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1915A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1915A
CN103081915A CN2011103646214A CN201110364621A CN103081915A CN 103081915 A CN103081915 A CN 103081915A CN 2011103646214 A CN2011103646214 A CN 2011103646214A CN 201110364621 A CN201110364621 A CN 201110364621A CN 103081915 A CN103081915 A CN 103081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amidone
days
fluoxastrobin
kresoxim
valid d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46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
曹明章
张华东
王新军
李广泽
孔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646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19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1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1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咪唑菌酮(A)和嘧菌酯或醚菌酯(B),(A)与(B)的质量比例为80∶1-1∶80。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用于防治卵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

Description

一种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咪唑菌酮,英文通用名fenamidone,作用于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系统,阻碍从ADP到ATP氧化的磷酸化,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可有效防治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与已知杀菌剂作用机理不同,无交互抗性。
但长期单一施用一种活性化合物来防治病害会导致病害抗药性产生,引起化合物防效下降,甚至彻底失去防效。为了降低植物病原真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应用增效组合物来防治有害植物病原真菌是目前常采用的办法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对卵菌纲病害有出色防治效果的含有咪唑菌酮的增效复配杀菌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意外发现咪唑菌酮(A)与嘧菌酯或醚菌酯(B)以一定比例复配,对卵菌病害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目前尚无咪唑菌酮与嘧菌酯或醚菌酯复配的相关报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咪唑菌酮(A)和嘧菌酯或醚菌酯(B)。(A)和(B)质量比为50∶1-1∶50,优选20∶1-1∶20,更优选1∶1-1∶5。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为5%-85%,其余为辅助成分。
本杀菌组合物可配制为可直接喷雾的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组合物制剂以已知方式制备,例如可通过将活性化合物与助剂、溶剂和/或载体混合而制备,在助剂中通常包含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若需要的话可使用渗透剂、增效剂等以进一步改善组合物的使用性能。
化合物A和任何一种化合物B的混合物,均呈现显著的增效作用,适用于防治有害真菌,尤其是禾谷类、蔬菜、水果、观赏植物的卵菌病害,尤其是霜霉目(Peronosporaceae)等卵菌引起的病害。
本发明组合物可防治各种作物如棉花、蔬菜(如黄瓜、豆类、西红柿、土豆和葫芦科植物)、香蕉、咖啡、玉米、水果类、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大豆、花生、观赏植物、甘蔗等植株上以及种子中的病原菌。尤其适合于防治下列植物病原性真菌:葡萄生单轴霉(葡萄霜霉病)、霍尔斯单轴霉(Plasmoparahalstei)(向日葵霉病)、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尤其是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葫芦霉病)和律草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Humuli)(啤酒花霜霉病)、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莴苣霜霉病)、烟草色霜霉(Peronospora tabacinae)、实腐霜霉(Peronospora destructor)(洋葱霜霉病)、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甘蓝霜霉病)、(Peronosporaviciae)(蚕豆霜霉病),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马铃薯晚疫病),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megasperma)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与单剂相比,增效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可以大幅减少田间用药量,降低引起药害的可能性,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并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3)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降低了对病菌的单一选择压力,有利于克服病菌抗性产生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
本本发明组合物的协同增效作用可通过下列试验说明:
生物测定实例1:咪唑菌酮和嘧菌酯或醚菌酯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本试验采用盆栽法。用毛笔蘸取10℃左右的蒸馏水洗下采自田间的带有霜霉病菌的黄瓜叶片背面的孢子囊,配成3×105个孢子囊/mL的悬浮液。选取长势一致的两片真叶期黄瓜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供试瓜苗,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处理大约5mL。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以喷施等量清水的为空白对照。药剂处理24h后喷雾接种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接种后将黄瓜苗置于人工气候箱中(相对湿度100%,温度15-20℃)培养,24h后保持温度15-24℃、相对湿度90%左右保湿诱发,7d后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0级:叶片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
Figure BSA00000614804300031
Figure BSA00000614804300032
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然后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按如下公式计算共度系数。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参见表1-表2。
表1组合物的系列配比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Figure BSA00000614804300041
试验结果表明,咪唑菌酮与嘧菌酯复配防治黄瓜霜霉病配比在50∶1-1∶50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CTC在123.7以上,具有增效作用,而在20∶1-1∶20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均高于177.6,增效作用更明显。而尤以1∶1-1∶5之间时,所列配比共度系数均高于256.5,增效作用特别显著。
表2组合物的系列配比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Figure BSA00000614804300042
Figure BSA00000614804300051
试验结果表明,咪唑菌酮与醚菌酯复配防治黄瓜霜霉病,配比在50∶1-1∶50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CTC均高于123.5,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在20∶1-1∶20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都在169.9以上,增效作用更明显。而尤以1∶1-1∶5之间时,所列配比共度系数均高于277.0,增效作用特别显著。
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咪唑菌酮(A)和嘧菌酯或醚菌酯(B)复配,配比在50∶1-1∶50之间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配比在20∶1-1∶20之间时,共毒系数在169.9以上,增效作用更明显;配比在1∶1-1∶5之间时增效作用特别明显。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以下用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配方中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活性成分本申请文件中指咪唑菌酮(A)与嘧菌酯或醚菌酯或(B)中一种,活性成分均按100%纯度计,在实际的应用中,根据所用原药实际纯度进行折算,差额用填料或稀释剂来调整,以下不再赘述。
一、悬浮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润湿分散剂、增稠剂、载体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1:10.2%咪唑菌酮·嘧菌酯悬浮剂
