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0641B - 用于锁的布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锁的布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0641B
CN103140641B CN201180044485.9A CN201180044485A CN103140641B CN 103140641 B CN103140641 B CN 103140641B CN 201180044485 A CN201180044485 A CN 201180044485A CN 103140641 B CN103140641 B CN 103140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element
latching segment
group
rotatio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44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0641A (zh
Inventor
B.阿多尔夫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lock Pat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Unilock Pat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lock Patent AB filed Critical Unilock Patent AB
Publication of CN103140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0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6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9/00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9/0033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with floating plate tumblers, i.e. sliding or sliding and rotating in a plan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9/00Key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B19/18Keys adjustable before us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9/00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9/00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9/004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with changeable combin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38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E05B47/0044Cylinder locks with magnetic tumb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486Single key
    • Y10T70/7508Tumbler type
    • Y10T70/7559Cylinder type
    • Y10T70/7588Rotary plug
    • Y10T70/7593Sliding tumblers
    • Y10T70/7599Transverse of plu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锁的布置,包括:第一锁部分和第二锁部分,该第二锁部分可旋转地安排在第一锁部分中且包括用于与第一锁部分和钥匙协作的多个锁元件,所述锁元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组锁元件,该第一和第二组锁元件的主要端分别相对于第二锁部分面向第一和第二方向取向,第一和第二组中的每个锁元件被安排为:在没有钥匙促动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二锁部分呈现第一位置,通过钥匙从第一位置经由第二中间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和阻止第二锁部分在第一位置中的旋转,第一组中的每个锁元件被安排为:在第二位置阻止第二锁部分的旋转,在第三位置允许第二锁部分的旋转,第二组中的每个锁元件被安排为:在第二位置允许第二锁部分的旋转,在第三位置阻止第二锁部分的旋转。

Description

用于锁的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原理涉及用于锁的布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锁通常用可旋转地安排在芯部壳体中且包括多个具有不同设计的锁元件的芯部制造。为了允许芯部旋转,每个锁元件必须以有意设计的方式通过钥匙促动。为了实现大量的打开标准或锁码,芯部含有具有许多不同配置的许多锁元件,这些锁元件由此需要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被促动,以允许芯部的旋转。该传统类型的锁类型通常具有固定配置,所述固定配置当锁被生产时在工厂中被限定。出于明显的原因,因为锁被各种各样地设计,由此难以以合理且成本划算的方式批量生产这样的锁。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原理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用于锁的布置,其实现锁的合理的且成本划算的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锁的布置,其包括第一锁部分和第二锁部分,该第二锁部分可旋转地安排在第一锁部分中且包括用于与第一锁部分和钥匙协作的多个锁元件,所述锁元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组锁元件,其取向为主要端分别相对于第二锁部分面向第一和第二方向,所述锁元件中的每一个被安排以:在没有钥匙促动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二锁部分呈现(assume)第一位置,通过钥匙从第一位置经由第二位置(其为相对于第一和第三位置的中间位置)运动到第三位置,和阻止第二锁部分在第一位置中旋转,第一组的每个锁元件被安排为在第二位置中阻止第二锁部分的旋转和在第三位置中允许第二锁部分的旋转,第二组的每个锁元件被安排为在第二位置中允许第二锁部分的旋转和在第三位置中阻止第二锁部分的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布置实现简单结构的安全锁。因为第一和第二组中的锁元件在它们处于其第一位置时阻止旋转,所以获得很强的构造,这种构造使得在没有正确的钥匙的操作的情况下让第二锁部分难以旋转。
