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5095B - 基站侧装置和pon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站侧装置和pon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5095B
CN103125095B CN201080068482.4A CN201080068482A CN103125095B CN 103125095 B CN103125095 B CN 103125095B CN 201080068482 A CN201080068482 A CN 201080068482A CN 103125095 B CN103125095 B CN 103125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signal
side device
pulse
test section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84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5095A (zh
Inventor
泷泽基行
横本彻哉
关孝一
大平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Fujitsu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25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5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5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50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7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04L12/413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with random access, e.g. carrier-sense multiple-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4Star or tre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侧装置和PON系统。OLT(12)是利用光纤与ONU相互连接的PON系统的基站侧装置。OLT(12)包括:接收来自ONU的脉冲信号的光接收部(24)、为进行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同步而检测脉冲信号中所包含的预定的定界符模式的脉冲首部检测部(28)、以及按照所预测的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使脉冲首部检测部(28)进行定界符模式的检测处理的控制部(34)。

Description

基站侧装置和PON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侧装置和使用了该基站侧装置的PON(Passive 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以一般家庭等加入者住宅为对象的加入者方式光纤网络系统,已知有PON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PON系统包括基站侧装置(以下也称作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多个加入者侧装置(以下也称作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设于OLT与ONU之间的光纤、以及将光纤分路的光分路器。在PON系统中,通过由多个ONU共用连接于OLT的1根光纤,能构建低成本的光通信网络。
作为PON系统,已知有由IEEE802.3ah标准化的、传输速度为1Gbps的GE-PON(Gigabit Ethernet(注册商标)-Passive Optical Network: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此外,近年来在IEEE802.3av中,作为GE-PON的下一代技术,进行了传输速度为10Gbps的10G-EPON(10Gigabit-Ethernet(注册商标)Passive OpticalNetwork)的标准化。10G-EPON与GE-PON相比传输速度被高速化为10Gbps,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GE-PON技术,从ONU向OLT的上行方向的通信利用了基于动态频带分配功能(以下也称作DBA(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动态带宽分配)的控制的脉冲(burst)发送技术。
IEEE802.3ah或IEEE802.3av所规定的上行方向的脉冲信号在起始部分具有用于位(bit)同步和帧同步的脉冲首部,之后具有数据帧。在GE-PON中,脉冲首部是8B/10B编码所规定的空闲模式(idle pattern)的重复,被用于接收脉冲信号的光接收器的稳定化及脉冲信号的同步建立。另一方面,在10G-EPON中,脉冲首部由同步模式(Sync Pattern)和脉冲定界符(Burst Delimiter)构成。同步模式是66位固定模式的重复,被用于接收脉冲信号的光接收器的稳定化。脉冲定界符是与同步模式不同的66位的固定模式,被用于脉冲信号的同步建立。
在OLT接收来自ONU的上行脉冲信号时,首先在OLT的光接收器中进行光电转换、时钟抽取、识别再现等处理。然后,在脉冲信号被串并转换后,若是GE-PON,则进行空闲模式,若是10G-EPON,则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来建立脉冲信号的同步。
