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4707A -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4707A
CN104754707A CN201310737660.3A CN201310737660A CN104754707A CN 104754707 A CN104754707 A CN 104754707A CN 201310737660 A CN201310737660 A CN 201310737660A CN 104754707 A CN104754707 A CN 104754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small
controlled
user terminal
dorm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76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4707B (zh
Inventor
崔琪楣
陈宁宇
刘佳慧
张映霓
曾亮
覃忠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7376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470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94652 priority patent/WO2015096694A1/zh
Priority to EP14874685.2A priority patent/EP3089522A4/en
Priority to US15/102,441 priority patent/US10278162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754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707A/zh
Priority to US16/293,644 priority patent/US1067449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4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707B/zh
Priority to US16/860,074 priority patent/US11076393B2/en
Priority to US17/356,543 priority patent/US20210321393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基站。该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待控制小小区与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和/或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待控制小小区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以及状态改变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干扰和/或负载确定待控制小小区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其中,工作状态包括从低到高的多个休眠级别,待控制小小区在处于低的休眠级别时比在处于高的休眠级别时休眠程度浅,工作状态的改变在多个休眠级别之间进行。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高级长期演进(LTE-A)技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GPP Release12中对于小区的设定,针对LTE-A关键技术的需求对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进行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LT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于2004年12月3GPP多伦多TSGRAN#26会议上正式立项并启动。LTE系统引入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多天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等关键传输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其中峰值速率能够达到上行50Mbit/s、下行100Mbit/s,并且支持多种带宽分配,频谱分配更加灵活,系统容量和覆盖显著提升。LTE无线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减小了系统时延,降低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
此外,在LTE-A中,为了获得足够的传输带宽(比如100MHz)以支持更高的上下行峰值(例如,下行1Gbit/s、上行500Mbit/s)速率,还可以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将多个分量载波聚合起来达到高带宽的传输。
在LTE R12中,引入了小小区(small cell)。小小区是低功率的无线接入节点,工作在授权的、非授权的频谱,可以覆盖10米到200米的范围。相比之下,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可以达到数公里。小小区融合了femtocell、picocell、microcell和分布式无线技术。小小区体积很小,可用于室内和室外,一般可以覆盖10米的室内空间或野外2公里的范围。如图1所示,其中多个较小的圆圈表示小小区,3个较大的圆圈表示宏小区,可以看出,小小区的特点在于布置密集,覆盖范围相互交叉。在LTE-A异构网络场景中,宏小区实现广域覆盖,小小区实现热点覆盖。
考虑到在未来的应用中会有大量的小小区产生,因此,在网络中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能源将变得更加重要。当然,同时还需要保证接入小区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如果没有另外说明,本文中的小区包括宏小区和小小区二者。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上述需求,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保证通信质量的情况下使得各小区的能量消耗尽可能小的技术方案。具体地,根据待控制小小区与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程度和/或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要分流的负载的量来使得待控制小小区进行不同级别的休眠,从而减小不必要的能量损耗。由于宏小区通常不允许休眠,因此这里的控制对象是小小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待控制小小区与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和/或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待控制小小区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以及状态改变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干扰和/或负载确定待控制小小区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其中,工作状态包括从低到高的多个休眠级别,待控制小小区在处于低的休眠级别时比在处于高的休眠级别时休眠程度浅,工作状态的改变在多个休眠级别之间进行。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包括:控制信号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上述用于控制的装置的控制信号;以及状态改变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控制信号来改变待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上述两种装置之一。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包括:获取待控制小小区与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和/或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待控制小小区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以及基于所获取的干扰和/或负载确定待控制小小区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其中,工作状态包括从低到高的多个休眠级别,待控制小小区在处于低的休眠级别时比在处于高的休眠级别时休眠程度浅,工作状态的改变在多个休眠级别之间进行。
