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6965A - 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6965A
CN103076965A CN2012103656140A CN201210365614A CN103076965A CN 103076965 A CN103076965 A CN 103076965A CN 2012103656140 A CN2012103656140 A CN 2012103656140A CN 201210365614 A CN201210365614 A CN 201210365614A CN 103076965 A CN103076965 A CN 103076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less manipulation
touch panel
controller
signal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56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6965B (zh
Inventor
徳武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76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6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6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6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8Touchless 2D- 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without distance measurement in the Z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触摸面板,通过检测所述触摸面板的操作面的静电电容来检测操作元件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以及控制器,判定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启动的应用是否支持非接触操作,当判定为所述应用不支持非接触操作时,仅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来控制所述应用,并且当判定为所述应用支持非接触操作时,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这两者来控制所述应用。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2011年10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547,783的在前提交日的权益,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应用于设置有可操作单元的电子设备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该可操作单元基于如触摸面板等可操作面的电容变化来检测操作模式。
具体地讲,例如,本公开涉及应用于诸如移动电话、PHS电话(PHS: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PDA(PDA: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便携式游戏操作台或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是设置有电容式触摸面板的移动电话。在这类移动电话中,控制器基于输入处理程序检测经由触摸面板进行的直接触摸操作。然后,控制器以给定的应用程序控制各种信息处理之中的与检测到的直接触摸操作相对应的处理的执行。
图10示出由于控制器基于输入处理程序进行动作而导致实现的这种控制器的功能框图。
如图10中所示,就基于输入处理程序进行动作而言,控制器用作二维坐标转换器101,用于检测触摸面板100上的直接触摸操作位置并且输出对应于直接触摸操作位置的二维坐标信息(X坐标信息和Y坐标信息)。
在此,就用作二维坐标转换器101而言,控制器还可以基于触摸面板100的输出,生成对应于直接触摸操作位置的二维坐标信息,该触摸面板100是如上讨论的硬件(HW)。可供选择地,在用作二维坐标转换器101之前,控制器可以用作固件(FW),用于基于硬件(HW)触摸面板100的输出检测对应于直接触摸操作位置的二维坐标信息,并且随后用作二维坐标转换器101并且形成对应于直接触摸操作位置的二维坐标信息。
另外,就基于输入处理程序进行动作而言,控制器用作窗口管理器102中的操作检测器104,用于基于当控制器用作二维坐标转换器101时形成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直接触摸操作位置和直接触摸操作状态(直接触摸操作模式)。
然后,控制器用作应用执行控制器103,用于控制当前启动的应用程序的各种信息处理之中的、与当控制器用作窗口管理器102的操作检测器104时检测到的直接触摸操作状态等对应的信息处理的执行。
图11示出控制器基于输入处理程序的输入处理动作的流程图。触摸面板100被构造成通过检测用户手指和二维坐标转换器101的导电膜151之间的电容变化来识别操作位置,如图12A中所示。
在图11中的流程图的步骤S100中,控制器通过用作二维坐标转换器101获取(扫描)触摸面板100上的所有传感器的电容值。另外,在步骤S100中,控制器判定是否已检测触摸面板100上的所有传感器的电容值,并且当已检测所有传感器的电容值时,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101。
如果用户用他或她的手指在形成触摸面板100的可操作面的导电膜151上执行直接触摸操作,则以导电膜151上的直接触摸操作位置为中心产生电容值的变化,如图12B中所示。换句话讲,在对触摸面板100进行直接触摸操作的情况下,电容值发生变化,使得导电膜151上的直接触摸操作位置的大致中心成为电容值的峰值,随着与直接触摸操作位置的中心的距离越远,电容值逐渐变小。
在步骤S101中,控制器通过用作二维坐标转换器101,将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与如图12B中所示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进行比较,并且判断在触摸面板100上的所有传感器之中是否存在电容值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传感器。
在判定为不存在电容值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传感器的情况下,控制器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04,并且确定是否继续检测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然后,在确定为不继续检测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的情况下,控制器结束图11中的流程图的处理。同时,在确定为继续检测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的情况下,控制器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0,此时进行对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的下一次检测并且再次获取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
相比之下,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确实存在电容值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传感器的情况下,控制器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02,识别电容值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传感器,并且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03。
然后,在步骤S103中,控制器生成与所识别的电容值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传感器的触摸面板100上的放置位置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即,相应的X轴和Y轴坐标信息),控制二维坐标信息存储到寄存器的过程,并且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04。
控制器被构造成每当从触摸面板100获取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并且生成二维坐标信息时,控制由此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存储到寄存器的过程。出于这个原因,根据用户对触摸面板11的直接触摸操作的各组二维坐标信息被连续存储在寄存器中。因此,对应于用户在触摸面板100上的直接触摸操作的直接触摸操作历史信息(即,各组二维坐标信息)被存储在寄存器中。
当用作窗口管理器102的操作检测器104时,控制器基于寄存器中存储的各组二维坐标信息提供的直接触摸历史,检测用户的直接触摸操作模式,例如,类似图12C中示出的那样。
然后,当用作应用执行控制器103时,控制器控制当前启动的应用程序的各种信息处理之中的、与检测到的直接触摸模式和当检测直接触摸操作模式时使用的二维坐标信息对应的信息处理的执行。
通过在步骤S104中确定为继续检测电容值并且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0,控制器以给定的时间间隔获取触摸面板100中的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并且基于所获取的电容值,进行生成二维坐标信息的处理,检测直接触摸操作模式以及基于检测到的操作模式等执行应用程序。
发明内容
通过用如上讨论的手指等操作物在触摸面板100上执行直接触摸操作,基于当前启动的应用程序进行信息处理操作变为可能。
然而,本发明人已认识到,需要不仅可通过直接触摸操作而且还可通过非接触操作来操作给定应用程序中的信息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触摸面板,通过检测所述触摸面板的操作面的静电电容来检测操作元件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以及控制器,判定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启动的应用是否支持非接触操作;当判定为所述应用不支持非接触操作时,仅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来控制所述应用;以及当判定为所述应用支持非接触操作时,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这两者来控制所述应用。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涉及一种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通过检测所述触摸面板的操作面的静电电容来检测操作元件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所述方法包括:判定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启动的应用是否支持非接触操作;当判定为所述应用不支持非接触操作时,仅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来控制所述应用;以及当判定为所述应用支持非接触操作时,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这两者来控制所述应用。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由包括触摸面板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时使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方法,所述触摸面板通过检测所述触摸面板的操作面的静电电容来检测操作元件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所述方法包括:判定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启动的应用是否支持非接触操作;当判定为所述应用不支持非接触操作时,仅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来控制所述应用;以及当判定为所述应用支持非接触操作时,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这两者来控制所述应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可通过非接触操作来操作给定应用程序中的信息处理的新操作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的框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移动电话中的控制器进行输入处理期间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移动电话中的输入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4A至图4C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移动电话中设置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和非接触阈值水平的图示。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移动电话中的直接触摸操作期间的各个传感器的示例性电容值的图示。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移动电话中的非接触操作期间的各个传感器的示例性电容值的图示。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移动电话中用于生成非接触操作的二维坐标信息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A至图8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移动电话中的非接触操作期间的电容图上的示例性转变图案(transition pattern)的图示。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移动电话中的直接触摸操作和非接触操作进行的通话应用的信息处理的时序图。
