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5343B - 一种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5343B
CN103055343B CN201110316690.8A CN201110316690A CN103055343B CN 103055343 B CN103055343 B CN 103055343B CN 201110316690 A CN201110316690 A CN 201110316690A CN 103055343 B CN103055343 B CN 103055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ato starch
hyaluronic acid
preparation
starch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66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5343A (zh
Inventor
袁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anta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ANTA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ANTA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ANTA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166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5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5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5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5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5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的复合止血粉主要由马铃薯淀粉经醋酸酐/已二酸-琥珀酸酐改性交联后与透明质酸盐液相复合,干燥后制成。其制备方法使用了相对安全,低毒性残留的改性交联方式,显著的提高了其安全性。这种止血粉可通过淀粉改性交联后的预糊化或表面造孔,以及采用不同的干燥方式,灭菌方式调节其性能。并且,马铃薯淀粉与透明质酸钠的共混,充分利用了两种生物材料各自的优点,与市场现有产品相比具有出色的吸水性,粘附性,成凝胶性及防飘浮性,表现出了更好的使用性能。这种止血粉能够在体内完全降解,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效果确切,还可以进一步与其他止血材料复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出血被定义为血液从血管或心脏流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体外的现象。由于血液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过多的失血会危害患者健康乃至危及生命。虽然正常人的血液具有凝固功能,但创伤,疾病及手术等均会导致人体出血不止,从而必须借助一些止血手段,比如,使用恰当的止血材料。止血材料的发展始终是临床医学,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从古代的金疮药、蜂蜜、大麦到棉布、棉纱,再到新型的生物可吸收止血剂,止血材料产业处于快速发展中。作为应对战争,灾害及意外伤害所必备的医用耗材,新型止血材料的发展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特别是,有效地外科止血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临床用血量,所以,对于血源紧张的我国而言,新型局部止血材料的研制与生产一直都被各级政府鼓励,支持。
当前,我国的止血材料市场处于群雄逐鹿的混乱局面。材料类型上,传统的棉质材料依旧占领着一定份额,但新型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发展迅速,尤其在大、中型城市。可吸收止血材料生产商方面, 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的产品,如oxyeel,Surgicel和Arista止血粉等均在试探着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在开始探索与试制。市场上国产可吸收止血剂类型,主要包括纤维蛋白胶,氧化纤维素,α-氰基丙烯酸酯类,壳聚糖及海藻酸盐类多糖,止血明胶及胶原等,但均在止血效果,毒性与炎症反应及异源蛋白的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缺点。相比之下,以交联淀粉为基础构建的可吸收止血剂,因其止血效果优秀,可维持适宜的止血时间,并在之后完全降解,低免疫原性,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表现出了尤为良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国内市场上淀粉基止血剂的代表主要是美国生产的Arista微孔多聚糖止血粉。虽然其止血效果优秀,临床认可度高,但仍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Arista经表氯醇交联,可能在降解过程中释出潜在毒性物质;二是其微孔多聚糖颗粒吸水性尚差,在浓聚凝血因子,促进凝血过程上仍有改进余地;三是其粘着性不佳,易于漂浮且形成的凝胶不够牢固;另外,其价格昂贵,严重限制了在尚不富裕的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使用,更难于以之作为战略储备。因此,利用改进的技术路径,通过更安全有效的淀粉改性与交联技术,以恰当方法复合其他可降解生物材料以改善其使用性能,生产出能够替代,甚至优于的可吸收止血粉剂,并最终实现规模产业化,不仅能够有效的增进创伤治疗及临床手术的效果,节约用血,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效应,还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并且能够在体内完全降解的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虽然仍有争论,但大多数的研究文献认为,可吸收止血材料的止血作用主要依赖于以下途径:(1)机械压迫,机械填充及粘附对血管创口的封闭作用;(2)止血材料吸水,对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浓缩富集;(3)止血材料形成适宜的表面,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及后续凝血因子的释放等。