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3661B - 修正由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及纺织机 - Google Patents

修正由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及纺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3661B
CN103103661B CN201210377807.8A CN201210377807A CN103103661B CN 103103661 B CN103103661 B CN 103103661B CN 201210377807 A CN201210377807 A CN 201210377807A CN 103103661 B CN103103661 B CN 103103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parameter
weaving loom
determined
corr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78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3661A (zh
Inventor
M·于丁
B·莫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eter Ingolstad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ieter Ingolstad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eter Ingolstadt GmbH filed Critical Rieter Ingolstad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103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3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3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3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2Counting, measuring, recording or registe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1Sl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Loom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修正由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及纺织机。具体地,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修正在牵伸纤维条(2)的纺织机的区域内由纤维条(2)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其中在牵伸所述纤维条(2)的过程中持续地或间歇性地确定所述参数。本发明提出,至少有时依赖于停机之后所确定的参数与停机之前所定义的参考值(14)的偏差来修正在纺织机停机之后所确定的参数的量值。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纺织机,其具有用于牵伸纤维条(2)的装置以及控制和/或调节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设置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修正由纤维条(2)的条厚度决定并且在纺织机的区域内确定的参数。

Description

修正由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及纺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修正在牵伸纤维条的纺织机的区域内由所述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其中在牵伸所述纤维条的过程中,持续地或间歇性地确定所述参数。此外,还描述了一种具有用于牵伸纤维条的装置以及控制和/或调节单元的纺织机。
背景技术
为了在纺织机(例如自调匀整并条机(Regulierstrecke,调节并条机))的牵伸过程中监控纤维条的质量,公知的是要确定其条重量(即,每单位纤维条长度的质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所确定的值最终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和/或用作调节纺织机牵伸机构(Streckwerks)的基础。为了能检测条重量,纺织机通常配设有相应的机械式传感器(例如呈所谓的出条压辊(Abzugsscheiben,引出盘)的形式,所述出条压辊相互之间的距离由条厚度决定)。传感器另一方面又传送由控制和/或调节单元检测的并且被相应地进一步处理的测量值。
已知的传感器在纺织机持续运行时经常提供相当可靠的测量值,但是特别是在高负荷运行机器时在较长的停机阶段之后会出现明显的测量误差。这是由于参与测量的组件在停机期间冷却了下来。在随后开始牵伸过程之后,首先执行整个纺织机以及与其一起的所提到的组件的加热阶段。如果现在借助上面所提到的传感器来确定条重量(其中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是基于单个测量元件对距离的评估),则在加热阶段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与温度相关的测量误差。