依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还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其上记录有该用于实现上述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可以根据小小区的干扰和/或负载情况来适当地改变小小区的休眠级别,从而可以在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的情况下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优点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描述本发明的典型示例,而不应看作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包括宏小区和小小区的应用场景的一个示例的空间分布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休眠级别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包括宏小区、待控制小小区及其相邻小小区、和小小区中的用户终端(UE)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获取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6是示出了用于计算用户终端UEa到待控制小小区基站T的距离d1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了图6中的小小区基站T和N以及用户终端UEa之间的信号收发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获取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获取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了图16中的步骤S11的子步骤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了图16中的步骤S11的子步骤的另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了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了一个系统示例中的干扰列表;
图21是示出了一个系统示例中的另一个干扰列表;以及
图22是其中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和/或装置和/或系统的通用个人计算机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100。如图2所示,装置100包括:信息获取单元101,被配置为获取待控制小小区与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和/或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待控制小小区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以及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被配置为基于信息获取单元101获取的干扰和/或负载确定待控制小小区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其中,工作状态包括从低到高的多个休眠级别,待控制小小区在处于低的休眠级别时比在处于高的休眠级别时休眠程度浅,工作状态的改变在所述多个休眠级别之间进行。
具体地,信息获取单元101可以获取关于干扰和负载两方面的信息或者仅获取其中一方面的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信息提供给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以使其能够基于这些信息来确定是否需要改变该小小区的工作状态乃至如何改变该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比如关闭或开启其基站的一部分功能,即进行不同程度的休眠。其中,待控制小小区与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是相互的,即包括待控制小小区对相邻小小区的干扰和相邻小小区对待控制小小区的干扰两方面。
信息获取单元101可以通过对装置100的控制范围内的待控制小小区直接进行检测来获取上述信息,也可以由各个待控制小小区分别进行检测并且向信息获取单元101报告所检测到的信息。这里所述的关于干扰和/或负载的信息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将在以下各个实施例中通过示例具体描述。取决于信息的类型和内容,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相应地确定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即要执行的休眠级别的改变。
在装置100中,可以设置多个休眠级别,休眠级别越低,则表明小小区越活跃,其基站功能开启的部分所占的比例越大,反之则越小。
在一个示例中,休眠级别包括:小小区基站完全唤醒、子帧休眠、子载波下行休眠、子载波上下行休眠、小小区基站下行休眠和小小区基站上下行休眠,如图3所示,休眠级别从小小区基站完全唤醒到小小区基站上下行休眠逐步提高。
其中,小小区基站完全唤醒指的是开启小小区基站的所有载波的所有子帧,子帧休眠指的是在小小区基站的开启的载波上关闭部分子帧,子载波下行休眠指的是关闭小小区基站的部分载波的所有下行子帧,子载波上下行休眠指的是关闭小小区基站的部分载波的所有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小小区基站下行休眠指的是关闭小小区基站的所有下行子帧,小小区基站上下行休眠指的是关闭小小区基站的所有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即完全关闭该小小区。可以看出,小小区的休眠级别越高,其消耗的能量越少。
在该级别设置中,相对于上行而言,优先关闭下行,例如设置子载波下行休眠和小小区基站下行休眠的级别,其中关闭下行但保留上行。例如,对于小小区基站下行休眠,在该小小区的载波上,用户和基站之间没有数据通信,即基站不向用户发送信息,用户也不向基站发送信息,但由于该用户接入其他载波或其他小区时会发送上行信号比如PRACH或SRS,因此,该小小区在处于上行打开的小小区基站下行休眠的状态时可以检测到该用户的上行信号,该上行信号可以用于各种测量和判决比如用户信干噪比(SINR)测量和高干扰用户终端判断的依据。
因此,只打开上行而关闭下行,与上下行都关闭相比,更有利于基站检测其频段内的负载和干扰等信息。如果上下行都关闭,则意味着该载波或该小小区不再探测用户终端信息。因此,关下行开上行的状态可以作为全开和全关之间的过渡态,用来探测其频段用户终端的工作状态。
虽然这里示出了六级休眠级别作为示例,但是休眠级别的划分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采用其他各种划分方式,比如为了降低系统复杂度可以分为三级或四级:小小区基站完全唤醒、子帧休眠、子载波休眠、和小小区基站休眠;或者小小区基站完全唤醒、小小区基站下行休眠和小小区基站上下行休眠。级别数越多,则进行控制的粒度可以越细。
