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2630B -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 Google Patents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2630B
CN102882630B CN201210359561.1A CN201210359561A CN102882630B CN 102882630 B CN102882630 B CN 102882630B CN 201210359561 A CN201210359561 A CN 201210359561A CN 102882630 B CN102882630 B CN 1028826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signal
channel
cazac
s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95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2630A (zh
Inventor
阿里斯·帕帕萨克拉里斯
赵俊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82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2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2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2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74Code shifting or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22Allocation of codes with a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04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self-synchronising codes, e.g. split-phase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2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intra-user or intra-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用户装置中发送信号所使用的序列的选择的方法和装置。可以或者通过计划或者通过在序列集合中的伪随机跳跃来选择所述序列。对于计划来说,所述提供服务的Node?B将每一个小区的所述序列分配用信号进行通知,该序列分配保持在时间上不变。对于伪随机序列跳跃来说,所述提供服务的Node?B将来自序列结合的所述初始序列用信号进行通知,该初始序列可以在小区之间是不同的。由所述提供服务的Node?B将在所述控制(或者数据)信道中使用的所述初始序列用信号进行通知。将所述数据(或者控制)信道中使用的所述初始序列选择为序列集合中的所述序列,该序列集合具有与偏移值相等的数量,所述偏移值是相对于由所述提供服务的Node?B为所述控制(或者数据)信道用信号进行通知的所述第一序列的。

Description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演进通用路基无线接入(E-UTRA)长期演进(LTE)的开发中考虑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考虑用于下述的方法和装置:在构建SC-FDMA通信系统中发送的参考信号或者控制信号中所使用的序列跳跃的功能和实施。
假定通信系统的上行(UL),其与从移动用户装置(UE)向提供服务的基站(NodeB)的信号发送相对应。UE(一般也称作终端或者移动站)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并且可以是无线设备、蜂窝式电话、个人计算机设备、无线调制解调器卡等等。NodeB一般地是固定站并且还可以称为基础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或者某个其它术语。如本领域众所周知的,Node B可以控制蜂窝式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小区。
为了通信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支持几种类型的信号。除了传递通信的信息内容的数据信号之外,还需要在UL中从UE向服务的NodeB发送控制信号以及在通信系统的下行(DL)中从服务的Node B向UE发送控制信号。DL指代从Node B到UE的通信。附加地,具有数据或者控制发送的UE还发送RS(也称作导频)。这些RS主要作为向UE的发送数据或者控制信号提供相干解调制。
假定UE在发送时间间隔(TTI)上发送数据或者控制信号,假定该发送时间间隔与子帧相对应。子帧是帧的时间单位,帧可以由10个子帧构成。图1示出了子帧结构110的框图。子帧110包括两个时隙。每一个时隙120还包括七个用于发送数据或者控制信号的符号。每一个符号130还包括循环前缀(CP)以减轻由于信道传播效应造成的干扰。一个时隙中的信号发送可以与第二个时隙中的信号发送处于运行带宽(BW)的相同或者不同部分。除了携带数据或者控制信息的符号之外,还使用一些符号用于参考信号(RS)发送140。
假定发送BW包括频率资源单元,本文可以将其称作资源块(RB)。每一个RB可以包含12个子载波并且分配给UE多个N个连续RB 150用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送以及1个RB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发送。
由于在可以由多个UE共享(正交地)的BW上进行数据或者控制信号发送,可以分别将相应的物理层信道称作PUSCH或者PUCCH。图1示出了PUSCH子帧的结构,同时将在后面描述PUCCH的相应结构。
还假定当没有任何数据信号时UE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肯定或者否定确认信号(分别为ACK或者NAK)以及信道质量指示(CQI)信号。ACK/NAK信号是分别作为对UE在通信系统的DL中正确或者错误的数据分组接收的响应。为了让提供服务的Node B执行通信系统的DL中的信道相关调度,由UE发送CQI信号以将信号对干扰以及噪音比(SINR)通知给UE的提供服务的Node B。为了使得在Node B接收器处的相干解调制成为可能,由RS信号来完成ACK/NAK以及CQI信号。可以将传递ACK/NAK或者CQI控制信令的物理层信道称作PUCCH。
如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并且在后续描述的,假定由UE在一个RB中使用CAZAC序列来发送ACK/NAK、CQI以及相关联的RS信号。
图2示出了在SC-FDMA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时隙210期间ACK/NAK发送的结构。ACK/NAK信息比特220对“恒定振幅零自相关(CAZAC)”序列240进行调制230,例如用QPSK或者16QAM调制,然后在执行反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操作(如将后续描述的)之后由UE发送该信息。除了ACK/NAK之外,发送RS以使得在NodeB接收器处对ACK/NAK信号的相干解调制成为可能。每一个时隙的第三、第四和第五SC-FDMA符号可以携带RS 250。
图3示出了在SC-FDMA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时隙310期间的CQI发送的结构。类似于ACK/NAK发送,CQI信息比特320对CAZAC序列340进行调制330,例如用QPSK或者16QAM,然后在执行IFFT操作(如将后续描述的)之后由UE发送该信息。除了CQI之外,发送RS以使得在CQI信号的Node B接收器处的相干解调制成为可能。在实施例中,每一个时隙的第二和第六SC-FDMA符号携带RS 350。
如前面提到的,假定可以从CAZAC序列来构建ACK/NAK、CQI以及RS信号。该序列的例子是Zadoff-Chu(ZC)序列,由下面的等式(1)给出其元素: c k ( n ) = exp [ j 2 πk L ( n + n n + 1 2 ) ] . - - - ( 1 )
