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1043A - 用于确定控制字段和调制编码方案信息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确定控制字段和调制编码方案信息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1043A
CN103141043A CN2011800469131A CN201180046913A CN103141043A CN 103141043 A CN103141043 A CN 103141043A CN 2011800469131 A CN2011800469131 A CN 2011800469131A CN 201180046913 A CN201180046913 A CN 201180046913A CN 103141043 A CN103141043 A CN 103141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field
data cell
field
described contro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69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1043B (zh
Inventor
H·桑帕斯
S·梅林
M·M·文廷克
S·P·亚伯拉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41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1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1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1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e.g. by alloca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ther detection of signalling, e.g. detection of TFCI explicit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其装置,包括:接收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包括表示所述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如果所述指示符表示存在所述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所述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包括第二类型;以及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所述控制字段。

Description

用于确定控制字段和调制编码方案信息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受2010年9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387,542;2010年10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389,495;2010年10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405,283;2010年12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422,098;2011年1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432,115;2010年10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405,194;以及2010年11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409,645的权益;通过引用的方式将每个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所要求的增加的带宽需求的问题,正在开发不同的方案以允许多个用户终端通过共享信道资源与单个接入点进行通信,同时达到高数据吞吐量。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代表最近出现的作为用于下一代通信系统的流行技术的这样一种方法。已在诸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标准之类的几种新出现的无线通信标准中采用了MIMO技术。IEEE802.11表示由IEEE802.11委员会为近程通信(例如,数十米到数百米)而开发的一组无线局域网(WLAN)空中接口标准。
MIMO系统采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用于数据传输。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被分解为NS个独立信道,这NS个独立信道还被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个信道对应于一个维度。如果使用由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所创建的额外的维度,则MIMO系统可以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较高的吞吐量和/或较高的可靠性)。
在具有单个接入点(AP)和多个用户站(STA)的无线网络中,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个方向上,并发传输可能发生在朝向不同站的多个信道上。在这种系统中存储在诸多挑战。
发明内容
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系统、方法和设备的各个方面的每个方面均具有若干方面,其中没有单个方面单独负责本文描述的期望的属性。在不限定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描述了一些突出特征。在考虑本讨论之后,并且尤其在阅读题为“具体实施方式”的章节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怎样将各个方面的特征用于管理寻呼信道的监测等。
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包括表示所述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所述方法包括:如果所述指示符表示存在所述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所述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第二类型。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所述控制字段。
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机,其配置成接收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包括表示所述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所述装置包括:处理系统,其配置成如果所述指示符表示存在所述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所述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第二类型。所述处理系统还配置成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所述控制字段。
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数据单元的模块,所述数据单元包括表示所述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如果所述指示符表示存在所述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所述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第二类型的模块。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所述控制字段的模块。
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一装置接收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包括表示所述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如果所述指示符表示存在所述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所述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第二类型。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所述控制字段。
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天线。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接收机,其配置成通过所述天线接收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包括表示所述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所述用户终端包括处理系统,其配置成如果所述指示符表示存在所述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所述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第二类型。所述处理系统还配置成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所述控制字段。
附图说明
为了详细地理解本公开内容的特征,通过参考各个方面(其中一些示出在附图中),可以得到更为具体的描述(其简要概述如上)。然而,应注意的是,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某些典型的方面,因此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限制,这是因为该描述可以允许其它同样有效的方面。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性接入点和用户终端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性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4A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的数据单元的示意图。
图4B示出了包括图4A的数据单元的头部的帧的例子。
图4C示出了图4A的数据单元的头部的帧控制字段的例子。
图4D示出了图4A的数据单元的头部的控制字段的例子。
图5A是方法实施的流程图。
图5B是方法实施的流程图。
图6A是方法实施的流程图。
图6B是方法实施的流程图。
图7A是方法实施的流程图。
图7B示出了具有为至少4个比特的指示符的链路自适应控制子字段的例子。
图8是方法实施的流程图。
图9A是方法实施的流程图。
图9B是方法实施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示例性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协议。
图11示出了示例性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性用户终端的框图。
根据惯例,附图中示出的各种装置可以不必按比例绘制。因此,为了清楚起见,各种装置的尺寸可以任意地扩大或缩小。另外,一些附图可以不描绘给出的系统、方法或设备的所有组件。最后,贯穿说明书和附图,相同的参考标号可以用于表示相同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更充分的描述。然而,本公开内容可以按照许多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将其解释为限于贯穿本公开内容所给出的任何具体的结构或功能。相反,提供这些方面以使得本公开内容变得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本文中的教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旨在涵盖本文公开的内容的任何方面,而不论是独立于本公开内容的任何其它方面实现还是与本公开内容的任何其它方面相结合地实现。例如,可以使用本文给出的任意数量的方面来实现一种装置或实践一种方法。此外,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旨在涵盖使用除了本文给出的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以外或者不同于本文给出的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其它结构、功能、或结构与功能所实践的这种装置或方法。应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内容的任何方面可以通过权利要求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来体现。
