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7869A -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7869A
CN103797869A CN201380002418.XA CN201380002418A CN103797869A CN 103797869 A CN103797869 A CN 103797869A CN 201380002418 A CN201380002418 A CN 201380002418A CN 103797869 A CN103797869 A CN 103797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ime
time difference
difference
adjustment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4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7869B (zh
Inventor
胡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97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7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7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7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中接口同步方法、基站及其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如果利用基站间切换的用户设备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信令交互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能满足系统要求,则利用用户设备的主动随机接入进一步获取基站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根据获取的时间差以及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实现非基准基站与基准基站的时间同步。该空口同步方式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同步设备,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达到经济、方便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空中接口同步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容量需求的日益增大,为获得更高的网络容量,站点部署更加密集。对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无论是同构网(Homogenous Network,HomNet)还是异构网(HeterogeneousNetwork,HomNet),由于站点部署更加密集,小区间的干扰更加严重,小区边界的用户吞吐量下降,严重的时候影响边缘用户正常工作。边缘用户资源错开可以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现有的做法是采用小区间时域干扰协调,通过协调不同小区之间子帧的使用,实现小区间干扰错开。具体是通过几乎空白子帧(Almost Blank Subframes,ABS)技术来实现,ABS子帧完全不发送数据,仅传输参考信号,。干扰小区的某些子帧设置为ABS子帧,被干扰小区在对应子帧上就几乎不会受到干扰。
实现小区间时域干扰协调的前提是小区之间时间同步。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进行小区间时间同步,这需要每个站点都配置GPS。这种利用GPS的同步技术称为硬同步技术。
利用GPS进行时间同步存在建设成本高以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提供一种实现基站间空口时间同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利用GPS进行基站间时间同步存在的建设成本高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中控制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第一基站是基准基站,第二基站是非基准基站;
调整量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获取的所述时间调整量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以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用于当已获取的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包括所述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口同步中集中控制器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集中控制器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第一基站是基准基站,第二基站是非基准基站;
集中控制器将所述时间调整量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以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结合第二方面或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所述集中控制器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当已获取的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集中控制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接口;
接口用于和基站进行信息交互;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空口同步中集中控制器的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所述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非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或者,所述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所述非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二基站;
调整量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获取的所述时间调整量发送给所述非基准基站,以便所述非基准基站根据所述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结合第四方面或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用于当已获取的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包括所述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口同步中基站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二基站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所述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非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或者,所述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所述非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时间调整量发送给所述非基准基站,以便所述非基准基站根据所述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结合第五方面或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所述第二基站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当已获取的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和所述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第六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站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机以及接口;
接口用于基站间的信息交互或基站与核心网的信息交互或用于和集中控制器的信息交互;
收发机用于和用户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空口同步中基站的处理方法。
从以上实施例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方式如果利用基站间切换的用户设备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信令交互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能满足系统要求,则利用用户设备的主动随机接入进一步获取基站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根据获取的时间差以及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实现非基准基站与基准基站的时间同步。该空口同步方式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同步设备,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达到经济、方便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网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接口同步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接口同步中集中控制器的处理方法;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接口同步中基站的处理方法;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接口同步中基站的处理方法;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站间切换方式进行时间差获取的方法;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站间切换方式进行时间差获取的又一种方法;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UE的主动随机接入进行时间差获取的方法;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定时器进行时间差处理的方法;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口同步方案中基站的另一种处理方法;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口同步方案中第二基站的另一种处理方法;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中控制器一种装置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一种装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一种装置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另一种装置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另一种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描述。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的一种无线通信网络100,该网络可以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也可以为LTE-Advanced网络。该无线通信网络包括若干基站(例如102a,102b,102c,102d等)、集中控制器101和其他网络实体(例如核心网,核心网设备在图1中未体现)用以支撑若干用户设备(例如103a,103b,103c等)进行通信。
基站102,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一个基站可以支持/管理一个或多个小区,每个基站可以服务多个UE,UE选择一个小区发起网络接入,与基站102进行语音和/或数据业务。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03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
为了达到网络中各个基站时间同步,可以选择一个基站,以该基站为参考点,调整其它基站的时间保持与该基站时间一致,选择作为参考点的基站称为基准基站,其它基站称为非基准基站。
集中控制器101,和各个基站可以进行信息交互。获取基站间的至少一个时间差,根据至少一个时间差以及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并向非基准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与基准基站保持时间同步。集中控制器101可以独立于基站之外,作为一个独立的网元,也可以位于某一个基站内,作为基站的一个功能实体。系统以基准基站的时间为基准时间,其它基站为非基准基站,当非基准基站的时间与基准时间有偏差时,调整非基准基站的时间,使非基准基站与基准基站保持时间同步。
实施例1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口同步方案中集中控制器的处理方法,详细描述如下。
集中控制器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并判断上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如果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则再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并判断获取的时间差是否准确,如果获取的时间差准确,则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并将时间调整量发送给非基准基站,上述获取的时间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S301,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集中控制器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第一类型时间差为利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第一时间差是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第一时间差属于第一类型时间差。第一时间差可以是根据第一接收时刻和第二接收时刻计算得到的时间差,第一接收时刻为第一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二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一随机接入前导为用于第一UE进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集中控制器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第一时间差。
当第一UE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时,第一UE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二基站发起非竞争随即接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通过检测随机接入前导获取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其中第一基站可以通过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来检测该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第二基站将第二接收时刻发送给第一基站;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接收时刻和第二接收时刻,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将第一时间差发送给集中控制器。
如果存在多个UE,利用上述过程,集中控制器可以获取多个第一类型时间差。
可选的,第一基站还可以获取第一UE到第一基站的第一传输时延,第二基站也可以获取第一UE到第二基站的第二传输时延,第一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接收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即第一时间差可以是根据第一接收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获取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时间差。
对于从第二基站切换到第一基站的UE,集中控制器也可以从第二基站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
S302,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第一基站是基准基站,第二基站是非基准基站。
