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0329A - 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0329A
CN103070329A CN2011103264879A CN201110326487A CN103070329A CN 103070329 A CN103070329 A CN 103070329A CN 2011103264879 A CN2011103264879 A CN 2011103264879A CN 201110326487 A CN201110326487 A CN 201110326487A CN 103070329 A CN103070329 A CN 103070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gment
maize
purple plant
purpl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64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波
王晓红
张卓
郭连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1103264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703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70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03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以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作为芯材;壁材中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要求为:壳聚糖0.5-0.75%、海藻酸钠1%、麦芽糊精15-20%,色素含量10-15%,余量为水;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是: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3.0缓冲液中进行乳化、均质处理;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其中:喷雾干燥的工艺要求为:进料总固形物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进口温度为140±5℃、出口温度为80±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提高了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扩大了其使用范围,有效地改善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使用时存在的弊端,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是从一新品种玉米的植株中提取的红色素, 该玉米新品种,其籽粒为黄色,秸秆、轴及苞叶等植株部分均为紫黑色。该色素中含有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等6种花色苷, 含量占70%以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为水溶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低胆固醇等生物活性, 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由于该花色苷色素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易氧化,对光、热、pH值敏感等,且脂溶性差,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该花色苷色素在碱性条件下容易破坏,在肠道中吸收率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为提高该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在脂溶性介质中的溶解度及在肠道中缓慢释放,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扩大该花色苷色素在食品工业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拓宽其应用领域,使人们的迫切需要。
     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成膜材料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囊于其中,形成直径几十微米至上千微米的微小容器的技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微胶囊化方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挤压法、水相分离法、喷雾冷凝法、油相分离法、分子包接法等。其中喷雾干燥法以其操作灵活,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产品质量而成为食品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微胶囊化方法。喷雾干燥法微胶囊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壁材的选择、乳化工艺条件的研究、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的研究和微胶囊产品质量的评定。微胶囊化的壁材组成和特性是影响微胶囊特性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理想的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壁材应具有高度的溶解性、优良的乳化能力和干燥性能,且具有溶液黏度低、成膜性好及成本低廉等特点。碳水化合物是食品工业中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常用的壁材,麦芽糊精、壳聚糖、变性淀粉等不易吸水、黏度低、水溶性好,是微胶囊工艺中用得较多的壁材。壳聚糖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膳食纤维,具有降胆固醇,降血压,抑制脂肪吸收等生理功能,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氨基和乙酰氨基,是一种聚阳离子物质。海藻酸钠也是天然多糖,而且是聚阴离子物质。聚阳离子物质壳聚糖能与聚阴离子电解质海藻酸钠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在芯材外形成双层复合膜。麦芽糊精是非聚合物质能够与壳聚糖结合,形成多层包埋,提高包埋率。
人们期望获得一种综合现有技术优点,技术效果优良,易于存储和使用的新的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制备方法以及对应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现有技术优点,技术效果优良,易于存储和使用的新的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制备方法以及对应的产品。
本发明一种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作为芯材;以壳聚糖、海藻酸钠 、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壁材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要求为:壳聚糖0.5-0.75% 、海藻酸钠1%、麦芽糊精15-20%,色素含量 10-15%,余量为水;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是:
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3.0缓冲液中进行乳化、均质处理;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其中:喷雾干燥的工艺要求为:进料总固形物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进口温度为140±5℃、出口温度为80±5℃。
本发明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还要求保护下述优选限定内容: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要求:所述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是从一种紫色玉米植株中提取的红色素,所述紫色玉米植株的具体限定要求是:玉米的籽粒为黄色,秸秆、轴及苞叶及植株其他部分均为紫黑色。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要求:以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作为芯材;以壳聚糖、海藻酸钠 、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壁材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要求为:壳聚糖0.5% 、海藻酸钠1%、麦芽糊精15%,色素含量 10-15%,余量为水;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是:
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3.0缓冲液中进行乳化、均质处理;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其中:喷雾干燥的工艺要求为:进料总固形物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进口温度为140℃、出口温度为80℃。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要求:首先将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和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然后调PH为3.0,充分混合后加入壳聚糖,再经充分混合后加入麦芽糊精水溶液,然后进行均质化处理;将上述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获得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粉末。  
在制备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后,按照下述要求进行液相色谱测定微胶囊产品:
取一定量微胶囊产品,置于PH 3 的柠檬酸缓冲液中, 待微胶囊充分溶胀并大部分破裂后,剧烈搅拌,使微胶囊完全破裂,滤去不溶物,检测缓冲液中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条件: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紫外检测器;紫外线波长515nm;
流动相为乙腈+水,其中乙腈:水=40:60,所用的水为经乙酸调PH 2的水;
流速:0.8ml/min;分离柱:waters3.9*150nm 5um;柱温:室温。
 