因此,良好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应该具有适宜的颗粒大小及一定的粘滞度,能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栓子,以利于封闭血管创口;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以较好的浓缩与富集蛋白及细胞;应形成具有一定褶皱的表面,以利于血小板的黏附等。天然的马铃薯淀粉颗粒多呈规则或不规则的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其颗粒小,表面光滑。在常规止血的37℃左右的温度环境下,未经处理的淀粉颗粒吸水性差,粘滞度不佳,难于形成牢固的凝胶状栓子,并且,由于其表面淀粉分子结构紧密,也难于提供供血小板附着的表面。因此,在以之为基础构建止血材料时,应先对其进行改性与交联。
本发明中主要利用醋酸酐/已二酸-琥珀酸酐对马铃薯淀粉颗粒进行改性与交联,其具体的步骤包括:将一定量的高纯度马铃薯淀粉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在低于30℃的条件下匀速搅拌,配制20-40%的淀粉悬浮液;以2-4%的氢氧化钠调节悬浮液的pH值至9.0-10.0,活化处理1小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少于淀粉悬浮液10%体积的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按10:1至20:1比率配制),同时加入2-4%的氢氧化钠,保证反应体系的pH值维持于9.0-10.0;待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加完后,继续以氢氧化钠维持pH值于8.5-9.5,保持1小时;在体系中缓慢加入琥珀酸酐,至体系pH值不再发生变化为止。以2-4%的氢氧化钠中和反应体系中的过量酸,再以大量去离子水多次清洗,过滤。本发明中改性交联反应时间均应控制在不低于1小时,整个制备过程的温度应控制在25-39℃。
作为可吸收的止血材料,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必须遵循体内植入医疗器械在安全性与有效性上的要求。从安全性的角度而言,在保证淀粉原料来源安全的前提下,所用的改性交联剂必须低毒且低残留。本发明马铃薯淀粉颗粒改性交联中未使用可能具有潜在毒性的表氯醇等交联剂,而所用的醋酸酐/已二酸-琥珀酸酐交联剂与也可用于淀粉交联的三偏磷酸钠同属美国食品化学药典(FCC)规定可用于食品级交联淀粉生产的相对安全的交联剂。并且,与三偏磷酸钠导致的结合磷上升相比,醋酸酐/已二酸-琥珀酸酐本身很容易在碱中和及水洗过程中除去,残余的有机酸盐本身能够参与体内的生化反应过程,最终代谢产物无毒,保证了产物的安全性。经过醋酸酐/已二酸-琥珀酸酐改性与交联,在马铃薯淀粉分子上接上了乙酰基,增加了亲水性,并且,由于侧链乙酰化,在淀粉链状分子上接上了许多侧链,加大了链状分子局部空间位阻,促使链段的不规则卷曲,也利于水分子的进入。本发明中对于醋酸酐/已二酸-琥珀酸酐对马铃薯淀粉的改性交联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针对液相反应速度过快的问题,在酸酐使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各方面进行了优化,以保证反应效率。总之,本发明中改性交联过程增加了马铃薯淀粉颗粒的亲水性,降低了其糊化温度,增强了颗粒之间的联系,明显增加了其粘度。
虽然上述改性交联过程改善了马铃薯淀粉颗粒用于止血材料的使用性能,但是受限于其本身的性质,在吸水性,成凝胶性及抗漂浮性上仍有不足。与淀粉相比,一些其他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如透明质酸在这些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以之与马铃薯淀粉颗粒复合将可能有效的改善止血粉整体的性能,而透明质酸本身的安全性早已被诸多的文献所报道。
本发明中将已改性交联马铃薯淀粉颗粒与透明质酸钠共混,制备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的步骤如下:将已改性交联的马铃薯淀粉颗粒配制为10-40%的淀粉悬浊液,加入适量透明质酸钠,使透明质酸钠质量为反应体系总干重的0.1%-10.0%。以盐酸调节淀粉-透明质酸共混体系pH值至3.0-5.0,匀速搅拌体系不少于1小时,以氢氧化钠调节共混体系pH值至7.0-7.4后干燥,制粉,过筛获得止血粉成品。
因为其本身极强的吸水,保水性能,透明质酸的加入可以极大的增加止血粉的整体吸水性。此外,透明质酸极佳的成凝胶性能,可以有效的促进止血栓子的形成。作为细胞外基质,透明质酸本身并不存在于血管内皮之内,因此,透明质酸凝胶表面可能能够作为一种适宜表面促进血小板的贴附。并且,马铃薯淀粉颗粒悬浮于透明质酸胶体分子之间,可以很好的防止其飘浮。
在分子结构上,淀粉分子上有较多的羟基,经本发明的上述改性后,部分羟基将被连上乙酰基团;而透明质酸侧链上的羧基及乙酰氨基均是亲水基团。因此,在本发明中设计的pH可控的水性环境,能够促进二者的充分共混复合。这种充分共混带来的一个优势是:本发明中对后续的干燥制粉没有严苛的要求,无论是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或40-80℃烘干后再进行粉碎均能够提供具有较好使用性能的止血粉。事实上,这些不同的干燥方式能够提供微结构各有不同的粉体,最终提供在性能上稍有差别的成品,从而适用于不同的止血环境中的使用。尤其是,喷雾干燥与高于糊化温度下的烘干,均可能对粉体中的马铃薯淀粉进行了一定的预糊化,可进一步调节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能。同样,本发明的中的复合止血粉对于终产品的消毒方式也无特殊要求,无论是干热(比如121℃下的干热4小时),还是辐照(如钴60)均能够提供具有可靠灭菌效果的产品。即使透明质酸链段可能被辐照破坏,但最终止血效果由透明质酸与马铃薯淀粉共同提供,因此透明质酸平均分子量的下降也不会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