当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集中控制器根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集中控制器可以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准确的,包括:
统计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数量,如果数量超过数量门限,则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统计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方差,如果方差小于方差门限,则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比较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中的任意两个时间差之间的差值,如果最小的差值小于最小差值门限,则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
当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集中控制器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集中控制器可以向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集中控制器可以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以便第一基站根据时间差请求消息,选取第二UE,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第二时间差,第二时间差属于第二类型时间差。第一基站根据根据第三接收时刻和第四接收时刻计算第二时间差,第三接收时刻为第一基站检测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四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为用于第二UE进行主动随机接入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集中控制器根据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第二时间差。
集中控制器可以定时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也可以根据第一基站负载情况或业务情况,在第一基站相对空闲的状态时,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还可以根据系统需求,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
可以理解,集中控制器也可以向第二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通过第二基站利用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第二类型时间差。
当已获取的时间差准确时,根据已获取的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集中控制器对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平均时间差或者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平均时间差,获取的时间差可以只是上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也可以是上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上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对于只有一个时间差的情况,基准基站是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为非基准基站,集中控制器根据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以及获取的一个时间差,获取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即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对于多个时间差的情况,集中控制器对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处理,上述处理包括平均处理,或将相差最小的两个时间差进行平均处理,或去掉多个时间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将剩余的时间差进行平均处理。集中控制器根据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以及处理后的时间差,获取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即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S303,将时间调整量发送给第二基站。
集中控制器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后,将时间调整量发送给非基准基站,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与基准基站保持时间同步。
基准基站是第一基站,集中控制器将时间调整量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便第二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时间同步。
当基站具备上述集中控制器的功能时,上述执行主体为基站。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口时间同步方案中第一基站的处理方法,详细描述如下。
S401,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第一时间差,第一基站为基准基站,第二基站为非基准基站。
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检测第一UE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接收时刻,第一基站根据获取的接收时刻计算第一时间差。第一时间差属于第一类型时间差。
第一时间差可以是根据第一接收时刻和第二接收时刻获取的时间差,第一接收时刻为第一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二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第二基站为第一UE的目标基站,可以检测第一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接收时刻;第一基站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也可以检测第一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接收时刻。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接收时刻,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接收时刻和第二接收时刻计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
可选的,第一基站还可以获取第一UE到第一基站的第一传输时延,第二基站也可以获取第一UE到第二基站的第二传输时延,第一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接收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计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第一基站将第一时间差发送给集中控制器。
S402,第一基站将第一时间差发送给集中控制器,以便集中控制器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括第一时间差。
如果集中控制器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则集中控制器通过主动控制方式获取第二类型时间差,如果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则集中控制器对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处理。
S403,如果第一基站收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差请求消息,则第一基站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二时间差。
当集中控制器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如果第一基站收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差请求消息,第一基站选取第二UE,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第二时间差。第二时间差属于第二类型时间差。
第一基站选取第二UE后,向第二UE分配第三随机接入前导,通过检测第三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三接收时刻,根据第三接收时刻和第四接收时刻,第一基站计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二时间差,并将第二时间差发送给集中控制器,第四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为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以便第二UE利用第三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一基站发起主动随机接入。
可选的,第一基站根据第二UE测量的第一基站的下行信号强度和第二基站的下行信号强度进行判断,当该第二UE的第一基站的下行信号强度与第二基站的下行信号强度差低于第一门限时,选定该第二UE。
S404,第一基站将第二时间差发送给集中控制器,以便集中控制器判断获取的时间差准确后,集中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获取的时间差包括上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括第二时间差。集中控制器对上述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判断,如果判断获取的时间差准确,则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口时间同步方案中第二基站的处理方法,详细描述如下。
S501,第二基站获取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调整量。
第二基站接收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调整量,时间调整量是集中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时间差以及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时间调整量。获取的时间差可以是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也可以是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当集中控制器判断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上述获取的时间差为上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第一时间差是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或者,当集中控制器判断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上述获取的时间差为上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S502,第二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第二基站根据获取的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时间同步。
可以理解,上述集中控制器的处理方法、第一基站的处理方法以及第二基站的处理方法对于第二基站收到集中控制器的时间差请求消息也同样适用。对于第二基站是基准基站,第一基站是非基准基站,上述处理方法也同样适用。
本实施例中,如果利用基站间切换的用户设备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信令交互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能满足系统要求,则利用用户设备的主动随机接入进一步获取基站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根据获取的时间差以及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实现非基准基站与基准基站的时间同步。该空口同步方式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同步设备,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达到经济、方便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在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默认情况下,利用基站间切换的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站间切换方式获取时间差),集中控制器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当判断已获取的时间差不满足要求时,集中控制器会主动向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通过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选择UE发起主动随机接入(主动控制方式获取时间差),进一步获取基站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站间切换方式进行时间差获取的方法,描述如下。
S601,第一基站根据第一UE的邻区测量报告,选择第二基站作为目标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S602,第二基站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以便第一基站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第二基站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第一随机接入前导为用于第一UE进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
S603,第一基站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
S604,第一基站向第一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切换命令消息中携带第二基站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第一基站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可以理解为:第一基站原本不用检测第一随机接入前导,为了通过基站检测随机接入前导获取基站间的时间差,需要让第一基站进行第一随机接入前导检测。
S605,第一UE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后,根据切换命令消息中携带第二基站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利用第一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二基站发起随机接入。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与第一随机接入前导一一对应。
由于第一基站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第一基站也可以对第一UE向第二基站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前导进行检测。S606(b),第一基站检测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接收时刻,第一接收时刻为第一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S606(a),第二基站检测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接收时刻,第二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步骤S606(a)和步骤S606(b)之间不存在特定的先后顺序。
S607,第二基站将第二接收时刻发送给第一基站,以便第一基站获取第二接收时刻。优选的,第一UE切换到第二基站后,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用户资源释放消息,在用户资源释放消息中,携带第二接收时刻。
第一基站获取第二接收时刻,优选的,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资源释放消息,根据用户资源释放消息获取第二接收时刻。
S608,第一基站根据上述第一接收时刻和第二接收时刻,计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
可选的,在用户资源释放消息中,携带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第一基站在计算第一时间差之前,比较第一接收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和第二接收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如果相同,则计算第一时间差。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计算如下:
第一时间差=(第二接收时刻-第一接收时刻);或者,
第一时间差=(第一接收时刻-第二接收时刻)。
本发明对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时间差的计算方式不做限制,只要保证时间差的计算方式一致即可,譬如都是计算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时间差。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站间切换方式进行时间差获取的又一种方法,描述如下。
S601,第一基站根据第一UE的邻区测量报告,选择第二基站作为目标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S701,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后,触发第一UE发起随机接入,即触发第一UE进行上行重同步。具体的,第一基站向第一UE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命令(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Order,PDCCH Order),PDCCH Order中携带第一基站向第一UE分配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S702,第一UE收到PDCCH Order后,根据PDCCH Order中携带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对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一基站发起随机接入。
S703,第一基站进行随机接入前导检测,由于第一基站此时是第一UE的接入基站,当检测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时,第一基站获取第一UE到第一基站的第一传输时延。
S602,第二基站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第二基站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S603,第一基站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
S604,第一基站向第一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切换命令消息中携带第二基站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S605,第一UE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后,根据切换命令消息中携带第二基站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利用第一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二基站发起随机接入。
S606(b),第一基站检测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接收时刻,第一接收时刻为第一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S606(a),第二基站检测检测随机接入前导,可以获取第二接收时刻以及第一UE到第二基站的第二传输时延,第二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S607,第二基站将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发送给第一基站,以便第一基站获取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第二传输时延为第一UE到第二基站的传输时延。优选的,第一UE切换到第二基站后,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用户资源释放消息,在用户资源释放消息中,携带第二接收时刻以及第二传输时延。
第一基站获取第二接收时刻以及第二传输时延,优选的,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资源释放消息,根据用户资源释放消息获取第二接收时刻以及第二传输时延。
S608,第一基站根据上述第一接收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计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
可选的,在用户资源释放消息中,携带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第一基站在计算第一时间差之前,比较第一接收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索引和第二接收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索引,如果相同,则计算时间差。
考虑传输时延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计算如下: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第二接收时刻-第一接收时刻)-(第二传输时延-第一传输时延),或者,第一时间差=(第一接收时刻-第二接收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传输时延)。
可选的,对于宏微组网,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计算如下: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第二接收时刻-第一接收时刻)+(第二传输时延-第一传输时延),或者,第一时间差=(第一接收时刻-第二接收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传输时延)。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时间差的计算方式在各个基站保持一致即可,譬如都是计算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时间差。
对于LTE系统,上述第一接收时刻、第二接收时刻包括系统帧号、子帧号以及子帧内偏差。
上述处理过程基于X2切换,当基于S1切换时,其处理过程与X2切换类似。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了第一时间差。第一时间差属于第一类型时间差,第一类型时间差是通过站间切换方式获取的时间差。
S609,第一基站将第一时间差发送给集中控制器。具体的,第一基站向集中控制器发送时间差报告,时间差报告包含第一基站的标识、第二基站的标识,以及第一时间差,其中,标识用以识别基站。可选的,根据时间差报告中两个标识的顺序,标识的顺序用以指示时间差报告中的第一时间差是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时间差,或者第一时间差是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时间差。
对于存在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的多个UE,根据上述方法,第一基站获取多个时间差。
可选的,第一基站可以通过其他自定义消息,将第一接收时刻或者第一接收时刻和第一传输时延发送给第二基站,由第二基站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并由第二基站上报给集中控制器,或者,第二基站将获取的第一时间差再发送给第一基站,由第一基站上报给集中控制器。
可选的,第一基站收集多个时间差后,通过时间差报告,将多个时间差统一报给集中控制器,这种情况下,时间差报告包含第一基站的标识、第二基站的标识,以及多个时间差。
第一基站可以随时按照上述方法获取第一类型时间差,也可在一定的时间段获取第一类型时间差。
同理,集中控制器可以通过第二基站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
利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切换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集中控制器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
集中控制器判断上述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如果准确,则集中控制器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当基准基站为第一基站时,第二基站为非基准基站,或者,当基准基站为第二基站时,第一基站为非基准基站。
如果不准确,则集中控制器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第二类型时间差是通过主动控制方式获取的时间差,即通过UE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集中控制器再判断获取的时间差(包含已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已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如果准确,则集中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可选的,如果获取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则集中控制器可以通过第一基站利用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也可以通过第二基站利用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集中控制器判断获取的时间差是否准确包括:
统计已获取时间差的数量,如果已获取时间差的数量超过数量门限,则获得准确的时间差;或者,
统计已获取时间差的方差,如果已获取时间差的方差小于方差门限,则获得准确的时间差;或者,
比较已获取时间差的两两之间的差值,如果最小的差值小于最小差值门限,即获得准确的时间差。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UE的主动随机接入进行时间差获取的方法,详细描述如下:
S801,集中控制器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集中控制器可以定时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也可以根据第一基站负载情况或业务情况,在第一基站相对空闲的状态时,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还可以根据系统需求,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
S802(a),第一基站获取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差请求消息后,选取第二,第二UE为接入第一基站的UE。
可选的,第一基站可以获取第二UE测量的第一基站的下行RSRP,及第二UE测量的第二基站的下行RSRP,第二基站为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当第一基站的下行RSRP和第二基站的下行RSRP差低于第一门限时,第一基站认为第二UE为边缘UE,即第二UE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覆盖的交叠区域,可认为第二UE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传输时延近似相等,则选定该第二UE,即第一UE测量的第一基站的下行信号强度与第二基站的下行信号强度的差低于第一门限,下行信号强度可以为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也可用其它表征信号强度的测量量,如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Ratio,SINR)。
S802(b),第一基站为选择的第二UE分配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为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以便第二UE利用第三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一基站发起主动随机接入。
S803,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三随机接入前导。
S804,第二基站获取第三随机接入前导后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由于是第一基站的第二UE主动发起随机接入,第二基站不是第二UE的服务基站,为了通过检测第二UE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基站间的时间差,第二基站根据从第一基站获取的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信息,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第二基站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可以理解为:第二基站原本不用检测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为了通过基站检测随机接入前导获取基站间的时间差,需要让第二基站进行第三随机接入前导检测。
S805,第二基站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后,向第一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启动成功确认消息。
S806,第一基站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启动成功确认消息后,触发第二UE发起随机接入,即触发第二UE进行上行重同步。具体的,第一基站向第二UE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命令(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Order,PDCCH Order),PDCCH Order中携带第一基站向第二UE分配的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S807,第二UE收到PDCCH Order后,根据PDCCH Order中携带的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对应的第三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一基站发起随机接入。
S808(a),第一基站检测第三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三接收时刻,第三接收时刻为第一基站检测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S808(b),第二基站检测第三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四接收时刻,第四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步骤S808(a)和步骤S808(b)之间不存在特定的先后顺序。
S809第二基站将第四接收时刻发送给第一基站。
S810,第一基站获取第四接收时刻。第一基站根据第三接收时刻和第四接收时刻,计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二时间差。
可选的,第二基站将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与第四接收时刻同时发送给第一基站,第一基站在计算第二时间差之前,比较第三接收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和第四接收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如果相同,则计算第二时间差。
第二时间差计算如下:
第二时间差=(第四接收时刻-第三接收时刻),或者,
第二时间差=(第三接收时刻-第四接收时刻),只要保证时间差的计算方式一致即可,譬如都是计算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时间差。
对于LTE系统,上述第一接收时刻、第二接收时刻包括系统帧号、子帧号以及子帧内偏差。
在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过程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信息交互可以基于X2接口,也可以基于S1接口,可以扩展现有的接口消息承载上述信息,也可以构造新的接口消息承载上述信息。
第一基站根据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了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二时间差。
S811,第一基站将第二时间差发送给集中控制器。具体的,第一基站向集中控制器发送时间差报告,时间差报告包含第一基站的标识、第二基站的标识,以及第二时间差,其中,标识用以识别基站。可选的,根据时间差报告中两个标识的顺序,标识的顺序用以指示时间差报告中的第二时间差是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时间差,或者第二时间差是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时间差。
如果是第二基站收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差请求,第二基站的处理过程与上述第一基站收到时间差请求的处理相同。下面从第二基站的角度,描述第二基站收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差请求时,通过主动控制获取时间差方式的详细过程。
集中控制器向第二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第二基站获取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差请求消息后,选取第二UE,第二UE为接入第二基站的UE。
第二基站为选择的第二UE分配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为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以便第二UE利用第三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二基站发起主动随机接入。