图10是传统移动电话中的控制器进行输入操作期间的功能框图。
图11是示出传统移动电话中的输入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2A至图12C是用于说明传统移动电话中设置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一个例子,本公开可应用于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的构造]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的框图。如图1中所示,根据实施例的移动电话包括天线1和通信电路2,天线1和通信电路2进行音频通话、视频通话并且与基站进行如电子邮件和Web数据(Web:万维网)等无线通信。
另外,移动电话包括:第一扬声器单元3a(内部扬声器单元),用于当移动电话靠近耳朵时得到音量可听到的、如电话接收方的音频等声音输出;以及第二扬声器单元3b(外部扬声器单元),用于在移动电话在远离用户耳朵的位置使用的情况下,如在免提通话期间或视频通话期间,得到如电话接收方的音频等声音输出。
移动电话还包括:麦克风单元4,用于拾取电话发送方的音频等;显示单元5,形成所谓的触摸面板,在所述触摸面板上执行直接触摸操作和非接触操作;以及多个硬件按键6,它们以物理方式设置在移动电话的机壳上。
移动电话还包括:发光器7(LED:发光二极管),用于用光告知用户呼入/呼出信号等;第一相机单元8a,用于拍摄期望主体的静止图像或视频;以及第二相机单元8b,用于例如在视频通话期间拍摄移动电话的用户等。
移动电话还包括:震动单元9,用于通过使移动电话机壳震动而告知用户呼入/呼出信号等;以及计时器10,其保持当前时间。
移动电话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对于移动电话机壳的抖动操作等;以及GPS天线12(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PS单元13,其用于检测移动电话的当前位置以及主要用第一相机单元8a拍摄静止图像或视频的拍摄位置。
移动电话还包括:存储器14,其存储借助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处理的通信程序以及各种应用程序,还有这些各种应用程序操纵的各种数据;以及控制器15,其控制移动电话的整体操作。
移动电话还包括存储电容图的操作历史寄存器16,该电容图表示形成触摸面板的显示单元5中的所有传感器的电容值。
操作历史寄存器16包括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存储区和针对非接触操作的存储区。它被构造成使得直接触摸操作位置和与用户的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直接触摸操作感应的电容值被连续地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存储区中。它还被构造成使得与用户的非接触操作对应的电容值被连续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针对非接触操作的存储区中。
移动电话还包括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其存储用于检测对于各个非接触操作的非接触操作模式(非接触操作图案)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
就这个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而言,使得能够进行非接触操作的应用程序包括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在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中,与应用程序中的各种处理对应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被存储为一个文件。
换句话讲,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是表示与应用程序中的各个处理对应的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的电容图上的转变图案的数据。此外,在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中,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形成一个文件。
换句话讲,就这个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而言,使得能够进行非接触操作的应用程序包括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在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中,与应用程序中的各种处理对应的每个非接触操作的电容图转变图案被作为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
例如,控制器15比如在启动应用程序时在给定定时读出应用程序所附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并且将其加载到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
针对加载到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的应用程序,控制器15将非接触操作期间检测到的电容图转变图案与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中的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所表示的电容图转变图案进行比较,并且检测非接触操作模式。其被构造成使得控制器15随后基于启动的应用程序,控制与检测到的非接触操作模式对应的处理的执行。
接着,这个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包括阈值水平存储器18,直接触摸阈值水平和非接触阈值水平被分别存储在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
控制器15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第一控制模式按照直接触摸操作控制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执行,第二控制模式按照直接触摸操作和非接触操作控制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执行。
另外,在判定为启动的应用程序不支持非接触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器15切换到第一控制模式,并且按照基于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存储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检测的直接触摸模式,控制启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执行。
同时,在判定为启动的应用程序确实支持非接触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器15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并且按照基于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存储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检测的直接触摸模式,控制启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执行,同时还按照基于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存储的非接触阈值水平检测的非接触操作,控制启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执行。
接着,除了通信程序之外,在存储器14中还存储用于对形成触摸面板的显示单元5上的直接触摸操作和非接触操作进行信息处理(输入处理)的输入处理程序。
在存储器14中还存储用于控制用相应的相机单元8a和8b拍摄静止图像或视频的相机控制程序。相机控制程序设置有用于在显示单元5等上显示所拍摄的静止图像的查看器程序。查看器程序设置有通过放大或缩小所显示图像而改变显示倍数的功能以及用于检测静止图像中出现的主体(人)的面部图像的面部识别功能。
相机控制程序还设置有用于在显示单元5等上显示所拍摄视频的视频回放程序。另外,视频回放程序设置有回放速度变化功能,用于控制视频回放速度的变化。
在存储器14中还存储有:电子邮件管理程序,用于控制电子邮件的创建和发送/接收;以及调度表管理程序,用于管理登记了用户日程的调度表。
在存储器14中还存储有:网络浏览程序,通过访问诸如通信网络或因特网等给定网络上设置的服务器来发送/接收信息,从而查看网页;联系人列表管理程序,用于管理联系人列表,该联系人列表登记了个人信息,如,朋友和熟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和头像(即,联系人列表是个人信息登记区);以及音乐播放器程序,用于回放音乐数据。
在存储器14中还存储有锁定/解锁应用程序,用于实现解锁模式以及锁定模式,解锁模式接收显示单元5上的直接触摸操作和非接触操作并且按照这些操作执行动作,锁定模式取消显示单元5上的直接触摸操作和非接触操作。
在存储器14中还存储有:调度程序,用户的期望的日程登记在其中(即,日程数据登记区);以及联系人列表,诸如用户的朋友和熟人的用户姓名、静止图像(头像等)、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和生日等登记在其中(即,对于各个用户的个人信息登记区)。
在存储器14中还存储有由音乐播放器程序回放的音乐数据、相机控制程序中的查看器程序和视频回放程序回放的静止图像数据和视频数据、发送/接收的电子邮件数据以及发送/接收的电话呼叫和电子邮件的历史。
提供投射型电容式触摸面板作为显示单元5的触摸面板。
投射型电容式触摸面板包括下面具有电极层的电阻膜、以及设置有控制IC(控制集成电路)的基板层。在电阻膜下面的电极层中,使用诸如氧化铟锡(ITO)的透明电极,在玻璃、塑料或其它基板上布置形成由两层(水平和垂直)组成的镶嵌(mosaic)的多个电极图案。
投射型电容式触摸面板通过检测来自两个(水平和垂直)电极线的由于直接触摸操作或非接触操作导致的电极电容的变化,识别操作位置。通过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设置多个电极线,能够进行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多点检测。
虽然在这个实例中提供投射型电容式触摸面板作为显示单元5,但是还可以提供所谓的表面电容式触摸面板替代投射型电容式触摸面板。
[功能框图]
通过基于存储器14中存储的输入处理程序进行动作,移动电话的控制器15检测通过致使手指或其它操作元件(导电构件)接触形成投射型电容式触摸面板的显示单元5的可操作面而进行的“直接触摸操作”。
移动电话还被构造成检测“非接触操作”,在非接触操作中,将手指或其它导电构件在显示单元5的可操作面上方移动,使得显示单元5的可操作面和手指之间的距离短到足以致使显示单元5的电容发生至少给定变化,但不用手指直接触摸可操作面。
控制器15还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第一控制模式按照直接触摸操作控制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执行,第二控制模式按照直接触摸操作和非接触操作这两者控制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执行。
另外,在判定为启动的应用程序不支持非接触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器15切换到第一控制模式,并且按照基于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存储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检测的直接触摸模式,控制启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执行。
同时,在判定为启动的应用程序确实支持非接触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器15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并且按照基于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存储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检测的直接触摸模式,控制启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执行,同时还按照基于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存储的非接触阈值水平检测的非接触操作,控制启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执行。
图2示出通过控制器15基于输入处理程序动作而实现的控制器15的功能框图。
当基于输入处理程序进行动作时,在之前讨论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没有附于启动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控制器15切换到第一控制模式。
在切换到第一控制模式之后,控制器15用作图2中所示的读取控制器19,读出显示单元5中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并且将各个电容值与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存储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进行比较。这样一来,控制器15对应于用户直接触摸的位置和数量(即,直接触摸操作中手指的数量)生成显示单元5的二维坐标信息。
