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3197A - 控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3197A
CN103053197A CN2012800022921A CN201280002292A CN103053197A CN 103053197 A CN103053197 A CN 103053197A CN 2012800022921 A CN2012800022921 A CN 2012800022921A CN 201280002292 A CN201280002292 A CN 201280002292A CN 103053197 A CN103053197 A CN 103053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uring
active period
fram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22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3197B (zh
Inventor
浮田阳介
中江宏典
林野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lvingpeak Venture Cap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53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3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3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31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省电无线网络中实现低延迟化的控制站装置(200),具备生成第1种类数据的通常数据生成部(202);生成与第1种类不同的第2种类数据的优先数据生成部(204);决定激活期间长度的决定部(206);生成包含与决定的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的报告信号的信标生成部(208);以及对每个帧发送报告信号的发送部(210),决定部(206)在优先数据生成部(204)生成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决定相比未生成的情况缩短了的激活期间长度,在因该缩短而变为非激活期间的期间内,设定用于发送第2种类数据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发送部(210)在优先数据期间将所述第2种类数据发送给终端装置。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关注基于以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15标准为代表的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或传感器网络等低功耗的无线装置的无线网络。
以前,作为用于避免数据包冲突的技术,例如公开了专利文献1。根据该技术,相当于控制装置的连接装置根据发送的数据,生成基准时钟及定时。因此,能避免控制装置使用的TDMA时隙与其他控制装置重合。结果,能避免连接于控制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的数量增加时的数据包冲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3265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为规定数量以上的情况下,存在传送延迟反而会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种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省电无线网络中实现低延迟化的控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方式的控制装置具备:生成第1种类数据的通常数据生成部;生成与所述第1种类不同的第2种类数据的优先数据生成部;决定激活期间长度的决定部,该激活期间是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期间,是该帧中用于与终端装置通信的期间;生成报告信号的信号生成部,所述报告信息包含与决定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和利用与所述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在每个所述帧将所述报告信号发送到所述终端装置、并在所述激活期间中发送所述第1种类数据的发送部,所述决定部在所述优先数据生成部生成了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决定与所述优先数据生成部未生成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相比缩短了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在因该缩短而变为非所述激活期间的期间内,设定用于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所述发送部在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将所述第2种类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
另外,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这种控制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来实现。例如,还能作为使控制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中包含的特征部件步骤化的、控制装置执行的通信方法及通信终端装置执行的通信方法来实现。另外,也能作为使计算机执行这种特征步骤的程序来实现。另外,不用说,这种程序能经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等记录介质及因特网等传送媒体流通。
并且,本发明能作为实现这种控制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LSI)来实现,或作为包含这种控制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来实现。
发明效果
以上,根据本发明,能提供在省电无线网络中能实现低延迟化的控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等。从而,在期望通信装置整体的节电性能提高的今天,本发明的实用价值极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2是说明涉及实施方式1及2的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重复的单位时间、即帧的细节的图。
图3是表示涉及实施方式1的控制站装置的功能块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涉及实施方式1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功能块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涉及实施方式1的从控制站装置向通信终端装置发送优先数据时的帧中包含的期间的构成的图。
图6是表示涉及实施方式1的控制站装置进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涉及实施方式1的控制站装置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向涉及实施方式1的控制站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具有的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供给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的概念图。
图10是对每个信道说明涉及实施方式2的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进行的无线通信中的重复的单位时间、即帧的细节的第1图。
图11是对每个信道说明涉及实施方式2的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进行的无线通信中的重复的单位时间、即帧的细节的第2图。
图12是表示涉及实施方式2的控制站装置的功能块的构成的图。
图13是表示涉及实施方式2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功能块的构成的图。
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2中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期间的细节的第1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对每个信道分配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说明实施方式2中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期间的细节的第2图。
图17是表示向图16所示的控制站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各自具有的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供给状态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对每个信道分配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另一例的图。
图19是说明涉及实施方式2的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期间的细节的第3图。
图20是表示涉及实施方式2的选择部及决定部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作为第1信道包含3个以上信道时的选择部及决定部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实现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1及2的控制站装置等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23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关联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要图。
图24是说明因数据包冲突而产生的数据通信的延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构成本发明基础的见解)
本发明者发现关于「背景技术」栏中记载的控制装置等会产生以下问题。
图23中示出基于低功耗无线装置的无线网络的一例。图23中,无线通信系统1000由控制站装置1001与通信终端装置1002~1004构成。后面,也将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统称为无线装置。另外,也将控制站装置称为控制装置。
控制站装置1001对通信终端装置1002~1004周期性地广播包含主要用于取得通信定时同步的控制信息的信标。通信终端装置1002~1004根据该信标中包含的控制信息,与控制站装置1001通信。
控制站装置与多个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访问控制方式能使用各种方式。例如,能使用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等访问控制方式。
无线通信系统1000在省电性能上具有特征。具体地,在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进行的无线通信中的通信的重复单位中,设定了称为激活期间的更细的期间。这里,所谓激活期间是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用于收发数据的期间。控制站装置在激活期间以外能将实现通信功能的模块的电源断开。另外,通信终端装置即便在激活期间,若没有通信预定,则也能将实现通信功能的模块的电源断开。并且,控制站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一旦在将电源断开后,能利用信标中包含的信息了解应将电源接通的定时。结果,无线装置能在不必通信的时间将通信功能的电源断开,能减小无线网络整体消耗的电力。
这种省电无线网络中有时除省电性能外,还要求实现低延迟化。例如,是将用于截峰(ピ°-クカット,peakcut)控制的控制信号从控制装置发送到通信终端装置的情况。所谓截峰控制是指将需要方消耗的电力峰值控制为事先确定的值以下。例如,考虑需要方消耗的电力总量达到超过事先确定的值的之前状态的情况。在该状态下,在新的电气制品的电源变为接通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暂时降低消耗电力的某一电气制品的功耗来抑制功耗峰值的处理。具体地,考虑控制装置例如向作为空调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用于指示进行截峰控制的控制信号。