虽然本文对特定的方面进行了描述,但这些方面的多种变化和排列属于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之内。虽然提到优选方面的某些利益和优势,但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并非旨在限于特定的利益、使用、或目的。相反,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旨在广泛地适用于不同的无线技术、系统配置、网络、和传输协议,在附图中和下面优选方面的描述中通过举例的方式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了说明。详细描述和附图仅是示出本公开内容而非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形式来定义的。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于正交复用方案的通信系统。这种通信系统的例子包括空分多址(S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等。SDMA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方向同时发送属于多个用户终端的数据。TDMA系统可以通过将传输信号划分成不同的时隙(每个时隙被分配给不同的用户终端)来允许多个用户终端共享相同的频率信道。TDMA系统可以实现GSM或本领域已知的一些其它标准。OFDMA系统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OFDM是将整个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正交的子载波的调制技术。这些子载波还可以被称为音调、频段等。使用OFDM,可以用数据对每个子载波独立于地进行调制。OFDM系统可以实现802.11或本领域已知的一些其它标准。SC-FDMA可以利用交织的FDMA(IFDMA)在跨越系统带宽分布的子载波上进行发送,利用集中式FDMA(LFDMA)在相邻的子载波的块上进行发送,或者利用增强型FDMA(EFDMA)在相邻的子载波的多个块上进行发送。通常,在频域中使用OFDM发送调制符号,在时域中使用SC-FDMA发送调制符号。SC-FDMA系统可以实现3GPP-LTE(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或本领域已知的一些其它标准。
可以将本文中的教导合并到(例如,在其中实现或通过其执行)各种有线或无线装置(例如,节点)中。在某些方面,根据本文中的教导实现的无线节点可以包括接入点和接入终端。
接入点(“AP”)可以包括、被实现为、或称为节点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eNodeB、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机站(“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体(“TF”)、无线路由器、无线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基站(“RBS”)、或某些其它术语。
接入终端(“AT”)可以包括、被实现为、或称为接入终端、用户站、用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用户设备、用户站、或某些其它术语。在某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站(“STA”)、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某些其它适当的处理设备。因此,可以将本文中教导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合并到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据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电设备)、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配置成经由无线或有线介质进行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当的设备。在某些方面,节点是无线节点。例如,这种无线节点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为网络(例如,诸如因特网或蜂窝网络之类的广域网)提供连通性或向网络(例如,诸如因特网或蜂窝网络之类的广域网)提供连通性。
在一些方面,本文中的教导可以用于包括大规模覆盖(例如,诸如3G网络之类的大型区域蜂窝网络,通常被称为宏小区网络)和较小规模覆盖(例如,基于住宅或基于建筑物的网络环境)的网络。当AT或UE移动通过这种网络时,在某些位置可以由提供宏覆盖的AN向接入终端提供服务,而在其它的位置可以由提供较小规模覆盖的接入节点向接入终端提供服务。在某些方面,较小覆盖的节点可以用于提供递增的容量增长、建筑物内的覆盖以及不同的服务(例如,针对更健壮的用户体验)。在本文的讨论中,在相对较大区域上提供覆盖的节点可以被称为宏节点。在相对较小区域(例如,住宅)上提供覆盖的节点可以被称为毫微微节点。在小于宏区域并大于毫微微区域的区域上提供覆盖的节点可以被称为微微节点(例如,在商业建筑物中提供覆盖)。
与宏节点、毫微微节点或微微节点相关联的小区可以分别被称为宏小区、毫微微小区或微微小区。在某些实现中,每个小区可以进一步地与一个或多个扇区相关联(例如,被划分成一个或多个扇区)。
在各种应用中,可以使用其它术语来引用宏节点、毫微微节点或微微节点。例如,宏节点可以配置成或称为接入节点、基站、接入点、eNodeB、宏小区等。同样,毫微微节点可以配置成或称为家庭节点B(HNB)、家庭eNodeB(HeNB)、接入点基站、毫微微小区等。
图1示出了具有接入点和用户终端的多址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100。为了简单起见,在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接入点110。通常,接入点是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还可以被称为基站或某些其它术语。用户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还可以被称为移动站、无线设备或某种其它术语。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接入点110可以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120进行通信。下行链路(即,前向链路)是从接入点到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上行链路(即,反向链路)是从用户终端到接入点的通信链路。用户终端还可以与另一用户终端对等地通信。系统控制器130耦合到接入点,并向接入点提供协调和控制。
虽然下面公开内容的多个部分将对能够通过空分多址(SDMA)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120进行描述,但对于某些方面,用户终端120还可以包括某些不支持SDMA的用户终端。因而,对于这些方面,AP110可以配置成与SDMA和非SDMA用户终端两者进行通信。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地允许旧版本的用户终端(“传统”站)继续在企业中部署,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同时允许在适当时引入较新的SDMA用户终端。
系统100采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以用于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接入点110配有Nap个天线,并且代表针对下行链路传输的多输入(MI)和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多输出(MO)。一组K个选择的用户终端120共同代表针对下行链路传输的多输出和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多输入。对于纯粹的SDMA,如果没有通过某些手段对K个用户终端的数据符号流在代码、频率或时间中进行复用,那么期望具有Nap≥K≥1。如果可以使用TDMA技术、使用CDMA的不同的代码信道、使用OFDM的不相交的子带集等对数据符号流进行复用,那么K可以大于Nap。每个选择的用户终端向接入点发送特定于用户的数据,和/或从接入点接收特定于用户的数据。通常,每个选择的用户终端可以配有一个或多个天线(即,Nut≥1)。K个选择的用户终端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数目的天线。
SDMA系统100可以是时分双工(TDD)系统或频分双工(FDD)系统。对于TDD系统,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共享相同的频带。对于FDD系统,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使用不同的频带。MIMO系统100还可以利用单载波或多载波来进行传输。每个用户终端可以配有单个天线(例如,以保持低成本)或多个天线(例如,在可以支持额外的成本的情况)。如果通过将发送/接收划分到不同的时隙中(每个时隙被分配给不同的用户终端120)用户终端120共享相同的频率信道,那么系统100还可以是TDMA系统。
图2示出了MIMO系统100中的接入点110和两个用户终端120m与120x的框图。接入点110配有Nt个天线224a到224t。用户终端120m配有Nut,m个天线252ma到252mu,用户终端120x配有Nut,x个天线252xa到252xu。接入点110是针对下行链路的发射实体和针对上行链路的接收实体。每个用户终端120是针对上行链路的发射实体和针对下行链路的接收实体。如本文中使用的,“发射实体”是能够通过无线信道发送数据的独立操作的装置或设备,“接收实体”是能够通过无线信道接收数据的独立操作的装置或设备。在下面的描述中,下标“dn”表示下行链路,下标“up”表示上行链路,选择Nup个用户终端以在上行链路上同时传输,选择Ndn个用户终端以在下行链路上同时传输,Nup可以等于也可以不等于Ndn,并且Nup和Ndn可以是静态值或者可以针对每个调度间隔而变化。在接入点和用户终端处可以使用波束控制或某种其它空间处理技术。
在上行链路上,在针对上行链路传输所选择的每个用户终端120处,TX数据处理器288接收来自数据源286的业务数据和来自控制器280的控制数据。TX数据处理器288基于与针对用户终端所选择的速率相关联的编码和调制方案对用户终端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例如,编码、交织和调制),并提供数据符号流。TX空间处理器290在数据符号流上执行空间处理,并向Nut,m个天线提供Nut,m个发射符号流。每个发射机单元(TMTR)254接收并处理(例如,变换到模拟、放大、滤波和上变频)各自的发射符号流以生成上行链路信号。Nut,m个发射机单元254提供Nut,m个上行链路信号以从Nut,m个天线252传输到接入点。
可以对Nup个用户终端进行调度以在上行链路上同时进行传输。这些用户终端中的每一个在其数据符号流上执行空间处理,并在上行链路上将其发射符号流集合发送到接入点。
在接入点110处,Nap个天线224a到224ap从在上行链路上进行发射的所有Nup个用户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号。每个天线224将接收的信号提供给各自的接收机单元(RCVR)222。每个接收机单元222执行与发射机单元254所执行的过程互补的过程,并且提供接收的符号流。RX空间处理器240在来自Nap个接收机单元222的Nap个接收的符号流上执行接收机空间处理,并且提供Nup个恢复的上行链路数据符号流。根据信道相关矩阵求逆(CCMI)、最小均方差(MMSE)、软干扰消除(SIC)、或某种其它技术来执行接收机空间处理。每个恢复的上行链路数据符号流是各自的用户终端所发送的数据符号流的估计。RX数据处理器242根据用于每个恢复的上行链路数据符号流的速率来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该流,以获得解码数据。可以将针对每个用户终端的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宿244进行存储和/或提供给控制器230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下行链路上,在接入点110处,TX数据处理器210接收来自数据源208的、针对下行链路传输而调度的Ndn个用户终端的业务数据、来自控制器230的控制数据以及可能来自调度器234的其它数据。可以在不同的传输信道上发送各种类型的数据。TX数据处理器210基于针对每个用户终端而选择的速率来处理(例如,编码、交织和调制)该用户终端的业务数据。TX数据处理器210提供针对Ndn个用户终端的Ndn个下行链路数据符号流。TX空间处理器220在Ndn个下行链路数据符号流上执行空间处理(如本公开内容中描述的,诸如预编码或波束成形),并向Nap个天线提供Nap个发射符号流。每个发射机单元222接收并处理各自的发射符号流以生成下行链路信号。Nap个发射机单元222提供Nap个下行链路信号以从Nap个天线224传输到用户终端。
在每个用户终端120处,Nut,m个天线252从接入点110接收Nap个下行链路信号。每个接收机单元254处理来自相关联的天线252的接收的信号,并提供接收的符号流。RX空间处理器260在来自Nut,m个接收机单元254的Nut,m个接收的符号流上执行接收机空间处理,并向用户终端提供恢复的下行链路数据符号流。根据CCMI、MMSE或某种其它技术来执行接收机空间处理。RX数据处理器270对恢复的下行链路数据符号流进行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以获得用于用户终端的解码数据。
在每个用户终端120处,信道估计器278估计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并提供下行链路信道估计,下行链路信道估计可以包括信道增益估计、SNR估计、噪声方差等。类似地,信道估计器228估计上行链路信道响应并提供上行链路信道估计。典型地,每个用户终端的控制器280基于该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信道响应矩阵Hdn,m来导出该用户终端的空间滤波矩阵。控制器230基于有效的上行链路信道响应矩阵Hup,eff来导出接入点的空间滤波矩阵。每个用户终端的控制器280可以向接入点发送反馈信息(例如,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本征向量、本征值、SNR估计等)。控制器230和280还分别在接入点110处和用户终端120处控制各个处理单元的操作。
图3示出了可以在无线设备302中使用的各种部件,其中无线设备302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使用。无线设备302是可以配置成实现本文描述的各种方法的设备的例子。无线设备302可以是基站104或用户终端106。
无线设备302可以包括控制无线设备302的操作的处理器304。处理器304还可以被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访问存储器(RAM)两者的存储器306向处理器304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306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典型地,处理器304基于存储在存储器306中的程序指令执行逻辑和算术运算。存储器306中的指令可以是可执行的以实现本文描述的方法。
无线设备302还可以包括外壳308,外壳308可以包括发射机310和接收机312以允许在无线设备302和远程位置之间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发射机310和接收机312可以组合成收发机314。单个或多个发射天线316可以附加到外壳308并电耦合到收发机314。无线设备302还可以包括(未示出)多个发射机、多个接收机和多个收发机。
