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5415B -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5415B
CN103085415B CN201310022258.7A CN201310022258A CN103085415B CN 103085415 B CN103085415 B CN 103085415B CN 201310022258 A CN201310022258 A CN 201310022258A CN 103085415 B CN103085415 B CN 103085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axially oriented
film
oriented film
polyolefin biaxially
polyole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22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5415A (zh
Inventor
陈大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CHENG PACK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CHENG PACK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CHENG PACK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CHENG PACK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222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5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5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5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5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54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挤出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具有复合层,中间层和热封层,所述复合层,中间层和热封层为共挤出结构,而且各层独立含有丙烯聚合物、乙烯聚合物、其共混物或其混合物,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纵向伸长率与横向伸长率之比小于1.6,而且,在90摄氏度时的纵向和横向收缩率小于8%。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可用于各种日用品包装或食品包装。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基材和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复合包装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方法。

Description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5月18日的发明创造名称为“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国家申请号为No.201110127215.6)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用的多层共挤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和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薄膜(PEfilm)具有质轻、无毒、防潮、热封性能优越的等优点,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用轻工、卫生用品等产品的包装。聚乙烯薄膜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在软性包装行业用作复合基材膜和其它材料复合提供热封性,物理强度,如抗刺穿,耐跌落等性能。
复合结构广泛用于软包装行业。双向拉伸聚炳烯薄膜(BOPP),双向拉伸聚酯薄膜(PET),双向拉伸尼龙薄膜(BOPA),铝箔(Al箔),镀铝PET(M-PET),聚乙烯薄膜(PE膜)和CPP膜(流延聚丙烯薄膜)是最常见的复合包装原材料。如BOPP/PE二层结构可用于洗衣粉,糖,盐,等的包装。BOPP/CPP;PET/M-PET/CPP常用于饼干,干燥食品的包装。PET/PE,BOPA/PE常用于调味品,液体食品,冷冻食品和液体日用品(洗发水等)的保装。PET/AL/PE或PET/M-PET/PE则可用于要求保质期较长的食品,如奶粉,肉类等包装。
复合结构采用两层或多层的原因是因为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通过复合即可生产出兼具不同性能的包装材料,以满足实际应用中不同包装物对包装的需求。如BOPP具有高光泽,尺寸稳定性好,非常适合印刷,但是BOPP无法热封合,韧性也很差,如跌落性和抗穿刺性。PE膜则具有很好的热封合性,另外也具有优越的耐跌落和抗刺穿性能。因此,通过BOPP/PE的复合就可生产出印刷精美,封合牢固,并且具有一定物理强度的复合包装结构。Al箔和镀铝膜则具有很好的氧气和水气阻隔性,可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因此多用于品质易蜕化的产品包装。BOPA兼具印刷性,耐低温性和韧性以及一定的物理强度,因此多用于高品质要求的食品包装。
软包装工业中常用的复合热封合基材膜主要有PE膜和CPP(流延聚炳烯)薄膜两种。CPP薄膜的优点是高挺度和高透明,但是,其物理性能较差,特别是耐跌落性和低温性能,另外,CPP膜的热封合性能也较差。PE薄膜一般通过吹塑(blown)和流延(casting)生产具有比CPP更优越的热封性能,和物理性能,但是挺度远低于低于CPP薄膜,吹塑PE膜的透明度也低于CPP薄膜。
因此,工业界需要一种兼具有CPP薄膜的透明度和挺度,同时具有PE薄膜的物理性能,热封性能和耐低温性能的薄膜。