若该控制信号的传送延迟大,则不能在适当的定时进行截峰控制。此时,会产生功耗的峰值会超过事先协定的值的情况。结果,产生例如向需要方收取加价的电费等不利情况。因此,必需在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低延迟化。
这里,无线网络中产生延迟的主要原因中可以举出例如图24所示的数据包冲突。该图中,发生截峰控制用控制信号,截峰控制用控制信号发生后必需在100ms以内从控制站装置发送到通信终端装置。但是,有时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收发的其他通信数据的数据包与截峰控制用控制信号的数据包会冲突。结果,产生即便重复再送也无法在100ms以内从控制站装置向通信终端装置发送截峰控制用的控制信号的状态。
以前,作为用于避免数据包冲突的技术,例如公开了专利文献1。根据该技术,相当于控制站装置的连接装置根据所发送的数据,生成基准时钟及定时。因此,能够避免控制站装置使用的TDMA时隙与其他控制站装置重合。结果,能避免连接于控制站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的数据包的冲突。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随着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增加,TDMA的时隙周期被决定得更长。因此,在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为规定数量以上的情况下,存在传送延迟反而增加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种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省电无线网络中实现低延迟化的控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方式的控制装置具备:生成第1种类数据的通常数据生成部;生成与所述第1种类不同的第2种类数据的优先数据生成部;决定激活期间长度的决定部,该激活期间是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期间,是该帧中用于与终端装置通信的期间;生成报告信号的信号生成部,所述报告信息包含与决定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和利用与所述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在每个所述帧将所述报告信号发送到所述终端装置、并在所述激活期间中发送所述第1种类数据的发送部,所述决定部在所述优先数据生成部生成了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决定与所述优先数据生成部未生成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相比缩短了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在因该缩短而变为非所述激活期间的期间内,设定用于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所述发送部在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将所述第2种类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
根据该构成,控制装置在生成了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缩短激活期间,以使事前确定的优先数据期间与激活期间不重合。这里,要求在优先数据期间中除控制装置外进行接收处理。因此,在优先数据期间控制装置发送了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减少该第2种类数据与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第1种类数据冲突的可能性。由此,能在发送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实现低延迟化。
例如,也可所述信号生成部生成第1报告信号,该第1报告信号包含与由所述决定部决定缩短后的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所述发送部将所述第1种类数据在所述激活期间发送,并发送所述第1报告信号,并在发送了所述第1报告信号的帧以后的帧中包含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
据此,发送部能在不与激活期间重合的优先数据期间发送第2种类数据。结果,能进一步减少第2种类数据与其他数据冲突的可能性。
例如,也可所述帧包含所述激活期间、及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之间不对所述第1种类数据进行无线通信的期间即非激活期间,所述决定部决定在同一帧中包含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之前,将所述激活期间长度较作为所述激活期间长度而事先确定的长度缩短,以便包含事先确定的时间以上的所述非激活期间。
据此,即便在优先数据期间稍前的规定期间,发送第2种类数据以外数据的可能性也減少。因此,能在优先数据期间进一步减少第2种类数据与其他数据冲突的可能性。
例如,也可所述发送部在生成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帧的下一帧中发送所述第1报告信号,在与发送所述第1报告信号的帧相同的帧中包含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
例如,也可在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中,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始终为接收状态。
据此,在优先数据期间中,不从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第1种类数据。因此,在控制装置发送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能避免第1种类数据与第2种类数据冲突。
例如,也可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包含多个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还具备将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路径分割成多个第1信道,向多个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分别分配所述多个第1信道中的至少1个的信道设定部;和选择所述多个第1信道中、所分配的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较少的信道作为对象信道的选择部,所述多个第1信道分别包含多个所述帧,作为使用了该信道的所述无线通信中的重复单位时间,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与所述多个第1信道各自中包含的所述多个帧的每个对应而事先确定,所述信号生成部在所述多个第1信道各自中包含的所述多个帧的每个中,生成所述报告信号,所述报告信号包含与该帧中包含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所述发送部在所述多个第1信道各自中包含的所述多个帧的每个中,在该第1信道发送所述报告信号,所述决定部在所述优先数据生成部生成了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将作为所述对象信道中包含的所述多个帧中的至少1个的、第1帧中包含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决定为,较作为所述激活期间长度而事先确定的长度缩短,以便与和该第1帧对应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不重合。
据此,在将通信路径分割成多个信道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参照分配给各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之后,缩短所分配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较少的信道的激活期间。结果,能一边抑制在缩短了激活期间的情况下对无线通信系统造成的影响,一边实现发送第2种类数据时的低延迟化。
例如,也可所述信道设定部在频域中将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路径分割成所述多个第1信道、和与所述多个第1信道不同的信道即作为用于收发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信道的第2信道,向所述多个通信终端装置分别分配所述多个第1信道中的至少1个与所述第2信道,所述多个通信终端装置在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中在所述第2信道为接收状态。
据此,通过设置进行第2种类数据收发的专用信道,无论其他信道数量如何,均能以较少的延迟时间进行第2种类数据的收发。
例如,也可所述信号生成部生成第2报告信号,该第2报告信号是包含与由所述决定部决定缩短后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的报告信号,所述发送部在所述第1帧发送所述第2报告信号,在与该第1帧建立了对应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在所述第2信道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
例如,也可所述选择部通过参照作为所述第2种类数据被所述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前允许的延迟时间而事先确定的延迟允许值,在所述多个第1信道中包含的所述多个帧各自中、在与该帧建立了对应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了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判定该第2种类数据的延迟时间是否不足所述延迟允许值,从包含判定为不足所述延迟允许值的帧的所述第1信道中,选择分配给该第1信道的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较少的信道,作为所述对象信道。
据此,选择部根据每个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与对第2种类数据设定的延迟允许值,决定用于发送第2种类数据而应缩短的激活期间。结果,能在将对第1种类数据的收发造成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的同时,进行第2种类数据的收发,以满足对第2种类数据设定的延迟允许值。
涉及本发明一方式的通信终端装置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在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激活期间中,在控制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无线通信第1种类数据,具备: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报告信号的接收部,该报告信号包含对应于所述帧中包含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的信息;以及当与接收到的所述报告信号对应的所述激活期间、和作为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应接收的期间而在每个所述帧事先确定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在同一帧中不重合的情况下,在该优先数据期间使所述接收部接收的控制部。
根据该构成,在事先确定的优先数据期间与激活期间不重合的情况下,通信终端装置具备的接收部在优先数据期间的至少一部分中等待也许从控制装置发送的第2种类数据。结果,在控制装置发送了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减少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第1种类数据与第2种类数据冲突的可能性。由此,在通信终端装置接收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能实现低延迟化。
例如,也可通信终端装置还具备信道设定部,在频域中将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路径分割成用于无线通信所述第1种类数据的信道即第1信道、和用于接收与所述第1种类数据不同的第2种类数据的第2信道,在所述激活期间中,将所述接收部使用的频率设定给所述第1信道,在同一帧中在与所述激活期间不重合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中,将所述接收部使用的频率设定给所述第2信道,上述第1信道是作为使用了该信道的所述无线通信中的重复单位时间而包含多个帧的信道。
据此,在优先数据期间与激活期间不重合的情况下,通信终端装置具备的接收部在每个优先数据期间,在作为用于收发第2种类数据的专用信道的第2信道中等待也许从控制装置发送的第2种类数据。结果,即便在将通信路径分割为多个信道的情况下,也能无论信道数量如何,均以较少的延迟时间进行第2种类数据的收发。
