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5906A - 移动终端及操作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操作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5906A
CN103095906A CN2012101189952A CN201210118995A CN103095906A CN 103095906 A CN103095906 A CN 103095906A CN 2012101189952 A CN2012101189952 A CN 2012101189952A CN 201210118995 A CN201210118995 A CN 201210118995A CN 103095906 A CN103095906 A CN 103095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main body
another
touch panel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89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埈豪
金英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95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5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the display being foldable up to the back of the other housing with a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e.g. by 360° rotation over the axis defined by the rear edge of the base enclo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7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detecting open or closed state or particular intermediate positions assumed by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e.g. detection of display lid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main body in a laptop, detection of opening of the cover of battery compar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 H04M1/0245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using open/clos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display un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及操作该移动终端的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包括透明显示体的第一主体、包括另一显示体的第二主体以及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铰接式互相连接的铰链单元。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配置为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在折叠状态,移动终端配置为如此工作使得透明显示体处于透明模式,在透明模式下,在另一显示体上显示的图像透过透明显示体示出。在打开状态,移动终端配置为如此工作使得透明显示体和另一显示体中的每一个都显示图像。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操作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10月2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111480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具有显示装置的移动终端及操作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无线通信、音乐/动画重放、作为数码相机拍照、收听广播、玩游戏等。移动终端可能要求显示装置支持这样的功能。既执行显示功能又执行输入功能的触摸屏显示面板可以用作显示装置,从而对用户更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第一主体,包括透明显示体;第二主体,包括另一显示体;以及铰链单元,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铰接式互相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配置为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其中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如此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处于透明模式,在所述透明模式中,在所述另一显示体上显示的图像透过所述透明显示体示出;并且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如此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中的每一个都显示图像。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进一步包括第一输入装置,其布置在所述透明显示体的外表面上;以及第二输入装置,其布置在所述透明显示体的内表面上。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二输入装置与所述另一显示体的内表面相对,所述第一输入装置与所述另一显示体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进一步包括第三输入装置,所述第三输入装置布置在所述另一显示体的内表面上。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第二输入装置与所述透明显示体连接,并且所述第三输入装置与所述另一显示体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入装置、所述第二输入装置和所述第三输入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触摸屏面板。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如此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处于双显模式,在所述双显模式中,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独立地输出图像。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如此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处于单显模式,在所述单显模式中,所述透明显示体输出作为合并图像的一部分的图像,并且所述另一显示体输出作为所述合并图像的另一部分的图像。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配置为控制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使得切换所述合并图像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显示体包括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第一主体,包括透明显示体;第二主体,包括另一显示体;铰链单元,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铰接式互相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还是处于所述打开状态;以及控制电路,配置为响应于来自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其中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处于透明模式,在所述透明模式中,在所述另一显示体上显示的图像透过所述透明显示体示出;并且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中的每一个都显示图像。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进一步包括第一触摸屏面板和第二触摸屏面板,所述第一触摸屏面板布置在所述透明显示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触摸屏面板布置在所述透明显示体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主体进一步包括第三触摸屏面板,所述第三触摸屏面板布置在所述另一显示体的内表面上;并且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配置为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激活所述第一触摸屏面板,并且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激活所述第二触摸屏面板和所述第三触摸屏面板。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配置为从所述控制电路接收控制信号,以将所述另一显示体与所述第一触摸屏面板和所述第三触摸屏面板其中一个的连接切换到与另一触摸屏面板的连接;并且所述切换电路配置为在所述折叠状态下连接所述另一显示体和所述第一触摸屏面板,并且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打开状态下连接所述另一显示体和所述第三触摸屏面板。
