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4460A - 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4460A
CN103144460A CN2013100851536A CN201310085153A CN103144460A CN 103144460 A CN103144460 A CN 103144460A CN 2013100851536 A CN2013100851536 A CN 2013100851536A CN 201310085153 A CN201310085153 A CN 201310085153A CN 103144460 A CN103144460 A CN 103144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ok
heat guard
thermal conductor
calandria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51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4460B (zh
Inventor
李金龙
谢丹
严东明
谭晓荷
李中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851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4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4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4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4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44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其中册子加热机构,用于对册子折线处进行加热。册子加热机构包括:呈长条状的加热体、传热体、第一绝热体;所述加热体夹在所述传热体与所述第一绝热体之间;在加热册子时,所述加热体用于提供热量给所述传热体,所述传热体与所述册子折线处接触对册子折线处进行加热;所述加热体、传热体被固定在一起。本技术方案提高加热体对传热体传热的效率,加热体、传热体的结合强度比较高。

Description

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订领域,尤其涉及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轻印刷领域,通过将图像形成装置与装订成册装置连接,从印刷到装订用一套工序来完成。
页数不多的平装本出版物称为小册子,例如宣传册、产品手册等,小册子的制造方法通常为: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完成打印后,将形成有图像的纸张收集成用纸叠,之后,对用纸叠进行装订、折叠成小册子。
其中,在将用纸叠装订、折叠成小册子后,由于折叠的原因,小册子会出现折线两侧的用纸叠不贴合、隆起现象。为了克服小册子不贴合、隆起现象,现有技术中,使用加热机构在小册子外侧的折线处进行加热,软化折线处的纸张,尽量使折线两侧的用纸叠可以平整贴合,没有隆起现象。
但是,现有技术中,加热机构对小册子进行加热时,加热机构存在以下缺点:1、加热体与传热体不能紧密结合,传热不充分;2、加热体和传热体的强度不足;3、热量传导效率不高,传热体以外部件的温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加热机构存的以下缺点:1、加热体与传热体不能紧密结合,传热不充分;2、加热体和传热体的强度不足;3、热量传导效率不高,传热体以外部件的温度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册子加热机构,用于对册子折线处进行加热,包括:
呈长条状的加热体、传热体、第一绝热体;
所述加热体夹在所述传热体与所述第一绝热体之间;在加热册子时,所述加热体用于提供热量给所述传热体,所述传热体与所述册子折线处接触对册子折线处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体、传热体被固定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加热体、传热体的固定方式为粘合剂粘合固定方式或双面胶胶带粘合固定方式或螺钉固定方式。
可选的,还包括支撑部,所述加热体、传热体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
可选的,所述册子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一绝热体,所述加热体夹在所述传热体与所述第一绝热体之间;
所述第一绝热体和所述传热体被固定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传热体面向册子一侧为平面或具有突出部,通过所述平面或突出部与所述册子接触对册子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呈长条状的第一板和呈长条状的第二板,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加热体、传热体、第一绝热体位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限定的空间。
可选的,所述传热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多个耳部;
所述耳部和所述第一绝热体被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绝热体在与耳部接触处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热体其他位置的厚度。
可选的,还包括呈长条状的第二绝热体和第三绝热体,在垂直于第一绝热体长度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绝热体两侧;
所述第二绝热体、第三绝热体位于所述耳部上,所述耳部、第一绝热体、第二绝热体、第三绝热体被固定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加热体和传热体上下叠置;
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加热体上下两侧的第二绝热体、第三绝热体,所述加热体、传热体、第二绝热体和第三绝热体被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纸后处理装置,包括:
纸匣,用于放置由1张以上用纸构成的用纸叠;
装订机构,用于对所述用纸叠进行装订;
折叠机构,用于将装订后的用纸叠折叠成册子;
所述的册子加热机构,配置在折叠机构的下游侧、用于对所述册子进行加热。