为了补偿这种测量误差,早已公知的是,在纺织机的确定位置处使用温度传感器,并且将相应测量的温度值作为用于修正被监测的纤维条厚度的基础。然而,这种修正措施仅在有限的情况下适合于完全消除所述测量误差。这是由于能够总是仅在个别部位测量温度,从而局部的波动会被部分地忽略。另外,纺织机的运行时间与温度上升之间绝不存在固定的关系,以至于相应的修正曲线仅能够在有限的情况下被预先计算。这会导致,例如当在机器上加工不同的材料时,其表现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机器由于制造和装配公差的原因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表现也会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以及一种纺织机,其允许对代表纤维条的条厚度的参数实施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的修正。
所述目的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来实现。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修正在牵伸纤维条的纺织机的区域内由所述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纤维条的牵伸过程中,所述参数被持续地或间歇地确定,其中,至少有时依赖于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所确定的所述参数相对于在停机之前所定义的参考值的偏差来修正在停机之后所确定的所述参数的量值。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修正在牵伸纤维条的纺织机的区域内由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具有如下特征,至少有时(zeitweise)依赖于纺织机停机之后所确定的参数与停机之前所定义的参考值的偏差来修正停机之后所确定的参数的量值。换句话说,修正所确定的参数不是依赖于相应的温度值来进行的。而是将在较长停机之后待被观察的实际测量误差用作为修正该参数的基础。如果这个测量误差很高,即在纺织机停机后所确定的参数的量值与在停机之前所记录的参考值差异很大,那么,这就表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在停机期间被剧烈冷却。停机之后所确定的参数的量值必须相应地被大幅度地修正。然而,如果停机之后测量的参数仅稍微偏离该参考值,则仅需要相对小的修正,其中该参考值代表在停机之前被确定的参数的量值。
换言之,本发明是基于以下的构思:在纺织机运行期间,也就是在纤维条的牵伸过程中,连续地或者以预定时间间隔(Zeitabschnitten)检测由被牵伸的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其中,这个参数例如可以涉及测量条厚度的传感器的测量信号、基于该测量信号计算出的条重量,或者也可以涉及相应的值相对于理论值的绝对或相对偏差。如果纺织机停机,则纺织机会逐渐冷却下来。由此在重新启动后会出现错误测量,因为参与测量的元件仅缓慢地并且以不同的速度升高至运行温度。由此,即使室温和纤维条厚度在纺织机停机期间并未改变,但是在停机之后该参数的量值也会偏离于濒于停机之前测量的量值。
因此,现在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是,在停机之后测量的参数的量值参照这样的一个值被修正,该值由停机所引起的停机之后测量出的参数与停机之前测量出的量值之间的偏差决定。在此,通过所述参考值来考虑停机之前所测量的量值,在说明书的描述过程中还会对其进行详细说明。结果是,最终可以确保被监测的参数的修正后的量值(测量信号、条重量、条重量相对于理论值的偏差等)对应于真实的(wahren)量值。
此外有利的是,该参考值对应于在停机之前最后所确定的参数的量值或者在停机之前所确定的限定数量的参数的量值的平均值。在前者的情况下可以这样设置,总是被监测的参数的最后测出的测量值或者由其计算出的量值被存储在纺织机的相应存储器中。如果是按计划或者由故障造成的纺织机的停机,则总是提供一个值,可以考虑在恢复牵伸机构的运行之后将该值作为参考值。这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纺织机停机期间条厚度保持不变。由此,在恢复运行时,被监控的参数的量值同样应该与停机之前测量出的量值相一致。这个停机之前测量出的量值因此特别适合用作参考值。可选地,还可以考虑不使用单个值而使用在停机之前所确定的相应参数的多个量值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值。由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来均衡测量波动。将这些量值进行平均的时间间隔或者待被平均的值的数目在此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有利的是,如果停机之后即时(unmittelbar,直接)确定的参数的量值处于参考值之下,则至少在定义的时间段(Zeitraum)增大在停机之后确定的参数的量值;或者,如果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参数的量值处于所述参考值之上,则至少在定义的时间段减小在停机之后确定的参数的量值。在此情况下,停机之后所确定的参数的量值以如下方式被修正:使得所述参数的量值尽可能地对应于真实的值,也就是对应于在停机之前所确定的值。在此,通常向下对停机之后所确定的值进行修正。这是由于监测纤维条厚度的传感器的构件在停机期间发生由温度引起的收缩。其间距变得较大,使得传感器检测的纤维条厚度过大。如果现在于停机之后向下修正相应的测量值或者由其得出的参数,那么在相应的强有力的(starker)修正下会重新获得其实际的量值。
此外,有利的是,这些参数在纺织机停机之后被修正的量值从初始值开始持续地或呈阶梯式地、优选地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减小。为此,要考虑的是,纺织机的单个构件在恢复运行之后会被逐渐地加热到运行温度。由温度决定的或者换言之由停机决定的测量误差因此会随着增加的运行而总是会变得较小,其中这种减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指数函数来表示。结果,有利的是,还能够不断地减小在停机之后参数被修正的量值。在此,这种减小可以连续地或者也可以逐步地实现,其中,在后者情况下,参数被修正的量值总是在预先给定的时间间隔之后被减小。在此,该参数总是经过一定的时间以相同的量值来被修正,其中从此时间间隔到彼时间间隔减小该量值,直到最终不再进行修正。可选地,能够同样有利的是,单个时间间隔的持续时间从此时间间隔至彼时间间隔被延长。此外,在某种程度上有利的是,从此时间间隔至彼时间间隔减小参数被修正的量值。换言之,参数的量值由此例如经过第一时间段T1时向下修正第一量值X1,经过第二时间段T2时向下修正第二量值X2,经过第三时间段T3时向下修正第三量值X3,依此类推,其中,X3<X2<X1,并且T3>T2>T1。