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具有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式移动终端是处于折叠状态还是处于打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包括透明显示体,并且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另一显示体;当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在所述第二主体的所述另一显示体上显示第一图像,使得所述第一图像透过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透明显示体示出;以及当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在所述透明显示体上显示第二图像,并在所述另一显示体上显示第三图像。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激活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外表面上设置的第一触摸屏面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触摸屏面板与所述另一显示体。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激活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表面上设置的第二触摸屏面板和在所述第二主体的内表面上设置的第三触摸屏面板;以及将所述第二触摸屏面板连接到所述透明显示体,并将所述第三触摸屏面板连接到所述另一显示体。
在该实施例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输出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形成合并图像。
在该实施例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分别输出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在预定的时间期间没有通过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按键输入时,将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中每一个的活动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以及当在所述待机状态下有通过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按键输入时,将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中每一个的所述待机状态切换到所述活动状态。
附图说明
上述的和其它的方面和特征将从下面参考附图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其中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部分,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俯视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驱动单元的框图;
图4是描述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折叠状态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工作的图;
图6是示出打开状态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双显模式的图;
图7是示出打开状态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单显模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示出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附图更充分地描述实施例。然而该发明构思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且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给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全面和完整,并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充分地传达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可能放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理解,虽然这里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由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教导的情况下将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第一部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称为第二元件、第二部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为了描述方便,这里可以使用与空间有关的术语,例如“在......下方”、“在......下面”、“下”、“在......之下”、“在......上方”、“上”等来描述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外的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与空间有关的术语旨在除附图所描绘的方向外还包括装置在使用或工作时的另外的方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面”或“下方”或“之下”的元件将朝向这些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的术语“在......下面”和“在......之一”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面”两个方向。装置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被旋转90度或者朝向其它方向),相应地理解这里使用的与空间有关的描述。此外,还应当理解,当将层称为位于两层“之间”时,其可以是这两层之间唯一的层,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插入中间的层。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构思。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还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及其变体,当它们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具体表示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关联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当将一元件或层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至”、“联接至”或“邻近”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连接至、联接至或邻近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插入中间的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将一元件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直接联接至”或“紧密邻近”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插入中间的元件或层。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构思归属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还应当理解,除非这里有明确地限定,否则应当将例如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理解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和/或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而不要从理想化的或过于刻板的意义上去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俯视图。