装置100可以是单独的控制装置,也可以是位于作为簇头的小小区基站或宏小区的基站中的控制装置,其可以对多个小小区进行控制。此外,装置100还可以位于每个小小区基站中,用于确定其所在的小小区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
其中,在装置100作为单独的控制装置或位于簇头或宏小区的基站中的情况下,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确定的工作状态的改变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待控制小小区,以控制其进行工作状态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装置100起到中央控制器的作用,管理其覆盖范围内的多个小小区的工作状态。
<第二实施例>
在图1所示的存在多个小小区的小区分布场景中,其中的一个小小区可能会对其他相邻小小区造成干扰,装置100可以根据该干扰的程度来判断要执行的该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
图4示出了包括宏小区、待控制小小区及其相邻小小区、和小小区中的用户终端(UE)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例的图。应该理解,图4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作出的示例,本发明可以应用的场景并不限于此。
在一个示例中,信息获取单元101被配置为获取相邻小小区中高干扰用户终端(UE)的数量以确定待控制小小区对相邻小小区的干扰程度,其中,高干扰用户终端受到待控制小小区的干扰超过预定限制。这里,可以直接使用高干扰UE的数量作为干扰程度的取值,也可以将不同的高干扰UE的数量映射为各级干扰程度。
这里,信息获取单元101可以自行检测高干扰用户的数量,也可以接收来自待控制小小区基站的关于该数量的报告。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单元101可以基于待控制小小区接收到的相邻小小区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来判断该用户终端是否是高干扰用户终端。这里的上行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上行探测信号SRS、PRACH和上行控制或数据信号PUSCH/PUCCH。应该理解,信息获取单元101的功能可以集中在作为控制器的装置100中,也可以分散在各个小小区基站中,即由各个小小区基站进行高干扰用户终端的判断,并将判断结果报告给装置100。
图5示出了信息获取单元10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如图5所示,信息获取单元101包括:距离计算模块1001,被配置为计算相邻小小区的用户终端距待控制小小区基站的距离;以及判断模块1002,被配置为在该上行信号的功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距离小于第二预定阈值,且待控制小小区与该用户终端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将该用户终端判断为高干扰用户终端。
图6示出了用于计算用户终端UEa到待控制小小区基站T的距离d1的一个示例,其中,用户终端UEa为相邻小小区基站N的用户,且到基站N的距离为d2。
当使用上行信号SRS或PRACH时,距离计算模块1001被配置为基于SRS或PRACH信号来计算用户终端到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A,并根据该TA估算出距离。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计算出该距离d1为500米。
如果该距离d1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比如,800米),上行信号SRS或PRACH的功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并且待控制小小区T与用户终端UEa使用了相同的频谱资源,则评估发射该上行信号的用户终端UEa受到较强的干扰,从而判断模块1002将用户终端UEa判断为高干扰UE。
可替选地,当使用上行信号PUSCH或PUCCH时,距离计算模块1001被配置为从用户终端的服务小小区的基站获取用户终端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A,将该TA加上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检测到PUSCH/PUCCH信号的时刻与上行同步时刻的时间偏差,并将所得到的和作为用户终端到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A,以根据该TA来估算出距离。
以图6中所示为例,图7示出了小小区基站T和N以及用户终端UEa之间的信号收发的时序图。其中,UEa的上行时间提前量为TA1,由TA1可以计算出UEa到基站N的距离d2为300米。上行信号PUSCH或PUCCH到达基站N的时间刚好为上行同步时刻。基站T与基站N是同步的,基站N检测到UEa的上行信号到达时刻与上行同步时刻是有时间偏差的,该偏差用T1表示。如图7所示,TA2=TA1+T1,其中TA2为用户终端UEa到基站T的上行时间提前量,由此可以计算出UEa到基站T的距离d1为500米。
类似地,如果该距离d1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比如,800米),上行信号PUSCH或PUCCH的功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并且待控制小小区T与用户终端UEa使用了相同的频谱资源,则评估发射该上行信号的用户终端UEa受到较强的干扰,从而判断模块1002将用户终端UEa判断为高干扰UE。
其中,上述第一预定阈值和第二预定阈值可根据经验值或通过实验确定。
虽然以上示出了确定用户终端到待控制小小区基站的距离的两种方法,但是确定距离的方法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式,比如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位置信息来确定,或者根据基站定位信息来确定。由于采用这两者方式进行确定的方法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以上作为示例描述的基于PUSCH或PUCCH信号和用户终端的TA来确定用户终端到待控制小小区基站的距离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测定距离的场合,而不限于本申请所具体描述的实施方式。
在另一个示例中,信息获取单元101还可以被配置为获取来自相邻小小区的OI(过载监测信号)、HII(高干扰监测信号)、RNTP(相对窄带发射功率)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指示的待控制小小区对相邻小小区的干扰程度。
即,信息获取单元101可以获取干扰指示信号、即X2接口的小区间干扰协调信号比如OI、HII或RNTP等来指示待控制小小区对相邻小小区的干扰程度或者直接从待控制小小区基站接收该干扰程度。例如,相邻小小区通过反馈信道(比如X2接口)发送给待控制小小区的OI、HII或RNTP信号显示超过70%的资源块处于严重干扰下。
当信息获取单元101获得上述干扰程度之后,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基于该干扰程度来确定是否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提高或者降低一级或更多级,其中,提高或降低的级别数根据干扰程度来确定。
在一个示例中,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可以被配置为将干扰程度与第一阈值和/或低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相比较,当该干扰程度高于第一阈值时,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确定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提高一级或更多级,当干扰程度低于第二阈值时,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确定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降低一级或更多级。