目前最常见提高PE薄膜挺度的方法是在配方中加入高密度聚乙烯(HDPE),但HDPE对薄膜的物理性能和热封性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并且HDPE对挺度提高也极为有限。PP和PE共挤出可提高薄膜的挺度,但是会对薄膜的透明度,物理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双向拉伸PE和PP会提高薄膜的挺性和透明度。但是,PE双向拉伸后极易收缩,因此主要用于热收缩薄膜,在包装复合膜应用时会在热封口产生收缩。PP拉伸薄膜的物理和热封性能极差,因此主要用于印刷基材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包括复合层,中间层(也即芯层)和热封层。所述复合层,中间层和热封层为共挤出结构,各层含有成膜聚烯烃聚合物,主要选自丙烯聚合物(也称为聚丙烯)、乙烯聚合物(也称为聚乙烯)或其混合物。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减低了薄膜的热收缩率,以保证热封合时没有收缩的问题。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可用于复合包装的热封层,也可单独用于日用品或食品包装。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具有高透明,高挺度和高强度,具有优越的热封特性并且具有低收缩率。和传统的PE,CPP等包装薄膜比,它把CPP的挺度,透明度和PE的物理强度,热封特性集合于一体,因此可以大幅度减低包装薄膜的厚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聚烯烃包装膜。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可以通过同步管膜法双向拉伸工艺制备,并通过热定型处理,以达到本发明的效果和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挤出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具有复合层,中间层和热封层,所述复合层,中间层和热封层为共挤出结构,而且各层独立含有丙烯聚合物、乙烯聚合物、其共混物或其混合物,所述复合层的表面张力大于38达因。
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薄膜纵向伸长率与横向伸长率之比小于1.6,优选小于1.3。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纵横向拉伸比一般为4-7之间,并且纵向拉升比与横向拉伸比的比例小于1.6。优选小于1.3。并且,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在90摄氏度时的纵向和横向收缩率都小于8%,优选小于5%。
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可以通过同步管膜法和平膜法同步拉伸工艺生产,并且在收卷前对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以达到本发明要求的纵横向收缩率。
本发明的聚烯烃薄膜的复合层用于通过各种复合工艺与印刷或非印刷的基材复合,形成复合包装结构。芯层具有足够的厚度以便提供挺性和强度。热封层材料一般由熔点较低的聚乙烯或共聚聚炳烯组成,以提供低温热封性能。复合层,中间层和热封层含有成膜聚合物,主要选自丙烯聚合物、乙烯聚合物或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薄膜中使用的乙烯聚合物可以是乙烯共聚物或者乙烯均聚物,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或U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塑性体,其混合物和其共混物。乙烯聚合物也包括乙烯和其它非烯烃类单体的共聚物。
HDPE没有或者具有少量共聚单体,并且具有约0.941g/cm3或者更高的(例如约0.952g/cm3至约0.968g/cm3)的密度、例如约266℉至约299℉(约130℃至约148℃)的熔点、以及小于1至50克/10分钟(例如1至50克/10分钟)的熔融指数(190摄氏度,2.16千克根据ASTMD1238测量)。市场上常见的HDPE有中石化的5000S,陶氏化学的6200,埃克森的108TA等。
LDPE是均聚聚合物,并具有在0.912g/cm3到0.94g/cm3(例如0.915g/cm3到0.928g/cm3)的范围的密度以及0.2至50克/10分钟(例如1至10克/10分钟)的熔融指数(190摄氏度,2.16千克根据ASTMD1238测量)。LDPE在高压过程中使用自由基引发剂生产。市场上常见的LDPE有燕山石化的IF7B,100AC,陶氏化学的640,132I,埃克森的165W等。
LLDPE分为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辛烯共聚物,并具有小于1至50克/10分钟(例如1至10克/10分钟)的熔融指数(190摄氏度,2.16千克根据ASTMD1238测量)以及在0.910到0.940g/cm3、优选0.915到0.928g/cm3的范围的密度。传统的LLDPE由齐格勒-纳塔催化剂通过汽相法或液相法反应聚合而成。市场上常见的LLDPE有中石化的7042,陶氏化学的2045G,埃克森的1002等。
另一类LLDPE为超低密度或极低密度LLDPE,也叫ULDPE或VLDPE。它们也是由齐格勒-纳塔催化剂通过汽相发或液相法反应而成,但是它们含有更多的共聚单体,因此,密度更低,一般为0.88-0.912g/cm3之间。市场上常见的此类产品有陶氏化学的ATTANE4203,FLEXOMER1085等。
LLDPE的最新一代产品为茂金属LLDPE,其催化剂和传统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相比具有单点反应点,因此所生产的LLDPE具有更均匀的共聚单体分布,因此,其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及热封性能比传统的LLDPE更强。市场上常见的茂金属LLDPE有陶氏化学的ELITE5400G,AFFINITY1881,埃克森的EXCEED1018,日本三井的EVOLUE1520,2520等。
在本发明的薄膜中使用的丙烯聚合物是可以是均聚聚丙烯或者丙烯与另一种烯烃的共聚物。PP(聚丙烯)分为均聚物(Ho-PP)和共聚物(Co-PP),均聚PP具有成本低,熔点高和挺性高的特点。共聚PP熔点和挺性较低,但具有较低的热封温度。有利于快速包装。PP具有约0.89-0.91g/cm3的密度、以及小于1至50克/10分钟(例如1至50克/10分钟)的熔融指数(230摄氏度,2.16千克,根据ASTMD1238测量)。市场上常见的均聚PP有兰州石化的T38F,共聚聚丙有金山石化的PP-M800E,TPC的6612,巴塞尔的ADSYL5C37等。
另外,本发明的薄膜中各层还可以含有常用的添加剂。常用添加剂有,抗粘连剂,爽滑剂,抗静电剂,成核剂,空化剂或遮光剂等。遮光剂包括氧化铁、碳黑、二氧化钛、滑石、以及它们的组合。各层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种或多种烃类树脂。烃类树脂可以是与该基层的成膜聚合物相容的一种低分子量的烃。这种或这些烃类树脂可以是被氢化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石油树脂、萜烯树脂、苯乙烯树脂、以及环戊二烯树脂。本发明各层材料中可以母料形式加入约0.01%-5%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
