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8062A - 移动台装置以及随机访问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台装置以及随机访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8062A
CN103068062A CN2013100228668A CN201310022866A CN103068062A CN 103068062 A CN103068062 A CN 103068062A CN 2013100228668 A CN2013100228668 A CN 2013100228668A CN 201310022866 A CN201310022866 A CN 201310022866A CN 103068062 A CN103068062 A CN 103068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equence
control information
derivation
sequence
sequen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28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8062B (zh
Inventor
今村大地
二木贞树
松元淳志
岩井敬
高田智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852250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068062(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68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8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8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80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6GCL [generalized chirp-like] sequ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22Allocation of codes with a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移动台装置以及随机访问方法,所述移动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接收控制信息;选择单元,通过区分将从多个基本代码序列生成的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即从同一基本代码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不同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按照循环移位的升序排列后的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将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与多个不同的数据量或者多个不同的接收质量对应,从与多个不同的数据量的一个或者多个接收质量中的一个对应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选择一个派生代码序列;以及发送单元,发送被选择的派生代码序列,根据控制信息,确定区分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的位置,根据控制信息,与多个不同的数据量的一个或者多个接收质量中的一个对应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的数变化。

Description

移动台装置以及随机访问方法
本申请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0780010212.6
申请日:2007年3月20日
发明名称: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在3GPP RAN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正在研究从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下省略为移动台)对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下省略为基站)的初期访问中使用RACH(RandomAccess Channel,随机访问信道)(参照非专利文献1)。RACH用于进行对于基站的关联请求(Association Request)、对于基站的频带分配请求(Resource Request)以及上行发送定时的同步取得等时的初期访问。
发送RACH信号的移动台为了区别发送RACH信号的其他的移动台与本台,在RACH中,从多个互不相同的特征(signature)中选择任意一个特征发送到基站。
另外,正在研究考虑通过RACH从多个移动台同时发送多个特征,利用互相关较低而且自相关较高的代码序列作为特征,以便能够在基站分离和检测这些特征。作为具有这样的特性的代码序列,已知作为GCL序列(Generalized Chirp-like,广义线性调频)的一个的CAZAC(ConstantAmplitude Zero Auto-Correlation,恒定振幅零自相关)序列(参照非专利文献2)。
进而,为了减少初期访问以后的处理延迟,正在研究利用RACH通知移动台ID、RACH发送理由、频带分配请求信息(QoS信息和数据量等)、以及在下行线路中的接收质量信息等控制信息(参照非专利文献3)。
【非专利文献1】3GPP TSG-RAN WG1LTE Ad Hoc Meeting,R1-060047,NTT DoCoMo,NEC,Sharp,"Random Access Transmission in E-UTRA Uplink",Helsinki,Finland,23–25January,2006
【非专利文献2】3GPP TSG-RAN WG1LTE Ad Hoc Meeting,R1-060046,NTT DoCoMo,NEC,Sharp,"Orthogonal Pilot Channel Structure in E-UTRAUplink",Helsinki,Finland,23–25January,2006
【非专利文献3】3GPP TSG-RAN WG1LTE Ad Hoc Meeting,R1-060480,Qualcomm,"Principles of RACH",Denver,USA,13-17February,200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当前,正在对RACH中的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并强烈需求在RACH中有效地通知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进行RACH中的控制信息的通知的移动台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移动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接收控制信息;选择单元,通过区分将从多个基本代码序列生成的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即从同一所述基本代码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不同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按照所述循环移位的升序排列后的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将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与多个不同的数据量或者多个不同的接收质量对应,从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数据量中的一个或者所述多个接收质量中的一个对应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选择一个派生代码序列;以及发送单元,发送被选择的所述派生代码序列,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区分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的位置,根据所述控制信息,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数据量中的一个或者所述多个接收质量中的一个对应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的数变化。