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2543B - 用于折叠气囊垫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折叠气囊垫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2543B
CN103072543B CN201210363026.3A CN201210363026A CN103072543B CN 103072543 B CN103072543 B CN 103072543B CN 201210363026 A CN201210363026 A CN 201210363026A CN 103072543 B CN103072543 B CN 1030725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bag cushion
cushion assembly
mounting bracket
fre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30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2543A (zh
Inventor
R.维克
S.D.托马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K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K Holding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K Holdings In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072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2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2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25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they are fol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6External teth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折叠气囊垫组件的方法,气囊垫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该第一和第二板附接到安装支架并且在板的周向边缘处缝在一起,所述气囊垫组件还具有附接到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板的周向边缘的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的长度短于从所述安装支架到所述板的周向边缘的距离。该方法包括将垫组件铺在台上,上系带和下系带在底部,由于系带较短,板的周向边缘向下折叠。在第一和第二板中而不是系带中产生折叠,使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变短,从而展开已经向下折叠的周向边缘。然后,卷绕垫,然后折叠以获得位于安装支架之上的折叠的气囊垫。

Description

用于折叠气囊垫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侧向冲击气囊垫折叠为紧凑包的改进的方法,该紧凑包将方便地安装在座椅靠背上,在充气时,以优化乘客约束的方式充气。
背景技术
已知乘客约束气囊垫的性能可以依赖于气囊折叠到壳体中的方式。当充气时,气囊从壳体中弹出并且接着展开和膨胀到其乘客约束位置。
我们于2011年9月24日提交的共同待决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3/244354的题目为“SIDE IMPACT AIRBAG CUSION”的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和改进的侧向冲击气囊垫。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气囊折叠为紧凑包的改进的方法,该紧凑包将方便地安装在座椅靠背上,在充气时,该气囊将以优化乘客约束的方式充气。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折叠气囊垫组件的方法,气囊垫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该第一和第二板附接到安装支架并且在板的周向边缘处缝在一起,所述气囊垫组件还具有附接到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板的周向边缘的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的长度短于从所述安装支架到所述板的周向边缘的距离。该方法包括将垫组件铺在台上,上系带和下系带在底部,由于系带较短,板的周向边缘向下折叠。在第一和第二板中而不是系带中产生折叠,使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变短,从而展开已经向下折叠的周向边缘。然后,卷绕垫,然后折叠以获得位于安装支架之上的折叠的气囊垫。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1. 一种用于折叠气囊垫组件的方法,所述气囊垫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该第一和第二板附接到安装支架并且在板的周向边缘处缝在一起,所述气囊垫组件还具有附接到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板的周向边缘的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的长度短于从所述安装支架到所述板的周向边缘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垫组件铺在台上,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在底部,由于所述系带较短,所述板的周向边缘向下折叠;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中而不是系带中产生折叠,使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变短,从而展开已经向下折叠的周向边缘;
此后,继续折叠并卷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和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以便获得折叠的气囊垫组件。
2.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产生折叠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相对的侧面上插入叶片,使叶片转动180°,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随着转动,从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而不是在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中形成Z形折叠。
3.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折叠并卷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和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包括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附接有下系带的下角段向下折叠。
4.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折叠并卷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和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包括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延伸到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之上的顶半部段向下折叠,以便位于所述垫的剩余部分之上。
5. 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顶半部段向下折叠之后,在距离所述安装支架最远的最前端开始卷起所述垫,产生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卷。
6. 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卷起所述垫之后,继续使所述垫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任何剩余部分向内折叠、向上折叠和向下折叠,使得所述垫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
7. 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法,其中,卷起所述垫通过以下过程实现:在距离所述安装支架最远的最前端将叶片铺在所述垫上,连续地转动所述叶片以便卷起所述垫,并且绕着所述叶片获得所述垫的平的卷。
8. 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卷起所述垫之后,继续使所述垫的下角折叠到所述垫之上,以便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
9. 如技术方案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折叠所述下角之后,将所述垫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剩余部分向上折叠。