咪唑菌酮10%,嘧菌酯0.2%,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木素磺酸钠10%,黄原胶3%,硅油1%,丙三醇5%,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节瓜霜霉病。将10.2%咪唑菌酮·嘧菌酯悬浮剂按10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100μg/ml,嘧菌酯有效浓度为2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2%、88.3%。15%咪唑菌酮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150μg/ml)和25%嘧菌酯悬浮剂按1500倍(有效浓度为166.7μg/ml),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5.1%、84.7%,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为80.4%、78.3%。咪唑菌酮与嘧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节瓜霜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施例2:30%咪唑菌酮·醚菌酯悬浮剂
咪唑菌酮10%,醚菌酯20%,壬基酚聚乙醇醚磺酸钠6%,木素磺酸钠10%,硅酸铝镁2%,膨润土1%,乙二醇4%,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将30%咪唑菌酮·醚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50μg/ml,醚菌酯有效浓度为10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2%、90.3%。10%咪唑菌酮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100μg/ml)和30%醚菌酯悬浮剂按1500倍(有效浓度为200μg/ml),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2.1%、78.3%,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为76.9%、72.3%。咪唑菌酮与醚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3:5%咪唑菌酮·嘧菌酯悬浮剂
咪唑菌酮2%,嘧菌酯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8%,羧甲基纤维素1%,白炭黑1%,丙三醇4%,聚乙烯醇2%,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莴苣霜霉病。将5%咪唑菌酮·嘧菌酯悬浮剂按5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40μg/ml,嘧菌酯有效浓度为6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2%、91.3%。10%咪唑菌酮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100μg/ml)和25%嘧菌酯悬浮剂按1500倍(有效浓度为166.7μg/ml),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4.1%、83.7%,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为78.3%、76.3%。咪唑菌酮与嘧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莴苣霜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二、可湿性粉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21%咪唑菌酮·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咪唑菌酮20%,嘧菌酯1%,十二烷基硫酸钠2%,木质素磺酸钠5%,萘磺酸盐3%,高岭土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将21%咪唑菌酮·嘧菌酯可湿性粉剂按20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100μg/ml,嘧菌酯有效浓度为5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2%、85.3%。25%咪唑菌酮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125μg/ml)和25%嘧菌酯悬浮剂按2500倍(有效浓度为100μg/ml),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2.1%、75.3%,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为77.9%、70.5%。咪唑菌酮与嘧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5:50%咪唑菌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咪唑菌酮20%,醚菌酯30%,月桂基硫酸钠4%,木质素磺酸钠5%,辛基酚聚乙醇醚5%,萘磺酸盐5%,凹凸棒土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烟草黑胫病。将50%咪唑菌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按25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80μg/ml,醚菌酯有效浓度为12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2%、94.7%。20%咪唑菌酮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00μg/ml)和30%醚菌酯悬浮剂按1500倍(有效浓度为200μg/ml),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7.1%、81.3%,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为82.9%、75.3%。咪唑菌酮与醚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6:21%咪唑菌酮·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咪唑菌酮1%,嘧菌酯20%,拉开粉4%,木质素磺酸钠5%,辛基酚聚乙醇醚5%,萘磺酸盐4%,高岭土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荔枝霜疫霉。将21%咪唑菌酮·嘧菌酯可湿性粉剂按20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5μg/ml,嘧菌酯有效浓度为10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2%、87.3%。10%咪唑菌酮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50μg/ml)和25%嘧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125μg/ml),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78.1%、76.3%,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为74.5%、72.3%。咪唑菌酮与嘧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荔枝霜疫霉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三、水分散粒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7:85%咪唑菌酮·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咪唑菌酮35%,嘧菌酯50%,拉开粉3%,木质素磺酸钠2%,十二烷基硫酸钠3%,高岭土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辣椒疫病。将85%咪唑菌酮·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按50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70μg/ml,嘧菌酯有效浓度为10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2%、93.7%。10%咪唑菌酮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100μg/ml)和25%嘧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125μg/ml),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4.1%、79.3%,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为78.5%、73.3%。咪唑菌酮与嘧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辣椒疫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8:51%咪唑菌酮·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咪唑菌酮1%,醚菌酯50%,烷基萘磺酸钠4%,木质素磺酸钠3%,十二烷基硫酸钠5%,凹凸棒土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甘蓝霜霉病。将51%咪唑菌酮·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按25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4μg/ml,醚菌酯有效浓度为20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7%、91.3%。10%咪唑菌酮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50μg/ml)和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250μg/ml),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78.5%、84.6%,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为73.5%、75.1%。咪唑菌酮与醚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甘蓝霜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四、乳油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其它辅助剂按配方的比例依次加入混合釜中,搅拌均匀,制得乳油。