在此,在GE-PON中,若与8B/10B编码所规定的空闲模式完全一致,则被判定为检测到脉冲,建立脉冲信号的同步。另一方面,在10G-EPON中,若66位的脉冲定界符中有55位以上与固定模式一致,则被判定为检测到脉冲定界符,建立脉冲信号的同步。在10G-EPON中,基于FEC(Forward ErrorCorrection:前向纠错)的错误修正是必须的,该基于FEC的错误修正在脉冲定界符检测处理后进行。因此,在脉冲定界符检测处理时,脉冲信号有误码率10×10-3程度的可能性,若以与GE-PON相同的条件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则有可能无法恰当地取得脉冲信号的同步。因此,在10G-EPON中,通过使脉冲定界符的检测条件比GE-PON更缓和,来使得能恰当地建立脉冲信号的同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39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接收脉冲信号的OLT的光接收器因其规格不同,有的会在脉冲信号之间、即光信号的无输入期间输出噪声信号,若该噪声信号偶然与脉冲定界符检测条件相符合,则可能发生脉冲信号的误同步。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在PON系统的基站侧装置抑制脉冲信号的误同步。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一个方案的基站侧装置是利用光纤与加入者侧装置相互连接的PON系统的基站侧装置,包括:接收部,接收来自加入者侧装置的脉冲信号;检测部,为进行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同步,检测脉冲信号中所包含的预定的同步用模式;控制部,按照所预测的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使检测部进行同步用模式的检测处理。
根据该方案,按照所预测的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来进行同步用模式的检测处理,故能抑制因光信号的无输入期间产生的噪声信号而发生脉冲信号的误同步的事态。
可以还包括动态频带分配部,控制加入者侧装置的脉冲信号的发送开始时刻和发送量,并保存从该基站侧装置到加入者侧装置的距离信息;控制部可以基于从动态频带分配部取得的发送开始时刻、发送量、以及距离信息,预测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
控制部可以在用于接收来自未登录的加入者侧装置的登录请求帧的发现(discovery)期间内,使检测部进行同步用模式的检测处理。
可以当检测部在发现期间内检测到登录请求帧的同步用模式时,控制部使检测部暂停同步用模式的检测处理,若之后该登录请求帧的处理结束且尚在发现期间内,则使检测部再次开始同步用模式的检测处理。
控制部可以在发现期间内将同步用模式的检测条件设定成比这以外的期间更严格的条件。
当在发现期间内发生了接收错误时,控制部可以将下次及以后的发现期间设定成比之前短的期间。
可以是:接收部被构成为接收第1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和第2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并根据传输速度而切换输出目的地;检测部包括检测第1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中所包含的同步用模式的第1检测部、和第2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中所包含的同步用模式的第2检测部;控制部按照所预测的第1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使第1检测部进行同步用模式的检测处理,并按照所预测的第2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使第2检测部进行同步模式的检测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一种PON系统。该PON系统包括:上述的基站侧装置,和介由光纤与基站侧装置相连接的加入者侧装置。
通过该方案,能实现抑制了脉冲信号的误同步的发生的、可靠性高的PON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也是一种基站侧装置。该基站侧装置是利用光纤与加入者侧装置相互连接的PON系统的基站侧装置,包括:接收部,接收来自加入者侧装置的脉冲信号;检测部,为进行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同步,检测脉冲信号中所包含的预定的同步用模式;以及控制部,在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无法检测的期间,将同步用模式的检测条件设定成比这以外的期间更严格的条件。
根据该方案,在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无法预测的期间,将同步用模式的检测条件设定成比这以外的期间更严格的条件,由此,该期间内的同步用模式的误检测减少,能抑制脉冲信号的误同步。
此外,将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表现形式在装置、方法、系统、程序、存储有程序的记录介质等之间变换了的实施方式,作为本发明的方案也是有效的。
通过本发明,能在PON系统的基站侧装置中抑制脉冲信号的误同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PON系统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脉冲信号的帧结构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侧装置的功能块图。
图4的(a)和(b)是用于说明接收脉冲信号时的控制部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将加入者侧装置新登录于基站侧装置时所进行的发现·握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PON系统的图。
图7是在图6的PON系统中使用的基站侧装置的功能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PON系统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PON系统10是传输速度为10Gbps的10G-EPON系统。如图1所示,PON系统10的结构如下:连接于OLT12的1根主干光纤18被光分路器14分路成多个分路光纤20-1~20-n,在分路光纤20-1~20-n的端部连接有多个加入者侧装置(ONU)16-1~16-n。以下根据需要将ONU16-1~16-n总称为“ONU16”。
在PON系统10中,从OLT12向各ONU16的下行光信号是通过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而被多路了的连续的光信号。另一方面,从各ONU16向OLT12的上行光信号通过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时分多址)方式而被多路化。在TDMA中,为防止来自各ONU16的光信号相冲突,在各光信号间插入被称作保护时间(Guard Time)的无信号区间。因此,与从OLT12向各ONU16的下行光信号是连续的光信号这一点不同,从ONU16向OLT12的上行光信号成为间歇地进行信号的送出的脉冲状的光信号。
图1中表示了从各ONU16-1~16-n发送出的脉冲信号#1~#n被光分路器14多路化,作为脉冲信号串而输入到OLT12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各ONU16发送的上行脉冲信号的传输速度为10Gbps。