另外,在切换到第一控制模式之后,控制器15用作触摸驱动器21,并且将与检测到的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存储区中。
另外,在切换到第一控制模式之后,控制器15用作窗口管理器23的操作检测器26,并且基于控制器15用作触摸驱动器21时获取的与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以及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存储区中的过去的直接触摸操作期间得到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直接触摸操作模式(直接触摸操作图案)和直接触摸操作位置。
另外,在第一控制模式下,控制器15用作应用执行控制器24,控制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各个处理之中的、与检测到的直接触摸操作模式(直接触摸操作图案)和直接触摸操作位置对应的处理的执行。
相比之下,当基于输入处理程序进行动作时,在之前讨论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附于启动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控制器15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
在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之后,控制器15用作窗口管理器23的非接触操作启动器25,并且读取附于启动的应用程序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然后,控制器15用作非接触操作检测器20,将以上读取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加载到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
另外,在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之后,控制器15用作读取控制器19,读出显示单元5中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并且通过将各个电容值与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存储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和非接触阈值水平进行比较,判定用户执行的是直接触摸操作还是非接触操作。然后,在判定为用户执行的是直接触摸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器15用作读取控制器19,用于基于从显示单元5读出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以及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存储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如以上讨论地,对应于用户直接触摸的位置和数量(即,直接触摸操作中手指的数量)生成显示单元5的二维坐标信息。
另外,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控制器15用作触摸驱动器21,并且将与检测到的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存储区中。
另外,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控制器15用作窗口管理器23的操作检测器104,并且基于控制器15用作触摸驱动器21时获取的与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以及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存储区中的过去的直接触摸操作期间得到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直接触摸操作模式(直接触摸操作图案)和直接触摸操作位置。
另外,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控制器15用作应用执行控制器24,并且控制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各个处理之中的、与检测到的直接触摸操作模式(直接触摸操作图案)和直接触摸操作位置对应的处理的执行。
另外,在第二控制模式下,在控制器15用作读取控制器19并且从而判定用户执行的是非接触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器15用作非接触操作检测器20,生成表示已从显示单元5读出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的电容图,并且控制将其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非接触操作的存储区中的过程。
另外,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控制器15用作非接触操作检测器20,并且基于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存储的多个电容图,检测用户执行的非接触操作的非接触操作模式(非接触操作图案)。然后,控制器15用作非接触操作检测器20,并且基于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存储的非接触操作文件,针对基于多个电容图检测到的非接触操作图案,生成与启动应用程序中的各个处理之中的处理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
另外,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控制器15用作窗口管理器23的操作检测器26,并且基于所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识别非接触操作模式(非接触操作图案)和非接触操作位置。
然后,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控制器15用作应用执行控制器24,并且控制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各个处理之中的、与所识别的非接触操作模式(非接触操作图案)和非接触操作位置对应的处理的执行。
[输入处理动作]
图3示出控制器15基于输入处理程序进行输入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当启动应用程序时,控制器15基于存储器14中存储的输入处理程序开始图3中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
在这个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中执行的应用程序之中,能够支持非接触操作的应用程序将表示与各个信息处理对应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手势)的信息保持为一个文件。出于这个原因,当启动这种应用程序时,在步骤S1中,控制器15用作应用执行控制器24并且判定启动的应用程序是否具有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从而判定启动的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非接触操作。
在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没有附于启动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控制器15切换到第一控制模式并且执行从步骤S11到步骤S16的处理。
相比之下,在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附于启动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控制器15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并且执行从步骤S2到步骤S10的处理以及图7中的流程图中的从步骤S31到步骤S34的处理。
[第一控制模式期间的动作]
首先,如果控制器15因为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没有附于启动的应用程序而切换到第一控制模式,则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1,通过用作读取控制器19获取显示单元5中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并且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控制器15将获取的电容值与存储在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的用图4A中的虚线指示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进行比较。这样一来,控制器15判定是否存在检测到的电容值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式传感器。然后,在判定为确实存在检测到的电容值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式传感器的情况下,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3,并且在判定为不存在检测到的电容值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式传感器的情况下,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6。
就这个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而言,在执行应用程序的同时,以给定时间间隔获取显示单元5中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出于这个原因,如果由于判定为不存在检测到的电容值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式传感器导致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6,则控制器15用作读取控制器19并且判定当前是否正运行应用程序。这样一来,控制器15判定是否继续检测电容值。
然后,在判定为已停止获取电容值的情况下,比如,当执行终止当前活动的应用的操作时,例如,控制器15终止图3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所有处理。
相比之下,如果由于判定为确实存在检测到的电容值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式传感器导致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3,则控制器15用作读取控制器19并且将获取的电容值与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存储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进行比较。这样一来,控制器15对应于用户直接触摸的位置和数量(即,直接触摸操作中的手指数量)生成显示单元5的二维坐标信息,并且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4。
如果生成与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则控制器15用作触摸驱动器21并且将与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存储区中。
接着,在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4之后,控制器15用作窗口管理器23的操作检测器26,并且基于控制器15用作触摸驱动器21时获取的与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以及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存储区中的过去的直接触摸操作期间得到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直接触摸操作模式(直接触摸操作图案)和直接触摸操作位置。然后,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控制器15用作应用执行控制器24,控制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各个处理之中的、与检测到的直接触摸操作模式(直接触摸操作图案)和直接触摸操作位置对应的处理的执行,并且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6。
在步骤S16中,控制器15用作如上讨论的读取控制器19并且判定当前是否正运行应用程序。这样一来,控制器15判定是否继续检测电容值。
然后,在判定为已停止获取电容值的情况下,比如,当执行终止当前活动的应用的操作时,例如,控制器15终止图3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所有处理。
[第二控制模式期间的动作]
首先,如果控制器15因为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附于启动的应用程序而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则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2,并且例如通过将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增益提高给定量来提高显示单元5中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然后,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