第一组中每个锁元件当各自的锁元件处于其第二位置时阻止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而当处于其第三位置时允许旋转,第二组的每个锁元件当各自锁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允许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而当处于其第三位置时阻止旋转,以上事实意味着,仅通过两组或两类锁元件可获得大量锁码。这又实现了布置的合理且划算的生产。进而,该布置实现了二进制(binary)打开条件或二进制锁码,其中针对包括N个锁元件的布置的可能的锁码数量总计为2N
第二锁部分可以从相对于第一锁部分的初始取向旋转地安排在第一锁部分中,其中在第二锁部分处于初始取向时,第一和第二组的每个锁元件被安排以:呈现第一位置、可动,和阻止第二锁部分从初始取向的旋转。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每个锁元件通过锁元件的这种重新取向而可分别重新配置为第二组和第一组的锁元件,所述锁元件的主要端分别沿第二和第一方向翻转。
根据该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锁的布置,该布置可通过将每个锁元件的主要端安排为面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而便利且容易地被设置有齿码或打开条件。这实现有效的生产,因为仅需要生产一种配置的锁元件。该实施例还允许现有的锁被重设齿码。这是有用的,例如如果钥匙已经丢失,因为可随后容易地改变锁码从而丢失的钥匙变得不可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锁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接收器件,锁元件被安排为与接收器件协作。接收器件可以沿与第二锁部分的纵向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锁元件可以被安排为当第二锁部分处于初始取向时与所述接收器件协作。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所述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和当所述锁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组的每个锁元件的主要端与第一接收器件接合,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阻止。当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和当锁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组的锁元件的主要端与第一接收器件接合,这一事实意味着第二锁部分相对于第一锁部分的旋转被有效地阻止。
该布置进一步被安排为使得,当锁元件从第二位置移位到第三位置时,第一组中每个锁元件的主要端从第一接收器件脱离,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允许。在元件处于其第一和第二位置时,第一组的元件将由此有效地阻止第二锁部分的旋转,但是当其处于其第三位置时允许旋转。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组的每个锁元件具有次要端,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次要端与第一接收器件接合,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阻止。当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组锁元件的次要端与第一接收器件接合,这一事实意味着第二锁部分的旋转可被有效地阻止。
该布置可以进一步被安排为使得,时锁元件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时,第二组中每个锁元件的次要端从第一接收器件脱离,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允许。在处于其第二位置时,这种锁元件将由此不阻止第二锁部分的旋转。
该布置可以进一步被安排为使得,在锁元件从第二位置移位到第三位置时,第二组中锁元件的主要端与第二接收器件接合,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阻止。为了能旋转第二锁部分,由此对于锁元件来说,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从而次要端从第一接收器件脱离是不够的,但是其也不可移位从而使其主要端与第二接收器件接合。该设计使得强制破坏(force)该布置更加困难。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组的每个锁元件具有次要端,且被安排为在第二锁部分处于初始取向时可从第三位置运动到第四位置,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第一组的每个锁元件的次要端在锁元件从第三位置移位到第四位置时与第二接收器件接合,借此阻止第二锁部分的旋转。为了能旋转第二锁部分,由此对于锁元件来说,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三位置从而主要端从第一接收器件脱离是不够的,但是其也不可移位从而其次要端与第二接收器件接合。该设计使得强制破坏该布置更加困难。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组的每个锁元件具有次要端,所述次要端具有与第二组的锁元件的次要端相同的总长。进而,第一组的每个锁元件的主要端具有与第二组的锁元件的主要端相同的总长。
这允许该布置被构造为具有一致配置的锁元件,其中,十分简单地通过锁元件的主要端沿第一或第二方向翻转,每个锁元件可被赋予与第一组的锁元件的功能相对应的功能,或被赋予与第二组的锁元件的功能相对应的功能。
如果锁元件可移除地安排在第二锁部分中,还可以地通过移除和翻转锁元件而重置锁码或打开标准。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接收器件包括在第一锁部分中的第一沟槽,其被安排为接收第一组锁元件的主要端和第二组锁元件的次要端。锁元件和第一锁部分之间的有效协作可由此通过第一锁部分的简单配置而实现。第一沟槽可为所有锁元件共用。此外,第二接收器件可以包括被安排为接收第二组锁元件的主要端的第二沟槽。第二沟槽可以进一步被安排为接收第一组的锁元件的次要端。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和当锁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组的每个锁元件的主要端延伸进入第一沟槽。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锁元件从第二位置移位到第三位置时,第一组的每个锁元件的主要端离开第一沟槽。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组的每个锁元件具有次要端,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次要端延伸进入第一沟槽。