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4339B - 识别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识别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4339B
CN109804339B CN201680090039.4A CN201680090039A CN109804339B CN 109804339 B CN109804339 B CN 109804339B CN 201680090039 A CN201680090039 A CN 201680090039A CN 109804339 B CN109804339 B CN 109804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user
hand
determining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00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4339A (zh
Inventor
尹帮实
高久亮
薛康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04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4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4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4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06F1/169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condary touch screen used as control interface, e.g. virtual buttons or sli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3
    • G06F2203/0339Touch strips, e.g. orthogonal touch strips to control cursor movement or scrolling; single touch strip to adjust parameter or to implement a row of soft ke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识别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方法通过移动终端的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学特性,根据检测的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确定用户手在所述移动终端侧面的接触区域及其动态变化,确定所述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提高了对侧面手势识别的灵敏度,从而实现准确地识别用户手对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并且,根据移动终端的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确定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包括纵向滑动、垂向滑动、点击等手势操作,增加了可识别操作的多样性,比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移动终端侧面的物理按键具有更佳的操作灵活性,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识别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中被广泛使用的手机,其触控输入方式主要集中在手机正面的触摸屏,常见的触摸屏包括电阻触控显示屏和电容触控显示屏。
电容触控显示屏因其较高的灵敏度逐渐取代电阻触控显示屏,成为主流。
现有的电容屏触控技术方案是在电容式触摸屏上排布着ITO(铟锡氧化物)透明导电膜形成的电容感受器。利用电容感受器感受手指在触摸屏上的位置和运动,确定用户的触控指令。
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在握持手机时,常常接触到手机侧面。现有技术中,因手机对侧面的触控的灵敏性低、操作局限性较大的问题,导致无法准确识别用户手对所述侧面的操作。目前手机侧面通常具有指物理按键(例如音量键、锁屏键等),用户在手机侧面的操作仅限于对物理按键的按压操作,操作单一,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和设备用以消除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识别用户手对移动终端侧面的操作识别的问题。
一方面,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操作识别方法包括:首先,检测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接着,确定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并确定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所述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然后,响应于检测到临近同一所述侧面的、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确定该相对的每一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其中,每一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每一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随后,进可实时地,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的区域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其中,所述区域变化包括区域面积变化、区域电容信号强度变化及区域位置变化中任一项变化。
通过上述一些实施例,所述操作识别方法通过移动终端的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学特性,根据检测的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确定用户手在所述移动终端侧面的接触区域及其动态变化,确定所述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提高了对侧面手势识别的灵敏度,从而实现准确地识别用户手对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并且,根据移动终端的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确定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包括纵向滑动(在侧面上从上到下的滑动)、垂向滑动(在侧面上的从正面向背面的滑动,或从背面向正面的滑动)、点击等手势操作,增加了可识别操作的多样性,比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移动终端侧面的物理按键具有更佳的操作灵活性,提高用户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识别方法可替代所述物理按键识别用户对侧面的手势操作,削弱了由于实体按键物理位置不可改变而给操作带来的约束,而且增加了易用性,提升操作趣味性,此外在移动终端的侧面可不再设置物理按键,从而帮助提高移动终端的外观的流畅性和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步骤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相对面积满足预设的面积阈值,或面积比例满足预设的面积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步骤还包括: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面积关系,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位置;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侧面上的随时间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可以具体确定至少以下一种或任几种操作:
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大变小,或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大变小,或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响应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的随时间相对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且平行于所述侧面;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
在所述侧面的点击操作:响应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出现后同时消失,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根据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点击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步骤包括:确定多个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多个接触区域;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包括:响应于检测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个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点手势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前述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执行所述操作指令。
通过上述一些实施例,所述操作识别方法进一步地将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与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增加了用户可操作的多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确定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检测第一手势启动操作,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包括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预设启动手势操作;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启动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的关联识别,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确定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在启动关联识别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关闭关联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通过为系统或不同应用,对手势操作的不同运动赋予不同的操作含义(例如音量增减、歌曲切换、电子书翻页)时,检测当前所在系统或不同应用的应用程序,将手势操作与应用程序进行关联,当实现关联后,正确的手势操作发生作用,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移动终端会执行手势操作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一些实施例,所述操作识别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组合进行手势图形识别,确定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其中,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包括握持的左手或右手、手掌和手指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接触位置。
通过上述一些实施例,确定所述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包括握持的左手或右手、手掌和手指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接触位置,能够根据握持姿势确定有效的手势操作,避免无意图的接触对操作识别的干扰,进一步提高操作识别的准确度。同时,根据握持姿势可识别手指在移动终端侧面的多点手势操作,提高手势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确定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所述操作识别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确定当前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为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或所述第二电容显示屏;在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上,显示信息,以节约移动终端的能源消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识别操作方法的移动终端可以取消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移动终端侧面设置音量键、锁屏键等实体键,从而避免侧面开孔,进而可以提高手机的整体防水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包括互电容传感器组成的电容感受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包括: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触碰区域;和/或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悬浮触碰区域。
