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6166B - 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 ip核用户逻辑接口扩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 ip核用户逻辑接口扩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6166B
CN103106166B CN201210561702.8A CN201210561702A CN103106166B CN 103106166 B CN103106166 B CN 103106166B CN 201210561702 A CN201210561702 A CN 201210561702A CN 103106166 B CN103106166 B CN 103106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lp
read
response
cpld
pc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17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6166A (zh
Inventor
张宇
秦信刚
熊庭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ngji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70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Original Assignee
70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0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0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2105617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06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06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6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6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6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s Control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发明提出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IP用户逻辑接口扩展方法,该方法是在已有PCIE?IP的事务包(TLP)接口上扩展一个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通过上述扩展装置,实现了协议无关的通用用户逻辑接口。相比TLP用户接口的IP而言,电路设计者无需了解复杂的PCIE协议即可针对PCIE?IP进行设计复用,从而提高了IP模块的易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 IP核用户逻辑接口扩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PCIE总线控制器IP设计,以及PCIEIP复用领域。
背景技术
PCIE协议复杂、其功能模块设计费时,因此在PCIE控制器芯片的设计过程中通常会采用IP复用的形式,将PCIE这部分功能集成到设计中。目前,绝大部分面向ASIC或FPGA的PCIEIP核为用户(逻辑电路设计者)提供的是基于PCIE事务层的事务包(TLP)接口,即PCIE核将来自PCIE总线的TLP数据包直接提交给用户,由设计人员对TLP的内容进行解析,提取出相关的总线命令参数。同样,当通过PCIE事务层TLP接口对总线操作命令进行应答时,也是由用户将数据封装成对应格式的TLP包,再通过PCIEIP核进行发送。由此可见,在复用上述PCIEIP时,设计者必须对PCIE数据包格式以及命令应答规则等协议细节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无形中增加了PCIEIP核复用的工作量。
为了在PCIEIP核复用过程中避开繁杂的PCIE协议规范,提高PCIEIP的易用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协议无关的PCIEIP核用户逻辑接口的扩展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已有PCIEIP核的TLP接口之上扩展一个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该装置可对TLP进行处理以及封装,并为用户提供了一组协议无关的逻辑接口,设计者无需了解复杂的PCIE协议即可针对PCIEIP进行设计复用,从而减少了PCIE设备逻辑设计的工作量,提高了IP模块的易用性。
申请号200810106201.4的专利申请《基于PCI-E总线的直接存取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公开了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直接存取数据传输控制装置,所述直接存取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内嵌在FPGA芯片中,用于完成PCIE设备自身发起的总线读写交易的控制;该PCIE总线的直接存取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由寄存器监控单元、寄存器、解码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信用处理单元组成。在FPGA芯片上形成用户逻辑控制单元和直接存取数据传输控制装置,采用IP复用技术在FPGA芯片上形成缓存器和PCIE总线接口。该发明主要是面向PCIE直接存取数据传输操作(由设备自身发起命令请求)并设计了一套控制装置,而本发明则是针对PCIE目标读写操作(由远端的设备发起命令请求)并设计了相应的用户接口转换控制装置。