换句话讲,因为在没有使操作物接触显示单元5的状态下进行非接触操作,所以电容式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将被检测为是比直接触摸操作期间检测到的值更低的值。出于这个原因,在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之后,控制器15尝试例如通过如上讨论地将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增益提高给定量来提高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因此,能够以高灵敏度检测与非接触操作对应的电容值变化,从而可以精确地检测非接触操作位置等。
接着,在步骤S3中,控制器15用作应用执行控制器24,并且读取附于启动的应用程序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然后,控制器15用作非接触操作启动器25和非接触操作检测器20,将由此读取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加载到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并且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4。
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是表示用于指定当前启动的应用程序中的所需处理的执行的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的电容图转变图案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的文件。
出于这个原因,通过将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加载到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用于指定当前启动的应用程序中的所需处理的执行的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的电容图转变图案变为被保存在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
在步骤S4中,控制器15用作读取控制器19从而获取显示单元5中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并且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5。
在步骤S5中,控制器15将获取的电容图中的电容值与存储在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的用图4A中的虚线表示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进行比较。这样一来,控制器15判定所获取的电容值之中是否存在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值。
所获取的电容值之中存在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值意味着,用户已执行直接触摸操作。出于这个原因,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6并且进行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处理。
换句话讲,在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6之后,控制器15用作读取控制器19并且将所获取的电容图中的电容值与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存储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进行比较。这样一来,控制器15对应于用户直接触摸的位置和数量(即,直接触摸操作中的手指数量)生成显示单元5的二维坐标信息,并且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7。
控制器15用作触摸驱动器21,并且将与检测到的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存储区中。
接着,在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7之后,控制器15用作窗口管理器23的操作检测器26,并且基于控制器15用作触摸驱动器21时获取的与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以及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存储区中的过去的直接触摸操作期间得到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直接触摸操作模式(直接触摸操作图案)和直接触摸操作位置。然后,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8。
在步骤S8中,控制器15用作应用执行控制器24,控制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各个处理之中的、与检测到的直接触摸操作模式(直接触摸操作图案)和直接触摸操作位置对应的处理的执行,并且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9。
在步骤S9中,控制器15用作如上讨论的读取控制器19并且判定当前是否正运行应用程序。这样一来,控制器15判定是否继续检测电容值。
然后,在判定为已停止获取电容值的情况下,比如,当执行终止当前活动的应用的操作时,例如,控制器15终止图3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所有处理。
同时,在判定为继续检测电容值的情况下,比如,在当前正运行应用程序时,控制器15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4,并且再次获取显示单元中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在应用程序正运行时,控制器15控制以给定时间间隔以此方式获取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的动作的重复执行。
同时,在步骤S5中,所获取的电容图中的电容值之中没有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值意味着,有可能用户已执行非接触操作。出于这个原因,在没有检测到存在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0。
在步骤S10中,控制器15用作读取控制器19并且将所获取的电容值与存储在阈值水平存储器18中的用图4B中的点划线表示的非接触阈值水平进行比较。这样一来,控制器15判定在所获取的电容值之中是否存在等于或大于非接触阈值水平的电容值。
在不存在等于或大于非接触阈值水平的电容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5将所获取的电容值作为噪声处理,将其丢弃,将处理经由步骤S9返回到步骤S4,并且再次获取显示单元5中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
相比之下,存在等于或大于非接触阈值水平的电容值意味着用户已执行例如类似图4C所示的非接触操作。出于这个原因,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图7中的步骤S31。
此时,将再次详细说明步骤S5和步骤S10中的各个处理。
在图5中示出直接触摸操作期间检测到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示例性电容值。在直接触摸操作期间,只有以直接触摸操作为中心处的传感器的电容值和紧邻的传感器的电容值才被检测为大的电容值,如由图5中的粗线包围所表示的。
图6中示出非接触操作期间检测到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示例性电容值。在非接触操作期间,检测到的电容值已变成在比直接触摸操作的范围更宽的范围内的中间值,如由图6中的粗线包围所指示的。
就这个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而言,总共存在两个阈值水平: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由图4A和图4B中的虚线表示;以及非接触阈值水平,由图4A和图4B中的点划线指示,被设置成比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水平更低的水平。
在从显示单元5获取所有电容值之后,在步骤S5中,控制器15将所获取的电容图中的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与图4A和图4B中的虚线表示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进行比较。然后,控制器15判定在来自显示单元5中的所有传感器的电容值之中是否存在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值。
如图4A中所示的确实存在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值的情况意味着,用户正在显示单元5上进行直接触摸操作。出于这个原因,控制器15控制与检测到的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直接触摸操作的存储区中的过程。
相比之下,在判定为在来自显示单元5中的所有传感器的电容值之中不存在等于或大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0,并且分别将所获取的电容图中的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与图4A和图4B中的点划线表示的非接触阈值水平进行比较。然后,在这个步骤S10中,控制器15判定在来自显示单元5中的所有传感器的各个电容值之中是否存在小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但是还大于或等于非接触阈值水平的电容值。
存在电容值小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但是还大于或等于非接触阈值水平的传感器意味着,用户正在显示单元5上进行非接触操作。出于这个原因,控制器15控制将所获取的电容图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非接触操作的存储区中,并且使处理前进到下文描述的图7中的流程图的步骤S31。
当由于在步骤S10中判定在从显示单元5获取的电容图中的电容值之中存在小于图4B中的虚线指示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但是还大于或等于图4B中的点划线指示的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的电容值而导致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下文描述的图7中的流程图的步骤S31时,控制器15接下来用作非接触操作检测器20并且判定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的针对非接触操作的存储区中是否存在给定数量或更多的电容图,以致可以检测非接触操作图案。
然后,在判定为存储了给定数量或更多的电容图的情况下,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2,而在判定为没有存储给定数量或更多的电容图的情况下,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图3中的流程图的步骤S9。
就这个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而言,如以上讨论的,在应用程序正运行时以给定时间间隔从显示单元5获取电容图。出于这个原因,在由于判定为没有存储给定数量或更多的电容图的情况下导致处理前进到图3中的流程图的步骤S9之后,控制器15通过判定是否正运行应用程序来判定是否继续检测电容图。
然后,在判定为已停止获取下一个电容图的情况下,比如,当进行终止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的操作时,例如,控制器15终止图3和图7中所示的各个流程图中的所有处理。
相比之下,如果控制器15判定继续检测电容图,则控制器15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4并且从显示单元5获取表示显示单元5中的所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的电容图,如之前所讨论的。然后,如果在所获取的电容图中的电容值之中存在小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但是还等于或大于非接触阈值水平的电容值,则控制器15控制电容图存储在操作历史检测器16中的直接非接触操作的存储区中的过程。
以此方式,在应用程序正运行时能够检测非接触操作图案(非接触操作模式)的多个电容图或更多的电容图没有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的情况下,控制器15使处理经由图3中的流程图的步骤S9返回到步骤S4,并且再次获取电容图并且控制其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的针对非接触操作的存储区中。这样一来,与非接触操作对应的电容图连续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的针对非接触操作的存储区中。
此时,在启动的应用程序不支持非接触操作的情况下,如之前所讨论的,控制器15被构造成将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作为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加载到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所述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表示应用程序使用的非接触操作的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的电容图转变图案。
出于这个原因,在由于判定为能够检测非接触操作模式的多个电容图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的针对非接触操作的存储区导致处理前进到步骤S32之后,控制器15用作非接触操作检测器20,基于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存储的各个电容图,对每个电容图指定在检测到的电容值小于直接触摸阈值水平但是还等于或大于非接触阈值水平的电容式传感器的显示单元5上的放置位置。然后,控制器15检测对各个电容图指定的电容传感器的移位作为对应于非接触操作的电容图转变图案。
