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8341A - 充电式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式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8341A
CN103098341A CN2011800425877A CN201180042587A CN103098341A CN 103098341 A CN103098341 A CN 103098341A CN 2011800425877 A CN2011800425877 A CN 2011800425877A CN 201180042587 A CN201180042587 A CN 201180042587A CN 103098341 A CN103098341 A CN 103098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hunt resistance
voltage
value
electric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25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笃史
桂嘉志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98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8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充电式电设备具备:开关元件(12);第一分流电阻(13-1),其连接在开关元件(12)与二次电池(11)的正极之间;第二分流电阻(13-2),其连接在负载(14)与二次电池(11)的正极之间;以及控制单元(15)。控制单元(15)基于第一分流电阻(13-1)和第二分流电阻(13-2)的各自的两端间的电压来控制开关元件(12)的接通/断开,以控制经由第一分流电阻(13-1)流向二次电池(11)的供给电流以及经由第二分流电阻(13-2)流向负载(14)的负载电流。

Description

充电式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二次电池或者经由充电适配器供给的电力来驱动负载的充电式电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电动机等负载进行驱动控制的技术,例如已知下面所示的文献中记载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一种电动机驱动控制的技术:检测流向电动机的电流,通过分流电阻进行电压转换,利用运算放大器对转换后的电压进行放大来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014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使通过分流电阻得到的电压放大的以往的结构中,需要对电压进行放大的运算放大器等结构。因此,不仅电路的结构大型化,还招致成本上升。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小型且低成本的充电式电设备。
本发明的方式是一种充电式电设备,其用于通过经由安装拆卸自如地连接于充电式电设备的充电适配器的来自外部的供电来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并具有负载,利用上述二次电池或者经由上述充电适配器的来自外部的供电来驱动该负载。上述充电式电设备具备:开关元件,其接受经由上述充电适配器的来自外部的供电,该开关元件基于开关信号被接通或断开来向上述充电式电设备提供供给电流;第一分流电阻,其连接在上述开关元件与上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之间,用于检测经由上述开关元件向上述充电式电设备提供的供给电流;第二分流电阻,其连接在上述负载与上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之间,检测向上述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以及控制单元,其在上述开关元件接通时被输入上述第一分流电阻和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基于所输入的电压来控制上述开关元件的接通和断开,来控制上述供给电流和上述负载电流。另外,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被设定成大于等于以下值,该值是上述控制单元将所输入的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电压时的A/D转换电压的最低分辨率除以能够检测到的上述供给电流的最小值而得到的值。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被设定成大于等于以下值,该值是上述控制单元将所输入的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电压时的A/D转换电压的最低分辨率除以能够检测到的上述负载电流的最小值而得到的值。
也可以是,上述控制单元利用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供给电流,利用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负载电流,控制上述开关元件的接通和断开以使上述供给电流与上述负载电流相同。
优选的是,在上述负载已被驱动时,上述控制单元利用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供给电流,利用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负载电流,将上述第一分流电阻和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连接上述二次电池的正极的一端的电压V0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电压Vt1进行比较并控制上述开关元件的接通和断开,使得:在上述V0>Vt1的情况下,上述供给电流<上述负载电流;在上述V0=Vt1的情况下,上述供给电流=上述负载电流;在上述V0<Vt1的情况下,上述供给电流>上述负载电流。
