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8554B - 糖霜谷物食品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糖霜谷物食品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8554B
CN103118554B CN201180045430.XA CN201180045430A CN103118554B CN 103118554 B CN103118554 B CN 103118554B CN 201180045430 A CN201180045430 A CN 201180045430A CN 103118554 B CN103118554 B CN 103118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echin
cereal foods
frosting
quality
ce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54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8554A (zh
Inventor
水户部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18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8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8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8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17Flakes or other shapes of ready-to-eat type; Semi-finished or partly-finished products therefor
    • A23L7/122Coated, filled, multilayered or hollow ready-to-eat cere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Grain Derivative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霜谷物食品,该糖霜谷物食品含有相对于谷物食品干燥物质量为0.1质量%以上的儿茶素类,该糖霜谷物食品的包覆原料中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的比例为1质量%以上,并且该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中的儿茶素类的比例为40质量%以上。

Description

糖霜谷物食品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儿茶素类的糖霜谷物食品(用糖类包覆的谷物食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儿茶素除了具有通常广为人知的作为抗氧化剂的功能之外,已知还具有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胆固醇吸收抑制作用等的生理作用(参照专利文献1、2),近年来探讨将其配合到各种食品中。作为该儿茶素,因为其添加于食品中,因而广泛使用来自于茶、葡萄、苹果、大豆等植物的儿茶素。
作为配合有儿茶素的谷物食品,市售有使用抹茶的谷物食品。另外,作为虽然不是谷物食品但配合有儿茶素制剂的食品,已知有配合有维生素A和E,并且配合有微量的儿茶素的谷物棒(cereal bar)(参照专利文献3)。
这样,之前有为了赋予谷物食品和谷物相关食品茶风味而使用抹茶,或者为了防止氧化而使用儿茶素制剂。
另外,在将儿茶素用作抗氧化剂的情况下,如果是粗儿茶素制剂,通过向谷物食品中添加0.1~0.2质量%可以达到该目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1566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1339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1844664A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为了通过摄取含有儿茶素类的食品而有效地发挥儿茶素类所具有的生理效果,有必要根据希望达到的生理效果并且依据其与食品的摄取量的关系在食品中以能达到有效量的程度的浓度含有儿茶素类。
此时,在选择糖霜谷物食品作为食品的情况下,认为作为含有儿茶素类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制造谷物食品的时候,在生坯中揉进儿茶素类的方法,另一种是将儿茶素类配合于用于制成糖霜谷物的糖类溶液中,用其包覆谷物食品的方法。前一种方法是更为简便的方法,但是如果使用抹茶作为儿茶素类的原料的话,由于抹茶的儿茶素类含量约为10质量%(以下,表示组成的“%”只要没有特别指出都是指质量%。)左右,因此抹茶在谷物食品中的配合量也为所希望的儿茶素类的配合量的10倍。另外,即便在使用从茶叶中提取干燥的市售的儿茶素制剂作为儿茶素类的原料的情况下,儿茶素制剂中的儿茶素类的浓度不过为30~40%左右,从而必须配合相对于所希望的儿茶素类的配合量为数倍量的制剂。
本发明者发现在谷物食品的制造中的焙烧的过程中,即便在生坯中揉入大量儿茶素制剂,由于儿茶素类被暴露于高温·高压下,其含量也会减少。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用配合有儿茶素类的糖类溶液来包覆已成型的谷物食品的方法,可以避免该热历史。在此,在所述现有技术的配合有抹茶的谷物食品中,将抹茶与糖液混合,使之附着于谷物食品的表面。但是,该商品上配合抹茶是为了赋予抹茶风味,而不是为了高含量地含有儿茶素类,所以抹茶的配合量为极少量。本发明者尝试了通过在糖类溶液中配合抹茶,并使用其包覆谷物食品,来配合能表现生理效果的有效量的儿茶素类。但是,对于配合能表现生理效果的有效量的儿茶素类,必须在糖类溶液中配合其10倍量的抹茶粉末,其结果是糖类溶液成为悬浊液,粘度上升,从而难以成为能包覆谷物食品的液体性质。另外,也明确了包覆的糖类溶液和谷物食品本身的平衡变差。另外,可知由于抹茶是难以溶解于糖类溶液中的粉末,因而如果使用该悬浊液进行包覆的话,外观会恶化。
如上所述,可见在将现有的使用抹茶制造糖霜谷物食品的方法直接适用于制造高含量地含有儿茶素类的糖霜谷物食品中存在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尽管高含量地含有儿茶素类,外观还是良好的糖霜谷物食品。
本发明者对糖霜谷物食品的包覆原料中的儿茶素制剂的含量进行了各种探讨,发现包覆原料中相对于糖类,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越多,越损坏糖霜谷物食品的外观,另一方面,发现如果增加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中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所占的比例,则难以损坏外观。本发明是基于这些发现完成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霜谷物食品,所述糖霜谷物食品含有相对于糖霜谷物食品干燥物质量为0.1%以上的儿茶素类,该糖霜谷物食品的包覆原料中的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的比例为1%以上,并且该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中的儿茶素类的比例为40%以上。
另外,本发明涉及所述糖霜谷物食品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是在将谷物食品成型后,用糖类溶液包覆该谷物食品,其中,所述糖类溶液包含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所述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中,固体成分中的儿茶素类的比例为40%以上。
本发明的糖霜谷物食品即便包覆原料中高含量地含有儿茶素类,也能良好地维持作为谷物食品的外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由于在谷物食品的成型过程中不发生由于高温而导致的儿茶素类的减少等,因此可以在谷物食品中高含量地含有儿茶素类。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特征以及优点可以由下述的记载明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谷物食品是通常被称为早餐谷物(Ready to eat,Breakfast cereal)的食品,以通过压扁、成型、膨胀、焙烧等加工从玉米、大米、糙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荞麦、小米、稗子等谷类中得到的谷类原料而得到的谷物粒为主要原料的食品,通常多为添加牛奶等液状食品直接或者加热食用。另外,在以谷类作为原料这一点上类似的食品还有“烘焙点心”,不过从直接食用这方面、不能作为正餐提供这方面,与谷物食品的产品分类不同。