在图8A至图8C中示出非接触操作期间的各个电容图上的示例性转变图案。图8A至图8C中示出的例子是对于沿着显示单元5的短轴从左向右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单元5上进行的非接触操作的情况而言的例子。
在进行非接触操作的情况下,检测等于或大于非接触阈值水平的电容值的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置沿着显示单元5的短轴从左向右移动,如分别通过图8A至图8C中的粗线包围所表示的。
在步骤S32中,控制器15检测由于这种非接触操作导致的检测等于或大于非接触阈值水平的电容值的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置移位作为对应于非接触操作的电容图转变图案。
接着,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3并且用作非接触操作检测器20,将步骤S32中相对于非接触操作检测到的电容图转变图案与加载到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中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表示的电容图转变图案进行比较,并且指定非接触操作模式(非接触操作手势)。然后,控制器15检测与指定的非接触操作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
换句话讲,在直接触摸操作期间,在显示单元5上的非常密集的区域内,电容值发生变化,如图5中所示。出于这个原因,还可以精确地检测与直接触摸操作对应的显示单元5上的二维坐标。
相比之下,在非接触操作期间,在比直接触摸操作期间更宽的区域内,电容值发生变化,如图6和图8A至图8C中所示。出于这个原因,难以精确地检测与非接触操作对应的显示单元5上的二维坐标。
出于这个原因,就这个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而言,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中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由以下数据组成:表示与电容图转变图案对应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手势)如“从右到左”、“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数据,以及表示与非接触操作模式对应的二维坐标的数据。
换句话讲,因为难以精确地检测与非接触操作位置对应的显示单元5上的二维坐标,所以预先将各个电容图转变图案与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彼此相关联,而另外,将用于指定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二维坐标分别与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相关联。结果被当作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
在步骤S33中,控制器15从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检测与相对于非接触操作检测到的电容图转变图案匹配的转变图案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如之前所讨论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由表示与电容图转变图案对应的非接触操作模式的数据以及表示与用于指定应用程序的处理的非接触操作模式对应的二维坐标的数据而组成。
出于这个原因,通过在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检测与相对于非接触操作检测到的电容图转变图案匹配的转变图案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控制器15检测非接触操作模式和与这个非接触操作模式对应的二维坐标。
接着,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4并且用作操作检测器26,用于识别非接触操作模式和与这个非接触操作模式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然后,在步骤S34中,控制器15用作应用执行控制器24,用于基于所识别的非接触操作模式和与这个非接触操作模式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控制应用程序中的处理的执行。
这样一来,由控制器15基于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控制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各种处理之中的、与用户的非接触操作对应的处理的执行。
在以此方式控制应用程序中的与非接触操作对应的处理的执行之后,控制器15使处理前进到图3中的步骤S9,并且如之前所讨论的,通过判定是否正运行应用程序来判定是否继续检测电容图。
然后,如果控制器15判定继续检测电容图,则控制器15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4并且从显示单元5获取表示显示单元5上的所有传感器的电容值的电容图,如之前所讨论的。
相比之下,如果控制器15判定已停止获取下一个电容图,比如,当进行终止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的操作时,例如,控制器15终止图3和图7中所示的各个流程图中的所有处理。
[实施例的优点]
如以上说明所表明的,这个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设置有形成电容式触摸面板的显示单元5,并且除此之外,还设置直接触摸阈值水平以及非接触阈值水平。此外,基于直接触摸操作期间显示单元5中的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和直接触摸阈值水平,生成表示直接触摸操作位置的二维坐标信息,并且控制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各种信息处理之中的、与所生成的表示直接触摸操作位置的二维坐标信息对应的信息处理的执行。
另外,基于非接触操作期间显示单元5中的各个传感器的电容值和非接触阈值水平,生成表示非接触操作模式的二维坐标信息,并且控制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中的各种信息处理之中的、与所生成的表示非接触操作模式的二维坐标信息对应的信息处理的执行。
这样一来,可以通过非接触操作使基于给定应用程序的信息处理成为可操作的,并且可以提供对于应用程序的新操作模式。
[通过各种应用程序进行的信息处理动作]
下文中,将描述通过这个实施例的移动电话中的各种应用程序进行的示例性信息处理动作。
[通过电话应用程序进行的信息处理动作]
(按照非接触操作进行的信息处理动作)
首先,这个实施例的移动电话被构造成:如果在接收到电话呼入或视频电话呼入而移动电话处于取消大多数操作的锁定模式的情况下,如图9中所示地进行非接触操作,以将手指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则切换到所谓的免提通话模式。
具体地讲,如果在处于锁定模式时接收到电话呼入或视频电话呼入,则控制器15用作非接触操作启动器25,用于将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加载到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所述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表示非接触操作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手势)和与电话应用程序使用的非接触操作模式对应的二维坐标。
另外,控制器15从显示单元5获取之前讨论的电容图,并且控制随后将它们连续存储在操作历史寄存器16的过程。
接着,控制器15将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存储的电容图的转变图案与加载到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的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表示的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的电容图转变图案进行比较。然后,控制器15在非接触操作模式文件存储器17中存储的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表示的各个非接触操作模式的电容图转变图案之中,检测表示与从操作历史寄存器16获取的各个电容图的转变图案匹配的转变图案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
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表示与各个电容图的转变图案对应的非接触操作图案,以及与这个非接触操作图案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控制器15用作窗口管理器23的操作检测器26,用于基于检测到的非接触操作模式数据,检测非接触操作图案和与这个非接触操作图案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
检测到的非接触操作图案针对在移动手指以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的非接触操作图案的情况下,指示切换到免提通话模式的非接触操作。因此,控制器15用作应用执行控制器24,用于基于电话应用程序切换到免提通话模式,并且控制拾取电话发送方音频的麦克风单元4和第二扬声器单元3b的驱动,同时还控制通信电路2的通信以收发由此得到的通话音频,其中第二扬声器单元3b是用于获得电话接收方音频的声音输出的外部扬声器单元。
类似地,在检测到以上讨论的当接收到视频电话呼入时移动手指使得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的非接触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器15基于视频电话应用程序切换到免提通话模式,并且控制麦克风单元4、第二扬声器单元3b、第二相机单元8b和显示单元5的驱动,同时还控制通信电路2的通信以收发由此得到的通话音频和图像,其中麦克风单元4拾取电话发送方音频,第二扬声器单元3b是用于获得电话接收方音频的声音输出的外部扬声器单元,第二相机单元8b用于获得发送方图像,显示单元5用于显示接收方图像。
因此,当接收到电话呼入或视频电话呼入时,可以仅仅通过进行非接触操作以将手指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使得能够进行所谓的免提通话模式的电话或视频电话通信。
(按照直接触摸操作进行的信息处理动作)
接着,这个实施例的移动电话被构造成,如果在处于锁定模式下时接收到电话呼入的情况下进行直接触摸操作,以如图9中所示地沿着解锁方向滑动显示单元5上显示的解锁滑块,则移动电话识别出已执行摘机(off-hook)操作,取消锁定模式,并且切换到使用第一扬声器单元3a和麦克风4进行通话的正常通话模式。
具体地讲,如果控制器15检测到在处于锁定模式下时接收到电话呼入的情况下如之前所讨论地基于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存储的各个电容图的转变图案进行直接触摸操作即沿着解锁方向滑动解锁滑块,则控制器15控制作为内部扬声器单元的第一扬声器单元3a和麦克风单元4的驱动,并且切换到正常通话模式。
因此,如果当接收到电话呼入时进行直接触摸操作即沿着解锁方向滑动解锁滑块,则锁被解除,并且能够在正常通话状态下进行通话。
(按照直接触摸操作进行的其它信息处理动作)
接着,这个实施例的移动电话被构造成,如果在处于锁定模式下时接收到视频电话呼入的情况下进行直接触摸操作,以如图9中所示地沿着解锁方向滑动显示单元5上显示的解锁滑块,则移动电话取消锁定模式,并且切换到免提通话模式。
具体地讲,如果控制器15检测到在处于锁定模式下时接收到电话呼入的情况下如之前所讨论地基于操作历史寄存器16中存储的各个电容图的转变图案进行直接触摸操作即沿着解锁方向滑动显示单元5上显示的解锁滑块,则控制器15取消锁定模式,同时还基于视频电话应用程序切换到免提通话模式。
然后,控制器15控制麦克风单元4、第二扬声器单元3b、第二相机单元8b和显示单元5的驱动,同时还控制通信电路2的通信以收发由此得到的通话音频和图像,其中麦克风单元4拾取电话发送方音频,第二扬声器单元3b是用于获得电话接收方音频的声音输出的外部扬声器单元,第二相机单元8b用于获得发送方图像,显示单元5用于显示接收方图像。
因此,当接收到视频电话呼入时,仅仅通过进行直接触摸操作即沿着解锁方向滑动显示单元5上显示的解锁滑块,就能够进行所谓的免提通话模式的视频电话通信。
[按照非接触操作进行的电子邮件管理程序的信息处理动作]
接着,如果接收到电子邮件,则控制器15启动存储器14中存储的电子邮件管理程序并且告知用户接收到电子邮件。
在这个实例中,当电子邮件管理程序启动时,将手指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的非接触操作成为指示显示接收到的电子邮件的正文文本的非接触操作。
出于这个原因,当控制器15用作窗口管理器23时基于所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到将手指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的非接触操作时,控制器15按照非接触操作控制接收到的电子邮件的正文文本在显示单元5上的显示。
另外,在这个实例中,当电子邮件管理程序启动时,沿着显示单元5的长轴将手指向上或向下移动的非接触操作成为指示滚动所显示的电子邮件的正文文本的非接触操作。
出于这个原因,当控制器15用作窗口管理器23时基于所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到沿着显示单元5的长轴将手指在显示单元上移动的非接触操作时,控制器15按照非接触操作滚动所显示的电子邮件的正文文本。
因此,当接收到电子邮件时,仅仅通过进行非接触操作以将手指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就能够在显示单元5上显示接收到的电子邮件的正文文本。另外,当电子邮件的正文文本正在显示单元5上显示时,通过仅仅进行沿着显示单元5的长轴将手指在显示单元5上移动的非接触操作,所显示的电子邮件的正文文本就能够按照沿着显示单元5的长轴的非接触操作而被滚动。
