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7332B -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7332B
CN103147332B CN201310075730.3A CN201310075730A CN103147332B CN 103147332 B CN103147332 B CN 103147332B CN 201310075730 A CN201310075730 A CN 201310075730A CN 103147332 B CN103147332 B CN 103147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liquor
digester
displacement
temperature
w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57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7332A (zh
Inventor
杨安庆
范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757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7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7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7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7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7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液浸装锅步骤、温黑液置换步骤、热黑液置换步骤、加热和蒸煮步骤、洗涤液置换步骤和成浆排放步骤。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双置换工艺进行了改进,在不增加投资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黑液的三段置换,利用申请人同时申请的一种适用于置换蒸煮的温黑液槽与一台热黑液槽配合使用,增加了一段温黑液置换步骤,将二段黑液置换流程变成了三段黑液置换流程,具有投资省、浆品质好、节能降污的综合优势;特别适合于采用传统漂白技术对制浆粘度有特别要求或需要将传统蒸煮装置升级为置换蒸煮装置的中小企业。

Description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行业的制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公开的置换蒸煮方法中,黑液带压置换方式有双置换流程和升流式置换流程两种。双置换流程是让置换液从蒸煮锅上部和下部进入,置换出的回流液从蒸煮锅中部筛板排出。升流式置换方式的流程是让置换液从蒸煮锅下部进入,回流液从蒸煮锅上部筛板排出。相对于升流式置换方式,双置换方式因置换路径较短,置换阻力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选择稍微大一点的置换液流量。并且因蒸煮锅不需要配备顶部置换筛板,可节约一定的设备运行和投资费用。
目前公开的双置换方法都未详细涉及槽区设备及配置方式,槽区是与置换蒸煮系统密不可分的重要设备。这两种置换技术的槽区设备至少有两个带压黑液槽贮存温度100℃以上的黑液:一个是温黑液槽,一个是热黑液槽。但双置换方法一般只有两次黑液带压置换步骤,即热黑液置换(热充)和洗涤液置换(洗涤)。有的双置换方法中虽说也有一个叫温充的步骤,但该步骤是在常压下进行的,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送液过程。由于象竹片之类的原料渗透性不是很强,送液步骤的耗碱量并不是很大,85%以上蒸煮用碱分配在后期的热充和加热蒸煮。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两次置换工艺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但由于置换蒸煮过程中碱分配不是很均衡,脱木素过程主要集中在热充和加热蒸煮步骤,因此对提高竹浆强度以及节约化学品方面的效果不是特别显著。如要进行三次带压置换的话,必须增加一个带压黑液槽,这会增加设备和仪表投资。或是像某些升流式置换工艺一样在黑液槽内增加一个内筒,这同样会增加设备制造和维护费用。
例如申请号为CN201110291845.7,公开号为CN102337689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竹材溶解浆的蒸煮方法”,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竹材溶解浆的蒸煮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蒸汽装锅:将竹材原料制成片料,输送至蒸煮锅,输送片料的同时往蒸煮锅通入低压蒸汽;蒸汽加热预水解:蒸汽装锅完成后,用蒸汽加热,使片料预水解;白液中和:用热白液槽中的白液中和蒸煮锅内的片料及蒸汽冷凝水;热黑液置换:将热黑液槽中的热黑液置换蒸煮锅内的中和废液;温度控制加热和蒸煮,制得竹材溶解浆的原浆;洗涤黑液置换,洗涤和冷却原浆;低温卸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双置换工艺进行了改进,在不增加投资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黑液的三段置换,利用申请人同时申请的一种适用于置换蒸煮的黑液槽作为温黑液槽与一台热黑液槽配合使用,将两段黑液置换蒸煮流程变成了三段黑液置换蒸煮流程,具有投资省、浆品质好、节能降污的综合优势;特别适合于采用传统漂白技术对制浆粘度有特别要求或需要将传统蒸煮装置升级为置换蒸煮装置的中小企业。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液浸装锅步骤:将料片装入蒸煮锅内,且在装入料片时,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当预定送液量的预浸液进入蒸煮锅后预浸液送液过程结束,料片装入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同时结束或不同时结束;
温黑液置换步骤:采用温黑液槽上部的温黑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预浸液,置换后蒸煮锅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10℃-140℃;