L是CAZAC序列的长度,n是序列n={0,1,2,...,L-1}的元素的索引,并且k是序列本身的索引。对于给定长度L,如果L是素数,则存在L-1个不同的序列。因此,将序列的整个家族定义为在{1,2,...,L-1}范围中的k。然而,应当注意到如下面进一步讨论的,不需要使用上面严格的表达式来生成用于ACK/NAK、CQI以及RS发送的CAZAC序列。
对于素数长度L的CAZAC序列来说,序列的数量是L-1。由于假定RB由偶数数量的子载波构成,对于由12个子载波构成的1RB来说,可以通过截断较长的素数长度(比如长度13)CAZAC序列或者通过在结束处重复序列的一个元素(循环扩展)来扩展较短的素数长度(比如长度11)的CAZAC序列以在频率或者时间域中生成用于发送ACK/NAK、CQI以及RS的序列,尽管作为结果的序列不满足CAZAC序列的定义。备选地,可以通过对满足CAZAC属性的序列的计算机搜索来直接生成CAZAC序列。
图4示出了通过时间域中的基于CAZAC的序列的SC-FDMA信令进行发送的框图。通过前述方法中的一个(在ACK/NAK或者CQI发送的情况中由相应比特进行调制)来生成所选的基于CAZAC的序列410,然后如后续描述的将其循环移位420,获得作为结果的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430),选择450与分配的发送带宽相对应的子载波440,执行反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460,并且最终将CP 470以及滤波480应用于发送的信号490。假定由UE在另一个UE的信号发送中使用的子载波中以及在保护子载波(图中未示出)中执行零填充。此外,为了简洁,在图4中未示出附加的发送器电路,比如数模转换器、模拟滤波器、放大器以及发送器天线(由于在本领域中他们是众所周知的)。类似的,对于PUCCH来说,用ACK/NAK或者CQI比特对CAZAC序列进行调制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比如QPSK调制),因此为了简洁而省略他们。
在接收器处,执行反(互补)发送器功能。这在图5中概念性地示出,其中应用图4中那些功能的反操作。如本领域众所周知的(为了简洁未示出),天线接收RF模拟信号并且在其它处理单元之后(比如滤波器、放大器、降频转换器、以及模数转换器),数字接收的信号510通过时间窗口单元520并且移除CP 530。随后,接收器单元应用FFT 540,选择550由接收器使用的子载波560,应用反DFT(IDFT)570,对RS和CQI信号去多路复用(时间上)580,并且在获得基于RS(图中未示出)的信道估计之后,其提取CQI比特590。如同发送器一样,为了简洁未示出众所周知的接收器功能,比如信道估计、解调制和解码。
发送的CAZAC序列的备选生成方法是在频率域中。这在图6中示出。除了两个例外之外,频率域中发送的CAZAC序列的生成遵循与时间域中的生成相同的步骤。使用CAZAC序列的频率域版本610
(即预计算CAZAC序列的DFT并且不在发送链中包括该CAZAC序列的DFT)并且在IFFT 640之后应用循环移位650。如之前图4描述的,选择620与分配的发送BW相对应的子载波630,并且对发送的信号680应用CP 660以及滤波670,以及其它常规功能(图中未示出)。
再一次执行反功能用于接收如图6所示的发送的基于CAZAC的序列。这在图7中示出。接收的信号710通过时间窗口单元720并且移除CP 730。随后恢复循环移位740,应用FFT 750,并且选择765发送的子载波760。图7还示出了与基于CAZAC的序列的复本780进行后续的相关770。最终,获得输出790,然后在RS的情况中可以将其传递给信道估计单元(比如时间频率内插器),或者在由ACK/NAK或者CQI信息比特对基于CAZAC的序列进行调制的情况中可以用于检测发送的信息。
图4或者图6中发送的基于CAZAC的序列可以不由任何信息(数据或者控制)进行调制并且可以作为RS使用,例如图2和图3中所示。
相同的CAZAC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提供正交的CAZAC序列。因此,可以将相同的CAZAC序列的不同的循环移位分配给相同RB中的不同UE用于它们的RS或者ACK/NAK或者CQI发送并且达成正交UE多路复用。在图8中示出了该原理。
参见图8,为了让从相同根CAZAC序列的多个循环移位820、840、860、880相应生成的多个CAZAC序列810、830、850、870是正交的,循环移位值Δ890应当超过信道传播延迟展开D(包括时间不确定误差和滤波溢出效应)。如果TS是一个符号的时间长度,则循环移位的数量等于比率TS/D的数学floor。对于长度12的CAZAC序列来说,可能的循环移位的数量是12并且对于大约66微秒的符号时间长度来说(1毫秒子帧中的14个符号),连续循环移位的时间间隔是大约5.5微秒。备选地,为了提供更好阻止多路径传播的保护,可以使用每隔一个(12中的6个)循环移位来提供大约11微秒的时间间隔。
相同长度的基于CAZAC的序列典型地具有良好的交叉相关属性(低交叉相关值),为了最小化同步通信系统中的相互干扰的影响以及增强他们的接收性能,该良好的交叉相关属性是重要的。众所周知的长度L的ZC序列具有最优交叉相关然而,当对ZC序列应用截断或者扩展时或者当通过计算机搜索来生成基于CAZAC序列时,该属性不成立。此外,不同长度的基于CAZAC的序列具有大范围分布的交叉相关值并且大值经常出现导致增加的干扰。
图9示出了从循环扩展长度11的ZC序列、截断长度13的ZC序列以及通过计算机搜索方法生成长度12的基于CAZAC的序列中得到的长度12的基于CAZAC的序列的交叉相关值的累积密度函数(CDF)。可以容易地观察到交叉相关值中的变化。这些变化甚至比具有不同长度的基于CAZAC的序列之间的交叉变化更大范围的分布。
可以通过序列跳跃来减轻大交叉相关对从基于CAZAC的序列构建的信号的接收可靠性的影响。在本领域中伪随机跳跃模式是众所周知的并且用于多种应用。任何该普通伪随机跳跃模式可以作为序列跳跃的参考。这样,在不同的SC-FDMA符号中ACK/NAK、CQI或者RS信号的连续发送之间使用的基于CAZAC的序列可以以伪随机模式来改变,并且这减少了下述可能性:基于CAZAC生成的信号将服从大的相互交叉相关并且相应地体验到在它们的发送符号上的大的干扰。
因此需要支持具有最小实施复杂度的基于CAZAC的序列的跳跃以减少基于CAZAC的序列之间的平均干扰。
还需要通过在通信系统的不同Node B中以及相同Node B的不同小区中的计划来分配基于CAZAC的序列。
最终,需要最小化用于从提供服务的Node B向UE发送序列跳跃参数或者序列分配(计划)的信令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解决了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支持基于CAZAC的序列跳跃或者序列计划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对所有可能信道中的信号发送所使用的序列应用相同的跳跃模式来使得在UE发送器和Node B接收器处的具有最小实施复杂度的基于CAZAC的序列跳跃成为可能。
附加地,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将可能的资源块分配的序列集合中的序列总数限制为等于为了一个可能的资源块分配而获得的序列的最小数量来使得在UE发送器和Node B接收器处的具有最小实施复杂度的基于CAZAC的序列跳跃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使得用于从提供服务的Node B向UE通信序列分配参数的具有最小信令开销的基于CAZAC的序列跳跃和计划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用于如果资源块分配小于或者等于预确定值,则用户装置使用发送信号的子帧中所有符号中的一个序列来发送信号,并且如果资源块分配大于预确定值,则用户装置分别使用发送信号的子帧的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中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来发送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用于如果资源块分配小于或者等于预确定值,则用户装置使用来自发送信号的子帧的符号中的全序列集合的序列来发送信号,并且如果资源块分配大于预确定值,则用户装置使用来自发送信号的子帧的符号中的序列的子集合的序列来发送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附加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用于用户装置使用来自序列集合的序列在数据信道中发送信号,其中根据伪随机跳跃模式来确定发送信号的子帧的每一个符号处的序列,并且用户装置使用来自序列的集合的序列在控制信道中发送信号,其中根据相同的伪随机跳跃模式来确定发送信号的子帧的每一个符号处的序列。信号和发送信号的符号的数量可以在数据和控制信道之间不同,但是通过调整器应用的速率使得序列跳跃模式保持相同(对使用序列跳跃的进行信号发送的具有较大数量的符号的信道应用较慢的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用于用户装置使用来自序列集合的一个或者更多序列在控制信道中发送信号,其中由所述提供服务的Node B将所述第一系列作为信号发送,并且用户装置使用来自序列集合的一个或者更多序列在数据信道中发送信号,其中通过应用相对于在提供服务的Node B作为信号发送的控制信道中使用的相应序列集合中的第一序列的偏移以从序列的集合中确定第一序列。在确定控制和数据信道中的第一序列中,反向关系可以成立。