本发明的谷物食品是指在谷物食品上包覆以糖类为主要成分的原料的食品。在本发明中,将该包覆的原料称为糖霜谷物食品的包覆原料。“糖霜”是来自于糖类在谷物食品表面结晶化而看上去为霜(frost)状。糖霜谷物食品包含于谷物食品中。
本发明中的儿茶素类是指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是包括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等非表型儿茶素类;以及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表型儿茶素类的总称。
在本发明中,一并将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总称为非聚合儿茶素类没食子酸酯体。本发明中使用的后述的儿茶素精制物优选含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或其异构体、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或其异构体。另外,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率是指这4种的总质量相对于8种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总质量以百分率所表示的数值。另外,本发明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异构体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异构体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在本发明中,糖霜谷物食品中的儿茶素类含量相对于糖霜谷物食品干燥物质量为0.1%以上(即,为糖霜谷物食品干燥物中的0.1%以上),从生理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2~10%,进一步优选为0.21~5%,更加优选为0.25~2%,特别优选为0.3~1.7%。糖霜谷物食品干燥物质量是指将糖霜谷物食品在设定为105℃的定温干燥器中加热2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回复到室温之后的谷物食品的质量。儿茶素类优选存在于糖霜谷物食品的包覆原料中。
本发明的糖霜谷物食品,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在其包覆原料中所占的比例为1%以上,并且该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中儿茶素类所占的比例为40%以上。从使糖类均匀结晶化形成良好的霜状的观点、能够稳定得到含有表现生理作用所必需的量的儿茶素类的谷物食品的观点出发,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在所述包覆原料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1~25%,进一步优选为5~15%,特别优选为7~13%。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儿茶素类在包覆原料中的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45~80%,进一步优选为50~75%,特别优选为60~70%。
为了制成本发明的糖霜谷物食品,并使之含有儿茶素类,优选使用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以下称为“儿茶素精制物”),并将其与糖类溶液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包含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的糖类溶液)包覆于谷物食品。儿茶素精制物是对从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中得到的提取物进行进一步精制而得到的精制物,除了所述儿茶素类还含有其聚合物或者水解产物、其他的黄酮类,含有被称为单宁的物质。从在谷物中能够稳定地含有表现生理作用所必需的儿茶素类的观点出发,儿茶素精制物的固体成分中的单宁的含量优选为4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99%,特别优选为45~80%,特别更优选为50~70%。另外,从在糖霜谷物食品中能够稳定地含有表现生理作用所必需的量的儿茶素类的观点出发,儿茶素精制物的固体成分中的儿茶素类含量优选为3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上,更加优选为40~90%,特别优选为45~80%。
在本发明中,儿茶素类的量可以在实施例记载的条件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单宁量可以在实施例记载的条件下通过酒石酸铁法,使用没食子酸乙酯作为标准液,通过没食子酸的换算量来进行测定。
本发明中使用的所述儿茶素精制物为固体、粉末状或者液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从与糖类溶液混合进行包覆时糖类均匀结晶化形成良好的霜状的观点,稳定地得到含有表现生理作用所需的量的儿茶素类的糖霜谷物食品的观点,糖类溶液的粘度低使其吐出性、包覆性良好的观点出发,所述儿茶素精制物制成固体成分为0.5%水溶液时的浊度优选为40度(福尔马肼(Formazin))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度以下,特别优选为25度以下。
另外,从与糖类溶液混合进行包覆时糖类均匀结晶化形成良好的霜状的观点,稳定地得到含有表现生理作用所需的量的儿茶素类的糖霜谷物食品的观点,与糖类溶液的混合用液的粘度低使吐出性、包覆性良好的观点出发,儿茶素精制物在固体成分为1.0%水溶液中使用光程长为10mm的比色皿的情况下在671.5nm下的吸光度优选为0.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5以下,特别优选为0.25以下。
进一步,从能够稳定地得到含有表现生理作用所需的量的儿茶素类的糖霜谷物食品的观点,与糖类溶液的混合用液的粘度低,使吐出性、包覆性良好的观点出发,儿茶素精制物制成固体成分为40%的水溶液时在温度20℃下用B型粘度计得到的粘度优选为160mPa·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70mPa·s,特别优选为10~50mPa·s。
从和糖类溶液混合进行包覆时糖类均匀地结晶化形成良好的霜状的观点,由于与糖类溶液的混合用液低粘度从而吐出性和包覆性变得良好的观点出发,所述儿茶素精制物中(A)杨梅素、(B)槲皮素(quercetin)以及(C)山奈酚(kaempferol)的含量之和((A)+(B)+(C)的含量)优选为0.000001~5%,进一步优选为0.00001~3%,特别优选为0.001~1.8%。
另外,从与糖类溶液混合进行包覆时糖类均匀结晶化形成良好的霜状的观点,由于与糖类溶液的混合用液低粘度从而吐出性和包覆性变得良好的观点出发,所述儿茶素精制物中(D)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及(E)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之和((D)+(E)的含量)优选为15~95%,进一步优选为18~40%,特别优选为20~35%。
此外,从与糖类溶液混合进行包覆时糖类均匀结晶化形成良好的霜状的观点,由于与糖类溶液的混合用液形成低粘度从而吐出性和包覆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所述儿茶素精制物中(A)杨梅素、(B)槲皮素以及(C)山奈酚的含量之和与(D)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及(E)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之和的比((A)+(B)+(C)的含量)∕((D)+(E)的含量)为0.0001~0.1(质量比),该比更加优选为0.001~0.09,特别优选为0.01~0.09。另外,成分(A)、(B)、(C)、(D)以及(E)的含量可以在水解儿茶素精制物之后,在实施例记载的条件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从即便含有高含量的儿茶素类也能良好地维持作为谷物食品的外观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糖霜谷物食品在其包覆原料中含有成分(A)、(B)、(C)、(D)和(E),成分(A)、(B)和(C)的含量之和与成分(D)和(E)的含量之和的比((A)+(B)+(C)的含量)∕((D)+(E)的含量)优选为0.0001~0.1(质量比),进一步优选为0.001~0.09,特别优选为0.01~0.09。可以通过将含有所述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的糖类溶液包覆于谷物食品来得到这样的比率。
