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6371B - 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6371B
CN103096371B CN201310016406.4A CN201310016406A CN103096371B CN 103096371 B CN103096371 B CN 103096371B CN 201310016406 A CN201310016406 A CN 201310016406A CN 103096371 B CN103096371 B CN 103096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cket
community
user
cell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64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6371A (zh
Inventor
陈泉
楼小平
郭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164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96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96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6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6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6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目前的识别方法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识别时间较长,效率低下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当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当为室内小区时,确定用户在所述小区下为室内用户;当不是室内小区时,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当为室内场景话单时,确定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对采集到的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出用户是否为室内用户,从而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识别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网络中,室内用户已成为用户的主体,而且优质客户也主要集中在楼宇内,室内分布系统所覆盖的也都是些重要区域。出于深度覆盖、吸收话务及提升室内用户感知的目的,室内分布系统成为网络建设和优化的重点。
各种研究表明,70%的移动业务发生在室内,而目前由单独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的建筑数量仅占建筑物数量总数的2%-3%左右,98%以上的室内覆盖没有独立信源,无法直接评估其覆盖与质量。依靠现场测试全面了解室内覆盖与质量并不现实,并且对于前期建有室内分布系统的建筑物,由于室内分布系统覆盖不足也会导致部分用户感知较差。
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是识别出室内用户,再根据这些室内用户的情况进行室内网络质量分析。现阶段,识别室内用户的主要手段是:进行用户回访;或者,利用呼叫质量拨打测试(CallQualityTest,CQT)设备对各种室内场景进行“扫楼行动”。
但是,上述两种方法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识别时间较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目前的识别方法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识别时间较长,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
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
当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
当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小区下为室内用户;
当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
当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
可选地,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包括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包括:
针对每条话单,获取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
依据所述小区标识判断用户在执行每条话单时是否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当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时,确定用户在所述周期内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并将所述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作为固定占用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可选地,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包括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属性,
所述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包括:
获取所述小区的小区属性;
当所述小区属性为室内属性时,确定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
可选地,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包括栅格地图,所述栅格地图包括全网的栅格位置和每个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
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包括:
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
当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时,对所述话单进行定位,确定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
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与所述栅格地图进行匹配,得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
获取所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当所述栅格属性为室内场景时,确定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
可选地,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还包括用户在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以及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
所述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包括:
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主服务小区差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相邻小区差值;
当所述主服务小区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并且所述相邻小区差值小于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
占用小区判断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
小区属性判断模块,用于当占用小区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
确定模块,用于当小区属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小区下为室内用户;
话单判断模块,用于当小区属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当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
可选地,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包括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占用小区判断模块包括:
标识获取子模块,用于针对每条话单,获取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
占用判断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小区标识判断用户在执行每条话单时是否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占用确定子模块,用于当占用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时,确定用户在所述周期内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并将所述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作为固定占用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可选地,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包括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属性,
所述小区属性判断模块包括:
属性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小区的小区属性;
属性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小区属性为室内属性时,确定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
可选地,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包括栅格地图,所述栅格地图包括全网的栅格位置和每个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
所述话单判断模块包括:
移动判断子模块,用于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
定位子模块,用于当移动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时,对所述话单进行定位,确定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
匹配子模块,用于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与所述栅格地图进行匹配,得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
话单确定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当所述栅格属性为室内场景时,确定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
可选地,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还包括用户在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以及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
所述移动判断子模块包括:
主服务小区计算子单元,用于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相邻小区计算子单元,用于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差值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主服务小区差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相邻小区差值;
移动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主服务小区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并且所述相邻小区差值小于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可以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并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当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当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小区下为室内用户;当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并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当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对采集到的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出用户是否为室内用户,从而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识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采集到的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自动识别出用户是否为室内用户,从而提高识别效率。在识别出室内用户之后,即可以根据这些室内用户的信令数据进行室内网络质量分析,进行室内网络优化,提高室内网络优化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一:
目前网络中,室内用户已成为用户的主体,而且优质客户也主要集中在楼宇内,室内分布系统所覆盖的也都是些重要区域。出于深度覆盖、吸收话务及提升室内用户感知的目的,室内分布系统成为网络建设和优化的重点。但是在室内分布系统优化工作中存在着网络问题发现滞后、异常事件难以回溯、现场采用困难、发现问题不全面等诸多难题。长此以往,我们的网络质量领先优势难以保障,急需要从升级优化手段来破解这些难题。
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是识别出室内用户,再根据这些室内用户的情况进行室内网络质量分析,进行室内网络优化。现阶段,识别室内用户的主要手段是:进行用户回访;或者,利用CQT设备对各种室内场景进行“扫楼行动”。
但是,上述两种方法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识别时间较长,效率低下。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识别效率,进而提高室内网络优化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0,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在执行一条话单时(例如,一次通话过程可以为一条话单,一次短信过程也可以为一条话单),信令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行为,并采集用户所执行的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例如,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Controller,RNC)对用户的行为进行检测,采集用户所执行的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预设的周期内用户的话单进行处理,即可以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
其中,所述信令数据可以包括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属性,以及栅格地图,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对于上述预设周期的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进行相关设置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例如,可以设置所述周期为1天。
步骤102,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采集到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之后,可以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
如果用户在所述周期内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则可以进一步对这些小区进行判断;如果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没有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则可以认为该用户不是室内用户,结束对该用户的判断。
步骤104,当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
当在步骤102中判断出用户在所述周期内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可以进一步针对其中的每个小区进行判断,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
当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可以确定所述用户在该小区下为室内用户;当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则可以进一步对该小区对应的用户的话单进行判断。
步骤106,当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小区下为室内用户。
步骤108,当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
当在步骤104中判断出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可以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并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
当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时,可以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当所述话单不是室内场景话单时,可以认为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不是室内用户。
步骤110,当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
对于上述各个步骤的具体过程,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详细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对采集到的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出用户是否为室内用户,从而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识别效率。并且,在识别出室内用户之后,即可以根据这些室内用户的信令数据进行室内网络质量分析,进行室内网络优化,提高室内网络优化的工作效率。对于具体的优化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进行相应处理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实施例二:
下面,通过本实施例二对所述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执行每条话单时,都可以采集该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可以包括: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属性、栅格地图(所述栅格地图可以包括全网的栅格位置和每个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等等)、用户在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以及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
当然,所述信令数据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业务类型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步骤202,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组小区A(即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
若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可以认为该用户不是室内用户,结束对该用户的判断。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组小区A,例如可以通过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进行判断。
具体的,该步骤202可以包括:
a1,针对每条话单,获取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
当用户在执行一条话单时,可能会占用多个小区,每个小区都具有自身唯一的小区标识。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条话单,都可以获取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小区标识可以为位置区码(locationareacode,LAC)和小区识别(communityidentity,CI),当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用于标识小区的参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a2,依据所述小区标识判断用户在执行每条话单时是否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在获取到上述小区标识之后,即可依据所述小区标识判断用户在执行每条话单时是否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a3,当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时,确定用户在所述周期内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并将所述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作为固定占用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例如,用户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执行了3条话单,分别为话单1、话单2和话单3。获取到用户在执行话单1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为a、b和c;在执行话单2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为a和b;在执行话单3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为a、b和d。依据上述小区标识可以判断出用户在执行每条话单时占用了相同的小区a和小区b,因此,即可确定用户在所述周期内固定占用一组小区,固定占用的小区即为小区a和小区b。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该固定占用的一组小区(小区a和小区b)记为小区集合A。
步骤203,判断用户固定占用的小区Ai是否为室内小区。
如果小区Ai为室内小区,则可以确定所述用户在该小区Ai下为室内用户,并执行步骤210;如果小区Ai不是室内小区,则执行步骤204。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判断出用户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即可以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Ai表示集合A中的小区,例如A1表示小区a,A2表示小区b。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每个小区的小区属性判断该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其中小区属性可以通过采集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中得知。
具体的,该步骤203可以包括:
b1,获取所述小区的小区属性。
例如,判断小区A1(即小区a)时,由于话单1、话单2和话单3均占用小区A1,并且在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中可以包括用户执行该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属性,因此,通过话单1、话单2或话单3对应的信令数据均可以获取小区A1的小区属性。
b2,当所述小区属性为室内属性时,确定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小区的小区属性可以包括室内属性、非室内属性,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别,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当获取到的小区A1的小区属性为室内属性时,即可以确定小区A1为室内小区;否则,小区A1不是室内小区。
步骤204,获取小区Ai对应的话单。
当确定出小区Ai不是室内小区时,可以进一步对用户占用小区Ai执行的话单(即小区Ai对应的话单)进行判断,因此,首先可以获取小区Ai对应的话单。例如,对于小区A1,其对应的话单为话单1、话单2和话单3。
步骤205,判断用户在小区Ai下的话单j是否具有移动性。
若是,则执行步骤209;若否,则执行步骤206。
当小区Ai不是室内小区时,可以进一步对该小区对应的话单进行判断,即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判断执行该话单时主服务小区的场强的方差变化范围是否小于第一门限,并且判断执行该话单时相邻服务小区的场强的方差变化范围是否小于第二门限,来判断所述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当上述两个条件均满足时,可以确定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
具体的,可以通过用户在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以及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判断该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这些数值可以从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中得到。