涉及本发明一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控制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
根据该构成,在控制装置发送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能减少因第2种类数据与第1种类数据冲突而在控制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中第2种类数据延迟的可能性。
另外,这些全部或具体的方式也可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实现,或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实现。
以下,用附图来详细说明涉及本发明一方式的控制装置等。
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本发明的一具体例。以下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不打算限定本发明。另外,以下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构成要素来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说明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0具有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a~300e。后面,也将通信终端装置300a~300e统称为通信终端装置300。控制站装置200也称为控制装置。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由网络150连接。网络150例如是依照IEEE802.15标准的无线网络。
控制站装置200例如定期取得通信终端装置300分别消耗或发电的电力数据等。更具体地,控制站装置200从作为太阳光发电系统的通信终端装置300a取得表示由太阳光发电而发出的电力的数据。另外,从作为电源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300b取得表示蓄电池的充放电量的数据。另外,从作为家电设备的通信终端装置300c~300e取得表示各个家电设备消耗的功耗的数据。
在这种表示功耗等的数据通信中,低延迟化并不那么必要。以后,将不必低延迟化的数据种类称为第1种类数据或通常数据。
另一方面,控制站装置200根据从各通信终端装置300取得的信息,进行例如家电设备的截峰控制等。为了截峰控制,从控制站装置200发送到通信终端装置300的控制信号是强烈要求实现低延迟化的种类的控制信号。后面,与通常数据相比,将更强烈期望低延迟化的数据种类称为第2种类数据或优先数据。
无线通信系统100中,通常数据及优先数据在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之间重复无线通信。
下面,参照图2来详细说明这种无线通信的重复的单位时间。
图2是说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之间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重复的单位时间、即帧的细节的图。
参照图2(A),各帧中包含5个种类的期间。是信标周期、信标期间、激活期间、非激活期间、优先数据期间。
信标周期是1帧的长度。帧由于被从控制站装置200向通信终端装置300广播的报告信号(以后也称为信标)区分,所以设从接收信标起至接收下一信标为止的时间为信标周期。另外,信标中包含与发送下一信标的信标期间对应的信息。因此,通信终端装置300能根据信标中包含的信息,针对每个帧知道信标周期。
信标期间是发送信标的期间。信标期间中,全部通信终端装置300为接收状态。
激活期间是用于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之间收发通常数据的期间。例如,若信标包含表示从该信标开始的帧的激活期间长度的信息,则通信终端装置300能针对每个帧取得激活期间长度。
非激活期间是信标周期中、信标期间、激活期间、及后述的优先数据期间以外的期间。具体地,是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之间不进行无线通信的期间。因此,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也可在非激活期间使通信功能断开。
优先数据期间是用于从控制站装置200向通信终端装置300发送优先数据的期间。全部通信终端装置300在优先数据期间需要进行接收处理。另外,在优先数据期间中,通信终端装置300最好在事先确定的期间以上为接收状态。据此,在优先数据期间进行数据发送的通信装置的数量減少。因此,当控制站装置200发送包含优先数据的数据包时,从通信终端装置300发送的数据包与包含优先数据的数据包冲突的可能性降低。因此,优先数据中能实现无线通信中的低延迟化。更优选的是,在优先数据期间之间,全部通信终端装置300也可始终为接收状态。这是因为,由于不存在发送与从控制站装置200发送的数据包冲突的数据包的通信装置,所以能更可靠地实现低延迟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先数据期间在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之间事先确定。但是,也可通过控制站装置200将表示优先数据期间的信息包含在信标中发送给通信终端装置300,从而在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之间共享。
另外,如图2(A)所示,激活期间与非激活期间在信标周期中被排他地设定。但是,信标期间及优先数据期间分别与激活期间及非激活期间不存在排他关系。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标期间包含在激活期间中。但是,帧中包含的激活期间与非激活期间哪个在先均可。因此,在帧中非激活期间先于激活期间设定的情况下,信标期间包含在非激活期间中。
另外,优先数据期间重合于激活期间或非激活期间的至少一方。图2(A)表示优先数据期间重合于激活期间的情况。另一方面,图2(B)表示优先数据期间不重合于激活期间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信标准上,在优先数据期间与激活期间重合的情况下,将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重合的期间处理为激活期间。因此,在图2(A)所示的情况下,未必要求通信终端装置300在优先数据期间接收。另一方面,在优先数据期间与非激活期间重合的情况下,将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重合的期间处理为优先数据期间。因此,在图2(B)所示的情况下,要求通信终端装置300在优先数据期间接收。
下面,参照图3来说明以这种帧单位进行无线通信的控制站装置的构成。
图3是表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200的功能块的构成的图。
如图3所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200具备通常数据生成部202、优先数据生成部204、决定部206、信标生成部208、发送部210与选择部212。另外,信标生成部208相当于信号生成部。
控制站装置200是如下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控制站装置,在作为重复的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激活期间中,在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之间无线通信第1种类数据。
通常数据生成部202生成第1种类数据。例如再次参照图1,为了将从通信终端装置300a取得的表示发电量的信息的过去1个月的履历提示给用户,生成发送到作为电视的通信终端装置300e的数据等。
优先数据生成部204生成与第1种类不同的第2种类数据。例如,在从与控制站装置200有线连接的分电盘(未图示)接受到截峰指示的情况下,优先数据生成部204生成用于强制降低作为空调的通信终端装置300d的输出的控制信号等,作为第2种类数据。
决定部206按每个帧决定激活期间长度。具体而言,决定部206在优先数据生成部204生成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将激活期间长度决定为较作为激活期间长度而事先确定的长度缩短,以便(1)激活期间与(2)作为通信终端装置300应接收的期间、按每个帧事先确定的期间、即作为控制站装置200用于发送第2种类数据的期间的优先数据期间,在同一帧不重合。更优选的是,决定部206也可在同一帧中包含的优先数据期间之前,将激活期间长度决定为较作为激活期间长度而事先确定的长度缩短,以便包含事先确定的时间以上的非激活期间。
另外,在通常数据生成部202生成第1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决定部206将激活期间长度决定成例如事先确定的激活期间长度的既定值。
信标生成部208生成包含与决定的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的报告信号,即信标。另外,信标生成部208除激活期间长度外,例如也可包含发送下一信标的信标期间、激活期间的开始时刻等。另外,也可包含表示优先数据期间的信息。
发送部210是按每个帧发送信标的通信接口。具体地,发送部210在激活期间发送第1种类数据。另外,发送包含与由决定部206决定缩短的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的信标,即第1信标。还在发送第1信标的帧以后的帧中包含的优先数据期间发送第2种类数据。
更优选的是,发送部210也可在生成第2种类数据的帧的下一帧中发送第1信标。之后,也可在与发送第1信标的帧相同的帧中包含的优先数据期间发送第2种类数据。
作为发送部210的具体的安装,若是无线通信接口,则能使用任意通信接口。例如,可考虑IEEE802.15.4用的通信接口、无线LAN用的通信接口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标的发送作为向全部通信终端装置300的广播进行。
选择部212从多个帧中选择应发送优先数据的帧。例如,在与通信终端装置300的无线通信中的电波强度暂时变弱的情况下,只要生成的优先数据允许的延迟时间有余裕,也可选择延迟发送优先数据的帧。另外,在生成多个优先数据的情况下,也可选择帧,以便更早发送允许的延迟时间更短的优先数据。
无线通信系统100也可不具备选择部212。例如,无线通信系统100通过尽可能早地发送优先数据,也能实现同样的发明效果。
下面,参照图4,说明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构成。
图4是表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功能块的构成的图。
如图4所示,通信终端装置300具备接收部302、控制部304、优先数据处理部306、通常数据处理部308与信标解析部310。
通信终端装置300是如下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通信终端装置,在作为多个期间的每个的帧中包含的激活期间中,在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之间无线通信第1种类数据。
接收部302是从控制站装置200接收信标的通信接口。具体地,考虑使用与控制站装置200具备的发送部210相同的通信接口。
在与接收到的信标对应的激活期间、和作为通信终端装置300应接收的期间而按每个帧事先确定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在同一帧中不重合的情况下,控制部304在该优先数据期间使接收部302接收。更优选的是,控制部304在该优先数据期间之间始终设接收部302为接收状态。
优先数据处理部306执行基于接收到的优先数据表示的指示的处理。例如,在优先数据是上述截峰控制用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优先数据处理部306进行抑制通信终端装置300使用的耗电量的处理。
通常数据处理部308执行基于接收到的通常数据表示的指示的处理。例如,在通常数据是指示向控制站装置200发送通信终端装置300的耗电量的指令的情况下,通常数据处理部308取得规定期间中的耗电量并发送到控制站装置200。
信标解析部310通过解析信标中包含的信息,按每个帧取得信标周期的长度及激活期间的终止时刻等。
通信终端装置300也可不具备优先数据处理部306、通常数据处理部308、及信标解析部310。
例如,优先数据的处理也可由作为通信终端装置300的外部装置的数据处理装置(未图示)进行。同样地,通常数据的处理也可由作为通信终端装置300的外部装置的数据处理装置(未图示)进行。另外,作为通信终端装置300的外部装置的解析装置(未图示)也可解析信标,将结果发送给通信终端装置300。
因此,通信终端装置300即便不具备优先数据处理部306、通常数据处理部308、及信标解析部310,也可实现同样的发明效果。
下面,说明发送优先数据时的处理的概要。
图5表示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200向通信终端装置300发送优先数据时的帧中包含的期间的构成。为了说明,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各自中将图5所示的2个帧中的左侧帧称为第1帧,将右侧帧称为第2帧。
首先,参照图5(A),使在第1帧的最后,控制站装置200生成优先数据。如上所述,因为优先数据中设有延迟允许值,所以应在产生数据包冲突的可能性低的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但是,在第1帧中,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之间同步的激活期间与优先数据期间完全重合。图5(A)及(B)所示的第1帧由于通信终端装置300在优先数据期间也能将通信功能设为断开,所以具有能实现省电性能的优点。