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在锁元件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时,第二组的每个锁元件的次要端离开第一沟槽。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锁元件从第二位置移位到第三位置时,第二组的锁元件的主要端进入第二沟槽。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沟槽具有带有沿离开沟槽底部方向宽度递减的横截面形状的部分。这种形状可使得敲击锁更加困难。敲击意味着这样的过程:工具插入到第二锁部分,在此之后一个或多个打击件(blow)被应用于工具,以便迫使元件呈现不闭塞的位置。如果第一组的每个锁元件的主要端和第二组每个锁元件的次要端具有分别沿朝向主要端和次要端的方向增加宽度的部分,则敲击被特别有效地阻止。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沟槽包括壁部,所述壁部至少部分地沿其纵向方向界定第一沟槽。这使得对存在于第一沟槽中的元件的端部的操作以及进而的操纵更加困难。该布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这样的壁部,所述壁部在第一沟槽中被安排为一个在另一个之后,以便使得操纵更加困难。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布置包括用于使锁元件返回到其第一位置的器件。这例如可通过将磁体被安排为与第一接收器件关联和通过用磁性材料制造锁元件而实现。如果第一接收器件包括第一沟槽,则磁体可以安排在第一沟槽中。如果第一沟槽包括壁部,则壁部可以用磁性材料制造。不管返回如何实现,返回器件阻止锁元件粘滞在其第二或第三位置,例如在钥匙已经从布置移除之后,当第二锁部分相对于第一接收器件的位置如此允许时可以代替地有效接合第一接收器件。对锁元件来说,这也使得可实现在没有重力的辅助下呈现其第一位置,例如当该布置用在第一和第二接收器件用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应用中时。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布置进一步包括安排在第二锁部分中的第三元件组的至少一个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元件用于与第一锁部分和钥匙协作,所述至少一个元件被安排为在无钥匙促动的情况下呈现第一位置,和通过钥匙可从第一位置运动进入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至少一个元件被安排为阻止第一位置中的第二锁部分的旋转和允许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进而,至少一个元件具有主要端,且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至少一个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主要端接合第一接收器件,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阻止,且进一步被安排为使得当至少一个元件移入第二或第三位置时,主要端从第一接收器件脱离,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允许。这类元件使得该布置被设定齿码,从而许多不同的钥匙可以用于打开。这类元件可由此被称为具有中立功能。这些中立元件也具有在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阻止第二锁部分的旋转的优势。中立元件的引入不会因此弱化该布置,而是,与第一和第二组中的锁元件相同,其可有助于阻止第二锁部分的被迫旋转。
附图说明
下文参照附随的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原理,所述附图显示了本发明一些方面的实施例的非限制性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布置的分解视图。
图2a-c显示了在各自的第一位置中的第一和第二组锁元件以及中立元件。
图3a-c显示了在各自的第二位置中的第一和第二组锁元件以及中立元件。
图4a-c、5a-c和6a-c显示了各种元件的功能。
图7示出了可以与该布置一起使用的钥匙。
图8-9显示了安排在第一锁部分中的第一沟槽中的壁布置。
图10从侧面示出了该布置和相关钥匙。
图11a和b显示了根据替换实施例的第一锁部分。
图12显示了根据替换实施例的锁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锁的布置1的分解视图,组成部件被示意性地示出。布置1包括第一锁部分2和第二锁部分3。第一锁部分2包括用于接收第二锁部分3的通孔。第二锁部分3被安排为用于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锁部分2中。布置1进一步包括第一组锁元件(以下通过锁元件4表示)和第二组锁元件(以下通过锁元件5表示)。布置1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元件6,以下称为中立元件6。元件4、5、6具有不同功能,这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第一锁部分2包括沟槽7、8、9、10形式的四个接收器件(这些沟槽中仅沟槽7和10在图1中可见)。沟槽7、8、9、10沿第一锁部分2的纵向方向延伸。在图1中,沟槽7、8、9、10仅被示意性地示出,但是它们的详细配置在下文中更加明显。第二锁部分3包括四个相应的突出部11、12、13、14(这些突出部中仅突出部11、12、13在图1中可见)。突出部11、12、13、14安排在第二锁部分3的后部部分上。通过将第二锁部分3的方位设定为使得突出部11、12、13、14与沟槽7、8、9、10对准,可以将第二锁部分3插入第一锁部分2,突出部11、12、13、14在相应的沟槽7、8、9、10中行进。凸缘17安排在第二锁部分3的前部部分上。第一锁部分2的长度对应于突出部11、12、13、14中的一个和凸缘17之间的距离。一旦第二锁部分3已经插入第一锁部分2中以使凸缘17接触第一锁部分2,则突出部11、12、13、14将由此已经离开沟槽7、8、9、10。通过随后旋转第二锁部分3以使得突出部11、12、13、14不与沟槽7、8、9、10对准,可以将第二锁部分3固定在第一锁部分2中。通过四个沟槽7、8、9、10和四个突出部11、12、13、14,实现第二锁部分3在第一锁部分2中的牢固紧固,同时仍允许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的旋转。也可以使用更少的沟槽和突出部(例如2-3个)或更多的沟槽和突出部。
第二锁部分3包括多个元件通道15,在所述通道中可以安排元件4、5、6。元件通道15以相对于第二锁部分3的旋转轴线为直角地延伸。元件4、5、6可在其相应的元件通道15中移动。
第二锁部分3的前侧设置有钥匙孔16,以允许钥匙插入第二锁部分3中。
每个元件4、5、6包括开口18。一旦元件4、5、6安排在元件通道15中,则开口18由此与钥匙孔16一起形成用于接收钥匙的通道。每个元件4、5、6的开口18的上边缘构成用于钥匙的接合表面。
布置1用于安装在锁外壳或锁壳体中,例如安装在门中。为了与锁外壳中的其他部件(例如锁栓)协作,出于该目的,第二锁部分3的后部可设置有合适的器件(未示出)。