一方面,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个触控显示单元;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多个应用程序;及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下述流程:检测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确定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并确定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所述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响应于检测到临近同一所述侧面的、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确定该相对的每一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其中,每一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每一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的区域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其中,所述区域变化包括区域面积变化、区域电容信号强度变化及区域位置变化中任一项变化。
一方面,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操作识别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第一区域检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并确定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所述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第二区域检测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临近同一所述侧面的、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确定该相对的每一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其中,每一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每一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动态检测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的区域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其中,所述区域变化包括区域面积变化、区域电容信号强度变化及区域位置变化中任一项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应的部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全部。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示例性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示例性的外观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示例性的剖面示意图;
图4(a)~图4(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手触摸第一电容显示屏时电容信号示意图;
图6(b)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手触摸手机侧面时电容信号示意图;
图7(a)和图7(b)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所确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所确定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的示意图;
图8(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所确定的用户手接触手机侧面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所确定的用户手接触手机侧面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10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手在手机侧面沿第一方向移动示意图;
图11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的用户手在手机侧面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电容信号的变化示意图;
图12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手在手机侧面沿第二方向移动示意图;
图13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手在手机沿第二方向侧面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电容信号的变化示意图;
图14(a)~图14(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手在手机侧面时移动时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的变化示意图;
图15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识别方法的场景流程示意图;
图17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识别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18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识别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一些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些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结构和网络,不再过多赘述。
以下描述的移动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实现方法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又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电子书阅读器(英文:e-book reader)或虚拟现实交互设备(Virtual Reality Interactive Device)等,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2G(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3G(第三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4G(第四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5G(第五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或W-LAN(无线局域网)或今后可能出现的通信方式与网络建立通信。
为简明起见,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进一步限定。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移动终端能够支持多种应用,譬如,电话应用、即时消息收发应用、数码拍照和/或摄像应用、网络浏览应用、音乐和/或视频播放应用、视频通信应用、社交网络应用、金融财经应用、天气应用、购物应用、办公应用等。
所述移动终端优选地为手机,图1示出的是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手机100的示例性的结构框图。参考图1,手机100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10、存储器120、触控显示单元13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170、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只做实现方式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手机1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所述处理器180可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等等。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触控显示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或动作信号输入。具体地,触控显示单元130可包括触控面板131、显示面板132。
触控显示单元130包括触控显示屏。其中,触控显示屏是集成显示面板132与触控面板131的设备,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屏为电容触控显示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容触控显示屏的触控面板131具有由ITO(铟锡氧化物)透明导电膜形成的电容感受器,当用户手接触触碰或悬浮触碰时,电容感受器的寄生电容由CP改变为CP与Cfinger并联。故根据所述寄生电容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用户触碰的位置。具体地,处理器180通过获取对所述触控显示屏的扫描检测信号,对所述扫描检测信号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所述触控显示屏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确定各个所述寄生电容,再根据各个所述寄生电容的电容值进行定位计算,确定用户手的触碰位置。
如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机100包括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202,分别位于所述手机100的正面101A和背面101B。通过正面11A和背面11B双屏的显示方式,所述手机100能够向用户提供更为多样的显示方式,或便于多用户共享使用手机100,例如,用户使用拍照功能时,拍照用户和被拍照用户可以同时从所述手机100上看到拍照画面等。
显示面板132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100的各种菜单。显示面板132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32。进一步的,当触控面板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32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音量增减、振动等动作。
手机1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电容感受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32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32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的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1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80处理后,经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100通过WiFi模块1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示出了WiFi模块1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1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80是手机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手机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所述手机100还具有软件部件,所述软件部件可以存储于存储器120中,并可被用于运行在手机中的软件,可以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等。其中,操作系统,比如安卓系统(Android)、苹果系统(IOS)、UNIX系统、Window系统等等,用于控制管理一般的系统任务(比如电力管理等)的各种软件部件和/或驱动器,并便于各种硬件与软件部件之间的通讯。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任一种:电话簿模块、即时消息传送模块、网页浏览模块、摄像模块、视频播放模块、社交网络模块、音乐播放模块等等。
结合处理器180、触控显示单元130及相关应用程序,移动终端在接收用户对触控显示单元130的输入信号后,进行相应的运算和处理,生成对应的输出信号并传送给显示面板132,从而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可视可操作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交互。在优选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31和显示面板132由触控显示屏实现。