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随机访问方法,包括:接收步骤,接收控制信息;以及选择步骤,通过区分将从多个基本代码序列生成的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即从同一所述基本代码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不同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按照所述循环移位的升序排列后的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将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与多个不同的数据量或者多个不同的接收质量对应,从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数据量中的一个或者所述多个接收质量中的一个对应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选择一个派生代码序列,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区分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的位置,根据所述控制信息,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数据量中的一个或者所述多个接收质量中的一个对应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的数变化。
本发明的移动台采用的结构包括:选择单元,从与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以及由该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或者从由与所述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选择任意一个代码序列;以及,发送单元,将所选择的代码序列在随机访问信道中发送。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从与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以及由该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或者从由与所述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选择任意一个代码序列,并将所选择的代码序列在随机访问信道中发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效地进行RACH中的控制信息的通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台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CAZAC序列。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控制信息。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参照表(表例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参照表(图4的参照表的简化版)。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控制信息复用例。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控制信息发生率。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参照表(表例二)。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参照表(表例三)。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移动台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参照表(表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台10的结构。
RACH生成单元11由特征选择单元111以及调制单元112构成,如下生成RACH信号。
特征选择单元111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息,从互不相同的多个代码序列中选择任意一个代码序列作为特征,并输出到调制单元112。特征选择(代码序列选择)的细节将后述。
调制单元112对特征(代码序列)进行调制而生成RACH信号,并输出到复用单元12。
另外,编码单元13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并输出到调制单元14。
调制单元14对编码后的用户数据进行调制,并输出到复用单元12。
复用单元12将RACH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时间复用,并输出到无线发送单元15。也就是说,复用单元12在RACH信号的发送完成后,将用户数据输出到无线发送单元15。
无线发送单元15对RACH信号以及用户数据进行上变频等无线处理,并通过天线16发送到基站。
接下来,说明特征选择(代码序列选择)的细节。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特征(代码序列)使用GCL序列或者CAZAC序列。
GCL序列Ck(n)由式(1)和式(2)赋予。另外,GCL序列为自相关较高而互相关较低的代码序列,并且具有恒定振幅的频率响应特性。这里,N为任意的整数表示序列长度。另外,k为从1到N-1为止的任意的整数。另外,n表示序列长度N中的第n个,为0到N-1为止的任意的整数。然后,由式(1)和式(2)赋予的GCL序列成为基本代码序列。
C k ( n ) = α · exp ( j 2 πk N ( β · n + n ( n + 1 ) 2 ) ) N为奇数时…式(1)
C k ( n ) = α · exp ( j 2 πk N ( β · n + n 2 2 ) ) N为偶数时…式(2)
这里,为了得到多个互相关较低的GCL序列,优选将序列长度N设为奇数而且为质数。于是,在将序列长度N设定为奇数时,通过使由式(1)赋予的基本代码序列根据式(3)循环移位,能够从一个基本代码序列Ck(n)得到循环移位数互不相同的多个派生的代码序列Ck,m(n)。
C k , m ( n ) = α · exp ( j 2 πk N ( β · ( n + m · Δ ) mod N + ( n + m · Δ ) mod N · ( ( n + m · Δ ) mod N + 1 ) 2 ) )
…式(3)
然后,在式(1)~式(3)中,设为α=β=1时的GCL序列成为CAZAC序列,CAZAC序列为GCL序列中互相关最低的代码序列。也就是说,CAZAC序列Ck(n)的基本代码序列由式(4)和式(5)赋予,在将序列长度N设为奇数时,通过使由式(4)赋予的基本代码序列根据式(6)循环移位,在CAZAC序列中,也与GCL序列同样,能够从一个基本代码序列Ck(n)得到循环移位数互不相同的多个派生的代码序列Ck,m(n)。
C k ( n ) = exp ( j 2 πk N ( n + n ( n + 1 ) 2 ) ) N为奇数时…式(4)
C k ( n ) = exp ( j 2 πk N ( n + n 2 2 ) ) N为偶数时…式(5)
C k , m ( n ) = exp ( j 2 πk N ( ( n + m · Δ ) mod N + ( n + m · Δ ) mod N · ( ( n + m · Δ ) mod N + 1 ) 2 ) )