热黑液置换步骤:采用热黑液置换蒸煮锅内温黑液,置换后蒸煮锅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40℃-160℃;
加热和蒸煮步骤:采用0.9-1.1MPa的中压蒸汽将蒸煮锅内经热黑液置换步骤后的料液加热到预设置的终点温度,并在终点温度下进行保温,直到H因子达到预设置的H因子时保温结束,此时料液已经形成成浆;
洗涤液置换步骤:采用洗浆滤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热黑液,置换后回流液按从高到底的温度梯度依次存放于热黑液槽、温黑液槽上部和温黑液槽下部;
成浆排放步骤:将成浆从蒸煮锅内抽送到贮浆塔中,在抽送过程中对成浆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成浆到达贮浆塔中进行贮存。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装料开始5-10分钟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皮带秤累计料片重量达到5-10吨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装满蒸煮锅后,再在蒸煮锅顶部的装料斗内积存一定量的料片后料片装入过程结束。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料片装入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均结束后,蒸煮锅循环泵将预浸液从蒸煮锅中部筛板抽出,经蒸煮锅上循环管进行循环,直至料斗中全部料片落入蒸煮锅后,整个液浸装锅步骤结束。
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通过温黑液泵从温黑液槽上部泵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00℃以上的温黑液先返回到温黑液槽下部,再经过与白液和冷却水换热后排入冷黑液槽;温度在100℃以下的温黑液直接排入冷黑液槽。
在所述热黑液置换步骤中,热黑液通过热黑液泵从热黑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25℃以上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和所述热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置换过程中和热黑液置换过程中加入的碱液分别从温黑液泵入口加入和热黑液泵入口加入,可以利用热白液槽与热黑液槽之间的静压差,来减少热白液泵投资和维护费用。
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洗涤液通过洗涤液泵从洗涤稀释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前期高温部分返回热黑液槽,后期剩余部分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温度在125℃以上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当预定的洗涤液量送入蒸煮锅后,蒸煮锅内中部靠近筛板的黑液将通过蒸煮锅循环泵经上循环管抽到锅顶;洗涤结束后将筛板附近温度较高的黑液抽到蒸煮锅顶部,可减缓放锅后期竹浆因温度较低絮团严重的现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液浸装锅步骤中采用在装入料片时,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当预定的预浸液送液量进入蒸煮锅后预浸液送液过程结束;装料片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均结束后,开启预浸液从蒸煮锅中部经上循环管到蒸煮锅上部的循环,可以增大蒸煮锅的装锅量,而且还能提高料片预浸效果。
2、本发明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装料开始5-10分钟或在皮带秤累计料片重量达到5-10吨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采用这两种运行方式,首先可防止黑液与空气接触产生泡沫,其次通过中部送液可以对中部筛板进行反向清洗,以疏通前面的洗涤步骤可能对部分筛孔造成的堵塞。
3、相对于双置换蒸煮方法,本发明增加了温黑液置换步骤,置换回流黑液中的热能和化学品得到更充分的回收和利用,热黑液置换时分配碱量减少有助于提高成浆强度,同时节能和节约化学品的效果更加显著。
4、相对于升流式置换蒸煮方法,本发明不需要在蒸煮锅顶部增加置换筛板,也可以利用双置换流程的置换路径相对较短和置换阻力要低一些的优点,可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5、本发明配套的液浸装锅步骤,不需要配备价格昂贵的自动锅盖和测量、控制仪表,投资较省。
6、本发明采用温度在100℃以上的外排黑液暂存在温黑液槽中,经冷却后再排入冷黑液槽中,以防止温黑液闪蒸污染环境,同时也可回收部分热能。
7、本发明的温黑液和热黑液置换步骤所需的热白液可利用静压差加入到温黑液和热黑液中去,可减少热白液泵投资和维护费用。
8、本发明在洗涤结束后将靠近筛板的温度较高的黑液抽到蒸煮锅顶部可减缓放锅后期竹浆因温度较低絮团严重的现象;有助于成浆的顺利排放。
9、本发明特别适合于采用传统漂白技术对制浆粘度有特别要求或需要将传统蒸煮装置升级为置换蒸煮装置的中小企业采用。
10、本发明不仅同时体现了升流式置换蒸煮和双置换蒸煮的优点,但同时对这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相对于升流式置换蒸煮,除了前面提到的蒸煮锅不需要配备顶部筛板,置换路径较短外,本发明利用申请人同时申请的一种适用于置换蒸煮的黑液槽形成的三置换蒸煮工艺具有流程简洁、操作维护方便、投资更省的优点。相对于双置换蒸煮,本发明在不另增加黑液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次温黑液置换步骤,生产的成浆品质更好,且会降低化学品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液浸装锅步骤:将料片装入蒸煮锅内,且在装入料片时,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当预定送液量的预浸液进入蒸煮锅后预浸液送液过程结束,料片装入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同时结束;
温黑液置换步骤:采用温黑液槽上部的温黑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预浸液,置换后蒸煮锅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10℃;
