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4670A -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4670A
CN106664670A CN201580025696.6A CN201580025696A CN106664670A CN 106664670 A CN106664670 A CN 106664670A CN 201580025696 A CN201580025696 A CN 201580025696A CN 106664670 A CN106664670 A CN 106664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oment
random access
access guiding
adjustment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56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军
王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64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6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基站检测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

Description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容量需求的日益增大,为获得更高的网络容量,基站的部署更加密集。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无论是同构网(Homogenous Network,HomNet)还是异构网(Heterogeneous Network,HetNet),由于基站部署的密集程度增加,小区间的干扰更加严重,小区边界的用户吞吐量下降,严重的时候会影响边缘用户正常工作。为了避免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链路质量和通信质量,要求LTE系统中的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在相位上严格同步。
目前,通常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实现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在相位上同步,这需要在每个基站都配置GPS接收机,增加了LTE系统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降低网络系统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检测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所述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 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获取第二时刻,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
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到所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包括:
第二基站检测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 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一基站,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所述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获取第二时刻,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第一运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第二运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 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到所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二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 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第一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基站间的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代码,该代码用于控制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动作: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所述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基站间的接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以用于所述处理器获取第二时刻,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
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到所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间的接口,还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 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第二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基站间的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代码,该代码用于控制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动作: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基站间的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检测切换UE的随机接入前导,第一基站获取该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并利用该第二基站的调整量获取该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以此实现该第一基站与基准基站的空中接口同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不需要为每个基站都配置GPS接收机,可以减少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进一步的,在大规模网络部署场景,可以无需部署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避免了进行空口同步的基站与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的信令交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UE切换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切换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LTE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现有技术中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 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一个基站的相邻基站是指与该一个基站的覆盖区域相邻的基站。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文中的“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图1为无线通信网络的架构示意图。该无线通信网络10包括若干基站101和核心网设备103等,用以支撑若干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102进行通信。为方便描述,以下以LTE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基站101,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一个基站101可能支持/管理一个或多个小区,UE120需要和网络通信时,它将选择一个小区发起接入。
UE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
核心网设备103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1连接,核心网设备103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
如图2所示,在LTE系统中,一个UE从一个基站(源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目标基站)的过程如下:
201、UE向源基站上报邻区测量报告。
202、源基站根据邻区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并确定目标基站。
203、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204、目标基站根据切换请求消息进行准入控制和资源预留。
205、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目标基站分配的用于UE和目标基站进行同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
206、源基站向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切换命令消息中包括目标基站分配的用于UE和目标基站进行同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
207、UE利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发起与目标基站的同步过程。
208、UE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证实消息。
209、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该UE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
现有技术中另一种空口同步的方法是:基站1(需要与基准基站进行同步的基站)利用在基站1与基站2间切换的UE获取基站1相对于基站2的偏移量,基站1将该偏移量发送给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该网络节点根据该偏移量和基准基站的相位计算基站1的调整量并将该调整量发送给基站1,基站1利用该调整量进行调整,以便与基准基站同步。
使用该现有方法的前提是,在现网中需要部署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且当需要与基准基站进行同步的基站较多时,需要与基准基站进行同步的基站和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间的信令交互较多,浪费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LTE系统或LTE-Advanced系统等网络系统。下文中均以该方法应用于LTE系统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同步均指空中接口的相位同步。
