量地节省了工程师的时间,提高了自动集成和验证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的步骤12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的步骤12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总线互联模块负责着外部多个Master(主设备)和多个Slaver(从设备)的访问互联。总线互联的集成包括:总线互联模块输入输出端口和外部Master及Slaver模块输入输出端口的连接,以及总线互联模块代码参数的赋值。
如图1所示,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步骤12,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集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包括: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或所述从设备对应的芯片内地址范围。如图2所示,步骤12包括:
步骤121,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所述模块端口进行命名;也就是说,维护一个设计属性列表文件,在该文件中记录总线互联模块中每一组模块端口采用的协议类型。SoC芯片里的总线互联通常是按照业界流行的标准协议,比如AXI(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是一种总线)、AHB、OCP(Oracle Certified Professional,数据库认证专家)等协议。标准协议里都明确说明了协议类型所需要的端口,因此,协议类型确定后,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命名方式也可以相应确定。在设计属性里面说明协议类型,根据设计属性列表中每一组模块的协议类型来决定采用哪种协议要求的输入输出端口命名方式,自动生成总线模块的基本输入输出端口的命名。
步骤122,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端口,将所述端口存储在端口数据结构中;具体为:将端口存放在一个端口数据结构中,该数据结构包含了协议支持的所有端口。
步骤123,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例如是否支持某些特殊传输类型、是否支持Cache缓冲操作,例如模块端口协议传输类型是AXI协议,是否支持LOCK类型传输、Protection类型传输等),去掉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不需要的端口;例如: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是AXI协议,不支持cache功能,那么就把端口数据结构中的AWCACHE端口和ARCACHE端口去掉。
步骤124,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各个模块端口的位宽参数进行赋值。具体为:根据特殊信号位宽信息修改端口数据结构中各个端口的位宽信息,以及对参数数据结构中对应的参数(一般是信号宽度参数)进行赋值。
所述步骤12还可以包括:
步骤125,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代码参数,将所述代码参数存储在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具体为:将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参数存放在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该数据结构包含了协议规定的所有代码参数。
步骤126,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协议参数进行赋值;具体为:根据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来对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部分参数进行赋值,部分参数是标识是否支持某种传输的参数。
步骤127,根据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信号宽度参数进行赋值;具体来说,SoC芯片设计中的各个模块的各个端口的位宽彼此不同,这些位宽会反映到总线互联模块代码的代码参数上,所以会影响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
步骤128,根据主设备对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映射参数进行赋值。也就是说,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着多个Master(主设备)和多个Slaver(从设备)。Master会发起对Slaver的读写操作,但是一个Master并不是可以访问所有的Slaver。一个Master能否访问一个Slaver就是“映射关系”。映射关系会反映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参数上,从而影响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具体为:根据Master对Slaver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来对参数数据结构中对应的参数(通常为标识某个Master能否访问某个Slaver)进行赋值。
步骤129,根据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地址参数进行赋值。具体来说,芯片内地址范围信息为总线互联上的每个Slaver对应着一段地址范围,这个地址范围会反映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参数上。所以会影响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具体为:根据Slaver模块的芯片内地址范围信息来对参数数据结构中对应的参数(一般是Slaver模块的起始和结束地址)进行赋值。
验证总线互联模块的时候,需要编写Master和Slaver的行为描述模型,而且需要对Master和Slaver的行为描述模型的访问行为和内部属性编写约束代码和测试点统计代码(测试点统计模块)。如图3所示,所述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方法,包括:
步骤31,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步骤32,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测试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步骤32包括:
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主设备和从设备的行为描述模型中传输类型和属性的约束代码;
或者包括:根据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支持的传输类型和属性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或者包括:根据主设备对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对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范围的约束代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Master不能访问某个Slaver,那么该Master就不能发起对该Slaver地址空间的访问请求。而验证总线互联模块的时候,会编写一个Slaver的行为模型模块,这个模块也包含着Slaver的地址范围信息,也会影响“对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代码。信号位宽也需要反映到验证代码里的Master和Slaver模型上,所以会影响“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等信息。
或者包括:根据所述主设备对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对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的测试点覆盖代码。也就是说,验证总线互联模块的时候,会编写一个Master的行为模型模块,这个模型包含着可见映射关系,所以会影响对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代码。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自动生成为了验证总线互联模块的Master和Slaver行为描述模型的约束代码和测试点统计代码的应用场景,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协议传输类型定义和属性定义信息来产生Master和Slaver行为描述模型中传输类型和属性的约束代码;并且,产生所支持的传输类型和属性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然后,根据Master对Slaver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Slaver模块的芯片内地址范围信息来产生Master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范围约束代码,并且,产生Master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如图4所示,所述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41,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集成单元42,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集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包括: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或所述从设备对应的芯片内地址范围。
所述集成单元包括:
命名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所述模块端口进行命名;
第一存储模块,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端口,将所述端口存储在端口数据结构中;
删除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去掉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不需要的端口;
第一赋值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各个模块端口的位宽参数进行赋值。