另外,从与糖类溶液混合进行包覆时糖类均匀结晶化形成良好的糖霜状的观点,由于和糖类溶液的混合溶液低粘度因而吐出性和包覆性良好的观点出发,所述儿茶素精制物中(F)芸香苷的含量优选为0.0001~2%,进一步优选为0.001~1.2%,特别优选为0.01~1.0%。另外,成分(F)的含量可以在实施例记载的条件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芸香苷是黄酮醇苷的一种,是在槲皮素的3位的氧原子上结合有β-芸香糖(6-O-α-L-鼠李糖基-D-β-葡萄糖)的物质。
从降低由咖啡因引起的尿频、失眠等的观点出发,所述儿茶素精制物中咖啡因的含量优选为0.0001~10%,进一步优选为0.001~7%,特别优选为0.01~5%。咖啡因的含量可以在实施例记载的条件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所述儿茶素精制物可以为对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以下,简称为“植物提取物”)进行了精制的精制物,作为该植物可以列举茶、葡萄、苹果、大豆等。茶中包括绿茶、乌龙茶、红茶等经过制茶的茶叶,其中特别优选绿茶。在此,例如从绿茶中提取的物质称为“绿茶提取物”。
作为绿茶提取物,可以列举从绿茶叶中得到的提取液。作为所述经过制茶的茶叶,更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将由山茶属(Camellia),例如,茶树(C.sinensis)、阿萨姆茶种(C.assamica)以及薮北种或者这些的杂交种等得到的茶叶制茶得到的茶叶。作为所述绿茶,可以列举煎茶、粗茶、玉露、碾茶、炒茶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实施过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接触处理的茶叶。关于得到茶的提取物的方法,可以使用搅拌提取、柱提取法、滴落式提取(drip extraction)等现有的方法。另外,可以在提取时的水中预先添加抗坏血酸钠等有机酸或者有机酸盐类。另外,也可以并用一边煮沸脱气或者通入氮气等惰性气体除去溶解氧,一边在所谓的非氧化的气氛下进行提取的方法。这样得到的提取液可以直接用于本发明中使用的儿茶素精制物的调制,也可以干燥浓缩后用于本发明中使用的儿茶素精制物的调制。作为茶提取物的形态,可以列举液体、浆料、半固体、固体的状态。
作为绿茶提取物,除了从茶叶中提取的提取液以外,也可以使用将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溶解或者稀释于水或者有机溶剂中的混合物,也可以并用从茶叶中提取的提取液和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
在此,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是指对通过热水或者水溶性有机溶剂从绿茶叶中提取的提取物进行浓缩而得到的浓缩物,例如通过日本特开昭59-21938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2058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26090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30627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进行调制而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市售的三井农林公司制造的“Polyphenone”、伊藤园公司制造的“TEAFURAN”、太阳化学公司制造的“Sunphenon”等的粗儿茶素制剂作为固体的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
另外,绿茶提取物以外的含有儿茶素的植物提取物可以使用通过通常的手段提取的提取物。
所述儿茶素精制物可以通过将植物提取物,例如绿茶提取物直接或者在将其分散或者溶解于水或者有机溶剂水溶液的状态下,使之接触活性炭、酸性白土和/或活性白土(以下也称为“酸性白土等”)、过滤助剂等来进行制造。
将植物提取物与活性炭、酸性白土等以及根据希望的过滤助剂等接触的顺序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列举(1)将植物提取物分散或者溶解于水或者有机溶剂水溶液中之后,在其中同时加入活性炭、酸性白土等以及根据希望的过滤助剂等使之接触的方法;(2)将活性炭、酸性白土等以及根据希望的过滤助剂等分散于水或者有机溶剂水溶液中之后,在其中添加植物提取物使之接触的方法;(3)将植物提取物和酸性白土等以及根据希望的过滤助剂等溶解或者分散于水或者有机溶剂水溶液中,预先使植物提取物与酸性白土等以及过滤助剂等接触之后,在其中添加活性炭的方法等。另外,(1)~(3)的方法中,优选(1)或者(3)的方法。在(1)~(3)的方法中,优选在转移到下一个工序之前加入过滤工序。
在接触处理时,为了得到高效提取了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儿茶素精制物,优选将pH调节到4~6的范围内进行。为了调节pH,可以在有机酸和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质量比率(有机酸/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为0.01~0.20的范围内添加柠檬酸、乳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等有机酸。
接触处理可以以分批式、用柱连续处理等任一方法进行,例如,植物提取物和活性炭的接触方法可以通过活性炭柱用连续处理等的方法来进行。一般来说,采用添加粉末状的活性炭等,搅拌,选择性地吸附杂质之后,通过过滤操作得到除去了杂质的滤液的方法或者使用填充有颗粒状的活性炭等的柱通过连续处理吸附杂质的方法等。
作为精制植物提取物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优选水溶性有机溶剂,例如可以列举甲醇、乙醇等醇类、丙酮等酮类、乙酸乙酯等酯类,特别地如果考虑在饮食品中使用的话,优选为乙醇。作为水,可以列举离子交换水、自来水、天然水等,特别地从味道的观点出发,优选离子交换水。
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提取效率、植物提取物的精制效率等的观点出发,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质量比(有机溶剂/水)优选为60/40~97/3,进一步优选为60/40~75/25,特别优选为85/15~95/5。
从能够高效地处理植物提取物的观点出发,植物提取物与水或者有机溶剂水溶液的比例优选相对于100质量份(以下简称为“份”。)的水或者有机溶剂水溶液添加植物提取物(干燥质量换算)10~40份,进一步优选为10~30份,特别优选为15~30份来进行处理。
在接触处理中,优选设置10~180分钟左右的熟化时间,优选在10~60℃下进行这些处理,特别优选为10~50℃,进一步优选为10~40℃下进行。
作为在接触处理中使用的活性炭,只要是通常工业级别使用的都没有特别地限制,例如,可以使用ZN-50(北越炭素公司制造)、KurarayCoal GLC、Kuraray Coal PK-D、Kuraray Coal PW-D(Kuraray ChemicalCo.,LTD.制造)、白鹫AW50、白鹫A、白鹫M、白鹫C(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制造)等的市售品(都是商品名称)。
活性炭的微孔容积优选为0.01~0.8mL/g,特别优选为0.1~0.8mL/g。另外,比表面积优选为800~1600m2/g,特别优选为900~1500m2/g的范围。另外,这些物性值是基于氮吸附法的值。
从杂质的除去效率、过滤工序中的滤饼比阻(cake resistance)小的观点出发,优选相对于100份的水或者有机溶剂水溶液添加0.5~8份的活性炭,特别优选添加0.5~3份。
接触处理中使用的酸性白土或者活性白土作为通常的化学成分都含有SiO2、Al2O3、Fe2O3、CaO、MgO等,SiO2∕Al2O3比以摩尔比计优选为3~12,特别优选为4~9。另外,优选为含有Fe2O32~5%、CaO0~1.5%、MgO1~7%的组成。
活性白土为将天然产出的酸性白土(蒙脱土类粘土)用硫酸等无机酸处理后的物质,为具有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的多孔质结构的化合物。已知将酸性白土进一步通过酸处理来改变比表面积,改良脱色能力以及改变物性。
酸性白土或者活性白土的比表面积根据酸处理的程度等而不同,优选为50~350m2/g,pH(5%悬浊液)优选为2.5~8,特别优选为3.6~7。例如,作为酸性白土,可以使用MIZUKA ACE#600(商品名称,水泽化学公司制造)等市售品。另外,作为活性白土,例如可以使用GALLEON EARTH V2(商品名称,水泽化学公司制造)等市售品。
另外,活性炭和酸性白土等的比例以质量比计相对于活性炭为1酸性白土等优选为1~10,活性炭∶酸性白土和/或活性白土=1:1~1:6。
优选相对于100份的水或者有机溶剂水溶液添加2.5~25份酸性白土等,特别优选添加2.5~15份。如果酸性白土等的添加量过少,则有咖啡因除去效率降低的倾向;另外,如果过多的话,有过滤工序中的滤饼比阻变大的倾向。