参考图1和图2,折叠式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第一主体100、第二主体200、铰链单元300和驱动单元(未示出)。折叠式移动终端10可以是移动通信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或多媒体回放装置,如个人数字助理(PDA)或个人媒体播放器PMP。
第一主体10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10、透明显示体120、第一输入装置140和第二输入装置160。第一壳体110可以包含透明显示体120。透明显示体120可以选择性地工作。也就是说,透明显示体120可以透光也可以输出图像。透明显示体120可以是例如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或者透明液晶显示器(LCD)。第一输入装置140可以布置在透明显示体120的外表面122上,并且第二输入装置160可以布置在透明显示体120的内表面124上。在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折叠的状态下,外表面122可以是面向透明显示体120外侧的表面,并且内表面124可以是置于透明显示体120内侧的表面。第一输入装置140和第二输入装置160可以是触摸屏面板(TSP)。
第二主体200可以包括第二壳体210、显示体220和第三输入装置240。第二壳体210可以包含显示体220。显示体220可以是例如OLED或LCD。第三输入装置240可以布置在显示体220的内表面222上。在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折叠的状态下,内表面222可以是置于显示体220内侧的表面。第三输入装置240可以是触摸屏面板(TSP)。
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10可以通过使用铰链单元300铰接式互相联接。铰链单元300可以包括第一铰链320和第二铰链340。参考图2,第一壳体110的右上角和第二壳体210的左上角可以通过使用第一铰链320铰接式互相联接。第一壳体110的右下角和第二壳体210的左下角可以通过第二铰链340铰链联接。通过使用铰链联接,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10可以相对于彼此进行枢转运动或旋转运动。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可以以这种旋转的方式折叠或打开。当主体100和200折叠时,它们形成面对面的构造。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驱动单元的框图。参考图3,驱动单元400可以包括传感器块420、控制块440和切换块460。这里,传感器块、控制块和切换块也可以分别实现为传感器、控制电路和切换电路。
传感器块420可以检测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的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或者闭合状态和张开状态),并且可以向控制块440发送检测信号。传感器块420可以包括磁性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控制块440可以产生与检测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向第一输入装置140、第二输入装置160、第三输入装置240、透明显示体120、显示体220和切换块460传送控制信号。
第一输入装置140、第二输入装置160、第三输入装置240、透明显示体120和显示体220可以由来自控制块440的控制信号控制。切换块460可以从控制块440接收控制信号,以将第一输入装置140、第二输入装置160和第三输入装置240中之一与显示体220连接或链接在一起。在折叠(或闭合)状态下,切换块460可以通过第一通路P1将第一输入装置140与显示体220连接或链接在一起。在打开或(或张开)状态,切换块460可以通过第二通路P2将第三输入装置140与显示体220连接或链接在一起。
下面将参考图3以及图4至图7更充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驱动方法。
图4是描述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在图4中,符号“DISP1”、“DISP2”、“TSP1”、“TSP2”、“TSP3”和“S/W”可以分别表示透明显示体120、显示体220、第一输入装置140、第二输入装置160、第三输入装置240和切换块460。
参考图3和图4,在操作S0中,传感器块420可以检测折叠式移动终端是处于折叠状态还是处于打开状态。控制块440可以从传感器块420接收检测信号,以根据所输入的检测信号控制折叠式移动终端的驱动。
如果确定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折叠状态,则在操作S1中,控制块440可以激活第一输入装置140并且可以停用(inactive)第二输入装置160和第三输入装置240。而且,控制块440可以控制透明显示体120来使其处于透明模式,并且可以进一步控制显示体220以使其工作在第一显示模式。这里,透明模式可以是光线仅仅穿过透明显示体的模式,并且第一显示模式可以是输出显示体220的图像的模式。在操作S2中,切换块460可以选择第一通路P1来将第一输入装置140和显示体220连接或组对。
通过上面描述,在折叠状态,由显示体220输出的第一图像可以透过透明显示体120并且可以在终端外部示出,如图5所示。
通过上面描述的驱动方法,即使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折叠状态,也有可能使用透过透明显示体120的图像确认输出信息,并且有可能使用第一输入装置140输入信息。例如,如果折叠式移动终端是移动通信终端,则使用处于折叠状态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发送和接收是可能的。由于折叠式移动终端像直板式移动终端一样使用,所以便携性可能是卓越的。
如果确定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打开状态,则方法转到操作S1’,在操作S1’中,控制块440可以停用第一输入装置140,并且可以激活第二输入装置160和第三输入装置240。而且,控制块440可以控制透明显示体120和显示体220来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工作。这里,第二显示模式可以是显示体120和220中的每一个都显示图像的模式。第二输入装置160可以与透明显示体120连接或者关联。在操作S2’中,切换块460可以选择第二通路P2来将第三输入装置240和显示体220连接或组对。
然后,在操作S3’中,透明显示体120和显示体220的图像显示模式可以由第二输入装置160或第三输入装置240的输入值来选择。如果选择双显模式,则在操作S4’a中,透明显示体120和显示体220可以独立地输出图像。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透明显示体120可以输出第二图像,并且显示体220可以输出第三图像。例如,透明显示体120可以输出视频,并且显示体220可以输出电子邮件屏幕或互联网屏幕。与传统具有一个显示体的移动终端相比,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可以提供显示的可扩展能力。
如果选择单显模式,则方法转到操作S4’b,在操作S4’b中透明显示体120和显示体220输出具有第二图像和第三图像合并在一幅图像中的形式的图像。所合并的图像的尺寸可能是通过透明显示体120或显示体220输出的第二图像或第三图像的尺寸的两倍大。与传统具有一个显示体的移动终端相比,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可以提供显示的可扩展能力。所合并的图像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可以由控制块440切换,如图7所示。
如果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下在预定的时间期间,没有通过第一输入装置140、第二输入装置160和第三输入装置240接收到按键信息,则在操作S3中,透明显示体120和显示体220可以进入待机状态。
在操作S4中,可以判断是否在待机状态下通过第一输入装置140、第二输入装置160和第三输入装置240输入了中断键信息。如果输入了中断键信息,则透明显示体120和显示体220可以进入活动状态。然后,方法转到操作S0来检测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
如果未输入中断键信息,则方法转到操作S5,在操作S5中判断是否输入了结束键信息。如果未输入,则方法转到操作S3,如果已输入,则方法可以结束。
上面公开的主题应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所附权利要求旨在包括落入本发明真正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修改、扩展和其它实施例。因此,在法律允许的最大程度上,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的最宽的可能解释来决定,而不应由前面的具体描述约束或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主体,包括透明显示体;
第二主体,包括另一显示体;以及
铰链单元,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铰接式互相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配置为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
其中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如此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处于透明模式,在所述透明模式中,在所述另一显示体上显示的图像透过所述透明显示体示出,并且