此外,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按键,按键可以是实体按键也可以是通过显示单元显示的软键。在一些实施例中,实体按键可以是通过实际压力按压获得输入,实体按键可以包括用于打开/关闭设备电源和锁定设备的按钮、及调节音量的按钮,软键可以通过前述接触的方式获得输入。
在一些实施中,移动终端利用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和第二电容显示屏202可以检测位于所述移动终端侧面的触摸操作,可以替代现有技术中位于移动终端侧面的实体按键,例如音量调节按键、锁屏按键等。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还可以通过麦克风162接受用于激活一些功能的语音输入,或通过传感器150接受用于激活一些功能的动作输入,例如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得摇动动作等。
在以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方向O1垂直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正面101A,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正面101A可以是用户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时观看的其中一面,所述背面101B为所述正面的相对面,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101A和背面101B可以互换,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面是用户按照正常观看方向持有所述移动终端时观看面的两侧的面101C和101D,所述第二方向O2平行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101A且平行于所述侧面101C。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面101C和101D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从正面101A向背面101B方向上具有一定弧度的面。
图3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示例性的剖面示意图,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包括第一覆盖层211、第一触控显示结构层212及若干第一连接电路结构2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覆盖层211可以为钢化玻璃层,所述第一触控显示结构层212在手机正面分布在中心区域A1对应的手机内腔中,用于为第一触控显示结构层212提供通信或供电的线路可以设置在边框区域A2对应的手机内腔中,在触控显示结构层212中具有若干第一电容感受器501,若干第一电容感受器501以阵列排布,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202包括第二覆盖层221、第二触控显示结构层222及若干第二连接电路结构2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覆盖层211可以为钢化玻璃层,所述的第二触控显示结构层222在手机背面分布在中心区域B1中对应的手机内腔中,用于通信或供电的线路可以设置在边框区域B2中对应的手机内腔中,在第二触控显示结构层222中具有若干第二电容感受器502,若干第二电容感受器502以阵列排布。
手机100的在侧面101D和101C形成支撑外壳。当用户手300,例如拇指触碰侧面101D时,则在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的触控显示结构层212中邻近(不接触)侧面101D的第一电容感受器501会产生电容信号的变化,并将电容信号通过第一连接电路结构213发送给处理器180,同样,第二电容感受器502会产生电容信号的变化,并通过第二连接电路结构223发送给处理器180,以供处理器180进行检测和识别。
图4(a)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右手持有移动终端的正面的示例性示意图。图4(b)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右手持有移动终端的背面的示意图。结合图4(a)和图4(b),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手机正面101A上具有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移动终端100的手机背面101B上具有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202,用户可以对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202的各种触摸操作输入控制指令,包括通过一个或多个手指、或触控笔接触对应的区域来控制所指向的对象。所述的接触可以包括一次、或多次连续点击、停留在触控显示屏并进行滑动(从左向右、从右向左、向上/或向下、画圈等)。比如,用户一个手指停留在触控显示屏上并进行滑动时,触控显示屏将展示当前页面沿滑动的方向进行平移的过程。所述的两个触控显示屏用于显示与用户进行交互的用户界面,能够以直观地方式展示用户界面,并以易操作地方式展示与用户进行交互。
图4(a)和图4(b)示出用户右手300B持有所述移动终端100时的示意图,结合图4(c),用户左手300A也可以持有所述移动终端100,不被限制。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实现操作识别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操作识别方法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对用户手在所述移动终端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1~步骤S14,在所述步骤S11中,所述移动终端检测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接着,在步骤S12中,确定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电容变化阈值范围(阈值范围的具体数值根据工艺要求和产品精度具体确定)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并确定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所述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然后,在所述步骤S13中,根据临近同一所述侧面的、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确定该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其中,每一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每一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其后,在所述步骤S14中,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面积变化、电容信号强度变化及位置变化中任一项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
在此,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包括: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触碰区域;和/或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悬浮触碰区域。
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分别具有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包括互电容传感器组成的电容感受器,互电容传感器组成的电容感受器支持多点触控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还可以是包括由互电容传感器和自电容传感器结合的电容感受器,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可以检测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触碰或悬浮触碰。
所述移动终端在其正面和背面分别具有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当用户手(例如手指)从侧面靠近和接触手机时,手指与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感受器之间以及与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感受器之间都会产生电容效应,从而同时改变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临近所述侧面的靠近手指部位的寄生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临近所述侧面的靠近手指部位的寄生电容,且在两个显示屏上相对位置的寄生电容的大小与用户在移动终端侧面的位置有关,故采集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扫描信号,从中确定关于寄生电容的电容信号,能够确定用户手在所述移动终端侧面的接触位置,进一步通过动态采集扫描信号确定电容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确定用户手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面的触控操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1中,所述移动终端分别检测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为例,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包括第一方向排布的驱动线和垂直于第一方向排布的感应线,感应线与驱动线交点的位置形成感应点,在每一帧扫描中,处理器控制所述电容触控显示屏中的信号发生器向驱动线逐列发出驱动信号,所述感应线逐行接收感应信号直至扫描到最后一行后,存储扫描数据;连续采集多帧的扫描数据后进行综合计算(例如取平均值),从而获得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的采集数据,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具有阵列分布的多个感应点,所述采集数据包括每个感应点的电容信号。
检测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的方法参考检测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的方法,为简明起见,不再赘述。
结合图6(a)和图6(b),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手300(例如手指)触摸手机正面101A时,在正面101A的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上接收到的示例性电容信号如图6(a)所示;结合图6(b),当用户手300触摸手机侧面101D时,在正面101A的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上接收到的电容信号和在背面101B的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202上的接收到的电容信号如图6(b)所示。
接着,在所述步骤S12中,确定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并确定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的电容信号满足所述接触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
接前述实施例,继续参考图6(a)和图6(b),根据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的电容信号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202的采集数据,分别确定双屏上每一所述感应点的电容信号Cp。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当电容感受器采集到的电容信号Cp达到电容变化阈值范围(例如超过设定的电容变化阈值时),手机100确定手势操作动作开始发生。在超过电容变化阈值的数个采样周期内(例如为20个),移动终端100通过求解能够采集到有效的电容信号CP的感应点的几何中心的方法,获得手的运动中心。这个电容感受器连同周围的数个(暂定为左右各一个)电容感受器上的电容信号Cp会被单独提取出来,进行几何运算(例如求解算术平均值),确定有效的电容信号Cp及其对应的感应点的位置,并按照时间依次存储数据,用作手势分析。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变化阈值范围可以设定为在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上大于Ct1,在第二电容显示屏202上大于Ct2,其中,Ct1和Ct2可以相同或不同,根据两个电容触控显示屏的自身性能具体确定Ct1和Ct2。
当所述电容信号Cp满足电容变化阈值范围时,则确定对应感应点存在触控感应,接着将存在触控感应的相邻的多个感应点组合,形成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可以是一个区域或多个不相邻的区域。
确定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的方法参考所述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的方法,为简明起见,不再赘述。
结合图7(a)和图7(b)所示,当用户手如图4(a)和图4(b)所示持有所述移动终端时,在移动终端100的正面101A形成的若干第一区域601及在移动终端100的背面101B的若干第二区域602。
接着,在所述步骤S13中,根据临近同一所述侧面的、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确定该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其中,每一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每一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