其中,例如,当干扰程度高出第一阈值的部分超过限度A时,提高一级,超过限度B(B>A)时,提高两级,依次类推。同样,例如,当干扰程度低于第二阈值的部分超过限度C时,降低一级,超过限度D(D<C)时,降低两级,依次类推。
另外,也可以建立干扰程度与休眠级别的对应关系。换言之,例如,当干扰程度处于第一范围时,进入“小小区基站完全唤醒”,处于第二范围时,进入“子帧休眠”,等等,依次类推。
以上描述了获取待控制小小区对相邻小小区的干扰程度的信息的情况,由于干扰是相互的,因此信息获取单元101也可以获取相邻小小区对待控制小小区的干扰程度的信息。例如,在用户终端UEa是待控制小小区基站T的高干扰用户终端的情况下,同时也相应获得相邻小小区基站N的用户终端UEa对基站T造成高干扰的信息。例如,可以针对各个小小区基站获取上述信息并且在作为控制器的装置100中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以获得高干扰用户终端、其所属基站以及受其干扰的基站的列表,该列表可以存储在装置100中,也可以存储在单独的数据库中。基于该列表,可以查找对其他小小区造成高干扰的小小区比如其用户终端对多个小小区基站造成高干扰的小小区,以及/或者查找受到来自其他小小区的高干扰的小小区比如其用户终端为多个相邻小小区的高干扰用户的小小区,从而使得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根据查找结果来提高这些小小区的休眠级别。关于该列表及其使用的具体示例将在后面参照图20-21详细描述。
在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确定了要进行的休眠级别的改变之后,如果装置100位于待控制小小区基站内,则该基站基于所确定的改变来改变其休眠级别。如果装置100为对多个小小区基站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则可以通过装置100中的发送单元将相应的控制信号发送给待控制小小区,以控制其进行休眠级别的改变。
控制信号的发送可以采用1bit信号实现方案,即控制信号只占用1bit,使用1位二进制数据来指示将休眠级别提高或降低一级。例如,0表示提高一级,1表示降低一级。
也可以采用N bit信号实现方案,即控制信号占用N bit,使用N位二进制数据来分别指示各个工作状态,其中,N>=2。由于N位二进制数据最多可以指示2N个状态,因此在设置6个休眠级别的情况下,N可以取3。例如,可以将000、001、010、011、100和110分别分配给上述六个休眠级别。
<第三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信息获取单元101被配置为获取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待控制小小区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其中,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可以基于负载确定待控制小小区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类似地,信息获取单元101可以自行检测上述负载,也可以接收来自各个小小区基站的关于负载的报告。
应该注意,虽然未明确指出,但是信息获取单元101还可以具有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配置。此时,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可以基于所获取的干扰和/或负载来确定待控制小小区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换言之,可以单独基于干扰或者单独基于负载来进行确定,也可以基于干扰和负载两个方面来进行确定。
当存在干扰和负载两个因素时,可以根据干扰和负载来确定是否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提高或者降低一级或更多级。若分别根据干扰和负载确定的工作状态改变方向一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可以遵从其中确定的休眠级别改变程度较大的,例如,根据负载确定应将待控制小小区休眠级别提升2个等级,而根据干扰确定应将待控制小小区休眠级别提升3个等级,则确定待控制小小区休眠级别提升3个等级。若根据干扰和负载确定的工作状态改变方向相反,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例子中,则可以遵循根据负载做出的决策。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根据负载做出的决策基础上依据干扰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根据负载确定应将待控制小小区休眠级别降低2个级别,而根据干扰确定应将待控制小小区休眠级别等级提升1个级别,则确定的待控制小小区休眠级别仅降低1个级别。
在一个示例中,信息获取单元101被配置为获取预定时间段内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并且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被配置为根据该负载来确定是否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提高或者降低一级或更多级,其中,提高或降低的级别数根据负载的情况来确定。例如,当负载高于第一负载限度时,将休眠级别降低一级,当负载高于第二负载限度时,将休眠级别降低二级,依次类推,反之亦然。
具体地,信息获取单元101可以被配置为获取预定时间段内该待控制小小区所服务的高信噪比用户终端的数量以确定负载,其中,高信噪比用户终端是如下用户终端: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接收到的来自该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的信噪比超过预定阈值。
其中,上述上行信号可以是SRS或PRACH信号。这里,高信噪比用户终端表示小小区基站的重要负载,因此,可以根据其数量来衡量小小区基站的负载状态,当数量较大时,表明小小区的负载较高,需要降低其休眠级别。可以根据其数量来直接设置要改变到的休眠级别,或者根据其数量超出预定值的程度来确定要改变的级别数。
在另一个示例中,信息获取单元101被配置为获取其他小区的要分流到待控制小小区的用户终端或载波作为要分流的负载,以及,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被配置为在要分流的负载超过预定量时,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降低一级或更多级,并且降低的级别数取决于要分流的负载的量。
其中,其他小区包括其他小小区以及宏小区两者。宏小区检测自身若干载波中的PDSCH资源利用率,若某一载波的PDSCH资源利用率超过预定百分比,则该载波为待分流载波,即,使用该载波进行通信的属于待控制小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用户可以分流到待控制小小区。因此,信息获取单元101可以被配置为获取宏小区的覆盖待控制小小区的待分流载波的数目,当该数目超过预定值时,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可以确定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降低一级或更多级,这是因为在越多宏小区待分流载波覆盖下的小小区,越能有效地分流宏小区的负载。
具体地,宏小区可以在每一个待分流载波上发送参考信号,以使得待控制小小区可以通过该参考信号来检测接收到的待分流载波的数量。
图8示出了信息获取单元101的另一个示例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信息获取单元101包括:阈值模块1003,被配置为判断来自其他小区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强度是否超过预定范围;距离计算模块1004,被配置为在该信号的强度超过预定范围的情况下,计算用户终端到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的距离;以及确定模块1005,被配置为在该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要分流的负载。