优选的是,在上述负载未被驱动时,上述控制单元利用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供给电流,利用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充电式电设备的漏电流,将上述第一分流电阻和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连接上述二次电池的正极的一端的电压V0与预先设定的第二基准电压Vt2进行比较并控制上述开关元件的接通和断开,使得:在上述V0<Vt2的情况下,上述供给电流>上述漏电流;在上述V0≥Vt2的情况下,上述供给电流=上述漏电流。
也可以是,上述充电式电设备还具备开关,该开关连接在上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与上述第一分流电阻和上述第二分流电阻之间,在上述供给电流与上述负载电流相同或者上述供给电流与上述漏电流相同时断开,以使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开关元件和上述负载电分离。
优选的是,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计算出的电流减去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计算出的电流,对相减后得到的值进行累计来计算上述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
根据本发明,用于检测向设备提供的供给电流的第一分流电阻以及用于检测负载电流的第二分流电阻与二次电池的正极侧相连接。第一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被设定成大于等于以下值,该值是控制单元的A/D转换电压的最低分辨率除以能够检测到的供给电流的最小值而得到的值,第二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被设定成大于等于以下值,该值是控制单元的A/D转换电压的最低分辨率除以能够检测到的负载电流的最小值而得到的值。
由此,无需对通过第一分流电阻和第二分流电阻得到的电压进行放大处理就能够对供给电流和负载电流进行检测。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不需要放大电路就能够准确地控制二次电池的充电动作和负载的驱动、简单、小型且低成本的充电式电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充电式电设备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充电式电设备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充电式电设备的结构的图。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充电式电设备构成为具备二次电池11、开关元件12、第一分流电阻13-1、第二分流电阻13-2、负载14以及控制单元15。该充电式电设备例如能够安装于电动剃须刀、电动推子、脱毛器、电动牙刷等设备来发挥功能。
二次电池11例如由镍氢电池、镍镉电池(nickel-cadmiumcell)、锂电池等电池构成。利用直流电力对二次电池11进行充电,该直流电力是将从100V~240V左右的交流商用电源经由能够安装拆卸自如地连接于适配器连接端子16的AC适配器17而提供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而得到的。二次电池11将该电池电压V0输入到控制单元15。
开关元件12连接在适配器连接端子16中的一个端子与第一分流电阻13-1之间,例如由晶体管等构成。开关元件12接受经由AC适配器17提供的直流电力,通过基于开关信号对开关元件12进行接通/断开控制来对供给到二次电池11的充电电流进行控制调整。
第一分流电阻13-1是在检测从AC适配器17向本充电式电设备提供的供给电流时发挥功能的电阻,其连接在开关元件12与二次电池11的正极(+极)侧之间。第一分流电阻13-1的一端的电压、即与开关元件12相连接的连接点的电压V1被输入到控制单元15。第一分流电阻13-1例如由数mΩ~数百mΩ左右的低阻值电阻构成,根据与后述的A/D转换的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来与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独立地分别设定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
第二分流电阻13-2是在检测向负载14提供的负载电流时发挥功能的电阻,其连接在二次电池11的正极(+极)侧与负载14之间。第二分流电阻13-2的一端的电压、即与负载14相连接的连接点的电压V2被输入到控制单元15。第二分流电阻13-2例如由数mΩ~数百mΩ左右的低阻值电阻构成,根据与后述的A/D转换的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来与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独立地分别设定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
负载14例如由DC电动机等构成,利用从二次电池11或AC适配器17提供的电力来对该负载14进行驱动。因而,本充电式电设备能够与二次电池11的充电动作并行地进行对负载14的驱动,作为所谓的交流充电式的电设备而发挥功能。
控制单元15作为控制本充电式电设备的动作的控制中枢而发挥功能,利用具备基于程序来控制各种动作处理的计算机所需的CPU、存储装置等硬件资源的例如微计算机等来实现。因而,利用构成控制单元15的微计算机的CPU来执行处理程序,由此控制二次电池11的充放电动作和负载电流。控制单元15与连接二次电池11的负极(-极)和负载14的共同的地线(接地电位)相连接。
控制单元15向开关元件12提供开关信号,基于该开关信号来对开关元件12进行接通/断开控制。在该接通/断开控制中,通过对开关信号的占空比、即开关信号的每个周期的接通时间进行可变控制,来对从AC适配器17提供的电流进行增减控制。由此,控制单元15例如将与二次电池11的电池电压V0相应的期望的充电电流提供到二次电池11,来对二次电池11进行充电控制。另外,控制单元15例如与二次电池11的电池电压V0相应地对负载14提供负载电流,来对负载14进行驱动控制。
控制单元15利用第一分流电阻13-1的一端的电压V1和二次电池11的电池电压V0以及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R1,将从AC适配器17提供的供给电流计算为(V1-V0)/R1。另外,控制单元15利用第二分流电阻13-2的一端的电压V2和二次电池11的电池电压V0以及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R2,将向负载14提供的负载电流计算为(V2-V0)/R2。控制单元15基于这样计算出的电流来控制对二次电池11的充电动作以及负载电流的提供。
