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3900B - 电流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电流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3900B
CN103063900B CN201210397312.1A CN201210397312A CN103063900B CN 103063900 B CN103063900 B CN 103063900B CN 201210397312 A CN201210397312 A CN 201210397312A CN 103063900 B CN103063900 B CN 103063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mass
sensing component
magnetic sensing
current line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73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3900A (zh
Inventor
三谷真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Green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Green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Green Devic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63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3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3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39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5/00Detail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17/00 - G01R29/00, G01R33/00 - G01R33/26 or G01R35/00
    • G01R15/14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 G01R15/20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using galvano-magnetic devices, e.g. Hall-effect devices, i.e. measuring a magnetic field vi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current and a magnetic field, e.g. magneto resistive or Hall effect devices
    • G01R15/2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dependent of the type of device us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Instrument Details And Bridges, And Automatic Balanc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精度及检测灵敏度高并且能够相对于电流线装拆的电流传感器。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1)具备具有切口部(11b)的第一支承体(11)、配设在第一支承体(11)上的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具有切口部(21b)的第二支承体(21)、配设在第二支承体(21)上的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切口部(11b)具有支承电流线(X)的支承面(11c)。在该电流传感器(1)上,在安装有被测定电流所流通的电流线(X)时,第一支承体(11)及第二支承体(21)被固定成沿电流线(X)的周向偏离,且电流线(X)被支承面(11c、21c)在该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被支承。

Description

电流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在电流线中流通的被测定电流进行测定的电流传感器,例如,涉及具备磁性检测元件的电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动机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等电动机驱动技术领域中,由于处理的是比较大的电流,因此需要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测定大电流的电流传感器。作为这种电流传感器,提出有通过多个磁性传感器检测由被测定电流产生的磁场的变化的电流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具备从外缘部朝向中央部设置有切口的基板、以基板中央部为中心地在基板上配设成圆状的多个磁性传感器。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流传感器中,通过基于来自在电流线中流通的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而从各磁性传感器输出的输出信号的合计值,来测定被测定电流。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电流传感器中,为了提高被测定电流的测定精度,需要对电流线与磁性传感器间的位置精度进行高水准的控制。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流传感器中,经由切口部向配设成圆状的多个磁性传感器的中央部引导电流线,并通过利用从配设在该电流线的周围的多个磁性传感器输出的输出信号的合计值,来减小电流线与各磁性传感器间的位置精度发生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合计值的变化。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流传感器中,在为了提高被测定电流的测定精度及检测灵敏度而配设多个磁性传感器的情况下,由于没有了基板上设置引导电流线的切口部的间隙,所以存在无法将电流线向多个磁性传感器的中央部引导的问题。另外,由于无法在设置在基板上的切口部配设磁性传感器,因此随着磁性传感器的数量的增加,多个磁性传感器相对于电流线的位置关系的对称性下降,从而存在测定精度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测定精度及检测灵敏度高且能够相对于电流线进行装拆的电流传感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支承体,其具有对被测定电流所流通的电流线进行引导的第一切口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口部且对从所述第一切口部被引导的所述电流线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面;第二支承体,其在所述第一支承体上被固定成能够沿所述电流线的周向旋转,具有对所述电流线进行引导的第二切口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口部且对从所述第二切口部被引导的所述电流线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面;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其包括配设在所述第一支承体上且通过来自所述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多个磁性检测元件;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其包括配设在所述第二支承体上且通过所述感应磁场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多个磁性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支承体及所述第二支承体在所述第一切口部及所述第二切口部相互连通而重叠的状态下将所述电流线向所述第一支承面及第二支承面引导,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支承面及所述第二支承面被固定成在所述电流线的轴线方向上从互不相同的方向对所述电流线的互不相同的位置进行支承。
根据该结构,在第一支承体上设置有第一切口部,在第二支承体上设置有第二切口部,在第一支承体上将第二支承体固定成能够沿电流线的周向旋转,因此,通过使第一及第二支承体沿电流线的周向旋转而使第一及第二切口部相互连通,从而能够向第一支承面及第二支承面引导电流线。进一步而言,通过以从不同的方向对引导到第一及第二支承面的电流线的不同位置进行支承的方式固定第一支承体及第二支承体,从而能够向现有的电流线进行安装。另外,由于将配设有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的第一支承体及配设有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的第二支承体固定在电流线上,所以能够减小电流线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间的位置精度偏离时的磁性检测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合计值的变化。因此,能够实现测定精度以及检测灵敏度高且能够相对于电流线装拆的电流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中,优选属于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磁性检测元件与属于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磁性检测元件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周向以等间隔配设。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电流线朝向任意方向发生位置偏离时,也能够防止测定精度的恶化。
在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中,优选所述第一支承体具有设置在该第一支承体的外周缘部的凸部及凹部,所述第二支承体具有设置在该第二支承体的外周缘部的凸部及凹部,属于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各磁性检测元件配设在所述第一支承体的所述凸部的外侧面上,属于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各磁性检测元件配设在所述第二支承体的所述凸部的外侧面上,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支承体及第二支承体通过所述第一支承体及第二支承体的所述凸部及所述凹部相互卡合而被固定,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及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彼此配设在同一圆周上。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电流线倾斜的情况下,电流线的偏离方向及距离无论相对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还是相对于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都是相等的,因此能够防止电流传感器的测定精度的恶化。
在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中,优选所述第一支承体具有设置在该第一支承体的外周缘部的凸部及凹部和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周向设置的第一内壁部,所述第二支承体具有设置在该第二支承体的外周缘部的凸部及凹部和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周向设置的第二内壁部,所述第一内壁部的半径比所述第二内壁部的半径大,属于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各磁性检测元件配设在所述第一内壁部的内侧,属于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各磁性检测元件配设在所述第二内壁部的外侧,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支承体及第二支承体通过所述第一支承体及第二支承体的所述凸部及所述凹部相互卡合而被固定,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及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配设在同一圆周上。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电流线发生了倾斜的情况下,电流线的偏离方向及距离无论相对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还是相对于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都是相同的,因此能够防止电流传感器的测定精度的恶化。