…式(6)
以下,虽然以作为特征(代码序列)使用了CAZAC序列的情况为一例进行说明,但是根据上述说明可知即使作为特征(代码序列)使用了GCL序列的情况也同样能够实施本发明。
图2表示CAZAC序列中,在设序列长度N=293,循环移位量(Cyclicshift value)Δ=36、k=1时,从相同的基本代码序列(CAZAC序列#1)可生成的循环移位数m=0~7(移位0~7)的8个派生代码序列C1,0(n)~C1,7(n)。即使k=2以上,也同样地能够从相同的基本代码序列分别生成8个派生代码序列。因此,在作为基本代码序列使用CAZAC序列#1~#8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总计64个代码序列作为特征。另外,基本代码序列和移位0的派生代码序列为相同的代码序列。另外,循环移位量Δ需要设定得比特征的最大传播延迟时间长。这是因为,在多个特征从多个移动台同时被发送时,当延迟波的延迟时间超过循环移位量Δ,则在基站难以判断是接收了延迟时间较长的特征还是接收了移位量互不相同的特征,其结果,在基站会发生特征的错误检测。该最大传播延迟时间依存于小区半径,也就是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最大传播路径长度。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样得到的CAZAC序列的基本代码序列以及派生代码序列与控制信息进行关联作为特征使用。
例如图3所示的接收质量信息作为控制信息输入到特征选择单元111。控制信息‘000’~‘111’分别与图3所示的接收质量:SINR对应,控制信息‘000’~‘111’的任一个作为应通知的控制信息输入到特征选择单元111。
特征选择单元111具备图4所示的表,基于被输入的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参照图4所示的表,选择任意一个特征(代码序列)。
在该表中,如图4所示,对于控制信息‘000’~‘111’,将作为基本代码序列的CAZAC序列#1~#8以及分别由CAZAC序列#1~#8派生出的移位0~7的派生代码序列按每个CAZAC序列(#1~#8)进行关联并设定。另外,图5表示简化了如图4所示的表的表。
在图4所示的表中,例如,对于控制信息‘000’,关联并设定作为基本代码序列的CAZAC序列#1以及由CAZAC序列#1派生出的移位0~7的派生代码序列。然后,CAZAC序列#1的移位0~7的派生代码序列分别与特征#1~#8对应。另外,对于控制信息‘001’,关联并设定作为基本代码序列的CAZAC序列#2以及由CAZAC序列#2派生出的移位0~7的派生代码序列。然后,CAZAC序列#2的移位0~7的派生代码序列分别与特征#9~#16对应。对于控制信息‘010’~‘111’也是同样。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个控制信息,关联一个基本代码序列以及由该相同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互不相同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另外,对于互不相同的64个代码序列,关联特征#1~#64。
然后,在例如作为应通知的控制信息‘000’被输入的情况下,特征选择单元111从CAZAC序列#1的移位0~7的代码序列中选择任意一个代码序列作为特征。因为基本代码序列和移位0的派生代码序列为相同的代码序列,所以可以说,也就是特征选择单元111从与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以及由该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或者从由与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选择任意一个代码序列作为特征。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移动台在通过RACH进行控制信息的通知时,将特征也作为控制信息利用,所以无需在特征之外另外发送控制信息。另外,在接收了特征的基站,通过检测特征,能够同时检测控制信息。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高效地进行RACH中的控制信息的通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多个移动台同时将相同的控制信息发送的情况,特征选择单元111优选从与所输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8个代码序列中随机地选择任意一个代码序列。例如,在控制信息‘000’被输入的情况下,特征选择单元111考虑多个移动台同时通知相同的控制信息‘000’,优选从与控制信息‘000’对应的CAZAC序列#1的移位0~7的代码序列(特征#1~#8)中随机地选择任意一个代码序列。通过这样随机地选择,即使在多个移动台同时将相同的控制信息发送的情况下,也因为减少相同的代码序列在各个移动台被选择的几率,所以能够提高在基站分离和检测从各个移动台发送来的特征的几率。
另外,特征选择单元111也可以采用从预先准备了的代码序列(这里为#1~#64的64个代码序列)中选择与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代码序列的结构,或者采用选择与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CAZAC序列号码k以及移位数目m并在每次选择后都根据式(6)生成代码序列Ck,m(n)的结构。无论采用哪种结构,作为结果,特征选择单元111都基于应通知的控制信息选择任意一个特征(代码序列)。
这里,如上那样由相同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完全正交,它们的互相关为零。
另一方面,虽然在多个基本代码序列之间的互相关比较低,但是它们并不是完全正交,因此它们的互相关不为零。即使在由不同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派生代码序列之间也同样。
也就是说,在由相同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具有比在多个基本代码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在由不同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派生代码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低的特征。
因此,在图4所示的表中,在例如与控制信息‘000’对应的CAZAC序列#1和与控制信息‘001’对应的CAZAC序列#2中,CAZAC序列#1的移位0~7的代码序列之间的互相关比CAZAC序列#1与CAZAC序列#2之间的互相关、以及CAZAC序列#1的移位0~7的代码序列与CAZAC序列#2的移位0~7的代码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低。也就是说,采用图4所示那样的对应,能够使相同的控制信息之间的互相关比在不同控制信息之间的互相关低。
因此,如图6所示那样,即使在相同的控制信息(‘000’)由多个移动台(移动台A~C)同时通知,在RACH中多个特征被复用的情况下,由相同的基本代码序列(CAZAC序列#1)派生出的互不相同的移位数目(移位0、3、7)的代码序列作为特征被复用的情况下,特征之间的代码间干扰理想上为零,即使复用数目增加,与没有复用的情况相比,在基站的特征的分离和检测性能几乎不劣化。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存在用于通知不同的控制信息(‘001’)的移动台(移动台D)的情况下,由不同的基本代码序列(CAZAC序列#2)派生出的代码序列(移位2)作为特征被复用,因此复用数目越增加,则在基站的特征的分离和检测性能越劣化。
由此,本实施方式在从多个移动台同时通知相同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尤其有效。然后,各个控制信息的发生率中越存在偏差,则某一特定的相同的控制信息从多个移动台同时通知的可能性会变高。
可以考虑,例如,在小区内存在车站等,小区内的特定的地点总是存在多个移动台那样的状况下,位于该特定的地点的多个移动台中,接收质量基本上相同,因此,某个特定的相同的控制信息的发生率较高,该特定的相同的控制信息从多个移动台同时通知的可能性会增高。