为了实现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同步,可以选择至少一个基站作为基准基站,其它基站作为非基准基站。当有多个基准基站时,多个基准基站的空中接口同步,具体可以通过GPS同步技术实现基准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如图3所示,包 括:
301、UE利用随机接入前导向第二基站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该UE准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为相邻基站。该UE可以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该切换命令消息中携带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该UE根据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获取随机接入前导。该随机接入前导为该UE向第二基站发起随机接入时使用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
第二基站可以为基准基站,也可以为非基准基站。
302、第二基站检测该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时刻。
第二时刻是第二基站检测到该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303、第一基站检测该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时刻。
其中,第一基站为非基准基站,第一基站也可以接收该随机接入前导,第一时刻是第一基站检测到该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示例性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均可以通过无线帧的帧号(fn)、子帧号(sfn)和子帧内偏移量(off)的组合表示,也可以通过无线帧周期偏移量(offset)表示,例如,offset=fn*10*30720+sfn*30720+off。
步骤302和步骤303不存在特定的先后顺序。
304、第二基站通过UE上下文释放消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时刻。
该UE切换到第二基站后,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第二基站可以将第二时刻包含在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发送给第一基站。
305、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一时刻和该第二时刻获取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
其中,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是指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相位差。
可选的,该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若该第一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和该第二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相同,则该第一基站计算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
具体的,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计算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的方法如下: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第一时刻-第二时刻。
306、第二基站将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发送给第一基站。
其中,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基准基站为网络部署中设定的、具有基准相位的基站。基准相位的获取可通过在基准基站配置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或1588V2来实现。
该第二基站可通过X2接口将该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发送给该第一基站。
可选的,该第二基站还可将该第二基站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HopNum)发送给该第一基站。由于能够获得每个基站到达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当一个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过大时,影响该一个基站与基准基站的同步可靠性。即当该一个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过大时,可以在该一个基站附近再部署一个基准基站,通过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可以优化整个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基准基站分布。
307、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该偏移量获取第一基站的调整量。
利用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以及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第一基站可以获取第一基站经由该第二基站的、相对于该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利用第一基站的调整量,该第一基站可以进行相位调整,以使该第一基站与基准基站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通过检测切换UE的随机接入前导,第一基站获取该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并利用该第二基站的调整量获取该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以此实现该第一基站与基准基站的空中接口同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不需要为每个基站都配置GPS接收机,可以减少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进一步的,在大规模网络部署场景,可以无需部署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避免了进行空口同步的基站与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的信令交互。
可选的,为了确保获取该第一基站相对于该第二基站的偏移量,上述方法还包括:
308、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检测该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UE向第一基站发送邻区测量报告,第一基站根据该邻区测量报告,确定该第二基站为该UE准备切换的目标基站后,向该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第二基站根据该切换请求消息中的偏移量测量指示,启动检测该UE的随机接入前导。
309、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
第一基站根据该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启动检测,检测该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可选的,该切换请求消息还可携带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包括:相位同步、相位保持或相位异常。在第一基站处于非相位异常状态时,第一基站在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相应的,在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还可携带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包括:相位 同步、相位保持或相位异常。在第二基站处于非相位异常状态时,第二基站在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可选的,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或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可以为非相位异常指示信息,用于分别指示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处于非相位异常状态。相位状态信息的信元可以为枚举类型。处于非相位异常状态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前导检测,可提高偏移量的准确度。
具体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交互可通过扩展资源状态更新(RESOURCE STATUS UPDATE)信令,增加基站相位状态的信元,在基站相位状态变化时,通过事件触发进行上报。
具体的,第一基站获得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后,在一个偏移量测量周期中有如下约束:只有不在相位异常状态下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才能参与测量;如果该第一基站为相位同步,则该第一基站所有处于相位同步下的测量是有效的;如果该第一基站为相位保持,若该第一基站的状态转为非相位保持状态,则该第一基站所有处于相位保持下的测量是无效的。上述约束对于该第二基站也同样适用。
一种LTE系统如图4所示,图4中包括19个基站(并未在图中画出基站,只用六边形表示基站覆盖的范围,以及采用六边形内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基站),当基准基站为基站1时,如图5所示,一个UE从基站9切换到基站3的过程如下:
501、UE向基站9上报邻区测量报告。
502、基站9根据UE上报的邻区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并确定目标基站基站3。
503、基站9向基站3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用于指示基站3检测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504、基站3根据切换请求消息进行准入控制和资源预留。
505、基站3向基站9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基站3为UE分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还包括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与随机接入前导一一对应。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位于基站3分配的用于UE和基站3进行同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中。