相反,控制站装置200将第2帧的激活期间决定为较第1帧的激活期间缩短,以便不与优先数据期间重合。之后,在第2帧的最初发送指定了决定的激活期间长度的信标。结果,图5(A)所示的控制站装置200的第2帧的激活期间、及图5(B)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第2帧的激活期间的任一个均较第1帧的激活期间缩短。由此,在第2帧中,无优先数据期间与激活期间重合的部分。结果,出现重合于激活期间的优先数据期间。
图5(A)及(B)所示的第2帧通过在出现的优先数据期间控制站装置200发送优先数据,具有能实现通信的低延迟化的优点。另外,因为激活期间及优先数据期间以外能将通信功能设为断开,所以也能实现省电性能。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通过如此动态区分使用图5(A)及(B)所示的第1帧与第2帧,能实现省电性能与通信低延迟化的兼顾。
下面,说明控制站装置200的处理的流程。
图6是表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200进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优先数据生成部204判断有无应生成的优先数据(S202)。这里,在判断为无应生成的优先数据的情况下(S202为否),信标生成部208生成包含事先确定的长度的激活期间的信标。之后,发送部210发送生成的信标(S204)。
另一方面,优先数据生成部204在判断为存在应生成的优先数据的情况下(S202为是),生成优先数据。之后,决定部206决定为缩短激活期间长度,以便不与优先数据期间重合(S206)。
接着,信标生成部208生成指定了决定的激活期间长度的信标。之后,发送部210发送生成的信标(S208)。
优选的是,控制站装置200必需在优先数据期间发送生成的优先数据。假设即便在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优先数据中的部分优先数据、在激活期间发送其他优先数据的情况下,与在激活期间发送全部优先数据的情况相比,也实现低延迟化。但是,这是因为必需在优先数据期间发送生成的优先数据能进一步推进低延迟化。参照图7说明此时的控制站装置200进行的处理流程。
图7是表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200进行的处理流程的第2流程图。对与图6相同的处理附加相同符号,省略详细说明。
在图7所示的步骤S210中,发送部210在缩短激活期间后的优先数据期间发送生成的优先数据。具体地,优选的是发送部210在与缩短激活期间的帧相同的帧中包含的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优先数据。这是因为由此能更可靠地实现优先数据发送时的低延迟化。
下面,参照图8,更详细地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省电性能。
图8是表示向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具有的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供给状态的一例的图。图8中示出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各自中的唤醒及睡眠2个状态。所谓唤醒状态是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接通的状态。所谓睡眠状态是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断开的状态。
在判断为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需要分别执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必需设为接通,变为唤醒状态。例如在信标期间,控制站装置200为了发送信标,设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为接通,变为唤醒状态。另外,在信标期间,通信终端装置300为了接收信标,设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为接通,变为唤醒状态。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不必分别执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设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为断开,变为睡眠状态。例如,根据信标中包含的信息知道发送了目的地为自己的通常数据的通信终端装置300设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为接通,变为唤醒状态。但是,此外的通信终端装置300能够将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设为断开,变为睡眠状态。另外,在非激活期间中等,无通信预定的控制站装置200能将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设为断开,变为睡眠状态。即,不进行无线通信的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能在可以将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设为断开的期间变为睡眠状态。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各自即便在不必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未必变为将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设为断开的睡眠状态。图8中示出除了必需是唤醒状态的期间以外变为睡眠状态的实例。
如图8所示,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在信标期间及优先数据期间变为唤醒状态。另外,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可在非激活期间变为睡眠状态。
另外,控制站装置200在激活期间也为唤醒状态。这是因为始终有可能从通信终端装置300发送目的地为自己的数据。另一方面,通信终端装置300在激活期间可变为睡眠状态。这是因为在不必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不必将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设为接通。这里,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将优先数据期间与激活期间重合的期间判断为激活期间。因此,在优先数据期间与激活期间重合的期间,控制站装置200为唤醒状态。另一方面,通信终端装置300可变为睡眠状态。
作为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的电源供给状态,通过设定唤醒及睡眠2个状态,无线通信系统100具备的控制站装置200及通信终端装置300能形成使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为断开的期间。结果,能实现省电性能。
如上所述,根据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200,在生成了优先数据的情况下,缩短激活期间,以便事先确定的优先数据期间与激活期间不重合。这里,在优先数据期间,要求除了控制站装置200以外进行接收处理。因此,在控制站装置200发送优先数据的数据包的情况下,与通信终端装置300发送的通常数据的数据包冲突的可能性降低。由此,在发送优先数据的情况下,能实现低延迟化。
(实施方式2)
下面,说明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控制站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路径分割成多个信道。用于分割通信路径的具体方法可使用频分、时分、码分等任意方法。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频分。以下参照图9来详细说明。
图9是表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A的构成的概念图。
如图9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0A具有控制站装置200A与通信终端装置322~324。后面将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装置322~324统称为通信终端装置300A。
图9中示出通过将无线通信的通信路径频分而生成的2个信道。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22及323在通信中使用的信道为Ch1。另外,控制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24在通信中使用的信道为Ch2。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200A边切换多个信道,边与分配到对应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300A进行无线通信。
下面,参照图10来说明各信道中进行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通信期间的一例。
图10是对每个信道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站装置200A与通信终端装置300A之间进行的无线通信中的重复的单位时间、即帧的细节的图。
图10中示出将通信路径频分为多个的每个、即基本CH1、基本CH2、及优先专用CH这3个信道。基本CH1及基本CH2是用于进行通常数据收发的信道。优先专用CH是用于进行优先数据收发的信道。具体地,通信终端装置300A在事先确定的优先数据期间,在优先专用CH进行接收处理。优选的是,通信终端装置300A可在优先数据期间中继续在优先专用CH仅进行接收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无线通信系统100A中包含的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每个,分配基本CH1及基本CH2的至少一方。另外,向全部通信终端装置300A分配优先专用CH。
后面,也将基本CH1及基本CH2各自称为第1信道。也将优先专用CH称为第2信道。
如图10所示,基本CH1及基本CH2各自包含多个帧,作为使用了该信道的无线通信中的重复的单位时间。各帧由该信道中发送的信标区分。另外,各帧包含信标周期、信标期间、激活期间与非激活期间。
另外,对应于多个第1信道各自中包含的多个帧的每个,事先确定优先数据期间。通信终端装置300A在优先数据期间中在第2信道变为接收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信道是基本CH1及基本CH2之一。但是,作为第1信道,也可分配更多的信道。例如,也可将通信路径分割成基本CH1~基本CH3这3个,将每个设为第1信道。
另外,未必使用优先专用CH。图11中示出不使用优先专用CH时的每个信道的帧的细节。
如图11所示,在基本CH1及基本CH2各自中包含的帧中,事先确定优先数据期间。优先数据在基本CH1及基本CH2各自中包含的每个帧中在对应的优先数据期间发送。另外,在不生成优先专用CH的情况下,在某个基本CH能发送优先数据的定时被限定于同一基本CH中下次以后的优先数据期间。因此,使用优先专用CH能更早地向全部通信终端装置300发送优先数据。
下面,参照图1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为控制站装置的控制站装置200A的详细构成。
图12是表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200A的功能块的构成图。对与图3所示涉及实施方式1的控制站装置200一样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200A具备通常数据生成部202、优先数据生成部204、决定部206A、信标生成部208A、发送部210A、选择部212A、信道设定部214与台数存储部216。
信道设定部214在频域中将无线通信的通信路径分割成多个第1信道和第2信道,第2信道是与多个第1信道不同的信道,是作为用于收发第2种类数据的信道。并且,信道设定部214向多个通信终端装置的每个分配多个第1信道中的至少1个和第2信道。这里,如上所述,多个第1信道各自包含多个帧,作为使用了该信道的无线通信中的重复的单位时间。各帧由信标区分。即,每个信道中从某个信标期间的开始时刻至下一信标期间之前的时刻为1个帧。另外,优先数据期间对应于多个第1信道各自中包含的多个帧的每个而事先确定。另外,通信终端装置300A在优先数据期间中在第2信道变为接收状态。
选择部212A选择多个第1信道中分配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较少的信道作为对象信道。
决定部206A在优先数据生成部生成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将作为对象信道中包含的多个帧中至少1个的第1帧中包含的激活期间长度决定为,较作为激活期间长度而事先确定的长度缩短,以便不与该第1帧建立了对应的优先数据期间重合。
信标生成部208A在多个第1信道各自中包含的多个帧的每个中,生成包含与该帧中包含的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的信标。另外,信标生成部208A生成第2信标,该第2信标是包含与由决定部206A决定为缩短的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之信标。