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薄膜纵向伸长率与横向伸长率之比小于1.6,优选小于1.3。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纵横向拉伸比一般为4-7之间,并且纵向拉升比与横向拉伸比的比例小于1.6。优选小于1.3。并且,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在90摄氏度时的纵向和横向收缩率都小于8%,优选小于5%。
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可以通过同步管膜法和平膜法同步拉伸工艺生产,并且在收卷前对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以达到本发明要求的纵横向收缩率。
生产双向拉伸塑料薄膜的工艺有管膜拉伸法(doublebubble)和平面双向拉伸法(tenterframe)两种。其中管膜法是在吹塑泡管的同时,将薄膜进行纵、横双向拉伸。管膜拉伸法生产双向拉伸塑料薄膜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聚烯烃原料配料,加工为熔体和挤出,形成圆形第一管膜,用冷却水对第一管膜定型,加热第一管膜至合适的拉伸温度,同步拉伸第一管膜到合适的厚度形成第二管膜,然后收卷和分切得到薄膜成品。
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可以通过同步管膜法进行生产,并且对第二管膜进行热定型。热定型可在拉伸后通过加热辊或通过第三泡管定型方式实现,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定型温度大约为80度-120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聚烯烃薄膜各层的成膜性聚合物主要为乙烯聚合物。在这里,“主要”是指不含其它成膜聚合物,或含有少量本领域内常用量的添加剂,或含有少量的对成膜化学物理性质不产生实质影响的其它成膜聚合物。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这种成膜性聚合物主要为乙烯聚合物,并且对以期为原料加工成型的聚烯烃薄膜经过交联处理。交联方式可为在线交联或离线交联,交联强度为交联后薄膜的融熔指数(MI)根据ASTMD-1238(230摄氏度,10千克)测试为为0.1-5.0g/10分钟。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上述聚烯烃薄膜密度在0.918g/cm3-0.935g/cm3之间,优选为0.922g/cm3-0.928g/cm3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上述聚烯烃薄膜中的乙烯聚合物为线型聚乙烯(LLDPE),并且根据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分析熔点低于128摄氏度,优选低于125摄氏度。优选该线型聚乙烯为乙烯辛烯,或乙烯己烯共聚物,其共聚单体分布指数CDBI<60%,优选CDBI<50%,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在在3-8之间,更优选为3.5-6之间。Mw/Mn可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技术测定。CDBI是共聚单体分布均匀度的指标,CDBI越大,共聚单体在主链上分布越均匀。CDBI的通过升温分馏抽提(TREF)来测定,其定义和测试方法Wild,等人在JournalofPolymerScience,Poly.Phys.Ed.,Vol.20,441(1982);美国专利US4,798,081,US5,008,204中都有描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聚烯烃薄膜中各层独立含有丙烯聚合物和乙烯聚合物。其中聚乙烯融熔指数(MI)根据ASTMD-1238(190摄氏度,2.16千克)测试为为0.5-10g/10分钟,聚丙烯融熔指数(MI)根据ASTMD-1238(230摄氏度,2.16千克)测试为为1.0-15g/10分钟。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聚烯烃薄膜最少含有一层聚丙烯层(PP)和一层聚乙烯(PE)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热封层含有聚乙烯衍生物或其共混物。聚乙烯衍生物包括乙烯-乙酸乙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和离子型极性乙烯聚合物等。
聚乙烯衍生物包括乙烯和其它非烯烃类单体的共聚物,如乙烯-乙酸乙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和离子型极性乙烯聚合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由于在分子链中引入了醋酸乙烯单体,从而降低了高结晶度。EVA中醋酸乙烯(VA)含量在约5%~40重量%。市场上常见的EVA有台湾台塑7350F,7130F,7140F等,日本NUC公司的8450等,以及美国杜邦的3130,3190等。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等极性乙烯共聚物的性能和EVA有很多相似之处。常见的EAA有美国陶氏化学的Primacore(注册商标),如:1410,3003,3002等。常见的EMAA有美国杜邦公司的NUCREL(注册商标),如3990,0910等。常见的EEA有美国陶氏化学的Amplify(注册商标)101,103等。离子型极性乙烯聚合物是把EAA等树脂中酸键上的氢离子用锌,钠离子取代后形成的一类乙烯聚合物。锌,钠离子在常温下可形成分子间的交联,因此,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市场上常见的离子型聚合物有杜邦的Surlyn(注册商标),如1650,1610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热起封温度低于125度,优选低于110度。热起封温度的定义为,在0.275N/mm2压力,0.5秒热封时间可达到4N/25mm时的热封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各层可混入熔点大于128摄氏度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高压低密度聚乙烯(LDPE)。
本发明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结构包括一个复合层(或称为电晕复合层或电晕层),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或三个)芯层和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或三个)热封层,其中各个层组分相同或不同。本发明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芯层可以与热封层直接接触,或者在芯层和热封层之间可以具有次表层。所述次表层的聚合物可以与热封层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通常为三层或五层结构。