附图说明
当与附图一起阅读时,通过下面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观点、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SC-FDMA通信系统的子帧结构的图;
图2示出了用于发送ACK/NAK比特的时隙结构的分区的图;
图3示出了用于发送CQI比特的时隙结构的分区的图;
图4示出了用于使用时间域中基于CAZAC的序列来发送ACK/NAK信号、或者CQI信号、或者参考信号的SC-FDMA发送器的框图;
图5示出了用于使用时间域中基于CAZAC的序列来接收ACK/NAK信号、或者CQI信号、或者参考信号的SC-FDMA接收器的框图;
图6示出了用于使用频率域中基于CAZAC的序列来发送ACK/NAK信号、或者CQI信号、或者参考信号的SC-FDMA发送器的框图;
图7示出了用于使用频率域中基于CAZAC的序列来接收ACK/NAK信号、或者CQI信号、或者参考信号的SC-FDMA接收器的框图;
图8示出了通过对基于CAZAC的根序列应用不同循环移位来构建基于CAZAC的正交序列的框图;
图9示出了长度12的基于CAZAC的序列的交叉相关值的CDF的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组序列计划向不同的小区或者不同的Node B分配序列组的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使用组序列计划时用于分配大于6个RB的子帧中的序列跳跃的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组序列跳跃向不同的小区或者不同的Node B分配序列组的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使用组序列跳跃时子帧中的序列跳跃的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向相同Node B的小区分配具有不同循环移位的不同序列的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从PUSCH序列确定PUCCH序列的图;以及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应用偏移从PUSCH序列确定PUCCH序列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附图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由相同或者相似的引用数字来指定相同或者相似的组件,尽管在不同的图中说明该组件。可以省略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构建或者过程的详细描述以避免使得本发明的主旨不清。
附加地,尽管本发明假定SC-FDMA通信系统,其还一般地应用于所有频分复用(FDM)系统以及特别地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频分多址(FDMA)、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展开的OFDM、DFT-展开的OFDMA、单一载波OFDMA(SC-OFDMA)、以及单一载波OFDM。
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与下述需要相关的问题:需要使得基于CAZAC的序列的序列计划或者序列跳跃成为可能,同时最小化UE发送器和Node B接收器处的相应实施复杂度并且最小化配置该序列计划或者序列跳跃模式所需的信令开销。
如前面背景所讨论的,构建基于CAZAC的序列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用对Zadoff-Chu(ZC)序列的循环扩展或者截断来提供的序列数量依赖于序列长度。在表1中示出了用于相应RB分配的一些指示性值,其中假定一个RB由12个子载波构成。
表1:来自ZC序列的循环扩展的基于CAZAC的序列的数量
由于基于CAZAC的序列的数量依赖于相应的序列长度,可以将较大长度的序列的数量与较小长度的每一个序列相关联。例如,参见表1,对于ZC序列的循环扩展来说,可以将长度12的10个序列的每一个与长度72的7个序列的集合(由于有70个长度72的序列)相关联(一对一映射)。此外,小RB分配(比如1RB或者2RB)的序列数量是最小的并且定义了在相邻小区和Node B(Node B可以包括多个小区)中分配不同序列中的约束条件。对于这些序列,如果对他们的发送应用伪随机跳跃模式,则在相邻小区中可能经常使用相同的序列,导致对发送的全干扰以及通过使用基于CAZAC的序列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可靠性的下降。
为了减轻由于较小RB分配的可用的基于CAZAC的序列的小数量导致的序列分配问题,可以使用通过计算机搜索构建的CAZAC序列(由于以这种方式可以获得较大数量的序列)。然后,不像通过对ZC序列的循环扩展或者截断获得的基于CAZAC的序列,计算机生成的CAZAC序列的封闭形式表达不存在并且需要在存储器中存储该序列。为此,将它们的使用典型地限制在小RB分配中,其中基于CAZAC的序列的短缺是严重的。对于较大的RB分配来说,通过实施公式(比如在ZC序列的生成中描述的一个公式)来生成基于CAZAC的序列。对于1RB分配来说可以获得大约30个计算机生成的CAZAC序列并且通过获得2RB的相同数量的序列,然后由对于1、2或3RB分配的序列数量来约束序列计划和序列跳跃。在首选实施例中,该数量是30。
本发明考虑用于生成基于CAZAC序列的ZC序列的循环扩展是用于等于或者大于3RB的分配的并且计算机生成的CAZAC序列是用于1RB或者2RB分配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假定来自UE的PUCCH发送占用一个RB并且大于1RB的分配仅用于PUSCH,在该实施例中,在每个子帧中PUSCH包含2个RS发送符号。因此,在PUSCH子帧中仅存在一个序列跳跃机会。
如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对于基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的分组重发送来说,RS发送所使用的基于CAZAC的序列体验的干扰将在重发送之间不同,这是由于在分组重发送期间在干扰小区中的UE有可能使用不同的RB分配(不同的大小或者不同的BW位置导致两个CAZAC序列之间的部分重叠)。此外,在重发送之间信道特征可能是不同的,并且这还导致在干扰CAZAC序列之间不同的交叉相关特征。因此,将每一个RB分配的序列数量扩展大于2对于PUSCH接收质量来说仅有一点或者没有好处。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考虑仅使用来自可用的序列的全部集合中的序列的子集合。这些序列可以是固定的并且根据他们的交叉相关和/或根据他们的立方度量值(在两种情况中都需要小值)来选择这些序列。限制可以用于较大RB分配的跳跃的序列的数量,减少了序列组的数量以及需要支持的相应的跳跃模式,并且因此减少了支持序列跳跃的复杂度和信令开销。
考虑到序列的限制,因此,对于较小的RB分配来说跳跃模式的限制出现了,并且考虑本发明的实施例假定每个PUSCH子帧中2个RS,可以将用于小RB分配的一个序列与用于较大RB分配的两个序列相关联。由于实施例假定有30个计算机生成的CAZAC序列用于1RB和2RB分配,不同RB分配的序列的分组导致30个组,其中每一个组包括用于最多5RB分配的一个基于CAZAC的序列以及用于大于5RB的分配的两个CAZAC序列(表1)。每一个组中的序列是不同的。
在表2中总结了分组原则。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存在30个序列组(假定在每一个序列组和30个序列的集合中的每一个序列之间是一对一映射)。考虑表1中可用序列的数量,对于4RB(使用46个序列的集合中的30个)、5RB(使用58个序列中的30个)、6RB(使用70个或者更多序列中的60个)的分配仅使用序列的子集合。如前所述,这些序列的子集合可以是固定的并且根据其交叉相关和/或立方度量属性来选择。因此,序列组的数量等于最小序列集合大小,在本实施例其等于30,同时每一个组包含用于最多5RB分配的一个序列以及用于大于5RB的分配的两个序列,并且每一个集合包含用于小于或者等于5RB的分配的30个序列并且用于大于5RB的分配的60个序列。