可选的,还包括,冷却机构,用于对加热后的册子进行冷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册子制造系统,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所述的用纸后处理装置,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处理,形成册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方案的册子加热机构,加热体和传热体被固定在一起,这样加热体和传热体可以充分接触,紧密结合,提高加热体对传热体传热的效率,克服现有技术中加热体与传热体不能紧密结合、传热不充分的问题;而且加热体和传热体的固定强度高。
在具体实施例中,将传热体和第一绝热体通过紧固的方式固定连接,加热体位于两者之间,这样加热体、第一绝热体、传热体的结合强度比较高,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加热体和传热体的强度不足的问题。第一绝热体在加热体一侧对加热体的散发的热量进行阻断,可以增加加热体对传热体的热传导率,防止传热体以外部件的温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对册子折线处加热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圆圈标示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的册子加热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圆圈标示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8中的册子加热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沿图1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册子制造系统的简略构成图;
图14是用纸后处理装置的简略构成图;
图15示出构成用纸叠的规定张数的用纸被装入纸匣中的状态图;
图16示出压钉件从图9示出的状态向用纸叠进行了移动的状态图;
图17是示出第2挡纸件从图10所示状态进行了移动的状态图;
图18说明在用纸叠P上形成折线的动作示意图;
图19是折叠辊对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对册子折线处加热的示意图,参考图1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10,用于对册子B折线处进行加热。
图2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2中圆圈标示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中的册子加热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图6,册子加热机构10包括:呈长条状的加热体11、传热体12,加热体11、传热体12被固定在一起;而且,加热体11和传热体12前后叠置,即加热体11和传热体12沿与加热面垂直方向叠置。
所述加热体11、传热体12具体的被固定在一起的方式可以为:所述加热体11、传热体12通过粘合剂粘合方式或双面胶胶带粘合方式或螺钉固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在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加热体11、传热体12通过双面胶胶带结合在一起。在加热册子B时,传热体12与册子B折线处接触对册子折线处进行加热,加热体11用于提供热量给传热体12。加热体11、传热体12被固定在一起,加热体和传热体可以充分接触,紧密结合,提高加热体对传热体传热的效率,克服现有技术中加热体与传热体不能紧密结合、传热不充分的问题;而且,加热体和传热体的固定强度高。
继续参考图2、图3,结合参考图4、图5和图6,在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中,册子加热机构10还包括:第一绝热体13;加热体11夹在传热体12与第一绝热体13之间,所述第一绝热体13和所述传热体12被固定在一起。第一绝热体13在与册子相对的一面进行绝热,防止加热体11在该面散热的热量造成其他部件的温度升高、以及温度扩散快。
参考图2、图3、图4,册子加热机构10还包括有接头18,该接头18用来与供电机构连接。加热体11的两端通过接头18与供电机构连接,加热体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热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传递给传热体12对传热体12进行加热,传热体12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后,对册子B折线处进行加热。在加热体11对传热体12加热的过程中,第一绝热体13在与册子相对的一面进行绝热,防止加热体11在该面散热的热量造成其他部件的温度升高。
结合参考图3、图5、图6,在具体实施例中,册子加热机构10还包括胶带14,加热体11黏贴在胶带14上,胶带14黏贴于传热体12上,传热体12与加热体11通过胶带粘合在一起。胶带14对加热体11的固定可以防止加热体11高温变形,而且可以起到更好的固定加热体11的作用,防止加热体11从传热体12上脱落。所述胶带14为耐高温双面胶带。
由于加热体、传热体通过胶带14粘合在一起,这样加热体和传热体可以更充分接触,紧密结合,更好的提高加热体对传热体传热的效率,克服现有技术中加热体与传热体不能紧密结合、传热不充分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例中,加热体11为金属丝,其材料为升温迅速导热良好稳定性高的金属,如钢、铝、铜及其合金等。金属丝整体呈长条状,单独看金属丝各个部位的形状时,金属丝多折曲线,这样可以增加金属丝的长度,从而可以提高金属丝总的热量。本发明中,加热体11不限于金属丝,可以为其他可以起到加热作用的部件。
在具体实施例中,传热体12的材料包括钢、铝、铜及其合金以及特种陶瓷等导热性较好的材料。传热体12整体呈长条状,且为薄板型,该传热体12的板面为加热面,与册子B接触进行加热。传热体12的长度大于等于册子B的长度,这样整个折线处均可以与传热体12接触;当传热体12的长度小于册子B的长度时,需要沿折线方向移动加热机构或者册子,使整个折线均可以与传热体接触受到加热。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绝热体13的材料为PA6T(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PS(聚苯硫醚)、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耐热橡胶等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第一绝热体13和传热体12的长度基本相等,但不严格相等,在不影响传热以及绝热的前提下,允许两者长度不相等。