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如此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中的每一个都显示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主体进一步包括:
第一输入装置,布置在所述透明显示体的外表面上;以及
第二输入装置,布置在所述透明显示体的内表面上,并且
其中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二输入装置与所述另一显示体的内表面相对,并且所述第一输入装置与所述另一显示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主体进一步包括:
第三输入装置,布置在所述另一显示体的内表面上,并且
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第二输入装置与所述透明显示体连接,并且所述第三输入装置与所述另一显示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装置、所述第二输入装置和所述第三输入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触摸屏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如此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处于双显模式,在所述双显模式中,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独立地输出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如此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处于单显模式,在所述单显模式中,所述透明显示体输出作为合并图像的一部分的图像,且所述另一显示体输出作为所述合并图像的另一部分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
控制电路,配置为控制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从而切换所述合并图像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透明显示体包括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
9.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主体,包括透明显示体;
第二主体,包括另一显示体;
铰链单元,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铰接式互相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
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还是处于所述打开状态;以及
控制电路,配置为响应于来自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
其中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处于透明模式,在所述透明模式中,在所述另一显示体上显示的图像透过所述透明显示体示出;并且
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工作,使得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中的每一个都显示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主体进一步包括第一触摸屏面板和第二触摸屏面板,所述第一触摸屏面板布置在所述透明显示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触摸屏面板布置在所述透明显示体的内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主体进一步包括第三触摸屏面板,所述第三触摸屏面板布置在所述另一显示体的内表面上;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配置为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激活所述第一触摸屏面板,并且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激活所述第二触摸屏面板和所述第三触摸屏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
切换电路,配置为从所述控制电路接收控制信号,以将所述另一显示体与所述第一触摸屏面板和所述第三触摸屏面板其中一个的连接切换到与另一触摸屏面板的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切换电路配置为在所述折叠状态下连接所述另一显示体和所述第一触摸屏面板,并且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打开状态下连接所述另一显示体和所述第三触摸屏面板。
12.一种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
检测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式移动终端是处于折叠状态还是处于打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包括透明显示体,并且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另一显示体;
当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在所述第二主体的所述另一显示体上显示第一图像,使得所述第一图像透过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透明显示体示出;以及
当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在所述透明显示体上显示第二图像,并在所述另一显示体上显示第三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激活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外表面上设置的第一触摸屏面板;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触摸屏面板与所述另一显示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激活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表面上设置的第二触摸屏面板和在所述第二主体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三触摸屏面板;以及
将所述第二触摸屏面板连接到所述透明显示体,并且将所述第三触摸屏面板连接到所述另一显示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输出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形成合并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第二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分别输出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在预定的时间期间没有通过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按键输入时,将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中每一个的活动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以及
当在所述待机状态下有通过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按键输入时,将所述透明显示体和所述另一显示体中每一个的所述待机状态切换到所述活动状态。
CN2012101189952A 2011-10-28 2012-04-20 移动终端及操作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Pending CN1030959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11480A KR20130046846A (ko) 2011-10-28 2011-10-28 휴대 단말기 및 휴대 단말기의 구동 방법
KR10-2011-0111480 2011-10-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5906A true CN103095906A (zh) 2013-05-08

Family

ID=48172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89952A Pending CN103095906A (zh) 2011-10-28 2012-04-20 移动终端及操作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09438A1 (zh)
JP (1) JP2013097370A (zh)
KR (1) KR20130046846A (zh)
CN (1) CN103095906A (zh)