另外,对于在移动台的接收质量而言,在基站所位于的小区中心则高,而随着离开小区中心渐渐地变低。另外,越离开小区中心则面积就越增大。因此,在移动台平均分布在小区内的状况下,如图7所示,可以考虑接收质量(SINR)越低则发生率就越高,越是用于通知表示更低的接收质量(SINR)的控制信息的移动台就越多地存在。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对于越是表示低的接收质量的控制信息而言,相同的控制信息从多个移动台同时通知的可能性就越变高。也就是说,即使在这样的状况下,某一特定的相同的控制信息从多个移动台同时通知的可能性会变高。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RACH中存在多个用于通知相同的控制信息的移动台的状况下,能够将特别是在基站的特征以及控制信息的检测率维持得较高。
另外,在小区半径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图8所示的表来代替图4所示的表。也就是说,在小区半径较小的情况下,特征的最大传播延迟时间也较短,可缩短循环移位量Δ,因此也可以如图8所示,也可以使多个控制信息关联一个基本代码序列,以使不同的控制信息之间的互相关更低。在图8所示的表中,对于控制信息‘000’~‘011’关联CAZAC序列#1,同时对于控制信息‘000’关联CAZAC序列#1的移位0~7的代码序列,对控制信息‘001’关联CAZAC序列#1的移位8~15的代码序列,对于控制信息‘010’关联CAZAC序列#1的移位16~23的代码序列,对于控制信息‘011’关联CAZAC序列#1的移位24~31的代码序列。而且,对于控制信息‘100’~‘111’关联CAZAC序列#2,同时对于控制信息‘100’关联CAZAC序列#2的移位0~7的代码序列,对于控制信息‘101’关联CAZAC序列#2的移位8~15的代码序列,对于控制信息‘110’关联CAZAC序列#2的移位16~23的代码序列,对于控制信息‘111’关联CAZAC序列#2的移位24~31的代码序列。通过进行这样的关联,能够对不同的控制信息关联由相同的基本代码序列分别派生出的移位数目的不同的派生代码序列,因此使不同的控制信息之间的互相关更低,即使在存在多个用于同时通知不同的控制信息的移动台的状况下,也能够将在基站的特征以及控制信息的检测率维持得较高。
(实施方式2)
如所示图7所示,有在小区内各个控制信息的发生率存在偏向的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对更多发生的控制信息分配更多的代码序列。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像实施方式1那样使用对于各个控制信息关联并设定相同数目的代码序列的表(图4、图5和图8),而是如图9所示那样,使用对于发生率更高的控制信息关联并设定更多的基本代码序列或者更多的派生代码序列的表。
通过使用这样的表,即使在发生率较高的控制信息从多个移动台同时通知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相同的代码序列从多个移动台发送的几率,因此能够减少在代码序列之间的冲突几率,较高地维持在基站的特征以及控制信息的检测率。
另外,此时,在对于一个控制信息关联并设定多个基本代码序列的情况下,为了较低地维持在相同的控制信息之间的互相关,优选优先地从由相同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派生代码序列进行关联。例如,如图9所示的控制信息‘000’那样,在对于一个控制信息关联并设定CAZAC序列#1和#2的情况下,优先地从由CAZAC序列#1派生出的代码序列的所有的派生代码序列进行关联,剩余的部分与由CAZAC序列#2派生出的一部分的派生代码序列关联。也就是说,在图9所示的表中,对于一个控制信息,关联并设定多个基本代码序列以及由那些多个基本代码序列的最少一个派生出的所有的派生代码序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根据各个控制信息的发生率,决定了对各个控制信息分配的代码序列的数目,但是也可以根据例如各个控制信息的重要级、优先级、重发次数、QoS等,决定对各个控制信息分配的代码序列的数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对于各个控制信息关联并设定互不相同的数目的基本代码序列或者互不相同的数目的派生代码序列的表。
(实施方式3)
存在各个控制信息的发生率在小区内发生变化的情况。例如,即使在小区内的相同的地点,也有白天存在的移动台的数目比夜间多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为某一特定的相同的控制信息,白天的发生率也比夜间高。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控制信息的发生变化的发生率,使对各个控制信息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的数目或者派生代码序列的数目发生变化。
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台30的结构。另外,在图10中,对与上述图1(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无线接收单元31通过天线16接收从基站发送的控制信号,对控制信号进行下变频等无线处理,并输出到解调单元32。该控制信号是从基站通过广播控制信道发送的信号,用于根据控制信息的发生率,指示表中的控制信息与代码序列之间的关联的改变。另外,各个控制信息的发生率在用于接收特征的基站中被测量。
解调单元32对控制信号进行解调并输出到控制单元33。
控制单元33使在特征选择单元111中所具备的表的关联根据控制信号发生变化。例如,控制单元33使在上述图9所示的表的关联改变为图11所示那样。在图11中表示如下情况:控制信息‘000’的发生率升高,因此增加与控制信息‘000’关联的代码序列的数目,同时控制信息‘001’的发生率降低,因此减少与控制信息‘001’关联的代码序列的数目。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与控制信息的发生变化的发生率匹配地,使对于各个控制信息关联的代码序列的数目发生变化,因此即使控制信息的发生率发生变化,也能够较高地维持在基站的特征以及控制信息的检测率。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包括:选择单元,从与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以及由所述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或者从由与所述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选择任意一个代码序列;以及,发送单元,将所选择的代码序列在随机访问信道中发送。
所述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还包括:表,对于多个控制信息,按每个基本代码序列关联并设定多个基本代码序列以及分别由这些多个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所述选择单元基于所述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参照所述表,选择所述任意一个代码序列。
所述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还包括:表,对于多个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控制信息,关联并设定一个基本代码序列以及由所述一个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所述选择单元基于所述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参照所述表,选择所述任意一个代码序列。
所述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还包括:表,对于多个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控制信息,关联并设定多个基本代码序列以及由这些多个基本代码序列中的至少一个派生出的所有派生代码序列,所述选择单元基于所述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参照所述表,选择所述任意一个代码序列。