此外,有利的是,该参数在纺织机停机之后被修正的量值依赖于在纺织机的一个或多个构件的区域内(例如在牵伸机构的区域内)在停机之后测量的温度来进行计算。在此,适当的是,选择的该量值越小,测量出的温度就越高,这是因为高温能够表明短的停机时间。最终,优选地基于指数函数来减小修正量值,直到在一个确定的由初始修正量值决定的时间间隔之后,不再进行修正。
此外,有利的是,所述参数在纺织机停机之后被修正的初始值对应于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参数的量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或在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参数的多个量值的平均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值。经修正的参数在停机之后即时的情况下基本上呈现为在停机之前存在的量值。由此,在停机之后的一定时间间隔可观测到的由温度或停机决定的测量误差被完全地消除了。如果在停机之前参数例如具有量值X,其同时用作为参考值,而当重新开始牵伸操作时具有量值Y,由此可获得被修正的量值,其通过用Y减去X和Y之间的差值而得出。新的量值在数学上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Y(修正后的)=Y-(Y-X)。在进一步的时间延续过程中,用以修正参数的量值最终被逐步地减小,其中,在这方面,请参照上面的描述。
另外,有利的是,在纺织机停机之后仅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来执行参数的修正,其中所述时间段优选地在每次停机之后并且特别地依赖于在纺织机(例如牵伸机构)的一个或多个构件的区域内的温度而被重新计算。为了确定合适的时间段,可以执行系列试验,从这些实验可以清楚在哪一个时间段之后先前停机的纺织机或者其用于监测条厚度的传感器重新具有它们的运行温度。如果此时间在牵伸运行恢复之后流逝,则也可以终止参数的修正,因为现在可以得出,不再存在受停机限制的测量误差。所提及的时间段在此可以被确定为绝对量,或者也可以依赖于每次停机之后的实际停机时间来重新予以计算。在这种情况下,短暂停机阶段后紧跟着相对短的修正阶段。
此外,还有利的是,修正所述参数的时间段被分成为多个时段(Zeitfenster),其中,所述参数被修正的量值在一个时段之内是恒定的并且同时小于先前的各时段的量值。修正量值的减少也可逐级地进行(如上文已经指出的),其中单个时段总是具有相同的长度,但是或者也可以使单个时段包括减少或增大的持续时间。
特别有利的是,在所述参数被修正的过程中,所述时间段的长度由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参数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值决定。如果该差值相对较大,则意味着存在大的测量误差,这是由于纺织机的停机阶段以及由此其冷却阶段较长。在这种情况下,较长的修正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传感器相应地需要很多时间以便再次升温至其运行温度。相反,如果该差值相对较小,则表明停机时间短。所确定的参数由此必须根据相关测量元件的较少冷却的情况而且仅以相对较短的时间段来加以修正。
另外,还有利的是,所述参数在纺织机停机之后一直以连续或阶梯式减小的量值来进行修正,直到修正后的参数对应于所述参考值。最终可以在这个时间点假定,参与条厚度测量的传感器再次具有其运行温度。可选地,当然还可以考虑的是,一旦该参数与参考值之间的差落入到所定义的极限值之下,则取消修正。
此外,有利的是,在纺织机停机之后一直以连续或阶梯式减小的量值来修正所述参数,直到之前确定的纤维条长度或者纤维条质量已经通过所述纺织机。以上所述的值易于监测,并且能够推断纺织机在停机之后可能的重新加热。此外,该参数的修正在离开一定的纤维条长度起将不再具有意义,因为在此期间可能已经发生纤维条厚度的波动,并且由此该参数必须呈现的不再必然是该参考值。
此外,还有利的是,在纺织机停机之后一直以连续或阶梯式减小的量值来修正所述参数,直到在纺织机的定义的位置处测量出的温度具有停机之前即时确定的量值。最终可以在这个时间点假定,所监测的参数不再遭受由停机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可选地,当然还可以考虑的是,一直修正该参数直到所述温度取所定义的最大值。该最大值例如可以对应于纺织机的最高运行温度。在此,温度测量的位置被选择为,使得所测量的值代表用于检测条厚度的传感机构(Sensorik)的温度。由此相应的温度探测器应优选地设置在传感机构的温度感测元件的区域中。然而,在相应的校准过程中,也可以考虑纺织机的其它位置。
还有利的是,在纺织机停机之后一直以连续或阶梯式减小的量值来修正所述参数,直到纺织机的一个或多个参量,例如纺织机的牵伸机构的拉伸率被手动地或者借助于控制和/或调节单元来加以改变。由此,在这种情况下,被监测的参数会自动地发生变化,因为优选地使用由纤维条厚度决定的数值作为参数。依赖于参考值的参数修正最后不再有意义并由此被中止。
此外,有利的是,在纺织机停机之后所述参数的修正仅在纺织机的停机时间超过定义的极限值的时候进行。相反,如果停机时间仅达几分钟,则不一定需要相应的修正,特别是因为在停机后测量出的参数的量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值仅非常小。优选地,仅当停机时间达到至少30分钟的时候才进行修正。
同样可确定的是,如果停机时间比预先给定的极限值要长,例如两小时,则不进行修正。
特别有利的是,在纺织机停机之后所述参数的修正仅在如下的时候进行,即:当所述参考值与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参数的量值之间的差值、或者所述参考值与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该参数的多个量值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超过定义的极限值的时候。这种扩展方案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对于过小的偏差不能绝对肯定地确定,该差值是否是由于温度的波动或由于纤维条厚度的实际波动而引起的。例如可以设置为,使得所监测的参数为纤维条的条重量相对于理论值的相对偏差(A%)。在这种情况下,当停机后的偏差(A%)与作为参考值存储的偏差(A%-参考)相差至少一个到两个百分点时,修正才是有意义的。