信标生成部208A在通过信道设定部214向通信终端装置分配了信道的情况下,也可生成包含表示该分配结果的信息的信标。
发送部210A在第1帧中发送第2信标。并且,在对应于该第1帧的优先数据期间,在第2信道发送第2种类数据。
台数存储部216是用于存储向多个第1信道的每个分配了几台通信终端装置的存储部。信道设定部214在向多个通信终端装置各自分配了第1信道后,将分配的结果存储在台数存储部216中。选择部212A通过参照台数存储部216,能取得分配给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
控制站装置200A也可不具备台数存储部216。例如,选择部212A即便通过从信道设定部214直接取得表示每个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分配的信息,也可实现同样的发明效果。
另外,如图11所示,在不使用第2信道的情况下,信道设定部214将无线通信的通信路径分割成多个第1信道,向多个通信终端装置各自分配多个第1信道中至少1个。发送部210A在第1帧中发送第2信标。并且,发送部210A在与第1帧建立对应的优先数据期间,在多个第1信道中包含第1帧的信道发送第2种类数据。
下面,参照图13说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作为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详细构成。
图13是表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功能块的构成图。对与图4中示出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通信终端装置300一样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通信终端装置300A具备接收部302、控制部304、优先数据处理部306、通常数据处理部308、信标解析部310与信道设定部312。
信道设定部312在频域中将帧各自向用于无线通信第1种类数据的第1信道、与用于接收第2种类数据的第2信道分割。第1信道包含多个帧,作为使用了该信道的无线通信中的重复的单位时间。另外,信道设定部312在激活期间中将接收部302使用的频率设定给第1信道。并且,在同一帧中不与激活期间重合的优先数据期间中,将接收部302使用的频率设定给第2信道。因此,通信终端装置300A在优先数据期间中在第2信道接收。优选的是,通信终端装置300A在优先数据期间中在第2信道继续接收状态。
下面,参照图14~图19来更具体地说明在上述控制站装置200A与通信终端装置300A之间进行的通信的定时。
图1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站装置200A与通信终端装置322之间的通信期间细节的第1图。
如图14(A)所示,控制站装置200A具备的信道设定部214将通信路径分割成基本CH1、基本CH2、及优先专用CH这3个信道。基本CH1及基本CH2分别相当于所述第1信道。优先专用CH相当于所述的第2信道。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路径由信道设定部214进行频分,以便3个信道各自对应于不同的频率。
基本CH1及基本CH2各自包含多个帧。所谓信道“包含”帧是指,使用了该信道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期间包含作为该无线通信中的重复单位时间的帧。另外,基本CH1及基本CH2各自中包含的各帧中,按信标期间、激活期间、非激活期间的顺序设定期间。
另外,对应于基本CH1及基本CH2各自中包含的多个帧的每个,事先确定优先数据期间。控制站装置200A及通信终端装置322在优先数据期间使用优先专用CH进行优先数据的无线通信。
图14(B)是说明通信终端装置300A中、分配了基本CH1与优先专用CH的作为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322进行的无线通信中的通信期间细节的图。
这里,通信终端装置322在优先数据期间中在优先专用CH进行接收处理。但是,在优先数据期间与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322的信道即基本CH1中包含的帧的激活期间重合的情况下,通信终端装置322使激活期间优先。因此,通信终端装置322判断为在该优先数据期间中也继续激活期间。结果例如步骤S144所示,在与激活期间重合的优先数据期间从控制站装置200向通信终端装置322发送优先数据的情况下,未实现优先数据在无线通信中的低延迟化。
因此,控制站装置200A需要在作为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322的信道中包含的帧的非激活期间、且作为优先数据期间的期间,向通信终端装置322发送优先数据。
但是,例如在控制站装置200A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性能不充分的情况下等,会产生在应发送优先数据的上述适当期间、控制站装置200A不能发送优先数据的情况。例如在图14(A)所示的实例中,基本CH1中包含的帧的非激活期间变为基本CH2中包含的帧的激活期间。此时,由于基本CH2中包含的帧的激活期间中的无线通信处理,即便基本CH1为非激活期间,也产生占有控制站装置200A的CPU时间的情况。此时,控制站装置200A在基本CH1中包含的帧的非激活期间不能发送优先数据。结果,控制站装置200A在作为步骤S142表示的适当期间不能发送优先数据(S142)。因此,不能实现优先数据的无线通信中的低延迟化。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站装置200A缩短激活期间长度,以便不与优先数据期间重合。此时,选择部212A根据分配给各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台数,决定缩短基本CH1及基本CH2中哪个信道中的激活期间。以下更详细地描述。
图15表示无线通信系统100A中分配给每个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台数的一例。这里,分配给基本CH1的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台数是10台。另外,分配给基本CH2的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台数是5台。以后,也将分配给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台数称为收容终端台数。
在该无线通信系统100A中,选择部212A决定将收容终端台数较少的基本CH2中包含的帧中的激活期间缩短。这是因为担心因缩短激活期间、在该帧内发生未收发的通常数据。结果,发生通常数据的收发延迟。为了将可能发生这种延迟的帧数抑制到最小限度,选择部212A优先选择收容终端台数少的信道,作为缩短激活期间的信道。
图1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站装置200A与通信终端装置322之间的通信期间细节的第2图。图16中,基本CH1及基本CH2的收容终端台数如图15所示。
这里,如图16(A)所示,设在时刻t1生成优先数据。此时,因为基本CH2的收容终端台数为5台,所以比基本CH1的收容终端台数即10台少。因此,选择部212A选择基本CH2作为应缩短激活期间的信道。之后,决定部206A决定将基本CH2中包含的帧的激活期间缩短。具体地,决定将从时刻t2开始的帧的激活期间的终止时刻缩短,以使其比对应于该帧的优先数据期间的开始时刻早。更具体地,将激活期间的终止时刻决定为时刻t3。之后,控制站装置200A在时刻t4在优先专用CH发送优先数据。这里,时刻t4是包含在基本CH1及基本CH2的非激活期间中、且包含在优先专用CH的优先数据期间中的时刻。结果,无线通信系统100A能实现优先数据发送中的低延迟化。
图17是表示向图16所示的控制站装置200A及通信终端装置322分别具有的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供给状态的一例的图。更详细地,图17(A)表示向控制站装置200A具有的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供给状态的一例。另外,图17(B)表示向通信终端装置322具有的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供给状态的一例。图17(C)表示向通信终端装置324具有的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供给状态一例。另外,因为图17所示的唤醒及睡眠与图8所示的唤醒及睡眠含义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如图17(A)所示,控制站装置200A仅在基本CH1的非激活期间、基本CH2的非激活期间与优先专用CH的优先数据期间以外的期间重合的期间,控制站装置200A才能变为睡眠状态。在此以外的期间中,控制站装置200A为唤醒状态。
如图17(B)所示,通信终端装置322在基本CH1的信标期间变为唤醒状态。并且,在基本CH1的非激活期间与优先专用CH的优先数据期间重合的期间也变为唤醒状态。在此以外的期间,通信终端装置322可变为睡眠状态。
如图17(C)所示,通信终端装置324在基本CH2的信标期间变为唤醒状态。并且,在基本CH2的非激活期间与优先专用CH的优先数据期间重合的期间也变为唤醒状态。在此以外的期间,通信终端装置324可变为睡眠状态。
下面,参照图18及图19说明基本CH2的收容终端台数比基本CH1的收容终端台数多的情况。
图18表示无线通信系统100A中分配给每个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台数的另一例。这里,如图18所示,分配给基本CH1的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台数为5台。另外,分配给基本CH2的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台数为30台。
图19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站装置200A与通信终端装置322之间的通信期间细节的第3图。图19中,基本CH1及基本CH2的收容终端台数如图18所示。
这里,如图19(A)所示,设在时刻t1生成优先数据。此时,因为基本CH1的收容终端台数为5台,所以比作为基本CH2的收容终端台数的30台少。因此,选择部212A选择基本CH1,作为应缩短激活期间的信道。之后,决定部206A决定将基本CH1中包含的激活期间缩短。具体地,决定将从时刻t2开始的帧的激活期间的终止时刻缩短,以使其比对应于该帧的优先数据期间的开始时刻早。更具体地,将激活期间的终止时刻决定为时刻t3。之后,控制站装置200A在时刻t4在优先专用CH中发送优先数据。这里,时刻t4是包含在基本CH1及基本CH2的非激活期间中、且包含在优先专用CH的优先数据期间中的时刻。因此,无线通信系统100A能实现优先数据发送中的低延迟化。
在参照图16及图19的说明中,选择部212A仅以每个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为基准,选择应缩短激活期间的信道。但是,在优先数据允许的延迟时间短的情况下,无论收容终端台数如何,最好尽早发送优先数据。例如,参照图19,考虑在时刻t1生成的优先数据的延迟允许值小,在时刻t4发送的优先数据不满足延迟允许值的情况。此时,选择部212A尽管基本CH1的收容终端台数较少,也最好选择基本CH2作为对象信道。参照图20说明这样根据每个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与每个优先数据的延迟允许值来选择应缩短激活期间的信道时的选择部212A的处理流程。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选择部212A及决定部206A的处理流程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在优先数据生成部204未生成优先数据期间(S220为否),信标生成部208A指定事先确定的激活期间长度,生成信标。生成的信标由发送部210A发送(S221)。
另一方面,在优先数据生成部204生成优先数据的情况下(S220为是),选择部212A判定是否应在下一优先数据期间发送该优先数据(S222)。具体地,判定在下下次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优先数据时的延迟时间是否超过优先数据中设定的延迟允许值。更具体地,参照图19,判定时刻t1生成的优先数据中设定的延迟允许值是否比t4-t1大。并且在延迟允许值比t4-t1大的情况下,意味着即便在下下次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优先数据,延迟时间也不超过延迟允许值。因此,选择部212A判定为可以在下一优先数据期间不发送优先数据(S222为否)。另一方面,在延迟允许值比t4-t1小的情况下,选择部212A判定为应在下一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优先数据(S222为是)。
选择部212A在判定为应在下一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优先数据的情况下(S222为是),决定部206A决定缩短下一激活期间长度,以便不与优先数据期间重合(S230)。
另一方面,选择部212A在判定为在下一优先数据期间可以不发送优先数据的情况下(S222为否),选择部212A参照每个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S224)。每个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例如可从台数存储部216取得,也可从信道设定部214取得。之后,选择部212A判定接下来发送信标的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是否比发送下下次信标的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多(S226)。例如参照图19,在时刻t1生成优先数据的情况下,选择部212A判定在时刻t6发送下一信标的基本CH2的收容终端台数是否比在时刻t2发送下下次信标的基本CH1的收容终端台数多(S226)。