继续结合参考图3、图5、图6,在具体实施例中,传热体12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多个耳部121,该耳部121和传热体12为一体成型结构,当然不限于一体成型结构。耳部121和第一绝热体13被固定在一起,第一绝热体13在与耳部接触处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热体其他位置的厚度。具体来说,参考图3,第一绝热体13包括第一部131和第二部132,第二部132和耳部121的位置对应,耳部121位于第二部132上(参考图6),第二部132的厚度和耳部121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一部131的厚度。因此,将第一绝热体13和传热体12固定后,第一绝热体13和传热体12两者可以紧密贴合,可以更好的起到绝热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绝热体13和传热体12之间的固定方式为螺钉固定。具体为:耳部121和第一绝热体13上均具有螺孔(图中未标号),螺钉通过耳部121和第一绝热体13上的螺孔将两者紧固在一起。第一绝热体13和传热体12被固定在一起的方式也可以为:粘合剂粘合方式被固定在一起或双面胶胶带粘合方式。在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绝热体13和所述传热体12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
将传热体和第一绝热体固定在一起,加热体位于两者之间,这样加热体、第一绝热体、传热体的结合强度比较高,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加热体和传热体的强度不足的问题。另外,第一绝热体,在加热体一侧对加热体的散发的热量进行阻断,可以增加加热体对传热体的热传导率,防止传热体以外部件的温度较高。
参考图2-图6,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册子加热机构10还可以包括支撑部17,加热体11、传热体12、第一绝热体13固定在所述支撑部17上。该支撑部17起到支撑、保护加热体11、传热体12、第一绝热体13的作用,通过该支撑部17可以将册子加热机构固定在其他部件上。具体的,支撑部17包括呈长条状的第一板171和呈长条状的第二板172,所述第一板171和第二板172延伸方向相同,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例如在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两者的夹角为90度,加热体11、传热体12、第一绝热体13位于所述第一板171和第二板172限定的空间。第二板172上具有螺孔(图中未标号),该螺孔的位置和耳部121上螺孔的位置对应,螺钉通过该螺孔将传热体12、第一绝热体13固定在第二板172上。
支撑部17为一体成型结构,其材料可以为金属、树脂等其他有足够强度的材料,但不限于金属,只要可以满足支撑、保护作用,具有一定强度即可。
继续参考图2-图6,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册子加热机构10还包括第二绝热体15和第三绝热体16,呈长条状,在垂直于第一绝热体13长度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绝热体两侧;所述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位于所述耳部、第一绝热体13上,所述耳部121、第一绝热体13、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被固定在一起。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上也具有螺孔(图中未标号),该螺孔的位置和耳部121上螺孔的位置对应,螺钉通过传热体12、第一绝热体13、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第二板172上的螺孔将传热体12、第一绝热体13、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固定在第二板172上。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为薄板,其宽度和第一绝热体13的宽度基本相等。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可以在第一绝热体的上下两个侧面进行热阻断,可以更好的阻断加热体在这两个侧面上热量的损失。其中,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最好略宽于第一绝热体13的宽度,罩住传热体12两侧,将加热体11在上下方向上夹在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之间,使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提高传热体的升温速度。
所述耳部121、第一绝热体13、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被固定在一起的方式也可以为:粘合剂粘合方式被固定在一起或双面胶胶带粘合方式。
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的材料可以和第一绝热体13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第二绝热体15、第三绝热体16的材料可以为PA6T、PPS、PET、耐热橡胶等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
在第一板171也具有螺孔,该螺孔可以位于第一板171两端的位置附近,通过该螺孔可以将第一板与其他部件固定连接,从而达到将册子加热机构固定在其他部件上的目的。
本技术方案的册子加热机构,加热体和传热体被固定在一起,这样加热体和传热体可以充分接触,紧密结合,提高加热体对传热体传热的效率,克服现有技术中加热体与传热体不能紧密结合、传热不充分的问题;而且加热体和传热体的固定强度高。
在具体实施例中,将传热体和第一绝热体通过紧固的方式固定连接,加热体位于两者之间,这样加热体、第一绝热体、传热体的结合强度比较高,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加热体和传热体的强度不足的问题。第一绝热体在加热体一侧对加热体的散发的热量进行阻断,可以增加加热体对传热体的热传导率,防止传热体以外部件的温度较高。
第二实施例
图7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中剖面的位置与图6的剖面位置相同,仅突出显示传热体面向册子一侧的形状。
参考图7,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实施例中,册子加热结构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传热体面向册子一侧的形状。在第一实施例中,传热体面向册子一侧为平面,第二实施例中,传热体12a面向册子一侧为非平面,具有突出部123a。具体的,在第二实施例中,传热体12a面向册子一侧包括相互接触的第一平面121a、第二平面122a,第一平面121a和第二平面122a之间具有小于90度的夹角,形成了传热体12a的突出部123a。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传热体的形状发生了一些变化,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加热体、第一绝热体的形状根据需要相应做调整。