此外,有利的是,在纺织机停机之后所述参数的修正仅在如下的时候进行,即:当在纺织机的定义位置处在停机之前与停机之后测量的温度之间的差值超过所定义的极限值(例如10℃)时。在此,该温度直接显示出,在停机期间究竟是否发生显著的冷却,其中这种显著的冷却最终会导致对用于监控条厚度的传感器的影响,并从而产生相应的测量误差。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的特征在于,其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被设置为用于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来修正有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并且在纺织机的区域内所确定的参数。关于单个特征的可能的变化和/或组合类似地适用于这些方法,所有描述的特征可以单个地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予以实现,只要没有明显的矛盾。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会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以侧视图示出了自调匀整并条机;
图2示意性示出了在自调匀整并条机的选定位置处的被监测的参数以及温度的变化走向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图形,并附加有经修正的参数的变化走向(Verlauf);以及
图4示意性示出了在自调匀整并条机的选定位置处的被监测并经修正的参数以及温度的可选的变化走向。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进料罐(Vorlagekanne)
2 纤维条
3 牵伸机构
4 辊对
5 砑光辊对
6 储存盘
7 罐
8 停机之前的参数的变化走线
9 停机之后的参数的变化走向
10 经修正的参数的变化走向
11 停机之前的温度的变化走向
12 停机期间的温度的变化走向
13 停机之后的温度的变化走向
14 参考值
15 最小值
A% 条重量相对于理论值的偏差
T 温度
t 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侧视图中示意性示出了自调匀整并条机,其作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的实例。在牵伸操作期间,从多个所谓的进料罐1中分别取出纤维条2并将其输送到并条机的各牵伸机构3。该牵伸机构3通常是由三个或更多个辊对4组成,辊对4分别具有一个下辊和一个上辊,并且通过不同的转数致使纤维条2拉伸(Verzug)以及由此的均匀性
在牵伸机构3之后,被牵伸的纤维条2最终借助于砑光辊对5被输送到旋转的储存盘6并通过储存盘6盘绕地存储在空罐7中。
为了在牵伸过程中监控所述均匀性,优选在牵伸机构的区域内或砑光辊对的区域内设置一个用于监测纤维条厚度的传感器(未示出)。这种传感器通常配置有采样部件(Abtastorgane),该采样部件的精度或者说测量值取决于各构件的温度。
如果例如由于系统错误或手动关闭操作,现在进入纺织机的停机状态,则纺织机以及与其一起的传感器会冷却下来。图2至图4示出了典型的温度的变化走向,其中以标记11来标识停机之前的温度的变化走向,并且以标记12来标识停机期间的温度的变化走向。如从该变化走向看到的,直至开始停机(时刻t1),温度(在纺织机的选定位置处例如在传感器的区域中被测量)几乎都是恒定的。如果纺织机的运转的构件最终保持静止,则温度会逐渐地降低直到时刻t4,到该时刻牵伸过程重新开始(为了清楚的目的,没有示出位于时刻t2和t3之间的温度的变化走向)。从时刻t4起,测得的温度终于又开始升高(参见用标记13标识的温度的变化走向),其中温度最终在时刻t8时达到其在停机之前所具有的值。
最后获得经监测的参数的量值的时间的变化走向的附图(在图示的实例中,就该参数而言,涉及条重量相对于理论值的百分比偏差;然而,可选择地,由传感器传输的测量值、由此计算出的条厚度、条质量或其它由纤维条2的拉伸(Verzug)决定的数值同样可被监测或以图形方式显示)。
如图2所示,在停机之前该参数的量值围绕一定的平均值波动,并在此表示被牵伸的纤维条2的条重量(见曲线8)。
如果纺织机停机(时刻t1),则牵伸过程停止,并且传感器终止其测量活动(t1与t4之间的时间段)。
从纺织机重新运行的时刻(t4)起,传感器最终又再次提供测量值,该测量值由于纺织机的冷却以及由此的传感器的冷却而存在相应的误差(fehlerbehaftet)。这样,即使条厚度在停机期间并未改变(毕竟纤维条2在停机期间未被继续输送),由该测量值计算出的条重量与在控制和/或调节单元中存储的相应的理论值之间的偏差(A%)在时刻t4时显著地高于在停机之前所确定的值。结果,在恢复牵伸操作开始的时候还要记录由停机或温度引起的测量误差,其反映在至时刻t1和时刻t4的参数的量值的差异中。然而,由于在传感器与纺织机的其它构件一起从时刻t4起被逐步地加热到运行温度,所以测量误差的量值或者说该参数与实际值的偏差(A%)随时间持续地减小。在停机之后所确定的参数的曲线因此近似采用在图2中以标记9标识的变化走向。
然而,由于该曲线用于质量监控,并且在需要时也可用作控制纺织机的(尤其是拉伸的)调节的基础,期望的是尽可能地消除上述测量误差。由此现在根据本发明提出,至少有时依赖于停机之后所确定的参数与停机之前所定义的参考值14的偏差来修正纺织机停机之后所确定的参数的量值。
在此,纺织机停机之前即时记录的参数的量值或一系列相应量值的平均值可以被限定为参考值14。最后,将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参数的量值与参考值14进行比较。如果最后所述参数的量值比参考值14大一量值X,则这表示出在至时刻t4的停机期间单个构件的冷却导致了测量误差,该测量误差致使参数值增大了量值X。
为了补偿上述测量误差,本发明现在提出,从在时刻t4所确定的参数中减去与测量误差相关的(messfehlerbedingten)量值,即所述参数与参考值14之间的差值。在时刻t4,终于获得被修正的参数,其量值对应于参考值14。相类似地,最后对在时刻t4之后所确定的参数的量值进行处理,其中该参数被修正(在所示的实例中为减小)的量值持续地减小(得出图3和图4中示出的用标记10标识的曲线)。鉴于修正量值的减小,测量误差随着纺织机或传感器的加剧的升温而总是变得更小。