原料的预糊化与原料颗粒上的造孔是常用的提高淀粉颗粒粘滞度与吸水性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在本发明中的应用需经综合考虑。在改性与交联前的预糊化会导致淀粉分子的过度吸水膨胀以及平均分子量的显著下降,有可能会降低改性与交联试剂的作用效果;而造孔过程中多使用来自细菌或真菌的酶类,导致在体系中引入了异源蛋白质,增加了后期处理的成本,一旦未被除尽,甚至可能带来严重的组织反应,对产品的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当然,本发明并非完全排除这两种方法在制备过程中的使用。事实上,本发明中也提供了可能在制备过程中使用这两种方法的实例,比如:已经过改性与交联的马铃薯淀粉颗粒可先预糊化后再与透明质酸钠复合,具体的条件可包括将此马铃薯淀粉颗粒按20-40%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后于70℃下处理至少1小时,干燥,粉碎后再进行与透明质酸钠的复合;以及,在与透明质酸钠复合前,马铃薯淀粉可通过在其表面造孔,以增大其吸水性;具体的造孔条件可包括将马铃薯淀粉按20-40%的比例以去离子水配制为悬浊液后,于55℃下加入α淀粉酶后作用至少24小时。另外,在淀粉已与透明质酸钠共混复合后,以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值至7.0-7.4后可继续浸泡,并延长浸泡时间至不少于7天,以利用酯键的缓慢水解,调节悬浮于透明质酸分子中淀粉颗粒的表面结构,同样达到改善终产品使用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中的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因其无毒,可吸收,既可用于体表,又可用于深部出血的止血,并且,还可以作为主要成分加工成其他类型的止血装置进行使用,如止血袋,绷带等。在这种止血粉中再加入其他活性止血成分,比如钙离子,有止血作用的中药成分或凝血因子等,可能也能够提供更佳的效果。
本发明所公开的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相对安全,有效,低毒性残留的改性交联方式,显著的提高了马铃薯淀粉颗粒用于止血的适用性。并且,利用此改性交联淀粉与透明质酸钠进行共混复合,充分利用了两种生物材料各自的优点,最终产物能够在体内完全降解,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效果确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复合止血粉在家兔耳静脉止血试验中提供了较之医用纱布,云南白药及壳聚糖止血凝胶更好的止血效果。
本发明的特点及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如下:
国际上主要的马铃薯淀粉基止血装置,如Arista与Spherex止血粉,均使用以表氯醇为代表的交联剂,交联剂未除尽或可能的降解产物均具有潜在毒性,并且不涉及以淀粉与其他生物材料的复合使用。而本发明使用的醋酸酐/已二酸-琥珀酸酐改性交联剂是美国食品化学药典(FCC)规定的可用于食用级淀粉的相对较安全的交联剂之一,其反应后残留物可以方便的去除并且易于在体内降解排出。而本发明中使用透明质酸钠与马铃薯淀粉的复合可以有效改善诸如吸水性,成凝胶性等性能,提供更好的使用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51671.X,《一种复方微孔淀粉粉体止血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公开了一种使用马铃薯淀粉及甘薯淀粉复合构建止血粉剂的方法。与之相比,本发明在原料选择上,选择马铃薯淀粉与透明质酸的复合,不涉及甘薯淀粉。在制备工艺流程上,200910051671.X中的方法是将淀粉原料预糊化之后,酶解造孔,最后交联,制粉。而本发明则是先对高纯度淀粉原料进行改性交联,之后复合透明质酸钠后制粉。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上,可能会加入糊化与造孔的过程,但如上所述,其均在交联完成之后,并且是否选择这些处理过程,尚需根据预期用途的需要进行考虑。本发明中的延长浸泡时间以改善成品性能的处理方式也是200910051671.X申请中所没有的。
中国专利申请:200580026942.6,《包括透明质酸的止血组合物》中公开了一种以不同比例透明质酸为基础,添加凝血因子及其他生物可降解材料以构建止血材料的方法。但是,此专利申请所述的添加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并不包括淀粉,并且,其特别强调的制备方法是在110-120℃下的干热处理。而本发明中主要使用改性交联的马铃薯淀粉与透明质酸钠进行复合,并且也并不涉及使用干热处理作为产品制备中的步骤过程。
与上述专利或产品相比,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使用的醋酸酐/已二酸-琥珀酸酐改性交联剂在能够在获得良好使用性能的马铃薯淀粉的同时,避免潜在有毒物质的残留与生成,提供更佳的安全性。并且,透明质酸的加入,可以有效的改善单纯淀粉基止血粉的缺点,包括吸水性,成凝胶性及抗飘浮性等,提供更好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所使用的马铃薯淀粉价格低廉,改性交联过程简便易行,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比例可灵活选择,在提供不差于现有止血产品的使用性能的同时能够保证成本的可控,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的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放大倍数为500倍。
图2为本发明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的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放大倍数为5000倍。
图1中可见复合止血粉颗粒的直径约上百微米,其表面有丰富的沟槽。图2示:复合止血粉颗粒表面多处可见片状,层叠状的突起,可能是干燥后贴附于淀粉颗粒表面的透明质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取40g的高纯度马铃薯淀粉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在低于25℃的条件下匀速搅拌,配制40%的淀粉悬浮液,以2%的氢氧化钠调节悬浮液的pH值至9.0,活化处理1小时;匀速搅拌条件下缓慢在其中加入20ml的按20:1比率配制的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同时缓慢加入2%的氢氧化钠,保证反应体系的pH值维持于9.0,整个过程水浴控制温度不高于39℃;待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加完后,继续以氢氧化钠维持pH值于9.0,保持1小时;在体系中缓慢加入琥珀酸酐,至体系pH值不再发生变化为止,此过程控制在2小时左右完成。以2%的氢氧化钠中和反应体系中的过量酸,再以大量去离子水多次清洗,过滤。