申请号200910139394.8的专利申请《一种基于PCIE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提出一种基于PCIE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将具有发送数据的第一写请求事务包发送给数据接收端;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未收到数据接收端反馈的成功写入的信息,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写请求事务包。数据接收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数据发送端的带有发送数据的第一写请求事务包;对所述第一写请求事务包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无误,则向所述数据发送端反馈成功写入的信息。该专利主要是解决PCIE事务层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问题,而本专利则是提出了一种方法,将PCIE事务层接口转换为协议无关的用户逻辑接口,以提高PCIEIP的易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IP用户逻辑接口的扩展方法。
本发明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IP用户逻辑接口的扩展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在基于TLP接口的PCIEIP核外部扩展一个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
(2)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直接对PCIEIP的TLP接口进行操控,完成PCIE目标读写操作的协议相关处理;
(3)用户逻辑通过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的用户逻辑接口,对PCIE目标读写操作进行响应;
其中,该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用于实现PCIEIP核TLP接口到协议无关通用接口的转换。
所述的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该装置包括:1)状态机,用于实现目标读写控制转换的控制。2)TLP解析模块,对接收到的TLP进行解析,并保存相关PCIE命令的参数。3)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用于对PCIE读请求进行拆分,使其读应答操作符合PCIE协议规范(如TLP最大包长度、地址边界限制)。4)应答TLP封装模块,将需要返回的读数据或状态封装成TLP包。5)命令接口控制模块,对目标命令接口信号进行控制,并将命令信号从PCIE时钟域同步到用户时钟域。6)写数据FIFO,用于缓存、同步PCIE写操作数据。7)读数据FIFO,用于缓存、同步待返回的PCIE读操作数据。
所述的一套PCIEIP协议无关的用户逻辑接口,通过该接口可以完成目标内存、I/O及扩展ROM读写操作的控制,其信号定义为:
目标命令接口信号,其包含目标命令请求指示(tgt_req)、目标读写指示(tgt_rd_wrn,高为读/低为写)、目标地址(tgt_addr[a:0])、目标读写长度(tgt_length[b:0])、首段字节使能(tgt_first_be[c:0])、末段字节使能(tgt_last_be[c:0])以及基地址寄存器(BAR)命中指示(tgt_bar_hit[6:0],第0位至第5位分别表征BAR0至BAR5的命中,第6位表征扩展ROMBAR命中)。
数据通路接口信号,其包含目标FIFO读指示(tgt_fifo_rd)、目标FIFO写指示(tgt_fifo_wr)、目标FIFO输出(tgt_fifo_dataout[m:0])以及目标FIFO输入(tgt_fifo_datain[n:0])。
绝大部分现有的PCIEIP核为用户提供的是TLP接口。TLP接口的使用中,需要对PCIE协议细节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复用此类PCIEIP具有相当的工作量,且容易出错。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IP用户逻辑接口的扩展方法的优点是:在已有PCIEIP核的TLP接口之上扩展出一组协议无关的用户逻辑接口,该接口简单易用,使用者无需深入了解PCIE协议即可进行IP复用,完成PCIE目标读写控制。本发明提高了PCIEIP的易用性,实际运用中可降低PCIE设备的开发难度,缩短开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口转换装置的状态机示意图;
图3为TLP解析中对关键命令参数进行提取的示意图;
图4为应答TLP拆分中的关键参数的计算算法示意图;
图5为利用用户逻辑接口完成目标读写操作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协议无关的PCIEIP核用户逻辑接口的扩展方法,在基于TLP接口的PCIEIP核外部扩展一个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直接对PCIEIP的TLP接口进行操控,完成PCIE目标读写操作的协议相关处理。用户逻辑则是通过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的用户逻辑接口,对PCIE目标读写操作进行响应。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实现了PCIEIP核TLP接口到协议无关的通用接口的转换。
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的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七个子模块:状态机101、TLP解析模块102、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103、应答TLP封装模块104、命令接口控制模块105、写数据FIFO106、读数据FIFO107。
状态机101是接口转换装置的核心控制模块,其状态变迁如图2所示。系统复位后,状态机的初始状态为IDLE。随后,根据TLP解析模块102解析出的命令进行跳转:
如果检测到内存写请求,则进入MEM_WR状态,此状态中内存写操作数据被存入写数据FIFO106中,数据全部写入写数据FIFO106后再进入WR_REQ状态,该状态中命令接口控制模块105负责控制外部接口发出写命令。随后再进入WAIT_BK_READ状态,由用户逻辑将内存写数据从写数据FIFO106全部读出后,返回IDLE状态;
如果检测到I/O写请求,则进入IO_WR状态,并将I/O写操作数据存入写数据FIFO106。随后进入WR_REQ状态,该状态中命令接口控制模块105负责控制外部用户接口发出写命令,之后进入WAIT_BK_READ状态,等待用户逻辑将I/O写数据从写数据FIFO106中读出,数据读出后进入IO_WR_CPL状态,该状态中由应答TLP封装模块104封装应答TLP并通过PCIE核将之发送,最后返回IDLE状态;
