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0188A -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及控温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及控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0188A
CN103060188A CN2013100337788A CN201310033778A CN103060188A CN 103060188 A CN103060188 A CN 103060188A CN 2013100337788 A CN2013100337788 A CN 2013100337788A CN 201310033778 A CN201310033778 A CN 201310033778A CN 103060188 A CN103060188 A CN 103060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exchanger
fin
fin heat
endles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37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策
李干禄
吴兵
张庆文
陈可泉
李晖
凌翔
欧阳平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337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60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60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0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包括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1),所述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1)的上升区和下降区内分别设置具有多个扇形板翅换热片的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用于热量交换,同时使用环管将板翅式换热器的扇形板翅换热片连接为一个整体。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的控温方法。本发明克服了夹套或蛇形管传热方式的不足,使得传热效率大大提高,有利于对温度的精确控制,同时,多个扇形板翅换热片也有助于促进流体湍流,增加反应器的传质系数。

Description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及控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领域,涉及一种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及控温方法。
背景技术
    气升式反应器主要分成两大类,即内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和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两种反应器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流体循环路径来区分的。当在升流区内曝气,由于升、降流区内空气含率不同造成的表观流体密度的差异,最终导致流体在反应器内循环。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可看成是由两个气液鼓泡床以及两者顶部与底部连接部分组成。
细胞反应是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的放热反应,因此,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对温度控制的要求较高,特别是随着反应器体积的增大、其热量移去和温度控制将成为反应器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细胞反应过程中,反应器以产生热量为主,需要采用有效的冷却方式来降低温度。例如,在发酵过程中,菌体分解营养物质而产生能量,其中一部分能提供菌体生长和生成代谢产物,另一部分以热量形式释放出来,一般把在发酵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称为发酵热。根据所用菌种和工艺的不同,发酵热的峰值有所偏差,如谷氨酸生产过程中发酵热的峰值约为1.17×104 kcal/(m3·h),赖氨酸发酵热的峰值约为1.8×10kcal/(m3·h);而酵母的发酵热更大,如酒精发酵过程中发酵热的峰值约为2.2×104 kcal/(m3·h),有的毕赤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的发酵热的峰值可达到2.4×104 kcal/(m3·h)。上述产品在发酵过程中生物产热大,尤其在炎热的夏天,降温十分困难,往往导致生物产热高峰阶段的发酵温度失控。若发酵温度超出最适温度范围的时间持续较长,生产菌的生长、代谢均受到严重的影响。目前可以通过人工控制或自动控制,将冷却水通入反应器的夹套或蛇形管中,通过热交换来降温,保持反应器中温度的相对恒定。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新兴的热设计技术,相比于夹套或蛇形管的降温方式,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势在于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轻巧而牢固、适应性大、经济性好等,但目前尚未有将板翅式换热器应用于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解决目前夹套或蛇形管传热效率比较低,不利于调节温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控制温度的方法,主要用于发酵产赖氨酸、酵母扩大培养、柠檬酸液体发酵等方面。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包括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所述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的上升区和下降区内分别设置具有多个扇形板翅换热片的板翅式换热器一和板翅式换热器二;板翅式换热器一上端有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一,下端有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一,其中,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一通过环管一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一通过环管二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板翅式换热器二上端有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二,下端有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二,其中,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二通过环管三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二通过环管四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
所述的板翅式换热器一与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之间为活动连接。
所述的活动连接为支撑件一和螺栓相连接。
所述的板翅式换热器二与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之间为活动连接。
所述的活动连接为支撑件二和螺栓相连接。
二、一种利用上述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控制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加热和冷却两部分,具体步骤如下:
(1)加热过程:蒸汽从板翅式换热器一和板翅式换热器二的上端的蒸汽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一和环管三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和板翅式换热器二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二和环管四,然后从下端的蒸汽冷凝水出口排出;
(2)冷却过程:冷却水从板翅式换热器一和板翅式换热器二的下端的冷却水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二和环管四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和板翅式换热器二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一和环管三,然后从上端的冷却水出口排出。
(备注:因为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包括上升区和下降区的两个板翅式换热器,而实施例中只提到板翅式换热器二是不行的,因此关于方法部分做了相应的补充,后面实施例中也一并补充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发明将板翅式换热器应用于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利用板翅式换热器的多个扇形板翅换热片进行热量交换,克服了夹套或蛇形管传热方式的不足,使得传热效率大大提高,有利于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有利于降低冷却水用量,甚至利用常温水即可达到控温的效果,同时,多个扇形板翅换热片也有助于促进流体湍流,增加反应器的传质系数;另外,将板翅式换热器与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之间改为活动连接,可以大大方便拆卸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和B-B向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向和B-B向的俯视图。