表2:每个序列组中的序列数量
本发明考虑对小区或者Node B的CAZAC序列分配通过计划或者跳跃。如果在通信系统中可以同时支持序列计划和序列跳跃,通过由Node B广播的相应指示器来通知UE对计划或者跳跃进行选择(需要一个比特来指示使用序列计划还是序列跳跃)。
序列计划向相邻小区和Node B分配序列的30个组中的每一个,每一个组包含用于最多5RB的分配的1个序列以及用于大于5RB的分配的2个序列,使得首选地最大化使用相同序列组的小区之间的地理间隔。该分配可以是显式的通过组序列数量的广播的,在实施例中可以通过5个比特的广播来通信具有30个序列组的分配,或者其可以是隐式地通过将组序列数量与小区标识相关联的。这等价于从具有最小大小的序列集合中指定一个序列(由于假定了这些序列中的每一个和每一个序列组之间的一对一映射)。在实施例中,这可以是与1、2或者3RB分配相对应的30个序列的集合中的任意一个。
在图10中说明了用于基于小区和基于Node B的序列组分配的该原理(假定Node B向3个小区提供服务)。对于基于小区的序列组分配来说,假定向不同的小区(比如小区1010和1020)分配不同的序列组。对于基于Node B的序列组分配来说,假定向不同的小区(比如Node B1030以及1040)分配不同的序列组。显而易见地,在用光所有序列组之后,不可避免的在小区或者Node B中使用相同序列组,但是目标是让该小区或者Node B之间具有大的地理间隔,使得由使用相同序列引起的干扰是可忽略的。
在图11所示的PUSCH子帧的两个RS发送符号期间,序列跳跃可以依然应用于6RB或者更大的分配的序列对之间。这提供了不同小区中从UE发送的序列之间的交叉相关的附加随机性,从而提供了比单纯通过序列计划达成更健壮的接收可靠性。对于具有小于6RB长度的序列来说假定所有序列组用于计划而不应用跳跃。因此,如果对UE的PUSCH分配小于6RB,则对于RS发送符号1110和1120来说使用相同的CAZAC序列,同时如果PUSCH是6RB或者更大,则对于符号1110和1120的每一个中的RS发送来说在2个可能的CAZAC序列之中使用不同的CAZAC序列。
如果不使用序列计划,本发明假定对于任何可能的RB分配的连续发送实例之间的RS发送使用的序列来说使用序列跳跃而不是使用序列计划。图1中的PUSCH子帧的两个符号中的RS发送是基于来自序列的两个典型不同组的序列。然而,为了限制定义序列跳跃图样所需的复杂度和信令并且由于当使用序列跳跃时对于大于5RB的分配通过让每一个组中具有多于一个序列没有任何附加的好处,因此对于30个序列组中的任意一个来说对于每一个RB分配仅存在一个序列。换言之,仅选择一个序列用于每一个可能的RB分配(表2中所有条目包含1个序列)并且所有的序列集合包含相同数量的序列,该数量与序列组的数量相同。图12和图13还说明了该概念。在图12中,在每一个小区中的不同发送周期期间使用不同的序列组,比如1210和1230或者1220和1240。
在图13中,在连续的RS发送1310和1320期间UE使用的序列根据序列跳跃模式而改变,或者显式地通过每一个小区的广播信令或者隐式地通过广播的小区标识来初始化该序列跳跃模式。该序列跳跃模式可以对于所有小区都相同,并且通过指定初始序列组或者等价地通过指定RB分配的初始序列(这是由于假定在集合的每一个序列和每一个序列组之间的一对一映射)使得近期初始化可以是小区相关的。第一发送周期可以与一个帧的周期中的第一子帧的第一时隙相对应(例如,帧可以包括10个子帧)或者与任何其它预确定的发送实例相对应。可以将相同的概念平凡地扩展到Node B特定的序列跳跃。
还可以同时支持PUCCH信号(ACK/NAK、CQI以及RS)和PUSCHRS的序列跳跃并且随后考虑相应的信令。
为了最大化PUCCH UE多路复用能力,假定CAZAC序列的所有循环移位(CS)可以用于小区中的PUCCH发送,从而迫使在不同的小区中使用不同的CAZAC序列(具有基于小区的组分配的图10)。然而,如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对于PUSCH来说,这依赖于空间域多址(SDMA)的应用的程度。对于SDMA来说,多个UE共享相同的RB用于它们的PUSCH发送(由于假定在每一个小区中使用所有CS,因此对于PUCCH没有SDMA应用)。
在没有将SDMA或者将SDMA应用于每个小区最大4个UE的情况中,假定可以使用12个CS,如图14所示,可以在相同Node B的相邻小区中使用相同的CAZAC序列,同时不同的CS用于区分每一个小区中的PUSCH RS,对于基于Node B的序列组分配的情况来说将图14与图10相结合。小区1410、1420和1430使用相同的序列组,其为用于任何给定PUSCH RB分配的相同的基于CAZAC的序列,但是使用不同的CS以分开序列。
在将SDMA应用于每个小区多于4个UE的情况中(同时每个NodeB有3个小区),有可能不能依赖于使用不同的CS来分开来自不同小区的UE的PUSCH RS。那么,如PUCCH的情况一样,需要在每个小区使用不同的基于CAZAC的序列(具有基于小区的组分配的图10)。不管对于来自Node B的不同小区的UE的PUSCH RS的分开方法(通过相同的基于CAZAC的序列的不同CS或者通过不同的基于CAZAC的序列),本发明考虑从用于PUSCH的作为信号发送的序列跳跃模式中得到用于PUCCH的序列跳跃模式(反过来也成立)。
如果对于Node B的小区中的PUSCH RS发送使用不同的基于CAZAC的序列来说(具有基于小区的组分配的图10),例如通过序列计划,本发明考虑对于PUSCH RS的1RB分配以及对于PUCCH来说可以使用相同的CAZAC序列(假定PUCCH的信号发送永远高于1RB)。因此,PUSCH的初始序列组分配(或者通过提供服务的小区中的广播信道中的显式信令或者通过对广播的小区标识的隐式映射)确定用于PUCCH发送的序列。在图15中说明了该概念。
应当注意到PUCCH信号(RS和/或ACK/NAK和/或CQI)可以允许在子帧中更多的序列跳跃(基于符号的序列跳跃),但是由于相同的跳跃模式对于PUSCH RS来说仅需要更长的时间刻度,因此相同的跳跃模式依然可以应用。如果PUCCH信号的序列跳跃时基于时隙的而非基于符号的,PUSCH和PUCCH使用相同的序列跳跃模式。
如果相同的CAZAC序列用于相同Node B的不同小区中的PUSCHRS发送(具有基于Node B的序列组分配的图10),依然可以通过PUSCH RS发送的序列跳跃模式来确定用于PUCCH发送的序列跳跃模式,即使对于PUCCH发送来说在相同Node B的每一个小区中使用不同的CAZAC序列。这是由Node B将应用于PUSCH RS发送的初始序列的偏移作为信号发送来达成的,同时该偏移与用PUCCH的超过1RB的CAZAC序列的集合中的不同CAZAC序列来初始化序列跳跃模式相对应。显而易见地,如在图16中后续说明的,偏移值S的加法是在序列集合上循环的,意味着将偏移值S模序列集合的大小K,其中模运算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因此,在数学意义上,如果用序列数量N来初始化PUSCH的跳跃模式,则在相应序列集合中用序列数量M=(N+S)mod(K)来初始化PUCCH的跳跃模式,其中(N+S)mod(K)=(N+S)-floor((N+S)/K)·K并且如本领域众所周知的“floor”运算将数量取整至其较低的整数。
可以由等于PUCCH信号的RB分配的序列的数量的比特数量来指定该偏移。如果PUCCH RB分配是与1RB相对应的最小一个,该数量与序列组的数量相同(在实施例中,需要5比特来指定序列集合中的30个序列中的一个,或者等价地,30个序列组中的一个)。备选地,可以通过将偏移范围限制在仅具有与应用于数据信道的RS发送的跳跃模式中的第一序列中的那些相邻的索引的序列来减少该信令开销。在该情况中,仅需要2个比特来指示之前、相同或者下一个序列。
在图16中说明了上述内容,其中在实施例中,将01610、11620以及-11630的偏移应用于在相对于PUSCH RS发送1640的序列跳跃模式的三个不同小区中的PUCCH发送的序列跳跃模式。该不同的序列跳跃模式简单地与相同序列跳跃模式1640的循环偏移(将偏移值的相加模序列集合大小)相对应,或者等价地不同序列跳跃模式与相同跳跃模式的不同初始化相对应。如前所述,可以将PUSCH的跳跃模式的初始化显式地或者隐式地作为信号发送,并且相对于PUSCH的初始化序列(其可以与序列集合中的第一序列不同)来确定PUCCH的初始化序列的偏移。可以将PUSCH和PUCCH的上述角色颠倒并且偏移可以取而代之地定义小区中PUSCH(而非PUCCH)跳跃模式的初始化。由于在本领域中典型地引用这些概念,因此可以相对于帧或者超帧(同时包括多个子帧)中的第一子帧中的第一时隙来定义跳跃模式在时间上的开始。