在胶囊型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中测定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色素含量标准曲线绘制按照下述要求依次进行:1)分别精密称取色素0.50g、0.40g、0.30g、0.20g、0.10g、0.05g、0.025 g,然后分别加重蒸水定容100ml;
2)调PH为3,在515nm处测定光密度;
3)以浓度为横座标,色素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回归方程:y = 0.045 +0.0293x ;r== 0.9916表明色素水溶液 在pH3的酸性水溶液中0.025g/100ml ~ 0.50g/100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微胶囊产品中花色苷含量的测定满足下述要求: 准确称取0.20g产品,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振荡摇匀,调溶液为pH 3.0,在515nm 处测定吸光度,然后根据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色素含量标准曲线确定花色苷含量。
 
所述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中含有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等6种花色苷, 含量占70%以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为水溶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低胆固醇等生物活性, 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由于该花色苷色素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易氧化,对光、热、pH值敏感等,且脂溶性差,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提高该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在脂溶性介质中的溶解度及在肠道中缓慢释放,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扩大该花色苷色素在食品工业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拓宽其应用领域,需进行微胶囊化。
 
本发明选择的包囊壁材壳聚糖、海藻酸钠均为膳食纤维,无毒,具有降胆固醇,降血压,抑制脂肪吸收,促进益生菌生长等生理功能,与芯材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结合将促进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生理功能作用。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时,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混合物粘稠度高,喷雾干燥是较困难,影响工艺实施。麦芽糊精是非聚合物质能够与壳聚糖结合,而且其水溶性好,可以降低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混合物的粘稠度,有利于喷雾干燥。壳聚糖、海藻酸钠与麦芽糊精配合作为壁材,可形成多层复合膜,实现多层包埋,提高包埋率。另外,在壳聚糖、海藻酸钠壁材中加入麦芽糊精可降低低溶液粘稠度,减少喷雾干燥时喷嘴堵塞,有力于喷雾干燥。三种壁材结合是微胶囊产品稳定性增加,提高包埋率,而且保证了芯材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助于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发挥其生理功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提高了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扩大了其使用范围,有效地改善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使用时存在的弊端,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相关的技术实施细节的优选内容说明如下:
所用的原材料: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壳聚糖、海藻酸钠、麦芽糊精等。 
所使用的设备:7200型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JJ-2型均浆机: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LPG-5 型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常州市一步干燥设备;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微胶囊包埋率(%)=产品中色素的含量/起始加入的色素含量×1O0%。
色素含量测定涉及标准曲线的绘制和微胶囊产品中花色苷含量的测定,前述内容已经有说明。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胶囊产品:前述内容已经有说明。
 