在此,可以从在时刻t4所确定的量值开始来计算该参数被修正的量值。因此适合的是,基于指数函数来减小从在时刻t4所确定的参数与参考值14之间的差值开始的修正量值。结果得到被监测的参数的经修正的变化走向,被监测的参数的该变化走向原则上对应于图3中以标记10示出的曲线(该曲线内的波动不是由于测量误差引起的,而是由于纤维条厚度的波动引起的,并且不需要进一步的修正)。
在优选地从于时刻t4所确定的参数与参考值14之间的差值得出所确定的参数被修正的各个量值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验或者根据经验来确定执行修正的持续时间。为此,例如,可以确定在纺织机的代表性的位置处的温度并且测量该时间,直到在引起纺织机完全冷却的停机之后所测得的温度重新升高到运行温度。此时间最终对应于对该参数的修正有意义的时间,因为此时间段结束之后的测量误差不再是由于停机期间纺织机的冷却所引起的。
此外,图4示出了在确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参数或温度来得到阶梯状的曲线变化是足够的。同样可能的是,逐步减小该参数被修正的量值。这样,在依照图4的实例中,在单个时段(t4至t5、t5至t6、t6至t7、t7至t8)内的修正量值均是恒定的,从而得出经修正的参数的锯齿状的变化走向(标记10)。
最后,图4采用了本发明的进一步有利的实施例。因此,参数的修正通常只是在较长的机器停机之后才有意义,因为仅短暂的停机时间之后(例如,停机阶段的长度小于30分钟)不会面临相关构件冷却引起的显著的相应的测量误差。也可以设计为,在停机时间超过一定极限值时才开始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修正。可选地,同样可以是有利的是,在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参数与参考值14之间的差值超过图4中所示的最小量值15时才开始修正。反之,如果该差值处于该值之下,则可以取消修正。
本发明并不限于所示的和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本申请范围内的修改比如特征的组合同样是可能的,即使这些特征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示出和描述的。
例如,当在修正阶段期间发生纺织机的重新停机时,所描述的方法当然也是能够适用的。在这里,还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如上所述的参量(温度、被监测的参数的量值、重新停机的持续时间等)作为决定是否应继续进行修正、终止修正或重新启动修正的基础。
此外,可以设想的是,所谓的预修正值(Vorab-Korrekturwert)被存储在控制和/或调节单元中。该值例如可根据停机时间的长度被计算出,并用作停机之后即时修正参数的基础。可以非常有利的是,纺织机重新启动之后,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才执行首次参数的确定。针对这种情况,总是通过存储预修正值来提供初始值,使得在重新启动纺织机之后可立即开始参数的修正。在此,确定预修正值的控制和/或调节单元可以被配置为是自学习的,其中,实际确定的或计算的修正值作为用于以后的带有可对照停机时间的停机的预修正值而被存储并且被相应地使用。

Claims (21)

1.一种用于修正在牵伸纤维条(2)的纺织机的区域内由所述纤维条(2)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纤维条(2)的牵伸过程中,所述参数被持续地或间歇地确定,其特征在于,至少有时依赖于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所确定的所述参数相对于在停机之前所定义的参考值(14)的偏差来修正在停机之后所确定的所述参数的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值(14)对应于在停机之前最后确定的所述参数的量值或者对应于在停机之前所确定的所述参数的限定数量的量值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所述参数的量值在所述参考值(14)之下,则在停机之后所确定的所述参数的量值至少在定义的时间段被增大;如果在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所述参数的量值在所述参考值(14)之上,则在停机之后所确定的所述参数的量值至少在定义的时间段被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所述参数被修正的量值从一初始值开始被持续或阶梯式地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所述参数被修正的量值从所述初始值开始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所述参数被修正的量值依赖于在停机之后测量的在所述纺织机的一个或多个构件的区域内的温度来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值对应于在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所述参数的量值与所述参考值(14)之间的差值或对应于在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所述参数的多个量值的平均值与所述参考值(14)之间的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仅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执行所述参数的修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段在每次停机之后被重新计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段依赖于在所述纺织机的一个或多个构件的区域内的温度而被重新计算。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被修正的时间段被划分成多个时段,其中所述参数被修正的量值在一个时段内是不变的,并且同时小于各先前时段中的所述参数被修正的量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被修正的时间段的长度依赖于在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所述参数与所述参考值(14)之间的差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一直以连续或阶梯式减小的量值被修正,直到经修正的所述参数对应于所述参考值(14)。