10. 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卷起所述垫之后,将所述垫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剩余部分向下折叠。
11. 一种用于折叠气囊垫组件的方法,所述气囊垫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该第一和第二板附接到安装支架并且在板的周向边缘处缝在一起,所述气囊垫组件还具有附接到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板的周向边缘的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的长度短于从所述安装支架到所述板的周向边缘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垫组件铺在台上,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在底部,由于所述系带较短,所述板的周向边缘向下折叠;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中而不是系带中产生折叠,使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变短,从而展开已经向下折叠的周向边缘;
此后,继续折叠并卷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和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以便获得折叠的气囊垫组件,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附接有所述下系带的下角段向下折叠,
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延伸到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之上的顶半部段向下折叠,以便位于所述垫的剩余部分之上,
从最前端开始卷起所述垫,以便产生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卷,
在卷起所述垫之后,继续折叠所述垫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剩余部分,使得整个垫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
12. 如技术方案11所述的方法,其中,卷起所述垫通过以下过程实现:在前端将叶片铺在所述垫上,连续地转动所述叶片以便卷起所述垫,并且绕着所述叶片获得所述垫的平的卷。
13. 如技术方案11所述的方法,其中,折叠所述剩余部分包括折叠所述垫的下角,以便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
14. 如技术方案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折叠所述下角之后,将所述垫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下部剩余部分向上折叠。
15. 如技术方案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卷起所述垫之后,将所述垫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上部剩余部分向下折叠。
16. 如技术方案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产生折叠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以及第一和第二系带之间插入一个叶片,将第二叶片铺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顶部,使所述叶片转动180°,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随着转动,从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而不是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系带中形成Z形折叠。
17. 如技术方案11所述的方法,其中,卷起所述垫通过以下过程实现:在前端将叶片铺在所述垫上,连续地转动所述叶片以便卷起所述垫,并且绕着所述叶片获得所述垫的平的卷。
18. 一种用于折叠气囊垫组件的方法,所述气囊垫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该第一和第二板附接到安装支架并且在板的周向边缘处缝在一起,所述气囊垫组件还具有附接到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板的周向边缘的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的长度短于从所述安装支架到所述板的周向边缘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垫组件铺在台上,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在底部,由于所述系带较短,所述板的周向边缘向下折叠;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中而不是系带中产生折叠,使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变短,从而展开已经向下折叠的周向边缘;
此后,继续折叠并卷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和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以便获得折叠的气囊垫组件,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附接有所述下系带的下角段向下折叠,
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延伸到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之上的顶半部段向下折叠,以便位于所述垫的剩余部分之上,
从最前端开始卷起所述垫,以便产生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卷,
在卷起所述垫之后:
折叠所述垫的下角,使其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在折叠所述下角之后,使所述垫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下部剩余部分向上折叠,
使所述垫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上部剩余部分向下折叠。
19. 如技术方案1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产生折叠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以及第一和第二系带之间插入叶片,使所述叶片转动180°,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随着转动,从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而不是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系带中形成Z形折叠。
20. 如技术方案18所述的方法,其中,卷起所述垫通过以下过程实现:在前端将叶片铺在所述垫上,连续地转动所述叶片以便卷起所述垫,并且绕着所述叶片获得所述垫的平的卷。
从以下提供的详细描述将会清楚本发明的其它应用领域。应当理解的是,详细说明和具体示例尽管指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都仅用于说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从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会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在驾驶员和控制台之间充气的气囊垫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气囊垫的另一透视图。
图3是图1的充气的气囊垫的侧面主视图。
图4显示了图1-图3的气囊垫平铺在台上,垫的一部分向下弯,因为上系带和下系带的长度比气囊板的尺寸短。
图5显示了折叠图4的气囊的第一步骤。
图6至图11显示了完整地折叠起气囊垫的其它步骤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某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本质上仅为示例性的且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它的应用或用途。
参考图1和图2,显示了侧向冲击气囊10,其具有垫12,该垫12被显示为处于其约束就座乘客的充气状态。在图1和图2中,垫12已经充气并且从未示出的壳体中弹出,该壳体安装在座椅靠背14的舱内侧。图1和图2的垫12在我们的于2011年9月24日提交的共同待决的题目为“SIDE IMPACT AIRBAG CUSION”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3/244354中有详细描述。
总体而言,垫12由缝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柔性片材板构成,包括朝向乘客的板18、背朝乘客的相反朝向的板20、上系带24、和下系带26。朝向乘客的板18和相反朝向的板20围绕它们的外侧周向边缘缝在一起,并且在它们之间还具有额外的附接,这些附接协作以便限定垫的未填充的区域30、32和33。上系带24和下系带26的长度比朝向乘客的板18和相反朝向的板20的延伸长度稍短,使得系带24和26将协作,将充气垫12向内朝着就座的乘客转动。可以参考所述共同待决的专利申请,以便获得对图1和图2的气囊组件的结构和功能的更全面的讨论。