所述集成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二存储模块,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代码参数,将所述代码参数存储在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
第二赋值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协议参数进行赋值;
第三赋值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信号宽度参数进行赋值;
第四赋值模块,根据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映射参数进行赋值;
第五赋值模块,根据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地址参数进行赋值。
如图5所示,所述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51,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生成单元52,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测试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所述生成单元52包括:
第一代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主设备和从设备的行为描述模型中传输类型和属性的约束代码;
或者包括:第二代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支持的传输类型和属性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或者包括:第三代码生成模块,根据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范围的约束代码;
或者包括:第四代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主设备对所述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所述总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对所述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本发明解析设计属性列表文件,得到相应的数据结构,再由相应的数据结构来生成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和参数例化代码,并且在此基础上生成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接口模块和测试点统计模块的代码。也就是说,通过维护一个设计属性列表文件,然后解析设计属性列表文件来自动生成总线互联模块集成(信号连接)和参数例化代码,以及自动生成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接口代码和测试点统计模块的核心代码,从而大量地节省了手工制作的时间与精力,并且避免了手工完成时容易犯的笔误,以及频繁改动带来的手工改动工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方法可以节省集成总线互联模块的时间,并且把错误出现的风险从文档、设计和验证的三类错误风险缩减到文档错误,从而减小了总线互联模块集成与参数例化、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接口模块和测试点统计模块编写过程中出错的几率,提高了设计的安全性,缩短了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与验证周期。
上述的端口为输入输出端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如: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在本发明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各步骤的序号并不能用于限定各步骤的先后顺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对各步骤的先后变化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集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包括: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或所述从设备对应的芯片内地址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集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所述模块端口进行命名;
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端口,将所述端口存储在端口数据结构中;
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去掉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不需要的端口;
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各个模块端口的位宽参数进行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集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代码参数,将所述代码参数存储在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
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协议参数进行赋值;
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信号宽度参数进行赋值;
根据所述主设备对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映射参数进行赋值;
根据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地址参数进行赋值。
5.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测试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生成测试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主设备和从设备的行为描述模型中传输类型和属性的约束代码;
或者包括:根据协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支持的传输类型和属性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或者包括:根据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对所述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范围的约束代码;
或者包括:根据所述主设备对所述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对所述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7.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集成单元,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自动生成集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包括: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或所述从设备对应的芯片内地址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单元包括:
命名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所述模块端口进行命名;
第一存储模块,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端口,将所述端口存储在端口数据结构中;
删除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去掉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不需要的端口;
第一赋值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端口数据结构中各个模块端口的位宽参数进行赋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单元包括:
第二存储模块,获取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类型对应的代码参数,将所述代码参数存储在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
第二赋值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协议参数进行赋值;
第三赋值模块,根据所述各模块端口的信号的位宽,对所述代码参数数据结构中的信号宽度参数进行赋值;
第四赋值模块,根据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映射参数进行赋值;
第五赋值模块,根据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对所述参数数据结构中的地址参数进行赋值。
11.一种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设计属性列表文件;
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设计属性列表文件,生成测试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代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芯片中总线互联模块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代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主设备和从设备的行为描述模型中传输类型和属性的约束代码;
或者包括:第二代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总线互联模块中各模块端口的协议传输类型和属性,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支持的传输类型和属性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或者包括:第三代码生成模块,根据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主设备对与所述总线互联模块连接的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所述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所述总线互联模块的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范围的约束代码;