无线设备302还可以包括信号检测器318,信号检测器318可以用于试图检测和量化由收发机314接收的信号的电平。信号检测器318可以将这些信号检测诸如总能量、每符号每子载波的能量、功率谱密度以及其它信号之类的信号。无线设备302还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320以在处理信号中使用。
无线设备302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总线系统322耦合到一起,其中除了数据总线以外总线系统322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1中示出的无线通信100可以根据IEEE802.11ac无线通信标准操作。IEEE802.11ac代表新的IEEE802.11修订,其允许IEEE802.11无线网络中更高的吞吐量。可以通过诸如同时向多个站(STA)并行传输之类的多种措施,或者通过使用更宽的信道带宽(例如,80MHz或160MHz)来实现更高的吞吐量。IEEE802.11ac还可以被称为超高吞吐量(VHT)无线通信标准。
图4A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的数据单元400的示意图。在某些方面,数据单元400可以是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其可以在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诸如接入点110和用户终端120之类的设备之间发送。数据单元400包括物理层(PHY)部分401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头部402。主体部分或MAC帧主体(未示出)可以跟在MAC头部402之后。在MAC头部402中,具有帧控制字段403和可以是两种类型(还被称为“格式”)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可选控制字段404。例如,在一种实现中,控制字段404是超高吞吐量(VHT)控制字段,而在另一种实现中控制字段404是高吞吐量(HT)控制字段。在某些实现中,在每个数据单元的基础上将控制字段404设置为VHT控制字段和HT控制字段中的一个。此外,接收数据单元400的设备可以基于包括在MAC头部402中的控制字段的类型(例如,HT或VHT)来处理数据单元400。因此,如果确实存在一种类型的话,那么确定存在哪种类型的控制字段(VHT或HT)将是一个挑战。
图4B示出了包括图4A的MAC头部402的MAC帧500的例子。MAC帧500包括MAC头部402。前3个字段(帧控制字段403、持续时间/ID字段504和地址1字段506)和最后的字段(帧校验序列(FCS)字段508)构成MAC帧500的最小帧格式,并且存在于所有MAC帧中。下面示出的其余字段(地址2字段511、地址3字段512、序列控制字段513、地址4字段514、QoS控制字段515、控制字段404以及帧主体522)仅存在于某些帧类型或子类型中。虽然在下面示出的方面中将控制字段404标记为HT控制字段,但HT控制字段可以被格式化为HT或VHT。
图4C示出了图4A的MAC头部402的帧控制字段403的例子。帧控制字段403包括包含2比特的协议版本子子字段(sub-sub-field)、包含2比特的类型子字段、包含4比特的子类型子字段、包含1比特的到ds子字段、包含1比特的来自ds子字段、包含1比特的更多标志子字段、包含1比特的重试子字段、包含1比特的功率管理子字段、包含1比特的更多数据子字段、包含1比特的受保护的帧子字段以及包含1比特的顺序子字段。帧控制字段403中最后的子字段包括等级字段(order field)602,其包括1个比特。等级字段602还可以被称为等级比特(order bit)。当数据单元400是HT数据单元或VHT数据单元时,等级比特602指示控制字段404是否存在于MAC头部402中(从而是否存在于MAC帧500和数据单元400中)。如果等级比特602被设为“1”,则存在控制字段404。如果等级比特602被设为“0”,则不存在控制字段404。
在节点求得等级比特602的值以确定是否存在控制字段404之前,该节点可以首先确定数据单元400是HT数据单元还是VHT数据单元。在一些方面,该确定基于数据单元400的PHY部分401中的TXVECTOR。
图4D示出了图4A的MAC头部402的控制字段404的例子。该控制字段包括指示子字段704具有HT格式还是VHT格式的VHT字段702。当VHT字段702被设为“0”时,HT格式用于子字段704。然而,当VHT字段702被设为“1”时,子字段704具有VHT格式。在一些方面,VHT字段702包括控制字段404中的预留比特。在一些方面,预留比特包括控制字段404中的第一比特。在一些方面,如下面所讨论的,在子字段704中指示调制编码方案(MCS)反馈(MFB)以响应对该反馈的请求。
在另一方面,控制字段404包括下列子字段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16比特的链路自适应控制子字段、可以为14比特的预留子字段、可以为1比特的AC约束子字段以及可以为1比特的反向授权(RDG)子字段。预留子字段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的子字段。
图5A是确定是否存在控制字段及其类型的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如方框5A-1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接收的数据单元的类型。如方框5A-2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该数据单元的类型是VHT还是HT。如果该数据单元的类型是HT(从5A-2出来的HT路径),那么如方框5A-3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解析该数据单元中的等级比特。如果没有设置等级比特(从5A-3出来的否路径),则该数据单元中没有为VHT控制字段或HT控制字段的控制字段。另一方面,如果设置了等级比特(从5A-3出来的是路径),那么如方框5A-5所表示的,存在HT控制字段。
再次参考方框5B-2,如果该数据单元的类型为VHT(从5B-2出来的VHT路径),那么如方框5B-3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解析该数据单元中的等级比特。如果没有设置状况比特(从5A-6出来的否路径),那么如方框5A-4所表示的,该数据单元中没有为VHT控制字段或HT控制字段的控制字段。另一方面,如果设置了等级字段(从5A-6出来的是路径),那么如方框5A-7所表示的,存在VHT控制字段。
图5B是确定是否存在控制字段及其类型的另一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如方框5B-1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接收数据单元。如方框5B-2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解析该数据单元中的等级比特。如果没有设置等级比特(从5B-2出来的否路径),那么该数据单元中没有为VHT控制字段或HT控制字段的控制字段。另一方面,如果设置了等级比特(从5B-2出来的是路径),那么该数据单元中具有为VHT控制字段或HT控制字段的控制字段。如方框5B-4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解析控制字段中的预留比特。如果没有设置预留字段(从5B-5出来的否路径),那么如方框5B-6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判定控制字段为HT控制字段。另一方面,如果设置了预留比特(从5B-5出来的是路径),那么如方框5B-7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判定控制字段为VHT控制字段。
图6A是将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符从接入终端传输到接入点的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如方框6A-1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点或另一接入终端的帧。如方框6A-2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该帧的类型。如方框6A-3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该帧的类型确定MCS。如方框6A-4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发送所确定的MCS的指示符。
图6B是将调制编码方案(MCS)指示符从接入终端传输到接入点的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如方框6B-1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接收帧。如方框6B-1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该帧是否包括请求。如果该帧包括请求(从6B-2出来的是路径),那么如方框6B-3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针对序列号解析该请求。如方框6B-4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根据序列号确定MCS。如方框6B-5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将MCS的指示符发送到接入点。
再次参考方框6B-2,如果该帧包括请求(从6B-2出来的是路径),则如方框6B-6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根据最近的传输来确定MCS。如方框6B-7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设置预留序列号以指示该MCS报告是未经接入点请求的。
图7A是确定接收的帧的MCS类型的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如方框7-1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接收具有VHT控制字段的帧。如方框7-2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解析VHT控制字段以识别链路自适应控制子字段。
如方框7-3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该子字段的值是否为“00”。如果该子字段的值为“00”,那么如方框7-4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判定MCS类型为开环(OL)MIMO。
如方框7-5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该子字段的值是否为“01”。如果该子字段的值为“01”,那么如方框7-6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判定MCS类型为发射波束成形(TxBF)。
那么如方框7-7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该子字段的值是否为“10”。如果该子字段的值为“10”,那么如方框7-8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判定MCS类型为多用户(MU)MIMO。
如方框7-9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该子字段的值是否为“11”。如果该子字段的值不是“11”,那么如方框7-10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将该子字段作为预留值来对待。如果该子字段的值不是“11”,那么如方框7-11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报告错误。
在另一实现中,VHT控制字段包括链路自适应控制子字段,其具有为至少4个比特的指示符。图7B示出了链路自适应控制子字段750的例子,其中,链路自适应控制子字段750的4个比特可以用作指示符。链路自适应控制子字段750包括RSVD字段752(包含1比特)、接着是MFSI_L字段754(包含1比特)、接着是MAI字段756(包含4比特)、接着是MFSI_H字段758(包含3比特)、接着是MFB/ASELC字段760(包含7比特)。链路自适应控制子字段750的组成指示符的4个比特可以是链路自适应控制子字段750的第二、第七、第八和第九比特。如图所示,第二比特是MFSI_L字段754,而指示符的第七、第八和第九比特是MFSI_H字段758。4比特指示符的值可以用于传输MCS类型之类的信息。例如,在一种实现,‘1100’的指示符值可以用于指示MCS类型包括OL MIMO。此外,‘1001’的指示符值可以用于指示MCS类型包括开放式TxBF。此外,‘1010’的指示符值可以用于指示MCS类型包括MU MIMO。此外,从‘1011’到‘1111’的值中的至少一些可以用作预留的指示符序列,其中预留的指示符序列中 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以后用于表示其它信息。
图8是提示接入点请求对表征无线信道的至少一个参数进行测量的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其可以由接入终端来执行。如方框8-1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更新状态。如方框8-2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将更新状态指示符发送到接入点。如方框8-3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接收对表征无线信道的至少一个参数进行测量的请求。如方框8-4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进行测量。如方框8-5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发送指示测量的值。
在某些方面,诸如MAC帧500之类的帧可以被称为“被承载的帧”,并被封装在另一帧中,本文中该另一帧可以被称为“封装器帧”。因此,封装器帧包括被承载的帧。封装器帧可以作为PPDU的一部分来进行发送和接收。封装器帧还可以包括关于该封装器帧和被承载的帧的附加信息。封装器帧可以包括类型字段、子类型字段、控制字段以及被承载的帧。类型字段、子类型字段和控制字段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比特。如下面所讨论的,这些比特的值可以指示关于该封装器帧和控制帧的信息。
类型字段可以指示该封装器帧是封装器帧或另一类型的帧。如果类型字段指示该帧是封装器帧,那么子类型字段可以指示该封装器帧是控制帧(被承载的帧)的封装器或某种其它类型的帧的封装器。如果类型和子类型字段指示该帧是控制帧的封装器帧,那么控制字段可以指示该被承载的帧是使用HT格式还是使用VHT格式(例如,是HT控制帧还是VHT控制帧)。控制字段可以具有预留子字段,并且被承载的帧的格式可以基于该预留子字段的值。预留子字段可以包括单个比特。在一些方面,预留子字段可以包括多个比特。例如,预留子字段可以包括控制字段中的第1、第21或第22比特中的至少一个比特以及控制字段中的第26-第30比特中的任何比特。