将滤得的马铃薯淀粉颗粒以去离子水配制为20%的悬浮液。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已纯化透明质酸钠0.4g(体系总干重的约1%),继续搅拌至加入的透明质酸钠完全溶解。以1mol/L盐酸调节反应体系pH值至4.0,继续匀速搅拌6小时,再以2%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后置于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粉体。将所有粉体以180um孔径标准筛进行筛分,取过筛的部分,置121℃干热下24小时后于无菌条件下包装,制得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成品。
实施例2:
取40g的高纯度马铃薯淀粉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在低于30℃的条件下匀速搅拌,配制40%的淀粉悬浮液,以2%的氢氧化钠调节悬浮液的pH值至9.0,活化处理1小时;匀速搅拌条件下缓慢在其中加入20ml的按15:1比率配制的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同时缓慢加入2%的氢氧化钠,保证反应体系的pH值维持于9.0,整个过程水浴控制温度不高于39℃;待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加完后,继续以氢氧化钠维持pH值于9.0,保持1小时;在体系中缓慢加入琥珀酸酐,至体系pH值不再发生变化为止,此过程控制在1.5小时完成。以2%的氢氧化钠中和反应体系中的过量酸,再以大量去离子水清洗,过滤后再次以去离子水配制成40%的悬浊液,于70℃下处理2小时;将已糊化的淀粉于80℃下烤干,粉碎。
粉碎后的淀粉颗粒以去离子水配制为20%的悬浮液。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已纯化透明质酸钠0.2g(体系总干重的约0.5%),继续搅拌至加入的透明质酸钠完全溶解。以1mol/L盐酸调节反应体系pH值至4.0,继续匀速搅拌6小时,再以2%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后置于80℃下烤干,再次粉碎后筛分,将过筛的粉体包装后以钴60进行辐照灭菌,获得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成品。
实施例3:
取40g的高纯度马铃薯淀粉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在低于30℃的条件下匀速搅拌,配制40%的淀粉悬浮液,以2%的氢氧化钠调节悬浮液的pH值至9.5,活化处理1小时;匀速搅拌条件下缓慢在其中加入20ml的按20:1比率配制的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同时缓慢加入2%的氢氧化钠,保证反应体系的pH值维持于9.5,整个过程水浴控制温度不高于35℃;待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加完后,继续以氢氧化钠维持pH值于9.0,保持1小时;在体系中缓慢加入琥珀酸酐,至体系pH值不再发生变化为止,此过程控制在2小时完成。以2%的氢氧化钠中和反应体系中的过量酸,再以大量去离子水多次清洗,过滤。
将滤得的马铃薯淀粉颗粒以去离子水配制为20%的悬浮液。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已纯化透明质酸钠0.4g(体系总干重的约1%),继续搅拌至加入的透明质酸钠完全溶解。以1mol/L盐酸调节反应体系pH值至4.0,继续匀速搅拌6小时。以2%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后加入0.2%的氯化钙,匀速搅拌7天后置于70℃下烤干,粉碎。将所有粉体以180um孔径标准筛进行筛分,取过筛的部分,置121℃干热下24小时后于无菌条件下包装,制得复合止血粉成品。
实施例4:
取40g的高纯度马铃薯淀粉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在低于30℃的条件下匀速搅拌,配制40%的淀粉悬浮液,以2%的氢氧化钠调节悬浮液的pH值至9.0,活化处理1小时;匀速搅拌条件下缓慢在其中加入20ml的按20:1比率配制的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同时缓慢加入2%的氢氧化钠,保证反应体系的pH值维持于9.0,整个过程水浴控制温度不高于39℃;待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加完后,继续以氢氧化钠维持pH值于9.0,保持1小时;在体系中缓慢加入琥珀酸酐,至体系pH值不再发生变化为止,此过程控制在2小时完成。以2%的氢氧化钠中和反应体系中的过量酸,再以大量去离子水多次清洗,过滤。
将滤得的马铃薯淀粉颗粒以去离子水配制为20%的悬浮液。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已纯化透明质酸钠0.4g(体系总干重的约1%),继续搅拌至加入的透明质酸钠完全溶解。以1mol/L盐酸调节反应体系pH值至4.0,继续匀速搅拌6小时,再以2%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将所获得粉体以180um孔径标准筛进行筛分,取过筛的部分,置121℃干热下24小时后于无菌条件下装入棉质小袋内,加装外包装,制得复合止血袋成品,用于外伤止血。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几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马铃薯淀粉的改性与交联:将一定量的高纯度马铃薯淀粉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在低于30℃的条件下匀速搅拌,配制20-40%的淀粉悬浮液;以2-4%的氢氧化钠调节悬浮液的pH值至9.0-10.0,活化处理1小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少于淀粉悬浮液10%体积的按10:1至20:1比率配制的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同时加入2-4%的氢氧化钠,保证反应体系的pH值维持于9.0-10.0;待醋酸酐/已二酸混合液加完后,继续以氢氧化钠维持pH值于8.5-9.5,保持1小时;在体系中缓慢加入琥珀酸酐,至体系pH值不再发生变化为止,以2-4%的氢氧化钠中和反应体系中的过量酸,再以大量去离子水多次清洗,过滤;