在PON系统中,一般是通过OLT的动态频带分配功能(DBA)来控制各ONU的脉冲信号的发送顺序和分配给各ONU的信号频带的。在图1中,通过DBA,按脉冲信号#3、#4、#n···的顺序构成了脉冲信号串。
在PON系统10中,分路光纤20-1~20-n的距离按ONU16-1~16-n而不同,故输入到OLT12的脉冲信号串的光强度也按各脉冲信号而不同。因此,OLT12的光模块被要求有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非常广的光接收特性。
图2是用于说明脉冲信号的帧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脉冲信号包括设于起始部分的用于位同步和帧同步的脉冲首部、以及设于其后的数据帧。脉冲首部包括同步模式和脉冲定界符。同步模式是66位固定模式的重复,被用于接收脉冲信号的光接收部的稳定化。脉冲定界符是与同步模式不同的66位的固定模式,被用作进行脉冲信号的同步的同步用模式。数据帧是在要发送的数据中附加了用于进行FEC的奇偶校验(parity)数据的部分。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侧装置(OLT)的功能块图。如图3所示,OLT12具有WDM元件22、光接收部24、SERDES部26、脉冲首部检测部28、数据处理部30、DBA部32、控制部34、以及光发送部36。
从ONU16介由主干光纤18传输出的上行脉冲信号在被WDM元件分波后,被光接收部24接收。光接收部24对接收到的脉冲信号施加光电转换、放大、时钟抽取、识别再现等预定的处理后,将脉冲信号送往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部26。SERDES部26对脉冲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后,送往脉冲首部检测部28。
脉冲首部检测部28通过检测脉冲信号所包含的66位的脉冲定界符,来建立脉冲信号的帧同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当66位的脉冲定界符中的55位以上与预定的固定模式相一致时,脉冲首部检测部28判定为检测到脉冲定界符,建立脉冲信号的同步。由脉冲首部检测部28建立了同步的脉冲信号被送往数据处理部30。
数据处理部30对脉冲信号的数据帧进行FEC解码处理、解扰(descramble)处理、64B/66B解码处理等预定的数字信号处理后,将64位数据输出到上位层。
光发送部36将从数据处理部30接收到的要送往各ONU16的下行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介由WDM元件22输出到主干光纤18。
DBA部32是进行动态频带分配的功能块。DBA部32使用MPCP(Multi-PointControl Protocol:多点控制协议)帧,对各ONU16控制上行脉冲信号的发送开始时刻和发送量。DBA部32通过与ONU16间交换“GATE帧”和“REPORT帧”,来进行动态频带分配。GATE帧是从OLT12向各ONU16通知脉冲信号的发送开始时刻和发送量的帧。REPORT帧是从ONU16向OLT12通知ONU16中所累积的待发送数据量的帧。DBA部32通过在OLT12与各ONU16之间反复进行GATE帧和REPORT帧的交换,来把握各ONU16中的上行流量的状况,妥善地控制各ONU16的发送开始时刻和发送量,使得来自各ONU16的脉冲信号不冲突。
此外,DBA部32具有保存OLT12与各ONU16之间的距离信息的存储部38。通过在各ONU16连接于OLT12时所进行的发现握手(Discovery handshake)过程中测定OLT12与ONU16之间的帧往返时间,来取得OLT12与各ONU16之间的距离信息。
控制部34是控制脉冲首部检测部28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的定时(timing)的功能块。控制部34向脉冲首部检测部28输出了使能信号的情况下,脉冲首部检测部28被许可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另一方面,控制部34向脉冲首部检测部28输出了无效(disable)信号的情况下,脉冲首部检测部28被停止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4预测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配合该预测接收时间地向脉冲首部检测部28输出使能信号,使之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脉冲信号的预想接收时间可以基于DBA部32所保存的脉冲信号的发送开始时刻信息、发送量信息、以及OLT12与ONU16间的距离信息而算出。此外,控制部34在脉冲信号间的保护时间等预想为不接收脉冲信号的期间,向脉冲首部检测部28输出无效信号,使之停止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
图4的(a)和(b)是用于说明接收到脉冲信号时的控制部34的动作的时序图。图4的(a)表示控制部34向脉冲首部检测部28输出的信号。此外,图4的(b)表示接收到的脉冲信号#1和#2。
如图4的(a)和(b)所示,控制部34在所预测的脉冲信号#1和#2的接收时间输出使能信号。由此,脉冲信号#1和#2的脉冲定界符被脉冲首部检测部28检测到,建立起脉冲信号#1和#2的同步。
此外,控制部34在脉冲信号#1与脉冲信号#2间的无信号输入时间,向脉冲首部检测部28输出无效信号。由此,脉冲首部检测部28在无信号输入期间停止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
在脉冲信号#1与脉冲信号#2之间的无信号输入时间,因光接收部24的电路构成,有可能电路的动作会不稳定,从光接收部24输出噪声信号。若该噪声信号偶然同脉冲首部检测部28的脉冲定界符检测条件相一致,则可能发生脉冲信号的误同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DBA所保存的信息预测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按照该预测出的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使脉冲首部检测部28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此外,在无信号输入时间使脉冲首部检测部28停止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由此,即使在无信号输入时间从光接收部24输出了噪声信号,也能避免从该噪声信号检测出脉冲定界符而发生误同步的事态。
在图4的(a)和(b)中,图示了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与使能信号的输出时间相一致的情况,但它们也可以不一致。例如设想到脉冲信号的预测接收时间会发生若干偏差的情况,可以使使能信号的输出时间比脉冲信号的预测接收时间长。