图2a-c显示了从后部观察的布置1的三个视图,其中第二锁部分3的后部工件已经被移除,以便显示在第二锁部分3中在位的不同元件4、5、6,以及显示元件4、5、6的不同功能。为了有助于理解实施例,第二锁部分的突出部11、12、13、14和其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沟槽7、8、9、10的取向也被显示。在图2a中,可见锁元件4。在图2b中,可见锁元件5。在图2c中,可见中立元件6中的一个。在图2a-c中,第二锁部分3被取向为使得其元件通道15在径向相对的沟槽7和9(以下分别称为“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之间延伸。元件4、5、6在各自的初始位置,以下称为“第一位置”,且没有钥匙插入第二锁部分3。第二锁部分3处于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初始取向。
从图2a-c中可看出,第一沟槽7可以具有为圆形横截面的径向地外部部分和径向地内部部分,该外部部分包括分隔部。这将参考图8-9更详细地描述。
参见图2a,锁元件4具有第一端20(以下称为“主要端20”)和第二端21(以下称为“次要端21”)。当锁元件4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主要端20延伸进入第一沟槽7。当锁元件4处于第一位置时,其由此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第一沟槽7具有的深度使得其可接收整个主要端20。
参见图2b,锁元件5具有第二端22(以下称为“次要端22”)和第一端23(以下称为“主要端23”)。在锁元件5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次要端22延伸进入第一沟槽7。在锁元件5处于第一位置时,其由此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
参见图2c,中立元件6具有第一端24和第二端25。在中立元件6处于其第一位置时,第一端24延伸进入第一沟槽7。在中立元件6处于第一位置时,其由此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从图2c可见,第一端24和第二端25可以具有相同形状。这类中立元件6由此获得相同的功能,而不管中立元件6的第一端24或第二端25是否面对朝向第一沟槽7的方向。替换地,中立元件可以配置为具有第一和第二端,其中仅第一端被安排为与第一沟槽7协作。
因为所有元件都具有当元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延伸进入第一沟槽7的端部,所以这些元件的端部(在第一沟槽7位于这些元件的后方)的可视性和操作被阻止,这又使得对布置的操纵变得困难。
可从图2a和b看出,锁元件4的次要端21具有与锁元件5的次要端22相同的总长。锁元件4的主要端20具有与锁元件5的主要端23相同的总长。锁元件4的主要端20面向与锁元件5的主要端23相反的方向。通过设定锁元件4的方位使得锁元件4的主要端20面向与锁元件5的主要端23相同的方向,锁元件4由此可被重新配置到与锁元件5相同的一组(即第二组)锁元件中。由此仅以一个锁元件设计而获得第一组锁元件的功能和第二组锁元件的功能。
根据替换实施例,第一组锁元件的次要端不需要具有与第二组锁元件的次要端相同的配置。相应地,第一组锁元件的主要端也不需要具有与第二组锁元件的主要端相同的总长。如果不需要上述重新配置性,则可以使用锁元件的这种配置。
在图1中,元件通道15具有开放的配置,其可以实现元件4、5、6从第二锁部分3的简单退回和元件4、5、6的重新定向。甚至在该布置已经被运送给终端用户之后,这也可以反过来实现锁码的舒服和容易的重置。根据替换实施例,第二锁部分3可以被安排为使得这种简单的退回被阻止,例如通过在元件通道15上安排一些形式的覆盖板。
根据图1-2示出的实施例,第一接收器件和第二接收器件分别配置为第一沟槽7和第二沟槽8。根据替换实施例,第一接收器件可以代替地包括安排在第一锁部分2的内侧上的第一凹部,且第二接收器件可以包括直接地与第一凹部相对的、安排在第一锁部分2的内侧上的相应的第二凹部。这种成对的凹部可以进一步针对第二锁部分3中的每个元件4、5、6设置。
图3a-c以与图2a-c相同的方式显示了布置1,但是其中每个元件4、5、6已经通过钥匙(为了更清楚而未示出)而在相应的元件通道15中从其第一位置被移动了一致的距离Dl并进入到第二位置。
如图3a所示,锁元件4的主要端20也在锁元件4处于其第二位置时延伸进入第一沟槽7。在锁元件4处于第二位置时,其由此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如图3a所示,需要使锁元件4从其第二位置进一步运动一距离并进入第三位置,以便其主要端20完全地离开第一沟槽7。
如图3b所示,在锁元件5从其第一位置移位进入其第二位置时,锁元件5的次要端22离开第一沟槽7。锁元件5进一步具有一总长,使得在锁元件4处于第二位置时,锁元件5的主要端和次要端22、23不延伸进入第一或第二沟槽7、9。在锁元件5处于第二位置时,锁元件5由此允许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另一方面,如果使锁元件5从其第二位置进一步运动一距离而进入第三位置,则锁元件5的主要端22进入第二沟槽9,其中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被阻止。
如图3c所示,在中立元件6从其第一位置移位进入其第二位置时,中立元件6的第一端24离开第一沟槽7。在中立元件6处于第二位置时,其由此不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
如从图3c可看出,中立元件6具有一总长,从而在锁元件4处于第二位置时,其第一和第二端部24、25不延伸进入第一或第二沟槽7、9。也很明显的是,中立元件6具有一总长,从而可使其从其第二位置进一步运动一距离并进入第三位置,而其第二端25不进入第二沟槽9。在其不处于第二位置也不处于第三位置时,中立元件6由此不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具有中立元件6的布置由此使得能够使用不同配置的钥匙让第二锁部分3旋转。
图4a-c进一步详细示出了锁元件4的功能:
在图4a中,锁元件4处于其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距其第一位置为距离Dl。锁元件4的主要端20延伸进入第一沟槽7,其中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在图4b中,锁元件4处于其第三位置、距其第一位置为距离D1+D2,主要端20已经离开第一沟槽7。锁元件4已经从第一位置经由中间第二位置被移入第三位置。锁元件4具有一总长,使得在锁元件4处于第三位置时锁元件4不延伸进入第一或第二沟槽7、9。锁元件4由此不再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如图4c所示,其中第二锁部分3与锁元件4一起旋转。锁元件4在图4b中被进一步运动到第四位置从而其次要端21进入第二沟槽9,则锁元件4再次阻止第二锁部分3的旋转。
图5a-c进一步详细显示了锁元件5的功能:
在图5a中,锁元件5已经从其第一位置移位距离Dl并进入其第二位置,锁元件5的次要端22已经离开第一沟槽7。锁元件5由此不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如图5b所示,其中第二锁部分3与锁元件5一起旋转。在图5c中,锁元件4已经从第一位置移位距离D1+D2经由中间第二位置而进入其第三位置,主要端23延伸进入第二沟槽9。锁元件5由此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
图6a-c进一步详细示出了中立元件6的功能:
在图6a中,中立元件6已经从其第一位置被移位距离Dl而进入其第二位置,中立元件6的第一端24已经离开第一沟槽7。中立元件6由此不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如图6b所示,其中第二锁部分3与中立元件6一起旋转。如上已经叙述的,中立元件6可以从其第二位置进一步运动一距离D2而进入其第三位置,而中立元件6不阻止第二锁部分3相对于第一锁部分2的旋转。这在图6c中示出。
如果第一组4的所有锁元件被带入其第三位置且第二组5中的所有锁元件被带入其第二位置且所有中立元件6被带入其第二或第三位置,则允许第二锁部分3的旋转。通过改变元件4、5、6的数量和元件4、5、6的相对顺序,可获得不同的打开标准和锁码。布置1包括十六个元件4、5、6和元件通道15。具有更大数量的元件4、5、6和元件通道15的布置实现更多的锁码。相应地,具有更小数量的元件4、5、6的布置实现更少的锁码。
如从图2-6可看出,元件4、5、6各自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可以同样大。此外,元件4、5、6各自的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可以同样大。也很明显的是,对于不同元件4、5、6来说,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由此可以相同,元件4、5、6的接合表面在其各自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处处于同一水平即可。如果第一组锁元件从其第一位置被移动距离D1+D2,和如果第二组锁元件从其第一位置被移动距离Dl,和如果任何中立元件6从其第一位置被移动距离Dl或D1+D2,则由此允许第二锁部分3的旋转。
图7a-c中显示了钥匙30,其可与布置1组合使用。钥匙30包括高度逐渐增加的前端31。端部31具有最终高度,从而在钥匙插入到第二锁部分3时元件4、5、6从其各自的第一位置被移动进入其各自的第二位置,即它们从其第一位置被移位距离Dl。
钥匙30进一步包括有齿码的部分(codedportion)32。如果钥匙相对于布置1被正确地设有齿码,则有齿码的部分32在沿钥匙30的、对应于用于第一组4中锁元件的位置的每个位置处具有突出部34。该突出部34具有与第一组中的锁元件4的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D2相对应的总长。相反地,有齿码的部分32在沿钥匙30的、与第二组5锁元件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不具有任何突出部。在沿钥匙30的、与中立元件6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有齿码的部分32可以具有突出部或不具有任何突出部,而不影响让第二锁部分3旋转的设备。这是中立元件6在其第二位置和其第三位置时都允许旋转的结果。
有齿码的部分32的轮廓可以由此被容易地描述为二进制码,例如“1”对应存在突出部,“0”对应不存在突出部。以相同的方式,锁元件4、5的相应配置(即锁码)也可被容易地用二进制码描述。
用于布置1的钥匙由此包括多个连续的钥匙位置,钥匙被安排为随着其插入到该布置中时使元件4、5、6从其各自的第一位置移位进入其各自的第二位置,且其中在每个钥匙位置处,钥匙被安排为与元件4、5、6协作,从而该元件呈现其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
为了在钥匙30插入时阻止锁元件5粘结在其第三位置,在对应于用于第二组5的锁元件的位置的位置处,有齿码的部分32可以具有突出部35,如图7a所示。该突出部35具有的总长大小等于突出部34的总长。钥匙30由此获取双轮廓,从而在沿齿码轮廓32的对应于元件4、5、6位置的每个位置处,其或在顶侧上具有突出部34或在底侧上具有突出部35。
如图7a所示,有齿码的部分32可以用多个齿码节段36、…、39制造。每个齿码节段36、…、39对应于四个元件4、5、6。但是,其他齿码节段长度也是可以的,例如1到3个元件或比4个元件更多。钥匙30包括杆40,其具有从杆40的一端延伸到杆40相对端的中央沟槽。齿码节段36、…、39可以安排在杆40的沟槽中。在图7c中,杆40的横截面和齿码节段39的横截面被示出。
钥匙40进一步包括抓持部41。抓持部41安排在杆40的沟槽中。抓持部41和齿码节段36、…、39可通过螺母42而沿杆锁定在位。钥匙30可以由此仅通过限制数量的齿码节段配置,其可以以标准方式配置。这又实现了齿码节段的合理生产,例如通过金属或复合材料的铸造或注射模制,因为仅需要制作一套模具。但是也可以将钥匙30配置为使得其不能被构造。例如,钥匙30通过铸造或磨削过程而以单个工件形成。
可能的沟槽配置将参照沟槽7在下文描述,但是其他沟槽8、9、10也可以相应地配置。
图8a-b以与图2-6相同的方式显示了布置1。如图8a所示,第一沟槽7可以包括径向地内部的部分50和圆柱形且径向地外部的部分51。第一沟槽7由此具有一部分,其具有沿离开沟槽7底部的方向递减的宽度的横截面形状。该配置使得通过敲击而强制破坏锁更加困难。通过分别地配置锁元件4的主要端20和锁元件5的次要端22(具有沿朝向主要端20的方向宽度增加的一部分)和次要端22,用敲击来强制破坏布置1更加困难。
为了使得强制破坏布置1更加困难,第一沟槽7可以沿其纵向方向被界定,从而使对元件4、5、6的端部的操作变得困难。为此,外部部分51具有壁布置52,在图9a从后方和在图9b从侧面可见。壁布置52包括沿杆55安排的多个壁部53、54等。壁部53、54和外部部分51配置为使得壁布置52可通过插入到第一沟槽7的外部部分51中而被安装。壁布置52可以紧固在第一锁部分2中,例如通过螺钉56,所述螺钉可接合在壁部53、54的圆形凹部中。
在图8a中,最后的壁部53是可见的。壁部53、54界定了第一沟槽7,且使得对存在于第一通道7中的元件4、5、6的端部20、22、24的操作更加困难。这使得未授权人(例如实现了在凸缘17上钻孔来获得对第一沟槽7的操作)对布置1的操纵更加困难,。
在图8a中,壁布置52取向为使得其壁部53、54延伸进入第一沟槽7的内部部分50。壁部53、54由此使得第二锁部分3的突出部11、12、13、14中任何一个止动以不会通过第一通道7而移动。因此,壁部53、54阻止第二锁部分3被从布置1的前侧而从第一锁部分2拆卸。
通过代替地按照图8b设定壁布置52的方位,可以让第二锁部分3的突出部11、12、13、14自由地移动通过第一通道7。这种取向由此允许通过用正确地设有齿码的钥匙让第二锁部分3旋转而让第二锁部分3从第一锁部分2从布置1的前侧拆卸。
在图8和9中,外部部分51和壁部53、54具有至少部分为圆形的横截面。但是,其他形状也是可以的,例如三角形或矩形横截面。
图10是布置1的侧视图,其中正确地设有齿码的钥匙30插入第二锁部分3中,其中第二锁部分3的旋转是可以的。
在图1-6和8-10中,在第一沟槽7和第二沟槽9处于垂直取向的情况下显示布置1,成为垂直地相对的沟槽,其中第一沟槽7在较低高度。但是,布置1并不限于在该取向使用,而是其可用在任何所选取向。进而,已经针对第一沟槽7描述了元件4、5、6的第一位置。然而,也可以相应地配置其他沟槽8、9、10,而同时元件4、5、6也能相对于沟槽8、9、10呈现其第一位置。这使得第二锁部分3被锁定在进一步的旋转位置,这增加了布置1的灵活性。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沟槽7包括磁体。如果第一沟槽包括壁布置52,则其壁部53、54例如可以是永磁体。进而,元件4、5、6可以至少部分地用磁性材料制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让元件4、5、6返回到其各自第一位置的动作。如果布置1要被用不同于图1-6和8-10所示的取向下,例如,完全水平的取向情况下(其在钥匙已经从第二锁部分3移除之后,重力不能诱使元件4、5、6返回到其各自第一位置),则这种元件返回动作是特别有利的。
图11示出了根据替换实施例的第一锁部分60的接收器件的配置,其可与第二锁部分一起使用,所述第二锁部分与之前所述的第二锁部分3为相同类型。