本发明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芯层可为一层或多层结构,例如二层或三层。当所述芯层为二层或多层结构时,各个芯层的材料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热封层可为一层结构。本发明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热封层也可为多层结构,例如二层或三层,各层组分相同或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含有一个复合层,一个、二个或三个芯层,一个热封层,任选的,还含有芯层和热封层之间的一个次表层。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为三层结构,其中含有一个复合层,一个芯层和一个热封层。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为五层结构,其含有一个复合层,两个或三个芯层和一个热封层;或是一个复合层,两个芯层和两个热封层;或是一个复合层,两个芯层,芯层和热封层之间的一个次表层,和一个热封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总厚度大约为10微米—80微米,优选为20-50微米。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热封层厚度一般为1-15微米。
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可用于各种包装用途,例如用于日用品包装或食品包装。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可在经过印刷后用于各种日用品包装或食品包装。
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通过各种复合工艺和各种基材复合,形成最少两层的复合包装结构。所述基材包括印刷或非印刷的双向拉伸聚炳烯薄膜(BOPP),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BOPA),铝箔,PE薄膜,纸张等。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包装结构,其包括基材和前述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所述基材包括双向拉伸聚炳烯薄膜(BOPP),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BOPA),铝箔,普通PE薄膜和纸张,其中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通过各种复合工艺与这些基材复合,形成最少两层的复合包装结构。
本发明的聚烯烃薄膜的电晕层和芯层可含有具有成膜性的热塑性聚合物。一般来说,所述基层由以聚乙烯和聚炳烯为主的材料组成。可以用作本发明芯层成膜聚合物的聚烯烃包括线型聚乙烯(LLDPE),高压聚乙烯(LDPE),丙烯均聚物(homo-PP),有少量乙烯或更高-烯烃的无规共聚聚丙烯(Co-PP)等。在芯层中可加入添加剂以改变透光性等性能。
热封层材料一般由熔点较低的聚乙烯或共聚聚炳烯组成,以提供低温热封性能。虽然热封层材料大部分情况下为聚乙烯或聚丙烯,基层材料也可为聚乙烯衍生物或改其性物组成,或这些衍生物与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共混物组成。在热封层中可加入添加剂以改变诸如开口性,摩察系数等性能。
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收卷并分切成一定宽度后可用于和各种基材复合。基材包括印刷或非印刷的双向拉伸聚炳烯薄膜(BOPP),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BOPA),铝箔,普通PE薄膜,纸张等复合,形成最少两层的复合包装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方法,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具有共挤出的复合层,中间层和热封层,其中各层独立含有丙烯聚合物、乙烯聚合物和其混合物,所述复合层表面张力大于38达因,而且所述薄膜在90摄氏度时的纵向和横向收缩率小于8%,优选小于5%。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同步拉伸工艺处理聚烯烃原料,并且对得到的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以得到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方法通过同步管膜法同步拉伸工艺处理聚烯烃原料,然后对生成的第二管膜其进行热定型处理,得到薄膜纵向伸长率与横向伸长率之比小于1.6,优选小于1.3,而且在90摄氏度时的纵向和横向收缩率小于8%,优选小于5%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热定型可在拉伸后通过加热辊定型或通过第三泡管定型。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定型温度大约为80度-120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法,制备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聚烯烃原料配料、加工为熔体和挤出;
b)通过环形机头形成圆形第一管膜,用冷却水对第一管膜定型;
c)加热第一管膜至合适的拉伸温度;
d)同步拉伸第一管膜到合适的厚度形成第二管膜;
e)对第二管膜热定型;
f)对第二管膜进行表面处理,将复合层的表面张力调节到38达因以上;
g)收卷。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制备的上述聚烯烃薄膜主要由乙烯聚合物组成,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所述主要主要由乙烯聚合物组成的聚烯烃薄膜经过交联处理。处理的强度为处理后薄膜的融熔指数(MI)根据ASTMD-1238(230摄氏度,10千克)测试为0.1-5.0g/10分钟。所述交联可以为在线交联或离线交联。例如可以在步骤b)和c)之间可以对第一管膜进行在线交联,或在步骤g)后进行离线交联。
在步骤c)中,通常的拉伸温度为95-120度。
在步骤b)中,第一管膜的厚度一般为300微米-2400微米,优选为600-1800微米。
在步骤d)中,第二管膜的厚度一般为10微米-80微米,优选为20-50微米。