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信息,第一基站获取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信息后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第一基站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后,向第二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启动成功确认消息。
第二基站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启动成功确认消息后,触发第二UE发起随机接入,即触发第二UE进行上行重同步。具体的,第二基站向第二UE发送携带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的PDCCHOrder。
第二基站检测第三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三接收时刻,第三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第一基站检测第三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四接收时刻,第四接收时刻为第一基站检测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一基站将第四接收时刻发送给第二基站。
第二基站获取第四接收时刻。第二基站根据第三接收时刻和第四接收时刻,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二时间差。
可选的,第一基站将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与第四接收时刻同时发送给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在计算第二时间差之前,比较第三接收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和第四接收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如果相同,则计算第二时间差。
第二基站将第二时间差发送给集中控制器。发送方式与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的方式相同。
集中控制器可以向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多次时间差请求消息,获取多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集中控制器通过主动控制获取时间差方式,利用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括第二时间差。
通过站间切换方式和主动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器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多个时间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再次判断上述获取的多个时间差是否准确,如果准确,则集中控制器根据获取的多个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当基准基站为第一基站时,第二基站为非基准基站,或者,当基准基站为第二基站时,第一基站为非基准基站。
如果不准确,则集中控制器再进一步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
集中控制器在主动控制获取时间差方式下,可以每获取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就进行一次时间差准确与否的判断。
可选的,集中控制器为站间切换获取时间差方式设置第一定时器,为主动控制获取时间差方式设置第二定时器,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定时器进行时间差处理的方法。启动第一定时器后,集中控制器在第一定时器超时前,通过站间切换方式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第一定时器超时后,启动第二定时器,判断在第一定时器超时前获取的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如果准确,则集中控制器对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处理,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如果不准确,则向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通过主动控制方式获取第二类型时间差,直到判断所获取的时间差准确为止或第二定时器超时。如果获取的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二类型时间差准确,则集中控制器对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处理,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第二定时器的时间长度可以预先设定,确保能够获取准确的时间差。
当基准基站为第一基站时,则第二基站为非基准基站,集中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即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具体的,集中控制器对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处理,获取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时间差。对于只有一个时间差的情况,集中控制器根据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时间差,可得到第二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即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对于多个时间差的情况,集中控制器对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时间差进行处理,具体可以是对上述时间差进行平均处理、或是将相差最小的两个时间差进行平均处理、或是去掉至少一个时间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剩余的时间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时间差,即平均时间差;集中控制器再根据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即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集中控制器向第二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即向非基准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具体的,集中控制器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调整命令消息,时间调整命令消息中携带时间调整量和第一基站的标识。
可选的,集中控制器在向第二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之前进行判断,如果第二基站,即非基准基站需要进行时间调整,则集中控制器向第二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
第二基站接收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调整量,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时间同步。具体的,第二基站接收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调整命令消息,获取时间调整量,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时间同步。
当基准基站为第二基站时,第一基站为非基准基站,集中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即可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集中控制器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即向非基准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第一基站接收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调整量,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时间同步。
本实施例中,如果利用基站间切换的用户设备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信令交互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能满足系统要求,则利用用户设备的主动随机接入过程,进一步获取基站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根据获取的时间差以及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实现非基准基站与基准基站的时间同步。该空口同步方式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同步设备,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达到经济、方便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3
参见图1,集中控制器101独立于基站外,以基站102a为基准基站,基站102b通过空口与基准基站进行时间同步过程详细描述如下。
当存在从基站102a切换到基站102b的UE103a,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过程与实施例2相同,基站102a作为第一基站,基站102b作为第二基站,基站102a获取第一时间差后上报给集中控制器101,第一时间差属于第一类型时间差。
当存在从基站102b切换到基站102a的UE103b,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过程与实施例2相同,基站102a作为第二基站,基站102b作为第一基站,基站102b获取时间差后上报给集中控制器101。
如果存在从基站102a切换到基站102b的多个UE,根据上述方法,基站102a可获取多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并上报给集中控制器101,如果存在从基站102b切换到基站102a的多个UE,基站102b也可获取多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并上报给集中控制器101。
通过站间切换方式,集中控制器101从基站102a和/或基站102b获取基站102a和基站102b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
集中控制器101判断上述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如果准确,则集中控制器101根据基站102a和基站102b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即基站102a)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即基站102b相对于基站102a的时间调整量。
如果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则集中控制器101向基站102a和/或基站102b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利用基站102a和/或基站102b选取的UE发起主动随机接入,通过主动控制方式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集中控制器101可以向基站102a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也可以向基站102b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还可以既向基站102a又向基站102b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集中控制器101向基站102a和/或基站102b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的过程可参见实施例2的相关描述。
通过站间切换方式和主动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器101获取基站102a和基站102b间的多个时间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再次判断上述获取的多个时间差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则集中控制器101再向基站101a和/或基站102b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进一步获取第二类型时间差。如果准确,则集中控制器101根据获取的多个时间差和基准基站(基站102a)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即获取基站102b相对于基站102a的时间调整量。
集中控制器101向基站102b发送时间调整量,即向非基准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
可选的,集中控制器101在发送时间调整量之前进行判断,如果基站102b,即非基准基站需要进行时间调整,则集中控制器101向基站102b发送时间调整量。
基站102b接收到集中控制器101发送的时间调整量,获取时间调整量,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时间同步。
本实施例中,如果利用基站间切换的用户设备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信令交互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能满足系统要求,则利用用户设备的主动随机接入过程,进一步获取基站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根据获取的时间差以及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实现非基准基站与基准基站的时间同步。该空口同步方式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同步设备,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达到经济、方便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4
参见图1,集中控制器101独立于基站外,以基站102a为基准基站,基站102c通过空口与基准基站进行时间同步详细描述如下。
基站102c和基站102b之间的时间差获取过程如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的描述。
为获取基站102c和基站102a之间的时间差,还需要获取基站102b和基站102a之间的时间差。
基站102b和基站102a之间的时间差获取过程如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的描述。
集中控制器101根据基站102c相对于基站102b的时间差,以及基站102b相对于基站102a的时间差,可以获取基站102c相对于基站102a的时间差,由于基站102a为基准基站,即可获取基站102c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即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集中控制器101向基站102c发送时间调整量基站102c接收到集中控制器101发送的时间调整量,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时间同步。
在该实施例中,集中控制器101也可以向基站102b发送时间调整量。基站102b接收到集中控制器101发送的时间调整量,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时间同步。
本实施例中,如果利用基站间切换的用户设备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信令交互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能满足系统要求,则利用用户设备的主动随机接入过程,进一步获取基站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根据获取的时间差以及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实现非基准基站与基准基站的时间同步。该空口同步方式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同步设备,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达到经济、方便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5
当基站包含集中控制器的功能时,空口时间同步处理方法详细描述如下。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口同步方案中第一基站的另一种处理方法。
S1001,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第一时间差。