结合图8(a)和图8(b),所述临近侧面的区域700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正面的侧面向中心的设定宽度内的区域,该区域中包括若干列电容感受器,所设定的宽度可以根据电容感受器的灵敏度确定。
从所述第一区域601和第二区域602中,确定位于所述临近侧面的区域700中,且在所述第一方面O1上投影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的多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例如:第三区域603a和第四区域604a,第三区域603b和第四区域604b,第三区域603c和第四区域604c,第三区域603d和第四区域604d,第三区域603e和第四区域604e,第三区域603f和第四区域604f,每个所述第三区域(603a~603f)位于所述第一区域601中,每个所述第四区域(604a~604f)位于所述第二区域602中。
所述第三区域(603a~603f)为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上临近所述侧面的区域700中第一区域601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所述第四区域(604a~604f)为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202上临近所述侧面的区域700中第二区域602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根据在第一方向O1上对应的成组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确定成组的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
所述用户在握持手机时,几个手指及部分手掌都可能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面相接触,因此,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不连续的区域,并且,所述手机具有两个侧面,所述用户手在每个所述侧面都可以具有接触区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图8(c)所示,根据图8(a)和图8(b)多组相对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确定的用户手在侧面的多个接触位置(801a~801f),包括:第三区域603a和第四区域604a确定的801a,第三区域603b和第四区域604b确定的801b,第三区域603c和第四区域604c确定的801c,第三区域603d和第四区域604d确定的801d,第三区域603e和第四区域604e确定的801e,第三区域603f和第四区域604f确定的801f。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第三区域和一个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形成一组,成组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面积并不一定完全相同或正对,例如,当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101C或101D的接触位置到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101A的距离小于到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101B的距离时,成组所述第三区域的面积可能大于所述第四区域的面积(例如,图8(a)和图8(b)的第三区域603e和第四区域604e),反之,所述第三区域的面积可能小于所述第四区域的面积(例如,图8(a)和图8(b)的第三区域603a和第四区域604a)。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相对的面积满足预设的面积阈值,或面积比例满足预设的面积比例阈值时,可确定用户手接触了第三区域603和第四区域604之间的所述侧面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相对应的所述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的分布,确定用户手在所述侧面接触时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倾斜方向。当用户的拇指与所述侧面接触时,拇指接触在侧面上时,拇指从指根向指尖的延伸方向可能平行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也可能倾斜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如果检测到所述拇指在所述所述侧面接触时所确定的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不完全正对,则可根据二者的面积的位置关系确定拇指倾斜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的倾斜角度。例如,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的面积大小相同,但是投影不完全重合,所述第三区域603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更接近手机的顶面,则可推测拇指倾斜于正面,且拇指由指根向上,向正面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XO2;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的面积关系,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位置XO1。
然后,在后续步骤S14中,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侧面上的随时间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
接着,在所述步骤S14中,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的区域变化(区域面积变化、区域电容信号强度变化及区域位置变化中任一项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4中,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大变小,或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4中,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大变小,或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图11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电容信号强度随时间的一定变化,确定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沿第一方向的移动的方法示意图。其中,各个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强度可以是每个第三区域内的平均电容信号强度,也可以是区域内最大电容信号强度。
如图11所示,从时间T0、T1到时间T2,在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201上检测到第三区域603的电容信号强度为CPT0、CPT1、CPT2,CPT0>CPT1>CPT2,在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201上检测到的对应的第四区域603的信号强度为C’PT0、C’PT1、C’PT2,C’PT0<C’PT1<C’PT2,从时间T0、T1到时间T2,在第三区域603的电容信号强度由强变弱,第四区域604的电容信号强度由弱变强,可确定用户手在此侧面的接触区沿第一方向O1从正面101A向背面101B的方向滑动,手势操作如图10所示。此外,CP2和C’P2为手掌接触到侧边框的电容信号,在T0、T1到时间T2没有变化,说明并未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正面101A和背面101B而言,随着拇指的接近和远离,平均电容信号的值均会先变大后变小。但是由于拇指从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滑向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所以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采样获得的电容信号极大值对应的时间点会早于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的极大值时间点。当拇指从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划向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时,手机100也可以通过极大值点的出现时间先后来判断划过屏幕的先后顺序,从而确定拇指的手势操作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拇指不是从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划向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而是从侧面(C面或D面)的中框向两边(A面或B面)划动时,那么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采集到的电容信号依然会有极大值,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采集到的数据没有极大值,从而可以确定手指是从中框划向A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接着,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
图13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的电容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确定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沿第二方向的移动的方法示意图。从时间T0、T1到时间T2,在A面的第三区域603沿X方向移动,在B面相对的第四区域604同样沿X方向移动,可确定用户手在此侧面的接触区沿第二方向O2移动,并且具体确定沿第二方向O2从上向下滑动,手势操作如图12所示。
图14(a)~图14(c)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相对的面积的变化及位置变化的方法示意图。
根据图14(a)和图14(b)所示,一组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从901a所示的位置变化为901b所示的位置,所述第三区域603的面积减小、第四区域的面积增大,则可确定用户手在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之间的侧面的对应接触区沿第一方向O1从正面101A滑向背面102B,可确定手势操作如图10所示。
根据图14(a)和图14(c)所示,所述第三区域603和所述第四区域604从901a所示的位置变化为901c所示的位置,所述第三区域603和第四区域同时沿第二方向移动,则可确定用户手在此侧面的接触区沿第二方向O2从上向下滑动,手势操作如图12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出现后,同时消失(或在一定的误差时间范围内同时消失),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接着,根据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点击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如图8(a)-图8(c)所确定的中心点位置(XO1,XO2),动态监测中心位置随时间的移动,可以确定用户手在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
在实际场景实施例中,上述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的实施例可以结合使用。
由于所确定的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不连续的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具有多个,可以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个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点手势操作,实现多点手势的操作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终端的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学特性,根据检测的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确定用户手在所述移动终端侧面的接触区域及其动态变化,无需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面增加感应器来感应手势,即可确定所述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提高了对侧面手势识别的灵敏度,从而实现准确地识别用户手对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
并且,根据移动终端的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确定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包括纵向滑动(在侧面上从上到下的滑动)、垂向滑动(在侧面上的从正面向背面的滑动,或从背面向正面的滑动)、点击等手势操作,增加了可识别操作的多样性,比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移动终端侧面的物理按键具有更佳的操作灵活性,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识别方法可替代所述物理按键识别用户对侧面的手势操作,在移动终端的侧面可不再设置物理按键,从而帮助提高移动终端的外观的流畅性和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步骤S15、步骤S16和步骤S17;其中,在所述步骤S15中,移动终端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在所述步骤S16中,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在所述步骤S17中,执行所述操作指令。