与本发明相关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1、壁材配比对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
采用喷雾干燥时控制进风温度140℃,出风温度80℃,总固形物含量为25%,色素与壁材比为15%,壳聚糖0.5%, 海藻酸钠 1%,麦芽糊精浓度变化对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见,当麦芽糊精含量在15%时,色素的包埋率最高(70%),含量增加时包埋率反而明显下降。
2、芯材与壁材的配比对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采用喷雾干燥时控制进风温度140℃,出风温度80℃,总固形物含量为25%,壳聚糖0.5%, 海藻酸钠 1%,麦芽糊精15%,芯材与壁材的配比对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见,随着芯材和壁材的配比不断增加,包埋率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色素含量增高时,包埋量增大,而壁材包埋能力有限,降低了壁材对芯材的覆盖效果,从而导致包埋率降低,使微胶囊产品的效率降低。从生产应用实际情况考虑不易采用降低色素含量的方法提高包埋率。因此,确定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含量占15%为最优。
3、总固形物含量对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采用喷雾干燥时控制进风温度140℃,出风温度80℃,总固形物含量为25%,壳聚糖0.5%, 海藻酸钠 1%,麦芽糊精15%,色素与壁材比为15%等实验条件时,改变喷雾干燥进料液的固形物含量,测定包埋率,结果见图3。由图3可见,当总固形物含量在15~25%时包埋率基本相同(80.3%~82.6),微胶囊效率较好。当固形物浓度大于25%时,微胶囊效率明显下降。进料浓度易选25%。
4、最佳壁材和芯材组合的确定:分别改变壁材比配、色素含量、以及进料总固形物含量,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壁材和芯材的组合对微胶囊化的效果,按L9(33)正交试验设计,见表1 。
表1    正交试验方案
Figure 2011103264879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RB>RA>RC,说明不同壁材组成对色素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差异很大,壁材组成因子对色素微胶囊包埋率影响的主要顺序是:色素含量>麦芽糊精>总固形物含量;最佳壁材组成为试验号A2、B1、C2的组合,即麦芽糊精含量为15%,色素含量10%,总固形物含量25%。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Figure 2011103264879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5、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对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
1)进风温度对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其它试验条件同上,改进进风温度进行喷雾干燥,测定包埋率,结果见图4。由图4可见,升高进风温度对色素的包埋率有较大影响,当进风温度为140℃时,色素的包埋率最高,高于此温度,包埋率反而明显下降。
2)出风温度对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其它试验条件同上,改变出风温度进行喷雾干燥,测定微胶囊的包埋率,结果见图5。由图5可见,当温度为80℃时,色素的包埋率最高。
6、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产品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产品和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均有六个峰,保留时间相同,成分比例相同,比例显示为:1.25ˊ(12.99%)、1.37ˊ(7.96%)、1.58ˊ(23.03%)、1.706ˊ(45.96%)、1.947ˊ(7.52%)、2.588ˊ(2.52%)。
结论:用喷雾干燥法生产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时,可选用壳聚糖、海藻酸钠 、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壁材的组合中各成份的相对质量百分比要求为:壳聚糖0.5% 、海藻酸钠1%、麦芽糊精15%,色素含量10%,余量为水;
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为:进料总固形物含量为25%、进风温度为140℃、出风温度为80℃。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提高了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扩大了其使用范围,有效地改善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使用时存在的弊端,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麦芽糊精含量对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关系曲线;
图2为芯材与壁材的配比对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关系曲线;
图3为进料的固形物浓度对微胶囊化的影响关系曲线;
图4为进风温度对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关系曲线;
图5为出风温度对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关系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以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作为芯材;以壳聚糖、海藻酸钠 、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壁材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要求为:壳聚糖0.5% 、海藻酸钠1%、麦芽糊精15%,色素含量 12%,余量为水;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是: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3.0缓冲液中进行乳化、均质处理;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其中:喷雾干燥的工艺要求为:进料总固形物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进口温度为140℃、出口温度为80℃。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中还满足下述要求:所述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是从一种紫色玉米植株中提取的红色素,所述紫色玉米植株的具体限定要求是:玉米的籽粒为黄色,秸秆、轴及苞叶及植株其他部分均为紫黑色。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要求: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要求:首先将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和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然后调PH为3.0,充分混合后加入壳聚糖,再经充分混合后加入麦芽糊精水溶液,然后进行均质化处理;将上述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获得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粉末。  
在制备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后,按照下述要求进行液相色谱测定微胶囊产品:
取一定量微胶囊产品,置于PH 3 的柠檬酸缓冲液中, 待微胶囊充分溶胀并大部分破裂后,剧烈搅拌,使微胶囊完全破裂,滤去不溶物,检测缓冲液中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条件: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紫外检测器;紫外线波长515nm;
流动相为乙腈+水,其中乙腈:水=40:60,所用的水为经乙酸调PH 2的水;
流速:0.8ml/min;分离柱:waters3.9*150nm 5um;柱温:室温。
 
