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3743A - 脱针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脱针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3743A
CN103083743A CN201210392420XA CN201210392420A CN103083743A CN 103083743 A CN103083743 A CN 103083743A CN 201210392420X A CN201210392420X A CN 201210392420XA CN 201210392420 A CN201210392420 A CN 201210392420A CN 103083743 A CN103083743 A CN 103083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un
bake
magnetic sensor
structura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24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洋
波多野至
本田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83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37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尤其能够使脱针检测装置的灵敏度保持一定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结构部(A),例如以第1支承部(2)支承磁传感器(5)并且具备用于安装医疗器械的安装部(3),该医疗器械6在管的前端具备医用针;第2结构部(B),以第2支承部(4)支承磁铁(6)而形成;以及保持薄板(保持部)(20),保持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使磁传感器和磁铁之间的距离L1保持一定,并且在医疗器械上安装第1结构部(A)、在人体上安装第2结构部(B)之后能够分离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之间。

Description

脱针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检测到针从人体脱落的脱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医疗机关例如在进行人工透析治疗时曾发生过医用针脱落的事故。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下述专利文献公开了用于检测脱针的脱针检测装置。
例如,在如专利文献1的具备磁性检测部和磁铁的脱针检测装置中,磁性检测部以及磁铁当中的一个被安装于医用针侧,另一个被安装于人体侧。因为当医用针从人体脱落时磁性检测部和磁铁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所以磁铁给磁性检测部施加的外部磁场发生变化,于是磁性检测部的输出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判断出针脱落。
但是,在具备了磁性检测部和磁铁的以往脱针检测装置中,例如必须由护士分别安装磁性检测部和磁铁,因此磁性检测部和磁铁之间的距离因安装的人而不同,从而存在脱针检测装置的灵敏度不一定的问题。即,医用针根据安装方法只错位一点点也会被判断为脱针或者医用针不移动相当距离就不会被判断为脱针等,无法使灵敏度保持一定。
而且,在各专利文献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中,都没有公开用于使脱针检测装置的灵敏度保持一定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01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63655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09/031560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621号公报
专利文献5:US2009/00886A1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课题而提出的,尤其以提供一种能够使脱针检测装置的灵敏度保持一定的脱针检测装置为目的。
本发明的脱针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1结构部,以第1支承部支承磁传感器或磁场产生部中的一方,并且具备用于安装医疗器械的安装部,该医疗器械具备医用针;
第2结构部,以第2支承部支承上述磁传感器或者上述磁场产生部中的另一方而形成;以及
保持部,保持上述第1结构部和上述第2结构部,以使上述磁传感器和上述磁场产生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在上述医疗器械上安装上述第1结构部、在人体上安装上述第2结构部之后,能够将上述第1结构部和上述第2结构部之间分离。
本发明的脱针检测装置,例如在通过保持部使磁场产生部和上述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的状态下,护士能够在医疗器械上安装第1结构部、在患者的人体上安装第2结构部。接着,通过去掉保持部,能够使第1结构部和第2结构部之间处于分离的状态。如上所述地安装脱针检测装置之后,当因人体移动等使医用针从人体脱落或者处在就要脱落的状态时,被安装于医疗器械上的第1结构部从基准位置(初始位置)移动,所以磁场产生部和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变动,磁传感器检测到该距离变动引起的外部磁场的变动,从而能够高灵敏度地检测到针脱落。