或者包括:第四代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主设备对所述从设备的访问可见映射关系和所述总从设备的芯片内地址范围,生成对所述主设备发起访问操作的地址的测试点覆盖代码。
CN201310105360.3A 2013-03-28 2013-03-28 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装置以及验证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0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5360.3A CN103150281B (zh) 2013-03-28 2013-03-28 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装置以及验证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5360.3A CN103150281B (zh) 2013-03-28 2013-03-28 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装置以及验证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0281A true CN103150281A (zh) 2013-06-12
CN103150281B CN103150281B (zh) 2016-04-06

Family

ID=48548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536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0281B (zh) 2013-03-28 2013-03-28 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装置以及验证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028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938A (zh) * 2014-06-30 2016-01-2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集成方法及装置
CN108132924A (zh) * 2017-12-11 2018-06-08 珠海泰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xcel的芯片端口映射管理方法
CN109408050A (zh) * 2018-10-31 2019-03-01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车辆的设备应用程序接口的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859827A (zh) * 2020-06-29 2020-10-30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ip集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70752A (zh) * 2022-09-22 2022-12-13 沐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追踪文件的芯片功能验证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0249A1 (en) * 2005-12-26 2007-06-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erification Operation Suppor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the Same
CN101237415A (zh) * 2008-02-22 2008-08-06 浙江大学 一种实现arp协议ip核的方法
CN101344899A (zh) * 2008-08-15 2009-01-14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系统的仿真测试方法及仿真测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0249A1 (en) * 2005-12-26 2007-06-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erification Operation Suppor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the Same
CN101237415A (zh) * 2008-02-22 2008-08-06 浙江大学 一种实现arp协议ip核的方法
CN101344899A (zh) * 2008-08-15 2009-01-14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系统的仿真测试方法及仿真测试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晨明: "用户自定义Wishbone 片上总线IP自动生成系统的实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938A (zh) * 2014-06-30 2016-01-2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集成方法及装置
CN108132924A (zh) * 2017-12-11 2018-06-08 珠海泰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xcel的芯片端口映射管理方法
CN109408050A (zh) * 2018-10-31 2019-03-01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车辆的设备应用程序接口的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859827A (zh) * 2020-06-29 2020-10-30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ip集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59827B (zh) * 2020-06-29 2022-06-17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ip集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70752A (zh) * 2022-09-22 2022-12-13 沐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追踪文件的芯片功能验证系统
CN115470752B (zh) * 2022-09-22 2023-07-14 沐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追踪文件的芯片功能验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0281B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0428B (zh) 芯片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150281B (zh) 总线互联模块的集成方法、装置以及验证方法和装置
US100074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device drivers for run time environments
EP3185027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9508178A (zh) 一种程序开发方法及装置
CN104346317A (zh) 共享资源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02147758A (zh) 一种待测设备自动编译及配置方法、装置、系统
CN108241720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94128B (zh) 一种导出报表数据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765032A (zh) 基于系统管理总线接口对i2c存储器进行读写的方法
CN109445691A (zh) 一种提高ftl算法开发和验证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7831A (zh) 逻辑验证方法和装置
US7823101B2 (en) Device, method, and storage for verification scenario generation, and verification device
CN102737727B (zh) 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稳定性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EP315981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ip integr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218882A (zh) 一种SoC芯片检验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8628760A (zh) 原子写命令的方法与装置
CN112417800B (zh) 集成电路处理方法、集成电路验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164996A (zh) 一种实现android自主点屏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2999663A (zh) 一种soc芯片中的mmu的验证方法
CN107729601B (zh) 仿真过程中配置ram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080189095A1 (en) Method and tool for generating simulation case for ic device
CN108628761A (zh) 原子命令执行方法与装置
CN103761202A (zh) 一种数据存储节点硬盘盘位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1373438A (zh) 一种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管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