TW (1) TW20131785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0820A (zh) * 2016-12-30 2017-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9638063A (zh) * 2019-01-15 2019-04-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1198599A (zh) * 2019-12-31 2020-05-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052529A (zh) * 2022-05-13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26439C (en) * 2012-12-28 2021-08-11 Intel Corp Dual Configuration computer
CN103399684A (zh) * 2013-07-03 2013-11-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大小可变的显示屏幕、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DE102014212911A1 (de) * 2013-07-12 2015-01-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aten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und Datenverarbeitungssystem
US9430180B2 (en) 2013-11-15 2016-08-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50114308A (ko) * 2014-04-01 2015-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및 그의 플립커버 간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4281349B (zh) * 2014-09-25 2016-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触控基板、双面触控装置和双面触控显示装置
CN104571999A (zh) * 2015-01-21 2015-04-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2287583B1 (ko) * 2015-04-08 2021-08-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34963B1 (ko) 2016-02-23 2023-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101308A (zh) * 2016-06-30 2016-11-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US10075570B2 (en) * 2016-08-09 2018-09-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oviding sensing ability with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20321692A1 (en) * 2019-08-30 2022-10-0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KR20210101703A (ko) * 2020-02-10 2021-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음성 녹음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4301B2 (en) * 2005-10-14 2010-11-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isplaying multimedia content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apable of implementing the same
US20090054112A1 (en) * 2007-08-24 2009-02-26 Motorola, Inc. Displa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1560718B1 (ko) * 2009-05-29 2015-10-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에서의 정보 표시 방법
KR101695809B1 (ko) * 2009-10-09 2017-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941683B2 (en) * 2010-11-01 2015-01-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display interactio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0820A (zh) * 2016-12-30 2017-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9638063A (zh) * 2019-01-15 2019-04-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9638063B (zh) * 2019-01-15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1198599A (zh) * 2019-12-31 2020-05-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98599B (zh) * 2019-12-31 2021-10-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052529A (zh) * 2022-05-13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46846A (ko) 2013-05-08
JP2013097370A (ja) 2013-05-20
TW201317855A (zh) 2013-05-01
US20130109438A1 (en) 201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5906A (zh) 移动终端及操作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2187296B (zh) 将基于多面板电子装置的屏幕大小或屏幕分辨率的参数发送到服务器
CN102150096B (zh) 具有可配置接口的多面板装置
CN102150094B (zh) 具有可配置接口的多面板装置
TWI435220B (zh) 雙螢幕可攜式電腦與雙螢幕可攜式電腦之切換方法
CN102150099B (zh) 多面板电子装置
CN102150098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150126A (zh) 用于指示图形用户接口元件的位置和方向的方法
US20200380905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ulti-screen splicing structure having display devices capable of displaying specific patterns when detecting proximity of another display
CN102150097A (zh) 具有倾斜计的移动装置
CN102150120A (zh) 通过拖曳跨越多个屏幕而在图标与应用程序窗口之间切换
US20090053997A1 (en) Dynamic user interface for displaying connection st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150095A (zh) 具有可配置接口的多重折叠式移动装置
TW201514837A (zh) 具有相應使用者介面之裝置輸入模式
CN102089737A (zh) 用于物理上柔性设备的用户接口、设备和方法
CN103329061A (zh) 使用姿势查看堆栈化的屏幕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JP2016051254A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03516874A (zh) 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US20080212272A1 (en) Folding user interface
US20080094366A1 (en) Terminal having color changing function and color changing method thereof
CN102232289B (zh) 便携终端设备、用于该设备的图像显示方法和记录用于该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JP4624384B2 (ja) モバイル通信端末及び機能変更方法
JP2008108271A (ja) サウンドカード、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1009895B (zh) 选择菜单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CN102541492A (zh)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