本发明的保持部使磁场产生部和上述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且能够使第1结构部和第2结构部之间分离,从而不论是哪位设置者也都能够以磁场产生部和上述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的状态设置本发明的脱针装置,能够以一定的灵敏度检测脱针。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保持部为具备粘接层的保持薄板,该保持薄板粘贴在上述第1结构部和上述第2结构部这双方上而使上述磁传感器和上述磁场产生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在上述医疗器械上安装上述第1结构部、在人体上安装上述第2结构部之后能够剥离该保持薄板。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形成简单的构造,而且容易将第1结构部和第2结构部之间分离。
而且,在本发明中,也能够做成上述保持部为脆弱连接部的结构,该脆弱连接部位于上述第1支承部和上述第2支承部之间,将上述第1支承部和上述第2支承部保持为一体的支承部,在上述医疗器械上安装上述第1结构部且在人体上安装上述第2支承部之后,能够将上述第1支承部和上述第2支承部之间断开。此时,上述脆弱连接部优选为齿孔。因为能够将第1支承部、第2支承部以及保持部(齿孔)一体形成,所以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安装部为将上述医疗器械的至少周围的一部分夹住并固定的结构。通过上述结构,能够适当且简单地固定支承医疗器械。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安装部具有能够从上述医疗器械的上方夹入上述医疗器械的构造。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从医疗器械的上方覆盖安装部的同时简单地固定支承医疗器械。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安装部为夹子构造,该夹子构造具备夹入上述医疗器械的夹持部和能够用手指把持的把持部。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在上述第1结构部中,在上述安装部的旁边设置上述磁场产生部或上述磁传感器。通过上述结构,当在医疗器械上安装了第1结构部且在人体上安装了第2结构部时,能够使磁场产生部和磁传感器以大致平面方向相对置,从而容易从磁场产生部给磁传感器施加朝向平面方向的外部磁场。尤其是,为适合于在磁传感器上内置用于检测向平面方向的磁场的GMR元件时的方式。
或者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在上述第1结构部中,在高度方向上重叠地设有上述安装部和上述磁场产生部或者上述安装部和上述磁传感器的结构。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磁场产生部以及上述磁传感器事先被固定支承在各支承部上。从而,能够省掉在各支承部上设置磁场产生部及上述磁传感器的作业,从而通过在医疗器械上安装第1结构部、在人体上安装第2结构部、并且去掉保持部使第1结构部和第2结构部之间分离的简单作业,能够安装脱针检测装置。
而且在本发明中,还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上述第1支承部或上述第2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上设有用于收纳上述磁场产生部或者上述磁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的收纳部。
而且,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在上述第1支承部或者上述第2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上设有用于收纳上述磁场产生部或者上述磁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的收纳部;
通过上述保持薄板堵住上述收纳部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剥离上述保持薄板能够将上述磁场产生部或者上述磁传感器收纳到上述收纳部中。从而,能够防止忘记揭下保持薄板。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以用于上述磁传感器的连接器部来构成上述收纳部。
而且,在本发明中,可以做成如下结构:具备检测器,该检测器能够安装到上述人体上,用于处理来自上述磁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从而能够实现小型的脱针检测装置。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磁传感器具备GMR元件。虽然磁传感器不问是GMR元件还是霍尔元件等,但是如果采用GMR元件,就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检测,且即使在就要脱针的出血前的状态下也能够恰当地做出判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脱针检测装置,能够以一定的灵敏度检测到脱针。
附图说明
图1为第1实施方式脱针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脱针检测装置的放大主视图。
图3(a)、图3(b)示出用于安装医用管的夹子部(安装部)的纵向剖视图,为表示医用管安装动作的图。
图4(a)为表示处在事先被固定支承在支承部上的状态的磁传感器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图4(b)为表示在被设于支承部上的连接器部上插入磁传感器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a)为表示处在事先被固定支承在支承部上的状态的磁铁(磁场产生部)的放大立体图,图5(b)为表示在被设于支承部上的收纳部上插入磁铁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6为表示在患者上安装第1实施方式脱针检测装置之后去除保持薄板之前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从图6的状态下去除保持薄板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脱针状态的立体图。