图11b显示了第一锁部分60的横截面的内部轮廓。轮廓限定了用于接收第二锁部分的开口63。第一锁部分60包括第一接收器件61,所述第一接收器件配置为是沿第一锁部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沟槽且为第二锁部分的所有锁元件和中立元件所共用。替换地,第一接收器件61可以包括凹部,所述凹部针对每个锁元件和中立元件个别地设计且具有图11b所示轮廓。
图11c显示了第一沟槽61的放大视图。沟槽61具有内部部分64和外部部分65。内部部分64向外打开到开口63。外部部分65具有比内部部分64更大的宽度。沟槽61由此具有悬出部。
图12显示了锁元件66,其具有与之前所述的第一组中的锁元件4的功能相对应的功能。如图12所示,锁元件66的主要端67可以被安排为提供在沟槽61的悬出部分和主要端67之间的钩住效果。该配置使得在锁元件66处于其第一位置时通过敲击而强制破坏锁更加困难。这也使得第二锁部分的被迫旋转更加困难,因为主要端67可以随后钩在沟槽61上。更具体地,主要端67具有收敛部分68和突出部69。突出部69具有比收敛部分68更大的宽度。突出部69的宽度不超过沟槽61内部部分64的宽度。突出部69的宽度由此允许主要端66插入沟槽61。
如图11b所示,悬出部可以被底切(undercut)。如图12所示,突出部69也可以被底切。这可进一步加强主要端67和沟槽61之间的钩住效果。
如图11a和11b所示,第一锁部分6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接收器件62,其与第一接收器件61相对。第二接收器件62(与第一接收器件61相似)可以配置为是沟槽,替换地配置为是多个凹部,如针对第一接收器件61所述的。锁元件66可以进一步包括次要端70,所述次要端具有沿朝向次要端的方向增加的宽度。如前联系锁元件4和5所述的,可以通过让锁元件66翻转而给锁元件66赋予与锁元件5的功能相应的功能从而次要端70朝向沟槽61翻转。
在不期望这样的可重新配置性的情况下,通过包括用于与沟槽61协作的主要端的锁元件(所述主要端具有与次要端70相同的配置),可以替换地获得具有与之前所述的锁元件5的功能相对应的功能的锁元件。
沟槽61和/或沟槽62可以进一步在其各自的纵向方向上被界定,如图8-9所示的实施例那样。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锁部分2配置为一体的工件。根据替换实施例,第一锁部分可以被分成两个或更多工件。当第二锁部分(对应于图1的锁部分3)被安装在第一锁部分中时,其工件可在第二锁部分的凸缘(对应于图1的凸缘17)和突出部(对应于图1中的突出部11、12、13、14)之间被保持在一起。
例如,第一锁部分的第一工件可以安排在门中而第一锁部分的第二工件可以装在门框后方处。通过将第二锁部分插入第一和第二工件中且随后旋转第二锁部分从而第二锁部分的突出部不与第一和第二工件的沟槽线性对齐,且第二锁部分的元件与第一和第二工件的第一接收器件协作,由此可以容易地锁闭门。门和门框可以在第二锁部分的突出部和凸缘之间被保持在一起。门可以进一步通过旋转第二锁部分、从而允许第二锁部分从第一和第二工件退出而被解锁,其中第二锁部分可以被移除且门可以被打开。
如上所述,主要参照针对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原理。但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理解的,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实施例。

Claims (17)

1.一种用于锁的布置,其包括:
第一锁部分和第二锁部分,该第二锁部分可旋转地安排在第一锁部分中且包括用于与第一锁部分和钥匙协作的多个锁元件,所述锁元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组锁元件,该第一和第二组锁元件取向为第一端分别相对于第二锁部分面向彼此相反的第一和第二方向,其每个第一和第二组中的锁元件被安排以:
在没有钥匙促动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二锁部分呈现第一位置,
通过钥匙可从第一位置经由第二中间位置运动进入第三位置,和
阻止第二锁部分在第一位置的旋转,
其中,第一组中每个锁元件被安排为,在第二位置中阻止第二锁部分的旋转和在第三位置中允许第二锁部分的旋转,和
第二组中每个锁元件被安排为,在第二位置中允许第二锁部分的旋转和在第三位置中阻止第二锁部分的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其中,通过其第一端分别沿所述第二和第一方向翻转的锁元件的这种重新取向,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每个锁元件可分别重新配置为第二组和第一组中的锁元件。
3.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布置,其中第一锁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接收器件,锁元件被安排为与所述接收器件协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置,其中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所述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和当所述锁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组中每个锁元件的第一端接合第一接收器件,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阻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置,其中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所述锁元件从第二位置移位到第三位置时,第一组中每个锁元件的第一端从第一接收器件脱离,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允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置,其中第二组的每个锁元件具有第二端,且其中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所述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端与第一接收器件接合,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阻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置,其中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锁元件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时,第二组中每个锁元件的第二端从第一接收器件脱离,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允许。