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0457A - 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0457A
CN103100457A CN2012104321939A CN201210432193A CN103100457A CN 103100457 A CN103100457 A CN 103100457A CN 2012104321939 A CN2012104321939 A CN 2012104321939A CN 201210432193 A CN201210432193 A CN 201210432193A CN 103100457 A CN103100457 A CN 103100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process equipment
separation
combing
ro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21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0457B (zh
Inventor
张玟籍
张士楚
王恒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WEI BIO-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ZHONGWEI BIO-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WEI BIO-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ZHONGWEI BIO-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12104321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00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00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0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0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0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加工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轧辊系统,用于驱动轧辊系统的动力系统,其中,所述轧辊系统包括用于将麻作物进行破碎的碾压轧辊组,和用于将破碎的麻作物进一步破碎使麻骨与麻皮分离的分离轧辊组。本发明的设备,对麻作物施加不同方向的力,使麻皮绽裂,麻骨破碎,利于麻皮与麻骨的分离,获得麻皮用作纤维素乙醇生产的原料,纯度高。

Description

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料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麻类作物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其始终被作为纺织品的原料使用。众伟公司经过十数年的努力,成功地利用红麻等麻类作物的高纤维素韧皮部为原料,通过产业化的生产转化技术,将其转化为燃料乙醇,使麻类作物成为新兴的能源作物。
在以麻类作物,如红麻为原料制备燃料乙醇的过程中,将麻皮与麻骨分离是必不可少的工艺。作为燃料乙醇原料的麻皮,对麻纤维的长度和完整性没有要求,但若残存麻骨过多将会影响后续酶解工艺的底物纤维素的浓度和转化率,对整体生产成本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若要满足燃料乙醇工业的产业化需求,使红麻等麻类作物符合大规模能源产业生产的要求,需要专门的、高效的加工设备,将麻骨和麻皮进行有效分离,但目前尚无有关该种加工设备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新型的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加工设备,可将作为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麻类作物的麻骨和麻皮进行有效的分离。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工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轧辊系统,用于驱动所述轧辊系统的动力系统,其中,所述轧辊系统包括:
碾压轧辊组,用于将麻作物进行破碎,包括上下安装设置的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所述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动线速度相同,麻作物在所述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之间被碾压破碎,麻骨与麻皮初步分离;
分离轧辊组,设置在所述碾压轧辊组之后,包括上下安装设置的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的转动方向相反,经所述碾压轧辊组破碎的麻作物在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之间进一步破碎,麻骨与麻皮分离。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机架下端带有滑撬或机动轮。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轧辊系统还包括下梳理轧辊,设置在所述下分离轧辊之后,所述下梳理轧辊外周设置有梳齿,用于勾绕经所述分离轧辊组分离的麻皮。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梳理轧辊上方还安装有一上梳理轧辊,所述上梳理轧辊和下梳理轧辊直径比为1:1.5-2.5,且所述上梳理轧辊和下梳理轧辊的转动角速度相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梳理轧辊的直径为10-80cm;所述下梳理轧辊的直径为20-150c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梳理轧辊和下梳理轧辊的长度为0.5-5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梳理轧辊和下梳理轧辊外周均具有均匀排布的梳齿,且所述上梳理轧辊和下梳理轧辊的梳齿长相同为10-20cm,梳齿截面直径0.5-1.2cm,梳齿轴向间距5-15cm,所述上梳理轧辊的梳齿齿顶距下梳理轧辊的梳齿齿底2-5cm,所述下梳理轧辊的梳齿齿顶距上梳理轧辊的梳齿齿底2-5cm,所述上梳理轧辊和下梳理轧辊的梳齿交错排布在滚动时互不干涉。