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一直以连续或阶梯式减小的量值被修正,直到之前确定的纤维条长度或者纤维条质量通过所述纺织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一直以连续或阶梯式减小的量值被修正,直到在所述纺织机的定义位置处测量出的温度具有在停机之前即时确定的量值或者事先定义的最大量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一直以连续或阶梯式减小的量值被修正,直到所述纺织机的一个或多个参量被手动地或者借助于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而改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机的一个或多个参量为所述纺织机的牵伸机构(3)的拉伸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所述参数的修正仅在所述纺织机的停机时间超过一定义的极限值时执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所述参数的修正仅在所述参考值(14)与在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所述参数的量值之间的差值或者所述参考值(14)与在停机之后即时确定的所述参数的多个量值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超过一定义的极限值时执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织机停机之后,所述参数的修正仅在停机之前与停机之后在所述纺织机的定义位置处测量的温度之间的差值超过一定义的极限值时执行。
21.一种纺织机,具有用于牵伸纤维条(2)的装置以及控制和/或调节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被设置为,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修正由纤维条(2)的条厚度决定的并且在所述纺织机的区域内确定的所述参数。
CN201210377807.8A 2011-10-06 2012-10-08 修正由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及纺织机 Active CN1031036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54216A DE102011054216A1 (de) 2011-10-06 2011-10-06 Verfahren zur Korrektur einer von der Banddicke eines Faserbands abhängigen Kenngröße sowie Textilmaschine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m Verstrecken eines Faserbands
DE102011054216.7 2011-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3661A CN103103661A (zh) 2013-05-15
CN103103661B true CN103103661B (zh) 2016-09-21

Family

ID=47008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7807.8A Active CN103103661B (zh) 2011-10-06 2012-10-08 修正由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及纺织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78731B1 (zh)
CN (1) CN103103661B (zh)
BR (1) BR102012020717A2 (zh)
DE (1) DE1020110542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1465B (zh) * 2022-10-31 2023-01-17 北京聚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纺织设备的优化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1887A (en) * 1990-09-29 1994-04-12 W. Schlafhorst Ag & Co.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vel of a yarn in a textile machine
US5463556A (en) * 1992-06-17 1995-10-31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Process and device for control of an autoleveling draw frame
DE4423464A1 (de) * 1994-07-05 1996-01-11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Antriebsregelung einer Strecke
CN1448558A (zh) * 2002-04-02 2003-10-15 吕特·英格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优化纺织机调节的装置及相应的方法
CN1705777A (zh) * 2002-10-16 2005-12-07 吕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纺纱准备机和空腔谐振装置