在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中,优选属于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磁性检测元件与属于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磁性检测元件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周向等间隔地配设。根据该结构,即使电流线朝向任意方向发生位置偏离,也能够防止测定精度的恶化。
在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中,优选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包括与所述电流线相互等距离地对置配设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包括与所述电流线相互等距离地对置配设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根据该结构,磁性检测元件的个数合计为8个,因此,能够减小电流线偏离时的测定误差,从而能够充分提高测定精度,另一方面,能够充分抑制随着磁性检测元件的个数的增加造成的制造成本上升和电流传感器的大型化。
在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中,优选所述第一及第二支承面形成为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外周面的周面,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支承体被固定成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切口部在所述电流线的周向上错开至少90度。根据该结构,成为沿着电流线的外周面的周面的第一及第二支承面从至少错开90度的方向支承电流线,因此,由第一或第二支承面围成的范围比与支承面所形成的圆弧半径相等的圆所外接的正方形狭小。由此,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固定电流线,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流传感器的测定精度。
在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中,优选具备:第三切口部,其对被测定电流所流通的电流线进行引导;第三支承体,其设置于所述第三切口部且具有第三支承面,该第三支承面对从所述第三切口部被引导的所述电流线进行支承;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其配设在所述第三支承体上且包括通过所述感应磁场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多个磁性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支承体、所述第二支承体及所述第三支承体在所述第一切口部、所述第二切口部及所述第三切口部相互连通而重叠的状态下将所述电流线向所述第一支承面、所述第二支承面及所述第三支承面引导,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支承面、所述第二支承面及所述第三支承面被固定成在所述电流线的轴线方向上从互不相同的方向对所述电流线的互不相同的位置进行支承。根据该结构,除了属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各磁性检测元件之外,还从属于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各磁性检测元件获得输出信号,因此能够提高电流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及测定精度。
在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中,优选属于所述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磁性检测元件沿所述电流线的周向等间隔地配设。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电流线朝向任意方向发生了位置偏离时,也能够防止测定精度的恶化。
在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中,优选所述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包括隔着所述电流线而与所述电流线相互等距离地对置配设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小在电流线发生偏移的情况下的测定误差,从而获得高测定精度。
在本发明的电流传感器中,优选所述第一支承面、第二支承面及第三支承面形成为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外周面的周面,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支承体、第二支承体及第三支承体被固定成第一切口部、第二切口部及所述第三切口部在所述电流线的周向上错开至少90度。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成为沿着电流线的外周面的周面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面形成的连通孔为圆形,所以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固定电流线,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流传感器的测定精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测定精度及检测灵敏度高且相对于电流线可装拆的电流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第一支承体的上表面侧以及第二支承体的下表面侧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第一支承体以及第二支承体的俯视图。
图5是向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安装电流线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6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第三支承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第一支承体的俯视图。
图12是向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安装电流线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第一支承体以及第二支承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16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第一及第二支承体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2、3、100电流传感器
11、21、31、41、51、61、101支承体
11a、21a、31a、41a、51a、61a、101a支承体基部
11b、21b、31b、41b、51b、61b、101b切口部
11c、21c、31c、41c、51c、61c、101c支承面
12、32、52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
12a~12d、22a~22d、32a~32d、42a~42d、52a~52d、62a~62d、102a~102d磁性检测元件
22、42、62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
31d、41d、51d、61d凸部
31e、41e、51e、61e凹部
31f、41f外侧面
51f、41f内壁
102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
A轴
X电流线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对于电流传感器而言,其用途被扩大化,期望电流传感器能够相对于现有的电流线进行装拆。在以非接触的方式对在电流线中流通的被测定电流进行测定的电流传感器中,在被测定电流所流通的电流线的周围配设多个磁性检测元件,通过求出来自各磁性检测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周线积分(contour integration),从而能够对被测定电流进行测定。
另一方面,在以非接触的方式对在电流线中流通的电流进行测定的电流传感器中,只要电流线与磁性检测元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稍错位,就会导致产生大的测定误差。这是因为,磁性检测元件所受的感应磁场的强度以距作为感应磁场的磁场源的被测定电流的距离作为参数来确定。因此,在相对于现有的电流线能够装拆的电流传感器中,为了提高测定精度,需要以高水准对安装电流线时的电流线与各磁性检测元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位置精度进行控制。
本发明人着眼关注在具有切口部的支承体上配设多个磁性检测元件组的结构。在这种支承体中,向切口部内引导电流线,通过利用多个磁性检测元件组检测来自在该电流线中流通的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从而即使在电流线与各磁性检测元件间的距离稍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输出信号的合计值的变化降低,从而能够抑制测定精度的降低。另外,由于各磁性检测元件配设在支承体上,所以即使电流线在切口部稍偏离的情况下,也可维持电流线与各磁性检测元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能够抑制电流传感器的测定精度的降低。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使用具有切口部且配设有多个磁性检测元件的一对支承体,并将在一方的支承体上配设的磁性检测元件组和在另一方的支承体上配设的磁性检测元件组沿电流线的周向相互错开固定,从而能够从不同的方向对电流线的不同位置进行支承,从而能够实现相对于现有的电流线能够装拆的电流传感器。另外,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将在一方的支承体上配设的磁性检测元件组和在另一方的支承体上配设的磁性检测元件组沿电流线的周向相互错开固定,即使在配设有多个磁性元件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属于各磁性检测元件组的磁性检测元件相对于电流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前后上下左右的各方向是按照图1所示的方向设定的方向。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具备:第一支承体11;在该第一支承体11上固定成能够向左右方向(电流线X的周向:参照图5)旋转的第二支承体21;配设在第一支承体11上且包括通过来自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输出输出信号的多个磁性检测元件的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配设在第二支承体21上且包括通过来自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输出输出信号的多个磁性检测元件的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属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以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的各磁性检测元件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配设。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配设在第一支承体11的下表面侧,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配设在第二支承体21的上表面侧。