(2) 马铃薯淀粉与透明质酸钠的液相复合:将(1)中获得的马铃薯淀粉颗粒配制为10-40%的淀粉悬浊液,加入适量透明质酸,使透明质酸质量为反应体系总干重的0.1%-10.0%;以盐酸调节淀粉-透明质酸共混体系pH值至3.0-5.0,匀速搅拌体系不少于1小时,以氢氧化钠调节共混体系pH值至7.0-7.4后干燥,制粉,过筛获得止血粉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马铃薯淀粉的改性与交联过程反应时间均应控制在不少于1小时;整个制备过程的温度应控制在25-3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淀粉-透明质酸液相复合后干燥制粉的方式是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或40-80℃烘干后再进行粉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灭菌方式是辐照或干热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中的马铃薯淀粉颗粒按20-40%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后于70℃下处理至少1小时进行预糊化,干燥,粉碎后再进行与透明质酸的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与透明质酸钠复合前,将马铃薯淀粉按20-40%的比例以去离子水配制为悬浊液后,于55℃下加入α淀粉酶后作用至少24小时,以在其表面造孔,增大吸水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马铃薯淀粉与透明质酸钠共混复合后,以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值至7.0-7.4后继续浸泡,并延长浸泡时间至不少于7天后再进行干燥制粉。
CN201110316690.8A 2011-10-19 2011-10-19 一种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055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6690.8A CN103055343B (zh) 2011-10-19 2011-10-19 一种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6690.8A CN103055343B (zh) 2011-10-19 2011-10-19 一种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5343A CN103055343A (zh) 2013-04-24
CN103055343B true CN103055343B (zh) 2014-07-30

Family

ID=48098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6690.8A Active CN103055343B (zh) 2011-10-19 2011-10-19 一种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53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4486A (zh) * 2013-09-03 2015-01-14 江西丽华鑫朗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酸钠复合生物降解的止血粉
CN104208091B (zh) * 2014-09-28 2016-08-24 沈丽青 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4571A (zh) * 2014-11-19 2015-04-01 重庆联佰博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淀粉复合多糖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348A (zh) * 2014-11-28 2015-08-05 杨子中 一种用于临床手术中止血用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5107006B (zh) * 2015-07-24 2018-02-16 成都仁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淀粉基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98833B (zh) * 2018-12-12 2021-05-28 济南格莱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可吸收多聚糖复合材料及其用途
CN112773928B (zh) * 2021-01-05 2021-09-21 珠海原妙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淀粉基蓬松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272434A (zh) * 2021-03-16 2022-04-05 卫纳塞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的医用冷敷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3043A1 (en) * 2002-06-14 2004-12-02 Mccarthy Simon J, Wound dressing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vere, life-threatening bleeding
CN101001649A (zh) * 2004-07-09 2007-07-18 弗罗桑公司 包括透明质酸的止血组合物
CN101485897A (zh) * 2008-01-14 2009-07-22 纪欣 生物相容性止血、防粘连、促愈合、外科封闭的变性淀粉材料
CN101632685A (zh) * 2009-08-05 2010-01-27 中国海洋大学 含有羧基的醛改性多糖在制备药物和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CN101785873A (zh) * 2009-01-23 2010-07-28 纪欣 生物相容性止血及促进骨愈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3043A1 (en) * 2002-06-14 2004-12-02 Mccarthy Simon J, Wound dressing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vere, life-threatening bleeding