CN1804165A (zh) * 2005-01-15 2006-07-19 吕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纺纱厂中带有控制装置的准备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9194B1 (en) * 1998-06-12 2002-12-3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Adjusting drawfr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1887A (en) * 1990-09-29 1994-04-12 W. Schlafhorst Ag & Co.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vel of a yarn in a textile machine
US5463556A (en) * 1992-06-17 1995-10-31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Process and device for control of an autoleveling draw frame
DE4423464A1 (de) * 1994-07-05 1996-01-11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Antriebsregelung einer Strecke
CN1448558A (zh) * 2002-04-02 2003-10-15 吕特·英格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优化纺织机调节的装置及相应的方法
CN1705777A (zh) * 2002-10-16 2005-12-07 吕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纺纱准备机和空腔谐振装置
CN1804165A (zh) * 2005-01-15 2006-07-19 吕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纺纱厂中带有控制装置的准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3661A (zh) 2013-05-15
BR102012020717A2 (pt) 2014-03-18
EP2578731A3 (de) 2015-04-08
DE102011054216A1 (de) 2013-04-11
EP2578731B1 (de) 2018-07-11
EP2578731A2 (de)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81594B2 (ja) 複数本の糸を用いて運転される繊維機械に、糸を一定の取り込み長で供給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5005686B2 (ja) 二重制御ループ方法及び一定張力での繊維機械への糸の供給を確保する装置
JP5904656B2 (ja) ガラスリボン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7036151A5 (zh)
US11280029B2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of a rotor spinning machine
KR101228647B1 (ko)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CN103103661B (zh) 修正由纤维条的条厚度决定的参数的方法及纺织机
US10197548B2 (en) Method of adjustment of a workstation and a yarn clearer (yarn quality sensor) on a yarn manufacturing textile machine
DE03741226T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ilicium-einkristall
TWI801408B (zh) 用來啟動經編機的方法以及經編機
KR20180015112A (ko) 폴리락트산계 모노필라멘트로 이루어지는 드럼 형상 패키지
US20170009386A1 (en) Spinn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pinning Machine with a Multiple Number of Spinning Stations
EP1990450B1 (en) Automati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working speed of a weaving loom to optimise the productivity thereof
JP2007131974A (ja) 糸品質診断方法および繊維機械
JP7000738B2 (ja) 品質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224452A (ja) 異常錘特定装置および紡績機
JP3402552B2 (ja) 織機の稼働情報表示方法
CN101462661A (zh) 一种预防卷绕机拨叉问题导致长丝染色色差的控制方法
US202101786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on of blown-film extrusion apparatus
JP2006070389A (ja) 経糸張力監視方法
JP5358470B2 (ja) 状態評価装置および状態評価方法
ITMI20071557A1 (it)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il resettaggio di un sensore di tensione di un alimentatotre di filato ad una macchina tessile
KR20130071001A (ko) 실 장력 조절 장치의 기준 작동값 설정 방법 및 재봉기의 실장력 표시 방법
KR20120073400A (ko) 마무리 압연 속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