封装器帧的接收机可以基于确定被承载的帧为控制帧以及被携带的帧的格式来处理该被携带的帧。具体地说,接收机首先确定封装器帧为承载控制帧的封装器帧,然后查看控制字段以确定该控制帧的格式。然后,接收机可以基于所确定的格式来处理该被承载的控制帧。
被承载的控制帧可以具有与MAC帧500相类似的格式。例如,被承载的控制帧可以包括下列字段中的至少一个:诸如持续时间字段504之类的持续时间字段、诸如地址1字段506之类的地址字段、诸如HT控制字段404之类的被承载的帧控制字段以及诸如FCS字段508之类的FCS字段。
图9A是确定包括在具有被承载的帧的帧封装器中的控制字段的类型的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如方框9A-1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帧封装器类型。如方框9A-2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数据单元类型是VHT还是HT。如果数据单元类型是HT(从9A-2出来的HT路径),那么如方框9A-3所表示的,存在HT控制字段。如果数据单元类型是VHT(从9A-2出来的VHT路径),那么如方框9A-4所表示的,存在VHT控制字段。
图9B是确定包括在具有被承载的帧的帧封装器中的控制字段的类型的另一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如方框9B-1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确定帧封装器类型。如方框9B-2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解析帧控制字段以确定是否存在VHT或HT控制字段。如果不存在控制字段(从9B-3出来的否路径),那么该方法包括停止。如果存在控制字段(从9B-3出来的是路径),那么如方框9B-5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解析预留比特。如果没有设置预留比特(从9B-5出来的否路径),那么如方框9B-6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判定控制字段为HT控制字段。另一方面,如果设置了预留比特(从9B-5出来的是路径),那么如方框9B-7所表示的,该方法包括判定控制字段为VHT控制字段。
在某些方面,诸如AP110之类的第一无线节点可以从诸如UT120之类的第二无线节点请求信道状态信息(CSI)。UT120可以用CSI来响应该请求。
图10示出了示例性CSI反馈协议1000。AP110可以向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120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1002,在短帧间符号(SIFS)周期1006之后接着发送空数据分组(NDP)帧1004。NDPA帧1002可以包括应当向AP110发送计算出的CSI反馈消息的用户终端120的关联指示符(AID)。
在NDPA中未被标识的那些用户终端120可以忽略接下来的NDP帧1004。NDP帧1004可以包括由被标识的用户终端120中的每一个用于计算对应的CSI反馈的探测帧。如图10中所示,在NDPA帧1002中首先列出的用户终端120可以在发送NDP帧1004之后的SIFS周期之后发送CSI反馈1008。可以通过利用针对每个其它用户终端120的CSI轮询消息(或探测轮询消息)对其它被标识的用户终端120进行轮询,并且其它被标识的用户终端120可以在此之后向AP110发送CSI反馈。
图11示出了示例性NDPA帧1002。在一些方面,NDPA帧1002可以被称为CSI请求消息,其可以是控制帧类型。NDPA帧1002包括帧控制字段1102、持续时间字段1104、RA广播字段1106、TA字段1108、CSI序列(或探测序列)字段1112、用户终端(STA)信息字段1114以及帧校验序列(FCS)字段1116。
在示出的方面中,帧控制字段1102包括16个比特,而持续时间字段1104包括16个比特并且可以包括NDPA帧1002的长度。RA广播字段1106包括48个比特,并且可以包括多个STA的广播/多播地址。TA字段1108包括48个比特,并且可以包括发送NDPA帧1002的设备的地址或标识符。
CSI序列字段1112包括8个比特。CSI序列字段1112可以包括NDPA帧1002的序列号或唯一地标识该NDPA帧1002的其它描述符。
STA信息字段1114的长度可以变化,并且可以包括从其请求CSI的每个用户终端120的信息。如上面所示,FCS字段1116包括32个比特,并且可以包括用于确定循环冗余校验(CRC)的数据。
在NDPA帧1002中标识的并且接收NDPA帧1002和NDP帧1004的用户终端120可以用CSI反馈帧1008中的CSI信息进行响应。
在一些方面,AP110可以通过在消息中向用户终端120指示将使用的特定调制编码方案(MCS)来要求或请求使用特定的MCS发送CSI。AP可以基于其从用户终端120接收的反馈信息(MCS反馈(MFB))来选择MCS。MFB可以包括MCS估计(估计在当前环境中使用哪个MCS是最佳的)。在某些方面,AP110向用户终端120发送针对MFB的请求,并且该用户终端120用MFB进行响应。因此,STA基于接收的请求的特征来计算MCS估计。此外,AP110基于MFB和其发送到用户终端120的请求的特征来确定MCS。
在一些方面,用户终端120可以配置成向AP110发送未经请求的MFB,这意味着用户终端120在没有接收到来自AP110的针对MFB的请求的情况下发送MFB。AP110没有期待该MFB,因此并不知道用户终端120将该MFB基于来自AP110的哪一个通信。AP110需要知道用户终端120将MFB基于哪一个通信以便适当地选取用于通信的MCS。
因此,当AP110接收到未经请求的MFB时,AP110首先确定其为未经请求的MFB。AP110可以基于该MFB中指示其为未经请求的MFB的指示符(例如,字段(例如,字段(例如,MFSI(MCS反馈(MFB)序列标识符)字段)))来做出确定。然后,AP110确定该MFB基于哪一个通信(例如,AP110向用户终端120发送的多个通信中的一个)。为了帮助AP110做出该确定,MFB还可以包括组ID(GID)字段、波束成形字段和/或可以使用特定的MCS进行发送。然后,AP110可以识别AP110最近向用户终端120发送的哪一个通信具有GID、波束成形值和/或使用匹配该MFB的MCS。在时间上最近发送的具有匹配特征的通信被识别为针对该通信而发送MFB的通信。然后,使用MFB和所识别的通信,AP110可以确定用户终端120使用的MCS。然后,AP110可以向用户终端120发送将使用的MCS的指示和/或使用该MCS来发送数据本身。
如本文使用的,术语“确定”包括多种操作。例如,“确定”可以包括运算、计算、处理、导出、调查、查询(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其它数据结构中查询)、探知等。同样,“确定”可以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访问(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等。同样,“确定”可以包括解决、选取、选择、建立等。
如本文所使用的,提及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指那些项目的任意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涵盖: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
上述方法的各种操作可以由能够执行对应功能的任何适当的模块来执行。模块可以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软件部件和/或单元,包括但不限于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通常,在有以图形示出的操作、单元或步骤的情况,那些操作就可以有具有相应的对应模块加功能部件。例如,用户终端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单元的模块,该数据单元包括表示在该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用于如果该指示符表示存在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该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包括第二类型的模块;以及用于基于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该控制字段的模块。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性用户终端1200的框图。用户终端1200包括接收单元1205,其可以配置成执行上面讨论的用于接收的模块的功能。在一些方面,该接收单元可以对应于图2的一个或多个接收机254。用户终端1200还包括确定单元1210,其可以配置成执行上面讨论的用于确定的模块的功能。在一些方面,该确定单元可以对应于图2的控制器280。用户终端1200还包括处理单元1215,其可以配置成执行上面讨论的用于处理的模块的功能。在一些方面,该处理单元可以对应于图2的控制器280。
可以使用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文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商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能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在一个或多个方面,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二者,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任意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意可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以执行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承载或存储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进行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的,则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本文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用激光光学地复制数据。因而,在某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有形介质)。另外,在其它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信号)。上述各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中。
本文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完成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操作。方法步骤和/或操作可以在不背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前提下彼此互换。换句话说,除非指定了步骤或操作的特定顺序,否则在不背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修改具体的步骤和/或操作的顺序和/或使用。
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存储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意可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承载或存储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进行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本文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盘和蓝光
Figure BDA00002979687400201
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用激光光学地复制数据。
因此,某些方面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本文给出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这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具有存储(和/或编码)在其上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指令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本文描述的操作。对于某些方面,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包装材料。
软件或指令还可以在传输介质上发送。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的,则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被包括在传输介质的定义中。
此外,应意识到的是,如果可行的话,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单元和/或其它适当的模块可以由用户终端和/或基站下载和/或以其它方式获得。例如,这种设备可以耦合到服务器以有助于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的模块的传送。或者,可以通过存储模块(例如,RAM、ROM、诸如压缩光盘(CD)或磁盘之类的物理存储介质等)提供本文描述的各种方法,使得用户终端和/或基站能够在将存储模块耦合到设备或向设备提供存储模块之后获得各种方法。此外,可以利用用于向设备提供本文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任何其它适当的技术。
应理解的是,权利要求并非限制于上面示出的确切的配置和部件。在不背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上面描述的方法和装置的排列、操作以及细节中进行各种修改、变化和变更。
虽然上述是针对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的,但是在不背离其基本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设计本公开内容的其它和另外的方面,并且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是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来确定的。