如果检测到内存读或I/O读请求,则进入READ状态。在READ状态下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103依照PCIE协议规范对读请求应答进行拆分,得出首次应答需要返回的数据量。然后跳转到READ_REQ状态,该状态中命令接口控制模块105负责控制外部接口发出读命令。随后再进入READ_WAIT状态,等待用户逻辑将读数据写入读数据FIFO107。根据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103的拆分结果,READ_WAIT中检测到读数据FIFO107中如果已经存有足够数量的数据时,状态机跳转到READ_CPLD状态,此时由应答TLP封装模块104进行应答TLP封装,之后通过PCIE核发送应答TLP。随后状态机进入NEXT_RD_CPLD_CHK状态,由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103进一步判断是否已经将全部读数据返回。如果还有数据待返回,则继续进行应答拆分并跳转到READ_WAIT状态,完成剩余应答TLP的发送。在NEXT_RD_CPLD_CHK状态若检测到读请求应答全部完成,则转入IDLE状态。
TLP解析模块102负责将接收到的TLP命令包的包头进行解析,从中提取命令参数(如命令类型、地址、数据长度等)。以3个双字(DW)长度的内存读写请求TLP头部为例,其定义如图3所示。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通过PCIEIP核的TLP接收接口,获得原始的TLP信息。命令类型通过FMT和TYPE字段进行判断,并将Address、Length、FirstDWBE、LastDWBE这四个命令参数分别锁存到address_reg、length_reg、first_dw_be_reg和last_dw_be_reg中,由命令接口控制模块105驱动外部用户逻辑接口上的tgt_addr、tgt_length、tgt_first_be、tgt_last_be信号。由于内存读、I/O读和I/O写命令需要进行应答操作,对于这些命令,TLP包头中的TC、Attr、RequesterID以及TAG字段也必须被锁存,应答TLP封装模块104在进行应答TLP封装时,需要用到上述四个字段的信息。
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103负责按照PCIE协议规范对内存读请求应答进行拆分。PCIE内存读请求长度最大可达4096字节,然而单个读请求应答TLP的最大有效负载一般不能达到4096字节。依据PCIE协议,应答TLP需要满足:1)单个应答TLP负载长度不能超过规定的TLP最大负载长度(由PCIE核的MAX_PAYLOAD_SIZE参数定义,大小在128字节至4096字节之间);2)单个应答TLP无法返回全部读数据时,可以采用多个应答TLP完成;3)多个应答TLP的负载数据必须在64或128字节对齐的地址边界上中断,该地址边界由PCIE核的RCB(ReadCompletionBoundary)参数定义;4)单个应答TLP如果可以包含全部读请求数据,其负载数据可以跨越RCB定义的地址边界。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103计算出当前应答TLP的起始地址(this_cpld_tlp_addr)、当前应答TLP的双字长度(this_cpld_tlp_dw_len)、当前应答TLP的字节使能(this_cpld_tlp_byte_en)、以及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remaining_dw_len)这四个关键参数信息,并提交给应答TLP封装模块进行应答TLP的封装。上述关键参数信息的计算方法如图4所示,在状态机处于READ状态时,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103计算出第一次读应答所需的信息。其中,当前应答TLP的起始地址就是原始的读请求地址。如果读请求的长度小于等于规定的TLP最大负载长度(以双字为单位),则本次读请求只需一个应答TLP即可返回全部读数据,此时按照图4中的M2条款计算其它三个应答参数;如果读请求的长度大于规定的TLP最大负载长度,则需要多个应答TLP才能返回全部的读数据,此时该读请求的首个应答TLP其它参数的计算方法如图4中M3条款所描述。当状态机处于NEXT_RD_CPLD_CHK状态时,上一个应答TLP已经通过PCIEIP核发送出去,此时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103需要计算接下来的读应答所需的参数信息。当前应答TLP的起始地址参数的更新算法如M4条款所示。如果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小于等于规定的TLP最大负载长度,表示接下来的将是本次交易中的最后一个应答TLP,其它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如M5、M7和M8条款所示;如果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大于规定的TLP最大负载长度,则至少还要发送两个应答TLP才能完成本次交易,而接下来的应答TLP的参数计算方法如M6条款所示。
应答TLP封装模块104根据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103的拆分结果,结合TLP解析模块102所锁存的TC、Attr、RequesterID以及TAG字段,按照PCIE应答TLP格式将TLP数据包头部设置好,TLP有效负载则是从读数据FIFO107中获取,通过PCIE核的TLP发送接口将读数据返回。
命令接口控制模块105负责驱动外部用户逻辑接口上的tgt_req、tgt_rd_wrn、tgt_addr、tgt_length、tgt_first_be、tgt_last_be及tgt_bar_hit信号。由于用户时钟与PCIE时钟不一定来自相同的时钟源,因此该模块还需要将命令接口信号从PCIE时钟域同步到用户时钟域。
写数据FIFO106和读数据FIFO107主要分别用户缓存、同步读数据与写数据。对于写数据FIFO106,其容量设定为PCIE核的最大包长度即可(单次写请求的数据量不会超过定义的TLP最大包长)。对于读数据FIFO107,其容量需设定为4KB(PCIE的最大读请求长度)。
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实现了PCIEIPTLP接口到通用接口的转换。针对目标读写操作,该用户逻辑接口的控制流程如图5所示。
步骤S1:用户逻辑在用户时钟的每个上升沿检测tgt_req,如果tgt_req为高,则表示有目标请求发出;
步骤S2:用户逻辑在tgt_req为高时检测tgt_rd_wrn,高电平表示读请求,低电平表示写请求;