其中,上行信号可以为SRS、PRACH或者PUSCH、PUCCH信号。距离计算模块1004可以采用与以上参照图5至图7描述的距离计算模块1001相同的方法来计算,在此不再重复。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8中仅示出了用于确定要分流的负载的阈值模块1003、距离计算模块1004和确定模块1005,但是还可以包括图5中所示的用于判断高干扰用户终端的距离计算模块1001和判断模块1002。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按照如上所述的在存在干扰和负载两个因素的情况下的改变休眠级别的原则来相应地使用确定模块1005和判断模块1002的输出结果。
此外,图9示出了信息获取单元101的另一个示例的结构框图。除了图8中的各个模块之外,信息获取单元101还包括比较模块1006,被配置为比较待控制小小区检测到的来自用户终端的信号功率和其他小区检测到的来自该用户终端的信号功率,确定模块1005还被配置为在待控制小小区检测到的信号功率高于其他小区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的情况下,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要分流的负载。
另外,如上所述在存储了高干扰用户终端、其所属基站以及受其干扰的基站的列表的情况下,查找获得了对其他小小区造成高干扰的小小区,可以理解,在提高该小小区的休眠级别之后,受其干扰最大(比如高干扰用户数最多)的相邻小小区将成为该小小区基站释放负载的首选分流目的地,因此,在作出提高该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决定时,可以根据该决定预测到相邻小小区基站将要承担的分流负载,从而可以同时确定降低该相邻小小区的休眠级别。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除了与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之外,还根据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情况,或者单独根据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情况来判断要作出的休眠级别的改变。
<第四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300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除了参照图2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信息获取单元101和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之外,装置300还包括优先级排序单元301,被配置为在通过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确定存在多个其工作状态要改变的待控制小小区的情况下,对其状态改变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装置300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
其中,优先级排序单元301可以根据各个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干扰等情况来进行排序。
具体地,在一个示例中,优先级排序单元301被配置为按照各个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各个待控制小小区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来进行排序,其中,负载越小,则提高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负载越大,则降低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
负载可以包括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高信噪比用户数量、待分流用户终端的数量或待分流载波的数量等,在此不再重复。例如,可以按照各自负载的大小对待控制小小区进行排序,从而获得改变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顺序。
另外,优先级排序单元301可以被配置为按照各个待控制小小区与其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程度来进行排序,其中,干扰程度越高,则提高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干扰程度越低,则降低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这里所述的干扰包括待控制小小区对相邻小小区的干扰和相邻小小区对待控制小小区的干扰中的至少一方面。
干扰程度可以包括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由高干扰用户终端的数量,OI、HII、RNTP信号指示的干扰程度等,在此不再重复。
优先级排序单元301还可以被配置为按照各个待控制小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反馈带宽或传输时延来进行排序,其中,反馈带宽越大或传输时延越小,则降低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反馈带宽越小或传输时延越大,则提高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
该配置基于优先选择更高反馈速率或更小传输时延的基站工作的思想。具体地,如果在建网初期即可获知小小区、宏小区之间的反馈带宽,则按照反馈带宽的排序来设置优先级排序,否则,则每个小小区向宏小区发送信号并要求回复,发送信号和收到回复之间的时间间隔代表传输时延,按照该时延的排序来设置优先级排序。
此外,优先级排序单元301还可以被配置为按照以各个待控制小小区的载波作为主分量载波(PCC)的用户终端的数量以及连接宏小区基站和待控制小小区的双连接用户终端的数量来进行排序,其中,以待控制小小区的载波作为主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的数量越多,则提高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低,并且双连接用户终端的数量越多,则提高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
换言之,使用待控制小小区的载波作为PCC的用户数越多,其进行休眠的优先级越低,例如,当该用户数超过一定量时,该小小区基站的该载波不可休眠。
另一方面,如果待控制小小区内连接宏小区基站和其基站的用户数较多,则可优先考虑提高其休眠级别。
通过包括优先级排序单元301,在存在多个要改变其休眠级别的待控制小小区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按照一定策略其休眠级别最需要改变的待控制小小区进行操作。
<第五实施例>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400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除了参照图10描述的第四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之外,装置400还包括分批单元401,被配置为按照优先级排序单元301获得的排序分批改变各个待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并且在每一批待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之后所述装置400中的各个单元重新执行对应的操作。