图9(a)表示图7的磁铁和磁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图9(b)为表示图8的医用针脱落时磁铁和磁传感器之间位置关系的放大纵向剖视图,图9(c)为表示图8的医用针从胳膊脱落时的磁铁和磁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0为表示磁传感器的外部磁场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之一例的输出状态图。
图11(a)为表示医用针的X方向位置和磁传感器的输出之间的关系之一例的输出状态图,图11(b)为表示医用针的Y方向位置和磁传感器的输出之间的关系之一例的输出状态图。
图12(a)为在第1实施方式的脱针检测装置上能够将检测器安装到手腕附近的立体图,图12(b)为变更了第1实施方式的第1结构部A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3(a)、图13(b)、图13(c)、图13(d)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脱针检测装置,图13(a)为俯视图,图13(b)为主视图,图13(c)为表示给患者带上图13(b)的脱针检测装置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3(d)为表示从剪切线分离了第1支承部和第2支承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4(a)表示给图13(d)的患者安装了脱针检测装置的状态(没有脱针)的俯视图,图14(b)为表示因医用针脱落使磁铁和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5为表示一部分形状与图13(a)不同的实施方式的脱针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A第1结构部
B第2结构部
F自由磁性层的磁化方向
H外部磁场
L1磁传感器和磁铁之间的距离
P固定磁性层的磁化方向
1、50脱针检测装置
2第1支承部
3、55安装部
3a夹持部
3b把持部
4第2支承部
5、54磁传感器
6、57磁铁
8管
10收纳部(连接器部)
11、40检测部
13、59粘接层
15收纳部
20保持薄板
25胳膊
26医用针
27医疗器械
30GMR元件
31固定磁性层
33自由磁性层
51、60支承体(支持薄板)
52、53、61齿孔
58保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第1实施方式的脱针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脱针检测装置的放大主视图。各图中的Y1-Y2方向指的是在患者身上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脱针检测装置时患者的胳膊延伸的方向,X1-X2方向为与Y1-Y2方向正交的方向,是胳膊的宽度方向。此外,Z1-Z2方向指的是高度方向。
本实施方式中的脱针检测装置1,例如用于检测进行人工透析治疗时的脱针现象。
图1、图2所示脱针检测装置1由第1结构部A、第2结构部B以及保持薄板20构成,该第1结构部A具备:第1支承部2;安装部3,用于安装在管的前端具备医用针的医疗器械;以及磁传感器5。该第2结构部B具备第2支承部4以及磁铁(磁场产生部)6。
第1支承部2为由塑料等形成的成型品,具备安装部3,在安装部3的旁边设有磁传感器5的设置部2a。
安装部3具有夹子构造,该夹子构造具备夹入医疗器械的夹持部3a以及可用手指把持的把持部3b。把持部3b位于夹持部3a的上方(Z1),夹持部3a朝向下方(Z2)。给患者设置脱针检测装置1时,夹持部3a位于胳膊侧。
如图2虚线所示,通过朝向缩小把持部3b的上方侧朝向X1-X2方向的间隔的方向施力,能够拓宽夹持部3a的下方侧朝向X1-X2方向的间隔。
通过采用具有图1、图2所示的夹子构造的安装部3,如图3(a)所示,在用手指压住把持部3b将夹持部3a的下方侧扩宽的状态下,从上方夹入构成医疗器械的管8,并在图3(b)中,消除施加给把持部3b的按压力使夹持部3a恢复原状态,从而能够通过夹持部3a简单且可靠地在管8上安装第1结构部A。
如图2所示,在安装部3的夹持部3a的底面为了缩小夹持部3a朝向X1-X2方向的间隔,形成了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3c、3c。突出部3c、3c的上表面成为倾斜面3c1、3c1,并且从图3(a)如图3(b)所示地关闭夹持部3a时,倾斜面3c1、3c1在管8外周面的底面附近滑动,从而能够通过夹持部3a简单且可靠地包住管8而固定支持。
在图1、图2所示的第1支承部2上,具备从安装部3向一个方向(大致X1方向)以大致一定厚度延伸的设置部2a。在设置部2a上有其面积能够设置磁传感器5的空间,例如磁传感器5事先通过粘接层被固定支承在设置部2a之上。即,磁传感器5在购买时已被安装于设置部2a上,所以不需要护士等人员专门将磁传感器5组装到设置部2a之上。图4(a)为表示处在事先被固定支承在第1支承部2上的状态的磁传感器5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形成磁传感器5的上表面以及侧面被保护层(被覆层)9覆盖的状态。作为保护层9可选择保护薄膜等,但是没有保护层9也可以。或者,也能够采用如下方式:如图4(b)的局部放大立体图所示,在第1支承部2的设置部2a上设有在正面具备开口10a的收纳部10,向收纳部10插入磁传感器5。如图4(b)所示,在磁传感器5上连接布线部(电缆)5a,布线部5a例如与图8所示的检测器11电连接。在检测器11,对磁传感器5的检测信号进行电处理,检测出是否处在脱针状态,当做出了处在脱针状态的判断时可鸣响蜂鸣器或者点灯。
用于收纳磁传感器5的收纳部10成为连接器部也可以。即,还可以采用使磁传感器5插入连接器部而电连接磁传感器5和检测器11的方式。
在图4(b)的结构中,当给患者安装脱针检测装置1时,需要把磁传感器5插入图4(b)所示的收纳部(连接器部)10。此时,如果磁传感器5没有被插入,磁传感器5和检测部11就处在电断开的状态,或者处在磁传感器5不能检测到磁铁6的外部磁场的状态。因此,根据磁传感器5和检测部11之间的连接状态或磁传感器5所输出的信号来例如鸣响警报器,就能够防止忘记插入磁传感器5。