尽管已经通过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来展示和描述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不背离由附加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不同改变。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用户装置在通信系统中发送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的方法,其中使用来自序列的第一集合的序列在第一信道中的第一数量的符号上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并且使用来自序列的第二集合的序列在第二信道中的第二数量的符号上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在序列的所述第一集合上应用伪随机模式来执行集合跳跃在第一信道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来确定所使用的第一序列;以及
通过在序列的所述第二集合上应用相同的伪随机模式来执行集合跳跃在第二信道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来确定所使用的第二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参考信号并且所述第一信道用于发送数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包括参考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信道用于发送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高层提供偏移值,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具有不同的偏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每个时隙执行集合跳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包括基于CAZAC的序列。
7.一种用于用户装置在通信系统中发送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的装置,其中使用来自序列的第一集合的序列在第一信道中的第一数量的符号上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并且使用来自序列的第二集合的序列在第二信道中的第二数量的符号上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器,用于将第一或第二信号发送到节点B;
控制器,用于控制发送的操作,通过在序列的所述第一集合上应用伪随机模式来执行集合跳跃在第一信道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来确定所使用的第一序列;以及
通过在序列的所述第二集合上应用相同的伪随机模式来执行集合跳跃在第二信道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来确定所使用的第二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参考信号并且所述第一信道用于发送数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包括参考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信道用于发送控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由高层提供偏移值,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具有不同的偏移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每个时隙执行集合跳跃。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包括基于CAZAC的序列。
CN201210359561.1A 2007-09-03 2008-09-03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Active CN1028826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6965907P 2007-09-03 2007-09-03
US60/969,659 2007-09-03
CN2008801052491A CN101796747B (zh) 2007-09-03 2008-09-03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52491A Division CN101796747B (zh) 2007-09-03 2008-09-03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2630A CN102882630A (zh) 2013-01-16
CN102882630B true CN102882630B (zh) 2015-10-28

Family

ID=4040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9561.1A Active CN102882630B (zh) 2007-09-03 2008-09-03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CN2008801052491A Active CN101796747B (zh) 2007-09-03 2008-09-03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CN201210358527.2A Active CN102882629B (zh) 2007-09-03 2008-09-03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52491A Active CN101796747B (zh) 2007-09-03 2008-09-03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CN201210358527.2A Active CN102882629B (zh) 2007-09-03 2008-09-03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6) US8441991B2 (zh)
EP (1) EP2188920B1 (zh)
JP (3) JP5094975B2 (zh)
KR (2) KR101514476B1 (zh)
CN (3) CN102882630B (zh)
AU (1) AU2008295748B2 (zh)
CA (1) CA2698383C (zh)
RU (1) RU2432685C1 (zh)
WO (1) WO20090318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06290B1 (en) * 2006-05-03 2009-10-20 Rockwell Collins, Inc. Architecture for signal acquisition with cyclic range search
KR101514476B1 (ko) 2007-09-03 2015-04-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일 반송파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시퀀스 홉핑
JP4606448B2 (ja) * 2007-10-01 2011-01-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送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9077506B2 (en) 2007-10-01 2015-07-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sponse signal spreading method
US20100254434A1 (en) * 2007-10-30 2010-10-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equence control method