所述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还包括:表,对于多个控制信息的每个,关联并设定互不相同的数目的基本代码序列或者分别由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互不相同的数目的派生代码序列,所述选择单元基于所述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参照所述表,选择所述任意一个代码序列。
在所述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中,在所述表中,对于发生率更高的控制信息,关联并设定更多的基本代码序列或者更多的派生代码序列。
所述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根据变化的所述发生率,使与各个控制信息关联的基本代码序列的数目或者派生代码序列的数目变化。
在所述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中,所述派生代码序列为对所述基本代码序列进行循环移位而生成的代码序列。
在所述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中,所述基本代码序列为广义线性调频序列。
在所述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中,所述基本代码序列为恒定振幅零自相关序列。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从与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以及由所述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或者从由与所述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基本代码序列派生出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选择任意一个代码序列,并将所选择的代码序列在随机访问信道中发送。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特征选择单元111具备上述表的结构,但是上述表也可以设置在特征选择单元111的外部。另外,只要控制信息与代码序列之间的关联能够以其他的方法进行,则不需特地具备表。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代码序列例举了GCL序列以及CAZAC序列,但是只要是在代码序列之间互相关的程度具有偏差的代码序列,使用什么样的代码序列都可以。
另外,从移动台通知的控制信息并不只限于接收质量信息。作为其他的控制信息,例如有移动台ID、RACH发送理由、频带分配请求信息(QoS信息和数据量等)、RACH发送功率、RACH发送功率的最大值和当前的发送功率之间的差等。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移动台有时表示为UE,基站有时表示为Node B(节点B)。
再有,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以软件实现。
再有,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各功能块可实现为一般作为集成电路的LSI。这些块既可是每个块分别集成到一个芯片,或者可以是部分或所有块集成到一个芯片。并且,虽然此处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称为IC、系统LSI、高级LSI(Super LSI)、或超级LSI(Ultra 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在LSI制造后可利用可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以使用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再有,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他技术的出现,如果能够出现替代LSI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此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并且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在2006年3月20日提交的特愿2006-076995号的日本申请中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都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有用于RACH等上行线路公共信道的传输。

Claims (7)

1.移动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控制信息;
选择单元,通过区分将从多个基本代码序列生成的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即从同一所述基本代码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不同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按照所述循环移位的升序排列后的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将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与多个不同的数据量或者多个不同的接收质量对应,从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数据量中的一个或者所述多个接收质量中的一个对应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选择一个派生代码序列;以及
发送单元,发送被选择的所述派生代码序列,
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区分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的位置,
根据所述控制信息,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数据量中的一个或者所述多个接收质量中的一个对应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的数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
所述发送单元在随机访问信道发送被选择的所述派生代码序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
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数据量或者所述多个接收质量分别对应的所述派生代码序列的数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
通过区分按照所述基本代码序列的编号的升序排列的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将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与多个不同的数据量或者多个不同的接收质量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
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数据量中的一个或者所述多个不同的接收质量中的一个对应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包含从所述多个基本代码序列中的一个生成的全部派生代码序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装置,
所述基本代码序列是GCL序列。
7.随机访问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接收控制信息;以及