如图2所示,第1支承部2的底面2b大致模仿人的胳膊形状而形成稍微弯曲的形状。
图1、图2所示的第2支承部4例如为树脂薄板,并且在第2支承部4的背面设有粘接层13。第2支承部4采用与第1支承部2相同的材质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也可以。虽然在图2中没有表示,但是在粘接层13的背面设有防粘纸,揭下防粘纸之后在患者的胳膊上粘贴第2支承部4。
如图2所示,在第2支承部4的上表面固定支承作为外部磁场产生部的磁铁6。第2支承部4具有能够支承磁铁6的程度的大小。
例如,如图5(a)的放大立体图所示,磁铁6通过粘接层事先被固定支承在第2支承部4上。即,不需要护士等人员特意在第2支承部4上设置磁铁6。或者,如图5(b)的放大立体图所示,采取在第2支承部4的上表面设有在正面具备开口15a的收纳部15并且使磁铁6插入收纳部15的方式,也可以。
在图5(b)的结构中,当给患者安装脱针检测装置1时,需要把磁铁6插入图5(b)所示的收纳部15内。如果在收纳部15内不插入磁铁6,磁传感器5就处在不能检测到磁铁6的外部磁场的状态,所以磁传感器5不停地发出脱针状态的信号。因此,根据磁传感器5输出的信号鸣响警报器等,就能够告知磁铁6没有被安装。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脱针检测装置1中,具备了保持第1结构部A和第1结构部B之间的保持薄板(保持部)20。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用能够剥离的保持薄板20保持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使被设在第1结构部A上的磁传感器5和被设在第2结构部B上的磁铁6之间的距离L1保持一定。
在这里,所谓“一定的距离L1”是指,磁传感器5的中心O1和磁铁6中心O2之间的直线距离。
如图2所示,保持薄板(保持板)20例如是在树脂薄板21的背面具备粘接层22的结构。另外,保持薄板20的粘接力弱于被设在第2支承部4背面上的粘接层13的粘接力。
构成保持板20的树脂21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为好。即,当树脂21的材质具有出色柔软性的情况下,有时会发生在保持薄板20的一部分弯曲的状态下在医疗器械上安装第1结构部A、在人体上安装第2结构部B的情况。此时,磁铁6和磁传感器5之间的距离L1发生变化(变得小于L1),所以通过使保持薄板20具有刚性,在给患者安装脱针检测装置1时,能够适当地将磁铁6和磁传感器5之间的距离保持为L1。
利用图6至图8的立体图来说明给人体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脱针检测装置1的方法以及脱针的检测状态。
如图6所示,准备2件在管8的前端具备医用针26的医疗器械27,给患者胳膊25的血管穿刺各医用针26。然后,分别用胶布35、35将各医用针26以及管8固定在胳膊25上。一个医用针26用于动脉、另一个用于静脉,在用于静脉的医用针上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脱针检测装置1。
本实施方式的脱针检测装置1如图1、图2所示,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被保持薄板20保持,磁传感器5和磁铁6之间的距离L1保持一定。如图6所示,将以保持薄板20保持的第1结构部A在与构成一侧医疗器械27的管8的医用针26接近的位置上安装。安装方法如已经通过图3说明过的那样。即,例如被设在第1结构部A上的安装部3是夹子构造,通过从管8的上方用安装部3的夹持部3a夹入管8,就能够简单地在管8上安装第1结构部A。
另一方面,在第2结构部B中,揭下被设在粘接层13背面上的防粘纸之后,通过粘接层13在患者的胳膊25上粘贴第2结构部B。此时,通过保持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之间的保持薄板20,使磁传感器5和磁铁6之间的距离L1保持一定。
接着,揭下保持薄板20。图7表示已揭下的状态。图7的状态为已给患者安装脱针检测装置1后的状态。通过如图7所示地揭下保持薄板20,形成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被分离的状态。
被连接在磁传感器5上的布线部(电缆)5a如图8所示地被连接在检测器11上。
然后,如图8所示,当医用针26从患者的胳膊25脱落时,第1结构部A的位置从图7的基准状态(初始状态)变动,磁传感器5和磁铁6之间的距离也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出脱针,并且检测器11检测到脱针时,能够鸣响蜂鸣器或者点灯来迅速向医务人员或患者等告知脱针。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能够剥离的保持薄板20来保持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从而能够将本实施方式的脱针检测装置1以磁传感器5和磁铁6之间的距离L1保持一定的状态下给患者安装。而且,能够抑制安装脱针检测装置1时的麻烦。即,因为处在通过保持薄板20保持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的状态,所以在使磁传感器5和磁铁6之间的距离L1保持一定的同时,能够简单且迅速地在医疗器械上安装第1结构部A、在人体上粘贴第2结构部B。
接着,说明磁传感器5的内部结构以及动作原理。图9(a)、(b)表示图7(基准状态)的磁铁和磁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图9(a)表示纵向剖视图、图9(b)表示俯视图。
如图9(a)所示,在磁传感器5上内置有GMR元件30。GMR元件30具备固定磁性层31、非磁性材料层32以及自由磁性层33的层叠结构。虽然附图中没有显示,但是采用在固定磁性层31的下表面侧设有由IrMn或PtMn构成的反铁磁性层而且与由NiFe和CoFo等软磁性层形成的固定磁性层31之间发生交换耦合磁场(Hex)的结构,是最为理想的。固定磁性层31的磁化方向P被固定在一个方向。在该实施方式中,固定磁性层31的磁化方向被固定在X2方向。非磁性材料层32由Cu等来形成,自由磁性层33由NiFe等软磁性材料来形成。给自由磁性层33提供附图中没有示出的偏磁层所发出的偏移磁场,从而使自由磁性层33的磁化方向齐向一个方向。例如,自由磁性层33的磁化方向与固定磁性层31的磁化方向正交。而且,在自由磁性层33的上表面形成附图中没有示出的Ta等保护层。