图3是类似于图1的视图,但示出了侧视图的充气的气囊,没有示出座椅靠背14。气囊垫12附接到安装支架34,该安装支架34将使垫12安装在座椅靠背14上。如图所示,安装支架34大致是矩形的,并且将作为用于垫12的刚性支柱,垫12将如本文所述地卷绕和折叠以便大致位于安装支架之上。充气器36也附接于安装支架34。垫12必须被折叠为在安装支架34之上成包。然后,安装支架34将安装在座椅靠背上,以便隐藏在座椅靠背垫中。
图4显示了平铺在台上的图3的垫12。由于系带24和26的长度短于朝向乘客的板18和相反朝向的板20的延伸长度,因此附接有上系带24的垫12的段40必须向下折叠,以便使系带24和垫12的剩余部分平铺在台上。类似地,附接有下系带26的垫12的段42必须向下折叠,以便使下系带26和垫12的剩余部分平铺在台上。
图5显示了将垫12折起到安装支架34之上使得垫12可以安装在座椅靠背14上的第一步骤。在图5中,采用一对叶片45和46在垫12中产生折叠。叶片46已经插入通过垫12,在朝向乘客的板18之下,但在上系带24和下系带26之上。第二叶片45已经放置在相反朝向的板20之上。然后,叶片45和46被压挤在一起并且转动180°,从而使朝向乘客的板18和相反朝向的板20扭转。该扭转已经形成Z形的折叠48,该折叠48实际上产生褶皱,该褶皱将朝向乘客的板18和相反朝向的板20的一些长度变短并存储,而上系带24和下系带26保持不受影响并且平铺在台上。因此,由于朝向乘客的板18和相反朝向的板20绕着叶片45和46的扭转,在图4中看到的向下折叠的段40和42现在已经被展开,而系带24和26未受干扰地铺在台上。可以选择叶片45和46的宽度以便调节Z形折叠的尺寸。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叶片的转动的次数可以改变,以便形成多个Z形折叠,以便实现由图4至图5的转变。将懂得,Z形折叠可以通过其它过程形成,使用或不使用一个或多个叶片或其它折叠工具。
在图6中,折叠气囊的下一步骤包括在附接有下系带26的垫12的下角段50之下折叠。在下角段50之下的这种折叠也将在系带26的最下端之下折叠。
在图7中,延伸到安装支架34之上的垫12的顶半部段52被向下折叠,位于垫12的剩余部分之上。叶片45和46沿长度方向滑动并且从已经在图5中形成的Z形折叠48移除。
在图8中,叶片54用于逐渐地将垫12的最前端56卷起,获得图9中所示的卷58。叶片54是比较薄且平的,因此卷58是平的卷。
在图9中,卷58已经被完成。并且,在图9中,位于安装支架34的后部的垫12的段62被向前折叠,以便位于垫12和安装支架34之上。
在图10中,卷58的下角64被折叠到垫12之上。
在图11中,垫12的顶部68被向下折叠,底部70被向上折叠,从而使折叠的垫12的整体高度变短,以便位于安装支架34之上。
在获得了图11中的完全折起位置之后,带有安装支架34和充气器36的垫12准备好进行下一步骤,在下一步骤中,在安装到座椅靠背上之前,罩被放置在该组件之上。
因此,折叠气囊的前述方法已经获得了适用于安装在座椅靠背上的包尺寸,并且还获得了一种折叠的状态,这种折叠的状态将适当地展开到图1和图2的充气状态,用于约束就座的乘客,在展开的过程中所沿着的轨迹避免碰到乘客或座椅结构。

Claims (19)

1.一种用于折叠气囊垫组件的方法,所述气囊垫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该第一和第二板附接到安装支架并且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处缝在一起,所述气囊垫组件还具有附接到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的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的长度短于从所述安装支架到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气囊垫组件铺在台上,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在底部并且平铺在台上,由于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较短,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向下折叠;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中而不是系带中产生折叠,使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变短,从而展开已经向下折叠的周向边缘;
此后,继续折叠并卷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和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以便获得折叠的气囊垫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产生折叠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相反的外侧面上布置叶片,使叶片转动180°,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随着转动,从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而不是在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中形成Z形折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折叠并卷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和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包括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附接有下系带的下角段向下折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折叠并卷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和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包括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延伸到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之上的顶半部段向下折叠,以便位于所述气囊垫组件的剩余部分之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顶半部段向下折叠之后,在距离所述安装支架最远的最前端开始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产生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之后,继续使所述气囊垫组件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任何剩余部分向内折叠、向上折叠和向下折叠,使得所述气囊垫组件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通过以下过程实现:在距离所述安装支架最远的最前端将叶片铺在所述气囊垫组件上,连续地转动所述叶片以便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并且绕着所述叶片获得所述气囊垫组件的平的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之后,继续使所述气囊垫组件的下角折叠到所述气囊垫组件之上,以便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折叠所述下角之后,将所述气囊垫组件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剩余部分向上折叠。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之后,将所述气囊垫组件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剩余部分向下折叠。
11.一种用于折叠气囊垫组件的方法,所述气囊垫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该第一和第二板附接到安装支架并且在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处缝在一起,所述气囊垫组件还具有附接到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的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的长度短于从所述安装支架到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气囊垫组件铺在台上,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在底部,由于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较短,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向下折叠;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中而不是系带中产生折叠,使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变短,从而展开已经向下折叠的周向边缘;
此后,继续折叠并卷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和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以便获得折叠的气囊垫组件,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附接有所述下系带的下角段向下折叠,
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延伸到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之上的顶半部段向下折叠,以便位于所述气囊垫组件的剩余部分之上,
从距离所述安装支架最远的最前端开始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以便产生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卷,