所述上梳理轧辊和下梳理轧辊的转动角速度相同,故两者的转动线速度之比为1:1.5-2.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梳理轧辊的外周沿轴向具有15-40列梳齿,每列间隔设置有10~80个梳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梳理轧辊的外周沿轴向具有20-80列梳齿,每列间隔设置有10~80个梳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梳理轧辊的直径为所述上分离轧辊或下分离轧辊的直径的2~3倍,且所述下梳理轧辊的转动角速度与所述上分离轧辊或下分离轧辊的转动角速度相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梳理轧辊的转动线速度为所述上分离轧辊或下分离轧辊的转动线速度的2-3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梳理轧辊上、远离所述下分离轧辊的一侧安装有刮板,用于拦阻勾绕的麻皮。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碾压轧辊组通过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转动;
所述下分离轧辊通过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转动或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均通过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转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加工设备还具有以下一个或两个特征:
(1)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输送部,设置在所述加工设备的前端,将原料输送至所述轧辊系统的碾压轧辊组;
(2)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麻骨收集部和麻皮收集部,所述麻骨收集部设置在所述轧辊系统的下方,所述麻皮收集部设置在所述加工设备的后端。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碾压轧辊组前设置有喂麻输送带。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刮板后设置麻皮输送带及收集槽。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轧辊系统的下方有麻骨收集槽,可连接麻骨输送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的外周均设置有人字形轧齿,齿高为2-6cm,齿宽为0.5-1.5cm,齿间距为4-10cm,所述轧齿与所述上碾压轧辊或下碾压轧辊的圆周切向面夹角为45-60°,与圆周轴向面夹角为20-60°,且所述上碾压轧辊的轧齿齿顶距所述下碾压轧辊的轧齿齿底1.5-3cm,所述下碾压轧辊的轧齿齿顶距所述上碾压轧辊的轧齿齿底1.5-3c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是相同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的长度为0.5-5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外周具有均匀排布的轧盘,所述轧盘外周距轧辊表面高度为2.5-10cm;宽度为0.2-0.6cm,各轧盘之间的间距为1.5-2.5cm;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的轧盘在轴向上互相交叉啮合;且所述上分离轧辊的轧盘顶端距离所述下分离轧辊的轧盘底端0.8-1.5cm,所述上分离轧辊的轧盘侧面与相邻的所述下碾压轧辊的两轧盘的侧面距离独立地为0.5-0.75cm;所述下分离轧辊的轧盘顶端距离所述上分离轧辊的轧盘底端0.8-1.5cm,所述下分离轧辊的轧盘侧面与相邻的所述上碾压轧辊的两轧盘的侧面距离独立地为0.5-0.75c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是相同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是不相同的,在牵拉碾压轧辊组分离出的麻皮时,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直径、线速度的不同可以使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相互之间对麻皮形成刮擦效果,更利于麻皮的疏松和麻皮与麻骨的分离。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分离轧辊或所述上分离轧辊的外周沿轴向具有25-250排轧盘。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分离轧辊或所述上分离轧辊的各轧盘上任选地均匀分布着0~100个轧齿,各轧齿独立地齿高1.5-5cm且不高于轧盘外周距轧辊表面高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分离轧辊的各轧盘上不具有轧齿,所述上分离轧辊的各轧盘上具有0~100个轧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分离轧辊的各轧盘上不具有轧齿,所述下分离轧辊的各轧盘上具有0~100个轧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的转动角速度相同,所述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的转动角速度相同,且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的转动角速度是所述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的转动角速度的1.2-2.5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为0.3-1m/s;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为0.5-2m/s。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的长度为0.5-5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加工设备还具有以下一个或两个特征:
(i)所述动力系统为柴油机动力系统;
(ii)所述加工设备外周设有保护罩。