Claims (35)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包括表示所述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
如果所述指示符表示存在所述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所述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包括第二类型;以及
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所述控制字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第一比特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字段指示所述控制字段类型是超高吞吐量(VHT)还是高吞吐量(H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基于所述控制字段中的预留比特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符是等级比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等级比特包括在所述数据单元中的MAC头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等级比特包括在所述MAC头部的帧控制字段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字段包括所述MAC头部中的HT控制字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单元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确定调制编码方案(MCS)。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发送对MCS反馈的请求,其中,所述数据单元是响应于所述请求而接收的。
1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接收机,其配置成接收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包括表示所述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以及
处理系统,其配置成:
如果所述指示符表示存在所述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所述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包括第二类型;以及
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所述控制字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第一比特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子字段指示所述控制字段类型是超高吞吐量(VHT)还是高吞吐量(HT)。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基于所述控制字段中的预留比特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符是等级比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等级比特包括在所述数据单元中的MAC头部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等级比特包括在所述MAC头部的帧控制字段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字段包括所述MAC头部中的HT控制字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单元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系统还配置成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确定调制编码方案(MCS)。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发射机,其配置成发送对MCS反馈的请求,其中,所述数据单元是响应于所述请求而接收的。
2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数据单元的模块,所述数据单元包括表示所述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
用于如果所述指示符表示存在所述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所述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包括第二类型的模块;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所述控制字段的模块。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第一比特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子字段指示所述控制字段类型是超高吞吐量(VHT)还是高吞吐量(HT)。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基于所述控制字段中的预留比特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符是等级比特。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等级比特包括在所述数据单元中的MAC头部中。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等级比特包括在所述MAC头部的帧控制字段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字段包括所述MAC头部中的HT控制字段。
3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单元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
3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确定调制编码方案(MCS)的模块。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发送对MCS反馈的请求的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单元是响应于所述请求而接收的。
34.一种用于无线地进行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装置:
接收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包括表示所述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
如果所述指示符表示存在所述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所述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包括第二类型;以及
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所述控制字段。
35.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
接收机,其配置成经由所述天线接收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包括表示所述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控制字段的指示符;以及
处理系统,其配置成:
如果所述指示符表示存在所述控制字段,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数据单元的子字段确定所述控制字段是包括第一类型还是包括第二类型;以及
基于所述控制字段的类型处理所述控制字段。
CN201180046913.1A 2010-09-29 2011-09-29 用于确定控制字段和调制编码方案信息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1410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754210P 2010-09-29 2010-09-29
US61/387,542 2010-09-29
US38949510P 2010-10-04 2010-10-04
US61/389,495 2010-10-04
US40519410P 2010-10-20 2010-10-20
US61/405,194 2010-10-20
US40528310P 2010-10-21 2010-10-21
US61/405,283 2010-10-21
US40964510P 2010-11-03 2010-11-03
US61/409,645 2010-11-03
US42209810P 2010-12-10 2010-12-10
US61/422,098 2010-12-10
US201161432115P 2011-01-12 2011-01-12
US61/432,115 2011-01-12
US13/247,100 US9831983B2 (en) 2010-09-29 2011-09-28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ntrol field and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information
US13/247,100 2011-09-28
PCT/US2011/054066 WO2012057959A1 (en) 2010-09-29 2011-09-29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ntrol field and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inform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1043A true CN103141043A (zh) 2013-06-05
CN103141043B CN103141043B (zh) 2015-09-02

Family

ID=45994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6913.1A Active CN103141043B (zh) 2010-09-29 2011-09-29 用于确定控制字段和调制编码方案信息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9831983B2 (zh)
EP (1) EP2622765B1 (zh)
JP (2) JP5813773B2 (zh)
KR (3) KR101706720B1 (zh)
CN (1) CN103141043B (zh)
DK (1) DK2622765T3 (zh)
ES (1) ES2541628T3 (zh)
HU (1) HUE025574T2 (zh)
PL (1) PL2622765T3 (zh)
PT (1) PT2622765E (zh)
TW (1) TWI519192B (zh)
WO (1) WO20120579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74193B2 (en) 2010-09-29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10090982B2 (en) 2010-09-29 2018-10-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077498B2 (en) 2010-09-29 2015-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806848B2 (en) 2010-09-29 2017-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ntrol field and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information
US9882624B2 (en) 2010-09-29 2018-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813135B2 (en) 2010-09-29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602298B2 (en) 2010-09-29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termining a type of control field
KR20160040534A (ko) * 2013-08-02 2016-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유닛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200101B2 (en) * 2015-03-02 2019-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sounding and feedback
KR101685798B1 (ko) * 2015-04-06 2016-12-13 한국과학기술원 IoT, IoE, WoT 환경에서 복수 개의 동일 종류의 장치를 하나의 장치로 인식 및 관리하는 방법
US10560945B2 (en) 2016-01-15 2020-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de indication for wireless devices
WO2018004764A2 (en) * 2016-06-28 2018-01-04 Intel IP Corporation Enhanced fine timing measurement protocol negotiation
US10687321B2 (en) * 2017-06-20 2020-06-16 Mediatek Inc. Network communication link adapt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5317A (zh) * 2004-03-03 2005-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型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833415A (zh) * 2003-08-12 2006-09-13 奥林奇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通信