第一支承体11包括:具有大致平板形状的支承体基部11a、从支承体基部11a的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设置的切口部11b。切口部11b具有比被测定电流所流通的电流线X的宽度稍大的宽度尺寸,且被设置成从支承体基部11a的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引导电流线X。另外,在支承体基部11a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基板收容空间(未图示)。该基板收容空间的形状(从图2的纸面上方观察到的形状)为与支承体基部11a的形状(从图2的纸面上方观察到的形状)相似的形状。
在切口部11b上设置有与支承体基部11a的侧壁相连且对被引导到切口部11b内的电流线X进行支承的支承面11c。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面11c以成为沿着剖面大致圆形形状的电流线X的外周面的形状的方式形成为俯视下大致半圆形形状的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流传感器1上安装有电流线X时,电流线X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被该支承面11c支承而在径向上被定位,对此将在后进行详细地叙述。另外,在支承体基部11a上设置有从其上表面向下方凹进的环状的凹部11d。该凹部11d形成为后述的支承体基部21a的凸部21d以能够在凹部11d移动的方式插入的大小。
在支承体基部11a的下表面侧经由绝缘基板13而配设有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绝缘基板13设置在支承体基部11a的下表面侧且具有比在下方侧开口的基板收容空间的形状稍小的相似形状,并且内置在基板收容空间内。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包括通过来自在电流线X内流通的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12a~12d。属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12a~12d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大致等间隔(大致等距离)地配设(参照图4)。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经由配线图案(未图示)而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而言,可以存在测定精度不会大幅度恶化这种程度的安装误差。
第二支承体21包括:具有大致平板形状的支承体基部21a、从支承体基部21a的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设置的切口部21b。切口部21b具有比电流线X的直径稍大的宽度尺寸,且设置成从支承体基部21a的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引导电流线X。另外,在支承体基部21a的上表面侧形成有基板收容空间。该基板收容空间的形状(从图2的纸面上方观察到的形状)为与支承体基部21a的形状(从图2的纸面上方观察到的形状)相似的形状。
在切口部21b设置有与支承体基部21a的侧壁相连且对从支承体基部11a的外周缘被向切口部21b内引导的电流线X进行支承的支承面21c。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面21c以成为沿着剖面大致圆形状的电流线X的外周面的互补形状的方式设置成俯视下大致半圆形状的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流传感器1上安装有电流线X时,电流线X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被该支承面21c支承而实现定位,关于详细内容将进行后述。另外,在支承体基部21a上设置有从其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的凸部21d。该凸部21d形成为能够插入上述的支承体基部11a的凹部11d这种大小。
在支承体基部21a的上表面侧经由绝缘基板23而配设有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绝缘基板23具有比设置在支承体基部21a的上表面侧的基板收容空间的形状稍小的相似形状,其安装在基板收容空间内。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包括通过来自在电流线X流通的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22a~22d。属于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22a~22d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大致等间隔(大致等距离)地配设。磁性检测元件22a~22d经由配线图案(未图示)而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磁性检测元件22a~22d而言,可以存在测定精度不会大幅度恶化这种程度的安装误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中,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以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为旋转轴相互旋转而使第一及第二切口部11b、21b相互连通的重叠状态被固定。此时,成为第二支承体21的凸部21d嵌合于第一支承体基部11a的凹部11d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将电流线X向第一及第二支承面11c、21c引导。此外,在电流线X与第一及第二支承面11c、21c抵接的状态下,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以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为旋转轴而相互旋转。此时,第二支承体21的凸部21d在嵌合在支承体基部11a的凹部11d内的状态下向旋转方向移动。此外,在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上,第一及第二支承面11c、21c被固定成从不同方向支承电流线X的互不相同的位置,从而安装在电流线X上。
图3A是表示第一支承体11的上表面侧的外观立体图,图3B是表示第二支承体21的下表面侧的外观立体图。如图3A所示,在支承体基部11a的上表面侧设置有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从支承体基部11a的上表面向下方凹进的环状的凹部11d。该凹部11d设置成与后述的第二支承体21的凸部21d嵌合。另外,在凹部11d设置有与后述的第二支承体21的凸部21d的连接点21e抵接的连接点11e。
如图3B所示,在支承体基部21a的下表面侧设置有环状的凸部21d,该环状的凸部21d具有与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从支承体基部21a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凹部11d形状互补的环状的凸部21d。该凸部21d设置成与第一支承体11的凹部11d嵌合。另外,在凸部21d设置有与设置在第一支承体11的凹部11d上的连接点11e抵接的连接点21e。第二连接点21e设置成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上安装有电流线X时,与第一连接点11e抵接而将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和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之间电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4对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的配置进行详细地说明。图4是第一支承体以及第二支承体的俯视图。
如图4A所示,属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12a~12d以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与相邻的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之间的间隔彼此大致等间隔(大致等距离)的方式配设。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磁性检测元件12a、12c配设成隔着电流线X的轴A对置,以与该一对磁性检测元件12a、12c正交的方式将另一对磁性检测元件12b、12d配设成隔着电流线X的轴A而对置。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配设成电流线X的轴A与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间的距离L1~L4彼此大致等距离。通过如此配设,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以彼此大致90度的间隔配设在第一支承体11上。需要说明的是,一对磁性检测元件12a、12c以及另一对磁性检测元件12b、12d并非必须配设成隔着电流线X而对置。
如图4B所示,属于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22a~22d以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而与相邻的各磁性检测元件22a~22d的间隔彼此为大致等间隔(大致等距离)的方式配设。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磁性检测元件22a、22c配设成隔着电流线X的轴A而对置,以与该一对磁性检测元件22a、22c正交的方式将另一对磁性检测元件22b、22d配设成隔着电流线X的轴A而对置。各磁性检测元件22a~22d配设成电流线X的轴A与各磁性检测元件22a~22d间的距离L1~L4彼此为大致等距离。通过如此配设,从而各磁性检测元件22a~22d配设成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以彼此大致90度的间隔配设在第二支承体21上。
在本实施的电流传感器1中,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上安装有电流线X时,优选,在电流线X的周向上,以属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与属于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的磁性检测元件22a~22d成为相互错开大致45度的方式固定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由此,由于属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的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相对于电流线X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属于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的各磁性检测元件22a~22d相对于电流线X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大致相等,因此能够实现测定精度高的电流传感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中,在安装有电流线X时,优选在电流线X的周向上以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的切口部11b、21b彼此错开至少90度的方式固定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由此,通过成为沿着电流线X的外周面的周面的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的支承面11c、21c,由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的切口部11b、21b形成的连通孔S1的形状在俯视下为大致圆形形状(参照图4A、图4B)。其结果是,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上安装有电流线X时,由于电流线X被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的支承面11c、21c沿着外周面从至少相差90度的方向支承,因此,电流线X安装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上时的电流线X与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及22a~22d之间的位置精度得以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流传感器1的测定精度。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向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安装电流线X的一例。图5是向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安装电流线X的一例的说明图。