[按照非接触操作进行的锁定/解锁应用程序的信息处理动作]
接着,如果给定的硬件按键6被操作,则控制器15切换到锁定模式,其中基于存储器14中存储的锁定/解锁应用程序取消大部分按键操作。
在这种锁定模式期间,将手指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的非接触操作成为指示移动电话接受按键操作并且从锁定模式切换到对应于按键操作进行信息处理的解锁模式的非接触操作。
另外,在解锁模式期间,将手指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的非接触操作成为指示移动电话从解锁模式切换到取消大部分按键操作的锁定模式的非接触操作。
另外,在锁定模式期间,沿着解锁方向在显示单元5上滑动解锁滑块的直接触摸操作成为指示移动电话从锁定模式切换到解锁模式的直接触摸操作。
另外,在解锁模式期间,沿着锁定方向在显示单元5上滑动解锁滑块的直接触摸操作成为指示移动电话从解锁模式切换到锁定模式的直接触摸操作。
在锁定模式期间,如果控制器15在用作窗口管理器23时基于所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到手指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的非接触操作,则控制器15按照非接触操作切换到解锁模式,接受用户进行的按键操作,并且控制对应于按键操作的信息处理的执行。
另外,在解锁模式期间,如果控制器15在用作窗口管理器23时基于所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到手指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的非接触操作,则控制器15切换到锁定模式并且取消大部分按键操作。
因此,在锁定模式期间,移动电话仅仅通过进行非接触操作即将手指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就能够切换到解锁模式,而在解锁模式期间,移动电话仅仅通过进行非接触操作即将手指水平扫过显示单元5,就能够切换到锁定模式。
另外,在锁定模式期间,如果控制器15在用作窗口管理器23时基于所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到将解锁滑块沿着解锁方向在显示单元5上滑动的直接触摸操作,则控制器15按照直接触摸操作切换到解锁模式,接受用户进行的按键操作,并且控制对应于按键操作的信息处理的执行。
另外,在解锁模式期间,如果控制器15在用作窗口管理器23时基于所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到将解锁滑块沿着锁定方向在显示单元5上滑动的直接触摸操作,则控制器15切换到锁定模式并且取消大部分按键操作。
因此,在锁定模式期间,仅仅通过进行直接触摸操作即将解锁滑块沿着解锁方向在显示单元5上滑动,就能够将移动电话切换到解锁模式,而在解锁模式期间,仅仅通过进行直接触摸操作即将解锁滑块沿着锁定方向在显示单元5上滑动,就能够将移动电话切换到锁定模式。
[按照非接触操作进行的网络浏览程序的信息处理动作]
接着,在基于存储器14中存储的网页浏览程序正在显示单元5上显示给定网页的情况下,使手指在显示单元5上方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非接触操作成为指示移动电话放大正显示的网页的非接触操作。
另外,在正在显示单元5上显示网页的以上情况下,使手指在显示单元5上方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的非接触操作成为指示移动电话缩小正显示的网页的非接触操作。
另外,在正在显示单元5上显示网页的以上情况下,沿着显示单元5的长轴将手指在显示单元5上方向上移动的非接触操作成为指示移动电话向上滚动正显示的网页的非接触操作。
另外,在正在显示单元5上显示网页的以上情况下,沿着显示单元5的长轴将手指在显示单元5上方向下移动的非接触操作成为指示移动电话向下滚动正显示的网页的非接触操作。
出于这个原因,如果控制器15在用作窗口管理器23时基于所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到使手指在显示单元5上方沿着顺指针方向旋转的非接触操作,则控制器15按照非接触操作以逐渐变大的显示倍数放大正显示的网页。
另外,如果控制器15在用作窗口管理器23时基于所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到使手指在显示单元5上方沿着逆指针方向旋转的非接触操作,则控制器15按照非接触操作以逐渐变小的显示倍数减小正显示的网页。
另外,如果控制器15在用作窗口管理器23时基于所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到沿着显示单元5的长轴将手指在显示单元5上方向上移动的非接触操作,则控制器15按照非接触操作向上滚动正显示的网页。
另外,如果控制器15在用作窗口管理器23时基于所生成的二维坐标信息检测到沿着显示单元5的长轴将手指在显示单元5上方向下移动的非接触操作,则控制器15按照非接触操作向下滚动正显示的网页。
因此,当正显示网页时,通过进行使手指在显示单元5上方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非接触操作,能够放大或缩小网页。
另外,当正显示网页时,通过进行沿着显示单元5的长轴将手指在显示单元5上方向上或向下移动的非接触操作,可以将网页向上滚动或向下滚动。
[变形例]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移动电话被构造成检测非接触操作和直接触摸操作两者,但是移动电话还可以只检测非接触操作并且基于检测到的非接触操作控制应用程序中的信息处理的执行。即使在这类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如以上讨论的相同的优点。
虽然以上实施例是本公开应用于移动电话的例子,但是本公开还可以应用于除了移动电话之外的其它电子设备,例如,PHS电话(PHS: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PDA(PDA: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便携式游戏操作台或笔记本电脑等。此外,在任一种情况下,仍然可以得到与以上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最后,以上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个例子。因此,本公开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并且根据设计或其它因素可能存在各种修改、组合和其它实施例,同时保持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对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自然能理解。

Claims (19)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触摸面板,通过检测所述触摸面板的操作面的静电电容来检测操作元件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以及
控制器,
判定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启动的应用是否支持非接触操作;
当判定为所述应用不支持非接触操作时,仅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来控制所述应用;以及
当判定为所述应用支持非接触操作时,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这两者来控制所述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触摸面板是投射型静电电容触摸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触摸面板包括:包括绝缘体膜的基板层、布置在所述绝缘体膜下方的电极层、以及控制集成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触摸面板在所述电极层中包括多个镶嵌电极图案,每个镶嵌电极图案包括分别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两个透明电极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当判定为所述应用支持非接触操作时,所述控制器提高所述触摸面板的灵敏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触摸面板输出的静电电容值并且将所述静电电容值与第一预定阈值进行比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当所述静电电容值中的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器判定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接收的操作是接触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当所述静电电容值中没有一个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静电电容值与第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当所述静电电容值中的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器判定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接收的操作是非接触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检测与所述触摸面板上静电电容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位置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并且当判定为所述应用不支持非接触操作时,基于所述二维坐标信息控制所述应用的处理的执行。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检测与所述触摸面板上静电电容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位置对应的二维坐标信息,并且当判定为所述应用支持非接触操作时,基于所述二维坐标信息控制所述应用的处理的执行。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检测与所述触摸面板上静电电容值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的位置对应的二维坐标值的转变图案,并且当判定为所述应用支持非接触操作时,基于所述二维坐标值的转变图案控制所述应用的处理的执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应用是支持非接触操作的电话应用,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话应用以在接收到电话呼入并且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非接触操作时执行免提模式摘机操作,并且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话应用以在接收到电话呼入并且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接触操作时执行正常模式摘机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应用是支持非接触操作的视频电话应用,并且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视频电话应用以在接收到视频电话呼入并且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与摘机操作对应的非接触操作或接触操作时执行免提模式摘机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应用是支持非接触操作的电子消息应用,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子消息应用以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第一非接触操作时显示接收到的电子消息,并且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子消息应用以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第二非接触操作时滚动所显示的接收到的电子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应用是锁定/解锁应用,所述锁定/解锁应用对于对支持非接触操作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访问进行锁定/解锁,并且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锁定/解锁应用,以在触摸面板处检测到非接触操作时从锁定模式切换到解锁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应用是显示缩放应用,所述显示缩放应用控制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显示的信息的缩放水平,并且支持非接触操作,并且
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使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显示的信息的尺寸增大或减小与在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非接触操作对应的比率。
18.一种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通过检测所述触摸面板的操作面的静电电容来检测操作元件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所述方法包括:
判定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启动的应用是否支持非接触操作;
当判定为所述应用不支持非接触操作时,仅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来控制所述应用;以及
当判定为所述应用支持非接触操作时,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这两者来控制所述应用。