步骤S3及S5:用户逻辑在tgt_req为高时读取tgt_addr、tgt_length、tgt_first_be、tgt_last_be及tgt_bar_hit命令参数信息;
步骤S4:用户逻辑控制tgt_fifo_wr和tgt_fifo_datain将全部数据写入FIFO即可完成本次读请求的控制,数据的FIFO写入过程可以插入等待周期。
步骤S6:用户逻辑控制tgt_fifo_rd,将全部读数据从tgt_fifo_dataout端口读出,当后端逻辑将全部写请求数据从FIFO取出后,本次写请求完成。与S4一样,从FIFO读出数据时可以插入等待周期,以满足后端一些慢速功能模块的时序要求。
综上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IP用户逻辑接口的扩展方法,提高了PCIEIP模块的易用性,该发明可以运用到PCIE控制器芯片的设计中。

Claims (3)

1.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IP用户逻辑接口的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在基于TLP接口的PCIEIP核外部扩展一个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
(2)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直接对PCIEIP的TLP接口进行操控,完成PCIE目标读写操作的协议相关处理;
(3)用户逻辑通过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的用户逻辑接口,对PCIE目标读写操作进行响应;
其中,该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用于实现PCIEIP核TLP接口到协议无关通用接口的转换;
所述的目标读写控制转换装置;包括:状态机,TLP解析模块,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应答TLP封装模块,命令接口控制模块,写数据FIFO,读数据FIFO;
所述的状态机,用于实现目标读写控制转换的控制;
所述的TLP解析模块,对接收的TLP进行解析,并保存相关PCIE命令的参数;
所述的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用于对PCIE读请求进行应答拆分,使读应答符合PCIE协议规范;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计算出当前应答TLP的起始地址this_cpld_tlp_addr、当前应答TLP的双字长度this_cpld_tlp_dw_len、当前应答TLP的字节使能this_cpld_tlp_byte_en、以及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remaining_dw_len这四个关键参数信息,并提交给应答TLP封装模块进行应答TLP的封装;
在状态机处于READ状态时,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计算出第一次读应答所需的信息,其中,当前应答TLP的起始地址就是原始的读请求地址;如果读请求的长度小于等于规定的TLP最大负载长度,长度以双字为单位,则本次读请求只需一个应答TLP即可返回全部读数据,通过公式
this_cpld_tlp_dw_len=length_reg,this_cpld_tlp_byte_en={last_dw_be_reg,first_dw_be_reg},remaining_dw_len=0来计算当前应答TLP的双字长度this_cpld_tlp_dw_len、当前应答TLP的字节使能this_cpld_tlp_byte_en、以及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remaining_dw_len这三个关键参数信息;如果读请求的长度大于规定的TLP最大负载长度,则需要多个应答TLP才能返回全部的读数据;其中length_reg为长度寄存器返回的数据;last_dw_be_reg为末段双字使能寄存器返回的值;first_dw_be_reg为首段双字使能寄存器返回的值;
通过公式
t h i s _ c p l d _ t l p _ d w _ 1 e n = { M a x _ P a y l o a d _ S i z e _ i n _ D W - l e n g t h _ r e g [ ( log M a x _ P A Y L O A D _ S I Z E _ i n _ B y t e 2 - 1 ) : 2 ] } ;
this_cpld_tlp_byte_en={4'b1111,first_dw_be_reg};
r e m a i n i n g _ d w _ l e n = l e n g t h _ r e g - { M a x _ P a y l o a d _ S i z e _ i n _ D W - l e n g t h _ r e g [ ( log M a x _ P A Y L O A D _ S I Z E _ i n _ B y t e 2 - 1 ) : 2 ] } ;
来计算当前应答TLP的双字长度this_cpld_tlp_dw_len、当前应答TLP的字节使能this_cpld_tlp_byte_en、以及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remaining_dw_len这三个关键参数信息;其中Max_Payload_Size_in_DW为双字最大负载长度值;其中Max_Payload_Size_in_Byte为字节最大负载长度值;
当状态机处于NEXT_RD_CPLD_CHK状态时,上一个应答TLP已经通过PCIEIP核发送出去,此时读请求应答拆分模块需要计算接下来的读应答所需的参数信息;当前应答TLP的起始地址参数的更新算法如下this_cpld_tlp_addr={(this_cpld_tlp_addr[31:2]+this_cpld_tlp_dw_len),2'b00};
如果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小于等于规定的TLP最大负载长度,表示接下来的将是本次交易中的最后一个应答TLP,通过公式this_cpld_tlp_dw_len=remaining_dw_len;remaining_dw_len=0来计算当前应答TLP的双字长度this_cpld_tlp_dw_len以及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remaining_dw_len,判断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remaining_dw_len是否等于1,在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remaining_dw_len等于1时,通过公式this_cpld_tlp_byte_en={4’b0,last_dw_be_reg}来计算当前应答TLP的字节使能this_cpld_tlp_byte_en,在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remaining_dw_len不等于1时,通过公式this_cpld_tlp_byte_en={last_dw_be_reg,4’b1111,}来计算当前应答TLP的字节使能this_cpld_tlp_byte_en;