在所述步骤S15中,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当前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或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所显示的界面为系统界面还是应用界面,当为系统界面,则检测当前系统界面的应用程序,当为应用界面,则检测对应应用的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界面可以是系统桌面界面、通话界面、短信阅览界面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界面可以是音乐播放界面、电子书阅览界面、录音界面等。
接着,在所述步骤S16中,将在所述步骤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操作指令包括被操作对象和执行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检测到当前为系统桌面界面或所述电子书阅览界面,且检测到所述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可将该滑动操作识别为对所述系统桌面界面进行翻屏或对所述电子书阅览界面进行翻页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检测到当前为通话界面或音乐播放界面,且检测到所述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可将该滑动操作识别为调整音量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检测到当前为短信界面或电子书阅览界面,且检测到所述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可将该滑动操作识别为移动显示短信列表或移动显示电子书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检测到当前为音乐播放界面或录音界面,且检测到所述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点击操作,可将该点击操作识别为暂停/继续播放音乐或录音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区分用户正常握持无操作意图背景下的随意滑动和有操作意图下的手势操作,可以预先设定一个侧边手势操作的预设启动手势操作(唤醒手势)。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16中,检测第一手势启动操作,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包括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预设启动手势操作;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启动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的关联识别,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例如,设定从正面划向背面再划回正面,是一个唤醒手势。从这个唤醒手势之后,启动关联识别,将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6还包括在启动关联识别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关闭关联识别。启动关联识别后,在一定时间内将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当手势操作停止一段预设时间(例如5秒)后,则可以被认为是手势操作流程结束,关闭关联识别。若要继续进行对侧面的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的关联,需要重新唤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通过为系统或不同应用,对手势操作的不同运动赋予不同的操作含义(例如音量增减、歌曲切换、电子书翻页)时,检测当前所在系统或不同应用的应用程序,将手势操作与应用程序进行关联,当实现关联后,正确的手势操作发生作用,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移动终端会执行手势操作指令。
所述操作识别方法还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的电容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的电容信号确定用户手握持移动终端时,手掌和手指的接触位置,从而确定握持手以及握持手势。
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8,在所述步骤S18中,对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组合进行手势图形识别,确定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包括握持的左手或右手、手掌和手指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接触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势图形识别的过程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一些预设手势图形进行图形比对,当与任一预设手势图形的图形比对满足比对条件时,则根据该预设手势图形确定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握持的左手或右手、手掌和手指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接触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手指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接触位置时,可以分别确定所述拇指在所述侧面的接触位置及其他四指的一个或多个在另一所述侧面的接触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拇指的接触位置时,将所述拇指的手势操作确定为有效的手势操作,动态检测靠近所述拇指的接触位置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面积变化、电容信号强度变化及位置变化中任一项变化,确定拇指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有效的手势操作,可以避免无意图的接触对操作识别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拇指在一个侧面的接触位置及其他四指的一个或多个在另一所述侧面的接触位置时,将所述拇指的手势操作和其他四指的一个或多个在另一所述侧面的接触位置确定为有效的手势操作,动态检测靠近所述拇指及其他四指中一个或多个的接触位置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面积变化、电容信号强度变化及位置变化中任一项变化,确定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有效的多点手势操作,避免无意图的接触对操作识别的干扰的同时,可识别多点手势操作,提高手势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9(图中未示出)和步骤S20(图中未示出)当确定所述手掌贴近所述移动终端的一面(正面或背面)时,则相对的一面可以确定为当前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可以选择在所确定的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上显示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掌贴近所述移动终端的一面的显示屏可以自动关闭显示,可以节省电源消耗。
结合图15和图16,在手机实现的操作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当用户手握持手机时,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的电容感应区域进行感应,确定满足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处理器对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手势图形识别,确定用户手的皮肤在侧面的接触位置、并确定握持手势;接着,动态检测用户手在侧面的接触位置是否有变化,若无变化则无操作动作,若有变化,则判断各电容触控显示屏(即电容屏)上感应区域中接触位置的移动,当各电容感应区域变化,确定用户手接触位置为沿侧面上下移动,进而确定用户手在侧面(即边框)上下滑动,当个电容感应区域大小变化,确定皮肤在侧面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即接触位置的前后移动,进而确定用户手在垂直屏幕(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的方向上前后滑动;当确定用户手在侧边框的手势操作,检测当前的应用程序,例如检测到当前为音乐播放应用,用户手在侧边框上下滑动,则将二者相关联,确定调节音量的操作指令,则执行操作指令,调节当前音乐播放的音量大小,实现相应功能。
图17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操作识别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信号检测模块11、第一区域检测模块12、第二区域检测模块13和动态检测模块14。
其中,所述信号检测模块11检测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所述第一区域检测模块12确定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并确定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所述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检测模块13响应于检测到临近同一所述侧面的、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确定该相对的每一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其中,每一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每一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动态检测模块14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的区域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其中,所述区域变化包括区域面积变化、区域电容信号强度变化及区域位置变化中任一项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检测模块13包括:第一接触区域检测子单元,所述第一接触区域检测子单元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相对面积满足预设的面积阈值,或面积比例满足预设的面积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检测模块13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面积关系,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位置;相应地,所述动态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动态检测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侧面上的随时间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态检测模块14包括:第一移动确定子单元和第一操作确定子单元,所述第一移动确定子单元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大变小,或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一操作确定子单元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态检测模块14包括:第二移动确定子单元和第二操作确定子单元,所述第二移动确定子单元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大变小,或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二操作确定子单元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态检测模块14包括:第三移动确定子单元和第三操作确定子单元,所述第三移动确定子单元响应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的随时间相对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且平行于所述侧面;所述第三操作确定子单元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态检测模块14包括:第四移动确定子单元和第四操作确定子单元,所述第四移动确定子单元响应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出现后同时消失,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所述第四操作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点击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检测模块13包括:第二接触区域检测子单元和第二动态检测子单元,所述第二接触区域检测子单元确定多个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多个接触区域;所述动态检测模块包括:所述第二动态检测子单元响应于检测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个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点手势操作。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11及其包含的各子单元所实现功能的内容参考前述一些实施例中方法所述步骤S11所述的内容、所述第一区域检测模块12及其包含的各子单元所实现功能的内容参考前述一些实施例中方法所述步骤S12所述的内容、所述第二区域检测模块13及其包含的各子单元所实现功能的内容参考前述一些实施例中方法所述步骤S13所述的内容和动态检测模块14及其包含的各子单元所实现功能的内容参考前述一些实施例中方法所述步骤S14所述的内容,不再赘述,并以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图17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示例性结构框图,所述装置在图16基础上,还包括:数据检测模块15、指令检测模块16和执行模块17。所述数据检测模块15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所述指令检测模块16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所述执行模块17执行所述操作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令检测模块16包括:手势检测子单元和指令检测子单元。所述手势检测子单元检测第一手势启动操作,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包括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预设启动手势操作;所述指令检测子单元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启动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的关联识别,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令检测模块16还包括:关闭子单元,所述关闭子单元在启动关联识别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关闭关联识别。