在第一实施例中,传热体通过面向册子一侧的平面与册子接触对册子进行加热。在第二实施例中,传热体通过突出部与所述册子接触对册子进行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突出部的形状不限于第二实施例的形状,可以为各种形状,只要可以满足与册子折线处接触对其进行加热即可。
第三实施例
图8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加热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是图8中圆圈标示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8中的册子加热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2是沿图1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结合参考图8~图12,在第三实施例中,册子加热机构10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两个实施例的差别包括:
传热体12b和加热体11b上下叠置,即传热体12b和加热体11b在垂直册子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叠置。虽然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传热体和加热体均呈薄板形,第一实施例中,传热体12和加热体11的板面面向册子,为加热面;第三实施例中,传热体12b和加热体11b的侧边面向册子,为加热面。传热体12b和加热体11b的两者的被固定在一起的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第三实施例中,没有包含第一绝热体,第二绝热体15b、第三绝热体16b位于传热体12b和加热体11b的两侧,四者叠置在一起。传热体12b上没有耳部。第二绝热体15b、第三绝热体16b和传热体12b、加热体11b之间的固定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图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可以将四者相互之间通过粘结剂结合,然后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再对他们进行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册子制造系统。
图13是册子制造系统的简略构成图,参考图13,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册子制造系统包括:在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和对形成有图像的用纸进行折叠等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500构成。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装在进纸盘101中的用纸通过进纸辊102和走纸辊103、104而送入图中未示出的图像形成部,形成图像后,在定影装置105中定影,并用冷却装置106冷却后,通过走纸辊107而送往后处理装置500。
图14是用纸后处理装置的简略构成图,结合参考图13和图14,后处理装置500具有走纸辊501、走纸路径切换部件502、装订机构503、折叠刀504、第1挡纸件508、第2挡纸件505、包括第1折叠辊506A和第2折叠辊506B的折叠辊对、加热机构560,该加热结构560为以上实施例描述的册子加热机构10。
走纸辊501将由图像形成装置100送来的用纸送至走纸路径切换部件502。走纸路径切换部件502不对由图像形成装置100送来的用纸进行后处理、而是直接对送往出纸盘601或出纸盘602的路径与进行后处理而送往纸匣550的路径之间进行用纸的输送路径切换。
装订机构503包括为对用纸进行装订而将钉针插入用纸的压钉件530。
送入纸匣550的用纸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走纸方向整合部件,在平订(flat-stapling)时用第1挡纸件508,在中间装订时用第2挡纸件505分别对用纸后端进行限位。此外,搬运到纸匣550中的用纸通过在与该搬运方向直交的方向上移动的限位部件(图中省略)而在与该搬运方向直交的方向上得到整合。
重复以上操作,重复次数为用来构成用纸叠的用纸的张数,由此,规定数量的用纸被装入纸匣550中形成用纸叠。
接着,在后处理装置500中,对用纸叠进行后处理(形成折线、装订等)。
在中间装订处理中,对用纸叠进行装订处理后进行折叠处理。
图15示出构成用纸叠的规定张数的用纸被装入纸匣550中的状态图,图16示出压钉件530从图15示出的状态向用纸叠P进行了移动的状态图。
在图15中,通过第2挡纸件505相对于图14示出的状态而向上方移动,装入纸匣550中的用纸叠P保持在适合通过装订机构503进行装订处理的位置上。
并且,一旦在如图15所示的用纸叠P装入纸匣550中的状态下装订器电机受到驱动,则压钉件530会按图16的箭头R1的方向移动,将针打入用纸叠P中。这样,用纸叠P被装订。针打入用纸叠P中后,压钉件530重新移动到图15所示状态。
接着,用纸叠P上形成折线。
图17是示出第2挡纸件505从图16所示状态进行了移动的状态图。
在图17所示的状态中,第2挡纸件505按箭头R2所示方向被移动,由此,相对于图16所示的状态,向下方移动。第2挡纸件505通过第2挡纸件电机被驱动而移动。
图18说明在用纸叠P上形成折线的动作示意图,图18中,箭头R3、R4示出构成第1折叠辊506A、第2折叠辊506B的两个辊子的旋转方向。此外,箭头R5示出折叠刀504的移动方向。
第1折叠辊506A、第2折叠辊506B两个辊子分别按箭头R3、R4所示旋转,由此,装入纸匣550中的用纸叠P被夹入这些辊子中。此外,折叠刀504被按箭头R5的方向移动,由此,用纸叠P被挤往上述辊子一侧。这样,用纸叠P被切实地卷入辊子中。通过用纸叠P被卷入上述辊子中,得以形成折线。
图19是折叠辊对的放大图。
通过折叠辊电机的驱动,第一折叠辊506A被旋转驱动,第二折叠辊506B通过其与第一折叠辊506A接触(或接近)的部分的摩擦而随着第一折叠辊506A的旋转而旋转。在用纸叠P位于第一折叠辊506A与第二折叠辊506B之间时,用纸叠P随着折叠辊对的旋转而移动,可以将用纸叠P折叠形成折线。图19中,标在第一折叠辊506A和第二折叠辊506B中的箭头示出卷入用纸时的各自旋转方向。
相对于折叠辊对,在用纸送出一侧设有加热机构,即本发明以上具体实施例中描述的册子加热机构10。在将用纸叠折叠形成册子后,利用该加热机构对册子进行加热。
用纸叠的冷却
在后处理装置500中,如上所述,折线部分被加热过的用纸叠的冷却可通过自然放热进行,也可通过另行设置的冷却机构进行。例如,可以通过风扇对用纸叠进行冷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纸后处理装置,包括:
纸匣,用于放置由1张以上用纸构成的用纸叠;
装订机构,用于对所述用纸叠进行装订;
折叠机构,用于将装订后的用纸叠折叠成册子;该折叠机构可以包括以上实施例中描述的折叠辊对、折叠刀,由折叠辊对、折叠刀实现对用纸叠的折叠;
以上实施例中描述的册子加热机构,配置在折叠机构的下游侧、用于对所述册子的折线处进行加热;
冷却机构,用于对将加热后的册子进行冷却。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册子加热机构,用于对册子折线处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长条状的加热体、传热体、第一绝热体;
所述加热体夹在所述传热体与所述第一绝热体之间;在加热册子时,所述加热体用于提供热量给所述传热体,所述传热体与所述册子折线处接触对册子折线处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体、传热体被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册子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传热体的固定方式为粘合剂粘合固定方式或双面胶胶带粘合固定方式或螺钉固定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册子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所述加热体、传热体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册子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册子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一绝热体,所述加热体夹在所述传热体与所述第一绝热体之间;
所述第一绝热体和所述传热体被固定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册子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体面向册子一侧为平面或具有突出部,通过所述平面或突出部与所述册子接触对册子进行加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册子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呈长条状的第一板和呈长条状的第二板,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加热体、传热体、第一绝热体位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限定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册子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多个耳部;
所述耳部和所述第一绝热体被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绝热体在与耳部接触处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热体其他位置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册子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长条状的第二绝热体和第三绝热体,在垂直于第一绝热体长度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绝热体两侧;
所述第二绝热体、第三绝热体位于所述耳部上,所述耳部、第一绝热体、第二绝热体、第三绝热体被固定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册子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和传热体上下叠置;
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加热体上下两侧的第二绝热体、第三绝热体,所述加热体、传热体、第二绝热体和第三绝热体被固定在一起。
10.一种用纸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纸匣,用于放置由1张以上用纸构成的用纸叠;
装订机构,用于对所述用纸叠进行装订;
折叠机构,用于将装订后的用纸叠折叠成册子;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册子加热机构,配置在折叠机构的下游侧、用于对所述册子的折线处进行加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纸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机构,用于对加热后的册子进行冷却。
12.一种册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用纸后处理装置,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处理,形成册子。
CN201310085153.6A 2013-03-15 2013-03-15 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4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5153.6A CN103144460B (zh) 2013-03-15 2013-03-15 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5153.6A CN103144460B (zh) 2013-03-15 2013-03-15 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4460A true CN103144460A (zh) 2013-06-12
CN103144460B CN103144460B (zh) 2015-12-09

Family

ID=4854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515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4460B (zh) 2013-03-15 2013-03-15 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446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3456B1 (en) * 1997-01-08 2001-04-10 Minolta Co., Ltd. Finisher for use with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648779A (zh) * 2004-01-27 2005-08-03 佳能株式会社 背面折叠部平坦处理装置、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077208B2 (ja) * 2002-02-08 2008-04-16 ホリゾ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製本機