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检测第一UE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接收时刻,第一基站根据获取的接收时刻计算第一时间差。第一时间差属于第一类型时间差。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接收时刻和第二接收时刻计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第一接收时刻为第一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二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一随机接入前导为用于第一UE进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是第二基站为第一UE分配的随机接入前导,以便第一UE根据第一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二基站发起随机接入。
第一基站还可以根据第一接收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计算第一时间差,第一传输时延是第一UE到第一基站的传输时延,第二传输时延为第一UE到第二基站的传输时延。
S1002,第一基站将第一时间差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便第二基站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括第一时间差。
如果第二基站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则第二基站通过主动控制方式获取第二类型时间差,如果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则第二基站对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处理。
S1003,如果第一基站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时间差请求消息,则第一基站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二时间差。
当第二基站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如果第一基站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时间差请求消息,第一基站选取第二UE,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第二时间差。第二时间差属于第二类型时间差。
第一基站选取第二UE后,向第二UE分配第三随机接入前导,通过检测第三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三接收时刻,根据第三接收时刻和第四接收时刻,第一基站计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二时间差,并将第二时间差发送给第二基站,第四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为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以便第二UE利用第三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一基站发起主动随机接入。
S1004,第一基站将第二时间差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便第二基站判断获取的时间差准确后,第二基站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获取的时间差包括上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括第二时间差。
当基准基站为第二基站时,非基准基站为第一基站;或者,当基准基站为第一基站时,非基准基站为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对上述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判断,如果判断获取的时间差准确,则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非基准基准获取时间调整量后进行时间调整。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口同步方案中第二基站的另一种处理方法。
S1101,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第二基站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第一时间差可以是根据第一接收时刻和第二接收时刻计算得到的时间差,也可以是根据第一接收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获取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时间差。第一接收时刻为第一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二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一传输时延是第一UE到第一基站的传输时延,第二传输时延是第一UE到第二基站的传输时延。
如果存在多个UE,利用上述过程,集中控制器可以获取多个第一类型时间差。
S1102,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所述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非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或者,所述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所述非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二基站。
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可选的,第二基站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
第二基站对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准确判断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集中控制器对时间差的准确判断方法相同。
当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第二基站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第二基站可以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以便第一基站选择第二UE,并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第二时间差。
第二基站可以定时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也可以根据第一基站负载情况或业务情况,在第一基站相对空闲的状态时,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还可以根据系统需求,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
当已获取的时间差(包含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准确时,第二基站对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处理,第二基站对获取的时间差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中集中控制器的处理方法相同。第二基站根据处理得到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确定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如果只有一个时间差,则第二基站直接根据这一个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确定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S1103,将时间调整量发送给非基准基站。
第二基站将时间调整量发送给非基准基站,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获取的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时间同步
如果基准基站是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以便第一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或者,如果基准基站是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直接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本实施例中,如果利用基站间切换的用户设备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信令交互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能满足系统要求,则利用用户设备的主动随机接入过程,进一步获取基站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根据获取的时间差以及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实现非基准基站与基准基站的时间同步。该空口同步方式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同步设备,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达到经济、方便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6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具备实施例2中的集中控制器功能,空口时间同步方法详细描述如下。
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第一类型时间差,第一基站的处理方法以及第二基站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描述相似,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将第一时间差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便第二基站对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判断并处理,第一时间差属于第一类型时间差。
利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切换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第二基站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
第二基站判断上述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如果准确,则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当基准基站为第一基站时,第二基站为非基准基站,或者,当基准基站为第二基站时,第一基站为非基准基站。
如果不准确,则第二基站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第二类型时间差是通过主动控制方式获取的时间差,即通过UE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第二基站再判断获取的时间差(包含已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已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如果准确,则第二基站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可选的,如果获取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则第二基站可以通过第一基站利用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也可以通过第二基站本身利用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第二基站判断获取的时间差是否准确与实施例2中集中控制器的判断方法相同。
利用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第二类型时间差,第一基站的处理方法以及第二基站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描述相似,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将第二时间差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便第二基站对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判断并处理第二时间差属于第二类型时间差。
利用UE的主动随机接入,第二基站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括第二时间差。
第二基站对获取的时间差进行处理,获取的时间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其处理方法与实施例2中集中控制器对获取的时间差的处理方法相同。
当基准基站为第二基站时,则第一基站为非基准基站,第二基站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即可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即向非基准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第一基站接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时间调整量,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时间同步。
当基准基站为第一基站时,第二基站为非基准基站,第二基站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相对于第一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即可获取非基准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第二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即向非基准基站发送时间调整量。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基站具有集中控制器的功能,第二基站直接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时间同步。
本实施例中,如果利用基站间切换的用户设备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信令交互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能满足系统要求,则利用用户设备的主动随机接入过程,进一步获取基站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根据获取的时间差以及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实现非基准基站与基准基站的时间同步。该空口同步方式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同步设备,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达到经济、方便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7
图2为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以及集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以第一基站为基准基站,第二基站为非基准基站为例进行描述。
第一基站,包括时间差计算单元1031和时间差发送单元1036。
时间差计算单元1031,用于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第一时间差,第一基站为基准基站,第二基站为非基准基站。
时间差发送单元1036,用于将时间差计算单元1031获取的第一时间差发送给集中控制器,以便集中控制器判断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否准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括所述第一时间差。
可选的,时间差计算单元1031,用于根据第一接收时刻和第二接收时刻计算第一时间差。为了获取的第一接收时刻和第二接收时刻,第一基站还包括:
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用于检测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第一随机接入前导为用于第一UE进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
时间信息获取单元1030,用于当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检测到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时,获取第一接收时刻,第一接收时刻为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时间信息获取单元1030,还用于获取第二接收时刻,第二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可选的,第一基站还包括移动性管理单元1032,用于根据第一UE的邻区测量报告,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当移动性管理单元1032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移动性管理单元1032用于向第一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以便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二基站发起随机接入,其中,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和切换命令消息中携带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第一随机接入前导为第二基站为第一UE分配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