此外,在输入到控制单元15的电压V0、V1、V2超过控制单元15的电源电压这样的情况下,设为例如在通过电阻分压而降压之后输入到控制单元15。
如下那样决定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
将控制单元15的电源电压设为VDD(V),将控制单元15所具备的、将所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进行内部处理时的数字信号的A/D转换功能的分辨率例如设为N位。在这种情况下,用下式(1)来表示A/D转换中能够检测到的最小的电压值、即A/D转换电压的最低分辨率(LSB(Least Significant Bit):最低有效位)。
(式1)
最低分辨率(LSB)=VDD/2N(V)…(1)
因而,1LSB为VDD/2N(V)。
接着,当将从AC适配器17经由开关元件12提供而要检测的供给电流的最小值(供给电流的最低分辨率)设定为I1min(A)时,用下式(2)来表示其与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R1之间的关系。
(式2)
I1min×R1≥VDD/2N…(2)
因而,用下式(3)来表示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R1。
(式3)
R1≥(VDD/2N)/I1min…(3)
这样,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R1被设定成大于等于(A/D转换电压的最低分辨率)/(能够检测到的供给电流的最小值)。
例如,当设控制单元15的电源电压VDD为3V左右、A/D转换的分辨率为10位时,A/D转换电压的最低分辨率(LSB)为2.9mV左右。然后,当将能够检测到的供给电流的最小电流值设为10mA左右时,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R1被设定为290mΩ左右。
这样,在将能够检测到的供给电流的最小电流值设为固定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的A/D转换的分辨率越高,能够将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R1设得越小。
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也以大致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来决定。
与上述同样地,将控制单元15的电源电压设为VDD(V),将A/D转换功能的分辨率例如设为N位。在这种情况下,用之前的式(1)来表示A/D转换中能够检测到的最小的电压值、即A/D转换电压的最低分辨率(LSB)。
接着,当将从AC适配器17经由开关元件12提供而要检测的负载电流的最小值(负载电流的最低分辨率)设定为I2min(A)时,用下式(4)来表示其与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R2之间的关系。
(式4)
I2min×R2≥VDD/2N…(4)
因而,用下式(5)来表示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R2。
(式5)
R2≥(VDD/2N)/I2min…(3)
这样,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R2被设定成大于等于(A/D转换电压的最低分辨率)/(能够检测到的负载电流的最小值)。
这样,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采用以下结构:将对从AC适配器17向本设备提供的供给电流进行检测的第一分流电阻13-1和对负载电流进行检测的第二分流电阻13-2连接于二次电池11的正极侧。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第一分流电阻13-1的一端的电压V1和第二分流电阻13-2的一端的电压V2成为正电压。因此,不需要用于如以往那样对分流电阻处产生的电压的正负进行反转或施加偏移的运算放大器等结构。
另外,通过对第一分流电阻13-1的一端的电压V1和第二分流电阻的一端的电压V2进行检测,能够排除周围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二次电池11的内部电阻、电池电压等的变动的影响。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供给电流和负载电流。
并且,对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R1进行设定,使得在检测供给电流时,大于等于A/D转换时的最低分辨率的电压输入到控制单元15。另外,对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R2进行设定,使得在检测负载电流时,大于等于A/D转换时的最低分辨率的电压输入到控制单元15。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无需放大第一分流电阻13-1的一端和第二分流电阻13-2的一端处产生的电压V1、V2就能够将该电压V1、V2输入到控制单元15来检测电流。由此,不需要放大电压的运算放大器等结构。
因而,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结构简化且小型化,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另外,运算放大器等放大电路彼此偏差大,因此一般要针对每个设备来校正偏差,可能会招致检测精度的下降。但是,在本实施方式1中,不需要运算放大器等放大电路,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供给电流和负载电流。因此,在由于二次电池11的种类、AC适配器17的种类不同而充电电流互不相同的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充电电流。因而,即使是多种二次电池11、AC适配器17,也能够准确地控制对二次电池11的充电动作。