在此,以对已设的电流线X安装电流传感器1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于以直线状延伸的电流线X,在使第一支承体11的切口部11b与第二支承体21的切口部21b连通而重叠的状态下,向第一支承体11的切口部11b及第二切口部21b内引导电流线X(参照图5的箭头)。此外,电流线X的外周面在与第一支承体11的支承面11c以及第二支承体21的支承面21c抵接的状态下使第一支承体11和第二支承体21彼此逆向旋转(在固定了第一支承体11的状态下,使第二支承体向图5的箭头方向旋转)。由此,电流线X在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上被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的支承面11c、21c从互不相同的支承方向对电流线X的互不相同的支承位置进行支承,从而能够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上安装电流线X。另外,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的连接点11e、21e彼此抵接从而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12、22电连接。通过以上的动作,能够在电流传感器1上安装电流线X。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中,优选,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包括与电流线X彼此等距离地对置配设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12a~12d,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包括与电流线X彼此等距离地对置配设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22a~22d。在电流传感器1中,配设在第一支承体11上的属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1的磁性检测元件及配设在第二支承体21上的属于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1的磁性检测元件的数量越多,则越能够减小电流线X错位时的测定误差。另一方面,若磁性检测元件的数量过多,则制造成本变高,从而也难以实现电流传感器1的小型化。虽然与对电流传感器1要求的测定精度也有关,但是,如果四个磁性检测元件以2组合计设置有8个,则能够充分提高测定精度,另一方面能够充分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和电流传感器1的大型化。
在此,对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12、22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22a~22d例如可以使灵敏度轴为彼此反向。在此,灵敏度轴彼此反向是指,配设在第一支承体11的上表面侧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的灵敏度轴与配设在第二支承体21的下表面侧的磁性检测元件22a~22d的灵敏度轴分别为来自在电流线X内流通的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的施加方向。作为磁性检测元件,可以使用磁阻效果元件或霍尔元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在为霍尔元件时,灵敏度轴被定义为与感磁面正交的方向。
例如,在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中,在磁性检测元件12a~12d的一端侧的磁性检测元件连接有提供电源电位Vdd的电位源,在磁性检测元件22a~22d的另一端侧的磁性检测元件连接有提供接地电位GND的电位源。在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中,磁性检测元件22a~22d的两个磁性检测元件电连接而取出传感器输出Out。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中,被测定电流所流通的电流线X经由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的切口部11b、21b被向支承面11c、21c引导,该支承面11c、21c在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上从互不相同的方向对电流线X的互不相同的位置进行支承,从而能够相对于现有的电流线装拆电流传感器。另外,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配设在第一支承体11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配设在第二支承体21上,由此能够以高水准对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12、22与电流线X间的位置精度进行控制。进一步而言,因为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上设置有切口部11b、21b,所以即使在配设有包括多个磁性检测元件的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12、22的情况下,也能够相对于电流线X进行装拆。如此设置的结果是,能够实现检测灵敏度及测定精度高的电流传感器。另外,由于在电流线的周围未配置磁心,所以能够实现电流传感器1的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支承面11c、21c的形状形成为俯视下大致半圆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支承面11c的形状形成为能够对被引导到切口部11b内的电流线X的外周面进行支承的形状,则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具备两个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的电流传感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用三个以上的支承体构成电流传感器。图6是具备三个支承体的电流传感器100的外观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对于与电流传感器1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同一符号。
如图6所示,电流传感器100具备:在第一支承体11与第二支承体21之间被固定成可旋转的第三支承体101、配设在第三支承体101上且通过来自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包括多个磁性检测元件的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02(参照图8)。第三支承体10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被覆盖,且在内部形成基板收容空间(未图示)。该基板收容空间的形状(从图6的纸面上方观察到的形状)为与第三支承体101的形状相似的形状。在该第三支承体101的基板收容空间内,经由绝缘基板(未图示)而配设有第三磁性检测元件分102。绝缘基板(未图示)具有比基板收容空间的形状稍小的相似形状,并且内置在基板收容空间内。属于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02的各磁性检测元件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配设。另外,在第三支承体101上设置有从其上表面向下方凹进的环状的凹部101d。该凹部101d形成为上述的支承体基部21a的凸部21d(图6中未图示:参照图2)以能够在凹部101d移动的方式插入该凹部101d的这种大小。另外,在第三支承体101上设置有从其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与凹部101d形状互补的环状的凸部101e(在图6中未图示:参照图7)。该凸部101e形成为能够插入上述的支承体基部11a的凹部11d的这种大小。
图7是第三支承体101的外观立体图,在图7A中,示出第三支承体101的下表面侧,在图7B中,示出第三支承体101的上表面侧。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第三支承体101包括:具有大致平板形状的支承体基部101a、从支承体基部101a的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设置的切口部101b。第三切口部101b具有比被测定电流所流通的电流线X的直径稍大的宽度尺寸,且设置成从支承体基部101a的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引导电流线X。
在切口部101b设置有第三支承面101c,该第三支承面101c与支承体基部101a的外周缘部的侧壁相连,且对被引导到切口部101b内的电流线X进行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面101c以成为沿着剖面大致圆形形状的电流线X的外周面的互补形状的方式设置成俯视下大致半圆形形状的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流传感器100上安装有电流线X时,电流线X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被该第三支承面101c支承而在径向上被定位,关于详细内容将进行后述。
在第三支承体101上经由绝缘基板(未图示)配设有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02(参照图8)。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02包括根据来自被测定电流的输出信号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d。属于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d沿电流线X的周向以大致等间隔(大致等距离)配设(参照图8)。各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d通过配线图案(未图示)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d而言,可以存在测定精度不会大幅度恶化这种程度的安装误差。
在支承体基部101a的上表面侧设置有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从支承体基部101a的上表面向下方凹进的凹部101d。该凹部101d设置成与第二支承体21的凸部21d嵌合。另外,在凹部101d上设置有连接点101g,在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体11、21、101上安装有电流线X时,所述连接点101g与第二支承体21的凸部21d的连接点21e抵接而将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02和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22电连接。
在支承体基部101a的下表面侧设置有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从支承体基部101a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凸部101e。该凸部101e设置成与第一支承体11的凹部11d嵌合。另外,在凸部101e上设置连接点101f,在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体11、21、101上安装有电流线X时,所述连接点101f与第一支承体11的凹部11d的连接点11e抵接而将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02和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12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00中,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体11、21、101在以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为旋转轴相互旋转而使第一、第二及第三切口部11b、21b、101b相互连通的重叠状态下固定。此时,第三支承体101的凸部101e成为嵌合于第一支承体基部11a的凹部11d的状态,且同时第二支承体21的凸部21d成为嵌合于第三支承体101的凹部101d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向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面11c、21c、101c引导电流线X。此外,在电流线X与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面11c、21c、101c抵接的状态下,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体11、21、101以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为旋转轴而相互旋转。此时,在第二支承体21的凸部21d与第三支承体101的凹部101e嵌合且第三支承体101的凸部101d嵌合于支承体基部11a的凹部11d内的状态下沿旋转方向移动。此外,在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上,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面11c、21c、101c被固定成从不同方向支承电流线X的互不相同的位置的方式安装在电流线X上。