KR20100019947A (ko) 2008-08-11 2010-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KR101597573B1 (ko) * 2008-08-11 2016-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KR101603338B1 (ko) 2008-08-11 2016-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71566B1 (ko) 2008-08-11 2015-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US8730933B2 (en) * 2008-09-18 2014-05-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data and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18985B (zh) * 2008-11-14 2017-12-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8743783B2 (en) 2008-11-14 2014-06-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091876A (ko) 2009-02-11 2010-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전송을 위한 단말 동작
WO2010116881A1 (ja) * 2009-04-10 2010-10-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サーバ、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288026B2 (en) * 2009-06-22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 on non-contiguous clusters of resources
JP5180163B2 (ja) * 2009-08-05 2013-04-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482190B1 (ko) * 2009-09-18 2015-01-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클러스터드 디에프티 스프레드 오에프디엠 전송에 있어서 상향링크 복조용 레퍼런스 시그널의 생성 및 전송 방법
US9137076B2 (en) * 2009-10-30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tiplex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56309A (zh) * 2009-11-02 2011-05-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专用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58449B (zh) * 2010-02-12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US8483258B2 (en) 2010-02-22 2013-07-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tion of sequence hopping and orthogonal covering codes to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US9407409B2 (en) * 2010-02-23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CN102437987B (zh) * 2010-09-29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序列的生成和映射方法及装置
KR101880460B1 (ko) * 2011-01-10 2018-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2013017016A (ja) * 2011-07-04 2013-01-24 Sharp Corp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693420B2 (en) 2011-08-10 2014-04-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and transmitt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BR122018067680B1 (pt) * 2014-08-25 2023-10-17 ONE Media, LLC Método para codificar dados, transmissor de uma a estaçãobase ou uma porta de difusão em uma rede de difusão, método para sinalização de término de um controle de quadro de um preâmbulo de um quadro de comunicação de difusão em uma rede de difusão, e transmissor configurado para ser usado em uma rede de difusão
US9930114B2 (en) * 2014-10-28 2018-03-27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 (CDMA)-based network coding for massive memory servers
TW201622362A (zh) 2014-12-09 2016-06-16 Sony Corp 發送裝置、發送方法、及通訊系統
US9641274B2 (en) * 2014-12-16 2017-05-02 Nxp Usa, Inc. SNR estimation for sounding signals
KR102342727B1 (ko) 2015-03-09 2021-12-24 원 미디어, 엘엘씨 시스템 발견 및 시그널링
CN107769899A (zh) * 2016-08-19 2018-03-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知确定上行链路数据重复模式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EP3606152B1 (en) * 2017-04-24 2022-01-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9041226B (zh) * 2017-06-11 2021-09-2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窄带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0769B (zh) * 2017-06-13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CN109245844B (zh) 2017-06-30 202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196526B2 (en) * 2017-08-10 2021-12-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device therefor
BR112020004556A2 (pt) 2017-09-08 2020-09-08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método de radiocomunicação para um terminal e estação base
WO2020033888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Intel Corporatio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transmission framework
US11737099B2 (en) * 2021-01-29 2023-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CCH and PCI configuration for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31239A1 (en) * 2004-09-13 2006-03-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reading sequence hopping in code-multiplexed control chann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03893C2 (sv) * 1994-07-15 1996-09-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frekvenshoppning i ett 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