这里,在接下来发送信标的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比发送下下次信标的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多的情况下(S226为是),选择部212A选择发送下下次信标的信道作为对象信道。之后,决定部206A决定缩短发送下下次信标的信道中的激活期间长度(S228)。另一方面,在接下来发送信标的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不比发送再次信标的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多的情况下(S226为否),选择部212A选择接下来发送信标的信道作为对象信道。之后,决定部206A决定将接下来发送信标的信道的激活期间长度较事先确定的长度缩短(S230)。
接着,指定由决定部206A决定缩短的激活期间长度,信标生成部208A生成信标。之后,发送部210A向与包含决定缩短的激活期间的帧对应的信道,发送生成的信标(S232)。
最后,发送部210A在优先数据期间经优先专用CH发送优先数据(S234)。此时,在步骤S230中决定缩短接下来发送信标的信道中的激活期间的情况下,在下一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优先数据。换言之,在与接下来发送信标的帧建立对应的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优先数据。例如参照图16,在缩短激活期间以在时刻t3终止的情况下,发送部210A在与包含有时刻t2发送的信标的帧建立对应的优先数据期间内即时刻t4,在优先专用CH发送优先数据。
另外,在步骤S228中决定缩短发送下下次信标的信道中的激活期间的情况下,在下下次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优先数据。换言之,在与包含下下次信标的帧建立对应的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优先数据。例如参照图19,在缩短激活期间以在时刻t3终止的情况下,发送部210A在与包含有时刻t2发送的信标的帧建立对应的优先数据期间内的时刻、即时刻t4,在优先专用CH发送优先数据。
图20所示的处理流程如图16及图19所示,以使用基本CH1及基本CH2这2个作为第1信道的情况为前提。但是,也能使用更多信道作为第1信道。
图21是表示例如包含3个以上信道作为第1信道的情况下的、选择部212A及决定部206A的处理流程一例的图。向执行与图20相同处理的步骤附加相同符号,省略详细说明。
在使用3个以上信道作为第1信道的情况下,选择部212A参照每个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S224)。另外,参照对生成的每个优先数据设定的延迟允许值。
之后,选择部212A根据延迟允许值与收容终端台数,选择缩短激活期间的信道(S226)。具体地,选择部212A在对多个第1信道中包含的多个帧的每个、在对应于该帧的优先数据期间发送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判定该第2种类数据的延迟时间是否不足延迟允许值。之后,从包含判定为延迟时间不足延迟允许值的帧的第1信道中,选择分配给该第1信道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较少的信道,作为对象信道。
选择部212A除了选择分配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最少的信道作为分配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较少的信道外,也可以选择分配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多少的顺序在事先确定的顺序以内的信道作为对象信道。另外,也可选择分配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在事先确定的台数以内的信道作为对象信道。
之后,决定部206A缩短激活期间,以便对象信道中包含的帧的激活期间与对应于该帧的优先数据期间不重合(S248)。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站装置200A及通信终端装置300A,选择部212根据每个信道的收容终端台数与优先数据中设定的延迟允许值,决定为了发送优先数据而应缩短的激活期间。结果,能进行优先数据的收发,以便在将对通常数据的收发造成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的同时,满足优先数据中设定的延迟允许值。
本发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选择部212A可始终选择生成优先数据的信道的下一信道作为对象信道。据此,能使优先数据的延迟时间始终为最小。并且,选择部212A在多个第1信道间的收容终端台数的差异比事先确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也可始终选择生成优先数据的信道的下一信道作为对象信道。这是因为在信道之间收容终端台数的差异小的情况下,无论将哪个信道作为对象信道,对通常数据的收发造成的影响都不产生大的差异。
另外,实施方式1及2说明的控制站装置200、控制站装置200A、通信终端装置300、通信终端装置300A、无线通信系统100、及无线通信系统100A也可由计算机实现。后面将控制站装置200、控制站装置200A、通信终端装置300、通信终端装置300A、无线通信系统100、及无线通信系统100A称为控制站装置200等。图22是表示实现控制站装置200等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控制站装置200等包含计算机34、用于向计算机34提供指示的键盘36及鼠标38、用于提示计算机34的运算结果等信息的显示器32、用于读取由计算机34执行的程序的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装置40及通信调制解调器(未图示)。
控制站装置200等进行的处理即程序存储在作为可由计算机读取的媒体的CD-ROM42中,由CD-ROM装置40读取。或者,通过计算机网络由通信调制解调器52读取。
计算机34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44、ROM(Read only Memory)46、RAM(RandomAccess Memory)48、硬盘50、通信调制解调器52与总线54。
CPU44执行经CD-ROM装置40或通信调制解调器52读取的程序。ROM46存储计算机34的动作必需的程序或数据。RAM48存储程序执行时的参数等数据。硬盘50存储程序或数据等。通信调制解调器52经计算机网络与其他计算机通信。总线54将CPU44、ROM46、RAM48、硬盘50、通信调制解调器52、显示器32、键盘36、鼠标38及CD-ROM装置40相互连接。
另外,构成上述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由1个系统LSI(Large ScaleIntegrated Circuit: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系统LSI是在1个芯片上集成制造了多个构成部的超多功能LSI,具体来说是包含微处理器、ROM、RAM等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RAM中存储着计算机程序。通过微处理器随着计算机程序动作,系统LSI实现其功能。
另外,构成上述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由可拆装于各装置的IC卡或单体模块构成。IC卡或模块是由微处理器、ROM、RAM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IC卡或模块也可包含上述超多功能LSI。通过微处理器随着计算机程序动作,IC卡或模块实现其功能。该IC卡或该模块也可具有耐篡改性。
本发明也可是上述所示的方法。另外,也可是由计算机来实现这些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另外,也可是由计算机程序构成的数字信号。
并且,本发明也可将上述计算机程序或上述数字信号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硬盘、CD-ROM、MO、DVD、DVD-ROM、DVD-RAM、BD(Blu-ray Disc(注册商标))、USB存储器、SD卡等存储卡、半导体存储器等中。另外,也可是这些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上述数字信号。
另外,本发明也可经由电气通信线路、无线或有线通信线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数据广播等传送上述计算机程序或上述数字信号。
并且,本发明也可是具备微处理器与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上述存储器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上述微处理器可以随着上述计算机程序动作。
也可通过将上述程序或上述数字信号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中移送,或将上述程序或上述数字信号经由上述网络等移送,由独立的其他计算机系统来实施。
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认为以全部的点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而非上述说明表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各构成要素由专用硬件构成,或通过执行适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通过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出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记录的软件程序并执行来实现。这里,实现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控制站装置等的软件是如下程序。
即,该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该处理包含生成与同通信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第1种类数据不同的第2种类数据的优先数据生成步骤;决定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期间、即作为用于在该帧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期间的激活期间长度的决定步骤;生成包含与决定的所述激活期间对应的长度的信息之报告信号的信号生成步骤;和利用与所述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在每个所述帧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报告信号、并在所述激活期间中发送所述第1种类数据的发送步骤,所述决定步骤中,在所述优先数据生成步骤中生成了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决定比在所述优先数据生成步骤中未生成所述第2种类数据时缩短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在因该缩短而变为非所述激活期间的期间内,设定用于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在所述发送步骤中,在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将所述第2种类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
另外,该程序也可让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即在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激活期间中,控制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对第1种类数据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所述通信终端装置执行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含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包含对应于所述帧中包含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的信息之报告信号的接收步骤;以及在对应于接收到的所述报告信号的所述激活期间、与对每个所述帧事先确定为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应接收期间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在同一帧中不重合的情况下,在该优先数据期间让所述接收部接收的接收控制步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适用于控制站装置等。尤其能适用于在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激活期间中、在控制站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对数据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站装置等。