19.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由包括触摸面板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时使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方法,所述触摸面板通过检测所述触摸面板的操作面的静电电容来检测操作元件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所述方法包括:
判定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启动的应用是否支持非接触操作;
当判定为所述应用不支持非接触操作时,仅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来控制所述应用;以及
当判定为所述应用支持非接触操作时,基于在所述触摸面板处检测到的接触操作和非接触操作这两者来控制所述应用。
CN201210365614.0A 2011-10-17 2012-09-27 信息处理装置 Active CN103076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47783P 2011-10-17 2011-10-17
US61/547,783 2011-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6965A true CN103076965A (zh) 2013-05-01
CN103076965B CN103076965B (zh) 2016-12-21

Family

ID=47008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5614.0A Active CN103076965B (zh) 2011-10-17 2012-09-27 信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20130093719A1 (zh)
EP (2) EP3193245A1 (zh)
CN (1) CN1030769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683A (zh) * 2013-10-22 2015-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940608A (zh) * 2017-03-07 2017-07-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93719A1 (en) * 2011-10-17 2013-04-18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5045909A (ja) * 2013-08-27 2015-03-1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入力装置
US10944863B2 (en) 2015-05-01 2021-03-09 Vyng, Inc. Management of media content derived from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o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11451659B2 (en) 2015-05-01 2022-09-20 Vyng Inc. Dynamic rewardable activity value determination and allocation
US11368575B2 (en) 2015-05-01 2022-06-21 Vyng, Inc. Management of calls and media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a caller o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10104228B2 (en) 2015-05-01 2018-10-16 Vy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ement of media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message context o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10979558B2 (en) 2015-05-01 2021-04-13 Vyng, Inc. Management of media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time-sensitive offers o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10951755B2 (en) 2015-05-01 2021-03-16 Vyng, Inc. Management of media content for caller IDs o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11394822B2 (en) 2015-05-01 2022-07-19 Vyng Inc. Incentivising answering call in smartphone lockscreen
US11394823B2 (en) 2015-05-01 2022-07-19 Vyng Inc. Configuring business application for utilization of sender controlled media service
US10931819B2 (en) 2015-05-01 2021-02-23 Vyng, Inc. Management of media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a user of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11381679B2 (en) 2015-05-01 2022-07-05 Vyng, Inc. Management of media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call context o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10979559B2 (en) 2015-05-01 2021-04-13 Vyng, Inc. Management of calls o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based on call participants
US11005990B2 (en) 2015-05-01 2021-05-11 Vy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act firewalls o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9609124B2 (en) * 2015-05-01 2017-03-28 Vy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ement of video and ring tones among mobile devices
US11394824B2 (en) 2015-05-01 2022-07-19 Vyng Inc. Adjusting presentation on smart phone lockscreen of visual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metadata of incoming call
US10965809B2 (en) 2015-05-01 2021-03-30 Vyng, Inc. Management of media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a call participant o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11394821B2 (en) 2015-05-01 2022-07-19 Vyng Inc. Curated search of entities from dial pad selections
US10938984B2 (en) 2015-05-01 2021-03-02 Vyng, Inc. Management of media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ending a call o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TWI592845B (zh) * 2015-08-28 2017-07-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適應性調整觸控閥值的方法與相關控制器
CN105430158A (zh) * 2015-10-28 2016-03-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隔空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WO2018147254A1 (ja) * 2017-02-10 2018-08-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入力装置
CN111506191B (zh) 2020-04-13 2024-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7958A1 (en) * 2005-04-22 2006-11-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Touch Input Programmatical Interfaces
CN101192485A (zh) * 2006-11-28 2008-06-04 Smk株式会社 非接触输入装置
JP2008165575A (ja) * 2006-12-28 2008-07-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101387669A (zh) * 2007-09-14 2009-03-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
US20090309851A1 (en) * 2008-06-17 2009-12-17 Jeffrey Traer Bernstein Capacitive Sensor Panel Having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Sensor Size and Shape
CN101859214A (zh) * 2009-04-06 2010-10-13 索尼公司 输入设备和使用输入设备的输入处理方法
US20100321334A1 (en) * 2009-06-18 2010-12-23 Wacom Co., Ltd. Pointer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pointer detection method
CN102184067A (zh) * 2011-05-19 2011-09-14 苏州大学 一种非接触式小型键盘
US20110248956A1 (en) * 2010-04-12 2011-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ouch input in portable terminal
CN102549537A (zh) * 2010-03-04 2012-07-04 Smk株式会社 静电电容式触控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60187B2 (en) * 2004-07-30 2010-07-20 Apple Inc. Visual expander
US6938222B2 (en) * 2002-02-08 2005-08-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k gestures
US8185838B2 (en) * 2003-11-03 2012-05-22 Bomers Florian U Universal computer input event translator
US20050162402A1 (en) * 2004-01-27 2005-07-28 Watanachote Susornpol J. Methods of interacting with a computer using a finger(s) touch sensing input device with visual feedback
US7519223B2 (en) * 2004-06-28 2009-04-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cognizing gestures and using gestures for interacting with software applications
US7653883B2 (en) 2004-07-30 2010-01-26 Apple Inc. Proximity detector in handheld device
US7567240B2 (en) * 2005-05-31 2009-07-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etection of and compensation for stray capacitance in capacitive touch sensors
JP4514830B2 (ja) * 2006-08-15 2010-07-28 エヌ−トリグ リミテッド デジタイザのためのジェスチャ検出
US9304675B2 (en) * 2006-09-06 2016-04-05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for instant messaging
US7777732B2 (en) * 2007-01-03 2010-08-17 Apple Inc. Multi-event input system