在胶囊型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中测定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色素含量标准曲线绘制按照下述要求进行:分别精密称取色素0.50g、0.40g、0.30g、0.20g、0.10g、0.05g、0.025 g,然后分别加重蒸水定容100ml。调PH为3,在515nm处测定光密度。以浓度为横座标,色素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回归方程:y = 0.045 +0.0293x ;r== 0.9916表明色素水溶液 在pH3的酸性水溶液中0.025g/100ml ~ 0.50g/100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微胶囊产品中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0.20g产品,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振荡摇匀,调溶液为pH 3,在515nm 处测定吸光度,然后根据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色素含量标准曲线确定花色苷含量。
 
所述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中含有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等6种花色苷, 含量占70%以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为水溶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低胆固醇等生物活性, 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由于该花色苷色素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易氧化,对光、热、pH值敏感等,且脂溶性差,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提高该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在脂溶性介质中的溶解度及在肠道中缓慢释放,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扩大该花色苷色素在食品工业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拓宽其应用领域,需进行微胶囊化。
 
本实施例选择的包囊壁材壳聚糖、海藻酸钠均为膳食纤维,无毒,具有降胆固醇,降血压,抑制脂肪吸收,促进益生菌生长等生理功能,与芯材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结合将促进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生理功能作用。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时,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混合物粘稠度高,喷雾干燥是较困难,影响工艺实施。麦芽糊精是非聚合物质能够与壳聚糖结合,而且其水溶性好,可以降低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混合物的粘稠度,有利于喷雾干燥。壳聚糖、海藻酸钠与麦芽糊精配合作为壁材,可形成多层复合膜,实现多层包埋,提高包埋率。另外,在壳聚糖、海藻酸钠壁材中加入麦芽糊精可降低低溶液粘稠度,减少喷雾干燥时喷嘴堵塞,有力于喷雾干燥。三种壁材结合是微胶囊产品稳定性增加,提高包埋率,而且保证了芯材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助于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发挥其生理功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提高了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扩大了其使用范围,有效地改善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使用时存在的弊端,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本实施例相关的技术实施细节的优选内容说明如下:
所用的原材料: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壳聚糖、海藻酸钠、麦芽糊精等。 
所使用的设备:7200型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JJ-2型均浆机: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LPG-5 型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常州市一步干燥设备;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微胶囊包埋率(%)=产品中色素的含量/起始加入的色素含量×1O0%。
色素含量测定涉及标准曲线的绘制和微胶囊产品中花色苷含量的测定,前述内容已经有说明。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胶囊产品:前述内容已经有说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内容基本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
一种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以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作为芯材;以壳聚糖、海藻酸钠 、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壁材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要求为:壳聚糖0.5% 、海藻酸钠1%、麦芽糊精20%,色素含量 10%,余量为水;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是: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3.0缓冲液中进行乳化、均质处理;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其中:喷雾干燥的工艺要求为:进料总固形物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进口温度为145℃、出口温度为85℃。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说明:(应该和最佳效果有所差异)
所用的原材料: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壳聚糖、海藻酸钠、麦芽糊精等。 
所使用的设备:7200型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JJ-2型均浆机: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LPG-5 型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常州市一步干燥设备;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微胶囊包埋率(%)=产品中色素的含量/起始加入的色素含量×1O0%。
色素含量测定涉及标准曲线的绘制和微胶囊产品中花色苷含量的测定,前述内容已经有说明。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胶囊产品:前述内容已经有说明。
本实例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高,喷雾干燥时包埋率低于例1,主要原因是进口和出口易堵塞。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内容基本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
一种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以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作为芯材;以壳聚糖、海藻酸钠 、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壁材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要求为:壳聚糖0.75% 、海藻酸钠1%、麦芽糊精15%,色素含量15%,余量为水;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是: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3.0缓冲液中进行乳化、均质处理;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其中:喷雾干燥的工艺要求为:进料总固形物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进口温度为135℃、出口温度为75℃。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说明:(应该和最佳效果有所差异)
微胶囊包埋率低于例1,其原因是壳聚糖含量略高,容易使溶液黏度增加,进出口温度降低,干燥速度下降,导致包埋率降低。

Claims (7)