接下来,参照图8对第一、第二及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2、22、102的配置进行详细地说明。图8是电流传感器100的平面示意图。
如图8所示,属于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02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d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配设成与相邻的各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d的间隔彼此大致为等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c以隔着电流线X的轴A对置的方式配设,另一对磁性检测元件102b、102d以与该一对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c正交的方式隔着电流线X的轴对置配设。各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d配设成电流线X的轴A与各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d间的距离L1~L4彼此为大致等距离。通过如此配设,各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d在电流线X的周向上以相互为大致90度的间隔配设在第三支承体101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00中,相对于呈直线状延伸的电流线X,在第一支承体11的切口部11b、第二支承体21的切口部21b、第三支承体101的切口部101b彼此连通而重叠的状态下,向切口部11b、21b、101b内引导电流线X。接下来,在电流线X的外周面与第一支承体11的支承面11c、第二支承体21的支承面21c及第三支承体101的支承面101c抵接的状态下,使第一支承体11、第二支承体21及第三支承体101相互反向旋转。其结果是,电流线X在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上被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体11、21、101的支承面11c、21c、101c从不同的支承方向对电流线X的互不相同的支承位置进行支承,从而能够在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体11、21、101上安装电流线X。另外,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体11、21、101的连接点11e、21e、101相互抵接,而第一、第二及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2、22、102相互电连接。通过以上的动作能够在电流传感器100上安装电流线X。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00中,属于第一、第二及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2、22、102的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22a~22d、102a~102d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以在俯视下彼此为大致90度的间隔分别配设在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体11、21、101上,因此,在安装有电流线X时,在电流线X的周向上,能够以属于第一、第二、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2、22、102的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22a~22d、102a~102d相互错位大致30度的方式固定第一及第二支承体11、21。由此,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固定电流线,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流传感器的测定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00中,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102优选包括与电流线X以相互等距离对置配设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102a~102d。根据该结构,能够充分提高测定精度,另一方面能够充分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和电流传感器100的大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00中,在安装有电流线X时,在电流线X的周向上,以切口部11b、21b、101b相互错位120度的方式固定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体11、21、101。由此,通过成为沿着电流线X的外周面的周面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承体11、21、101的支承面11c、21c、101c,形成在切口部11b、21b、101b的连通孔S2的形状成为俯视下的圆形形状(参照图8)。其结果是,安装了电流线X时的电流线X与各磁性检测元件12a~12d、22a~22d、102a~102d间的位置精度得到提高,因此能够提高电流传感器100的测定精度。需要说明的是,若切口部11b、21b、101b相互错位90度以上,则对于连通孔S2而言,其形状在俯视下成为圆形形状,因此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2中,相对于电流线呈同心圆状地配设多个磁性检测元件组,并且各磁性检测元件组相互配设在大致同一圆周上(大致同一平面内)。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的区别点为中心地进行说明,避免重复说明。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2的外观立体图,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2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9及图10所示,电流传感器2具有相同的结构,其具备:构成为能够彼此卡合的一对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配设在第一支承体31上的外周面上的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32、配设在第二支承体41的外周面上的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42。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32包括通过来自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32a~32d,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42包括通过来自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42a~42d。属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32、42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42a~42d配设成,在电流传感器2安装在电流线X上时,磁性检测元件32a~32d、42a~42d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以大致等间隔(大致等距离)配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42a~42d而言,可以存在测定精度不会大幅度恶化这种程度的安装误差。
接下来,对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此,以第一支承体31的结构为主而进行了说明,但第二支承体41也具有同样的结构。图11是第一支承体31的俯视图。
第一支承体31包括:具有大致平板形状的支承体基部31a、从支承体基部31a的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设置的切口部31b。在切口部31b上设置有支承面31c,该支承面31c与支承体基部31a的外周面相连,并从支承体基部31a的外周缘部对被引导到切口部31b内的电流线X进行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面31c以成为沿着剖面大致圆形状的电流线X的外周面的形状的方式设置成俯视下大致半圆形形状的周面。
在第一支承体31的支承体基部31a的外周缘部设置有从支承体基部31a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的四个凸部31d。在各凸部31d间设置有从支承体基部31a的上表面向下方凹进的凹部31e或切口部31b。第一支承体31的凸部31d以及凹部31e或切口部31b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设置成大致等间隔。
第一支承体31的凸部31d设置成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互相重叠时,与第二支承体41的凹部41e或切口部41b相互嵌合。第一支承体31的凹部31e设置成,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互相重叠时,其与第二支承体41的凸部41d相互嵌合。另外,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上,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互相卡合时的抵接面上设置有触点部(未图示),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32、42构成为相互电连接。
属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32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32a~32d配设在第一支承体31的与支承体基部31a的外周面相连而成的凸部31d的外侧面31f上。另外,四个磁性检测元件32a~32d配设成电流线X的轴A与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间的距离互相为大致等距离。另外,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配设成与相邻的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的间隔为大致等间隔。
属于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42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42a~42d配设在第一支承体41的与支承体基部41a的外周面相连的凸部41d的外侧面41f上。
另外,四个磁性检测元件42a~42d配设成电流线X的轴A与各磁性检测元件42a~42d间的距离互相为大致等距离。另外,各磁性检测元件42a~42d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配设成与相邻的各磁性检测元件42a~42d的间隔为大致等间隔。