例如,在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确定存在若干个比如50个小小区基站需要提高一级休眠级别,并且按照高干扰用户终端的数量对这50个小小区基站进行了优先级排序,则例如可以先向第一批10个小小区基站即高干扰用户终端数量最多的10个小小区基站发送休眠控制信号。然后重新进行检测、排序,相应地发送信号。如此循环,直到没有需要改变其休眠级别的小小区基站为止。
<第六实施例>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500的结构框图。除了参照图2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之外,装置500还包括请求信号接收单元501,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待控制小小区的改变工作状态的请求信号。应该理解,虽然图12中未示出,但是装置500还可以包括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中描述的其他单元以及发送单元。
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装置100、300和400可以命令小小区改变其休眠级别。即,装置100、300和400主动探查其管理范围内的小小区以判断是否存在其休眠级别需要改变的小小区,如果判断存在,即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确定需要进行工作状态的改变,则向相关的小小区发送控制信号,命令其改变工作状态。
但是,在该实施例中,可以由小小区来请求改变其自身的休眠级别。在这种情况下,小小区获取与其自身相关的干扰、负载状况,并判断是否需要改变休眠级别,例如,小小区基站上设置有装置100、300或400。如果小小区认为需要改变,则向装置500发送请求信号。优选地,所述请求信号中包含休眠级别调整建议、相关干扰或负载情况。装置500在经由请求信号接收单元501接收到该请求信号之后,如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所述来获得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经由发送单元发送给上述小小区。
一般而言,装置500可以作为单独的控制装置,也可以位于簇头或宏小区的基站中,其可以对多个小小区进行控制。
<第七实施例>
以上已经描述了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下面将参照图13至15描述小小区侧的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的配置。
如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600包括:控制信号接收单元601,被配置为接收来自上述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装置100和300至500中的任意一个,以下称为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以及状态改变单元602,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来改变该小小区的工作状态。
控制信号的实现方案已经在第一实施例中进行了具体描述,在此不再重复。状态改变单元602根据该控制信号来改变小小区的休眠级别,例如将其休眠级别提高一级、或者改变为子帧休眠等。
<第八实施例>
如图14所示,除了参照图13描述的第七实施例中的装置600中的各个单元之外,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700还包括:请求信号发送单元701,被配置为向控制装置(比如装置500)发送包括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请求信号,其中,控制信号接收单元601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控制装置的作为对请求信号的应答的控制信号;以及状态改变单元602被配置为基于应答的控制信号来改变小小区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小小区首先对是否进行工作状态的改变进行判断,然后在需要改变的情况下向控制装置发出请求。优选地,该请求中包含休眠级别调整建议、相关干扰或负载情况。控制装置利用其中的相关干扰和/或负载情况进行以上所述的相关处理后,将获得的控制信号作为应答发送给控制信号接收单元60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设置为当应答与请求相同时,表示控制装置准许小小区请求的改变,当应答与请求不同时,表示控制装置更正了小小区请求的改变,小小区应该按照所接收的应答进行工作状态的改变。此外,如果没有收到应答,表示控制装置不允许状态改变,小小区保持原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装置700所发送的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可以采用与信息获取单元101和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功能类似的部件确定。换言之,装置700可以根据其所在小小区与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以及/或者其所在小小区的负载或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来确定其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应该理解,装置70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其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而不限于此。
<第九实施例>
如图15所示,除了参照图13描述的第七实施例中的装置600中的各个单元之外,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的装置800还包括:状态信号发送单元801,被配置为将指示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指示信号发送给上述控制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小小区可以自主改变休眠级别,装置800将所作的改变通过状态信号发送单元801上报至控制装置。此时,如果控制装置不允许该改变,则可以发回相应的控制信号,装置800需服从控制装置的命令。
与第八实施例中类似,在该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采用与信息获取单元101和状态改变确定单元102功能类似的部件来确定要进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换言之,装置800可以根据其所在小小区对相邻小小区的干扰以及/或者其所在小小区的负载或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来确定其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类似地,装置80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其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而不限于此。
此外,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是根据第七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的装置600、700和800还可以包括用于向控制装置报告其当前休眠级别的部件。
<第十实施例>
在描述以上各个装置的过程中,实质上也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中的装置100和300至500中的一个或者包括第七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中的装置600至800中的一个。
具体地,宏小区基站或作为簇头的小小区的基站可以包括装置100和300至500中的一个,普通小小区基站可以包括装置100和300至800中的一个。
<第十一实施例>