符号说明
32显示器
34计算机
36键盘
38鼠标
40CD-ROM装置
42CD-ROM
44CPU
46ROM
48RAM
50硬盘
52通信调制解调器
54总线
100、100A、1000无线通信系统
150网络
200、200A、1001控制站装置
202通常数据生成部
204优先数据生成部
206、206A决定部
208、208A信标生成部
210、210A发送部
212、212A选择部
214信道设定部
216台数存储部
300、300A、300a、300b、300c、300d、300e、322、323、324、1002、1003、1004通信终端装置
302接收部
304控制部
306优先数据处理部
308通常数据处理部
310信标解析部
312信道设定部

Claims (20)

1.—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常数据生成部,生成第1种类数据;
优先数据生成部,生成与所述第1种类不同的第2种类数据;
决定部,决定激活期间长度,该激活期间是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期间,是该帧中用于与终端装置通信的期间;
信号生成部,生成报告信号,所述报告信息包含与决定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和
发送部,利用与所述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按每个所述帧,将所述报告信号发送到所述终端装置,并在所述激活期间中发送所述第1种类数据,
所述决定部在所述优先数据生成部生成了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决定与所述优先数据生成部未生成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相比缩短了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在因该缩短而变为非所述激活期间的期间内,设定用于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
所述发送部在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将所述第2种类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生成部生成第1报告信号,该第1报告信号包含与由所述决定部决定为缩短后的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
所述发送部在所述激活期间发送所述第1种类数据,并发送所述第1报告信号,并在发送了所述第1报告信号的帧以后的帧中包含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包含所述激活期间、及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之间不对所述第1种类数据进行无线通信的期间即非激活期间,
所述决定部决定在同一帧中包含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之前、将所述激活期间长度较作为所述激活期间长度而事先确定的长度缩短,以便包含事先确定的时间以上的所述非激活期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在生成了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帧的下一帧中发送所述第1报告信号,在与发送了所述第1报告信号的帧相同的帧中包含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中,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始终为接收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包含多个所述通信终端装置,
还具备:
信道设定部,将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路径分割成多个第1信道,向多个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分别分配所述多个第1信道中的至少1个;和
选择部,选择所述多个第1信道中、所分配的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较少的信道作为对象信道,
所述多个第1信道分别包含多个所述帧,作为使用了该信道的所述无线通信中的重复单位时间,
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与所述多个第1信道各自中包含的所述多个帧的每个帧相对应地被事先确定,
所述信号生成部按所述多个第1信道各自中包含的所述多个帧的每个帧,生成所述报告信号,所述报告信号包含与该帧中包含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
所述发送部按所述多个第1信道各自中包含的所述多个帧的每个帧,在该第1信道发送所述报告信号,
所述决定部在所述优先数据生成部生成了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将作为所述对象信道中包含的所述多个帧中的至少1个的第1帧中包含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决定为,较作为所述激活期间长度而事先确定的长度缩短,以便与和该第1帧对应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不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设定部在频域中将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路径分割成所述多个第1信道和第2信道,向所述多个通信终端装置分别分配所述多个第1信道中的至少1个和所述第2信道,该第2信道是与所述多个第1信道不同的信道,是用于收发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信道,
所述多个通信终端装置在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中在所述第2信道中为接收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生成部生成第2报告信号,该第2报告信号是包含与由所述决定部决定为缩短后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的报告信号,
所述发送部在所述第1帧发送所述第2报告信号,在与该第1帧对应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在所述第2信道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通过参照作为所述第2种类数据被所述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前允许的延迟时间而事先确定的延迟允许值,在所述多个第1信道中包含的所述多个帧各自中、在与该帧对应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发送了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判定该第2种类数据的延迟时间是否不足所述延迟允许值,从包含判定为不足所述延迟允许值的帧的所述第1信道中,选择分配给该第1信道的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台数较少的信道,作为所述对象信道。
10.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在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激活期间中,在控制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对第1种类数据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报告信号,所述报告信号包含与所述帧中包含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和
控制部,当与接收到的所述报告信号对应的所述激活期间、和作为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应接收的期间而按每个所述帧事先确定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在同一帧中不重合的情况下,在该优先数据期间使所述接收部进行接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信道设定部,在频域中将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路径分割成用于对所述第1种类数据进行无线通信的信道即第1信道、和用于接收与所述第1种类数据不同的第2种类数据的第2信道,在所述激活期间中,将所述接收部使用的频率设定给所述第1信道,在同一帧中与所述激活期间不重合的所述优先数据期间中,将所述接收部使用的频率设定给所述第2信道,所述第1信道是作为使用了该信道的所述无线通信中的重复单位时间而包含多个帧的信道。
1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和
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
13.一种基于控制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优先数据生成步骤,生成与在和通信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第1种类数据不同的第2种类数据;
决定步骤,决定激活期间长度,该激活期间是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期间,是该帧中用于与终端装置通信的期间;
信号生成步骤,生成报告信号,所述报告信号包含与决定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和
发送步骤,利用与所述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按每个所述帧,将所述报告信号发送到所述终端装置,并在所述激活期间中发送所述第1种类数据,
在所述决定步骤,在所述优先数据生成步骤生成了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决定与所述优先数据生成步骤中未生成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相比缩短了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在因该缩短而变为非所述激活期间的期间内,设定用于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
在所述发送步骤中,在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将所述第2种类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
14.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控制装置的通信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权利要求14所述的程序。
16.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常数据生成部,生成所述第1种类数据;
优先数据生成部,生成与所述第1种类不同的第2种类数据;
决定部,决定激活期间长度,该激活期间是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期间,是该帧中用于与终端装置通信的期间;
信号生成部,生成报告信号,所述报告信号包含与决定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和
发送部,利用与所述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按每个所述帧,将所述报告信号发送到所述终端装置,并在所述激活期间中发送所述第1种类数据,
所述决定部在所述优先数据生成部生成了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下,决定与所述优先数据生成部未生成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情况相比缩短了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在因该缩短而变为非所述激活期间的期间内,设定用于发送所述第2种类数据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
所述发送部在所述优先数据期间将所述第2种类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
17.一种基于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该通信终端装置在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激活期间中,在控制装置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之间对第1种类数据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接收步骤,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报告信号,所述报告信号包含与所述帧中包含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和