另外,分别独立地单独设置用于检测供给电流的第一分流电阻13-1和用于检测负载电流的第二分流电阻13-2,因此能够与要检测的电流的值相应地独立地单独设定各个分流电阻的电阻值。由此,与利用一个分流电阻来检测供给电流和负载电流双方的电流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供给电流和负载电流的检测精度。
(实施方式2)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充电式电设备。
本实施方式2的特征在于,除了与之前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和功能以外,还将供给电流与负载电流控制为平衡状态。
即,控制单元15对开关元件12进行接通/断开控制,使得当将从AC适配器17提供的供给电流设为I1、将负载电流设为I2时,I1=I2成立。在此,当将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设为R1、将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设为R2时,供给电流I1为(V1-V0)/R1,负载电流I2为(V2-V0)/R2。
在这种平衡状态下,经由开关元件12从AC适配器17提供的供给电流与负载电流取得平衡,因此电流不会流入二次电池11。其结果,能够使二次电池11的电池电压保持固定。由此,在负载14由DC电动机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于驱动负载14时的瞬变现象而二次电池11的电池电压变化所产生的电动机的轰鸣声。
(实施方式3)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充电式电设备。
本实施方式3的特征在于,除了与之前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和功能以外,还基于二次电池11的电池电压V0来控制驱动负载14时的供给电流与负载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对负载14进行驱动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将二次电池11的电池电压V0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电压Vt1进行比较,基于其比较结果来设定供给电流与负载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对开关元件12进行接通/断开控制以成为下述(1)~(3)所示的大小关系。
(1)V0>Vt1,供给电流I1<负载电流I2
(2)V0=Vt1,供给电流I1=负载电流I2
(3)V0<Vt1,供给电流I1>负载电流I2
在此,例如根据与二次电池11的种类相应地决定的最大输出电压来设定第一基准电压Vt1。在二次电池11例如由最大输出电压为4.2V左右的锂电池构成的情况下,第一基准电压Vt1被设定为接近最大输出电压的例如4.0V左右。另外,在将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设为R1、将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设为R2时,供给电流I1为(V1-V0)/R1,负载电流I2为(V2-V0)/R2。
在上述(1)中,在二次电池11的电池容量接近满充电的状态下判断为二次电池11即使放电也没有关系,电池电压V0向第一基准电压Vt1逐渐下降。在上述(2)的情况下,判断为二次电池11不需要充电而不进行充电,电池电压V0不发生变化。在上述(3)的情况下,判断为二次电池11需要充电,在驱动负载14的同时对二次电池11进行充电,电池电压V0逐渐接近第一基准电压Vt。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3中,能够判断是否需要对二次电池11进行充电,并抑制电池电压的变动。由此,能够避免二次电池11中电池容量不足。除此以外,在负载14由DC电动机构成的情况下,还能够抑制由于驱动负载14时的瞬变现象而二次电池11的电池电压变化所产生的电动机的轰鸣声。
(实施方式4)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充电式电设备。
本实施方式4的特征在于,除了与之前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和功能以外,还基于二次电池11的电池电压V0来控制不对负载14进行驱动时的供给电流与漏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此,漏电流是指,虽然是不对负载进行驱动的情况,但是控制单元15处于启动的状态,因此此时的控制单元15的消耗电流成为主要的消耗电流。此外,控制单元15的消耗电流与负载电流相比极其微量,因此相对于负载14被驱动时的设备整体的消耗电流能够作为漏电流。
在不对负载14进行驱动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将二次电池11的电池电压V0与预先设定的第二基准电压Vt2进行比较,基于其比较结果来设定供给电流与漏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对开关元件12进行接通/断开控制以成为下述(4)~(5)所示的大小关系。
(4)V0<Vt2,供给电流I1>漏电流I3
(5)V0≥Vt2,供给电流I1=漏电流I3
在此,例如根据与二次电池11的种类相应地决定的最大输出电压来设定第一基准电压Vt2。在二次电池11例如由最大输出电压(满充电时)为4.2V左右的锂电池构成的情况下,第二基准电压Vt2被设定为最大输出电压的例如90%左右的电压。另外,当将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设为R1、将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设为R2时,供给电流I1为(V1-V0)/R1,漏电流I3为(V2-V0)/R2。
在上述(4)中,估计为由于漏电流I3而电池电压V0逐渐下降,电池容量不断减少,将供给电流I1设定为大于等于漏电流I3来对二次电池11进行充电。在上述(5)中,判断为二次电池11的电池容量处于不需要充电的程度,通过供给电流I1来补偿漏电流I3,避免从二次电池11进行放电。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4中,在不对负载14进行驱动而未使用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来自AC适配器17的供给电流来补偿设备的漏电流,能够避免二次电池11的放电,防止电池容量的下降。另外,在二次电池11的电池容量下降到需要充电的程度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供给电流来补偿设备的漏电流并且对二次电池11进行充电。由此,能够避免二次电池11的电池容量的下降。