图9(b)所示的Y1-Y2方向例如为如图7所示胳膊25的延伸方向,而X1-X2方向为与Y1-Y2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
在这里,图9(a)、(b)为,磁传感器5和磁铁6之间的朝向X1-X2方向的距离L1保持一定的基准状态(初始状态)。虽然没有对磁铁6的结构进行特别规定,但是在基准状态下,使从磁铁6向大致平面方向(由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平面)的外部磁场H作用于磁传感器5。
如图9(a)、(b)所示,外部磁场H从磁铁6以X2方向作用于磁传感器5。在该外部磁场H的影响下,自由磁性层33的磁化方向F朝向X2方向。因此,固定磁性层31的磁化方向P和自由磁性层33的磁化方向F成为相同方向,所以形成与磁化方向P、F相正交的状态相比电阻值变小的状态。另外,如果固定磁性层31的磁化方向P为X1方向,固定磁性层31和自由磁性层33的磁化关系就形成反平行,所以电阻值会变大。
而且,图9(a)、(b)所示的配置仅为一个例子而已,例如还可以采用将磁铁6以及磁传感器5从图9(a)、(b)的状态旋转90度的布置。
图9(c)为表示当图8所示地医用针26从胳膊25脱落时的磁铁6和磁传感器5(GMR元件3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当医用针26从患者的胳膊25脱落使医疗器械27向Y2方向移动时,被安装于医疗器械27的管8上的第1结构部A也与医疗器械27一起向Y2方向移动(参照图8)。于是,被第1结构部A支承的磁传感器5(GMR元件30)从图9(a)、(b)的基准状态(初始状态)向Y2方向移动。其结果,磁传感器5和磁铁6之间的距离变动,具体地为磁传感器5从磁铁6远离。因此,来自磁铁6的外部磁场H对磁传感器5不起作用,或者所作用的外部磁场H的大小与基准状态时相比变小,所以自由磁性层33的磁化方向F通过作用于自由磁性层33的GMR元件30内的偏移磁场,朝向与固定磁性层31的磁化方向P大致正交的方向(图9(c))。其结果,GMR元件30的电阻值从图9(b)的基准状态变大。另外,在固定磁性层31的磁化方向P为X1方向的方式中,从图9(b)的基准状态转移到图9(c)的脱针状态时,磁传感器5的电阻值会变小。
图10表示磁传感器5的动作的一例。横轴表示外部磁场的大小,纵轴表示磁传感器5的输出。在外部磁场H为零的状态、即外部磁场H不作用于磁传感器5的状态下,磁传感器5的输出成为Hi。外部磁场H逐渐向+H变大,当外部磁场H达到Hon的大小时,输出成为Low,并输出ON信号。当外部磁场H从该状态逐渐变小而外部磁场H达到Hoff的大小时,输出就成为Hi,并输出OFF信号。
在具有图10的动作特性的磁传感器5中,在与磁铁6的距离保持一定的基准状态(初始状态)下,处于输出为Low电平而输出ON信号的状态,但是与磁铁6的距离变远而输出成为Hi电平时,就输出OFF信号。能够通过检测器11生成磁传感器5的ON信号及OFF信号,并且当输出ON信号时在检测器11判断出不处于脱针状态、当输出OFF信号时在检测器11判断出处在脱针状态。
图11(a)为表示医用针向X1-X2方向移动的位置和磁传感器5的输出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的一例。另外,在医用针的位置或者相当接近的位置上安装了磁传感器5,能够将图11(a)、(b)横轴的医用针移动距离即与磁传感器5的移动距离替换。
在磁传感器5的内部配置多个GMR元件,例如,用于检测X1-X2方向的各GMR元件的输出之和成为图11(a)中的纵轴。医用针的位置为零时,医用针没有脱落。另一方面,当医用针向大致脱落方向移动时,磁传感器5也随之移动。例如,通过医用针向X1方向或者X2方向移动,从磁传感器5能够获得图11(a)所示的输出变动。此时,在检测器11中具备第1门限电平(第1阈值)SL1,当输出小于第1门限电平(第1阈值)SL1时就判断为脱针。
而且,图11(b)为表示医用针向Y1-Y2方向移动的位置和磁传感器5的输出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在磁传感器5的内部配置多个GMR元件,例如,用于检测Y1-Y2方向的各GMR元件的输出之差成为纵轴。医用针的位置为零时医用针没有脱落。另一方面,当医用针向Y1-Y2方向移动时,具备磁传感器5的第1结构部A也随之向Y1-Y2方向移动。例如,通过医用针向脱针方向即Y2方向移动,从磁传感器5能够获得如图11(a)所示的输出变动。此时,在检测器11中具备第2门限电平(第2阈值)SL2,当输出小于第2门限电平(第2阈值)SL2时就判断为脱针。门限电平存在多个电平,通过采用低于或者高于所有的门限电平时就ON、OFF的方式,能够减少干扰。
通过将门限电平设在哪一个输出电平,能够改变检测灵敏度。例如,即使医用针26没有完全从人体脱落也能够判断出就要脱落的状态。而且,通过组合图11(a)、(b)所示的两轴输出,能够可靠地判断出脱针状态。能够将磁传感器5安装于接近医用针26的位置上,从而能够恰当地判断出医用针26的动向,并正确地判断就要脱针的状态从而容易事先阻止因脱针引起的出血。但是,当磁传感器受到医用针26所产生的磁场的影响时,需要计算医用针26的磁场、调整磁传感器5的灵敏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从图6的状态下揭下保持薄板20使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分离,但是为了防止忘记揭下保持薄板20,例如作为导电性保持薄板20通过保持薄板20使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之间成为导通状态。但是,由于该导通给磁传感器5带来不好影响等时,采取用绝缘层来保护磁传感器5等方法,使磁传感器5不受到导通的影响。而且,使图8的检测器11能够检测导通状态(另外,在附图中没有表示用于检测导通状态的布线部),当导通状态持续时鸣响警报器等来告知没有揭下保持薄板20。而且,安装为揭下保持薄板20使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之间成为非导通状态方可使警报消失的结构,就能够防止忘记揭下保持薄板20。