接收控制步骤,当与接收到的所述报告信号对应的所述激活期间、和作为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应接收的期间而按每个所述帧事先确定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在同一帧中不重合的情况下,在该优先数据期间使所述接收部进行接收。
18.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权利要求18所述的程序。
20.一种集成电路,在作为重复单位时间的帧中包含的激活期间中,在控制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对第1种类数据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报告信号,所述报告信号包含与所述帧中包含的所述激活期间长度对应的信息;和
控制部,当与接收到的所述报告信号对应的所述激活期间、和作为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至少应变为接收状态的期间而按每个所述帧事先确定的期间即优先数据期间在同一帧中不重合的情况下,以在该优先数据期间所述接收部至少为接收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
CN201280002292.1A 2011-07-29 2012-07-19 控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531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7356 2011-07-29
JP2011167356 2011-07-29
PCT/JP2012/004606 WO2013018303A1 (ja) 2011-07-29 2012-07-19 制御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3197A true CN103053197A (zh) 2013-04-17
CN103053197B CN103053197B (zh) 2017-03-29

Family

ID=47628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229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53197B (zh) 2011-07-29 2012-07-19 控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78258B2 (zh)
JP (1) JP5948679B2 (zh)
CN (1) CN103053197B (zh)
WO (1) WO20130183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78258B2 (en) * 2011-07-29 2015-07-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roll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K3169100T3 (da) 2012-07-06 2021-10-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remgangsmåde og apparat til bestemmelse af tdd-ul/dl-konfiguration til anvendelse i forbindelse med radiorammer
WO2014067140A1 (zh) * 2012-11-02 2014-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0244459B2 (en) * 2013-03-08 2019-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ation within a neighbor aware network
CN104349482B (zh) * 2013-07-26 2019-01-11 株式会社理光 分配无线信道的方法和系统
KR102323176B1 (ko) * 2017-09-19 2021-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를 제어하는 단말기
EP3876383A1 (en) 2020-03-02 2021-09-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Data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0528B2 (ja) 1998-06-26 2004-02-23 神田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コードレス電話装置の接続装置
US7230932B2 (en) * 2000-08-18 2007-06-1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scheme and power saving mode for user equipment in packet access mode
US20030101049A1 (en) * 2001-11-26 2003-05-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tealing speech data frames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WO2005057800A2 (en) * 2003-12-08 2005-06-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tolerable delay for slotted messag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7636341B2 (en) * 2004-11-12 2009-1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acon scheduling method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ystem
CN100558068C (zh) * 2006-12-19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帧管理方法
CN101483891B (zh) * 2008-01-08 2012-12-0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对用户设备设置激活期起始点的方法及装置
US8218661B2 (en) 2008-03-18 2012-07-10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OFDMA 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and frame structure design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US7885244B2 (en) * 2008-03-18 2011-02-08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Hybrid multiple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in wireless networks with extended content free access period
US7936709B2 (en) 2008-03-18 2011-05-03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Distributed beacon enabled wireless networks
US8363561B2 (en) * 2008-07-15 2013-01-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ntro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255058B2 (ja) 2008-07-15 2013-08-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KR101182422B1 (ko) * 2008-11-25 2012-09-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IEEE802.15.4-2006 비콘(Beacon)기반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의 운영시간 확장 방법 및 장치
US9078258B2 (en) * 2011-07-29 2015-07-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roll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55316B2 (en) * 2011-08-15 2014-06-17 Broadcom Corporation Coordination of DRX and eIC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48679B2 (ja) 2016-07-06
WO2013018303A1 (ja) 2013-02-07
CN103053197B (zh) 2017-03-29
US20130170426A1 (en) 2013-07-04
JPWO2013018303A1 (ja) 2015-03-05
US9078258B2 (en) 2015-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3197A (zh) 控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1963837B (zh) 用于功率管理的空闲持续时间报告
CN10254994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考虑延迟的多点协作的方法
CN104365156A (zh) 无线局域网系统的操作模式改变方法及无线局域网系统
CN102893649A (zh) 中继装置、接收装置、发送装置、以及中继方法
CN108432214B (zh) 无线通讯设备的感测方法
CN103181231B (zh) 异构网络中的小区选择方法及装置
JP517462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基地局
CN103918325A (zh) 小区中ue位置的确定
CN104125652A (zh) 中继链路的建立方法、站点和系统
JP2014176087A (ja) 再生可能エネルギーを使用する基地局、カバレッジエリアの調整方法、及びセルラー無線システム
CN104754707A (zh)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CN105453623A (zh) 通信控制设备、通信控制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03797869A (zh)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1583162B (zh) 一种上行信令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009623A (zh) 一种非连续接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19206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036277B (zh) 信道板自检的方法、装置及信道板
CN103299666B (zh) 通信系统、空洞区的检测方法、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EP4181582A1 (en) P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57637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3473194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47734B (zh) 用于在移动台中节省电池电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69111B (zh) 一种基于LoRa的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CN112770281B (zh) 一种电力设备物联网领域接入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04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11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Solvingpeak Venture Capital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