506、基站9根据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启动检测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507、基站9向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切换命令消息中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508、UE根据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确定随机接入前导,并利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发起与基站3的同步过程。
随机接入前导为用于UE向基站3发起随机接入时使用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
509、基站3检测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时刻。
第二时刻是基站3检测到该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510、基站9检测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时刻。
基站9也可以接收该随机接入前导,第一时刻是基站9检测到该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步骤509和步骤510不存在特定的先后顺序。
511、UE向基站3发送切换证实消息
512、基站3向基站9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括第二时刻和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513、基站9计算基站9相对于基站3的偏移量。
具体的,当基站9确定第一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和第二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相同时,将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求差,得到基站9相对于基站3的偏移量。
任意一个基站都可以利用上述方法获取该一个基站相对于另一个基站的偏移量。
在一种场景下,基站9仅接收到基站3发送的调整量,该情况下,基站9根据一个从基站9切换到基站3的UE的切换过程可以获取到一个基站9相对于基站3的偏移量,该情况下,基站9的第一子调整量=基站3的调整量-基站9相对于基站3的偏移量。
当从基站9切换到基站3的UE有R个时,基站9利用上述方法可以获取到R个基站9相对于基站3的偏移量,该情况下,基站9根据基站3的调整量和基站9相对于基站3的R个偏移量可以计算得到R个第一子调整量;基站9将R个第一子调整量进行平均或滤波得到基站9的第一调整量。其中,第r个第一子调整量=基站3的调整量-基站9相对于基站3的第r个偏移量,2≤r≤R,R、r均为整数。当基站9只能获取到一个偏移量时,基站9计算的一个第一子调整量即第一调整量。该第一调整量为基站9经由基站3的、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第一调整量的计算方法还可以为:基站9将基站9相对于基站3的R个偏移量平均或滤波得到基站9相对于基站3的目标偏移量,该情况下,第一调整量=基站3的调整量-基站9相对于基站3的目标偏移量。
具体的,为了提高基站9计算的第一调整量的精确度,基站9可以在获取到多个相对于基站3的偏移量之后,根据UE上报的邻区测量报告从多个偏移量中选择出下行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预设阈值的UE对应的偏移量,并根据选择出的偏移量计算基站9的第一调整量。
在另一种场景下,如图4所示(图4中基站上的箭头方向表示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基站9还获取到基站9相对于基站8的Q个偏移量,并且接收到基站8发送的基站8的 调整量,该情况下,基站9根据基站8的调整量和基站9相对于基站8的Q个偏移量可以获取到Q个第二子调整量;基站9将Q个第二子调整量进行平均或滤波得到基站9的第二调整量。其中,第q个第二子调整量=基站8的调整量-基站9相对于基站8的第q个偏移量,1≤q≤Q,Q、q为整数。该第二调整量为基站9经由基站8的、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该情况下,基站9将第一调整量和第二调整量进行平均或滤波得到基站9的平均调整量。可选的,基站9的平均调整量的计算方式还可以为:基站9将R个第一子调整量和Q个第二子调整量进行平均或滤波得到基站9的平均调整量。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9为第一基站,基站3和基站8为第二基站。
具体的,当第一基站接收到G个相邻基站发送的该G个相邻基站的调整量、且获取了第一基站相对于该G个相邻基站的偏移量(第一基站相对于一个相邻基站的偏移量有一个或多个)时,第一基站可以计算得到G个调整量,G个调整量分别为:第一调整量、第二调整量、...、第G调整量;第一基站将G个调整量进行平均或滤波得到第一基站的平均调整量。其中,第g调整量为第一基站根据第g个相邻基站的调整量和第一基站相对于该第g个相邻基站的偏移量计算得到的调整量,该调整量为第一基站经由该第g个相邻基站的、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1≤g≤G,G、g均为整数。当G=1时,第一调整量即平均调整量。
可选的,第一基站的平均调整量的计算方式还可以为:第一基站将H1个第一子调整量、H2个第二子调整量、...和HG个第G子调整量进行平均或滤波得到第一基站的平均调整量。其中,第h个第g子调整量=第g个相邻基站的调整量-第一基站相对于该第g个相邻基站的第h个偏移量,1≤h≤Hg,h、Hg均为整数。
可选的,上述方法在具体实现时,一旦基站9获取某个相邻基站发送的该相邻基站的调整量,则基站9启动第一定时器。譬如基站9获取基站3的调整量后,启动第一定时器。该第一定时器结束后,启动第二定时器,基站9在第二定时器的周期内依照上述获取调整量的方法,根据在第一定时器的周期内接收到的M(M≥1,M为整数)个相邻基站的调整量和基站9相对于该M个相邻基站的偏移量计算得到基站9的初次调整量;基站9的初次调整量为基站9根据该M个基站的调整量和基站9相对于该M个基站的偏移量计算的平均调整量。
第二定时器结束时,启动第三定时器,基站9在第二定时器的周期内向在第一定时器的周期内、且未向基站9发送调整量的相邻基站发送基站9的初次调整量。可选的,基站9将其路径最小跳数+1发送给该其它相邻基站。
第三定时器结束后,基站9依照上述获取调整量的方法,根据在第二定时器的周期内和第三定时器的周期内接收到的N(N≥0,N为整数)个相邻基站发送的N个相邻基站的调整量,计算得到基站9的最终调整量。基站9的最终调整量可以为基站9根据该N个相邻基站的调整量和基站9相对于该N个相邻基站的偏移量、以及M个相邻基站的调整量和基站9相对于该M个相邻基站的偏移量计算的平均调整量。
具体的,基站9在进行调整时,根据内部的预设规则确定使用初次调整量还是最终调整量进行调整。具体的,当预设规则中确定使用初次调整量对相位进行调整时,基站9可以不计算最终调整量。
上述实施例中,若基站3为第一基站,基站1为第二基站时,基站3依然可以根据上述方法获取基站3的初次调整量或最终调整量,不同的是,基站3接收到的基站1发送的基站1的调整量为0。其中,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的调整量为第二基站的初次调整量, 当第二基站为基准基站时,第二基站的初次调整量和最终调整量均为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为了实现多个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同步,每个基站事实上不仅仅需要与基准基站空中接口同步,同时还需要与自身的每个相邻基站空中接口同步,在上述方法中,由于最终调整量的计算结合了更多的相邻基站的初次调整量,因此,可以提高多个基站的空中接口同步的精确度。
在一个LTE系统中,一个基准基站会有多层相邻基站,例如,如图6所示(图6中基站上的箭头方向表示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基准基站为基站1时,基站1有两层相邻基站,第一层相邻基站为基站2-基站7,第二层相邻基站为基站8-基站19,上述方法在一个LTE系统中整体实现时可以为:
11)基准基站向第一层相邻基站发送基准基站的初次调整量(该初次调整量为0)。
例如,如图6中的基站1上的向外的箭头所示,表示基站1向基站2-基站7发送基站1的初次调整量,触发基站2-基站7中的基站计算自身的初次调整量。基准基站的初次调整量和最终调整量均为0。
12)第一层相邻基站中的基站计算自身的初次调整量。
例如,如图6中的基站7,在接收到基站1的初次调整量后,可以根据基站1的初次调整量和基站7相对于基站1的偏移量计算基站7的初次调整量。
13)第一层相邻基站中的基站向未向该基站发送初次调整量的相邻基站发送该基站的初次调整量。
例如,如图6中的基站7上向外的箭头所示,基站7会向除基站1之外的其他相邻基站发送基站7的初次调整量。
14)第二层相邻基站中的基站计算自身的初次调整量,同时, 第一层相邻基站中的基站计算自身的最终调整量。
在步骤13)执行时,第一层相邻基站中的基站也会接收到第一层相邻基站中的其他基站发送的初次调整量,该情况下,该第一相邻基站中的基站可以计算自身的最终调整量。例如,如图6所示,基站2会向基站3、4、10、11和12发送基站2的初次调整量,基站7会向基站3、8、19、18和6发送基站7的初次调整量,该情况下,基站3在接收到基站1发送的基站1的初次调整量之后,还会接收到基站7的初次调整量和基站2的初次调整量,则基站3可以计算最终调整量。
具体的,基站3在第一定时器的周期内接收到基站1的初次调整量,在第二定时器的周期或第三定时器的周期内接收基站7的初次调整量和基站2的初次调整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同步效率,可以通过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时间同步技术使得需要同步的基站在第一时间段内计算该基站相对于相邻基站的偏移量,在第二时间段内计算该基站的初次调整量或最终调整量,并在第三时间点开始对相位进行调整。例如,在一天的时间中,所有基站可以在13点至17点计算自身相对于相邻基站的偏移量;在18点至22点计算自身的初次调整量或最终调整量;在24点开始对相位进行调整。
另外,第一基站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第一基站获取第一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其中,第一传输时延为UE到第一基站的传输时延,第二传输时延为UE到第二基站的传输时延。根据第一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时刻和第二传输时延计算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的方法如下: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第一传输时延-第二传输时延)。
可选的,第一基站在接收到UE的邻区测量报告后,根据该邻区 测量报告确定UE是否为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边缘UE(边缘UE是指既处在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还处在第二基站的覆盖区域的UE),若是,第一基站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