或者,如图4(b)和图5(b)所示,在具有将磁传感器5和磁铁6收纳的收纳部(连接器部)的结构中,使保持薄板20的一部分靠近(かかる)收纳部的开口位置。采取在收纳部内不设置磁传感器5或磁铁6就使警报器不停地鸣响的方式,能够防止忘记收纳磁传感器5和磁铁6,而且因为不揭下保持薄板20就不能收纳磁传感器5和磁铁6,所以也能够防止忘记揭下保持薄板20。
图12(a)为在第1实施方式的脱针检测装置1上能够将检测器40安装到手腕附近的立体图。例如,通过将具备检测器40的带41缠绕在手腕上,能够实现具备检测器40的小型脱针检测装置1。而且,在图12(b)中,采用了使第1结构部A朝向横向的结构。在图12(b)中,在医疗器械上从旁边安装第1结构部A的安装部3。
图13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脱针检测装置,图13(a)为俯视图,图13(b)为主视图,图13(c)为表示给患者带上图13(b)脱针检测装置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3(d)表示从剪切线分离第1支承部和第2支承部的状态的主视图。
在图13所示的脱针检测装置50中,在一张支承体(支承薄板)51的X1-X2方向的中间并排设置多个向Y1-Y2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齿孔(脆弱连接部)52、53。齿孔52、53的位置以及包括各齿孔52、53之间的区域,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58。如图13(a)所示,在保持部58上设有向Y1方向突出的捏手部56。如图13(a)所示,以齿孔52为界线在X2侧设有第1结构部A,以齿孔53为界线在X1侧设有第2结构部B。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体形成各结构部A、B以及保持部58。
如图13(a)、(b)所示,在第1结构部A的支承体15的上表面侧设置磁传感器54,在第1结构部A的下表面侧设有用于安装医疗器械的安装部55。如图13(a)、(b)所示,在第2结构部B的支承体51的下表面侧支承磁铁57。另外,磁铁57被设在支承体51的上表面侧也可以。
在第2结构部B中,粘接层59被设在支承体51的背面。虽然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在粘接层59的背面设有剥离层,当在人体上粘贴第2结构部B时揭下上述剥离层。
图13(a)所示的磁传感器54和磁铁57在X1-X2方向上的距离L1保持一定。
如图13(c)所示,在安装部55上安装在管8的前端具备医用针26的医疗器械27(参照图6等)的与上述医用针26接近的管8的部分,而且在患者的胳膊25上粘贴具备磁铁57的第2结构部B。如上所述,在支承体51的背面、第2结构部B的位置上有粘接层59,而且在粘接层59的背面设有附图中没有示出的防粘纸。在安装脱针检测装置50时,揭下上述防粘纸,并通过粘接层能够在胳膊25上粘贴第2结构部B。
然后,用手指抓住图13(a)所示的捏手部56之后沿着齿孔52、53切下齿孔52、53之间的保持部58。从而能够如图13(d)所示地分离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
齿孔为只有一条也可以。这时,齿孔(脆弱连接部)的位置相当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保持部”。但是,如图13(a)所示,并排设置2条齿孔52、53,而且通过从齿孔52、53之间使捏手部56向外侧突出,能够简单容易地分离第1结构部A和第2结构部B之间。
在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以使磁传感器54和磁铁57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的状态在人体上安装脱针检测装置。
图14(a)为表示在图13(d)的患者上安装了脱针检测装置后的状态(没有脱针)的俯视图,图14(b)为表示因医用针脱落使磁铁和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状态的俯视图。
在图14(a)中,磁铁57所发出的外部磁场抵达了磁传感器54(用虚线表示抵达的范围),判断出没有脱针。另一方面,如图14(b)所示地因脱针使磁传感器54向Y2方向移动L2且磁铁57所发出的外部磁场没有抵达磁传感器54时,就判断为处在脱针状态。
图13、图14所示的磁传感器54也表示图10、图11所示的输出动作,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到就要脱针的状态。
而且,与图13(a)不同,如图15所示,也能够采用大致弯曲90度的支承体(支持薄板)60。在图15中,沿着X1-X2方向设有齿孔61(脆弱连接部)。以齿孔61为界线被一体保持的第1结构部A的磁传感器54和第2结构部B的磁铁57在相对于X1-X2方向以及Y1-Y2方向的各方向斜向倾斜的方向上相对置。
支承体(支持薄板)60的形状并不受限于图13、图15所示的形状,不受限于V字形状和T字形状等。
在图13(b)中,虽然磁传感器54和医疗器械的安装部55在高度方向上重叠,但是如图2等所示,在安装部3的旁边配置磁传感器5就更能够大致平面地配置磁铁6和磁传感器5,尤其在磁传感器5上采用GMR元件30时有利。
而且,在磁传感器54上可以采用GMR元件30,也可以采用霍尔元件等。但是,通过采用GMR元件30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检测,例如对如同就要脱针的、作为医疗器械的动向来说微小的状态也能够做出适当的判断。
虽然没有对医疗器械安装部的结构进行限制,但是如果采用夹住并固定医疗器械的至少周围的一部分的结构,就能够简单且适当地在第1结构部A上安装医疗器械,这是很理想的。
尤其是,如图2所示地使安装部3形成夹子构造,并通过从上方夹入医疗器械,就能够简单地安装医疗器械。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结构部A上设置了磁传感器、在第2结构部B上设置了磁铁,但也可以在第1结构部A上设置磁铁、在第2结构部B上设置磁传感器。
而且,只要是产生外部磁场的外部磁场产生部,就并不限定于磁铁。