另外,属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32、42的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42a~42d以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上安装有电流线X时在与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大致同一平面内(大致同一圆周上)的方式配设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的凸部31d、41d的外侧面31f、41f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及第二支承体的凸部31d、41d而言,一对凸部31d、41d隔着电流线X的轴A对置设置,另一对凸部31d、41d以与该一对凸部31d、41d正交的方式隔着电流线X的轴A对置设置。另外,凸部31d、41d设置成电流线X的轴A与外侧面31f、41f间的距离L1~L4互为大致等距离。通过如此设置凸部31d、41d,配设在凸部31d的外侧面31f上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及电流线X间的距离和配设在凸部41d的外侧面41f上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42a~42d及电流线X间的距离分别为大致等距离(参照L5~L8)。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2中,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在以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为旋转轴相互旋转而第一及第二切口部31b、41b相互连通的重叠的状态下被固定,从而向第一及第二支承面31c、41c引导电流线X。并且,当安装有电流线X时,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利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的凸部31d、41d及凹部31e、41e相互卡合而被固定,从而被安装到电流线X上。其结果是,当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安装在电流线X上时,属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32、42的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42a~42d被配设成属于与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大致同一平面内(大致同一圆周上)。假设若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32和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42配设在不同的平面内,则在电流线X倾斜的情况下,电流线X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32的中心偏离的方向及距离与电流线X从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42的中心偏离的方向及距离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仅仅稍有偏差,测定精度也会较大地恶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2中,由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32、42配设在大致同一圆周上(大致同一平面内),所以即使电流线X倾斜,电流线X的偏离方向及距离无论相对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32而言,还是相对于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42而言都大致相同,因此可防止电流传感器2的测定精度发生恶化。
接下来,参照图12对电流传感器2向电流线X的安装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在向电流传感器2安装电流线X时,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的切口部31b、41b相互连通而重叠,在凸部31d、41d对置的状态下,经由第一切口部31e、41e将电流线X引导到支承面31c、41c(参照图12的箭头)。并且,在电流线X与支承面31c、41c抵接的状态下,使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相互反向旋转(在第一支承体31固定的状态下,使第二支承体41向图12的箭头的方向旋转),使第一支承体31的凹部31e及凸部31d与第二支承体41的凹部41e及凸部41d相互嵌合。在电流传感器2中,通过使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的凸部31d、41d相互抵接,能够使切口部31e、41e连通而重叠,从而能够容易地安装在电流线X上。
如此一来,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2中,属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32、42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42a~42d配设成电流线X的轴A与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42a~42d间的距离成为大致等距离,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配设成大致等间隔。由此,由于属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32、42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42a~42d相对于电流线X的距离差变小,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测定精度。尤其是,在电流传感器2中,当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31、41上安装有电流线X时,属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32、42的磁性检测元件32a~32d、42a~42d在大致同一圆周上(大致同一平面内),因此能够实现电流传感器2的小型化。进一步而言,由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32、42配设在大致同一圆周上(大致同一平面内),因此即使在电流线X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精度恶化。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3的其他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3是本例的电流传感器3的外观立体图,图14是电流传感器3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3及图14所示,电流传感器3具备:构成为彼此能够卡合的一对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配设在第一支承体51上的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52、配设在第二支承体上的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62。在电流传感器3中,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相互卡合的状态下,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52、62配设在与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大致同一平面内(大致同一圆周上),且在电流传感器3的内部配设有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52、62。
图15是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的外观立体图,图16是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的俯视图。如图15及图16所示,第一支承体51包括:具有大致平板形状的支承体基部51a、从支承体基部51a的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设置的切口部51b。切口部51b具有比被测定电流所流通的电流线X的直径稍大的宽度尺寸,且设置成从支承体基部51a的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引导电流线X。
在切口部51b设置有与支承体基部51a的外周面相连且对被引导到切口部51b内的电流线X进行支承的支承面51c。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面51c以成为沿着剖面大致圆形状的电流线X的外周面的形状的方式设置成俯视下大致半圆形形状的周面。
在支承体基部51a的外周缘部设置有从支承体基部51a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的四个凸部51d。在各凸部51d间设置有从支承体基部51a的上表面向下方凹进的凹部51e或切口部51b。第一支承体51的凸部51d及凹部51e或切口部51b沿电流线X的周向以等间隔设置。第一支承体51的凸部51d以与后述的第二支承体61的凹部61e相互嵌合的方式设置,凹部51e以与第二支承体61的凸部61d相互嵌合的方式设置。
第二支承体61包括:具有大致平板形状的支承体基部61a和从支承体基部61a的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设置的切口部61b。切口部61b具有比被测定电流所流通的电流线X的直径稍大的宽度尺寸,且设置成从支承体基部61a的外周缘部朝向中央部引导电流线X。
在切口部61b上设置有与支承体基部61a的外周面相连而对被引导到切口部61b内的电流线X进行支承的支承面61c(参照图13、图14)。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面61c以成为沿着剖面大致圆形状的电流线X的外周面的形状的方式设置成俯视下的大致圆形形状的周面。
在支承体基部61a的外周缘部设置有从支承体基部61a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的四个凸部61d。在各凸部61d间设置有从支承体基部61a的上表面朝向下方凹进的凹部61e或切口部61b。第二支承体61的凸部61d及凹部61e或切口部61b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以等间隔设置。第二支承体61的凸部61d以与第一支承体51的凹部51e相互嵌合的方式设置,凹部61e以与第一支承体51的凸部51d相互嵌合的方式设置。
在第一支承体51的支承体基部51a的中央部设置有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从支承体基部51a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的内壁51f(第一内壁部)。在该内壁51f的内侧的区域设置有从支承体基部51a的上表面朝向下方凹进的收容空间A1。当电流线X安装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上时,在该收容空间A1内收容有环状的内壁61f(第二内壁部)的下端侧,该环状的内壁61f具有与从相互卡合的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中的第二支承体61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的内壁51f相似的形状。
属于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52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52a~52d配设在内壁51f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在支承体基部51a的内壁51f的内周面上配设成大致等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磁性检测元件52a~52d配设成电流线X的轴A与各磁性检测元件52a~52d间的距离L5~L8分别大致等距离,且配设成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与相邻的各磁性检测元件52a~52d的间隔为大致等间隔。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磁性检测元件52a~52d而言,可以存在测定精度不会大幅度恶化这种程度的安装误差。
在第二支承体61的支承体基部61a的中央部设置有从第二支承体61的上表面朝向下方凹进的收容空间A2。该收容空间A2设置成俯视下为大致圆形形状,并且形成为与第一支承体51的内壁51f的外周面相比径向的宽度尺寸稍大,且形成为与A1相似的形状。当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相互卡合时,在该收容空间A2内收容有从第一支承体51的上表面朝向第二支承体61侧突出的内壁51f的上端侧。
在第二支承体61的收容空间A2内设置有沿电流线X的周向从支承体基部61a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的内壁61f。该内壁61f设置成相对于第一支承体51的内壁51f而言径向的宽度尺寸小,即,设置成第一支承体51的内壁51f的半径比第二支承体61的内壁61f的半径大。当第一及第二支承体相互卡合时,能够在第一支承体51的内壁51f与第二支承体61的内壁61f之间配设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51、61。