该步骤205可以包括:
c1,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c2,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c3,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主服务小区差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相邻小区差值。
c4,当所述主服务小区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并且所述相邻小区差值小于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否则,可以确定所述话单具有移动性。
对于上述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的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进行相关设置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例如,可以将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均设置为4。
步骤206,对话单j进行定位,确定用户在执行话单j时所在的栅格位置。
如果判断出话单j不具有移动性,则可以对话单j进行定位,从而确定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MR)的三角定位算法对用户的该次话单轨迹进行定位,对于具体的定位的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进行相关处理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详细论述。
步骤207,判断用户在执行话单j时所在的栅格是否为室内场景栅格。
若是,则执行步骤208;否则执行步骤209。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采集到的信令数据中的栅格地图判断用户在执行话单j时所在的栅格是否为室内场景栅格。其中,所述栅格地图可以为全网的栅格地图,其中可以包括全网的栅格位置和每个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当然还可以包括每个栅格的栅格大小,等等。
该步骤207可以包括:
d1,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与所述栅格地图进行匹配,得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
d2,获取所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当所述栅格属性为室内场景时,确定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可以将步骤206中确定的用户在执行话单j时所在的栅格位置与所述栅格地图进行匹配,从而可以得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然后,从栅格地图中可以获取所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所述栅格属性可以包括室内场景、非室内场景,等等)。
当所述栅格属性为室内场景时,可以确定该栅格为室内场景栅格,同时也可以确定用户执行的话单j为室内场景话单。
上述步骤205-207可以为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8的具体过程。
步骤208,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话单j时为室内用户。
当用户在执行话单j时所在的栅格为室内场景栅格(即话单j为室内场景话单)时,即可以确定用户在执行话单j时为室内用户;否则,用户在执行话单j时不是室内用户。
步骤209,判断话单j是否为用户在小区Ai下的最后一条话单。
若是,则执行步骤210;否则,执行步骤211,对下一条话单进行处理。
步骤210,判断小区Ai是否为小区集合A中的最后一个小区。
若是,则结束判断;否则执行步骤212,对下一个小区进行处理。
步骤211,提取下一条话单,返回步骤205。
步骤212,提取下一个小区,返回步骤203。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上述过程对小区集合A中的所有小区,以及其中不是室内小区的小区中所有话单都进行处理之后,即可依据处理结果统计室内用户的情况。例如,可以统计在每个小区下哪些是室内用户,用户的那些话单为室内话单,等等。在获得室内用户的情况之后,依据这些情况可以进行室内网络质量分析,并进行室内网络优化,从而提高室内网络质量,提升用户的感知。对于具体的优化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进行相应处理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网络用户量激增,解决室内用户的大话务量冲击,更是未来运营商核心地位的重要支撑。本发明实施例使用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技术,研究出室内客户识别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出用户是否为室内用户,从而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识别效率。识别出室内用户之后,即可对不同区域的室内用户数量及比例进行量化统计,量化识别室内话务,以便更精准的指导测试、优化等规划工作。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所述系统可以包括:采集模块300、占用小区判断模块302、小区属性判断模块304、确定模块306和话单判断模块308。
其中,
采集模块300,用于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可以包括: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属性、栅格地图(所述栅格地图可以包括全网的栅格位置和每个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等等)、用户在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以及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
当然,所述信令数据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业务类型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占用小区判断模块302,用于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
所述占用小区判断模块302可以包括:
标识获取子模块,用于针对每条话单,获取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
占用判断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小区标识判断用户在执行每条话单时是否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占用确定子模块,用于当占用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时,确定用户在所述周期内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并将所述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作为固定占用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小区属性判断模块304,用于当占用小区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
所述小区属性判断模块304可以包括:
属性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小区的小区属性;
属性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小区属性为室内属性时,确定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
确定模块306,用于当小区属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小区下为室内用户;
话单判断模块308,用于当小区属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当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
所述话单判断模块308可以包括:
移动判断子模块,用于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
定位子模块,用于当移动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时,对所述话单进行定位,确定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
匹配子模块,用于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与所述栅格地图进行匹配,得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
话单确定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当所述栅格属性为室内场景时,确定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
其中,所述移动判断子模块可以包括:
主服务小区计算子单元,用于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相邻小区计算子单元,用于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差值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主服务小区差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相邻小区差值;
移动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主服务小区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并且所述相邻小区差值小于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可以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并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当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当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小区下为室内用户;当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并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当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对采集到的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出用户是否为室内用户,从而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识别效率。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其中,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包括: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属性,栅格地图,用户在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以及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其中,所述栅格地图包括全网的栅格位置和每个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
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
当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
当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小区下为室内用户;
当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
当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包括:
针对每条话单,获取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
依据所述小区标识判断用户在执行每条话单时是否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当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时,确定用户在所述周期内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并将所述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作为固定占用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包括:
获取所述小区的小区属性;
当所述小区属性为室内属性时,确定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包括:
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
当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时,对所述话单进行定位,确定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