作为在接触处理中使用的过滤助剂,只要是硅藻土等通常工业级别中使用的就没有特别地限制,例如,可以使用SOLKA-FLOC(商品名称,今津药品工业制造)、Silica100F-A(商品名称,Chuo Silica Co.,Ltd.制造)等市售品。
从水或者有机溶剂水溶液中分离活性炭等时的温度优选为-15~78℃,进一步优选为5~40℃。如果在该温度范围之外,则分离性差,另外有溶液的性状看上去有变化的情况。
分离方法可以应用公知的技术,例如除了所谓的过滤分离或者离心分离等方法之外,也可以通过填充有活性炭等粒状物质的柱进行分离等。
另外,在制造儿茶素精制物的时候可以使用合成吸附剂。合成吸附剂优选为通常不溶性的三维交联结构聚合物并且实质上不具有如离子交换基的官能团。优选可以使用离子交换能小于1meq/g的合成吸附剂。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合成吸附剂,可以使用其母体为苯乙烯类,例如Amberlite XAD4、XAD16HP、XAD1180、XAD2000(供应商:美国Rohm and Haas Company)、DIAION HP20、HP21(三菱化学公司制造)、SEPABEADS SP850、SP825、SP700、SP70(三菱化学公司制造)、VPOC1062(Bayer公司制造);亲核取代溴原子从而增强了吸附能力的改性苯乙烯类,例如SEPABEADS SP205、SP206、SP207(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甲基丙烯类,例如DIAION HP1MG、HP2MG(三菱化学公司制造);苯酚类,例如Amberlite XAD761(Rohm and HaasCompany制造);丙烯类,例如Amberlite XAD7HP(Rohm and HaasCompany制造);聚乙烯类,例如TOYOPEARL、HW-40C(TOSOHCORPORATION制造);葡聚糖类,例如SEPHADEX、LH-20(PharmaciaCorporation)等(都是商品名称)。
作为合成吸附剂,优选其母体为苯乙烯类、甲基丙烯类、丙烯类、聚乙烯类,特别地从儿茶素和咖啡因的分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苯乙烯类。
作为使植物提取物吸附于合成吸附剂的方法,可以采用在植物提取物中添加、搅拌合成吸附剂吸附之后,通过过滤操作回收合成吸附剂的分批方法或者使用填充有合成吸附剂的柱通过连续处理进行吸附处理的柱方法,从生产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通过柱进行的连续处理方法。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吸附效率等的观点出发,合成吸附剂的使用量相对于植物提取物优选为10体积%,进一步优选为15体积%,特别优选为20体积%。
填充有合成吸附剂的柱优选预先在SV(空间速度)=0.5~10[h-1]、作为相对于合成吸附剂的通液倍数为2~10[v/v]的通液条件下,用95vol%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清洗,除去合成吸附剂的原料单体或者其他的杂质等。而且,通过其后以SV=0.5~10[h-1],作为相对于合成吸附剂的通液倍数为1~60[v/v]的通液条件进行水洗,除去乙醇,用水系取代合成吸附剂所含液体的方法,来提高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吸附能力。
作为向柱中通入植物提取物时的条件,在使之吸附于合成吸附剂的情况下,从对树脂的吸附效率的观点出发,植物提取物中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浓度优选为0.1~22%,进一步优选为0.1~15%,特别优选为0.5~10%,特别更优选为0.5~3%。
作为将植物提取物通液于填充有合成吸附剂的柱的条件,优选在SV(空间速度)=0.5~10[h-1]的通液速度下,作为相对于合成吸附剂的通液倍数为0.5~20[v/v]下进行通液。如果为10[h-1]以下的通液速度或者20[v/v]以下的通液量的话,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吸附充分。
在吸附植物提取物之后,优选用水或者有机溶剂水溶液清洗合成吸附剂。作为清洗合成吸附剂中使用的水溶液,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回收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pH7以下的水,也可以使用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列举丙酮、甲醇、乙醇等,从在饮食品中使用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乙醇。含有的有机溶剂的浓度,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回收率的观点出发,为0~20%,优选为0~10%,更加优选为0~5%。
在该清洗工序中,优选在SV(空间速度)=0.5~10[h-1]的通液速度,并且作为相对于合成吸附剂的通液倍数为1~10[v/v]的条件下,除去吸附于合成吸附剂的杂质。进一步,从杂质的除去效果和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回收率的观点出发,优选在SV=0.5~5[h-1]的通液速度,并且在作为通液倍数为1~5[v/v]的条件下进行清洗。
接下来,洗脱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作为洗脱液优选有机溶剂水溶液或者碱性水溶液。
作为有机溶剂水溶液,可以使用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体系,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列举丙酮、甲醇、乙醇等。其中从用于饮食品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乙醇。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浓度,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回收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70%,进一步优选为30~60%,更加优选为30~50%。
作为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洗脱中使用的碱性水溶液,可以使用碱金属盐以及碱土类的碱性水溶液,优选为钠类的碱性水溶液,例如可以优选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等。另外,优选碱性水溶液的pH为7~14的范围。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回收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9~14,特别优选为10~13.5。作为pH为7~14的钠类水溶液,可以列举4%以下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N-碳酸钠水溶液等。可以在碱性水溶液中混合水溶性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的浓度,从咖啡因和儿茶素的分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9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0~50%,更加优选为0~20%。
在洗脱工序中,作为用于洗脱的碱性水溶液使用pH相互不同的2种以上的碱性水溶液,可以使这些碱性水溶液按照pH低的顺序接触合成吸附剂。可以在各个pH区域内脱附不同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或者其它成分。
优选在SV(空间速度)=2~10[h-1]的通液速度,在作为相对于合成吸附剂的通液倍数为1~30[v/v]的条件下洗脱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从生产性以及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回收率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在SV=3~7[h-1]的通液速度,作为通液倍数为3~15[v/v]的条件下进行洗脱。
合成吸附剂可以在精制处理之后通过使用规定的方法进行再利用。具体而言,通液如乙醇这样的有机溶剂,将吸附于合成吸附剂上的咖啡因等不需要的成分洗脱。或者,通液如氢氧化钠这样的碱性水溶液进行清洗,从而可以将合成吸附剂上残留的水溶性成分全部脱附。进一步也可以组合通过水蒸气的清洗。