(实施方式5)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充电式电设备的结构的图。在图2中,本实施方式5的充电式电设备相对于之前的图1所示的结构,特征在于设置有开关21,其它结构与之前的图1相同。
开关21连接在第一分流电阻13-1和第二分流电阻13-2的连接点与二次电池11的正极之间,基于从控制单元15提供的开关控制信号对该开关21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本实施方式5与之前的实施方式2同样地将供给电流与负载电流控制为平衡状态。即,控制单元15对开关元件12进行接通/断开控制,使得当将从AC适配器17提供的供给电流设为I1、将负载电流设为I2时,I1=I2成立。在此,当将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设为R1、将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设为R2时,供给电流I1为(V1-V0)/R1,负载电流I2为(V2-V0)/R2。
在这种平衡状态下,经由开关元件12从AC适配器17提供的供给电流与负载电流之间取得平衡,因此电流不会流入二次电池11。在这种状态下,利用开关控制信号来断开开关21。由此,二次电池11与AC适配器17和负载14分离。
虽然如上所述那样供给电流与负载电流之间取得平衡,但是很难使两者完全一致,虽然微量但是两者之间会产生差。因此,虽然微量但是在二次电池11中会有充电电流或者放电电流流动。这成为使电池的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5中,在供给电流与负载电流之间取得平衡时,通过断开开关21来将二次电池11分离,能够避免不需要的充放电电流。其结果,能够保护二次电池11,延长二次电池11的寿命。
另一方面,在代替上述负载电流而设为之前的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漏电流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断开开关21来将二次电池11分离。
(实施方式6)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充电式电设备。
本实施方式5的特征在于,除了与之前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和功能以外,还基于供给电流和负载电流来计算二次电池11的电池容量。
当将经由开关元件12从AC适配器17向设备提供的供给电流设为I1、将负载14所消耗的负载电流设为I2时,由控制单元15对作为供给电流与负载电流之差的(I1-I2)进行累计。在此,当将第一分流电阻13-1的电阻值设为R1、将第二分流电阻13-2的电阻值设为R2时,供给电流I1为(V1-V0)/R1,负载电流I2为(V2-V0)/R2。
(I1-I2)为流入二次电池11的充电电流,通过对该充电电流进行累计,能够计算出电池容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6中,由于通过分别对应的独立的分流电阻检测供给电流和负载电流来高精度地检测双方的电流,因此能够正确地计算出二次电池11的电池容量。其结果,能够高精度地判断是否需要对二次电池11进行充电,能够准确地对二次电池11进行充电。
在此引用日本特愿2010-210892号(申请日:2010年9月21日)的全部内容。
以上,按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良是显而易见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无需对通过分流电阻得到的电压实施放大处理就能够检测供给电流和负载电流。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不需要放大电路就能够准确地对二次电池的充电动作以及负载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简单、小型且低成本的充电式电设备。
附图标记说明
11:二次电池;12:开关元件;13:分流电阻;14:负载;15:控制单元;16:适配器连接端子;17:AC适配器;21:开关。

Claims (6)

1.一种充电式电设备,用于通过经由安装拆卸自如地连接于充电式电设备的充电适配器的来自外部的供电来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并具有负载,利用上述二次电池或者经由上述充电适配器的来自外部的供电来驱动该负载,该充电式电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
开关元件,其接受经由上述充电适配器的来自外部的供电,该开关元件基于开关信号被接通或断开来向上述充电式电设备提供供给电流;
第一分流电阻,其连接在上述开关元件与上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之间,用于检测经由上述开关元件向上述充电式电设备提供的供给电流;
第二分流电阻,其连接在上述负载与上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之间,检测向上述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以及
控制单元,其在上述开关元件接通时被输入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和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基于所输入的电压控制上述开关元件的接通和断开,来控制上述供给电流和上述负载电流,
其中,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被设定成大于等于以下值,该值是上述控制单元将所输入的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电压时的A/D转换电压的最低分辨率除以能够检测到的上述供给电流的最小值而得到的值,