属于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62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62a~62d配设在内壁61f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电流线X的周向在支承体基部61a的内壁61f的外周面上配设成大致等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磁性检测元件62a~62d配设成电流线X的轴A与各磁性检测元件62a~62d间的距离L5~L8分别为大致等距离,并且配设成沿电流线X的周向与相邻的各磁性检测元件62a~62d的间隔为大致等间隔。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磁性检测元件62a~62d而言,可以存在测定精度不会大幅度恶化这种程度的安装误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3中,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在以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为旋转轴相互旋转而第一及第二切口部51b、61b相互连通的重叠状态被固定,向第一及第二支承面51c、61c引导电流线X。此外,在安装了电流线X时,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通过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的凸部51d、61d及凹部51e、61e相互卡合而被固定,从而被安装在电流线X上。其结果是,在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安装在电流线X上时,属于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52、62的各磁性检测元件52a~52d、62a~62d配设成属于与电流线X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大致同一平面内(大致同一圆周上)。由此,与上述的电流传感器2同样地,即使在电流线X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流传感器3的测定精度的恶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3上,在从支承体基部51a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的内壁51f上配设有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52,在从支承体基部61a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的内壁61f上配设有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62,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相互卡合,因此,能够将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52、62配设在大致同一圆周上(大致同一平面内)。由此,能够提高电流传感器3的测定精度。另外,由于能够在相互卡合的第一及第二支承体51、61的内部配设第一及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52、62,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附图中所图示的大小和形状等不局限于此,在可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适当变更。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而实施。另外,对于“圆周上”、“等间隔”、“等距离”等用语,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稍有偏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测定精度及检测灵敏度高且能够相对于电流线进行装拆的电流传感器的效果,作为安装现有的电流线的电流传感器尤其有用。

Claims (11)

1.一种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支承体,其具有对被测定电流所流通的电流线进行引导的第一切口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口部且对从所述第一切口部被引导的所述电流线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面;
第二支承体,其在所述第一支承体上被固定成能够沿所述电流线的周向旋转,具有对所述电流线进行引导的第二切口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口部且对从所述第二切口部被引导的所述电流线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面;
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其包括配设在所述第一支承体上且通过来自所述被测定电流的感应磁场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多个磁性检测元件;
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其包括配设在所述第二支承体上且通过所述感应磁场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多个磁性检测元件,
所述第一支承体及所述第二支承体在所述第一切口部及所述第二切口部相互连通而重叠的状态下将所述电流线向所述第一支承面及第二支承面引导,
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支承面及所述第二支承面被固定成在所述电流线的轴线方向上从互不相同的方向对所述电流线的互不相同的位置进行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属于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磁性检测元件与属于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磁性检测元件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周向等间隔地配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承体具有设置在该第一支承体的外周缘部的凸部及凹部,所述第二支承体具有设置在该第二支承体的外周缘部的凸部及凹部,属于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各磁性检测元件配设在所述第一支承体的所述凸部的外侧面上,属于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各磁性检测元件配设在所述第二支承体的所述凸部的外侧面上,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支承体及第二支承体通过所述第一支承体及第二支承体的所述凸部及所述凹部相互卡合而被固定,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及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彼此配设在同一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承体具有设置在该第一支承体的外周缘部的凸部及凹部和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周向设置的第一内壁部,所述第二支承体具有设置在该第二支承体的外周缘部的凸部及凹部和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周向设置的第二内壁部,所述第一内壁部的半径比所述第二内壁部的半径大,属于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各磁性检测元件配设在所述第一内壁部的内侧,属于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各磁性检测元件配设在所述第二内壁部的外侧,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支承体及第二支承体通过所述第一支承体及第二支承体的所述凸部及所述凹部相互卡合而被固定,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及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配设在同一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属于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磁性检测元件与属于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磁性检测元件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周向等间隔地配设。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检测元件组包括与所述电流线相互等距离地对置配设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所述第二磁性检测元件组包括与所述电流线相互等距离地对置配设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承面及第二支承面形成为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外周面的周面,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支承体及所述第二支承体被固定成所述第一切口部及所述第二切口部在所述电流线的周向上错开至少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三切口部,其对被测定电流所流通的电流线进行引导;第三支承体,其设置于所述第三切口部且具有第三支承面,该第三支承面对从所述第三切口部被引导的所述电流线进行支承;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其配设在所述第三支承体上且包括通过所述感应磁场而输出输出信号的多个磁性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支承体、所述第二支承体及所述第三支承体在所述第一切口部、所述第二切口部及所述第三切口部相互连通而重叠的状态下将所述电流线向所述第一支承面、所述第二支承面及所述第三支承面引导,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支承面、所述第二支承面及所述第三支承面被固定成在所述电流线的轴线方向上从互不相同的方向对所述电流线的互不相同的位置进行支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属于所述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磁性检测元件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周向等间隔地配设。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磁性检测元件组包括隔着所述电流线而与所述电流线相互等距离地对置配设的四个磁性检测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承面、第二支承面及第三支承面形成为沿着所述电流线的外周面的周面,在安装有所述电流线时,所述第一支承体、第二支承体及第三支承体被固定成第一切口部、第二切口部及所述第三切口部在所述电流线的周向上错开至少90度。
CN201210397312.1A 2011-10-20 2012-10-18 电流传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39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0783 2011-10-20
JP2011230783A JP2013088349A (ja) 2011-10-20 2011-10-20 電流セン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3900A CN103063900A (zh) 2013-04-24
CN103063900B true CN103063900B (zh) 2015-04-29

Family

ID=4810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731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3900B (zh) 2011-10-20 2012-10-18 电流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28308B2 (zh)