第一基站为边缘UE分配随机接入前导的配置信息,并向第二基站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的配置信息(随机接入前导的配置信息中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第一基站覆盖的小区标识和边缘UE发起随机接入时使用的频率资源等信息);第二基站接收到该随机接入前导的配置信息后,启动接收该随机接入前导;第一基站向边缘UE发送一命令消息,该命令消息中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边缘UE根据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确定随机接入前导并向第一基站发起随机接入;第一基站检测随机接入前导并记录第一时刻;第二基站检测随机接入前导并记录第二时刻;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时刻。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基站7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该第一基站7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701,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是第一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UE准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随机接入前导是U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第二获取单元7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基站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获取第二时刻,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第二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第一运算单元703,用于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获取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偏移量是指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相位差;
第三获取单元704,用于获取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 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第二运算单元705,用于根据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偏移量获取第一基站的调整量。
可选的,如图8所示,第一基站70还包括:第四获取单元706,用于获取第二基站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可选的,如图8所示,第一基站70还包括:
发送单元707,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检测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接收单元708,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
检测单元709,用于根据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检测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可选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
可选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还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第一运算单元703具体用于:
若第一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和第二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相同,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获取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站,通过检测切换UE的随机接入前导,第一基站获取该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并利用该第二基站的调整量获取该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以此实现该第一基站与基准基站的空中接口同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为每个基站都配置GPS接收机,可以减少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进一步的,在大规模网络部署场景,可以无需部署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避免了进行空口同步的基 站与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的信令交互。
在硬件实现上,第一基站中的各个单元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第一基站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第一基站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器、单片机等。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基站9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该第一基站90包括:存储器901、处理器902、基站间的接口903和总线系统904;
其中,存储器901、处理器902和基站间的接口903之间是通过总线系统904耦合在一起的,其中存储器901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总线系统904,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该总线系统9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901用于存储代码,处理器902用于调用代码,用于执行;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是第一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UE准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随机接入前导是U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基站间的接口903,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以用于处理器902获取第二时刻,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第二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处理器902还用于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获取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偏移量是指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相位差;
获取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 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根据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偏移量获取第一基站的调整量。
可选的,处理器902,还用于获取第二基站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可选的,所述基站间的接口903,还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检测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
处理器902,还用于根据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检测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可选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
可选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还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处理器902具体用于:
若第一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和第二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相同,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获取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站,通过检测切换UE的随机接入前导,第一基站获取该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并利用该第二基站的调整量获取该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以此实现该第一基站与基准基站的空中接口同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接口同步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为每个基站都配置GPS接收机,可以减少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进一步的,在大规模网络部署场景,可以无需部署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避免了进行空口同步的基站与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的信令交互。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基站100,用于实现 图3所示的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该第二基站100包括:
获取单元1001,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UE准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随机接入前导是U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发送单元1002,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第二时刻,以使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获取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偏移量是指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相位差,第一时刻是第一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发送单元1002,还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以使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偏移量,获取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可选的,发送单元1002还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可选的,如图11所示,第二基站100还包括:
接收单元1003,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
检测单元1004,用于根据偏移量测量指示检测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发送单元1002,还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检测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可选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
可选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还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基站,可以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使得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和该第二基站的调整量获取该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以此实现该第一基站与基准基站的空中接口同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中接口同步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为每个基站都配置GPS接收机,可以减少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进一步的,在大规模网络部署场景,可以无需部署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避免了进行空口同步的基站与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的信令交互。
在硬件实现上,第二基站中的各个单元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第二基站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第二基站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器、单片机等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基站12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该第二基站120包括:存储器1201,处理器1202、基站间的接口1203和总线系统1204;
其中,存储器1201,处理器1202和基站间的接口1203之间是通过总线系统1204耦合在一起的,其中存储器1201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总线系统1204,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该总线系统12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1201用于存储代码,处理器1202用于调用代码,用于执行: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时 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UE准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随机接入前导是U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基站间的接口1203,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第二时刻,以使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获取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偏移量是指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相位差,第一时刻是第一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以使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偏移量,获取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可选的,基站间的接口1203还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可选的,基站间的接口1203还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
处理器1202还用于根据偏移量测量指示检测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基站间的接口1203还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检测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可选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
可选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还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基站,可以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使得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一基站相对于第二基站的偏移量和该第二基站的调整量获取该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以此实现该第一基站与基准基站的空中接口同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的空中接口同步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为每个基站都配置GPS接收机,可以减少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进一步的,在大规模网络部署场景,可以无需部署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避免了进行空口同步的基站与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的信令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第一基站70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第二基站100,或者,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第一基站90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第二基站120。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6)

  1.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检测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所述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获取第二时刻,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
    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到所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检测所述UE将 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还包括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包括:
    若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和所述第二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相同,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
  6.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基站检测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基站到所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偏移量测量指示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还包括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11. 一种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所述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获取第二时刻,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第一运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 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第二运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到所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还包括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所述第一运算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和所述第二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相同,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
  16. 一种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基站到所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偏移量测量指示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用于指示所述 第一基站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还包括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
  21. 一种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基站间的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代码,用于执行: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所述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基站间的接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以用于所述处理器获取第二时刻,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