本发明的加工设备,有利于麻骨和麻皮的分离,尽可能减少麻皮中的麻骨及其他杂物残留,提高骨皮分离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提高了作为纤维素乙醇原料的麻皮的纯度,且麻皮纤维在强大的机械力作用下的部分损伤对后续的麻皮破碎工艺等有所助益。以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轧辊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轧辊系统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碾压轧辊或下碾压轧辊纵切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俯视上碾压轧辊或下碾压轧辊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分离轧辊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分离轧辊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分离轧辊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中分离轧辊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原料加工设备,适用于将麻类作物如红麻的麻骨和麻皮进行充分分离。本发明的原料加工设备,在不要求保存麻纤维完整性的情况下,对轧辊的齿距、齿型等做了全新设计,通过多种轧辊的反复轧压处理,尽可能减少麻皮中的麻骨及其他杂物残留,提高了麻皮原料的纯度,提高骨皮分离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能够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加工设备
本发明的加工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图未示),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轧辊系统10,用于驱动所述轧辊系统10的动力系统(图未示),其中,所述轧辊系统10包括:
碾压轧辊组,用于将麻作物进行破碎,包括上下安装设置的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所述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动线速度相同,麻作物在所述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之间被碾压破碎,麻骨与麻皮初步分离;
分离轧辊组,设置在所述碾压轧辊组之后,包括上下安装设置的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所述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的转动方向相反,经所述碾压轧辊组破碎的麻作物在所述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之间进一步破碎,麻骨与麻皮分离。
本发明中,所述轧辊系统10在机架上的安装没有特别的限制,采用常规的安装形式或方法均可。
本发明的动力系统没有特别的限制,采用惯常使用的驱动辊转动的各动力系统均可。为了直接在田间将收割晾晒的麻作物进行处理,优选采用柴油机动力系统,无需外接电源,以保证该设备可在田间各处运作,且使用柴油机为动力,可利用调整油门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该设备的转速与功率,提高了该设备对不同生长情况的红麻及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碾压轧辊组通过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转动;所述下分离轧辊通过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转动或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均通过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转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轧辊系统10中的各辊均通过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转动。
此外,机架下端优选带有滑撬或机动轮,方便推行,可在田间或公路机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轧辊系统还包括下梳理轧辊5,设置在所述下分离轧辊4之后,所述下梳理轧辊5外周设置有梳齿50,用于勾绕经所述分离轧辊组分离的麻皮。
所述下梳理轧辊5上方还可以设置有一上梳理轧辊6,所述上梳理轧辊6和下梳理轧辊5直径比为1:1.5-2.5,且所述上梳理轧辊6和下梳理轧辊5的转动角速度相同,故两者的转动线速度之比为1:1.5-2.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梳理轧辊6的直径为10-80cm;所述下梳理轧辊5的直径为20-150c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梳理轧辊6和下梳理轧辊5的长度为0.5-5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梳理轧辊6和下梳理轧辊5外周均具有均匀排布的梳齿50,且所述上梳理轧辊和下梳理轧辊的梳齿50的长度各自独立地为10-20cm,梳齿50截面直径0.5-1.2cm,梳齿50轴向间距5-15cm,所述上梳理轧辊6的梳齿50齿顶距下梳理轧辊5的梳齿50齿底2-5cm,所述下梳理轧辊5的梳齿50齿顶距上梳理轧辊6的梳齿50齿底2-5cm,所述上梳理轧辊6和下梳理轧辊5的梳齿50交错排布在滚动时互不干涉。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梳理轧辊6的外周沿轴向具有15-40列梳齿50,每列间隔设置有10~80个梳齿5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梳理轧辊5的外周沿轴向具有20-80列梳齿50,每列间隔设置有10~80个梳齿5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梳理轧辊5的直径为所述上分离轧辊3或下分离轧辊4的直径的2~3倍,且所述下梳理轧辊5的转动角速度与所述上分离轧辊3或下分离轧辊4的转动角速度相同,所述下梳理轧辊5的转动线速度为所述上分离轧辊3或下分离轧辊4的转动线速度的2-3倍。
如图1、2和3所示,所述下梳理轧辊5上、远离所述下分离轧辊4的一侧安装有刮板7,用于拦阻勾绕的麻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加工设备还包括输送部8,设置在所述加工设备的前端,将原料输送至所述轧辊系统的碾压轧辊组。