用碱性水溶液洗脱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洗脱液为碱性,但是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通常优选将洗脱液的pH调节至7以下,更加优选pH调节至1~6,进一步优选为1~5,尤其优选为2~4。具体而言,可以利用通过酸中和、通过电透析除去碱金属离子,或者用离子交换树脂除去碱金属离子。作为离子交换树脂,特别优选使用H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从工序的简便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进行pH调节。作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具体而言可以使用Amberlite200CT、IR120B、IR124、IR118(供应商:美国Rohm and HaasCompany)、DIAION SK1B、SK1BH、SK102、PK208、PK212(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等。
为了提高味道以及稳定性,优选将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洗脱液浓缩,固液分离除去析出物。浓缩可以通过减压蒸馏、薄膜蒸馏、膜浓缩等来实施。作为浓缩倍率,从味道以及析出物的分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500倍,进一步优选为2~250倍,特别优选为2~125倍。浓缩后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浓度,从味道和析出物的分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70%,进一步优选为0.2~50%,特别优选为0.5~25%。作为固液分离的具体操作,可以列举过滤和/或离心分离处理等。
固液分离的方法可以使用在食品工业中能够使用的方法。例如,作为用膜过滤进行固液分离的情况下的膜过滤条件,温度优选为5~70℃,进一步优选为10~40℃。从达成所规定的浊度的观点出发,膜孔径优选为0.1~10μm,从过滤所需要的时间和浑浊成分的分离性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为0.1~5μm,特别优选为0.1~2μm。膜孔径的测定方法可以列举使用了水银压入法、泡点试验、细菌过滤法等的通常的测定方法,优选使用用泡点试验求得的值。在膜过滤中使用的膜的材质可以使用高分子膜、陶瓷膜、不锈钢膜等。
另外,离心分离机优选分离板型、圆筒型、卧螺型等通常的机器。作为离心分离条件,温度优选为5~70℃,进一步优选为10~40℃,转速和时间优选为调节成规定的浊度的条件。例如,在分离板型的情况下,优选为在3000~10000rpm,进一步优选为5000~10000rpm,特别优选为6000~10000rpm下,优选0.2~30分钟,进一步优选0.2~20分钟,特别优选0.2~15分钟。
另外,从色调稳定的观点出发,优选将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洗脱液进行脱色。作为具体的脱色操作,可以通过使儿茶素精制物直接与选自活性炭、活性白土以及酸性白土中的至少1种接触,或者将儿茶素精制物分散或者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水溶液中使之接触于选自活性炭、活性白土以及酸性白土中的至少1种,来进行脱色。
在希望进一步降低苦味的情况下,可以用具有单宁酶活性的酶处理植物提取物。从呈味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吸附于合成吸附剂之前进行酶处理。其中优选单宁酶。例如,可以列举培养曲霉(Aspergillus)属、青霉菌(Penicillium)属、根霉(Rhizopus)属的单宁酶生产菌而得到的单宁酶。其中优选来自米曲霉的单宁酶。
具体而言,在作为具有单宁酶活性的酶的市售品中,可以利用果胶酶PL AMANO(Amano Enzyme Inc.制造)、半纤维素酶AMANO90(Amano Enzyme Inc.制造)、单宁酶KTFH(KIKKOMANCORPORATION制造)等(都是商品名称)。本发明中进行的具有单宁酶活性的酶处理,即酶反应优选用单宁酰基水解酶EC3.1.1.20(TanninAcyl Hydrase EC3.1.1.20)等进行。作为市售品,可以列举商品名称为“Tannase”(KIKKOMAN CORPORATION制造)以及单宁酶“三共”(三共公司制造)等。
具有单宁酶活性的酶优选具有500~100,000U/g的酶活性,如果为500U/g以下的话,为了在工业限制的时间内处理则需要大量的酶,如果为100,000U/g以上的话则由于酶反应速度过快,因此难以控制反应体系。在此1Unit表示在30℃的水中水解1μmol的单宁酸中所含的酯键的酶量。在此具有单宁酶活性是具有分解单宁的活性,只要具有本活性可以使用任意的酶。
在用具有单宁酶活性的酶处理时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浓度优选为0.1~22%,进一步优选为0.1~15%,特别优选为0.5~10%,特别更优选为0.5~3%。
相对于植物提取物中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1g,以优选为1~300Unit,进一步优选为3~200Unit,特别优选为5~150Unit的方式添加具有单宁酶活性的酶。
为了得到最合适的酶活性,酶处理的温度优选为0~70℃,进一步优选为0~60℃,特别优选为5~50℃。
为了结束酶反应,可以使酶活性失活。酶失活的温度优选为70~100℃,另外,其保持时间优选为10秒到20分钟。如果失活温度过低则因为短时间内难以使酶充分失活而进行反应,从而不能在所希望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没食子酸酯体率的范围内停止酶反应。另外,如果到达失活温度后保持时间过短,由于难以使酶活性充分失活从而酶反应会进行。另外,如果保持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非表型异构化,因而不优选。
酶反应的失活方法可以通过分批式或者如板型热交换机的连续式进行加热来停止。另外,在单宁酶处理的失活结束之后,可以通过离心分离等操作将植物提取物净化。
从防止由于蒸煮或者焙烧工序等的热而导致的儿茶素类含量的降低的观点出发,将得到的儿茶素精制物配合到糖霜谷物食品优选将含有儿茶素精制物的糖类溶液喷到已成型的谷物食品或者使谷物食品浸渍于含有儿茶素精制物的糖类溶液中来进行包覆。在此,谷物食品的成型包括将谷类原料进行蒸煮、冷却、压扁、成型、膨胀、干燥以及焙烧的工序,从上述的观点出发,更加优选在焙烧工序结束之后添加儿茶素精制物。另外,也可以预先在谷物主体中配合一部分儿茶素精制物等的儿茶素制剂。
在进行包覆处理的情况下,可以将儿茶素精制物溶解或者分散于水中,向其中配合糖类用加热装置搅拌溶解糖类,或者在加热溶解了糖类的溶液中溶解儿茶素精制物之后,使用通常的吐出装置包覆成型后的谷物食品表面。另外,也可以一次将含有糖类和/或增粘剂的溶液喷雾于成型后的谷物食品上,进一步附着含有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的儿茶素精制物以及糖类的溶液。作为具体的包覆处理,例如可以列举喷到置于传送带上的谷物食品上的传送带方式、喷在滚筒内移动的谷物食品的滚筒方式等。在此,从包覆后的干燥的容易性、在糖霜谷物食品中含有高含量的儿茶素的观点,糖类均匀结晶化形成良好的霜状的观点出发,含有儿茶素精制物的糖类溶液中的儿茶素类浓度优选为0.01~15%,进一步优选为0.5~11%,特别优选为0.6~9%。另外,含有儿茶素精制物的糖类溶液中的固体成分中的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的比例优选为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5%,更加优选为5~15%,特别优选为7~13%。另外,该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中儿茶素类所占的比例优选为4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80%,更加优选为50~75%,特别优选为60~70%。从包覆后的干燥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配合有儿茶素精制物的糖类溶液中的糖类浓度优选为60~86%,进一步优选为70~85%,特别优选为75~84%。
另外,将含有儿茶素精制物的糖类溶液附着于成型后的谷物食品的量,从糖霜谷物食品的口味(品尝时的甜味)、口感、包覆后的干燥的容易性、在糖霜谷物食品中含有高含量的儿茶素类的观点出发,优选该糖类溶液中的固体成分在糖霜谷物食品中为3~70%,进一步优选为5~60%,特别优选为10~50%。
作为包覆谷物食品中能够使用的糖类的形态,可以列举白砂糖、上等白糖、黄糖(soft brown sugar)、异构化液体糖(葡萄糖果糖液体糖、砂糖混合异构化液体糖、果糖葡萄糖液体糖)、蜂蜜、枫糖、饴糖等。
另外,作为物质,可以列举单糖类、二糖类以及多糖类,更具体而言,可以列举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木糖、核糖、甘露糖、山梨糖醇、糊精、还原糊精等。
本发明中的糖霜谷物食品其形态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片状(Flaked)谷物、膨化(puffed)谷物、谷物片(shredded cereal)、挤压膨化谷物(extruded expanded cereal)、格兰诺拉(granola)以及如格兰诺拉的食品等。本发明的糖霜谷物食品的制造方法除了使之含有儿茶素类的情况以外,都可以按照对应于上述谷物食品的形态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即,在制造谷物食品中,可以通过常用方法将谷类原料进行蒸煮、冷却、压扁、成型、膨胀、干燥以及焙烧等。