CN101001649A (zh) * 2004-07-09 2007-07-18 弗罗桑公司 包括透明质酸的止血组合物
CN101485897A (zh) * 2008-01-14 2009-07-22 纪欣 生物相容性止血、防粘连、促愈合、外科封闭的变性淀粉材料
CN101785873A (zh) * 2009-01-23 2010-07-28 纪欣 生物相容性止血及促进骨愈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2685A (zh) * 2009-08-05 2010-01-27 中国海洋大学 含有羧基的醛改性多糖在制备药物和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青山.可吸收止血膜预防屈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2011,(第4期), *
牛雯,等.淀粉型可吸收多聚糖止血粉预防大鼠术后肠粘连.《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第13卷(第12期),2287-229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5343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5343B (zh) 一种马铃薯淀粉-透明质酸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100830A1 (en) Starch-based hemostatic powd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Li et al. Preparation and the hemostatic property study of porous gelatin microsphere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CN101224310B (zh) 一种载有抗菌药物纳米微粒的医用创伤敷料
EP1981511B1 (en) Hemostatic material
CN101574539B (zh) 一种明胶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9123B (zh) 利用植物淀粉经交叉乳化制备术中止血材料的方法
Jing et al. Marine polysaccharides: Green and recyclable resources as wound dressings
Martina et al. Oxycellulose: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in relation to its pharmaceutical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US20140010887A1 (en) Modified starch material of biocompatible hemostasis
IL193640A (en) Biodegradable foam
CN103483625A (zh) 可吸收降解的多用途生物相容性材料
CN111870732B (zh) 一种可诱导组织再生修复的止血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106487B1 (ko) 이중 가교구조의 생체친화성 지혈제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620824A (zh) 一种高效抗菌复合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
CN107412843B (zh) 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淀粉基微孔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98833B (zh) 一种医用可吸收多聚糖复合材料及其用途
CN106975098B (zh) 一种复合多糖止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823699A (zh) 止血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0223A (zh) 一种基于壳聚糖、胶原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107006B (zh) 一种可降解淀粉基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50815A (zh) 一种微孔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Zhou et al.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emostatic Hydrogels
CN105233326A (zh) 一种可吸收的微孔真空多聚糖微粒球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6822986B (zh) 一种壳聚糖-琼胶低聚糖多孔球珠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5

Address after: 611130 No. 188, West Section of Kexing Road, Chengdu Cross-Stra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rk, Wenjiang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Santa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No. 6-14, No. 30, Jiurucun,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Sichuan Santa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Yuan T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