JP (1) JP2013088349A (zh)
CN (1) CN1030639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8160B2 (en) 2011-02-09 2017-03-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Wire manager with current and voltage sensing
US9063184B2 (en) 2011-02-09 2015-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on-contact current-sensing and voltage-sensing clamp
US8680845B2 (en) 2011-02-09 2014-03-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on-contact current and voltage sensor
US9000752B2 (en) * 2011-06-14 2015-04-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conductor cable current and voltage sensors
US9007077B2 (en) 2012-08-28 2015-04-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lexible current and voltage sensor
GB2506135B (en) * 2012-09-20 2018-04-11 Tyrrell Products Ltd Branch circuit monitoring
JP5866596B2 (ja) * 2012-11-14 2016-02-17 アルプス・グリー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流センサ
US9310397B2 (en) 2013-01-29 2016-04-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branch current/voltage sensor array
KR101297200B1 (ko) * 2013-04-04 2013-08-29 주식회사 레티그리드 다중 부스바용 간섭 보정식 일점감지 전류센서
USD727186S1 (en) * 2013-08-21 2015-04-21 Panoramic Power Ltd. Sensor housing and opening tool thereof
USD754553S1 (en) 2013-08-21 2016-04-26 Panoramic Power Ltd. Self-powered power sensor PCB and bobbin mount thereof
WO2015029736A1 (ja) * 2013-08-29 2015-03-05 アルプス・グリー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流センサ
TWI499791B (zh) 2013-12-20 2015-09-11 Ind Tech Res Inst 應用於雙線電源線電流量測之非接觸式電流感測器安裝位置變動補償裝置
US9714961B2 (en) * 2014-02-24 2017-07-25 Sge S.R.L. Current measuring device for electric power lines
WO2015141234A1 (ja) * 2014-03-20 2015-09-24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 クランプ式電流計
US20170184635A1 (en) 2015-12-28 2017-06-29 Everspin Technologies, Inc. Sensing apparatus for sensing current through a conductor and methods therefor
US10649010B2 (en) 2016-12-20 2020-05-1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Current sensing
WO2018116852A1 (ja) * 2016-12-22 2018-06-2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電流センサ
JP2018194458A (ja) * 2017-05-18 2018-12-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磁気検出装置
TWI635289B (zh) 2017-11-17 2018-09-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電力功耗感測方法及感測裝置
JP7401180B2 (ja) * 2018-03-20 2023-12-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流センサ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53A (zh) * 1992-05-21 1993-12-01 华中理工大学 一种交直流电流比较仪
JP2001153895A (ja) * 1999-11-24 2001-06-08 Makome Kenkyusho:Kk 電流センサ
CN1415969A (zh) * 2001-10-30 2003-05-07 韩电Kdn株式会社 用于测量配电低压线的电压/电流的探测器
JP2004117064A (ja) * 2002-09-24 2004-04-15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電流センサ
JP2004170091A (ja) * 2002-11-15 2004-06-17 Aichi Micro Intelligent Corp 電流センサ
JP2007107972A (ja) * 2005-10-12 2007-04-26 Denso Corp 電流センサ
CN101034099A (zh) * 2007-02-02 2007-09-12 湖北盛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带防窃电面罩的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CN101952732A (zh) * 2007-12-07 2011-01-1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流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ES20000074A2 (en) * 1999-01-29 2001-08-08 Suparules Ltd Electrical energy meter
JP4360998B2 (ja) * 2004-10-01 2009-11-11 Tdk株式会社 電流センサ
JP4479758B2 (ja) * 2007-07-05 2010-06-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流センサ用コア
US7719258B2 (en) * 2008-10-13 2010-05-18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rrent measurement using hall sensors without iron cores
DE102008055731B4 (de) * 2008-11-04 2014-07-31 Knf Neuberger Gmbh Bürstenloser Gleichstrommotor
US8203337B2 (en) * 2009-06-15 2012-06-19 Headway Technologies, Inc. Elimination of errors due to aging in 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JP5834292B2 (ja) * 2011-05-09 2015-12-16 アルプス・グリー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流センサ
US9429595B2 (en) * 2011-09-09 2016-08-30 Aclara Meters Llc Sensor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sensing current through a conducto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53A (zh) * 1992-05-21 1993-12-01 华中理工大学 一种交直流电流比较仪
JP2001153895A (ja) * 1999-11-24 2001-06-08 Makome Kenkyusho:Kk 電流センサ
CN1415969A (zh) * 2001-10-30 2003-05-07 韩电Kdn株式会社 用于测量配电低压线的电压/电流的探测器
JP2004117064A (ja) * 2002-09-24 2004-04-15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電流センサ
JP2004170091A (ja) * 2002-11-15 2004-06-17 Aichi Micro Intelligent Corp 電流センサ
JP2007107972A (ja) * 2005-10-12 2007-04-26 Denso Corp 電流センサ
CN101034099A (zh) * 2007-02-02 2007-09-12 湖北盛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带防窃电面罩的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CN101952732A (zh) * 2007-12-07 2011-01-1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流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88349A (ja) 2013-05-13
US8928308B2 (en) 2015-01-06
US20130099775A1 (en) 2013-04-25
CN103063900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3900B (zh) 电流传感器
CN109416262B (zh) 旋转角度传感器,用于该旋转角度传感器的定子元件以及转子元件
EP2295310B1 (en) Contactless torque sensor for steering mechanism
CN1811457B (zh) 旋转检测传感器
US20130113470A1 (en) Roller bearing arrangement with an angle sensor
US2015000890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redundant, absolute position determination of a movable body
US8314607B2 (en) Rotation angle detector
CN203037269U (zh) Vr型分解器
US8988068B2 (en) Sensor arrangement
CN102637515A (zh) 旋转变压器以及带有旋转变压器的滚动轴承装置
US20150168140A1 (en) Rotary angle sensor
CN103868535A (zh) 电感式位置测量装置
US10978939B2 (en) Electric actuator
CN104280053B (zh) 电容式旋转位置编码器及电容式旋转位置检测方法
KR100986017B1 (ko) 조향장치용 비접촉식 토크센서
JP7191567B2 (ja) 組み立て品
CN102947167A (zh) 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传感器组件
US10819184B2 (en) Electric actuator
KR200439157Y1 (ko) 조향휠 각도 감지장치
JP2011075553A (ja) エンコーダ
CN209925589U (zh) 一种线控换挡器、线控换挡系统及一种车辆
JP7420840B2 (ja) トルクセンサ、操舵角度センサおよび対応する統合型のセンサならびに監視システム
JP6177435B2 (ja) 車両内の回転部材の回転角度を検出するセンサ装置
CN103851997A (zh) 感测装置
JP2004212347A (ja) 回転速度センサ装置および該回転速度センサ装置付き転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1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s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Green Device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