US20070165736A1 (en) * 2006-01-13 2007-07-1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beam combination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57985A (zh) * 2007-01-31 2010-02-24 诺基亚公司 用于信令调制和编码方案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9068A (en) 1983-07-11 1985-05-2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variable length messages between a primary station and remote stations of a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H10334615A (ja) 1997-05-27 1998-12-18 Hitachi Ltd 基準クロック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0047968A (ja) 1998-07-31 2000-02-18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データ受信端末及び方法、並びにデータ放送システム
US7139324B1 (en) 2000-06-02 2006-11-21 Nokia Networks Oy Closed loop feedback system for improved down link performance
US6771706B2 (en) 2001-03-23 2004-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674738B1 (en) 2001-09-17 2004-01-06 Networks Associates Technology, Inc. Decoding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captured frames in an IEEE 802.11 wireless LAN
US7630403B2 (en) 2002-03-08 2009-12-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AC aggregation frame with MSDU and fragment of MSDU
US7224704B2 (en) 2002-04-01 2007-05-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network scheduling data frames including physical layer configuration
KR100465208B1 (ko) * 2002-04-02 2005-01-13 조광선 Ad-hoc 네트워크 병용 무선이동통신 시스템,통신장치, 및 통신방법
US7023880B2 (en) * 2002-10-28 2006-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ormatting variable-rate vocoder frames for inter-system transmissions
US7295513B2 (en) 2003-09-23 2007-11-13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Scheduling of wireless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s
US8199723B2 (en) 2003-12-23 2012-06-12 Intel Corporation Paralle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US7593347B2 (en) 2003-12-29 2009-09-2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xchange channel information
US7633970B2 (en) 2004-05-07 2009-12-15 Agere Systems Inc. MAC header compression for use with frame aggregation
GB0414057D0 (en) 2004-06-23 2004-07-28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and system for,communicating data, and a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ata
KR100584336B1 (ko) 2004-06-24 2006-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연결 식별자 할당시스템 및 방법
US7385976B2 (en) 2004-08-12 2008-06-10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for acknowledging data packets in a network
WO2006043773A2 (en) 2004-10-18 2006-04-27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n orthogon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ofdm access (of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39658B2 (en) * 2005-03-18 2009-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wireless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handoff
US7889755B2 (en) 2005-03-31 2011-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SDPA system with reduced inter-user interference
US8830846B2 (en) 2005-04-04 2014-09-0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responsiveness in exchanging frame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8345732B2 (en) 2005-06-28 2013-01-01 Broadcom Corporation Feedback of channel information in a closed loop beam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9510898A (ja) 2005-09-30 2009-03-12 ミツビシ・エレクトリック・リサーチ・ラボラトリ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Mimoワイヤレスlanにおけるアンテナ及びビームを選択するためのトレーニング信号
US8374096B2 (en) 2005-09-30 2013-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for selecting antennas and beams in MIMO wireless LANs
US7933236B2 (en) * 2005-10-27 2011-04-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wireless routing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US20090207790A1 (en) * 2005-10-27 2009-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tuneawaystatus in an open st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114804A1 (en) 2006-03-30 2007-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Antenna/beam selection training in mimo wireless lans with different sounding frames
US8200164B2 (en) * 2005-12-01 2012-06-12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ssociated methods and data structures
US20070258384A1 (en) 2006-03-03 2007-11-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ed basic service set transition for a high throughput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JP4732935B2 (ja) 2006-03-20 2011-07-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移動局及び方法
JP4775288B2 (ja) 2006-04-27 2011-09-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098689B2 (en) 2006-05-11 2012-01-17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ame tunnel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582592B2 (en) 2006-06-21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8787841B2 (en) 2006-06-27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beamforming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431234B1 (ko) 2006-08-09 2014-08-21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엔.브이. 무선 통신국 및 무선 통신 디바이스, 이들을 동작시키는 방법
KR20080026010A (ko) 2006-09-19 2008-03-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위상천이 기반의 프리코딩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이를 구현하는 송수신 장치
JP5037893B2 (ja) 2006-10-03 2012-10-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Cqi通知方法およびユーザ端末
US20080130538A1 (en) 2006-12-05 200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anagement frame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JP4888396B2 (ja) 2007-03-05 2012-02-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08109790A1 (en) 2007-03-07 2008-09-12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debook selection for transmit beamforming
JP4869997B2 (ja) 2007-03-20 2012-02-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チャネル品質情報報告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JP5138974B2 (ja) 2007-04-27 2013-02-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Mimo無線通信システム、mimo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363627B2 (en) * 2007-06-19 2013-01-29 Intel Corporation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s for control frame transmission under 802.11N
US8601156B2 (en) 2007-07-06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eer discovery and/or paging in peer to pe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090031185A1 (en) 2007-07-23 2009-01-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ybrid arq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based networks
WO2009022877A2 (en) 2007-08-14 2009-02-19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processing data block of specific protocol lay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9027931A2 (en) 2007-08-31 2009-03-0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nhanced multi-user transmission