可选的,时间差计算单元1031,用于根据第一接收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计算第一时间差。第一传输时延是第一UE到第一基站的传输时延,第二传输时延为第一UE到第二基站的传输时延。
第一基站还包括资源映射单元1021,用于,当移动性管理单元1032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后,向第一UE发送PDCCH Order,PDCCHOrder中携带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以便第一UE收到PDCCH Order后,根据第二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一基站发起主动随机接入;随机接入前导管理单元1029,用于向第一UE分配第二随机接入前导。
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还用于检测第二随机接入前导,当检测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时,时间信息获取单元1030,获取第一UE到第一基站的第一传输时延。
可选的,时间信息获取单元1030,用于获取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传输时延。
可选的,移动性管理单元1032,还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户资源释放消息,在用户资源释放消息中携带第二接收时刻或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移动性管理单元1032接收到用户资源释放消息后,时间信息获取单元1030获取第二接收时刻或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以便时间差计算单元1031计算第一时间差。
可选的,第一时间差=(第二接收时刻-第一接收时刻);或者,第一时间差=(第一接收时刻-第二接收时刻)。
可选的,第一时间差=(第二接收时刻-第一接收时刻)-(第二传输时延-第一传输时延);或者,第一时间差=(第一接收时刻-第二接收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传输时延)。
可选的,第一时间差=(第二接收时刻-第一接收时刻)+(第二传输时延-第一传输时延);或者,第一时间差=(第一接收时刻-第二接收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传输时延)。
可选的,第一基站,还包括用户选取单元1037。
用户选取单元1037,用于收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差请求消息后,选取第二UE,可选的,当第二UE测量的第一基站的下行信号强度与第一UE测量的第二基站的下行信号强度差低于第一门限时,选取该第二UE。
时间差计算单元1031,还用于根据用户选取单元1037选取的所述第二UE,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二时间差。
时间差发送单元1036,还用于将时间差计算单元1031获取的第二时间差发送给集中控制器,以便集中控制器判断已获取的时间差准确后,根据已获取的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已获取的时间差包括上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括第二时间差。
可选的,为了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第三接收时刻和第四接收时刻从而计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二时间差,随机接入前导管理单元1029,还用于向用户选取单元1037选择的所述第二UE分配第三随机接入前导,并将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信息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便所述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信息后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随机接入前导管理单元1029,还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启动成功确认消息。
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UE发起主动随机接入使用的所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
时间信息获取单元1030,还用于获取第三接收时刻和第四接收时刻,第三接收时刻为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检测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第四接收时刻为第二基站检测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可选的,资源映射单元1021,还用于当随机接入前导管理单元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启动成功确认消息后,触发第二UE利用第三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一基站发起主动随机接入。通过资源映射单元1021向第二UE发送PDCCH Order,PDCCH Order中携带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第二UE根据第三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一基站发起主动随机接入。
第二基站,包括调整量获取单元1034和时间调整单元1035。
调整量获取单元1034,用于接收集中控制器发送的时间调整量,其中,时间调整量是由集中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的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当集中控制器判断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获取的时间差为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第一时间差是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或者,当集中控制器判断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获取的时间差为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时间调整单元1035,用于根据调整量获取单元1034获取的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完成和第一基站的时间同步,即与基准基站保持时间同步。
由于第一UE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为了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检测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获取接收时刻,配合第一基站计算第一时间差,第二基站还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管理单元1029、移动性管理单元1032、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和时间信息获取单元1030。
随机接入前导管理单元1029,用于为第一UE分配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第一随机接入前导为用于第一UE进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
移动性管理单元1032,用于收到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后,向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以便第一基站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随机接入前导管理单元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用于检测第一随机接入前导。
时间信息获取单元1030,用于通过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检测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接收时刻;可选的,还可以获取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第二传输时延是第一UE到第二基站的传输时延。
移动性管理单元1032,还用于将时间信息获取单元1030获取的所述第二接收时刻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以便第一基站获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第一时间差;可选的,将时间信息获取单元1030获取的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发送给第一基站。优选的,当第一UE切换到第二基站后,移动管理单元1032向第一基站发送用户资源释放消息,在用户资源释放消息中携带第二接收时刻或者用户资源释放消息中携带第二接收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
随机接入前导管理单元1029,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三随机接入前导,所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为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二UE分配的用于主动随机接入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
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还用于当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管理单元1029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三随机接入前导后,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
随机接入前导管理单元1029,还用于当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启动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启动成功确认消息,以便所述第一基站触发所述第二UE利用所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进行主动随机接入;
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UE发起主动随机接入使用的所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
时间信息获取单元1030,还用于当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检测到所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时,获取第四接收时刻,并将所述第四接收时刻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以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第三接收时刻和所述第四接收时刻计算所述第二时间差,所述第三接收时刻为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第三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可以理解,对于利用检测切换UE的随机接入前导计算时间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互换。该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可以包含第一基站的上述单元并执行相应的功能,第一基站也可以包含第二基站的上述单元并执行相应的功能,即对于从第二基站切换到第一基站的UE,可由第二基站的时间差发送单元1036将时间差计算单元1031得到的时间差发送给集中控制器。
集中控制器装置包括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4、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和调整量发送单元1012。
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4,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第一基站是基准基站,第二基站是非基准基站。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对获取的时间差需进行处理,对于至少两个时间差的情况,可以进行平均处理,或者,将相差最小的两个时间差进行平均处理,或者,去掉多个时间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剩余的时间差进行平均处理,将平均处理得到的平均时间差与基准时间相比,获取时间调整量。可以理解,对以只有一个时间差的情况,可以作为多个时间差的一种特例。
可选的,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还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可选的,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用于判断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是准确的,包括:
统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数量,如果所述数量超过数量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统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方差,如果所述方差小于方差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比较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中的任意两个时间差之间的差值,如果最小的差值小于最小差值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
调整量发送单元1012,用于将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获取的时间调整量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可选的,根据时间调整量,判断第二基站是否需要进行时间调整,如果第二基站需要进行时间调整,则将时间调整量发送给第二基站。
可选的,当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集中控制器还包括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5。
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5,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可选的,集中控制器还包括时间差请求单元1013,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以便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二时间差并将第二时间差发送给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5。时间差请求单元1013可以定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时间差请求消息;或者,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负载情况,当所述第一基站负载低于负载门限时,时间差请求单元1013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时间差请求消息。
可选的,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还用于当获取的时间差准确时,根据已获取的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上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包括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4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5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可选的,集中控制器还包括接口单元1016,用于完成集中控制器与基站间的信息交互。
可选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还包括:信道调制单元1022、调度单元1023、中射频单元1024、信道估计单元1025、信道解调单元1026、信道分离单元1027以及接口单元1033。调度单元1023由下行调度单元10231和上行调度单元10232组成。下行调度单元10231用于根据UE反馈的信道信息和来自高层的用户相关信息,进行下行资源调度。上行调度单元10232用于根据来自信道估计单元1025的上行链路的信道估计结果和来自UE的资源请求,进行上行资源调度。