热黑液置换步骤:采用热黑液置换蒸煮锅内温黑液,置换后蒸煮锅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40℃;
加热和蒸煮步骤:采用0.9MPa的中压蒸汽将蒸煮锅内经热黑液置换步骤后的料液加热到预设置的终点温度,并在终点温度下进行保温,直到H因子达到预设置的H因子时保温结束,此时料液已经形成成浆;预设置的终点温度和预设置的H因子的数值取决于浆种、原料、起始温度,蒸煮时间和目标卡伯值等因素;
洗涤液置换步骤:采用洗浆滤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热黑液,置换后回流液按从高到底的温度梯度依次存放于热黑液槽、温黑液槽上部和温黑液槽下部;
成浆排放步骤:将成浆从蒸煮锅内抽送到贮浆塔中,在抽送过程中对成浆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成浆到达贮浆塔中进行贮存。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装料开始5分钟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装满蒸煮锅后,再在蒸煮锅顶部的装料斗内积存一定量的料片后料片装入过程结束。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料片装入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均结束后,蒸煮锅循环泵将预浸液从蒸煮锅中部筛板抽出,经蒸煮锅上循环管进行循环,直至料斗中全部料片落入蒸煮锅后,整个液浸装锅步骤结束。
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通过温黑液泵从温黑液槽上部泵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00℃以上的温黑液先返回到温黑液槽下部,再经过与白液和冷却水换热后排入冷黑液槽;温度在100℃以下的温黑液直接排入冷黑液槽。
在所述热黑液置换步骤中,热黑液通过热黑液泵从热黑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25℃以上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和所述热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置换过程中和热黑液置换过程中加入的碱液分别从温黑液泵入口加入和热黑液泵入口加入,可以利用热白液槽与热黑液槽之间的静压差,来减少热白液泵投资和维护费用。
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洗涤液通过洗涤液泵从洗涤稀释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前期高温部分返回热黑液槽,后期剩余部分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温度在125℃以上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当预定的洗涤液量送入蒸煮锅后,蒸煮锅内中部靠近筛板的黑液将通过蒸煮锅循环泵经上循环管抽到锅顶;洗涤结束后将筛板附近温度较高的黑液抽到蒸煮锅顶部,可减缓放锅后期竹浆因温度较低絮团严重的现象。
实施例2: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液浸装锅步骤:将料片装入蒸煮锅内,且在装入料片时,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当预定送液量的预浸液进入蒸煮锅后预浸液送液过程结束,料片装入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不同时结束,料片装入过程早于预浸液送液过程5-10分钟结束;
温黑液置换步骤:采用温黑液槽上部的温黑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预浸液,置换后蒸煮锅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25℃;
热黑液置换步骤:采用热黑液置换蒸煮锅内温黑液,置换后蒸煮锅的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50℃;
加热和蒸煮步骤:采用1.0MPa的中压蒸汽将蒸煮锅内经热黑液置换步骤后的料液加热到预设置的终点温度,并在终点温度下进行保温,直到H因子达到预设置的H因子时保温结束,此时料液已经形成成浆;预设置的终点温度和预设置的H因子的数值取决于浆种、原料、起始温度,蒸煮时间和目标卡伯值等因素;
洗涤液置换步骤:采用洗浆滤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热黑液,置换后回流液按从高到底的温度梯度依次存放于热黑液槽、温黑液槽上部和温黑液槽下部;
成浆排放步骤:将成浆从蒸煮锅内抽送到贮浆塔中,在抽送过程中对成浆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成浆到达贮浆塔中进行贮存。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装料开始8分钟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装满蒸煮锅后,再在蒸煮锅顶部的装料斗内积存一定量的料片后料片装入过程结束。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料片装入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均结束后,蒸煮锅循环泵将预浸液从蒸煮锅中部筛板抽出,经蒸煮锅上循环管进行循环,直至料斗中全部料片落入蒸煮锅后,整个液浸装锅步骤结束。
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通过温黑液泵从温黑液槽上部泵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00℃以上的温黑液先返回到温黑液槽下部,再经过与白液和冷却水换热后排入冷黑液槽;温度在100℃以下的温黑液直接排入冷黑液槽。
在所述热黑液置换步骤中,热黑液通过热黑液泵从热黑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25℃以上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和所述热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置换过程中和热黑液置换过程中加入的碱液分别从温黑液泵入口加入和热黑液泵入口加入,可以利用热白液槽与热黑液槽之间的静压差,来减少热白液泵投资和维护费用。