CN101386383A (zh) * 2007-09-12 2009-03-1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装订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CN101920869A (zh) * 2009-06-09 2010-12-22 株式会社理光 书脊面形成装置以及方法、片材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
CN102101605A (zh) * 2009-12-16 2011-06-2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
JP2011200982A (ja) * 2010-03-26 2011-10-13 National Printing Bureau 製本加工方法及び製本加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3456B1 (en) * 1997-01-08 2001-04-10 Minolta Co., Ltd. Finisher for use with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077208B2 (ja) * 2002-02-08 2008-04-16 ホリゾ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製本機
CN1648779A (zh) * 2004-01-27 2005-08-03 佳能株式会社 背面折叠部平坦处理装置、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86383A (zh) * 2007-09-12 2009-03-1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装订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CN101920869A (zh) * 2009-06-09 2010-12-22 株式会社理光 书脊面形成装置以及方法、片材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
CN102101605A (zh) * 2009-12-16 2011-06-2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
JP2011200982A (ja) * 2010-03-26 2011-10-13 National Printing Bureau 製本加工方法及び製本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4460B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990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binding a text body
KR101924680B1 (ko) 낱장들로 된 번들을 제본하기 위한 방법과, 이 낱장들로 된 번들을 형성하기 위한 낱장들로 된 번들, 방법 및 장치
US10357988B2 (en) Paper-made staple and paper-made staple assembly
USRE34917E (en) Combined laminating and binding machine
US715660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binding a plurality of text bodies
FI87904C (fi) Haefte eller liknande samt foerfarande och apparat foer dess tillverkning
CN103144460A (zh) 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JP5982741B2 (ja) くるみ製本装置及びその方法、冊子
CN103158389B (zh) 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JP2022037008A (ja) 紙葉束の装丁方法及び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た書籍又はフォルダ
US6910842B1 (en) Bookbind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individual bookbinding system
TWI642559B (zh) 用於結合紙片材之捆包的方法、製備紙片材之捆包之方法及製備具有結合脊的書本或卷宗之方法
CN103144459B (zh) 册子加热装置、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US7503554B2 (en) Book finishing station with heat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use
US6042318A (en) Bookbinding system employing microwave heating
KR102348208B1 (ko) 시트 접이용 장치
JP2002200864A (ja) 電子印刷冊本の造本装置
JP2009018492A (ja)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318350B2 (ja) 用紙搬送装置
JP4849455B2 (ja) 製本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354232B1 (en) Individual bookbinding device,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203236871U (zh) 册子加热机构、用纸后处理装置、册子制造系统
JP2019218167A (ja)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217047729U (zh) 一种相册热合流水线
RU2019143333A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плетания пачки лист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