如果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大于规定的TLP最大负载长度,则至少还要发送两个应答TLP才能完成本次交易,而接下来的应答TLP的参数计算方法如下:this_cpld_tlp_dw_len=Max_Payload_Size_in_DW;this_cpld_tlp_byte_en=8’hFF;remaining_dw_len=remaining_dw_len-Max_Payload_Size_in_DW,来计算当前应答TLP的双字长度this_cpld_tlp_dw_len、当前应答TLP的字节使能this_cpld_tlp_byte_en、以及未应答数据的双字长度remaining_dw_len这三个关键参数信息;
所述的应答TLP封装模块,将需要返回的读数据或状态封装成应答TLP包;
所述的命令接口控制模块,对目标命令接口信号进行控制,并将命令信号从PCIE时钟域同步到用户时钟域;
所述的写数据FIFO,用于缓存、同步PCIE写操作数据;
所述的读数据FIFO,用于缓存、同步待返回的PCIE读操作数据;
通过上述扩展转换装置,在基于TLP接口的PCIEIP之上实现了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协议无关用户逻辑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IP用户逻辑接口的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IE协议无关的用户逻辑接口,该用户逻辑接口的信号定义为:
目标命令接口信号,其包含目标命令请求指示tgt_req、目标读写指示tgt_rd_wrn,高为读/低为写、目标地址tgt_addr[a:0]、目标读写长度tgt_length[b:0]、首段字节使能tgt_first_be[c:0]、末段字节使能tgt_last_be[c:0]以及BAR命中指示tgt_bar_hit[6:0],当有命令发出时,目标读写控制转换模块令目标命令请求指示有效一个时钟周期,于此同时将目标读写指示、地址、长度、首/末段字节使能、以及BAR命中指示信号设置好,通过上述信号,用户逻辑可以获得完整的PCIE读写命令参数;
数据通路接口信号,其包含目标FIFO读指示tgt_fifo_rd、目标FIFO写指示tgt_fifo_wr、目标FIFO输出tgt_fifo_dataout[m:0]以及目标FIFO输入tgt_fifo_datain[n:0],用户逻辑通过目标FIFO写指示tgt_fifo_wr和目标FIFO输入tgt_fifo_datain[n:0],将PCIE读操作的数据返回;通过目标FIFO读指示tgt_fifo_rd与目标FIFO输出tgt_fifo_dataout[m:0]将PCIE写操作数据读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IP用户逻辑接口的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用户逻辑接口,通过该接口,用户可以完成PCIE内存、I/O以及扩展ROM目标读写操作的控制。
CN201210561702.8A 2012-12-22 2012-12-22 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 ip核用户逻辑接口扩展方法 Active CN103106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1702.8A CN103106166B (zh) 2012-12-22 2012-12-22 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 ip核用户逻辑接口扩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1702.8A CN103106166B (zh) 2012-12-22 2012-12-22 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 ip核用户逻辑接口扩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6166A CN103106166A (zh) 2013-05-15
CN103106166B true CN103106166B (zh) 2016-02-17

Family

ID=48314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1702.8A Active CN103106166B (zh) 2012-12-22 2012-12-22 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 ip核用户逻辑接口扩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061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0211B (zh) * 2013-10-12 2017-10-03 丁贤根 一种基于uvm平台的pcie回环自检测的方法
CN106257434B (zh) * 2015-06-16 2019-04-3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强型外设互连协议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294225A (zh) * 2015-06-29 2017-01-04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读取方法、对端设备及控制器
CN105512072B (zh) * 2015-12-09 2019-02-12 天津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pb总线和opb总线的转换装置
CN105550146B (zh) * 2015-12-09 2018-07-24 天津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pb总线和ips总线之间的桥装置
CN107679008A (zh) * 2017-10-17 2018-02-0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用户接口的ip核及优化ip用户接口的方法