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洗涤液通过洗涤液泵从洗涤稀释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前期高温部分返回热黑液槽,后期剩余部分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温度125℃及以上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当预定的洗涤液量送入蒸煮锅后,蒸煮锅内中部靠近筛板的黑液将通过蒸煮锅循环泵经上循环管抽到锅顶;洗涤结束后将筛板附近温度较高的黑液抽到蒸煮锅顶部,可减缓放锅后期竹浆因温度较低絮团严重的现象。
实施例3: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液浸装锅步骤:将料片装入蒸煮锅内,且在装入料片时,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当预定送液量的预浸液进入蒸煮锅后预浸液送液过程结束,料片装入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不同时结束,料片装入过程晚于预浸液送液过程5-10分钟结束;
温黑液置换步骤:采用温黑液槽上部的温黑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预浸液,置换后蒸煮锅的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40℃;
热黑液置换步骤:采用热黑液置换蒸煮锅内温黑液,置换后蒸煮锅的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60℃;
加热和蒸煮步骤:采用1.1MPa的中压蒸汽将蒸煮锅内经热黑液置换步骤后的料液加热到预设置的终点温度,并在终点温度下进行保温,直到H因子达到预设置的H因子时保温结束,此时料液已经形成成浆;预设置的终点温度和预设置的H因子的数值取决于浆种、原料、起始温度,蒸煮时间和目标卡伯值等因素;
洗涤液置换步骤:采用洗浆滤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热黑液,置换后回流液按从高到底的温度梯度依次存放于热黑液槽、温黑液槽上部和温黑液槽下部;
成浆排放步骤:将成浆从蒸煮锅内抽送到贮浆塔中,在抽送过程中对成浆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成浆到达贮浆塔中进行贮存。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装料开始10分钟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装满蒸煮锅后,再在蒸煮锅顶部的装料斗内积存一定量的料片后料片装入过程结束。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装料片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均结束后,蒸煮锅循环泵将预浸液从蒸煮锅中部筛板抽出,经蒸煮锅上循环管进行循环,直至料斗中全部料片落入蒸煮锅后,整个液浸装锅步骤结束。
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通过温黑液泵从温黑液槽上部泵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00℃以上的温黑液先返回到温黑液槽下部,再经过与白液和冷却水换热后排入冷黑液槽;温度在100℃以下的温黑液直接排入冷黑液槽。
在所述热黑液置换步骤中,热黑液通过热黑液泵从热黑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25℃以上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和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置换过程中和热黑液置换过程中加入的碱液分别从温黑液泵入口加入和热黑液泵入口加入,可以利用热白液槽与热黑液槽之间的静压差,来减少热白液泵投资和维护费用。
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洗涤液通过洗涤液泵从洗涤稀释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前期高温部分返回热黑液槽,后期剩余部分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温度125℃及以上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当预定的洗涤液量送入蒸煮锅后,蒸煮锅内中部靠近筛板的黑液将通过蒸煮锅循环泵经上循环管抽到锅顶;洗涤结束后将筛板附近温度较高的黑液抽到蒸煮锅顶部,可减缓放锅后期竹浆因温度较低絮团严重的现象。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2、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皮带秤累计料片重量达到5吨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皮带秤累计料片重量达到8吨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
实施例6:
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皮带秤累计料片重量达到10吨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
实施例7; 采用本发明的置换方法,以风干竹材作为原料生产化学浆时:
     用碱量控制在16.5%,粗浆卡伯值控制在16-19之间,保温终点黑液残碱控制在9-12g/l。
液浸装锅步骤:将料片装入蒸煮锅内,且在装入料片时,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当预定送液量的预浸液进入蒸煮锅后预浸液送液过程结束,料片装入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不同时结束,料片装入过程晚于预浸液送液过程5-10分钟结束;
温黑液置换步骤:采用温黑液槽上部的温黑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预浸液,置换后蒸煮锅的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20℃;