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被设定成大于等于以下值,该值是上述控制单元将所输入的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电压时的A/D转换电压的最低分辨率除以能够检测到的上述负载电流的最小值而得到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利用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供给电流,利用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负载电流,控制上述开关元件的接通和断开以使上述供给电流与上述负载电流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式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负载已被驱动时,上述控制单元利用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供给电流,利用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负载电流,将上述第一分流电阻和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连接上述二次电池的正极的一端的电压V0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电压Vt1进行比较并控制上述上述开关元件的接通和断开,使得:
在上述V0>Vt1的情况下,上述供给电流<上述负载电流;
在上述V0=Vt1的情况下,上述供给电流=上述负载电流;
在上述V0<Vt1的情况下,上述供给电流>上述负载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式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负载未被驱动时,上述控制单元利用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供给电流,利用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得到的值来计算上述充电式电设备的漏电流,将上述第一分流电阻和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连接上述二次电池的正极的一端的电压V0与预先设定的第二基准电压Vt2进行比较并控制上述上述开关元件的接通和断开,使得:
在上述V0<Vt2的情况下,上述供给电流>上述漏电流;
在上述V0≥Vt2的情况下,上述供给电流=上述漏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式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开关,该开关连接在上述二次电池的正极与上述第一分流电阻和上述第二分流电阻之间,在上述供给电流与上述负载电流相同或者上述供给电流与上述漏电流相同时断开,以使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开关元件和上述负载电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式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一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计算出的电流减去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之差除以上述第二分流电阻的电阻值而计算出的电流,对相减后得到的值进行累计来计算上述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
CN2011800425877A 2010-09-21 2011-08-10 充电式电设备 Pending CN1030983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0892A JP2012070477A (ja) 2010-09-21 2010-09-21 充電式電気機器
JP2010-210892 2010-09-21
PCT/JP2011/068223 WO2012039209A1 (ja) 2010-09-21 2011-08-10 充電式電気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8341A true CN103098341A (zh) 2013-05-08

Family

ID=45873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25877A Pending CN103098341A (zh) 2010-09-21 2011-08-10 充电式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62199A1 (zh)
EP (1) EP2621053A1 (zh)
JP (1) JP2012070477A (zh)
CN (1) CN103098341A (zh)
RU (1) RU2013109069A (zh)
TW (1) TW201230606A (zh)
WO (1) WO20120392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11224B1 (ko) 2015-11-05 2023-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 전류량을 측정하는 퓨얼 게이지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장치
KR102636361B1 (ko) * 2016-01-05 2024-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 제어 장치 및 배터리 제어 시스템
EP3190422B1 (en) * 2016-01-07 2018-10-17 Braun GmbH Electronic circuit for measuring currents during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a secondary battery
CN117360277B (zh) * 2022-01-30 2024-06-11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0986A (ja) * 1995-10-30 1997-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充電制御装置