中射频单元1024用于将信道调制后的OFDM信号进行上变频,利用天线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给UE。中射频单元1024利用天线接收UE的上行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传给信道估计单元1025,信道解调单元1026和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单元1028。
信道估计单元1025用于从上行链路的导频信道估计无线传输路径特性,并将信道估计结果送给信道解调单元1026。为了准确进行上下行资源调度,还将信道估计结果送给调度单元1023。
信道解调单元1026用于根据信道估计单元1025的信道估计结果,将中射频单元1024送来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信道分离单元1027将信道解调单元1026处理后的信号分离为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将分离后的控制数据中的下行链路的CQI信息传到调度单元1023,将其他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传到高层。
接口单元1033,包含基站间的X2接口,用于基站间的信息交互;基站与核心网的S1接口,用于基站与核心网的信息交互;当集中控制器处于基站外时,还包含基站与集中控制器之间的接口,用于基站与集中控制器间的信息交互。
资源映射单元1021用于根据调度单元1023的调度指示,将从高层输入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映射到下行控制信道、下行同步信道以及下行数据共享信道。信道调制单元1022进行数据调制、串/并变换、IFFT变换,加CP等处理,并生成OFDM信号。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中控制器一种装置示意图,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以及接口1303,处理器1301和存储器1302和接口1303通过总线连接。
接口1303用于和基站102进行信息交互。
存储器13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1301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实施例2中集中控制器的方法。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站的一种装置示意图,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收发机1403以及接口1404,处理器1401和存储器1402和收发机1403以及接口1404通过总线连接。
接口1404用于基站间的信息交互或基站与核心网的信息交互。
收发机1403用于和用户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1401调用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实施例2中第一基站的方法。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基站的一种装置示意图,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收发机1503以及接口1504,处理器1501和存储器1502和收发机1503以及接口1504通过总线连接。
接口1504用于基站间的信息交互或基站与核心网的信息交互。
收发机1503用于和用户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存储器15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1501调用存储器15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实施例2中第二基站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如果利用基站间切换的用户设备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信令交互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能满足系统要求,则利用用户设备的主动随机接入进一步获取基站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根据获取的时间差以及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实现非基准基站与基准基站的时间同步。该空口同步方式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同步设备,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达到经济、方便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8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基站包含实施例7中集中控制器的功能。当基准基站为第二基站时,非基准基站为第一基站;或者,当基准基站为第一基站时,非基准基站为第二基站。第一基站与实施例7中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的时间差发送单元1036将时间差计算单元1031得到的时间差发送给第二基站。
该实施例中,第一基站还包括调整量获取单元1034和时间调整单元1035。
调整量获取单元1034,用于当所述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二基站时,获取第二基站发送的所述时间调整量。
时间调整单元1035,用于根据所述调整量获取单元1034获取的所述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第二基站包含实施例7中的集中控制器功能,因此,第二基站包括: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4、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和调整量发送单元1012。
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4,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根据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调整量发送单元1012,用于将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获取的时间调整量发送给非基准基站,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可选的,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还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当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第二基站还包括:
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5,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可选的,第二基站还包括时间差请求单元1013,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以便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二时间差并将第二时间差发送给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5。
可选的,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1011,还用于当已获取的时间差准确时,根据已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已获取的时间差包括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4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1015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站的另一种装置示意图,包括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收发机1603以及接口1604,处理器1601和存储器1602和收发机1603以及接口1604通过总线连接。
接口1604用于基站间的信息交互或基站与核心网的信息交互。
收发机1603用于和用户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存储器16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1601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实施例6中第一基站的方法。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基站的另一种装置示意图,包括处理器1701、存储器1702、收发机1703以及接口1704,处理器1701和存储器1702和收发机1703以及接口1704通过总线连接。
接口1704用于基站间的信息交互或基站与核心网的信息交互。
收发机1703用于和用户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存储器17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1701调用存储器17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实施例6中第二基站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如果利用基站间切换的用户设备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通过信令交互获取基站间的第一类型时间差不能满足系统要求,则利用用户设备的主动随机接入进一步获取基站间的第二类型时间差。根据获取的时间差以及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以便非基准基站根据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实现非基准基站与基准基站的时间同步。该空口同步方式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同步设备,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达到经济、方便的技术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集中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第一基站是基准基站,第二基站是非基准基站;
调整量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获取的所述时间调整量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以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集中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用于当已获取的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包括所述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中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间差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中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差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包括:
用于定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时间差请求消息;或者,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负载情况,当所述第一基站负载低于负载门限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时间差请求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中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条件确定是准确的:
用于统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数量,如果所述数量超过数量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用于统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方差,如果所述方差小于方差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用于比较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中的任意两个时间差之间的差值,如果最小的差值小于最小差值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
7.一种空口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中控制器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第一基站是基准基站,第二基站是非基准基站;
集中控制器将所述时间调整量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以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口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口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所述集中控制器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当已获取的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和第一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时间调整量,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口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器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还包括:
集中控制器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口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包括:
定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时间差请求消息;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负载情况,当所述第一基站负载低于负载门限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时间差请求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口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条件确定是准确的:
统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数量,如果所述数量超过数量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统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方差,如果所述方差小于方差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比较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中的任意两个时间差之间的差值,如果最小的差值小于最小差值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
13.一种基站,用作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所述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非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或者,所述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所述非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二基站;
调整量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获取的所述时间调整量发送给所述非基准基站,以便所述非基准基站根据所述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所述时间调整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用于当已获取的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包括所述第一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第二类型时间差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间差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差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包括:
