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5367B - 电子束曝光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束曝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5367B
CN103135367B CN201310076889.7A CN201310076889A CN103135367B CN 103135367 B CN103135367 B CN 103135367B CN 201310076889 A CN201310076889 A CN 201310076889A CN 103135367 B CN103135367 B CN 1031353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 beam
sensitive resist
beam exposure
electron
exposure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68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5367A (zh
Inventor
侯克玉
王逸群
姜春宇
王德稳
周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0768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5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5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5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5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5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 Beam Expos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曝光方法,包括:s1、在待加工样品上涂覆一层底层电子束抗蚀剂;s2、在底层的电子束抗蚀剂上形成金属层;s3、在金属层上涂覆一层顶层电子束抗蚀剂;s4、电子束曝光,在顶层电子束抗蚀剂上面形成所需要的纳米尺寸的曝光图形;s5、用顶层电子束抗蚀剂做掩膜刻蚀金属层及底层电子束抗蚀剂,将曝光图形转移到待加工样品上。此种可以消除绝缘材料在电子束曝光过程中产生的电荷积累效应的方法,解决了常规工艺中不能在绝缘材料上进行电子束曝光的难题,可以很好在绝缘材料上实现纳米尺度图形的制作。

Description

电子束曝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器件及微光学器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避免电荷积累的电子束曝光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束光刻技术无需掩膜,使用灵活方便,且极具精细加工的能力,目前通过该技术可以成功制备出小于10nm的结构图形,越来越多的人将该技术用做纳米尺寸结构的加工。但是,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需基片具有一定导电能力。其在绝缘材料或者导电性差的基片上面进行电子束直写曝光会有很严重的电荷积累效应,这将导致电子束扫描场偏移改变电子束扫描方向造成定位误差和图像失真,严重还会出现火花放电现象,这就使所要加工的材料受到限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微结构加工尤其是在微光学所需的材料上进行微加工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在众多领域起着关键作用,在科研领域电子束直写光刻无疑是获得微结构器件最便捷、最理想的加工手段,但众多新领域尤其是微光学领域所需器件都采用石英玻璃等一些不良导电材料料作为加工基片,希望在这些材料表面做出纳米尺度结构图形,这点就受到了电子束直写曝光设备本身局限性的限制,所以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避免电荷积累的电子束直写曝光方法,此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电子束曝光过程中在待加工样品表面形成的电荷积累,成功的在待加工样品表面制作出高密度纳米尺寸图形,其工艺可与现行的微纳加工技术相兼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束曝光方法,包括:
s1、在待加工样品上涂覆一层底层电子束抗蚀剂;
s2、在底层的电子束抗蚀剂上形成金属层;
s3、在金属层上涂覆一层顶层电子束抗蚀剂;
s4、电子束曝光,在顶层电子束抗蚀剂上面形成所需要的纳米尺寸的曝光图形;
s5、用顶层电子束抗蚀剂做掩膜刻蚀金属层及底层电子束抗蚀剂,将曝光图形转移到待加工样品上,
所述的待加工样品为绝缘材料或低电导率的材料,所述的低电导率材料的电导率为
10-18s/m~10-13s/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层电子束抗蚀剂和顶层电子束抗蚀剂选自PMMA、ZEP520或HSQ。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层电子束抗蚀剂的温度耐受性不低于顶层电子束抗蚀剂的温度耐受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5~500n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金属层是通过溅射或蒸发的方式获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金属层的刻蚀采用反应离子束刻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层电子束抗蚀剂采用反应离子刻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中,图形转移可采用剥离工艺或干法刻蚀刻蚀工艺获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金属层插入技术用以对待加工样品,特别是绝缘材料进行电子束直写曝光,解决电荷积累问题并具备工艺兼容性强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电子束曝光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束的曝光方法,具体包括:
s1、在待加工样品1上涂覆一层底层电子束抗蚀剂2;
s2、在底层的电子束抗蚀剂上形成金属层3;
s3、在金属层上涂覆一层顶层电子束抗蚀剂4;
s4、电子束曝光,在顶层电子束抗蚀剂上面形成所需要的纳米尺寸的曝光图形;
s5、用顶层电子束抗蚀剂做掩膜刻蚀金属层及底层电子束抗蚀剂,将曝光图形转移到待加工样品上
所述的待加工样品为绝缘材料或低电导率的材料,所述的低电导率材料的电导率为
10-18s/m~10-13s/m。
在步骤s1之前,需对待加工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清洗、烘干、粘附剂的涂覆等。
在电子束曝光过程中,电子枪打到衬底上面的电子要及时传导出去,否则会出现电荷积累效应,在绝缘体材料表面进行电子束曝光时,由于材料导电性不好,导致电荷积累,从而影响曝光质量,而在插入一层金属后可以有效地消除电荷积累,从而可以在绝缘材料上面进行电子束曝光。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以不导电材料石英玻璃为待加工样品,以下简称石英衬底。底层电子束抗蚀剂选择PMMA-A4,顶层电子束抗蚀剂选择ZEP520。
(1)、石英衬底经过标准清洗后在热板上烘烤两分钟,将表面水汽烘干,冷却两分钟,以4000转/分钟的工艺参数涂覆PMMA-A4电子束光刻胶30S,之后在180℃的热板上烘烤90S,并再次冷却两分钟。
(2)、对涂覆完光刻胶的石英衬底蒸镀一层金属,设备为FHR溅射台,金属为10nm金。(可以用其它的蒸镀设备,如电子束蒸发等,蒸镀金属可以多样选择,只要导电性好就可以,厚度可以自由调节,范围可控制在5nm-500nm之间。)
(3)、对蒸镀完金属的样品再次旋转涂覆一层电子束光刻胶,此胶为抗刻蚀性较好的ZEP520光刻胶,同样采用4000转/分钟涂覆30S,然后在180℃的热板上烘烤90S,而后冷却两分钟。
(4)、版图设计,设计不同宽度的线条,长度要大于100um,方便检验曝光后的曝光效果。
(5)、对样品进行电子束曝光,采用JBX5500电子束曝光机,束流为100pA,曝光剂量为130μC/cm2。
(6)、显影定影,电子束曝光完成后取出样品,用乙酸正戊酯对其进行显影60S,然后用IPA定影30S,形成所需要的图形。
(7)、图形转移,将已经制作出图形的样品用IBE进行刻蚀,刻蚀时间根据金属厚度及底层胶的厚度而定,将顶层胶上面的图形成功转移到衬底上。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光刻胶涂覆、固化、冷却等工艺和对样品的显影、定影以及溅射金属的厚度和刻蚀时间等工艺参数均为结合实际生产所取得的较佳值,但并不是严格限定的唯一取值,例如光刻胶涂覆的时间或者显影的时间长短在合理范围内可取任何值。而且,该工艺参数并不主要决定本发明实质性的技术方案。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金属层插入技术用以对待加工样品,特别是绝缘材料进行电子束直写曝光,可以消除绝缘材料在电子束曝光过程中产生的电荷积累效应,解决了常规工艺中不能在绝缘材料上进行电子束曝光的难题,可以很好在绝缘材料上实现纳米尺度图形的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子束曝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待加工样品上涂覆一层底层电子束抗蚀剂;
s2、在底层的电子束抗蚀剂上形成金属层;
s3、在金属层上涂覆一层顶层电子束抗蚀剂,所述底层电子束抗蚀剂的温度耐受性不低于顶层电子束抗蚀剂的温度耐受性;
s4、电子束曝光,在顶层电子束抗蚀剂上面形成所需要的纳米尺寸的曝光图形;
s5、用顶层电子束抗蚀剂做掩膜刻蚀金属层及底层电子束抗蚀剂,将曝光图形转移到待加工样品上,
所述的待加工样品为绝缘材料或低电导率的材料,所述的低电导率材料的电导率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曝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电子束抗蚀剂和顶层电子束抗蚀剂选自PMMA、ZEP520或HSQ。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曝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5~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曝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层是通过溅射或蒸发的方式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曝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层的刻蚀采用离子束刻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曝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电子束抗蚀剂采用反应离子刻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曝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图形转移可采用剥离工艺或干法刻蚀工艺获得。
CN201310076889.7A 2013-03-11 2013-03-11 电子束曝光方法 Active CN103135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6889.7A CN103135367B (zh) 2013-03-11 2013-03-11 电子束曝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6889.7A CN103135367B (zh) 2013-03-11 2013-03-11 电子束曝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5367A CN103135367A (zh) 2013-06-05
CN103135367B true CN103135367B (zh) 2015-04-01