选择步骤,通过区分将从多个基本代码序列生成的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即从同一所述基本代码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不同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按照所述循环移位的升序排列后的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将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与多个不同的数据量或者多个不同的接收质量对应,从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数据量中的一个或者所述多个接收质量中的一个对应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中,选择一个派生代码序列,
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区分所述规定数的派生代码序列的位置,
根据所述控制信息,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数据量中的一个或者所述多个接收质量中的一个对应的多个派生代码序列的数变化。
CN201310022866.8A 2006-03-20 2007-03-20 移动台装置以及随机访问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80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6995/06 2006-03-20
JP2006076995 2006-03-20
CN2007800102126A CN101406099B (zh) 2006-03-20 2007-03-20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02126A Division CN101406099B (zh) 2006-03-20 2007-03-20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8062A true CN103068062A (zh) 2013-04-24
CN103068062B CN103068062B (zh) 2016-12-28

Family

ID=3852250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021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6099B (zh) 2006-03-20 2007-03-20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20131002286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8062B (zh) 2006-03-20 2007-03-20 移动台装置以及随机访问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021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6099B (zh) 2006-03-20 2007-03-20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9) US8139473B2 (zh)
EP (3) EP1993312B1 (zh)
JP (3) JP4887357B2 (zh)
CN (2) CN101406099B (zh)
ES (2) ES2564302T3 (zh)
HK (1) HK1225869A1 (zh)
HU (1) HUE050594T2 (zh)
PL (1) PL3032754T3 (zh)
WO (1) WO20071084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6099B (zh) 2006-03-20 2013-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4772122B2 (ja) * 2006-08-03 2011-09-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US8363608B2 (en) * 2006-09-29 2013-01-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quence allocating method and sequence allocating apparatus
EP2188919B1 (en) * 2007-08-15 2016-04-20 LG Electronics Inc. Dedicated signature allocation and choice
KR101600484B1 (ko) * 2008-09-18 2016-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QoS 파라미터를 이용한 상향링크 자원 할당 방법
KR101345244B1 (ko) * 2009-04-10 2013-12-27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기지국, 서버,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US9699812B2 (en) 2011-08-19 2017-07-04 Sca Ipla Holding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method to communicate user data within an uplink random access channel
US9537677B2 (en) * 2012-01-16 2017-01-03 Sensanna Incorporated Individually identifiable surface acoustic wave sensors, tags and systems
US9641303B2 (en) * 2013-09-09 2017-05-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low density signature space
CN107222244B (zh) 2016-03-16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645900B2 (en) * 2016-06-16 2020-05-12 Thomas L. Zartman Integrally manufactured stall dividers for bar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5050A1 (en) * 1999-07-07 2001-0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assign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on packet channel in a w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310524A (zh) * 1999-12-15 2001-08-29 朗迅科技公司 Cdma接收器的前置码检测器
CN1381107A (zh) * 2000-06-02 2002-11-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选择随机访问信道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12774B2 (ja) * 2000-02-17 2004-03-31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符号分割多重接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共通パケットチャンネルを割り当て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US6987729B1 (en) * 2000-05-11 2006-01-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mission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1463255A1 (en) * 2003-03-25 2004-09-29 Sony United Kingdom Limited Interleaver for mapping symbols on the carriers of an OFDM system