谷物食品的主要原料为各种谷类,其形态有谷粒和谷粉两种。有直接使用谷粒的情况和与谷粉混合使用的情况。在将谷粉与谷粒混合的情况下,或者只使用谷粉的情况下,使用湿式膨化机(cookingextruder)成型为粒状(膨化颗粒)。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原料的谷粒,可以列举玉米、大米、糙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薏苡、裸麦、荞麦、小米、黍子、稗子、高粱、苋菜(amaranth)。另外,还包括大豆、小豆、绿豆、蚕豆、菜豆等豆类。
作为本发明中的谷物食品的原料可以只使用上述谷粒等,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乳化剂、粘结剂、糖类、天然或者人工甜味料、巧克力、可可、食盐、调味料、香辛料、油脂、着色料、干燥蔬菜、干燥水果、坚果类、维生素类、矿物质添加剂、食物纤维、蛋白质等。这些添加物的配合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揉进生坯中,也可以一起混进所述糖类溶液中,另外也可以附加于包覆了所述糖类溶液之后的半成品上。
作为乳化剂,可以列举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等。这些乳化剂在蒸热处理时具有防止玉米粒彼此粘着的作用。
另外,通过挤出机造粒时摩擦减小,难以造成过度损坏,还可以防止在造粒后造粒物彼此粘着。
作为粘结剂,可以使用淀粉、胶类、增粘剂,这些可以少量添加。
作为油脂,可以列举玉米油、芝麻油、大豆油、小麦胚芽油、椰子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
在糖类中包括单糖类、二糖类、以及多糖类,例如葡萄糖、果糖、乳糖、蔗糖、麦芽糖、木糖、核糖、甘露糖、山梨糖醇、糊精、还原糊精等,这些可以使用一种或者两种以上。另外,同样也可以使用蜂蜜、枫糖、饴糖等。
在天然或者人工甜味料中,也可以并用例如甜菊、糖精的钠盐或者钙盐、甜精(cyclamate)、阿斯巴甜等。糖类以相对于100份的谷物片为10~50份,优选为20~40份的比例使用。该量可以根据原料谷类的种类以及所要得到的最终产品的性质适当增加。
作为干燥蔬菜,可以使用胡萝卜、菠菜等。
作为干燥水果,可以列举苹果、葡萄干、草莓、番木瓜等。另外,也可以使用杏仁、松仁、核桃等坚果类、其他可可膏(Cacao mass)、可可脂等可可类。
可以使用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烟酸等维生素类;无机铁、血红素铁(heme iron)、钙、钾、镁、锌、铜、硒、锰、钴、碘、磷等矿物质类;难消化性糊精、结晶纤维素、苹果纤维、麦麸、米糠、玉米麸、木材纤维等食物纤维。另外,作为蛋白质可以是植物性蛋白质也可以是动物性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中优选大豆蛋白质、小麦蛋白质等粉末,动物性蛋白质中特别优选使用肉末、乳酪蛋白、蛋白粉。
实施例
<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测定方法>
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测定将儿茶素制剂(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或者其精制物)用蒸馏水稀释,使用过滤器(孔径:0.8μm)过滤之后,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SCL-10AVP),安装十八烷基导入液相色谱仪用填充柱L-Column TM ODS(4.6mmφ×250mm:财团法人化学物质评价研究机构制造),在柱温为35℃下,使用A液和B液通过梯度法来进行。移动相A液为含有0.1mol/L醋酸的蒸馏水溶液,B液为含有0.1mol/L的醋酸的乙腈溶液,样品注入量为20μL,在UV检测器波长为280nm的条件下进行。
<单宁的测定方法>
单宁的测定通过酒石酸铁法,使用没食子酸乙酯作为标准液,作为没食子酸的换算量求得。(参考文献:“绿茶多酚”饮食品用功能性原材料有效利用技术系列No.10)。用5mL酒石酸铁标准液使5mL样品发色,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25mL,在540nm下测定吸光度,通过没食子酸乙酯根据分析曲线求得单宁。
酒石酸铁标准液的调制:用蒸馏水将100mg硫酸亚铁七水合物和500mg酒石酸钠·钾定容至100mL。
磷酸缓冲液的调制:混合1/15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1/15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调节至pH7.5。
<芸香苷的测定方法>
用过滤器(0.45μm)过滤样品溶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Waters2695,WATERS制造),安装柱(Shimpach VP ODS,150×4.6mmI.D.),在柱温为40℃下用梯度法进行分析。移动相A液为含有0.05%磷酸的蒸馏水溶液,B液为甲醇溶液,在流速为1mL/分钟,样品注入量为10μL,UV检测器波长为368nm的条件下进行。另外,梯度的条件如下所述。
<黄酮醇类的测定>
(1)样品的水解
在5mL样品溶液中添加200μL巯基乙醇、500μL2N的盐酸。
之后用干式恒温器(Dry block bath)(AS ONE Corporation制造)在120℃下加热40分钟,冷却。
(2)分析
通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水解后样品溶液中存在的杨梅素、槲皮素以及山奈酚。另外,定量通过梯度法进行,其分析方法与上述“芸香苷的测定”相同。
(3)黄酮醇类的总量
作为通过上述分析定量的杨梅素量、槲皮素量以及山奈酚量的总和求得。
<咖啡因的测定方法>
使用下述的装置。
HPLC(日立制作所制造)
绘图仪(plotter):D-2500,检测器(detector):L-4200
泵:L-7100,自动进样器:L-7200
柱:Inertsil ODS-2,内径2.1mm×长250mm
分析条件如下所述。
样品注入量:10μL,流量:1.0mL/min
紫外线吸光光度计检测波长:280nm
洗脱液A:0.1mol/L醋酸水溶液,洗脱液B:0.1mol/L醋酸乙腈溶液
浓度梯度条件(体积%)
咖啡因的保留时间为27.2分钟。
根据在此求得的面积%通过标准物质求得质量%。
<儿茶素制剂水分率的测定方法>
称量2~3g儿茶素制剂,放入设定到105℃的恒温槽中2小时,将前后的质量差作为水分量,将水分量除以放入之前的儿茶素制剂质量所得到的值的百分数作为儿茶素制剂水分率。
<固体成分的测定方法>
称量样品约1g,在105℃下使之干燥3小时以上,称量,用下述式子算出。
固体成分=(干燥后的质量/干燥前的质量)×100
<浊度的测定方法>
浊度的测定按照JIS K0400-9-10(水质-浊度的测定)进行。测定装置使用浊度计/透过率计(HM-150,积分球式,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吸收样品池10mm。稀释福尔马肼标准液(400度)(关东化学公司制造)[5~100度(福尔马肼)]制作标准曲线。测定调节为固体成分0.5%的水溶液的样品的散射光的强度(τd)和全部透过光的强度(τt),计算τd/τt×100,根据标准曲线求得样品的积分球浊度[度(福尔马肼)]。
<吸光度的测定方法>
使用日立分光光度计(U-3310),使用光程长为10mm的Dispocell(PMMA制造)测定样品的固体成分为1.0%的水溶液样品在400~900nm下的吸光度。将此时671.5nm的值作为吸光度(Abs)。
<粘度的测定方法>
粘度测定使用B型粘度计(20℃),将3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测定样品预先用旋转式搅拌机搅拌数小时,充分溶解。
<儿茶素制剂(i)的调制>
将100g含有咖啡因的儿茶素类组合物(POLYPHENONE HG,商品名称,Tokyo Food Techno制造)在常温、250rpm的搅拌条件下悬浊于490.9g95%乙醇水溶液中,投入20g活性炭(KURARAY COAL GLC,商品名称,Kuraray Chemical Co.,Ltd.制造)和100g酸性白土(MIZUKAACE#600,商品名称,水泽化学公司制造)之后,持续搅拌约10分钟。然后用10分钟滴加409.1g的40%乙醇水溶液,之后直接在室温下持续约30分钟的搅拌处理。之后,用2号滤纸将活性炭和沉淀物过滤之后,通过0.2μm薄膜过滤器进行再次过滤。最后在滤液中添加200g离子交换水,在40℃、25Torr下馏去乙醇,将其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的儿茶素制剂(i)。
另外,儿茶素制剂(v)和(vii)作为含有咖啡因的儿茶素类组合物分别使用三井农林公司制造的POLYPHENONE70A(红褐色)和POL-JK(淡绿色)。
儿茶素制剂(ii)~(iv)通过混合儿茶素制剂(vii)和(i)来调制。
(儿茶素制剂(vi)的调制)