KR100807993B1 (ko) * 1997-03-04 2008-03-06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전송기가 분배된 다중 사용자 통신 시스템
US5881095A (en) * 1997-05-01 1999-03-09 Motorola, Inc. Repeater assisted channel hopp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FR2807243B1 (fr) * 2000-03-30 2003-01-24 Mitsubishi Electric France Procede de modulation par etalement de spectre a code d'etalement discontinu, procede de demodulation, station mobile et stations de base correspondants
FR2822316B1 (fr) 2001-03-19 2003-05-02 Mitsubishi Electric Inf Tech Procede d'optimisation, sous contrainte de ressoureces, de la taille de blocs de donnees codees
US7047016B2 (en) 2001-05-16 2006-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uplink resources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68631B2 (en) * 2001-08-06 2006-06-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ining sequence hopp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95470B2 (en) 2002-12-10 2011-08-09 Nokia Corporation Traffic class support for QoS activation
FI20030633A0 (fi) * 2003-04-25 2003-04-25 Nokia Corp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ärjestelmä ja verkkoelementti
KR100689382B1 (ko) 2003-06-20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분할다중화방식을 기반으로 하는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송신장치 및 방법
KR100507541B1 (ko) * 2003-12-19 2005-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및 파일롯할당 방법 과 그를 이용한 송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수신방법과 그 장치
US7724777B2 (en) * 2004-06-18 2010-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si-orthogonal multiplexing for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52746B2 (en) * 2004-08-25 2010-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signaling in an OFDM-based system
US20070183386A1 (en) * 2005-08-03 2007-08-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s and Multi-Use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llocation
GB2433397B (en) * 2005-12-16 2008-09-10 Toshiba Res Europ Ltd A configurable block cdma scheme
US8457076B2 (en) 2006-01-20 2013-06-04 Lg-Ericsson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RACH signal in SC-FDMA system
US8098745B2 (en) * 2006-03-27 2012-01-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structure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7653141B2 (en) * 2006-03-31 2010-01-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Multi-band OFDM UWB communication systems having improved frequency diversity
US7564910B2 (en) * 2006-04-17 2009-07-21 Zoran Kosti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reduced complexity receivers
TW200805910A (en) * 2006-06-19 2008-01-16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075760A1 (en) 2006-07-10 2010-03-25 Wms Gaming Inc. Partition management in a wagering game system
JP4146871B2 (ja) * 2006-08-24 2008-09-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7778151B2 (en) * 2006-10-03 2010-08-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cheduling request channel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7912092B2 (en) * 2006-12-27 2011-03-2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signal with staggered reference signals
US9065714B2 (en) * 2007-01-10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using cyclically shifted sequences
US8625652B2 (en) * 2007-01-11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llision-free group hopp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89557B2 (en) * 2007-02-23 2012-05-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design for OFDMA systems
US8068457B2 (en) * 2007-03-13 2011-1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multiple acknowledgments in single carrier FDMA systems