在本发明中,步骤f)可以采用电晕处理进行表面张力调节。对表面张力调节还可以通过火焰处理或等离子处理等方式,或是化学处理法、机械打毛法、涂层法等常用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与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起来阐述时,以上的描述与下列实施例是用来阐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在5层共挤管膜法双向拉伸设备上生产BOPE拉伸复合膜,其结构见下表一。薄膜9和10为使用传统吹塑法生产的PE薄膜,结构见表二。
本发明的薄膜(总厚:35μ)结构如表一:
表一:本发明薄膜结构
表二:对比薄膜(总厚:50微米)结构
所用材料详细信息如表三:
表三:使用原料
薄膜1-8的生产在管膜法双向拉伸工艺生产线上生产,具体工艺如下:
1.聚烯烃原料挤出;
2.通过环形机头形成圆形第一管膜;
3.冷却水对第一管膜定型;
4.在线电子束交联第一管膜;
5.加热为第一管膜至合适的拉伸温度;
6.同步拉伸第一管膜到合适的厚度形成第二管膜;
7.对第二管膜热定型;
8.电晕处理第二管膜;
9.收卷;
10.分切。
详细生产工艺和参数见表三四:
表四:发明膜加工工艺和参数
薄膜9-10的生产使用普通多层共挤出上吹生产线生产。具体工艺参数为:
表五:薄膜性能
本发明薄膜-1,薄膜-4和对比薄膜-9,薄膜-10的配方结构比例相同,但由于本发明膜的独特工艺,发明膜虽然比对比膜薄了近30%,但发明膜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挺度(正割模量)是对比膜的一倍以上。另外,发明膜的雾度也远低于对比膜,发明膜比对比膜热封强度也要高一倍以上,并且发明膜的热封区间远宽于对比膜。
其它发明膜(2,3,5,6,7,8)也具有高强度,高挺度和低雾度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薄膜的减薄和轻量化。另外,交联后的发明膜比非交联的发明膜有更好的热封强度和更宽的热封区间。
发明膜1和对比膜9和12微米的双向拉伸PET薄膜复合以后,制成200mmx100mm的包装袋,然后装入500克的食盐进行了跌落破损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实验可发现,用本发明膜做成的包装袋比对比膜做成的包装袋薄了15微米,但在破损实验中的破损率远低于对比膜。同时,因为发明膜1的挺度远高于对比膜,因此,即使减薄了15微米,使用发明膜做成的包装袋的手感和对比膜9做成的包装袋手感基本接近。
综上所述,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BOPE薄膜出乎意料地具有高透明,高挺度,高物理强度,优越的热封性能并且具有低收缩率,有助于包装行业对薄膜的减薄和满足包装轻量化的需求。本发明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和传统的PE、CPP等包装薄膜相比,把CPP的挺度,透明度和PE的物理强度,热封特性集于一体,因此可以大幅度减低薄膜的厚度和原料的使用量,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聚烯烃包装膜。
除非另外指出,本发明的实践将使用有机化学、聚合物化学等的常规技术,显然除在上述说明和实施例中所特别描述之外,还可以别的方式实现本发明。其它在本发明范围内的方面与改进将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许多改变和变化是可行的,因此其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文所提到的所有专利、专利申请与科技论文均据此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
如无特别表示,本文中出现的温度的单位“度”是指摄氏度,即℃。

Claims (15)

1.一种共挤出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具有复合层,中间层和热封层,所述复合层,中间层和热封层为共挤出结构,其中所述复合层的表面张力大于38达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纵向伸长率与横向伸长率之比小于1.6,而且,在90摄氏度时的纵向和横向的收缩率都小于8%,
其中,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通过同步管膜法双向拉伸工艺生产,并且通过热定型处理,并且其中复合层,中间层和热封层各层主要含有乙烯聚合物,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经过交联处理,处理后薄膜的融熔指数,根据ASTMD-1238测试,在230摄氏度,10千克条件下,为0.1-5.0g/1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的纵向伸长率与横向伸长率之比小于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在90摄氏度时的纵向和横向的收缩率都小于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为乙烯共聚物或者乙烯均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为高密度聚乙烯,极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或乙烯塑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中所述薄膜的密度在0.918g/cm3-0.935g/cm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为线型聚乙烯,并且根据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分析熔点低于128摄氏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为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其共混物或其混合物,所述共聚物中共聚单体分布指数CDBI<60%,分子量分布在3-8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热起封温度低于125摄氏度,所述热起封温度定义为在0.275N/mm2压力,0.5秒热封时间可达到4N/25mm时的热封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热起封温度低于110摄氏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为三层或五层结构,其中含有一个复合层,一个或多个中间层,以及一个或多个热封层,其中各个层组分相同或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总厚度为10-80微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总厚度20-50微米。
14.权利要求1-13任一项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在用于日用品包装或食品包装中的用途。