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与所述栅格地图进行匹配,得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
获取所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当所述栅格属性为室内场景时,确定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包括:
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主服务小区差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相邻小区差值;
当所述主服务小区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并且所述相邻小区差值小于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
6.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其中,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包括: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属性,栅格地图,用户在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以及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其中,所述栅格地图包括全网的栅格位置和每个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
占用小区判断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
小区属性判断模块,用于当占用小区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
确定模块,用于当小区属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小区下为室内用户;
话单判断模块,用于当小区属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当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占用小区判断模块包括:
标识获取子模块,用于针对每条话单,获取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
占用判断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小区标识判断用户在执行每条话单时是否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占用确定子模块,用于当占用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时,确定用户在所述周期内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并将所述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作为固定占用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区属性判断模块包括:
属性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小区的小区属性;
属性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小区属性为室内属性时,确定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话单判断模块包括:
移动判断子模块,用于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
定位子模块,用于当移动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时,对所述话单进行定位,确定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
匹配子模块,用于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与所述栅格地图进行匹配,得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
话单确定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当所述栅格属性为室内场景时,确定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判断子模块包括:
主服务小区计算子单元,用于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相邻小区计算子单元,用于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差值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主服务小区差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相邻小区差值;
移动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主服务小区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并且所述相邻小区差值小于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
CN201310016406.4A 2013-01-16 2013-01-16 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3096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6406.4A CN103096371B (zh) 2013-01-16 2013-01-16 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6406.4A CN103096371B (zh) 2013-01-16 2013-01-16 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6371A CN103096371A (zh) 2013-05-08
CN103096371B true CN103096371B (zh) 2016-05-18

Family

ID=48208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6406.4A Active CN103096371B (zh) 2013-01-16 2013-01-16 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63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9577B (zh) * 2014-02-24 2019-10-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话务吸收程度量化方法和装置
CN104244271B (zh) * 2014-08-25 2017-12-15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稳定用户的识别方法
CN105989226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用户轨迹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27135B (zh) * 2016-02-01 2020-07-21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室内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35338B (zh) * 2016-12-15 2020-1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td-lte用户类型识别方法及基站
CN112243225B (zh) * 2019-07-16 2022-07-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楼宇室内用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4564A (zh) * 2006-03-28 2006-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省移动终端ms电能的方法
CN101893725A (zh) * 2010-06-30 2010-11-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天气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202396A (zh) * 2010-03-23 2011-09-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寻呼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33328A (zh) * 2011-09-19 2012-01-25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信令的网络资源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99082B2 (ja) * 2002-10-18 2009-07-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セル選択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4564A (zh) * 2006-03-28 2006-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省移动终端ms电能的方法
CN102202396A (zh) * 2010-03-23 2011-09-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寻呼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93725A (zh) * 2010-06-30 2010-11-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天气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333328A (zh) * 2011-09-19 2012-01-25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信令的网络资源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6371A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6371B (zh) 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4396188B (zh) 用于对移动网络性能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98762B (zh) 基站优化及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08090493B (zh) 一种基于wifi定位的进店顾客数据统计方法
US8700631B2 (en) Tempo spatial data extraction from network connected devices
CN108243421B (zh) 伪基站识别方法及系统
US20120220274A1 (en) Position information analysis device and position in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
CN102487523B (zh) 用户投诉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9005514B (zh) 用户位置信息的回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079221A (zh) 一种利用扫频仪和测试手机联合分析移动网络状况的方法
CN107205245B (zh) 热点区域自动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493720A (zh) 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57957B (zh) 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63292B (zh) 投诉预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573265B (zh) 人流量统计方法及统计系统
CN113194474A (zh) 伪基站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27929B (zh) 通信数据的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96254A (zh) 语音业务单通原因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6211168A (zh) 一种结合基站信息判定位置数据真伪的系统和方法
CN110120883B (zh) 一种评估网络性能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00061666A (ko) 인구 안내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장치
CN103096359B (zh) 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13408B (zh) 一种基于mro的室内弱覆盖定位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6567519A (zh) 一种用户住家手机信号网络质量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KR20160078281A (ko) 위치기반 이상 금융 거래 탐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