实施例9:25%咪唑菌酮·嘧菌酯乳油
咪唑菌酮10%,嘧菌酯15%,N-甲基吡咯烷酮10%,农乳1601#5%,农乳500#5%,二甲苯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水稻绵腐病。将25%咪唑菌酮·嘧菌酯乳油按20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50μg/ml,嘧菌酯有效浓度为75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8%、90.2%。10%咪唑菌酮悬浮剂按10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100μg/ml)和25%嘧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125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83.1%、81.5%和76.4%、71.2%。咪唑菌酮与嘧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绵腐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五、微乳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溶剂、助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微乳剂。
实施例10:30%咪唑菌酮·醚菌酯微乳剂
咪唑菌酮5%,醚菌酯25%,N-甲基吡咯烷10%,异丙醇10%,农乳500#5%,农乳1601#5%,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大白菜根肿病。将30%咪唑菌酮·醚菌酯微乳剂按20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25μg/ml,醚菌酯有效浓度为125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7%、89.4%。20%咪唑菌酮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100μg/ml)和30%醚菌酯悬浮剂按1500倍(有效浓度为20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83.4%、81.3%和80.4%、73.3%。咪唑菌酮与醚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六、水乳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混合,制得水乳剂。
实施例11:20%咪唑菌酮·嘧菌酯水乳剂
咪唑菌酮10%,嘧菌酯10%,N-甲基吡咯烷酮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5%,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黄瓜霜霉病。将20%咪唑菌酮·嘧菌酯水乳剂按2000倍(咪唑菌酮有效浓度为50μg/ml,嘧菌酯有效浓度为5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9%、91.8%。20%咪唑菌酮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100μg/ml)和25%嘧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125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84.7%、82.3%和80.3%、78.3%。咪唑菌酮与嘧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Claims (5)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为咪唑菌酮(A)和嘧菌酯或醚菌酯(B),(A)与(B)的质量比例为50∶1-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20∶1-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5%-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是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CN2011103646214A 2011-11-07 2011-11-07 一种杀菌组合物 Pending CN1030819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46214A CN103081915A (zh) 2011-11-07 2011-11-07 一种杀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46214A CN103081915A (zh) 2011-11-07 2011-11-07 一种杀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1915A true CN103081915A (zh) 2013-05-08

Family

ID=48195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46214A Pending CN103081915A (zh) 2011-11-07 2011-11-07 一种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191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94C (zh) * 1991-12-20 1997-08-13 罗纳·普朗克农业化学公司 含2-咪唑啉-5-酮或2-咪唑啉-5-硫酮衍生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US6018052A (en) * 1992-12-21 2000-01-25 Rhone-Poulenc Agrochimie Fungicidal optically active 1-(mono-or substituted amino)-2-substituted-4,4-disubstituted-2-imidazolin-5-ones and 5- thiones corresponding
CN1092484C (zh) * 1994-07-22 2002-10-16 罗纳-普朗克农业化学公司 含有2-咪唑啉-5-酮的杀真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94C (zh) * 1991-12-20 1997-08-13 罗纳·普朗克农业化学公司 含2-咪唑啉-5-酮或2-咪唑啉-5-硫酮衍生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US6018052A (en) * 1992-12-21 2000-01-25 Rhone-Poulenc Agrochimie Fungicidal optically active 1-(mono-or substituted amino)-2-substituted-4,4-disubstituted-2-imidazolin-5-ones and 5- thiones corresponding
CN1092484C (zh) * 1994-07-22 2002-10-16 罗纳-普朗克农业化学公司 含有2-咪唑啉-5-酮的杀真菌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8177B (zh) 一种含有氰霜唑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1999356B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胺和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595882B (zh) 一种含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
CN105961399B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58179A (zh) 一种含有氰霜唑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1642104A (zh) 一种含有稻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84B (zh) 一种杀卵菌组合物
CN101647451A (zh) 一种含有氰霜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4855394B (zh) 一种含苯唑草酮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CN103918658B (zh) 一种含有氰霜唑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1642118A (zh) 一种植物保护组合物
CN103081925B (zh) 一种含有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77B (zh) 一种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组合物
CN103918668B (zh) 杀菌组合物
CN102246766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酰胺与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49524B (zh)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4521988A (zh)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琥胶肥酸铜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CN103478153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与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42130B (zh) 一种含异丙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08804A (zh) 杀菌组合物
CN104365611A (zh) 一种含吲唑磺菌胺与双炔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3340208B (zh) 一种含有噁嗪草酮和吡嘧磺隆的除草组合物
CN101647466B (zh) 杀菌组合物
CN102204555B (zh) 一种含有生物农药和联苯肼酯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2273475A (zh) 一种高效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