此外,也可以使使能信号的输出时间比脉冲信号的预测接收时间短,只要至少在脉冲定界符的接收时间输出了使能信号即可。脉冲信号中中的脉冲定界符的位置和长度是确定的,故能根据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预测出脉冲定界符的接收时间。在10G-EPON中,在脉冲定界符检测处理时,有可能脉冲信号包含有大量的错误,若含有错误的模式(pattern)偶然与脉冲定界符检测条件相一致,也可能发生脉冲信号的误同步。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缩短使脉冲首部检测部28动作的期间,能抑制脉冲信号的误同步。
图5是用于说明在将ONU新登录于OLT时所进行的发现·握手的图。在10G-EPON中,新的ONU连接于PON时,OLT自动发现该ONU,对ONU赋予LLID(Logical Link ID:逻辑链路标识),自动建立通信连接(link)。将该功能称为发现·握手。
在发现·握手中,首先OLT12的DBA部32发送“GATE帧”,向未登录的ONU16通知发送定时。此外,DBA部32设定用于接收来自未登录的ONU16的登录请求的期间、即“发现期间”。接收到GATE帧的未登录的ONU16将作为登录请求帧的“REGISTER_REQ帧”发送给OLT12。OLT12的DBA部32若在发现期间内接收到REGISTER_REQ帧,则向发送出该REGISTER_REQ帧的ONU16发送“REGISTER帧”,通知LLID。此外,DBA部32将GATE帧发送给ONU16,通知发送频带和发送定时。针对此,ONU16发送“REGISTER_ACK帧”,进行登录的接收响应,由此,发现·握手完成。
在上述的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中,是基于OLT12的DBA部32所保存的脉冲信号的发送开始时刻信息、发送量信息、以及OLT12与ONU16之间的距离信息,来预测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的。然而,在发现·握手的阶段,OLT12未保存有要新登录的ONU16的信息。因此,OLT12的控制部34在发现期间无法预测REGISTER_REQ帧的接收时间。因此,在如上述那样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时,有可能无法检测来自未登录的ONU16的REGISTER_REQ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OLT12的控制部34在接收来自ONU的REGISTER_REQ帧的发现期间内,使脉冲首部检测部28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由此,能避免漏掉来自未登录的ONU16的REGISTER_REQ帧的事态。
此外,控制部34也可以在发现期间内使脉冲首部检测部28停止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一段期间。例如,当在发现期间内脉冲首部检测部28检测到来自某ONU的REGISTER_RE6Q帧的脉冲定界符时,控制部34使脉冲首部检测部28暂停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之后,若该REGISTER_REQ帧的同步建立处理结束、且尚在发现期间内,则使脉冲首部检测部28再次开始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若在发现期间的全部时间内都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则在REGISTER_REQ帧不被输入的期间,有可能发生脉冲信号的误同步。但通过如上述那样在发现期间设置停止脉冲定界符的检测的期间,能抑制脉冲信号的误同步。
此外,控制部34也可以在发现期间内将脉冲定界符的检测条件设定成比这以外的期间更严格的条件。例如在发现期间以外,若66位的脉冲定界符中的55位以上与固定模式相一致,就判定为检测到脉冲定界符,但在发现期间,当脉冲定界符与固定模式完全一致时才判定为检测到脉冲定界符。由此,发现期间内的脉冲定界符的误检测减少,能抑制脉冲信号的误同步。
另外,控制部34也可以在发现期间内发生了接收错误的情况下,将下次及以后的发现期间设定成比之前更短的期间。当在发现期间内发生了接收错误时,可以认为从来自光接收部24的噪声信号中检测到脉冲定界符,发生了脉冲信号的误检测。因此,通过缩短下次及以后的发现期间,能减少噪声信号的量,抑制脉冲定界符的误检测。
图6是标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PON系统的图。图6所示的PON系统110是混合存在GE-PON用的ONU和10G-EPON用的ONU的PON系统。在图6所示的PON系统110中,对与图1所示的PON系统10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6所示,在PON系统110中,ONU16-1、16-3、16-n发送传输速度10Gbps的上行脉冲信号#1、#3、#n。此外,ONU16-2、16-4发送传输速度1Gbps的上行脉冲信号#2、#4。在PON系统110中,也是通过OLT12的DBA功能,控制脉冲信号的发送顺序和分配给各ONU的信号频带。在图6中,通过DBA,按脉冲信号#4、#2、#n、#1、#3的顺序构成了脉冲信号串。
图7表示在图6的PON系统110中使用的OLT12的功能块图。图7所示的OLT12具有WDM元件22、光接收部24、10G用SERDES部26、1G用SERDES部27、10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8、1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9、数据处理部30、DBA部32、控制部34、以及光发送部36。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接收部24接收1G和10G的脉冲信号混合存在的脉冲信号串。光接收部24除光电转换、放大等功能外还具有根据脉冲信号的传输速度切换脉冲信号的输出目的地的功能。1G的脉冲信号被输出到1G用SERDES部27。另一方面,10G的脉冲信号被输出到10G用SERDES部26。
1G用SERDES部27在对接收到的1G的脉冲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后,送到1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9。当接收到的脉冲首部的数据模式与8B/10B编码所规定的空闲模式完全一致时,1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9判定为检测到脉冲,建立1G脉冲信号的同步。之后,1G的脉冲信号在数据处理部30中被施以预定的数字信号处理后,输出到上位层。