    图中,1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2板翅式换热器一,3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一,4环管一,5支撑件一,6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一,7环管二,8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二,9环管三,10板翅式换热器二,11支撑件二,12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二,13环管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和B-B向的俯视图,结合图1、图2所示,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包括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1,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1的上升区和下降区内分别设置具有多个扇形板翅换热片的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扇形板翅换热片用于交换热量,图1所示的为具有两个上升区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板翅式换热器一2上端有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一3,下端有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一6,其中,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一3通过环管一4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一6通过环管二7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便于蒸汽或者冷却水的流动。板翅式换热器二10上端有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二8,下端有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二12,其中,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二8通过环管三9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二12通过环管四13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便于蒸汽或者冷却水的流动。
为了方便拆卸检修,板翅式换热器一2与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1之间为活动连接,只要能够实现便于拆装的活动连接均可,本实施例中板翅式换热器一2与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1为支撑件一5和螺栓相连接。同理,板翅式换热器二10与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1之间也为活动连接,为支撑件二11和螺栓相连接。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向和B-B向的俯视图,结合图3、图4所示,图3所示的为具有一个上升区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其他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的相同。
当需要时,蒸汽从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上端的蒸汽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一4和环管三9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二7和环管四13,然后从下端的蒸汽冷凝水出口排出;当需要冷却时,冷却水从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下端的冷却水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二7和环管四13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一4和环管三9,然后从上端的冷却水出口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利用10 m3的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
在培养基和管道灭菌操作中,先使蒸汽从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上端的蒸汽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一4和环管三9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二7和环管四13,然后从下端的蒸汽冷凝水出口排出,当反应器内温度达到90~95 ℃时,换热器中停止通蒸汽,接着进行培养基和管道灭菌的操作。
发酵培养与结果:按10%的接种量将产L-赖氨酸的大肠杆菌接入装有5 m3发酵培养基的10 m3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中(1L发酵培养基含:葡萄糖20~40 g/L,(NH4)2SO4 1.5~1.8 g,KH2PO1.2 g,玉米浆 1~2 g,L-苏氨酸0.2~0.4 g),通气量为200~250 m3/h,搅拌转速100~200 r/min,发酵温度35~37 ℃,流加氨水以控制pH在6.5~6.8,每隔2~4 h检测残糖浓度,并流加700 g/L的葡萄糖,维持残糖浓度在10~15 g/L,发酵结束前4~5 h,停止流加糖液,当残糖降至5~7 g/L时,即发酵结束,整个发酵周期约72 h。发酵过程中,使冷却水从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下端的冷却水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二7和环管四13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一4和环管三9,然后从上端的冷却水出口排出,冷却水进水温度为20℃左右,出水温度在25 ℃左右,而发酵工艺控制温度范围为35~37 ℃。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利用20 m3的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
在培养基和管道灭菌操作中,先使蒸汽从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上端的蒸汽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一4和环管三9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二7和环管四13,然后从下端的蒸汽冷凝水出口排出,当反应器内温度达到90~95 ℃时,换热器中停止通蒸汽,接着进行培养基和管道灭菌的操作。
发酵培养与结果:按10%的接种量将毕赤酵母接入装有14m3发酵培养基的20m3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中(1L发酵培养基含:葡萄糖30~50 g/L,(NH4)2SO4 45~65g,KH2PO1.2 g),流加氨水以控制pH在4.0~4.5,通气量为2000~2500 m3/h,搅拌转速100~150 r/min,发酵温度28~30 ℃,整个发酵周期约24h。发酵过程中,使冷却水从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下端的冷却水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二7和环管四13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一4和环管三9,然后从上端的冷却水出口排出,冷却水进水温度为20 ℃左右,出水温度在25℃左右,而发酵工艺控制温度范围为28~31 ℃。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利用50 m3的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发酵生产柠檬酸的方法
在培养基和管道灭菌操作中,先使蒸汽从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上端的蒸汽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一4和环管三9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二7和环管四13,然后从下端的蒸汽冷凝水出口排出,当反应器内温度达到90~95 ℃时,换热器中停止通蒸汽,接着进行培养基和管道灭菌的操作。
发酵培养与结果:按10%的接种量将产柠檬酸黑曲霉接入装有35m3发酵培养基的50m3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中(1L发酵培养基含:薯干50~70 g,α-淀粉酶80 U/g原料,(NH4)2SO4 45~65g),通气量为2500~4000 m3/h,搅拌转速100~150 r/min,发酵温度28~30 ℃,整个发酵周期约65 h。发酵过程中,使冷却水从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下端的冷却水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二7和环管四13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一4和环管三9,然后从上端的冷却水出口排出,冷却水进水温度为20 ℃左右,出水温度在25 ℃左右,而发酵工艺控制温度范围为28~31 ℃。