所述数据检测模块15及其包含的各子单元所实现功能的内容参考前述一些实施例中方法所述步骤S15所述的内容,所述指令检测模块16及其包含的各子单元所实现功能的内容参考前述一些实施例中方法所述步骤S16所述的内容,所述执行模块17及其包含的各子单元所实现功能的内容参考前述一些实施例中方法所述步骤S17所述的内容,不再赘述,并以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图18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识别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所述装置在图17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姿势检测模块18,所述姿势检测模块18对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组合进行手势图形识别,确定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其中,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包括握持的左手或右手、手掌和手指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接触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检测模块(图中未示出)和显示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显示屏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确定当前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为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或所述第二电容显示屏;所述显示模块在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上,显示信息。
所述姿势检测模块18及其包含的各子单元所实现功能的内容参考前述一些实施例中方法所述步骤S18所述的内容,显示屏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分别参考步骤S19和步骤S20的内容,不再赘述,并以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Claims (45)

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操作识别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
确定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并确定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所述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
响应于检测到临近同一侧面的、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确定该相对的每一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其中,每一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每一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
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的区域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其中,所述区域变化包括区域面积变化、区域电容信号强度变化及区域位置变化中任一项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相对面积满足预设的面积阈值,或面积比例满足预设的面积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
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
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面积关系,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位置;
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侧面上的随时间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大变小,或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
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大变小,或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
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的随时间相对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且平行于所述侧面;
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出现后同时消失,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
根据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点击操作。
8.一种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
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步骤包括:
确定多个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多个接触区域;
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个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点手势操作。
9.一种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操作识别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
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
执行所述操作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的确定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
检测第一手势启动操作,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包括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预设启动手势操作;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启动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的关联识别,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的确定操作指令的步骤还包括:
在启动关联识别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关闭关联识别。
12.一种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操作识别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组合进行手势图形识别,确定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包括握持的左手或右手、手掌和手指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接触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操作识别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确定当前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为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或所述第二电容显示屏;
在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上,显示信息。
15.一种操作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包括:
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触碰区域;和/或
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悬浮触碰区域。
16.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一个触控显示单元;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多个应用程序;及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下述流程:
检测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
确定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并确定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所述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
响应于检测到临近同一侧面的、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确定该相对的每一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其中,每一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每一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
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的区域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其中,所述区域变化包括区域面积变化、区域电容信号强度变化及区域位置变化中任一项变化。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相对面积满足预设的面积阈值,或面积比例满足预设的面积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
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面积关系,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位置;
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侧面上的随时间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大变小,或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
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大变小,或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
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21.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的随时间相对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且平行于所述侧面;
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
22.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出现后同时消失,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
根据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点击操作。