15.一种复合包装结构,其具有基材和权利要求1-13任一项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所述基材选自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铝箔,聚乙烯薄膜和纸张,其中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膜通过复合工艺与印刷或非印刷的基材复合,形成复合包装结构。
CN201310022258.7A 2011-05-18 2011-05-18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5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2258.7A CN103085415B (zh) 2011-05-18 2011-05-18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2258.7A CN103085415B (zh) 2011-05-18 2011-05-18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27215 Division CN102248735B (zh) 2011-05-18 2011-05-18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5415A CN103085415A (zh) 2013-05-08
CN103085415B true CN103085415B (zh) 2016-08-03

Family

ID=48198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225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5415B (zh) 2011-05-18 2011-05-18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54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69668A1 (en) * 2019-10-10 2021-04-15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Bag comprising a bi-directionally oriented polyethylene fil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8560B (zh) * 2013-07-29 2015-09-30 湖北工程学院 一种多层共挤低温收缩聚烯烃热收缩膜的生产方法
CN103434241B (zh) * 2013-09-06 2015-08-19 金石包装(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镀铝低温热封聚乙烯吹塑薄膜及真空镀铝膜
CN103568425B (zh) * 2013-09-26 2015-09-16 浙江诚信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承重能力的拉伸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7379B (zh) * 2014-06-25 2016-08-24 金石包装(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封口后易揭开聚乙烯吹塑薄膜及复合膜
CN105479878B (zh) * 2014-09-16 2018-03-02 重庆四平泰兴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侧封枕形复合袋用膜
JP6826769B2 (ja) * 2016-07-14 2021-02-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ポリエチレン共押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包装体
JP6826771B2 (ja) * 2016-07-14 2021-02-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ポリエチレン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包装体
JP6826770B2 (ja) * 2016-07-14 2021-02-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ポリエチレン共押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包装体
JP6826768B2 (ja) * 2016-07-14 2021-02-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ポリエチレン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包装体
CN106903951B (zh) * 2017-03-03 2019-03-26 河南浩达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原环境的耐压食品包装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08707B (zh) * 2018-03-30 2020-10-16 浙江众成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遮光效果的聚烯烃交联热收缩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11923549A (zh) * 2020-08-27 2020-11-13 福建凯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高阻隔横向易撕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5466A (en) * 1985-05-17 1988-02-16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Non-sealable, biaxially oriented multi-layer polypropylene film
US4925728A (en) * 1986-09-13 1990-05-15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Multilayer film suitable as a release sheet in the production of decorative laminate panels
CN1329981A (zh) * 2001-05-02 2002-01-09 海南现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拉伸聚丙烯烟用收缩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CN2670267Y (zh) * 2003-11-18 2005-01-12 陈大魁 聚烯烃高收缩薄膜