在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之后,继续折叠所述气囊垫组件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剩余部分,使得整个气囊垫组件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通过以下过程实现:在所述最前端将叶片铺在所述气囊垫组件上,连续地转动所述叶片以便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并且绕着所述叶片获得所述气囊垫组件的平的卷。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折叠所述气囊垫组件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所述剩余部分包括折叠所述气囊垫组件的下角,以便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折叠所述下角之后,将所述气囊垫组件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下部剩余部分向上折叠。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之后,将所述气囊垫组件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上部剩余部分向下折叠。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产生折叠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以及上系带和下系带之间插入一个叶片,使得所述叶片在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之下,但在上系带和下系带之上,将第二叶片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之上,使所述叶片转动180°,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随着转动,从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而不是在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中形成Z形折叠。
17.一种用于折叠气囊垫组件的方法,所述气囊垫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该第一和第二板附接到安装支架并且在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处缝在一起,所述气囊垫组件还具有附接到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的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的长度短于从所述安装支架到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气囊垫组件铺在台上,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在底部,由于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较短,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周向边缘向下折叠;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中而不是系带中产生折叠,使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变短,从而展开已经向下折叠的周向边缘;
此后,继续折叠并卷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和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以便获得折叠的气囊垫组件,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附接有所述下系带的下角段向下折叠,
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的延伸到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之上的顶半部段向下折叠,以便位于所述气囊垫组件的剩余部分之上,
从距离所述安装支架最远的最前端开始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以便产生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卷,
在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之后:
折叠所述气囊垫组件的下角,使其大致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在折叠所述下角之后,使所述气囊垫组件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下部剩余部分向上折叠,
使所述气囊垫组件的还没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之上的上部剩余部分向下折叠。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产生折叠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以及上系带和下系带之间插入叶片,使所述叶片转动180°,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随着转动,从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板中而不是在所述上系带和下系带中形成Z形折叠。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通过以下过程实现:在所述最前端将叶片铺在所述气囊垫组件上,连续地转动所述叶片以便卷起所述气囊垫组件,并且绕着所述叶片获得所述气囊垫组件的平的卷。
CN201210363026.3A 2011-09-26 2012-09-26 用于折叠气囊垫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25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39428P 2011-09-26 2011-09-26
US61/539428 2011-09-26
US13/531651 2012-06-25
US13/531,651 US20130079208A1 (en) 2011-09-26 2012-06-25 Method for folding airbag cush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2543A CN103072543A (zh) 2013-05-01
CN103072543B true CN103072543B (zh) 2016-09-14

Family

ID=47911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302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2543B (zh) 2011-09-26 2012-09-26 用于折叠气囊垫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79208A1 (zh)
CN (1) CN1030725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08391A1 (de) * 2012-04-26 2013-10-31 Trw Automotive Gmbh Fahrzeuginsassenschutzsystem
CN106458136B (zh) * 2014-05-01 2019-04-09 Tk控股公司 带有控制栓带的中央侧面碰撞气囊模块
US9428135B1 (en) * 2015-02-10 2016-08-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wo front center airbag
KR101739857B1 (ko) * 2015-11-19 2017-05-25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측면 충돌용 에어백
US9925949B2 (en) * 2016-03-23 2018-03-27 Tk Holdings Inc. Airbag module with internal frangible seam
JP6738416B2 (ja) * 2016-05-20 2020-08-12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2454012B1 (ko) * 2017-09-22 2022-10-1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사이드 에어백 장치
DE102017217499A1 (de) * 2017-09-29 2019-04-04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Gassack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102505747B1 (ko) * 2018-08-07 2023-03-0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파사이드 에어백 장치의 폴딩방법
JP6973343B2 (ja) * 2018-09-26 2021-11-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059442B2 (en) * 2019-03-26 2021-07-1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daptive side airbag for protecting occupants in a vehicle