热黑液置换步骤:采用热黑液置换蒸煮锅内温黑液,置换后蒸煮锅的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40℃;
加热和蒸煮步骤:采用1.0MPa的中压蒸汽将蒸煮锅内经热黑液置换步骤后的料液加热到预设置的终点温度,并在终点温度下进行保温,直到H因子达到预设置的H因子时保温结束,此时料液已经形成成浆;
洗涤液置换步骤:采用洗浆滤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热黑液,置换后回流液按从高到底的温度梯度依次存放于热黑液槽、温黑液槽上部和温黑液槽下部;
成浆排放步骤:将成浆从蒸煮锅内抽送到贮浆塔中,在抽送过程中对成浆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成浆到达贮浆塔中进行贮存。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装料开始6分钟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装满蒸煮锅后,再在蒸煮锅顶部的装料斗内积存一定量的料片后料片装入过程结束。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料片装入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均结束后,蒸煮锅循环泵将预浸液从蒸煮锅中部筛板抽出,经蒸煮锅上循环管进行循环,直至料斗中全部料片落入蒸煮锅后,整个液浸装锅步骤结束。
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通过温黑液泵从温黑液槽上部泵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00℃以上的温黑液先返回到温黑液槽下部,再经过与白液和冷却水换热后排入冷黑液槽;温度在100℃以下的温黑液直接排入冷黑液槽。
在所述热黑液置换步骤中,热黑液通过热黑液泵从热黑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25℃以上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和所述热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置换过程中和热黑液置换过程中加入的碱液分别从温黑液泵入口加入和热黑液泵入口加入,可以利用热白液槽与热黑液槽之间的静压差,来减少热白液泵投资和维护费用。
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洗涤液通过洗涤液泵从洗涤稀释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前期高温部分返回热黑液槽,后期剩余部分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温度在125℃以上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当预定的洗涤液量送入蒸煮锅后,蒸煮锅内中部靠近筛板的黑液将通过蒸煮锅循环泵经上循环管抽到锅顶。
增加了温黑液置换步骤后,置换回流黑液中的热能和化学品得到更充分的回收和利用,以风干竹材为原料生产化学浆品质更高,而且节能和节约化学品。

Claims (8)

1.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液浸装锅步骤:将料片装入蒸煮锅内,且在装入料片时,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当预定送液量的预浸液进入蒸煮锅后预浸液送液过程结束,料片装入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同时结束或不同时结束;
温黑液置换步骤:采用温黑液槽上部的温黑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预浸液,置换后蒸煮锅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10℃-140℃;
热黑液置换步骤:采用热黑液置换蒸煮锅内温黑液,置换后蒸煮锅内料液温度被提高到140℃-160℃;
加热和蒸煮步骤:采用0.9-1.1MPa的中压蒸汽将蒸煮锅内经热黑液置换步骤后的料液加热到预设置的终点温度,并在终点温度下进行保温,直到H因子达到预设置的H因子时保温结束,此时料液已经形成成浆;
洗涤液置换步骤:采用洗浆滤液置换出蒸煮锅内的热黑液,置换后回流液按从高到底的温度梯度依次存放于热黑液槽、温黑液槽上部和温黑液槽下部;
成浆排放步骤:将成浆从蒸煮锅内抽送到贮浆塔中,在抽送过程中对成浆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成浆到达贮浆塔中进行贮存;
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装料开始5-10分钟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或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从蒸煮锅顶部装入,在皮带秤累计料片重量达到5-10吨后,开始往蒸煮锅内输送预浸液,预浸液从蒸煮锅的中部加入蒸煮锅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将料片装满蒸煮锅后,再在蒸煮锅顶部的装料斗内积存一定量的料片后料片装入过程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浸装锅步骤中,料片装入过程和预浸液送液过程均结束后,蒸煮锅循环泵将预浸液从蒸煮锅中部筛板抽出,经蒸煮锅上循环管进行循环,直至料斗中全部料片落入蒸煮锅后,整个液浸装锅步骤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通过温黑液泵从温黑液槽上部泵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00℃以上的温黑液先返回到温黑液槽下部,再经过与白液和冷却水换热后排入冷黑液槽;温度在100℃以下的温黑液直接排入冷黑液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黑液置换步骤中,热黑液通过热黑液泵从热黑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温度在125℃以上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热黑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黑液置换步骤和所述热黑液置换步骤中,温黑液置换过程中和热黑液置换过程中加入的碱液分别从温黑液泵入口加入和热黑液泵入口加入,可以利用热白液槽与热黑液槽之间的静压差,来减少热白液泵投资和维护费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洗涤液通过洗涤液泵从洗涤稀释液槽送到循环泵入口,从中部抽吸管排出的回流液中前期高温部分返回热黑液槽,后期剩余部分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温度在125℃以上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上部,温度在125℃以下的回流液返回温黑液槽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洗涤液置换步骤中,当预定的洗涤液量送入蒸煮锅后,蒸煮锅内中部靠近筛板的黑液将通过蒸煮锅循环泵经上循环管抽到锅顶;洗涤结束后将筛板附近温度较高的黑液抽到蒸煮锅顶部。