用热水提取绿茶叶(大叶种)之后,通过喷雾干燥得到绿茶提取物。该绿茶提取物中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浓度为30.8%。
接下来,用离子交换水稀释成该绿茶提取物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浓度为1%。接下来使800g的该稀释液吸附于柱(内径为50mm×高180mm,容积353.3mL)中填充的200mL苯乙烯类合成吸附剂(SP70,商品名称,三菱化学公司制造)。接下来,将300mL离子交换水、400mL30%乙醇水溶液依次通液于合成吸附剂,洗脱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接下来,在合成吸附剂中通液400mL50%乙醇水溶液,洗脱多酚组合物。另外,本分离操作全部以使流速SV=0.8~1.2[h-1]的方式进行流量调节。然后,通过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洗脱液馏去乙醇并除去不溶物,再通过冷冻干燥除去水分,得到儿茶素制剂(vi)(淡黄色)。上述各儿茶素制剂的成分分析值如表1所示。
表1:
(A)杨梅素、(B)槲皮素、(C)山奈酚、(D)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实施例>含有儿茶素的糖霜谷物食品的制造和评价
按照表2所示的配合比调制含有儿茶素制剂的糖类溶液。首先将2.8g离子交换水加入到一次性铝杯(容量50ml上部(下部)直径×深度(mm)φ61(φ42)×33)中,按照表2所示的配合比称量儿茶素制剂(i)~(vii)溶解于其中。在其中投入10.00g上等白糖(三井制糖厂制造)调制浆料状的含有儿茶素精制物的糖类溶液。将该一次性铝杯置于调节至100℃的电热板上,搅拌至浆料状的含有儿茶素精制物的糖类溶液中的上等白糖溶解。
未包覆的谷物食品(纯谷物食品)使用市售的玉米片(Nissin CiscoCo.,Ltd.制造)。将25.0g的纯谷物食品加入到一次性铝盘(上部尺寸130×112,下部尺寸102×88,高度55(mm))中置于电热板上。将装有所述含有儿茶素制剂的糖类溶液的一次性铝杯的一部分变形为嘴形作为注入口,从该注入口中将全部溶解的含有儿茶素制剂的糖类溶液浇注到全部纯谷物食品上。进一步用刮勺搅拌混合使纯谷物食品表面被糖液均匀地包覆。接下来,将一次性铝盘放入预先加热到100~110℃的烤箱中,每5分钟搅拌谷物食品,进行加热干燥15分钟。之后,在室温下放凉15分钟,称量糖霜谷物食品。通过该称量值求得在糖霜谷物食品上附着的糖类溶液中的固体成分量(g)。
按照以下的标准评价使用的含有儿茶素制剂的糖类溶液在谷物食品上的包覆性,以及得到的糖霜谷物食品的外观。另外,在评价之后将糖霜谷物食品在设定至105℃的恒温干燥器中加热2小时,测定在干燥器内冷却恢复到室温之后的糖霜谷物食品的质量,进一步根据该值和儿茶素制剂中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百分率(%)求得儿茶素类相对于糖霜谷物食品干燥物质量的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1)在谷物食品上的包覆性
在将含有儿茶素制剂的糖类溶液包覆于纯谷物食品时,从能不能均匀包覆以及其操作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按照以下的标准进行评价。
5:非常良好(能够非常均匀地包覆)
4:良好(能够均匀地包覆)
3:稍微良好(能够大致均匀地包覆)
2:稍微不好(加热溶解时粘度高,稍微难以均匀地包覆)
1:不好(加热溶解时粘度非常高,不能包覆)
(2)糖霜谷物食品的外观状态
在加热干燥包覆有含有儿茶素精制物的糖类溶液的谷物食品的时候,目测评价由于谷物之间的凝聚和搅拌而破坏所产生的碎片化的谷物碎片的量,基于此按照以下的标准评价糖霜谷物食品的外观。
3:良好(谷物碎片少)
2:稍好(谷物碎片稍多)
1:不好(谷物碎片多)
[表2]
从表1和表2的结果可知,通过使用儿茶素制剂(i)、(ii)、(iii)、(iv)、(v)和(vi),可以调制对纯谷物包覆性优异的含有儿茶素的糖类溶液。另外,还可知通过使用这些含有儿茶素的糖类溶液,可以制造即使含有高含量的儿茶素类,外观仍优良的糖霜类谷物食品。
尽管将本发明与其实施方式一起进行说明,但是,除非特别指定,本发明并不限于说明的任意详细部分,可以在不违反附加的权利要求所示的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广泛的解释。
本申请基于2010年9月21日在日本进行专利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210899主张优先权,在此作为参照并将其内容作为本说明书记载的一部分引入。

Claims (13)

1.一种糖霜谷物食品,其中,
所述糖霜谷物食品含有相对于糖霜谷物食品干燥物质量为0.1质量%以上的儿茶素类,该糖霜谷物食品的包覆原料中的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的比例为1质量%以上,包覆原料中的(A)杨梅素、(B)槲皮素以及(C)山奈酚的含量之和与(D)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及(E)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之和的比以质量比计((A)+(B)+(C)的含量)/((D)+(E)的含量)为0.01~0.09,并且该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中的儿茶素类的比例为40质量%以上,
通过在糖霜谷物食品的包覆原料中配合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从而使该包覆原料中含有儿茶素类,
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的固体成分中的芸香苷的含量为0.0001~2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霜谷物食品,其中,
糖霜谷物食品中的儿茶素类的含量相对于糖霜谷物食品干燥物质量为0.2~10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霜谷物食品,其中,
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从选自茶、葡萄、苹果以及大豆中的至少1种得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霜谷物食品,其中,
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的固体成分中的单宁的含量为40质量%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糖霜谷物食品,其中,
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的固体成分中的咖啡因的含量为0.0001~10质量%。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糖霜谷物食品,其中,
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是使绿茶提取物与活性炭、酸性白土和/或活性白土接触后的物质。
7.一种糖霜谷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将谷物食品成型之后,用糖类溶液包覆该谷物食品,所述糖类溶液包含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糖类溶液中的儿茶素类的浓度为0.01~15质量%,所述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中,固体成分中的儿茶素类的比例为40质量%以上,包覆原料中的(A)杨梅素、(B)槲皮素以及(C)山奈酚的含量之和与(D)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及(E)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之和的比以质量比计((A)+(B)+(C)的含量)/((D)+(E)的含量)为0.01~0.0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糖霜谷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将含有儿茶素精制物的糖类溶液喷在谷物食品上来进行包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糖霜谷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将谷物食品浸渍于含有儿茶素精制物的糖类溶液中来进行包覆。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糖霜谷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糖类溶液中的固体成分中的糖类以外的固体成分的比例为1质量%以上。
11.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糖霜谷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以使所述糖类溶液中的固体成分在糖霜谷物食品中为3~70质量%的方式附着所述糖类溶液。