用于定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时间差请求消息;或者,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负载情况,当所述第一基站负载低于负载门限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时间差请求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条件确定是准确的:
用于统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数量,如果所述数量超过数量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用于统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方差,如果所述方差小于方差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用于比较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中的任意两个时间差之间的差值,如果最小的差值小于最小差值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
19.一种空口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基站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差为根据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间切换的第一UE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其中,所述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非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或者,所述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所述非基准基站为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时间调整量发送给所述非基准基站,以便所述非基准基站根据所述时间调整量进行时间调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口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时,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口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不准确时,所述第二基站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为利用第二UE的主动随机接入获取的时间差;
当已获取的时间差准确时,根据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和所述基准基站的基准时间,获取所述非基准基站的时间调整量,所述已获取的时间差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口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时间差包含第二时间差,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空口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基站发送时间差请求消息,包括:
定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时间差请求消息;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负载情况,当所述第一基站负载低于负载门限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时间差请求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口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条件确定是准确的:
统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数量,如果所述数量超过数量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统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的方差,如果所述方差小于方差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或者,
比较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中的任意两个时间差之间的差值,如果最小的差值小于最小差值门限,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时间差准确。
CN201380002418.XA 2013-07-01 2013-07-01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Active CN1037978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8574 WO2015000104A1 (zh) 2013-07-01 2013-07-01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7869A true CN103797869A (zh) 2014-05-14
CN103797869B CN103797869B (zh) 2018-03-13

Family

ID=50671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418.XA Active CN103797869B (zh) 2013-07-01 2013-07-01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7869B (zh)
WO (1) WO201500010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2058A1 (zh) * 2015-06-03 2016-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28049A1 (zh) * 2015-08-14 2017-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站间同步方法、基站及控制网元
CN107005955A (zh) * 2015-08-07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147746A1 (zh) * 2016-02-29 2017-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431990A (zh) * 2015-04-07 2017-1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中的时序提前值的调整
CN108713334A (zh) * 2016-03-15 2018-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间的同步方法、设备
US11546945B2 (en) 2014-08-20 2023-01-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16183A2 (en) * 1997-09-19 1999-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station assisted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35327A (zh) * 2007-04-13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同步方法、基站及其控制器
CN101064561A (zh) * 2006-04-29 200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间切换过程中实现上行同步的方法
CN102547961A (zh) * 2010-12-10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间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3040905A1 (zh) * 2011-09-20 2013-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小区的上行同步方法、基站和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34575B1 (ko) * 2005-01-31 2007-07-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다치 고쿠사이 덴키 기지국간 동기시스템과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0518019C (zh) * 2005-07-26 2009-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方法
CN101448314B (zh) * 2008-12-18 201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基站间时间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通信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16183A2 (en) * 1997-09-19 1999-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station assisted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64561A (zh) * 2006-04-29 200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间切换过程中实现上行同步的方法
CN101035327A (zh) * 2007-04-13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同步方法、基站及其控制器
CN102547961A (zh) * 2010-12-10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间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3040905A1 (zh) * 2011-09-20 2013-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小区的上行同步方法、基站和终端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6945B2 (en) 2014-08-20 2023-01-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N107431990A (zh) * 2015-04-07 2017-1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中的时序提前值的调整
CN106664670A (zh) * 2015-06-03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192058A1 (zh) * 2015-06-03 2016-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05955B (zh) * 2015-08-07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005955A (zh) * 2015-08-07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631209B2 (en) 2015-08-07 2020-04-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7925972A (zh) * 2015-08-14 2018-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站间同步方法、基站及控制网元
US10477498B2 (en) 2015-08-14 2019-11-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r-statio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control network element
WO2017028049A1 (zh) * 2015-08-14 2017-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站间同步方法、基站及控制网元
CN108702716A (zh) * 2016-02-29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147746A1 (zh) * 2016-02-29 2017-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713334A (zh) * 2016-03-15 2018-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间的同步方法、设备
US10764848B2 (en) 2016-03-15 2020-09-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r-base-statio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7869B (zh) 2018-03-13
WO2015000104A1 (zh) 2015-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7870A (zh)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2036295B (zh) 一种确定上下行配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797868A (zh)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EP291144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ell handover and reconfiguration
CN103797869A (zh)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EP2984890B1 (en) Selecting an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for a cluster of cells
CN113056950A (zh) 在与间隙部分重叠的灵活分配时隙中适配操作
EP247294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hannel measurement for cell
JP6350836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JP7237091B2 (ja) 情報を入手する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US1004531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CN102348216B (zh)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和装置
JPWO2015194570A1 (ja)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時間差情報通知方法
EP273911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ynchronization and percep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
US11489576B2 (en) Resolving ambiguities related to NR cell quality derivation
CN110740050A (zh) 用于测量配置的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3050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Timing Information from a Cell or Network in a Less Active Mode
EP2950492B1 (en) Uplink data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ransceiving device
EP3744119B1 (en) Method for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source sharing
EP3909349B1 (e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distributed unit soft resources
CN102170657A (zh) 一种确定子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06120A (zh) 多点协作测量集的配置方法与装置
EP2869650B1 (en) METHODS AND BASE STATIONs FOR ACHIEVING TIME DIVISION DUPLEX CONFIGURATION OF AUXILIARY CELL
US2023040359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ndwidth part and beam switching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CN103874219A (zh) 一种异构网络中的终端调度方法以及一种微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