另一方面,10G用SERDES部26将接收到的10G的脉冲信号串并转换后,送往10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8。当66位的脉冲定界符中的55位以上与固定模式一致时,10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8判定为检测到脉冲定界符,建立10G脉冲信号的同步。之后,10G的脉冲信号在数据处理部30中被施以预定的数字信号处理后,输出到上位层。
DBA部32针对1G用ONU和10G用ONU这两者控制上行脉冲信号的发送开始时刻和发送量。此外,DBA部32的存储部38针对1G用ONU和10G用ONU这两者保存有至OLT12的距离信息。
控制部34针对1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9和10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8这两者控制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的定时。控制部34分别预测1G和10G的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然后,控制部34按照1G的脉冲信号的预测接收时间向1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9输出使能信号,使之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由此,能避免1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9将1G脉冲信号误同步的事态。此外,控制部34按照10G的脉冲信号的预测接收时间向10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8输出使能信号,使之进行脉冲定界符的检测处理。由此,能避免10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8将10G脉冲信号误同步的事态。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即使像本实施方式这样1G和10G的脉冲信号混合存在,通过对1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9和10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28这两者控制进行脉冲首部的检测处理的定时,也能避免1G和10G两者的脉冲信号的误同步。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该实施方式是个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理解其各构成要素和各处理过程的组合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形例,并且这样的变形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GE-PON及10G-EPON等千兆以太网的PON系统,但PON系统不限于此。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建立同步用的同步用模式,使用了66位的定界符模式,但同步用模式不限于此。
〔标号说明〕
10、110…PON系统、12…OLT、14…光分路器、16…ONU、18…主干光纤、22…WDM元件、24…光接收部、26…SERDES部、27…1G用SERDES部、28…脉冲首部检测部、29…1G用脉冲首部检测部、30…数据处理部、32…DBA部、34…控制部、36…光发送部、38…存储部。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适用于作为加入者方式光纤网络系统的PON系统。

Claims (7)

1.一种利用光纤与加入者侧装置相互连接的PON系统的基站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部,接收来自上述加入者侧装置的脉冲信号;
检测部,为进行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同步,检测脉冲信号中所包含的预定的同步用模式;以及
控制部,按照所预测的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使上述检测部进行同步用模式的检测处理,
上述控制部在用于接收来自未登录的加入者侧装置的登录请求帧的发现期间内,使上述检测部进行同步用模式的检测处理,
当上述检测部在发现期间内检测到登录请求帧的同步用模式时,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检测部暂停同步用模式的检测处理,若之后该登录请求帧的处理结束且尚在发现期间内,则使上述检测部再次开始同步用模式的检测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态频带分配部,控制上述加入者侧装置的脉冲信号的发送开始时刻和发送量,并保存从该基站侧装置到上述加入者侧装置的距离信息;
其中,上述控制部基于从上述动态频带分配部取得的发送开始时刻、发送量、以及距离信息,预测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发现期间内将同步用模式的检测条件设定成比这以外的期间更严格的条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侧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发现期间内发生了接收错误时,上述控制部将下次及以后的发现期间设定成比之前短的期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收部被构成为接收第1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和第2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并根据传输速度而切换输出目的地;
上述检测部包括检测第1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中所包含的同步用模式的第1检测部、和检测第2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中所包含的同步用模式的第2检测部;
上述控制部按照所预测的第1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使上述第1检测部进行同步用模式的检测处理,并按照所预测的第2传输速度的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使上述第2检测部进行同步模式的检测处理。
6.一种PON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基站侧装置,和
介由光纤与上述基站侧装置相连接的加入者侧装置。