本发明的加工设备还包括麻骨收集部11和麻皮收集部9,所述麻骨收集部11设置在所述轧辊系统的下方,所述麻皮收集部11设置在所述加工设备的后端。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碾压轧辊组前设置有喂麻输送带。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刮板7后设置麻皮输送带及收集槽。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轧辊系统的下方有麻骨收集槽,可连接麻骨输送带。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的外周均设置有人字形轧齿20,如图4所示,齿高h为2-6cm,齿宽k为0.5-1.5cm,齿间距为4-10cm,所述轧齿20与所述上碾压轧辊1或下碾压轧辊2的圆周切向面夹角α为45°-60°,如图5所示,所述轧齿20与所述上碾压轧辊1或下碾压轧辊2的圆周轴向面夹角β为20°-60°,较佳为30°-60°,且所述上碾压轧辊1的轧齿20齿顶距所述下碾压轧辊2的轧齿20齿底1.5-3cm,所述下碾压轧辊1的轧齿20齿顶距所述上碾压轧辊1的轧齿20齿底1.5-3c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是相同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的长度为0.5-5m。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外周具有均匀排布的轧盘30,所述轧盘30顶端(平顶)距轧辊表面的高度S5为2.5-10cm;所述轧盘30的宽度S3为0.2-0.6cm,各轧盘30之间的间距S1为1.5-2.5cm;所述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的轧盘30在轴向上互相交叉啮合;且所述上分离轧辊3的轧盘30顶端距离所述下分离轧辊4的轧盘30底端(轧辊表面)的距离S4为0.8-1.5cm,所述上分离轧辊3的轧盘30侧面与相邻的所述下碾压轧辊4的两轧盘30的侧面距离S2各自独立地为0.5-0.75cm;同样地,所述下分离轧辊4的轧盘30顶端距离所述上分离轧辊3的轧盘30底端(轧辊表面)的距离S4为0.8-1.5cm,所述下分离轧辊4的轧盘30侧面与相邻的所述上碾压轧辊3的两轧盘30的侧面距离S2各自独立地为0.5-0.75c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是相同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是不相同的,在牵拉碾压轧辊组分离出的麻皮时,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直径、线速度的不同可以使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相互之间对麻皮形成刮擦效果,更利于麻皮的疏松和麻皮与麻骨的分离。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下分离轧辊4或所述上分离轧辊3的外周沿轴向具有25-250排轧盘30。
在另一优选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下分离轧辊4或所述上分离轧辊3的各轧盘30上任选地均匀分布有轧齿31,各轧盘30上具有0~100个轧齿31,各轧齿31独立地齿高为1.5-5cm,且不高于轧盘30顶端距轧辊表面高度S5。
在另一优选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下分离轧辊4的各轧盘30上不具有轧齿31,所述上分离轧辊3的各轧盘30上具有0~100个轧齿31。
在另一优选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上分离轧辊3的各轧盘30上不具有轧齿31,所述下分离轧辊4的各轧盘30上具有0~100个轧齿3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的转动角速度相同,所述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的转动角速度相同,且所述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的转动角速度是所述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的转动角速度的1.2-2.5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为0.3-1m/s;所述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为0.5-2m/s。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上分离轧辊4和下分离轧辊5的长度为0.5-5m。
进一步地,为防止使用加工设备处理麻类作物时破碎的麻骨或麻皮向外迸溅,避免轧辊系统对操作人员的意外伤害,可在加工设备外周设置一个或多个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可在加工设备前端(输送部)和加工设备的后端(麻皮收集部)具有开口。
本发明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案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被任何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加工设备的应用
麻类作物如红麻可以经手工送入加工设备的轧辊系统10的碾压轧辊组的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之间,也可经从加工设备前端的输送部8喂麻输送带如送入轧辊系统10的碾压轧辊组的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之间。后者是优选的。
进入碾压轧辊组后,上碾压轧辊1和下碾压轧辊2将麻杆在人字形轧齿20之间扭曲、弯折、拉扯,由于麻骨脆性大,大部分麻骨会受径向的弯曲应力而沿麻杆方向破碎,韧性较高的麻皮受到包裹着的麻骨形变的影响而沿纤维生长方向发生爆裂,一部分麻骨通过爆裂产生的裂隙掉入设备下方的麻骨收集部11如麻骨收集槽,其余部分进入分离轧辊组的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之间。
在通过分离轧辊组时,由于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的轧盘30之间的距离S4和S2要小于麻杆直径,故会对麻皮进行轴向的撕扯,麻皮将沿纤维方向出现更多裂隙,同时大块麻骨受径向的剪切力而破碎后被甩出。由于分离轧辊组的线速度可以为碾压轧辊组的1.5-2.5倍,故在部分全麻经过碾压轧辊组但未完全离开且剩余部分被碾压轧辊组碾压时,分离轧辊组对已被碾压的部分麻骨有刮打牵拉的作用,促使麻皮与麻骨分离,分离后的麻骨通过麻皮的裂隙掉入下方的麻骨收集槽中。较佳地,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的直径不同,在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由于运动线速度不同而产生刮擦作用,有利于麻皮纤维的分散细化与麻骨的分离。
通过分离轧辊组后进入下梳理轧辊5,下梳理轧辊5上的梳齿50勾绕经所述分离轧辊组分离的麻皮,由于直径较大的下梳理轧辊5线速度比上分离轧辊3和下分离轧辊4更快,在勾取麻皮时会形成刮打疏松的效果,促使残留的麻骨掉落,将麻皮和麻骨进一步分离,麻骨落入下方的麻骨收集槽中,麻皮经刮板拦阻后送入设置在所述加工设备的后端的麻皮收集部9,可以经麻皮输送带送入收集槽。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备具有上梳理轧辊6,由于上梳理轧辊6和下梳理轧辊5线速度不同,直径较大、速度较快的下梳理轧辊5的梳齿50将首先勾绕住物料,在将物料向前推进输送的同时在上梳理轧辊6和下梳理轧辊5的梳齿50的相对作用下,物料将受到拉力而被强行疏松,包裹在麻皮内的剩余麻骨将被梳出掉入下方的麻骨收集槽,缠绕在梳条上的麻皮经刮板拦阻后送入设置在所述加工设备的后端的麻皮收集部9,可以经麻皮输送带送入收集槽。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如红麻)加工设备,对轧辊系统中的各辊的选择、组合等方面做了全新设计,通过多种轧辊的反复轧压处理,对麻杆施加不同方向的力,使麻骨完全破碎为小片,麻皮则疏松裂开,有利于麻骨和麻皮的分离,尽可能减少麻皮中的麻骨及其他杂物残留,提高骨皮分离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提高了作为纤维素乙醇原料的麻皮的纯度,且麻皮纤维在强大的机械力作用下的部分损伤对后续的麻皮破碎工艺等有所助益。以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轧辊系统,用于驱动所述轧辊系统的动力系统,其中,所述轧辊系统包括:
碾压轧辊组,用于将麻作物进行破碎,包括上下安装设置的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所述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动线速度相同,麻作物在所述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之间被碾压破碎,麻骨与麻皮初步分离;
分离轧辊组,设置在所述碾压轧辊组之后,包括上下安装设置的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的转动方向相反,经所述碾压轧辊组破碎的麻作物在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之间进一步破碎,麻骨与麻皮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系统还包括下梳理轧辊,设置在所述下分离轧辊之后,所述下梳理轧辊外周设置有梳齿,用于勾绕经所述分离轧辊组分离的麻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梳理轧辊上方还安装有一上梳理轧辊,所述上梳理轧辊和下梳理轧辊直径比为1:1.5-2.5,且所述上梳理轧辊和下梳理轧辊的转动角速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梳理轧辊的直径为所述上分离轧辊或下分离轧辊的直径的2~3倍,且所述下梳理轧辊的转动角速度与所述上分离轧辊或下分离轧辊的转动角速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梳理轧辊上、远离所述下分离轧辊的一侧安装有刮板,用于拦阻勾绕的麻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轧辊组通过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转动;
所述下分离轧辊通过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转动或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均通过所述动力系统驱动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还具有以下一个或两个特征:
(1)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输送部,设置在所述加工设备的前端,将原料输送至所述轧辊系统的碾压轧辊组;
(2)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麻骨收集部和麻皮收集部,所述麻骨收集部设置在所述轧辊系统的下方,所述麻皮收集部设置在所述加工设备的后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碾压轧辊和下碾压轧辊的外周均设置有人字形轧齿,齿高为2-6cm,齿宽为0.5-1.5cm,齿间距为4-10cm,所述轧齿与所述上碾压轧辊或下碾压轧辊的圆周切向面夹角为45-60°,与圆周轴向面夹角为20-60°,且所述上碾压轧辊的轧齿齿顶距所述下碾压轧辊的轧齿齿底1.5-3cm,所述下碾压轧辊的轧齿齿顶距所述上碾压轧辊的轧齿齿底1.5-3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外周具有均匀排布的轧盘,所述轧盘外周距轧辊表面高度为2.5-10cm;宽度为0.2-0.6cm,各轧盘之间的间距为1.5-2.5cm;所述上分离轧辊和下分离轧辊的轧盘在轴向上互相交叉啮合;且所述上分离轧辊的轧盘顶端距离所述下分离轧辊的轧盘底端0.8-1.5cm,所述上分离轧辊的轧盘侧面与相邻的所述下碾压轧辊的两轧盘的侧面距离独立地为0.5-0.75cm;所述下分离轧辊的轧盘顶端距离所述上分离轧辊的轧盘底端0.8-1.5cm,所述下分离轧辊的轧盘侧面与相邻的所述上碾压轧辊的两轧盘的侧面距离独立地为0.5-0.75c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还具有以下一个或两个特征:
(i)所述动力系统为柴油机动力系统;
(ii)所述加工设备外周设有保护罩。
CN201210432193.9A 2012-11-01 2012-11-01 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加工设备 Active CN103100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2193.9A CN103100457B (zh) 2012-11-01 2012-11-01 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2193.9A CN103100457B (zh) 2012-11-01 2012-11-01 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0457A true CN103100457A (zh) 2013-05-15
CN103100457B CN103100457B (zh) 2018-04-13

Family

ID=4830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2193.9A Active CN103100457B (zh) 2012-11-01 2012-11-01 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0045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7742A (zh) * 2014-06-30 2014-10-22 含山县关镇机械厂 新型的破碎机齿辊
CN104448342A (zh) * 2014-11-19 2015-03-25 河南恒瑞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杜仲树皮专用辊压处理系统
WO2021054819A1 (en) * 2019-09-19 2021-03-25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Rotating blade for natural fiber extraction machin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014395A (en) * 1910-06-14 1911-02-16 Edmund Nowitzki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Fibrous Plants for Obtaining Fibre suitable for Spinning.