US8780046B2 (en) * 2007-09-10 2014-07-15 Blackberry Limi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navigation enhancement on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EP2104024B1 (en) * 2008-03-20 2018-05-02 LG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terminal capable of sensing proximity touch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creen using the same
US20100107067A1 (en) * 2008-10-27 2010-04-29 Nokia Corporation Input on touch based user interfaces
US20100229090A1 (en) * 2009-03-05 2010-09-09 Next Holdings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ng With Touch Displays Using Single-Touch and Multi-Touch Gestures
US8982051B2 (en) * 2009-03-30 2015-03-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etecting touch on a surface
US9317140B2 (en) * 2009-03-30 2016-04-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 of making a multi-touch input device for detecting touch on a curved surface
US9024886B2 (en) * 2009-04-14 2015-05-05 Japan Display Inc. Touch-panel device
EP2425322A4 (en) * 2009-04-30 2013-11-13 Synaptics Inc CONTROL CIRCUIT ELEMENTS AND METHOD
US8619029B2 (en) * 2009-05-22 2013-12-31 Motorola Mobility Ll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n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interpreting consecutive gestures
JP5295008B2 (ja) * 2009-06-18 2013-09-18 株式会社ワコム 指示体検出装置
US9323398B2 (en) * 2009-07-10 2016-04-26 Apple Inc. Touch and hover sensing
JP2011053971A (ja) * 2009-09-02 2011-03-17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824805B2 (ja) 2009-09-28 2011-11-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US8347221B2 (en) * 2009-10-07 2013-01-0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Touch-sensitive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
US9104275B2 (en) * 2009-10-20 2015-08-1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to display an object on a perceived 3D space
JP5493979B2 (ja) 2010-02-19 2014-05-14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US20140253486A1 (en) * 2010-04-23 2014-09-11 Handscape Inc. Method Using a Finger Above a Touchpad During a Time Window for Controlling a Computerized System
EP2564303A4 (en) * 2010-04-26 2015-01-07 Blackberry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8954099B2 (en) * 2010-06-16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yout design of proximity sensors to enable shortcuts
US20120054670A1 (en) * 2010-08-27 2012-03-01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rolling displayed information
US9766718B2 (en) * 2011-02-28 2017-09-19 Blackberry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input
KR101691478B1 (ko) * 2011-02-09 2016-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합 입력에 따른 단말기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휴대 단말기
TWI469025B (zh) * 2011-08-25 2015-01-11 Touch panel and its dynamic drive control method
US20130093719A1 (en) * 2011-10-17 2013-04-18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582178B2 (en) * 2011-11-07 2017-02-28 Immers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ressure interaction on touch-sensitive surfaces
US8854335B2 (en) * 2012-03-22 2014-10-07 Emin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rp.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ouch sensing ability and non-touch sensing abilit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2186393B1 (ko) * 2014-01-02 2020-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력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9898148B2 (en) * 2015-05-27 2018-02-20 Synaptics Incorporated Capacitive stereoscopic image sensing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7958A1 (en) * 2005-04-22 2006-11-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Touch Input Programmatical Interfaces
CN101192485A (zh) * 2006-11-28 2008-06-04 Smk株式会社 非接触输入装置
JP2008165575A (ja) * 2006-12-28 2008-07-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101387669A (zh) * 2007-09-14 2009-03-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
US20090309851A1 (en) * 2008-06-17 2009-12-17 Jeffrey Traer Bernstein Capacitive Sensor Panel Having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Sensor Size and Shape
CN101859214A (zh) * 2009-04-06 2010-10-13 索尼公司 输入设备和使用输入设备的输入处理方法
US20100321334A1 (en) * 2009-06-18 2010-12-23 Wacom Co., Ltd. Pointer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pointer detection method
CN102549537A (zh) * 2010-03-04 2012-07-04 Smk株式会社 静电电容式触控面板
US20110248956A1 (en) * 2010-04-12 2011-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ouch input in portable terminal
CN102184067A (zh) * 2011-05-19 2011-09-14 苏州大学 一种非接触式小型键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683A (zh) * 2013-10-22 2015-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940608A (zh) * 2017-03-07 2017-07-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4439B1 (en) 2020-01-08
US11416097B2 (en) 2022-08-16
EP3193245A1 (en) 2017-07-19
EP2584439A3 (en) 2017-07-05
EP2584439A2 (en) 2013-04-24
CN103076965B (zh) 2016-12-21
US20210117036A1 (en) 2021-04-22
US10877609B2 (en) 2020-12-29
US20130093719A1 (en) 2013-04-18
US20190025958A1 (en) 2019-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6965A (zh) 信息处理装置
WO2020147674A1 (zh) 未读消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US8745490B2 (en) Mobile terminal capable of controlling various operations using a multi-fingerprint-touch inpu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mobile terminal
CN101655769B (zh) 便携式终端及其驱动方法
US10055633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539834B (zh) 能够感测近距离触摸的便携式终端以及利用该终端控制屏幕的方法
KR102015913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443199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mobile terminal
KR101549557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753560B2 (en) Input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070229473A1 (en) Terminal equipped with touch-wheel and method for entering command in the terminal
US895290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screen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screen control program
US10191645B2 (en) Controlling a touch panel display during scrolling operations
CN109804339B (zh) 识别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021305A (zh) 应用关联启动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1159947A1 (en) Layout design of proximity sensors to enable shortcuts
US9351256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2870076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2029345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pacitive touch-sensitive display
WO2013086793A1 (zh) 便携式电子终端及其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09165033A (zh) 一种应用更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095313A (zh) 触摸屏设备事件触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19885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874723A (zh) 一种实现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US2016028638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history display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