JP2006254560A (ja) * 2005-03-09 2006-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9131002A (ja) * 2007-11-21 2009-06-1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電気機器
CN201303252Y (zh) * 2008-06-06 2009-09-02 北京集能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池管理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12578D0 (en) * 1990-06-06 1990-07-25 Astec Int Ltd Improvements in battery charging circuits
JP3540848B2 (ja) * 1994-12-26 2004-07-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FI952571A (fi) * 1995-05-26 1996-11-27 Salcomp Oy Menetelmä ja piiri hakkuriteholähteen lähtöominaisuuksien ohjaamiseksi
US8860377B2 (en) * 2006-02-09 2014-10-14 Karl F. Scheucher Scalable intelligent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KR101128423B1 (ko) * 2008-04-28 2012-03-23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용 2차 전지의 안전 스위치 및 이를 이용한전기자동차용 2차 전지의 충방전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0986A (ja) * 1995-10-30 1997-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充電制御装置
JP2006254560A (ja) * 2005-03-09 2006-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9131002A (ja) * 2007-11-21 2009-06-1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電気機器
CN201303252Y (zh) * 2008-06-06 2009-09-02 北京集能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池管理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70477A (ja) 2012-04-05
RU2013109069A (ru) 2014-10-27
WO2012039209A1 (ja) 2012-03-29
EP2621053A1 (en) 2013-07-31
US20130162199A1 (en) 2013-06-27
TW201230606A (en) 2012-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9671B (zh) 电池电压转换系统、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US8581552B2 (en) Battery state monitoring circuitry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during a stand-by-state of a battery pack
CN101814756B (zh) 一种恒流恒压控制电路、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US20090184581A1 (en) Power supply converter/s with controller/s responsive to voltage, current, and power
US2014020378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tive charge and discharge current balancing in multiple parallel-connected battery packs
US20090278501A1 (en) Smart battery protector with impedance compensation
US11146094B2 (en) Electrical apparatus
KR101916970B1 (ko)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102195628B (zh) 模拟开关及利用该模拟开关的电池组
CN102969698B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保护电路以及电池组
US917225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 battery pack
CN103098341A (zh) 充电式电设备
JP2010045963A (ja) 電池回路、及び電池パック
US9276431B2 (en) Power management for electric vehicles
TWM582264U (zh) Charge and discharge switching module of parallel battery pack
JP2011045183A (ja) 充放電装置
JP2011055592A (ja) 二次電池、及びその充放電方法
JP6143819B2 (ja) 定電圧回路及び電源システム
JP2010124597A (ja) エネルギー蓄積装置
JP6559463B2 (ja) 充電制御装置、充電制御方法、および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206272281U (zh) 具有改进的线损补偿电路结构的车载usb充电器
CN211046540U (zh) 一种电池包充电装置
KR200359024Y1 (ko) 개별 충전이 가능한 배터리 충전장치
CN103069684A (zh) 充电装置
KR20240066058A (ko) 전원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