1.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作为芯材;以壳聚糖、海藻酸钠 、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壁材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要求为:壳聚糖0.5-0.75% 、海藻酸钠1%、麦芽糊精15-20%,色素含量 10-15%,余量为水;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是:
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3.0缓冲液中进行乳化、均质处理;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其中:喷雾干燥的工艺要求为:进料总固形物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进口温度为140±5℃、出口温度为80±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要求:所述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是从一种紫色玉米植株中提取的红色素,所述紫色玉米植株的具体限定要求是:玉米的籽粒为黄色,秸秆、轴及苞叶及植株其他部分均为紫黑色。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要求:以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作为芯材;以壳聚糖、海藻酸钠 、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壁材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要求为:壳聚糖0.5% 、海藻酸钠1%、麦芽糊精15%,色素含量 10-15%,余量为水;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是:
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3.0缓冲液中进行乳化、均质处理;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其中:喷雾干燥的工艺要求为:进料总固形物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进口温度为140℃、出口温度为80℃。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要求:
首先将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和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然后调pH为3.0,充分混合后加入壳聚糖,再经充分混合后加入麦芽糊精水溶液,然后进行均质化处理;
将上述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获得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粉末。
5.按照权利要求1-4其中之一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后,按照下述要求进行液相色谱测定微胶囊产品:
取一定量微胶囊产品,置于pH 3.0 的柠檬酸缓冲液中, 待微胶囊充分溶胀并大部分破裂后,剧烈搅拌,使微胶囊完全破裂,滤去不溶物,检测缓冲液中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条件: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紫外检测器;紫外线波长515nm;
流动相为乙腈+水,其中乙腈:水=40:60,所用的水为经乙酸调pH 2的水;
流速:0.8ml/min;分离柱:waters3.9*150nm 5um;柱温:室温。
6.按照权利要求1-4其中之一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胶囊型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中测定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色素含量标准曲线绘制按照下述要求依次进行:1)分别精密称取色素0.50g、0.40g、0.30g、0.20g、0.10g、0.05g、0.025 g,然后分别加重蒸水定容100ml;
2)调PH为3,在515nm处测定光密度;
3)以浓度为横座标,色素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回归方程:y = 0.045 +0.0293x ;r== 0.9916表明色素水溶液 在pH3的酸性水溶液中0.025g/100ml ~ 0.50g/100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微胶囊产品中花色苷含量的测定满足下述要求: 准确称取0.20g产品,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振荡摇匀,调溶液为pH 3.0,在515nm 处测定吸光度,然后根据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色素含量标准曲线确定花色苷含量。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胶囊型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中测定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色素含量标准曲线绘制按照下述要求依次进行:1)分别精密称取色素0.50g、0.40g、0.30g、0.20g、0.10g、0.05g、0.025 g,然后分别加重蒸水定容100ml;
2)调PH为3,在515nm处测定光密度;
3)以浓度为横座标,色素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回归方程:y = 0.045 +0.0293x ;r== 0.9916表明色素水溶液 在pH3的酸性水溶液中0.025g/100ml ~ 0.50g/100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微胶囊产品中花色苷含量的测定满足下述要求: 准确称取0.20g产品,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振荡摇匀,调溶液为pH 3.0,在515nm 处测定吸光度,然后根据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色素含量标准曲线确定花色苷含量。
CN2011103264879A 2011-10-25 2011-10-25 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0703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64879A CN103070329A (zh) 2011-10-25 2011-10-25 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64879A CN103070329A (zh) 2011-10-25 2011-10-25 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0329A true CN103070329A (zh) 2013-05-01