在上文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以及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过程中,显然还公开了一些处理或方法。下文中,在不重复上文中已经讨论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给出这些方法的概要,但是应当注意,虽然这些方法在描述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以及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的过程中公开,但是这些方法不一定采用所描述的那些部件或不一定由那些部件执行。例如,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以及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的实施方式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使用硬件和/或固件来实现,而下面讨论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以及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可以完全由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来实现,尽管这些方法也可以采用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以及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的硬件和/或固件。
图1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控制小小区与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和/或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待控制小小区要分流的负载(S11);以及基于所获取的干扰和/或负载确定待控制小小区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S12),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从低到高的多个休眠级别,待控制小小区在处于低的休眠级别时比在处于高的休眠级别时休眠程度浅,工作状态的改变在多个休眠级别之间进行。
如上所述,可以采用多种休眠级别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示例:休眠级别包括小小区基站完全唤醒、子帧休眠、子载波下行休眠、子载波上下行休眠、小小区基站下行休眠和小小区基站上下行休眠。
其中,在步骤S11中,可以获取相邻小小区中高干扰用户终端的数量以确定待控制小小区对相邻小小区的干扰程度,其中,高干扰用户终端受到待控制小小区的干扰超过预定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11中,可以基于待控制小小区接收到的相邻小小区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来判断该用户终端是否是高干扰用户终端。上行信号可以是SRS、PRACH或者PUSCH、PUCCH。
具体地,如图17所示,步骤S11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计算用户终端距待控制小小区基站的距离(S101);以及在上行信号的功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该距离小于第二预定阈值,且待控制小小区与用户终端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将该用户终端判断为高干扰用户终端(S102)。
其中,在步骤S101中,当使用上行信号SRS或PRACH进行计算时,基于该SRS或PRACH信号来计算用户终端到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A,并根据该TA估算出距离。而在使用上行信号PUSCH或PUCCH进行计算时,从用户终端的服务小小区的基站获取用户终端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A,将该TA加上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检测到PUSCH/PUCCH信号的时刻与上行同步时刻的时间偏差,并将所得到的和作为用户终端到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A以根据该TA来估算出距离。关于该算法的具体细节已在之前的实施例中具体描述过,在此不再重复。
此外,在步骤S11中,还可以获取来自相邻小小区的OI、HII、RNTP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指示的待控制小小区对相邻小小区的干扰程度。
如上所述,干扰程度的检测可以在控制侧进行,也可以在待控制小小区基站侧进行并报告给控制侧。
然后,在步骤S12中,可以基于上述干扰程度来确定是否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提高或者降低一级或更多级,其中,提高或降低的级别数根据干扰程度来确定。
例如,可以将该干扰程度与第一阈值和/或低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相比较,当干扰程度高于第一阈值时,确定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提高一级或更多级,当干扰程度低于第二阈值时,确定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降低一级或更多级。
另外,在步骤S11中,还可以获取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待控制小小区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在步骤S12中,可以基于所获取的负载或者基于所获得干扰和负载两者来确定待控制小小区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
在步骤S11中,可以获取预定时间段内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并且在步骤S12中,根据该负载来确定是否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提高或者降低一级或更多级,其中,提高或降低的级别数根据负载的情况来确定。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获取预定时间段内该待控制小小区所服务的高信噪比用户终端的数量以确定负载,其中,高信噪比用户终端是如下用户终端: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接收到的来自该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的信噪比超过预定阈值。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获取其他小区的要分流到待控制小小区的用户终端或载波作为要分流的负载,并且在要分流的负载超过预定量时,确定将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降低一级或更多级,降低的级别数取决于要分流的负载的量。应该注意,这里所述的要分流的载波实质上指的是使用该载波的用户终端。
具体地,步骤S11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如图18所示:判断来自其他小区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强度是否超过预定范围(S201);在该信号的强度超过预定范围的情况下,计算用户终端到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的距离(S202);在该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S203),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要分流的负载(S204)。