US8176378B2 (en) 2007-09-07 2012-05-0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transmitting antenna selection failure recovery mode
JP5325885B2 (ja) 2007-10-02 2013-10-23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報告すべきcqiの特定の量を示すインジケーションをアップリンク・グラントに含めること
KR101457688B1 (ko) 2007-10-04 2014-1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채널의 수신오류를 검출하는 데이터 전송방법
JP4950847B2 (ja) 2007-11-02 2012-06-13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JP5044380B2 (ja) 2007-12-04 2012-10-1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配信装置及びコーデック変換装置、通信システム
WO2009075231A1 (ja) 2007-12-13 2009-06-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移動局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090185608A1 (en) 2008-01-22 2009-07-23 Warren Blackwell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urveying, analyzing and presenting point to point mimo channels using information exchanged between ieee 802.11n compliant nodes at the 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KR101594359B1 (ko) 2008-01-31 2016-0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접속에서 백오프 정보를 시그널링하는 방법
KR101782759B1 (ko) 2008-02-01 2017-09-27 옵티스 와이어리스 테크놀로지, 엘엘씨 통신 단말기 및 우선순위가 매겨진 제어 정보를 사용하는 방법
US8509168B2 (en) 2008-02-03 2013-08-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QI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09215558B2 (en) 2008-02-19 2014-03-06 Elbit Systems Of America, Llc MIMO Slotted Aloha (MSA) system
US8626080B2 (en) 2008-03-11 2014-01-07 Intel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iterative beam forming
KR101563000B1 (ko) 2008-03-17 2015-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7990919B2 (en) 2008-03-20 2011-08-02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communication erro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305715A1 (en) 2008-06-04 2009-12-10 Motorola, Inc.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056614B1 (ko) 2008-07-30 2011-08-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JP4738453B2 (ja) 2008-08-07 2011-08-03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US8542640B2 (en) 2008-08-28 2013-09-24 Ntt Docomo, Inc. Inter-cell approach to operating wireless beam-forming and user selection/scheduling in multi-cell environments based on limited signaling between patterns of subsets of cells
JP2010081360A (ja) 2008-09-26 2010-04-08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0093489A (ja) 2008-10-07 2010-04-22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0093704A (ja) 2008-10-10 2010-04-22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JP4661938B2 (ja) 2008-10-28 2011-03-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US20100118797A1 (en) 2008-11-13 2010-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fast dl / ul synchronization for mobile systems
KR20120023833A (ko) 2008-11-21 2012-03-13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통신에서 다중 캐리어 활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497153B1 (ko) 2008-12-22 2015-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기본서비스세트 부하 관리 절차
RU2481734C2 (ru) 2008-12-30 2013-05-10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улучшенной производительности хэндовера
PL2399426T3 (pl) 2009-02-18 2017-07-31 Lg Electronics Inc. Sposób dostępu do współistniejącego kanału
US8428177B2 (en) 2009-02-25 2013-04-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transmit beamforming
US8768264B2 (en) 2009-03-03 2014-07-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multicarrier-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based on temporal correlation
US9438404B2 (en) 2009-03-03 2016-09-06 Intel Corporation Group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s and techniques
US8611288B1 (en) 2009-03-05 2013-12-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841356B (zh) 2009-03-18 2012-1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00238984A1 (en) 2009-03-19 2010-09-23 Motorola, Inc. Spatial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593702B1 (ko) 2009-03-22 2016-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73353B (zh) 2009-03-31 2017-09-29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探测和引导协议
US20100260060A1 (en) 2009-04-08 2010-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calibra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lans
WO2010118383A1 (en) 2009-04-10 2010-10-1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ignaling for multi-dimension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US9485783B2 (en) 2009-05-07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ultichannel access for very high throughput
US9048895B2 (en) 2009-06-05 2015-06-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user null data packet (MU-NDP) sound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US8526351B2 (en) 2009-06-05 2013-09-03 Broadcom Corporation Channel characterization and train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00315953A1 (en) 2009-06-15 2010-12-16 Ralink Technology (Singapore) Corporation Pte. Ltd. Method and system to detect packets of different formats in a receiver
US9137815B2 (en) 2009-06-17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1534865B1 (ko) 2009-06-23 2015-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링크 적응 절차 수행 방법
US9397737B2 (en) 2009-07-07 2016-07-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destination stations in WLA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US20110013547A1 (en) 2009-07-16 2011-01-20 Yen-Chin Liao Method of generating preamble sequen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of
WO2011016691A2 (ko) 2009-08-06 2011-0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전송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935805B2 (en) 2009-08-25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MO and MU-MIMO OFDM preambles
US8976871B2 (en) 2009-09-16 2015-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a extractor tracks for file format track selection
US8811200B2 (en) 2009-09-22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metrics to support adaptive station-dependen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rate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1046317A2 (ko) 2009-10-14 2011-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셀 협력 통신 모드 및 단일-셀 mimo 통신 모드 간의 모드 스위칭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21671B1 (ko) 2009-10-26 2017-03-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모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모드 자동 검출 방법, 상기 패킷 모드 자동 검출을 위한 시그널 필드 전송방법 및 상기 패킷 모드에 기반한 이득 제어 방법
EP2497304B1 (en) 2009-11-03 2018-06-2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ower saving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625693B2 (en) 2009-11-06 2014-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s for transformation codebook antenna beamforming in 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499860A1 (en) 2009-11-12 2012-09-1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ery high throughput operation and capability signa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9246764B (zh) 2009-11-13 2023-08-1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和方法