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置,其中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锁元件从第二位置移位到第三位置时,使得第二组中锁元件的第一端接合第二接收器件,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阻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置,其中第一组的每个锁元件具有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具有与第二组的锁元件的第二端相同的总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其中第一组的每个锁元件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二组锁元件的第一端相同的总长。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置,其中第一接收器件包括在第一锁部分中的第一沟槽,该第一沟槽被安排为接收第一组锁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组锁元件的第二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布置,其中第一沟槽为所有锁元件共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布置,其中第一沟槽包括壁部,所述壁部至少部分地沿其纵向方向界定第一沟槽。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布置,其中第一沟槽具有一部分,该部分具有沿离开沟槽底部方向宽度递减的横截面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布置,其中第一组中每个锁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组中每个锁元件的第二端具有一部分,该部分具有分别沿朝向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方向增加的宽度。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布置,进一步包括安排在第二锁部分中的第三组的至少一个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元件用于与第一锁部分和钥匙协作,所述至少一个元件被安排为在无钥匙促动的情况下呈现第一位置,和通过钥匙可从第一位置移位进入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元件被安排为阻止第二锁部分在第一位置中的旋转和允许第二锁部分在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旋转。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布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元件具有第一端,且该布置被安排为使得,当所述至少一个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端接合第一接收器件,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阻止,且进一步被安排为使得,当所述至少一个元件移入第二或第三位置时,第一端从第一接收器件脱离,其中第二锁部分的旋转被允许。
CN201180044485.9A 2010-07-16 2011-07-14 用于锁的布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0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1050810-9 2010-07-16
SE1050810A SE535720C2 (sv) 2010-07-16 2010-07-16 Anordning för ett lås innefattande en första och en andra låsdel, vilken är vridbart anordnad i den första
PCT/SE2011/050951 WO2012008914A1 (en) 2010-07-16 2011-07-14 An arrangement for a loc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0641A CN103140641A (zh) 2013-06-05
CN103140641B true CN103140641B (zh) 2015-11-25

Family

ID=45469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448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0641B (zh) 2010-07-16 2011-07-14 用于锁的布置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9441398B2 (zh)
EP (1) EP2593622B1 (zh)
CN (1) CN103140641B (zh)
AP (1) AP3320A (zh)
AU (1) AU2011279774B2 (zh)
BR (1) BR112013000898A2 (zh)
CA (1) CA2804736A1 (zh)
HK (1) HK1181440A1 (zh)
MX (1) MX2013000649A (zh)
SE (1) SE535720C2 (zh)
SG (1) SG187104A1 (zh)
WO (1) WO2012008914A1 (zh)
ZA (1) ZA2013009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9367A (zh) * 2012-12-13 2013-03-20 廖远旭 塞片锁
GB201510145D0 (en) * 2015-06-10 2015-07-22 Hodgson Wayne E Improved lock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7987A (en) * 1975-04-07 1977-11-15 Hudson Lock, Inc. Key controlled security apparatus
US5826451A (en) * 1994-07-01 1998-10-27 Bacoz Developments Pty Ltd. Key operable locking mechanism
JP4128377B2 (ja) * 2002-03-05 2008-07-30 美和ロック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ーディスクタンブラー錠の遊動仕切板機構
CN201443234U (zh) * 2009-05-12 2010-04-28 刘国帅 多级锁芯防拨安全锁
CN101709607A (zh) * 2009-04-27 2010-05-19 应小平 一种连环锁
CN201474399U (zh) * 2009-05-04 2010-05-19 刘莉 弹子密码防盗锁及其配用的钥匙
CN201513009U (zh) * 2009-09-04 2010-06-23 冯勇军 一种三防自动报警防盗弹子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20143E (en) * 1936-10-27
US1107376A (en) * 1910-12-21 1914-08-18 Knut G Thiman Lock mechanism and key therefor.