12.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糖霜谷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所述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制成固体成分为0.5质量%的水溶液时的浊度为40度(福尔马肼)以下。
13.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糖霜谷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所述含有儿茶素类的植物提取物的精制物制成固体成分为1.0质量%的水溶液时在671.5nm下的吸光度为0.4以下。
CN201180045430.XA 2010-09-21 2011-09-20 糖霜谷物食品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1185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0899A JP5767452B2 (ja) 2010-09-21 2010-09-21 フロストシリアル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210899 2010-09-21
PCT/JP2011/071331 WO2012039376A1 (ja) 2010-09-21 2011-09-20 フロストシリアル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8554A CN103118554A (zh) 2013-05-22
CN103118554B true CN103118554B (zh) 2014-10-01

Family

ID=45873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5430.XA Active CN103118554B (zh) 2010-09-21 2011-09-20 糖霜谷物食品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51857A1 (zh)
JP (1) JP5767452B2 (zh)
CN (1) CN103118554B (zh)
WO (1) WO20120393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17133B2 (en) * 2015-04-23 2020-04-14 Nutriati,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ving anti-nutritionals from a feed stock
JP6646417B2 (ja) * 2015-11-30 2020-02-14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ぶどう種子ポリフェノールを含有するカフェイン含有飲料
CN106153807A (zh) * 2016-06-16 2016-11-23 苏州大学 一种蚕茧层活性物质总黄酮的评价方法
JP7112789B2 (ja) * 2020-12-28 2022-08-04 株式会社Zero Plus 菓子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21822A0 (fi) * 2002-10-14 2002-10-14 Raisio Benecol Oy Elintarvike
CN100361599C (zh) * 2002-10-23 2008-01-16 克尔塞根控股有限公司 抗氧化组合物
US8940350B2 (en) * 2005-11-23 2015-01-27 The Coca-Cola Company Cere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high-potency sweeteners
CN101019586B (zh) * 2006-02-14 2012-09-05 株式会社伊藤园 饮料
EP1844664B1 (en) * 2006-04-10 2009-12-02 Barilla G. e R. Fratelli S.p.A. A food preparation in the form of a bar, containing functional ingredients (vitamins C and E, catechins) for preventing degenerative phenomena caused by oxidizing agents
JP2008200032A (ja) * 2007-01-24 2008-09-04 Kao Corp パン類
JP5517412B2 (ja) * 2007-05-24 2014-06-11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
JP2011030521A (ja) * 2009-08-04 2011-02-17 Kao Corp シリアル食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39376A1 (ja) 2012-03-29
US20130251857A1 (en) 2013-09-26
CN103118554A (zh) 2013-05-22
JP2012065556A (ja) 2012-04-05
JP5767452B2 (ja)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8553B (zh) 谷物食品及其制造方法
Hadidi et 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Ultrafiltration-Assisted alkaline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 (UUAAIP)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alfalfa protein isolate for human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 comparison, physic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CN101686701B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
CN103118554B (zh) 糖霜谷物食品及其制造方法
MX2009002413A (es) Extractos derivados de la caña de azucar y un proceso para su manufactura.
US9682112B2 (en) Ultrasound-assisted continuous extraction for complete fragmentation of cocoa beans into fractions
CN101600352B (zh) 面包
CN101573046A (zh) 多酚组合物中涩味的减轻
KR20200065928A (ko) 귀리분말 제조방법
TW200847929A (en) Cakes
JP5726535B2 (ja) アブラナ科植物由来のグルコシノレート含有搾汁組成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US9119867B2 (en) Polyphenol composition
EP2876139B1 (en) Anthocyanin-pigment color developer
JP5215911B2 (ja) 茶飲料
JP2011030521A (ja) シリアル食品
JP4997087B2 (ja) ケーキ類
CN101600353B (zh) 点心类食品
CN105076916B (zh) 一种食品添加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Apinanthanuwong et al. Starch digestibility of cooked rice as influenced by 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tea types (Camellia sinensis): An in vitro study
EP1696742A1 (en) Bean germ extracts
Murugesh et al. Applications of enzymes in processing green tea beverages: Impact on antioxidants
Dueik et al. 10 Inclusion of Polyphenols
CN114403445A (zh) 一种桑叶黄酮的提取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CN113194735A (zh) 粉末绿茶提取组合物
JP2004254666A (ja) おり下げ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