DE102019112344A1 (de) * 2019-05-10 2020-11-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ahrzeugsitzanordnu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8767A (en) * 1996-10-15 1998-05-06 Autoliv Dev Air bag arrangement
US5868420A (en) * 1995-11-30 1999-02-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impact air bag apparatus and door arm rest
US5924721A (en) * 1996-04-08 1999-07-20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ide impact air bag system
CN1476399A (zh) * 2001-06-08 2004-02-18 ������������ʽ���� 侧气囊装置
CN101746341A (zh) * 2008-12-09 2010-06-23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CN101890928A (zh) * 2009-05-20 2010-11-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6651A (en) * 1993-11-08 1995-10-10 Automated Solutions, Inc. Automatic bag folding apparatus
DE4440844A1 (de) * 1994-11-15 1996-05-23 Trw Repa Gmbh Verfahren zum Überführen eines Gassackes für ein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aus einem ausgebreiteten Zustand in eine an den Innenraum einer Aufnahme angepaßte Form, Vorrichtung zu seiner Ausführung sowie mittels des Verfahrens erhaltener Gassack
US5667243A (en) * 1996-02-29 1997-09-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ir bag module
JPH106897A (ja) * 1996-06-21 1998-01-13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420477B2 (ja) * 1997-08-22 2003-06-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折り畳み方法
US6155598A (en) * 1999-09-01 2000-12-05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ide impact air bag
JP2001151061A (ja) * 1999-11-26 2001-06-05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
US7223224B2 (en) * 2003-01-27 2007-05-29 Tk Holdings Inc. Airbag folding method
GB2403457A (en) * 2003-06-30 2005-01-05 Autoliv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n air-bag
US7192053B2 (en) * 2003-09-12 2007-03-2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utomotive vehicle air bag system
US7753406B2 (en) * 2004-12-22 2010-07-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 bag and a method of folding an air bag
US7621561B2 (en) * 2006-03-07 2009-11-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Simplified restraining tether system for use with a vehicle air bag system
JP4946858B2 (ja) * 2007-12-26 2012-06-0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035004B2 (ja) * 2008-02-18 2012-09-2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052562A (ja) * 2008-08-28 2010-03-11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429125B2 (ja) * 2010-09-29 2014-02-2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8420A (en) * 1995-11-30 1999-02-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impact air bag apparatus and door arm rest
US5924721A (en) * 1996-04-08 1999-07-20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ide impact air bag system
GB2318767A (en) * 1996-10-15 1998-05-06 Autoliv Dev Air bag arrangement
CN1476399A (zh) * 2001-06-08 2004-02-18 ������������ʽ���� 侧气囊装置
CN101746341A (zh) * 2008-12-09 2010-06-23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CN101890928A (zh) * 2009-05-20 2010-11-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2543A (zh) 2013-05-01
US20130079208A1 (en) 201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2543B (zh) 用于折叠气囊垫的方法
JP4727849B2 (ja) 車両乗員のための保護装置および乗員の保護方法
US9545892B2 (en) Side bolster assembly having an airbag
JP4816387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763762B2 (ja) 車の搭乗者を保護するのを助ける装置
JP4187721B2 (ja) 改良された車両用のシート
JP2019516607A (ja) 乗員の頭部の回転速度を低下させるための前面エアバッグアセンブリ
JP5534708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およびそのバッグ部の折畳み方法
JP703982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US20020149186A1 (en) Method of folding air bag
US561334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ing an inflatable air bag in a housing of an air bag module assembly
JP6583095B2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の折り完了体
US20170158160A1 (en) Airbag and airbag apparatus
WO2016149022A1 (en) Low-volume seat-mounted airbag assemblies with knee restraint
JPH05213135A (ja) 膨張可能な車載エアバッグとその形成方法
RU2011103037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го сидень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азового мешка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а также метод защиты пассажира автомобиля
JP2008110660A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9018715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0154970A (zh) 车辆乘员约束系统
JP5229238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918868B2 (en)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 for an air bag
CN110214099B (zh) 折叠安全气囊的方法
US7059630B2 (en) Head side airbag cushion fold
JP6206310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
JP2017081307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