Family

ID=4814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64879A Pending CN103070329A (zh) 2011-10-25 2011-10-25 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7032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5303A (zh) * 2013-05-18 2013-09-25 山东省鲁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黄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5238098A (zh) * 2015-11-02 2016-01-13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紫玉米芯花色苷动态梯度包埋方法
CN105379787A (zh) * 2014-09-03 2016-03-09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一种蓝莓钙铁锌硒小馒头的制备方法
CN107281162A (zh) * 2017-06-23 2017-10-24 暨南大学 一种稳定包埋花色苷的改性环糊精/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7674451A (zh) * 2017-09-29 2018-02-09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蓝莓色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13034A (zh) * 2019-04-17 2019-07-16 武汉轻工大学 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微胶囊化方法及其产品、用途
CN115530370A (zh) * 2022-09-02 2022-12-30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紫玉米花色苷复合营养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7702A (zh) * 2007-02-16 2007-09-19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紫玉米花青素的制造方法
CN201064168Y (zh) * 2007-07-19 2008-05-28 王芳 一种低聚原花青素微胶囊
KR20110062519A (ko) * 2009-12-03 2011-06-10 김희래 치아 미백용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7702A (zh) * 2007-02-16 2007-09-19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紫玉米花青素的制造方法
CN201064168Y (zh) * 2007-07-19 2008-05-28 王芳 一种低聚原花青素微胶囊
KR20110062519A (ko) * 2009-12-03 2011-06-10 김희래 치아 미백용 조성물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颖畅,等: "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中国调味品》 *
王宇滨,等: "紫玉米花色苷微胶囊化工艺和性能研究", 《食品科学》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5303A (zh) * 2013-05-18 2013-09-25 山东省鲁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黄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315303B (zh) * 2013-05-18 2014-09-17 山东省鲁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黄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5379787A (zh) * 2014-09-03 2016-03-09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一种蓝莓钙铁锌硒小馒头的制备方法
CN105238098A (zh) * 2015-11-02 2016-01-13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紫玉米芯花色苷动态梯度包埋方法
CN107281162A (zh) * 2017-06-23 2017-10-24 暨南大学 一种稳定包埋花色苷的改性环糊精/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7281162B (zh) * 2017-06-23 2020-10-02 暨南大学 一种稳定包埋花色苷的改性环糊精/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7674451A (zh) * 2017-09-29 2018-02-09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蓝莓色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13034A (zh) * 2019-04-17 2019-07-16 武汉轻工大学 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微胶囊化方法及其产品、用途
CN115530370A (zh) * 2022-09-02 2022-12-30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紫玉米花色苷复合营养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0329A (zh) 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
Reddy et al. Morphology, crystallinity, pasting, thermal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tarches from adzuki bean (Vigna angularis L.) and edible kudzu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Kanakdande et al. Stability of cumin oleoresin microencapsulated in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gum arabic, maltodextrin and modified starch
Kalušević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rier materials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icroencapsulated grape skin extract
Sun-Waterhouse et al. Spray-drying microencapsulation of polyphenol bioactives: a comparative study using different natural fibre polymers as encapsulants
Robert et al. Acetylated starch and inulin as encapsulating agents of gallic acid and their release behaviour in a hydrophilic system
Zhang et al. Spray-dried xylooligosaccharides carried by gum Arabic
Teng et al. 3D printing of Cordyceps flower powder
Halahlah et al. Polysaccharides as wall materials in spray-dried microencapsula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zation
CN102372789A (zh) 一种桃胶多糖及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19857B (zh) 食用碳酸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Gao et al. Effects of superfine grinding on asparagus pomace. Part I: Changes on physic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CN102349579A (zh) 一种燕麦肽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41846A (zh) 一种具有护肝解酒功能的饮料
Ruengdech et al. Improving encapsulating efficiency, stabilit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atechin nanoemulsion using foam mat freeze-drying: The effect of wall material types and concentrations
Im et al.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Alcohol-Insoluble Dietary Fibre as a Potential Source for Functional Carbohydrates Produced by Enzymatic Depolymerisation of Buckwheat Hulls.
Otálora et al. Spray-drying microencapsulation of pink guava (Psidium guajava) carotenoids using mucilage from opuntia ficus-indica cladodes and Aloe vera leaves as encapsulating materials
Cid-Ortega et al. Microencapsulation of Hibiscus sabdariffa (Roselle) extracts by spray drying using maltodextrin and gum arabic as carriers
Li et al. Microencapsulation of roselle anthocyanins with β‐cyclodextrin and proteins enhance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anthocyanins
CN101558902A (zh) 玉米饮料稳定剂以及用该稳定剂制成的角质玉米饮料
He et al. Effects of two contrasting dietary polysaccharides and tannic acid on the digestiv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wheat starch
Cuevas-Glory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spray-drying process for developing stingless bee honey powder
Zhao et al. Compar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hawthorn superfine and fine powders
Araújo et al. Encapsulation of phenolic and antioxidant compounds from spent coffee grounds using spray‐drying and freeze‐dry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ried powders
Otálora et al. Microencapsulation of Betaxanthin Pigments from Pitahaya (Hylocereus megalanthus) By-Products: Characterization, Food Application, Stability, and In Vitro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