CN201310075730.3A 2013-03-11 2013-03-11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 Active CN103147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5730.3A CN103147332B (zh) 2013-03-11 2013-03-11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5730.3A CN103147332B (zh) 2013-03-11 2013-03-11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7332A CN103147332A (zh) 2013-06-12
CN103147332B true CN103147332B (zh) 2015-04-01

Family

ID=48545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5730.3A Active CN103147332B (zh) 2013-03-11 2013-03-11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73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8847B (zh) * 2017-12-19 2023-08-04 四川环龙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保留植物纤维原生态蒸煮装置及其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0820A (zh) * 2007-06-26 2008-01-09 永州湘江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马尾松化学纸浆生产方法
CN102154874A (zh) * 2011-04-29 2011-08-17 白福安 一种置换蒸煮制浆方法
CN102517948A (zh) * 2011-12-29 2012-06-27 永州湘江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多种纤维原料混合蒸煮制浆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0820A (zh) * 2007-06-26 2008-01-09 永州湘江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马尾松化学纸浆生产方法
CN102154874A (zh) * 2011-04-29 2011-08-17 白福安 一种置换蒸煮制浆方法
CN102517948A (zh) * 2011-12-29 2012-06-27 永州湘江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多种纤维原料混合蒸煮制浆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7332A (zh)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7847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duce pulp using pre- hydrolysis and kraft cooking
CN103687990B (zh) 制造预水解纸浆的紧凑型方法
CN103352385B (zh) 一种木、竹原料节能环保置换蒸煮工艺
US87954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egnating chips
FI123100B (fi) Menetelmä sivutuotteiden talteenottamiseksi
CN102337689B (zh) 一种用于制备竹材溶解浆的蒸煮方法
CN102203342A (zh) 对纤维材料进行汽蒸、制浆、浸渍、蒸煮的单体竖向常压容器
US8647469B2 (en) Method, system and withdrawal screen section for impregnating chips
CN101100820B (zh) 马尾松化学纸浆生产方法
CN101748635B (zh) 一种置换蒸煮制浆方法
US6123807A (en) Method for the continuous cooking of pulp
CN103147332B (zh) 一种三置换蒸煮方法
CN102051834A (zh) 蒸煮过程热量置换冷喷放工艺方法
CN102978985A (zh) 一种间歇置换蒸煮生产纸浆的工艺方法
CN102226319B (zh) 一种间歇蒸煮冷喷放装置及冷喷放方法
CN102337693B (zh) 一种溶解浆的蒸煮及洗涤工艺
CN102251425B (zh) 纸浆连续置换蒸煮工艺
CN102251423B (zh) 溶解浆连续置换蒸煮工艺
CN103451987B (zh) 一种溶解浆预水解液提取方法及装置
CN220266173U (zh) 化浆蒸煮系统
US9580864B2 (en) Kraft cooking method using polysulfide cooking liquor
EP3215672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wo vessel digester system
CN102704298B (zh) 一种禾草类原料逆流抽提制浆工艺及装置
CN116590946A (zh) 化浆蒸煮系统
He et al. Process Control for Dissolving Pulp by SuperBatch Coo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