CN88102144A (zh) * 1987-06-10 1988-12-28 加德拉英皮安蒂系统工业公司 长纤维植物野外去皮设备
CN2089937U (zh) * 1990-12-30 1991-12-04 山东省聊城地区农机研究所 一种植物韧皮剥取机
CN101285210A (zh) * 2007-07-23 2008-10-15 应月新 一种用于黄麻及大麻的皮杆分离机
CN201952528U (zh) * 2011-01-14 2011-08-3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黄麻或红麻剥皮机
CN102586894A (zh) * 2012-03-26 2012-07-18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麻类韧皮纤维分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014395A (en) * 1910-06-14 1911-02-16 Edmund Nowitzki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Fibrous Plants for Obtaining Fibre suitable for Spinning.
CN88102144A (zh) * 1987-06-10 1988-12-28 加德拉英皮安蒂系统工业公司 长纤维植物野外去皮设备
CN2089937U (zh) * 1990-12-30 1991-12-04 山东省聊城地区农机研究所 一种植物韧皮剥取机
CN101285210A (zh) * 2007-07-23 2008-10-15 应月新 一种用于黄麻及大麻的皮杆分离机
CN201952528U (zh) * 2011-01-14 2011-08-3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黄麻或红麻剥皮机
CN102586894A (zh) * 2012-03-26 2012-07-18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麻类韧皮纤维分离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兴国: "《食品机械学》", 30 September 1991, 四川教育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7742A (zh) * 2014-06-30 2014-10-22 含山县关镇机械厂 新型的破碎机齿辊
CN104448342A (zh) * 2014-11-19 2015-03-25 河南恒瑞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杜仲树皮专用辊压处理系统
WO2021054819A1 (en) * 2019-09-19 2021-03-25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Rotating blade for natural fiber extraction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0457B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8034A (zh) 连续式秸秆粉碎系统
CN105170251B (zh) 一种玻璃纤维粉碎设备及废丝加工方法
CN201046435Y (zh) 滚轴筛
US1109185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whole plant materials into separated components
CN103100457A (zh) 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原料加工设备
CN201199859Y (zh) 一种方格蔟蚕茧分离机
CN104128228B (zh) 带有互锁机构和压剪刃的插拔齿破碎机齿辊
CN210585085U (zh) 一种用于煤炭生产的粉碎装置
CN102199812A (zh) 废棉、毛、麻的机下杂质分离机构
CN204602372U (zh) 连续式秸秆粉碎系统
CN102165881A (zh) 玉米秸秆皮瓤叶分离机的秸秆喂入装置
CN206382118U (zh) 一种糖厂甘蔗除砂石除杂处理设备
CN201290254Y (zh) 秸秆切碎机
CN201506855U (zh) 一种揉麻机
CN201990788U (zh) 废棉、毛、麻的机下杂质分离机构
CN201520816U (zh) 一种直喂式剥麻机
CN203373449U (zh) 组合式采棉高效清理机
CN201375007Y (zh) 甘薯茎叶榨汁机
CN202155213U (zh) 组合型对辊式破碎机
CN102301867B (zh) 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
CN205020134U (zh) 一种粗碎机
CN102784688A (zh) 一种废铁破碎机
CN210386158U (zh) 一种树皮粉碎系统
CN202556534U (zh) 一种破碎机
CN2776539Y (zh) 破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

Assignee: Jiangsu Wei Wei Biomas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hongwei Bio-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Contract record no.: 201699000019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biomass energy source production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509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