CN1810502A (zh) * 2005-01-28 2006-08-02 朱家牧 低温高收缩高阻隔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01367280A (zh) * 2008-07-22 2009-02-18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抗冻可速封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5466A (en) * 1985-05-17 1988-02-16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Non-sealable, biaxially oriented multi-layer polypropylene film
US4925728A (en) * 1986-09-13 1990-05-15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Multilayer film suitable as a release sheet in the production of decorative laminate panels
CN1329981A (zh) * 2001-05-02 2002-01-09 海南现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拉伸聚丙烯烟用收缩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CN2670267Y (zh) * 2003-11-18 2005-01-12 陈大魁 聚烯烃高收缩薄膜
CN1810502A (zh) * 2005-01-28 2006-08-02 朱家牧 低温高收缩高阻隔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01367280A (zh) * 2008-07-22 2009-02-18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抗冻可速封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69668A1 (en) * 2019-10-10 2021-04-15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Bag comprising a bi-directionally oriented polyethylene film
WO2021069669A1 (en) * 2019-10-10 2021-04-15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ackage comprising a bi-directionally oriented polyethylene fil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5415A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5415B (zh)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8735B (zh)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EP3261838B1 (en) Laminated film structure based on polyethylene only
EP2355979B1 (en) Multilayer shrink films, labels made therefrom and use thereof
JP6079103B2 (ja) 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包装材及び包装袋
US11858243B2 (en) Multi-layered films oriented in the machine direction an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EP3317101B1 (en) Multi-layered films oriented in the machine direction an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EP3606749A1 (en) Polyethylene laminates for use in flexible packaging materials
CN104768754A (zh) 适用于热成形的聚烯烃基膜
WO2012058789A1 (en) Polymeric films and methods to manufacture the same
EP2945802A1 (en) Improved multilayer blown films
JP6457402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無延伸多層フィルム
US20230131094A1 (en) Heat sealing barrier laminates including polyethylene
JP6402771B2 (ja) 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包装材及び包装袋
US20220072832A1 (en) Laminate structures and flexible packaging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same
EP2890556B1 (en) Films containing functional ethylene-based polymer compostions
JP6402751B2 (ja) 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包装材及び包装袋
US20130052441A1 (en) Enhanced Processing Oriented Polypropylene Films
JP2018523590A (ja) 剥離可能なシール層の調製方法
TWI826503B (zh) 具有改善的抗穿刺效能的多層熱塑性薄膜
JP2021133509A (ja) 溶断製袋用の二軸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JPH0538793A (ja) 熱成形用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積層体フイルム
CN117283953A (zh) 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13378A1 (en) Multilayer uniaxially oriented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