Family

ID=48495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6889.7A Active CN103135367B (zh) 2013-03-11 2013-03-11 电子束曝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53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1145B (zh) * 2019-07-25 2022-03-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浮空y形栅的制备方法
CN110571144B (zh) * 2019-07-25 2022-03-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半导体栅极的制作方法
CN110764371A (zh) * 2019-10-31 2020-02-07 苏州科技大学 基于金属掺杂Te基相变材料的电子束光刻方法
CN113946006B (zh) * 2021-10-09 2024-04-05 南方科技大学 大面积微纳米光栅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1173A (ja) * 1991-11-20 1993-08-20 Nec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5326385A (ja) * 1992-05-25 1993-1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257130B2 (ja) * 1993-03-30 2002-02-1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エッジ強調型位相シフ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CN102736432B (zh) * 2011-04-08 2014-12-1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对纳米尺度元件进行套刻的方法
CN102509704B (zh) * 2011-12-26 2014-01-0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采用单次电子束曝光制备t型栅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5367A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5367B (zh) 电子束曝光方法
JP5486019B2 (ja) 導電性パター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716985B (zh) 一种玻璃基线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20600B (zh) 基于x射线曝光技术制作透光纳米压印模板的方法
US20030016116A1 (en) Method of depositing a thin metallic film and related apparatus
JP2007128087A (ja) 短波長用偏光素子及び偏光素子製造方法
CN100480169C (zh) 碳纳米管微图形化方法
US20120138336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9200485A (ja) 光熱作用を利用した基板の表面構造の製造方法
Lindeberg et al. Interconnected nanowire clusters in polyimide for flexible circuits and magnetic sensing applications
KR100907787B1 (ko) 패턴-천공된 마스크를 이용하는 하전입자의 집속 패터닝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마스크
KR100930177B1 (ko) 나노 임프린트용 스탬프 제조 방법
CN111868892A (zh) 使用法拉第笼的等离子体蚀刻方法
TW201250406A (en) Method of forming pattern structure
CN105845435B (zh) 一种宽频带吸波磁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US20020112963A1 (en)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high-precision thermally stable electromagnetic coils
Zhao et al. Transfer and control of the orientation of 3D nanostructures fabricated by nanoskiving
US10785878B2 (en)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12694061A (zh) 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无磁电加热器的加工方法
KR101481464B1 (ko) 금속 패턴 형성 방법
Lee et al. 22.2: Variable liquid crystal pretilt angle using nano‐alignment surfaces
RU2556697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гибкой микропечатной платы
JP4808824B1 (ja) パターン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Yang et al. The fabrication of integrated and three-layer SU-8 nozzles for electrohydrodynamic printing
US20050142871A1 (en) Method of forming a conductive via pl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