US7643454B2 (en) * 2004-06-07 2010-01-05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s of avoiding multiple detections of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eambl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RU2382524C2 (ru) * 2004-06-10 2010-02-20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и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связи
US7599327B2 (en) 2004-06-24 2009-10-0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37822B2 (en) * 2004-07-21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ignaling over access channel
EP1779580A4 (en) 2004-07-27 2009-07-15 Zte San Diego Inc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REFERENCE PRAMING SIGNALS IN OFDMA OR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883955B2 (ja) 2004-07-30 2012-02-22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有機半導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8948266B2 (en) * 2004-10-12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intra-refresh for digital video encoding
US7668893B2 (en) * 2005-08-30 2010-02-23 Micron Technology, Inc. Data generator having 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s for generating data pattern in forward and reverse orders
US8000305B2 (en) * 2006-01-17 2011-08-16 Motorola Mobility, Inc. Preamble sequencing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09637B2 (en) 2006-03-10 2011-08-3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reading channel code selection
CN101406099B (zh) 2006-03-20 2013-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8098745B2 (en) * 2006-03-27 2012-01-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structure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07127902A2 (en) * 2006-04-27 2007-11-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llocate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392057B1 (ko) * 2006-05-09 2014-05-07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Ofdm-mimo 시스템을 위한 랜덤 액세스 채널
EP2057855B1 (en) * 2006-08-29 2009-1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ction of access bursts in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US7768965B2 (en) * 2006-09-11 2010-08-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based on segmented access scheme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sequence for the same
EP2360851B1 (en) * 2006-09-30 2019-07-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ce distribution and process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59598B2 (en) * 2006-10-24 2012-09-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structure for optimal cell coverage
CA2797174C (en) * 2006-10-31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fied design and centralized scheduling for dynamic simo, su-mimo and mu-mimo operation for rl transmissions
US8179780B2 (en) * 2007-01-05 2012-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o randomiz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458805B1 (en) * 2007-01-05 2018-06-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tting cyclic shift considering frequency offset
WO2008114983A2 (en) * 2007-03-19 2008-09-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and procedures to allocate ue dedicated signatures
US8131218B2 (en) * 2007-04-13 2012-03-06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signals that include embedded synchronization/pilot sequences
EP2188919B1 (en) * 2007-08-15 2016-04-20 LG Electronics Inc. Dedicated signature allocation and choice
US8218496B2 (en) * 2007-10-26 2012-07-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yclic prefix dimension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EP2056550B1 (en) * 2007-10-30 2013-04-24 Sony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217807B (zh) * 2008-01-17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随机接入信道循环移位量集合的生成方法