23.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权利要求16至22任意一项所述移动终端的全部特征,并且,
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步骤包括:
确定多个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多个接触区域;
所述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个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点手势操作。
24.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权利要求16至23任意一项所述移动终端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操作识别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
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
执行所述操作指令。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的确定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
检测第一手势启动操作,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包括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预设启动手势操作;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启动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的关联识别,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的确定操作指令的步骤还包括:
在启动关联识别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关闭关联识别。
27.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权利要求16至26任意一项所述移动终端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操作识别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组合进行手势图形识别,确定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包括握持的左手或右手、手掌和手指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接触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操作识别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确定当前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为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或所述第二电容显示屏;
在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上,显示信息。
30.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权利要求16至29任意一项所述移动终端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包括:
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触碰区域;和/或
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悬浮触碰区域。
31.一种用于操作识别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和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电容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移动终端的正面,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
第一区域检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并确定所述第二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电容信号满足所述电容变化阈值范围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
第二区域检测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临近同一侧面的、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确定该相对的每一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其中,每一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每一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第二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
动态检测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的区域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其中,所述区域变化包括区域面积变化、区域电容信号强度变化及区域位置变化中任一项变化。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域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接触区域检测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相对面积满足预设的面积阈值,或面积比例满足预设的面积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检测模块还包括:
第一位置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
第二位置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的面积关系,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位置的中心在所述侧面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位置;
所述动态检测模块还包括:
第一动态检测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侧面上的随时间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
34.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动态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移动确定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大变小,或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面积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
第一操作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35.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动态检测模块包括:
第二移动确定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小变大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大变小,或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随时间由大变小同时所述第四区域的区域电容信号由小变大,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
第二操作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
36.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中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动态检测模块包括:
第三移动确定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的随时间相对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且平行于所述侧面;
第三操作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上的接触区域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
37.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动态检测模块包括:
第四移动确定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出现后同时消失,确定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
第四操作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接触后离开,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点击操作。
38.一种用于操作识别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具有权利要求31至37任意一项所述装置的全部特征,并且,
所述第二区域检测模块包括:
第二接触区域检测子单元,用于确定多个侧面区域为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多个接触区域;
所述动态检测模块包括:
第二动态检测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个接触区域的动态变化,确定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多点手势操作。
39.一种用于操作识别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具有权利要求31至38任意一项所述装置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
指令检测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操作指令。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令检测模块包括:
手势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手势启动操作,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包括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预设启动手势操作;
指令检测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启动操作,启动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的关联识别,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将所述手势操作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联,确定操作指令。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令检测模块还包括:
关闭子单元,用于在启动关联识别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用户手在所述侧面的手势操作,关闭关联识别。
42.一种用于操作识别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具有权利要求31至41任意一项所述装置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装置还包括:
姿势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组合进行手势图形识别,确定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包括握持的左手或右手、手掌和手指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接触位置。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屏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手的握持姿势,确定当前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为所述第一电容触控显示屏或所述第二电容显示屏;
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正在查看的显示屏上,显示信息。
45.一种用于操作识别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具有权利要求31至44任意一项所述装置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区域包括:
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接触触碰区域;和/或
所述用户手与所述侧面的悬浮触碰区域。
CN201680090039.4A 2016-10-11 2016-10-11 识别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98043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01811 WO2018068207A1 (zh) 2016-10-11 2016-10-11 识别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4339A CN109804339A (zh) 2019-05-24
CN109804339B true CN109804339B (zh) 2021-01-01