CN110134629B (zh) * 2019-05-20 2021-12-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FPGA的NVMe SSD PCIe数据包解析方法
CN111198829B (zh) * 2019-12-30 2021-03-19 山东方寸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IFO master接口、具有该接口的FPGA及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6318A (zh) * 2008-05-12 2008-1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pci-e总线的直接存取数据传输控制装置
CN102253909A (zh) * 2011-06-30 2011-11-23 济南大学 Fpga环境下多用途pci接口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6318A (zh) * 2008-05-12 2008-1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pci-e总线的直接存取数据传输控制装置
CN102253909A (zh) * 2011-06-30 2011-11-23 济南大学 Fpga环境下多用途pci接口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linx PCI-Express核总线接口设计与实现;董永吉 等;《电子技术应用》;20111231;第37卷(第8期);第135-138页 *
基于IP Core的PXI Express接口DMA引擎设计;刘兆庆 等;《电子测量技术》;20120731;第35卷(第7期);第43-50页 *
基于IP核的PCI Express接口;徐天 等;《计算机工程》;20091231;第35卷(第24期);第239-24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6166A (zh) 2013-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6166B (zh) 一种协议无关、可支持目标读写操作的pcie ip核用户逻辑接口扩展方法
CN106951388A (zh) 一种基于PCIe的DMA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427846B (zh) 动态可重构高速串行总线中错误控制方法
CN103530211B (zh) 一种基于uvm平台的pcie回环自检测的方法
CN103578535B (zh) 用于读取nand快闪存储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77505A (zh) 一种主、从设备之间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方法
US20100017656A1 (en) System on chip (SOC) device verification system using memory interface
CN105653409B (zh) 一种基于数据类型转换的硬件仿真器验证数据提取系统
CN102750249B (zh) 上位机与下位机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04550A (zh) 基于ad9959的多通道同步波形发生器
CN112948295B (zh) 一种基于axi4总线的fpga与ddr高速数据包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2053936B (zh) Fpga通过ddr2接口与dsp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86488B (zh) 用于内存系统的电压与时序校准方法
CN102394720A (zh) 一种信息安全校验处理器
CN103793263A (zh) 一种基于PowerPC处理器的DMA事务级建模方法
CN105512072B (zh) 一种基于apb总线和opb总线的转换装置
CN110209358B (zh) 一种基于FPGA的NVMe设备存储速度提升方法
CN101452482B (zh) 用于搜索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36639A (zh) 一种可传输多种算法参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4685480A (zh) 关于芯片套接字协议的网络
US20020019895A1 (en) Bus system and command delive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243650B (zh) 基于fpga的具有组态功能的核电站安全级仪控系统及方法
KR20130011805A (ko) 시뮬레이션 장치 및 그의 시뮬레이션 방법
CN104331385A (zh) 一种串行外围接口的高速半硬件实现方法
CN108628776B (zh) 一种数据读写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000, No.1, Canglong North Road, Fenghuang Industrial Park,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o. 709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Address before: 430074 No. 718, Luoyu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O.709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3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1 Baihe Road, Guandong Industrial Park,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lingjiu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1, Canglong North Road, Fenghuang Industrial Park,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o. 709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