EP4152867A1 (en) 2009-11-13 2023-03-2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anagement actions for very high throughpu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238316B2 (en) 2009-12-22 2012-08-07 Intel Corporation 802.11 very high throughput preamble signaling field with legacy compatibility
EP2343849B1 (en) 2010-01-07 2019-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features of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US8848643B2 (en) 2010-01-08 2014-09-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multi-carriers
CN102812658B (zh) 2010-01-08 2015-12-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针对多个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US8619542B2 (en) 2010-01-15 2013-12-31 Motorola Mobility Llc Closed-loop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10199946A1 (en) 2010-02-17 2011-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daptiv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rate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819502B1 (ko) 2010-02-23 2018-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간섭 측정 방법 및 단말과, 간섭 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KR101478040B1 (ko) 2010-02-23 2015-01-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53197B1 (ko) 2010-03-26 201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참조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참조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EP2375619B1 (en) 2010-04-08 2023-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quest/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567467A2 (en) 2010-05-04 2013-03-13 Celeno Communication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related feedback in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systems
US8824386B2 (en) 2010-05-05 2014-09-02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operating a multi-user system
JP5763753B2 (ja) 2010-05-17 2015-08-1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中継器に関する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US8547955B2 (en) 2010-07-28 2013-10-01 Intel Corporation Feedback scheme for MU-MIMO
US8559294B2 (en) 2010-07-29 2013-10-15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jor group scheduling in a fixed bea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88393B2 (en) 2010-07-30 2015-07-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f multi-channel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CN101908951B (zh) 2010-08-16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方法及基站
US20120044844A1 (en) 2010-08-20 2012-02-23 Solomon Trainin Method of collision resolution in a wide channel
JP6029110B2 (ja) 2010-09-01 2016-11-24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リンク適合
US9119110B2 (en) 2010-09-22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quest to send (RTS) and clear to send (CTS) for multichannel operations
US8976877B2 (en) 2010-09-24 2015-03-10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multi-user MIMO sound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882624B2 (en) 2010-09-29 2018-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806848B2 (en) 2010-09-29 2017-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ntrol field and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information
US9813135B2 (en) 2010-09-29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602298B2 (en) * 2010-09-29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termining a type of control field
US10090982B2 (en) 2010-09-29 2018-10-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077498B2 (en) 2010-09-29 2015-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374193B2 (en) 2010-09-29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674890B2 (en) 2010-10-08 2017-06-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KR20130113471A (ko) 2010-11-24 2013-10-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074305A2 (ko) 2010-12-02 2012-06-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119101B2 (en) 2010-12-17 2015-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iodic channel state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094995B2 (en) 2010-12-20 2015-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2594528B (zh) 2011-01-10 2017-07-07 夏普株式会社 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触发方法和设备
KR101758275B1 (ko) 2011-01-11 2017-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20182944A1 (en) 2011-01-19 2012-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signal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P2702700A4 (en) 2011-04-29 2015-12-16 Intel Corp CSI FEEDBACK TECHNOLOGY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53659B2 (en) 2011-07-06 2015-02-10 Broadcom Corporation Response frame modulation coding set (MCS) selection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415A (zh) * 2003-08-12 2006-09-13 奥林奇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通信
CN1665317A (zh) * 2004-03-03 2005-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型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US20070165736A1 (en) * 2006-01-13 2007-07-1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beam combination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57985A (zh) * 2007-01-31 2010-02-24 诺基亚公司 用于信令调制和编码方案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62365A (ko) 2013-06-12
KR101706720B1 (ko) 2017-02-14
WO2012057959A1 (en) 2012-05-03
PT2622765E (pt) 2015-07-20
ES2541628T3 (es) 2015-07-22
TWI519192B (zh) 2016-01-21
JP6009613B2 (ja) 2016-10-19
JP5813773B2 (ja) 2015-11-17
US9831983B2 (en) 2017-11-28
DK2622765T3 (da) 2015-06-22
KR101639025B1 (ko) 2016-07-12
CN103141043B (zh) 2015-09-02
TW201220910A (en) 2012-05-16
JP2013540398A (ja) 2013-10-31
EP2622765A1 (en) 2013-08-07
EP2622765B1 (en) 2015-04-15
KR20140098223A (ko) 2014-08-07
PL2622765T3 (pl) 2015-08-31
JP2015188227A (ja) 2015-10-29
HUE025574T2 (en) 2016-04-28
KR20150068504A (ko) 2015-06-19
US20120250796A1 (en) 201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9880B (zh) 用于确定控制字段和调制编码方案信息的无线节点、方法和装置
CN103141043B (zh) 用于确定控制字段和调制编码方案信息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3119879B (zh) 用于确定控制字段和调制编码方案信息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3039029A (zh)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协议
CN103155462B (zh) 用于传送信道状态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41044B (zh) 用于传送信道状态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41045A (zh) 用于传送信道状态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41047A (zh) 用于传送信道状态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2124806A (zh) 用于sdma上行链路数据的帧交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29474A (zh) 用于对vht-sig-a和vht-sig-b字段的子字段进行排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19982A (zh) 用于多信道操作的请求发送(rts)和允许发送(cts)
CN103004122A (zh) 用于通过使用前导码的信号字段来节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EP32037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for response fram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