    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 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到所述基准基站的路径最小跳数。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间的接口,还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偏移量测量处理成功指示检测所述UE将要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状态信息。
  25. 根据权利要求21-24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还包括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和所述第二时刻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相同,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
  26. 一种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基站间的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代码,用于执行: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设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所述UE准备从第一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是所述U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基站间的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包含所述第二时刻,以使所述第一基站 根据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相对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是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相位差,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基站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时刻;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调整量和所述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调整量,一个基站的调整量是指该基站相对于基准基站的需要调整的相位量。
CN201580025696.6A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66646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0695 WO2016192058A1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4670A true CN106664670A (zh) 2017-05-10

Family

ID=5743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5696.6A Pending CN106664670A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空中接口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64670A (zh)
WO (1) WO20161920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4304B (zh) * 2020-07-03 2023-12-19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帧偏移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468A (zh) * 2006-08-08 2008-02-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基站间空口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67408A (zh) * 2009-04-14 2010-10-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空口同步方法及基站
CN103797869A (zh) * 2013-07-01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797870A (zh) * 2013-07-01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797868A (zh) * 2013-07-01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916952A (zh) * 2014-04-14 2014-07-0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井下物联网时间同步及能量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8788A1 (ja) * 2004-07-15 2006-01-26 Fujitsu Limited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CN102238519B (zh) * 2010-04-22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口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468A (zh) * 2006-08-08 2008-02-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基站间空口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67408A (zh) * 2009-04-14 2010-10-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空口同步方法及基站
CN103797869A (zh) * 2013-07-01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797870A (zh) * 2013-07-01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797868A (zh) * 2013-07-01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916952A (zh) * 2014-04-14 2014-07-0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井下物联网时间同步及能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92058A1 (zh) 2016-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8440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easurement gap length and network device
US107648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sting terminal in measuring
JP2020535707A (ja) ハンドオーバ実行におけるマルチビーム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手続き
CN108476483B (zh) 在蜂窝网络中工作的基站、操作基站的方法、存储介质
KR20210121255A (ko) 조기 측정들에서의 빔 정보
CN102036295A (zh) 一种确定上下行配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453614A (zh) 用户装置、基站、发现信号接收方法、以及发现信号发送方法
CN103797870A (zh)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4812054A (zh) 一种时延差确定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EP2810481B1 (en) Mobility improvement using increased number of mobility measurements for a time period
EP3216268B1 (en) Modification of handover parameters of a secondary cell for dual connectivity
JP6550396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補助を用いた信号伝送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0249705A (zh) 以减小的信令开销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CN103797869B (zh) 空口同步的方法、基站、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EP2642797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erminal to select a cell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EP3203806B1 (en)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KR20150119929A (ko) D2d 탐색 시퀀스들을 감지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d2d 데이터를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32896A1 (zh) 一种d2d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EP3154282B1 (en) Small cell discovery method and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9736802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of timing difference between micro cell and macro cell
CN111479289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CN103501517A (zh) 一种上报移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EP3550869A1 (en) Cell merging and split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CN112654052B (zh) 一种pci冲突的检测、调整方法以及设备
EP3182779B1 (en) User apparatus and measurement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