WO2008111317A1 (ja) 2007-03-15 2008-09-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WO2008115451A1 (en) * 2007-03-16 2008-09-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resource mapping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JP4601637B2 (ja) * 2007-03-20 2010-12-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送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A2684364C (en) * 2007-04-30 2014-02-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ordinated cyclic shift and sequence hopping for zadoff-chu, modified zadoff-chu, and block-wise spreading sequences
US8036166B2 (en) * 2007-06-18 2011-10-11 Nokia Corporation Signaling of implicit ACK/NACK resources
HUE031920T2 (en) 2007-06-18 2017-08-28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Sequence selection procedur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wireless mobile station device
JP5106531B2 (ja) 2007-06-19 2012-12-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系列割当方法、送信方法、無線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WO2009019878A1 (ja) 2007-08-08 2009-02-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90046645A1 (en) * 2007-08-13 2009-02-19 Pierre Bertrand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ssignme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514476B1 (ko) * 2007-09-03 2015-04-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일 반송파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시퀀스 홉핑
US20100254434A1 (en) 2007-10-30 2010-10-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equence control method
JP5253415B2 (ja) * 2007-11-30 2013-07-3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系列送信方法、系列送信装置、系列受信方法及び系列受信装置
JPWO2009084224A1 (ja) * 2007-12-27 2011-05-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系列ホッピング方法、無線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
US8923249B2 (en) * 2008-03-26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ambling sequence gene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31239A1 (en) * 2004-09-13 2006-03-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reading sequence hopping in code-multiplexed control chann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13196B1 (ko) 2015-04-20
WO2009031816A1 (en) 2009-03-12
AU2008295748A1 (en) 2009-03-12
AU2008295748B2 (en) 2012-05-24
EP2188920B1 (en) 2018-03-28
JP2012239209A (ja) 2012-12-06
CN102882630A (zh) 2013-01-16
US8441991B2 (en) 2013-05-14
JP5094975B2 (ja) 2012-12-12
CN102882629B (zh) 2016-07-06
CN101796747A (zh) 2010-08-04
US20150358107A1 (en) 2015-12-10
JP2012209979A (ja) 2012-10-25
KR20100059945A (ko) 2010-06-04
US10686569B2 (en) 2020-06-16
JP2010538521A (ja) 2010-12-09
US10972233B2 (en) 2021-04-06
US20190245660A1 (en) 2019-08-08
CA2698383A1 (en) 2009-03-12
JP5539457B2 (ja) 2014-07-02
US20090060004A1 (en) 2009-03-05
KR20140131545A (ko) 2014-11-13
JP5539456B2 (ja) 2014-07-02
US20200076550A1 (en) 2020-03-05
CN102882629A (zh) 2013-01-16
US20130223389A1 (en) 2013-08-29
CN101796747B (zh) 2013-03-06
RU2432685C1 (ru) 2011-10-27
CA2698383C (en) 2015-11-10
EP2188920A4 (en) 2014-03-19
KR101514476B1 (ko) 2015-04-22
US20170117995A1 (en) 2017-04-27
US10298367B2 (en) 2019-05-21
US9572164B2 (en) 2017-02-14
EP2188920A1 (en) 2010-05-26
US9113471B2 (en) 2015-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2630B (zh) Sc-fdma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跳跃
US11683144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reque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27706B (zh) 频率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和控制信号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US9094169B2 (en) ACKNAK and CQI channel mapping scheme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161748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
KR101414962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채널사운딩 레퍼런스 신호의송수신 방법
EP2070217A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mulitplexing for data-non-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CN10205571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测距前导码的方法和装置
KR2011004967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레인징 프리앰블 코드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