而且,磁传感器以及磁铁处于分别事先被固定支承在各结构部A、B上的状态,是较为理想的。从而,不需要使设置脱针检测装置的人员特意将磁铁和磁传感器安装在各结构部A、B上,使脱针检测装置的安装变得简单且合适。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保持部”用于使磁铁(磁场产生部)和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但是如图4(b)和图5(b)所示,在将磁铁和磁传感器在之后收纳于收纳部(连接器部)的结构中,“保持部”使各收纳部之间、或者用于收纳磁铁和磁传感器的收纳部(连接部)之间、或者用于收纳磁传感器和磁铁的收纳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但是,总的来说在将脱针检测装置给患者安装的最终方式中,磁铁(磁场产生部)和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保持一定,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采取之后在收纳部中收纳磁铁和磁传感器的方式,也对保持部定义为使磁铁(磁场产生部)和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的零部件。

Claims (15)

1.一种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结构部,以第1支承部支承磁传感器或者磁场产生部中的一方,并且具备用于安装医疗器械的安装部,该医疗器械具备医用针;
第2结构部,以第2支承部支承上述磁传感器或者上述磁场产生部中的另一方而形成;以及
保持部,保持上述第1结构部和上述第2结构部,以使上述磁传感器和上述磁场产生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在上述医疗器械上安装上述第1结构部、在人体上安装上述第2结构部之后,能够将上述第1结构部和上述第2结构部之间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为具备粘接层的保持薄板,该保持薄板粘贴在上述第1结构部和上述第2结构部这双方上而使上述磁传感器和上述磁场产生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在上述医疗器械上安装上述第1结构部、在人体上安装上述第2支承部之后能够剥离该保持薄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为脆弱连接部,该脆弱连接部位于上述第1支承部和上述第2支承部之间,将上述第1支承部和上述第2支承部保持为一体的支承体,在上述医疗器械上安装上述第1结构部、在人体上安装上述第2支承部之后能够将上述第1支承部和上述第2支承部之间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脆弱连接部为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为将上述医疗器械的至少周围的一部分夹住并固定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为能够从上述医疗器械的上方夹入上述医疗器械的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为夹子构造,该夹子构造具备夹入上述医疗器械的夹持部和能够用手指把持的把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结构部中,在上述安装部的旁边设置有上述磁场产生部或者上述磁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结构部中,在高度方向上重叠地设置上述安装部和上述磁场产生部或者上述安装部和上述磁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场产生部以及上述磁传感器事先被固定支承在各支承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支承部或者上述第2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上设有用于收纳上述磁场产生部或者上述磁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的收纳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保持薄板堵住上述收纳部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剥离上述保持薄板能够将上述磁场产生部或者上述磁传感器收纳到上述收纳部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纳部为用于收纳上述磁传感器的连接器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器,该检测器能够安装在上述人体上,用于处理来自上述磁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传感器具备GMR元件。
CN201210392420XA 2011-10-17 2012-10-16 脱针检测装置 Pending CN1030837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7595 2011-10-17
JP2011227595A JP2013085635A (ja) 2011-10-17 2011-10-17 針抜け検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3743A true CN103083743A (zh) 2013-05-08

Family

ID=4819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2420XA Pending CN103083743A (zh) 2011-10-17 2012-10-16 脱针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085635A (zh)
CN (1) CN10308374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7231A (zh) * 2015-06-25 2018-03-09 甘布罗伦迪亚股份公司 检测两个流体容纳系统之间的流体连接的中断