Family

ID=61904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0039.4A Active CN109804339B (zh) 2016-10-11 2016-10-11 识别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9927B2 (zh)
CN (1) CN109804339B (zh)
WO (1) WO20180682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9446B2 (en) * 2018-01-11 2021-08-10 Htc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opera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O2020051600A1 (en) * 2018-09-07 2020-03-12 Azoteq (Pty) Ltd Dynamic capacitive sensing
CN109669616B (zh) * 2018-12-26 2021-08-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侧屏交互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81907B (zh) * 2018-12-27 2024-02-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界面显示位置切换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97583A (zh) * 2019-06-28 2019-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2486346B (zh) * 2019-09-12 2023-05-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050465A4 (en) 2019-12-09 2022-1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OUCH CONTROL REGION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3031802A (zh) * 2019-12-09 2021-06-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区域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562811B (zh) * 2020-04-27 2022-09-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触控操作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841A (zh) * 2015-11-12 2016-01-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56432A (zh) * 2016-04-29 2016-09-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WO2016154859A1 (zh) * 2015-03-30 2016-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左右手的识别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6847B2 (en) * 2007-01-05 2011-06-07 Apple Inc. Gestures for controlling, manipulating, and editing of media files using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US20090174679A1 (en) * 2008-01-04 2009-07-09 Wayne Carl Westerman Selective Rejection of Touch Contacts in an Edge Region of a Touch Surface
KR101537596B1 (ko) * 2008-10-15 2015-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터치 인식 방법
US20100107067A1 (en) * 2008-10-27 2010-04-29 Nokia Corporation Input on touch based user interfaces
US9122356B2 (en) * 2008-10-30 2015-09-01 Dell Products L.P. Virtual periphery display buttons
KR101572071B1 (ko) * 2009-01-06 2015-1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 표시부의 온/오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8836648B2 (en) * 2009-05-27 2014-09-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Touch pull-in gesture
US20110209098A1 (en) 2010-02-19 2011-08-25 Hinckley Kenneth P On and Off-Screen Gesture Combinations
US9310994B2 (en) 2010-02-19 2016-04-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se of bezel as an input mechanism
US9274682B2 (en) * 2010-02-19 2016-03-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ff-screen gestures to create on-screen input
US9965165B2 (en) 2010-02-19 2018-05-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finger gestures
DE112011101203T5 (de) * 2010-09-24 2013-01-17 Qnx Software Systems Ltd. Tragbare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Steuerung
US9423876B2 (en) * 2011-09-30 2016-08-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mni-spatial gesture input
CN102662463A (zh) * 2012-03-22 2012-09-12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识别方法
US9116696B2 (en) * 2012-07-18 2015-08-25 Sony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oper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060155B1 (ko) * 2013-01-11 2019-1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양면 디스플레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장치의 멀티태스킹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320420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device based on touch operations
US9976841B2 (en) 2013-12-30 2018-05-2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handling condition thereof
CN104133310A (zh) 2014-08-22 2014-11-05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CN104375724B (zh) * 2014-10-30 2020-02-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触控操作方法
JP6222397B2 (ja) * 2015-03-04 2017-11-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式入力装置
CN104915143B (zh) 2015-06-19 2019-01-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边框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5511675B (zh) 2015-11-20 2020-07-24 重庆桔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触摸控制方法、用户设备、输入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智能终端
CN105868607A (zh) * 2016-03-25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4859A1 (zh) * 2015-03-30 2016-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左右手的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5278841A (zh) * 2015-11-12 2016-01-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56432A (zh) * 2016-04-29 2016-09-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39927B2 (en) 2020-08-11
WO2018068207A1 (zh) 2018-04-19
US20190235703A1 (en) 2019-08-01
CN109804339A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4339B (zh) 识别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701001B (zh) 显示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917515B2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applications in split screen mode, computer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8762954B (zh) 一种对象分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527431B (zh) 一种微件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US10133480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input-method keyboard and mobile terminal thereof
EP2851779A1 (en)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for displaying a virtual keyboard
CN111338725B (zh) 界面布局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509105B (zh) 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和终端
CN108415641B (zh) 一种图标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062464B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EP2561722A2 (en) Use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sensors to initiate a telephone call or modify telephone operation
CN108475161A (zh) 显示方法及终端
US20150089431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isplaying virtual keyboar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531915A (zh) 屏幕操作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165033B (zh) 一种应用更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795189A (zh) 一种应用启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521937B (zh) 一种屏幕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967086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图标排列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KR102636438B1 (ko) 인터페이스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단말
CN108604160A (zh) 触摸屏手势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57317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515219A (zh) 设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39430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879678A (zh)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