7.一种利用光纤与加入者侧装置相互连接的PON系统的基站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部,接收来自上述加入者侧装置的脉冲信号;
检测部,为进行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同步,检测脉冲信号中所包含的预定的同步用模式;以及
控制部,在脉冲信号的接收时间无法检测的期间,将同步用模式的检测条件设定成比这以外的期间更严格的条件。
CN201080068482.4A 2010-08-10 2010-08-10 基站侧装置和pon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5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5025 WO2012020450A1 (ja) 2010-08-10 2010-08-10 局側装置およびpon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5095A CN103125095A (zh) 2013-05-29
CN103125095B true CN103125095B (zh) 2015-07-29

Family

ID=45567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848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5095B (zh) 2010-08-10 2010-08-10 基站侧装置和pon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87981B2 (zh)
JP (1) JP5559888B2 (zh)
CN (1) CN103125095B (zh)
WO (1) WO20120204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47844A1 (zh) * 2012-09-27 2014-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逻辑链路标记llid注册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107514A2 (en) * 2013-01-02 2014-07-10 Renesas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Transporting multiple low-speed data streams across a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link
US9525542B2 (en) * 2013-07-02 2016-12-20 Viavi Solutions Deutschland Synchronization to upstream bursts
US9755746B1 (en) * 2014-10-03 2017-09-05 Adtra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gitally splitting an optical line terminal across multiple fibers
CN106878834B (zh) * 2015-12-10 2020-07-3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兼容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和光线路终端
CN108768514B (zh) * 2017-04-19 2020-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网络系统、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73908A (ja) * 2005-12-19 2007-07-05 Fujitsu Access Ltd バースト光信号受信装置及びその利得設定方法
CN101162963A (zh) * 2006-10-13 2008-04-16 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基站侧通信装置及光通信系统
CN101453671A (zh) * 2007-08-28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572833A (zh) * 2008-04-28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系统中发送上行突发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77590A (zh) * 2008-05-08 2009-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中继设备以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1610429A (zh) * 2008-06-19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无源光网络系统中上行突发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3886B2 (en) * 2005-12-08 2010-06-0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Burst data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EPON
JP4820880B2 (ja) * 2006-11-30 2011-1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局側終端装置
JP4700094B2 (ja) * 2008-10-24 2011-06-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光回線装置
US8630548B2 (en) * 2009-06-10 2014-01-14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upstream frame synchronization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20110001530A1 (en) * 2009-07-01 2011-01-06 Kawasaki Micro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urst data without using external detection signa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73908A (ja) * 2005-12-19 2007-07-05 Fujitsu Access Ltd バースト光信号受信装置及びその利得設定方法