CN111249572A (zh) * 2020-02-05 2020-06-09 翔安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36185A2 (en) * 2005-06-20 2006-12-2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Needle disengagement sensing mechanism
US20090082647A1 (en) * 2007-09-24 2009-03-26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Detecting access disconnect using needle sleeve
JP2010063655A (ja) * 2008-09-11 2010-03-25 Actye Inc 位置検知装置及び磁気検知方法
JP2010201096A (ja) * 2009-03-06 2010-09-16 Nagamitsu Ujiie 針抜け検知センサ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36185A2 (en) * 2005-06-20 2006-12-2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Needle disengagement sensing mechanism
US20090082647A1 (en) * 2007-09-24 2009-03-26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Detecting access disconnect using needle sleeve
JP2010063655A (ja) * 2008-09-11 2010-03-25 Actye Inc 位置検知装置及び磁気検知方法
JP2010201096A (ja) * 2009-03-06 2010-09-16 Nagamitsu Ujiie 針抜け検知センサ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7231A (zh) * 2015-06-25 2018-03-09 甘布罗伦迪亚股份公司 检测两个流体容纳系统之间的流体连接的中断
CN111249572A (zh) * 2020-02-05 2020-06-09 翔安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85635A (ja) 2013-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20310B2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10012670B2 (en) Wafer bonding method for use in making a MEMS gyroscope
US10413940B2 (en) Transducer laminate
EP1720027A4 (en) MAGNETIC FIELD DETECTOR, CURRENT DETECTOR, POSITION DETECTOR AND ROTATION DETECTOR USING THE SAME
EP2053415B1 (en) Integrated 3-axis field sens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US9829398B2 (en) Pressure sensor, microphone, ultrasonic sensor, blood pressure sensor, and touch panel
TW201205102A (en) A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lex circuit on a chip
US20120206137A1 (en) Monolithic tri-axis amr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464198B2 (ja) 三次元磁界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083743A (zh) 脱针检测装置
CN109283228A (zh) 一种基于磁阻元件的氢气传感器及其检测氢气的方法
CN107430462B (zh) 用于制造薄膜触控传感器的方法及装置
TW201516387A (zh) 應變感測元件,壓力感測器,麥克風,血壓感測器,及觸控面板
JP2007248054A (ja) 磁気センサ
JP5348080B2 (ja) 磁気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93153A (zh) 磁传感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03647022B (zh) 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垂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44951B (zh) 三轴磁场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437107B2 (en) Magnetic coupling type isolator
WO2017094622A1 (ja) フィルム貼り合わせ方法
CN209400462U (zh) 一种基于磁阻元件的氢气传感器
CN103116142A (zh) 磁传感器
WO2001006222A3 (en) Use of multi-layer thin films as stress sensors
JPWO2008093699A1 (ja) 磁気検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108111A1 (ja) 磁性体装置及び磁気記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