US1440459A (en) * 1920-06-23 1923-01-02 Jean Armand Haurat Key-lock mechanism
US1406573A (en) * 1921-02-26 1922-02-14 Chicago Cabinet Lock Co Lock
US1644365A (en) * 1923-02-28 1927-10-04 Walter C Hayes Key lock
US2647391A (en) 1948-01-12 1953-08-04 Uher Edmond Rotary cylinder lock
FR1165830A (fr) * 1955-05-13 1958-10-29 Bloc serrure de sûreté à clé passe-partout
CH385659A (fr) * 1962-05-24 1964-12-15 Parlier Roger Serrure à clé
US3208248A (en) * 1963-02-06 1965-09-28 Schlage Lock Co Wafer tumbler key system
US3290910A (en) * 1964-06-12 1966-12-13 Rhodes Inc M H Adjustable key lock assembly
DE2815380C2 (de) * 1978-04-10 1983-11-10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Schließzylinder mit Plättchenzuhaltungen
GB2041061B (en) * 1979-01-26 1982-12-08 Willenhall Ltd L & F Barrel locks
DE2910886A1 (de) * 1979-03-20 1980-10-02 Zeiss Ikon Ag Verschlussanlage
AT368591B (de) * 1981-03-03 1982-10-25 Delwing Dieter Zylinderschloss
US4608842A (en) * 1984-06-25 1986-09-02 Zeiss Ikon Ag Lock and key system
US5134871A (en) * 1989-10-20 1992-08-04 U-Shin Ltd. Cylinder lock
US6263713B1 (en) * 1999-03-03 2001-07-24 Master Lock Company Shearable loc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DE20311099U1 (de) * 2003-07-18 2003-10-16 Ho I Hui Schloßkern-Schlüssel-Konstruktion
US6868706B1 (en) * 2003-09-23 2005-03-22 3-action lock barrel
US20060101880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Ward-Dolkas Paul C Re-keyable lock cylinder
SE533347C2 (sv) * 2009-01-19 2010-08-31 Bernt Adolfsson Lås och binär nyckel därtil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7987A (en) * 1975-04-07 1977-11-15 Hudson Lock, Inc. Key controlled security apparatus
US5826451A (en) * 1994-07-01 1998-10-27 Bacoz Developments Pty Ltd. Key operable locking mechanism
JP4128377B2 (ja) * 2002-03-05 2008-07-30 美和ロック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ーディスクタンブラー錠の遊動仕切板機構
CN101709607A (zh) * 2009-04-27 2010-05-19 应小平 一种连环锁
CN201474399U (zh) * 2009-05-04 2010-05-19 刘莉 弹子密码防盗锁及其配用的钥匙
CN201443234U (zh) * 2009-05-12 2010-04-28 刘国帅 多级锁芯防拨安全锁
CN201513009U (zh) * 2009-09-04 2010-06-23 冯勇军 一种三防自动报警防盗弹子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04610A1 (en) 2013-05-02
EP2593622C0 (en) 2023-10-25
AP2013006685A0 (en) 2013-01-31
AP3320A (en) 2015-06-30
MX2013000649A (es) 2013-07-05
HK1181440A1 (zh) 2013-11-08
BR112013000898A2 (pt) 2017-10-31
US9441398B2 (en) 2016-09-13
AU2011279774B2 (en) 2014-09-04
EP2593622A4 (en) 2017-11-01
WO2012008914A1 (en) 2012-01-19
EP2593622A1 (en) 2013-05-22
SG187104A1 (en) 2013-02-28
SE1050810A1 (sv) 2012-01-17
SE535720C2 (sv) 2012-11-20
AU2011279774A1 (en) 2013-02-21
EP2593622B1 (en) 2023-10-25
CN103140641A (zh) 2013-06-05
ZA201300995B (en) 2014-04-30
CA2804736A1 (en) 2012-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0641B (zh) 用于锁的布置
WO2011044021A1 (en) Combination discus lock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1260751A (zh) 锁眼保护装置
GB2084237A (en) Key operated locking mechanism
US20190106905A1 (en) Cylinder lock core for a cylinder lock unit
CN103046809A (zh) 一种ab多功能叶片锁及与其配合的a、b钥匙
WO2014124342A1 (en) Lockdown cylinder locks
US9790712B2 (en) Magnetic coding free pin type lock cylinder structure
EP2941520B1 (en) Key with movable element disposed within key blade
EP0547883B1 (en) Cylinder lock with twisting tumblers
EP2244615B1 (en) Method and a storage and locking arrangement for storing keys to locks
CN204901034U (zh) 双磁性转轴锁闭结构、钥匙及采用这种锁闭结构的阀门
CN107044227B (zh) 多杆卡槽锁
EP3144453A1 (en) Key and key cylinder
CN101403261B (zh) 一种改进的采用铣齿槽钥匙的叶片弹子锁具
CN201212291Y (zh) 一种防盗门锁锁芯
CN103046805A (zh) 磁控钥匙
CN201195967Y (zh) 锁眼保护装置
CN105113857B (zh) 侧拨弹柱、轴向滑移离合式防盗锁芯和侧槽钥匙
CN204804507U (zh) 须用多款钥匙一同实现开锁的锁芯不动的锁头
CN101333888B (zh) 采用铣齿槽钥匙的叶片弹子锁具
CN201705022U (zh) 可调换钥匙的锁芯结构
CN101333890B (zh) 改进的采用铣齿槽钥匙的叶片弹子锁具
CN201301605Y (zh) 防插入里外分体旋转带装修备用钥匙锁
CN201258618Y (zh) 采用铣齿槽钥匙的叶片弹子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144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144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