Claims (6)

1.一种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包括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1)的上升区和下降区内分别设置具有多个扇形板翅换热片的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板翅式换热器一(2)上端有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一(3),下端有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一(6),其中,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一(3)通过环管一(4)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一(6)通过环管二(7)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板翅式换热器二(10)上端有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二(8),下端有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二(12),其中,蒸汽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法兰二(8)通过环管三(9)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法兰二(12)通过环管四(13)把扇形的板翅换热片连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翅式换热器一(2)与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1)之间为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为支撑件一(5)和螺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翅式换热器二(10)与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1)之间为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为支撑件二(11)和螺栓相连接。
6.一种利用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控制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加热和冷却两部分,具体步骤如下:
(1)加热过程:蒸汽从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上端的蒸汽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一(4)和环管三(9)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二(7)和环管四(13),然后从下端的蒸汽冷凝水出口排出;
(2)冷却过程:冷却水从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下端的冷却水进口进入,通过环管二(7)和环管四(13)到达板翅式换热器一(2)和板翅式换热器二(10)的板翅换热片,交换热量后进入环管一(4)和环管三(9),然后从上端的冷却水出口排出。
CN2013100337788A 2013-01-29 2013-01-29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及控温方法 Pending CN103060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37788A CN103060188A (zh) 2013-01-29 2013-01-29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及控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37788A CN103060188A (zh) 2013-01-29 2013-01-29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及控温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0188A true CN103060188A (zh) 2013-04-24

Family

ID=4810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37788A Pending CN103060188A (zh) 2013-01-29 2013-01-29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及控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601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5180A (zh) * 2013-05-07 2013-07-24 南京工业大学 采用膜管曝气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
CN109107497A (zh) * 2017-06-23 2019-01-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饱和烃加氢反应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7741A (zh) * 2000-05-11 2003-07-02 卡萨尔甲醇公司 放热或吸热多相反应的反应器
CN201330250Y (zh) * 2009-01-15 2009-10-21 江苏煤化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气升式循环复合发酵反应器
US20100132548A1 (en) * 2008-12-17 2010-06-03 Dunne Stephen R Temperature controlled adsorption for dehydration of water rich streams
CN101952022A (zh) * 2008-02-18 2011-01-19 卡萨尔甲醛公司 具有板式热交换器的等温化学反应器
CN203065474U (zh) * 2013-01-29 2013-07-17 南京工业大学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7741A (zh) * 2000-05-11 2003-07-02 卡萨尔甲醇公司 放热或吸热多相反应的反应器
CN101952022A (zh) * 2008-02-18 2011-01-19 卡萨尔甲醛公司 具有板式热交换器的等温化学反应器
US20100132548A1 (en) * 2008-12-17 2010-06-03 Dunne Stephen R Temperature controlled adsorption for dehydration of water rich streams
CN201330250Y (zh) * 2009-01-15 2009-10-21 江苏煤化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气升式循环复合发酵反应器
CN203065474U (zh) * 2013-01-29 2013-07-17 南京工业大学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5180A (zh) * 2013-05-07 2013-07-24 南京工业大学 采用膜管曝气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
CN109107497A (zh) * 2017-06-23 2019-01-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饱和烃加氢反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70736B2 (ja) 藻類養殖用フォトバイオリアクター及び藻類養殖システム
Benz Bioreactor design for chemical engineers
CN103555560B (zh) 一种丙酮丁醇发酵偶联分离纯化制备丁醇的装置和方法
CN102070289A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式沼气生产装置
CN201791393U (zh) 一种蒸发结晶器
CN103060189A (zh)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搅拌式反应器及控温方法
CN203700349U (zh) 一种生物发酵设备
CN102191277B (zh) 塔板气泡式生物质连续制氢方法与装置
CN103215179A (zh) 采用膜管曝气的内循环气升式反应器
CN214571817U (zh) 一种干式热回收酒冷系统
CN103060188A (zh)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及控温方法
CN104031834B (zh) 一种光合细菌连续反应制氢方法
CN101818114A (zh) 太阳能加热的全年连续稳定生产沼气系统
CN203065474U (zh)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
CN201330250Y (zh) 气升式循环复合发酵反应器
CN205241340U (zh) 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小型uasb反应装置
CN103060190A (zh)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内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及控温方法
CN216550391U (zh) 酒精发酵用换热装置
CN203048927U (zh)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内循环气升式反应器
CN203256264U (zh) 采用膜管曝气的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
CN103224876A (zh) 采用膜管曝气的搅拌式反应器
CN203044002U (zh) 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搅拌式反应器
CN101880621A (zh) 白酒蒸馏风冷器
CN201896116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式沼气生产装置
CN205590707U (zh) 发酵罐循环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