CN101162963A (zh) * 2006-10-13 2008-04-16 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基站侧通信装置及光通信系统
CN101453671A (zh) * 2007-08-28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572833A (zh) * 2008-04-28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系统中发送上行突发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77590A (zh) * 2008-05-08 2009-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中继设备以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1610429A (zh) * 2008-06-19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无源光网络系统中上行突发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20450A1 (ja) 2012-02-16
US20130148968A1 (en) 2013-06-13
US9287981B2 (en) 2016-03-15
JP5559888B2 (ja) 2014-07-23
JPWO2012020450A1 (ja) 2013-10-28
CN103125095A (zh)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10959B2 (ja) 光受動網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運用方法
JP4820791B2 (ja) パッシブ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レンジング方法
JP4969473B2 (ja) 光アクセス網および光通信路切り替え制御システム
JP5457553B2 (ja) 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改良型アップストリームフレーム同期化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621909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加入者装置
CN103125095B (zh) 基站侧装置和pon系统
US8005362B2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a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US8724995B2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JP5067610B2 (ja) Pon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局側端局装置
JP2007295151A (ja) Ponシステムとこれに使用する局側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KR101357646B1 (ko) 통합형 수동광네트워크 맥 처리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통합형 수동광네트워크 광라인종단 시스템
JP4761135B2 (ja) 光信号中継装置及び中継方法
JP5105138B2 (ja) 光信号中継装置及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KR101078052B1 (ko) 수동 광 통신 망에서의 수신 데이터 복원 장치 및 방법
JP4911358B2 (ja) 光バースト信号中継装置及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KR100925678B1 (ko) 광 회선 단말 장치 및 광망 종단 장치
US2010012442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meda et al. Bidirectional 3R repeater for GE-PON systems
JP4893589B2 (ja) Ponシステムの局側装置及びフレーム処理方法
KR101063012B1 (ko) 시분할 다중접속 방식의 수동 광가입자망을 구성하는 광 회선 단말 및 광 회선 단말의 연속모드 수신기
JP5482931B1 (ja) 加入者側装置登録方法及び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5150758B2 (ja) 光終端装置及び光ネットワークユニット
JP5411805B2 (ja) 受動光網システム及び送信光制御方法、光多重終端装置及び光網終端装置
KR20090016283A (ko) 광 회선 단말장치
CN117713920A (zh) 通信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wasaki, Japan's Kanagawa County District Tianjin sakado 1 chome 17 No. 3

Applicant after: Fujitsu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Japan's Kanagawa County District Tianjin sakado 1 chome 17 No. 3

Applicant before: Fujitsu Telecom Networks Limite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FUJITSU TELECOM NETWORKS LTD TO: FUJITSU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6

Address after: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tsu 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Japan's Kanagawa County District Tianjin sakado 1 chome 17 No. 3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