WO2009134001A1 (en) * 2008-04-28 2009-11-05 Lg Electronics Inc.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eamble selection
US8130667B2 (en) * 2008-09-19 2012-03-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amble group selection in random access of wireless networks
WO2010064968A1 (en) * 2008-12-05 2010-06-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US20100177694A1 (en) * 2009-01-09 2010-07-1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8593852B2 (en) * 2009-07-23 2013-11-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est device and test method for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device
WO2011019813A2 (en) * 2009-08-12 2011-02-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ion-based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TW201705698A (zh) * 2011-04-29 2017-02-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開茴路空間處理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5050A1 (en) * 1999-07-07 2001-0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assign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on packet channel in a w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310524A (zh) * 1999-12-15 2001-08-29 朗迅科技公司 Cdma接收器的前置码检测器
CN1381107A (zh) * 2000-06-02 2002-11-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选择随机访问信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8062B (zh) 2016-12-28
US10582541B2 (en) 2020-03-03
US20170223745A1 (en) 2017-08-03
JP2011045145A (ja) 2011-03-03
US8861329B2 (en) 2014-10-14
US9900915B2 (en) 2018-02-20
EP3720006A1 (en) 2020-10-07
EP1993312A4 (en) 2012-03-21
HK1225869A1 (zh) 2017-09-15
ES2808670T3 (es) 2021-03-01
CN101406099A (zh) 2009-04-08
EP3032754B1 (en) 2020-05-20
WO2007108476A1 (ja) 2007-09-27
JP5323119B2 (ja) 2013-10-23
EP3032754A1 (en) 2016-06-15
JP4722223B2 (ja) 2011-07-13
JP4887357B2 (ja) 2012-02-29
US11051345B2 (en) 2021-06-29
US20200170049A1 (en) 2020-05-28
JP2011176867A (ja) 2011-09-08
US9648642B2 (en) 2017-05-09
US8139473B2 (en) 2012-03-20
HUE050594T2 (hu) 2020-12-28
US20180139786A1 (en) 2018-05-17
US11540326B2 (en) 2022-12-27
US8411557B2 (en) 2013-04-02
US20200359423A1 (en) 2020-11-12
ES2564302T3 (es) 2016-03-21
US20150016403A1 (en) 2015-01-15
US20120087329A1 (en) 2012-04-12
US9137830B2 (en) 2015-09-15
US20090161650A1 (en) 2009-06-25
PL3032754T3 (pl) 2020-11-16
EP1993312A1 (en) 2008-11-19
EP1993312B1 (en) 2016-01-27
CN101406099B (zh) 2013-03-27
JPWO2007108476A1 (ja) 2009-08-06
US20130176969A1 (en) 2013-07-11
US20160066348A1 (en) 2016-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6099B (zh)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2302999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ce distributing and sequence process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17945B (zh) 序列分配方法和序列分配装置
CN102882630B (zh)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CN101779512B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161748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
EP2549668B1 (en)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6442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nd processing sequence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36900B2 (en) Radi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0600092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selection in a cellular system
EP1988677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hannel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502014A (zh)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WO2008035955A2 (en)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user equipment signals having different bandwidth,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KR20080084536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OPTICAL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5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Applicant aft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