步骤S11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图18中用虚线框示出:比较待控制小小区检测到的来自用户终端的信号功率(即,上行信号的强度)是否高于其他小区检测到的来自该用户终端的信号功率(S205),并且在比较结果为高且上述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要分流的负载。
步骤S11还可以包括获取宏小区的覆盖待控制小小区的待分流载波的数目,其中,在宏小区的载波的PDSCH资源利用率超过预定百分比时,该载波被确定为待分流载波。在一个示例中,宏小区可以通过在每一个待分流载波上发送参考信号,以使得待控制小小区通过该参考信号来检测接收到的待分流载波的数量。
此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步骤S11中还可以包括图17中所示的各个子步骤。并且,类似地,负载的检测可以在控制侧进行,也可以在待控制小小区基站侧进行并报告给控制侧。
当在控制侧进行步骤S11和S12的操作时,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将所确定的工作状态的改变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待控制小小区,以控制其进行工作状态的改变(S13),在图16中用虚线框示出。
返回参照图16,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31,图中用虚线框示出:在确定存在多个其工作状态要改变的待控制小小区的情况下,对其状态改变的优先级进行排序。通过该步骤,可以按照预定策略选择要优先改变其工作状态的待控制小小区。
在步骤S31中,可以根据如下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排序:各个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各个待控制小小区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各个待控制小小区对其相邻小小区的干扰程度、各个待控制小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反馈带宽或传输时延、以及以各个待控制小小区的载波作为主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的数量以及连接宏小区基站和待控制小小区的双连接用户终端的数量。
其中,在根据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排序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为上述四个方面的优先程度是依次降低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设置,而并不限于该示例。
如图16中的另一个虚线框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32:按照获得的排序分批改变各个待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其中,在每一批待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之后所述装置中的各个单元重新执行对应的操作。
以上参照图16至图18描述了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的各个步骤,其中具体细节可参照前文中对装置的描述。以下将参照图19简要描述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
如图19所示,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S41);基于该控制信号来改变待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S42)。其中,控制装置可以为上述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小小区侧被动接收来自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
另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43:向控制装置发送包括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请求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小小区侧自身首先检测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并将相应的请求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然后接收来自控制装置的作为应答的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控制信号来改变小小区的工作状态。
作为另一个示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44:将指示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指示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小小区自主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并将指示这种改变的指示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如果控制装置不允许这种改变,将发出指示应该如何改变的控制信号,小小区应基于该控制信号重新改变工作状态。
注意,在本申请中,如无特殊说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实质上指的是小小区基站的休眠级别的改变。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方法,下面参照图1的应用场景和图20和图21中的列表给出一个示例性系统实施例,来说明如何实施本申请的分级分批改变小小区基站的休眠级别的方法。
在各个小小区基站检测上行信号时,例如,小小区基站Z检测到相邻小小区A的用户UEa为高干扰用户,即基站Z接收到的用户UEa的上行信号的功率超过一定值,且UEa到基站Z的距离(可以采用前面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基于TA测量的方法)小于一定值,从而判断用户UEa为基站Z的高干扰用户,由于干扰是相互的,因此也可以判断用户UEa对基站Z造成高干扰。将这类信息报告给控制装置,从而生成图20中所示的干扰列表。
如图20所示,使用大写字母A-Z表示控制范围内的小小区基站和小小区,小写字母a-z表示小小区的用户终端。图20和图21中所示的干扰列表例如可以保存在上述控制装置中,也可以保存在单独的存储装置中。其中,使用该干扰列表来选择要改变其休眠级别的小小区。
由图20可以看出,作为其用户终端对其他小小区造成高干扰的高干扰小小区,A被报告4次,B被报告3次,C被报告3次,D被报告2次,E被报告2次,F被报告1次。被报告次数最多的基站对其他小小区造成的干扰最严重,因此被设置为提高休眠级别的优先级最高,即A>B=C>D=E>F。而受该基站干扰最大的相邻基站,在该基站休眠之后将成为该基站释放的负载的首选分流目的地,因此在做出对该基站提高休眠级别的决定时,可以根据此决定预测到相邻基站将要承担的分流负载,从而可以同时确定降低该相邻基站的休眠级别,以及降低其休眠级别的优先级,即报告A最多的基站是Z,则Z降低休眠级别的优先级最高。报告B最多的基站是V,则V降低休眠级别的优先级次高。以此类推,降低休眠级别的优先级为:Z>V=S>P=M>K。
按照分批分级改变休眠级别的方案。先提高两个基站的休眠级别,降低两个基站的休眠级别。待提高休眠级别的基站为A、B、C,待降低休眠级别的基站为Z、V、S。需要分别比较B、C和V、S的优先级。其中,B的高干扰用户数多于C,则提高B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高于C。
在提高B和C的休眠级别的情况下,作为受其干扰最大的基站的V和S要承担的分流负载的数量相等,因此进一步比较宏小区待分流载波覆盖的数量,此时宏小区有5个载波,其中3个载波PDSCH资源利用率超过门限,为待分流载波。V接收到3个待分流载波,S接收到1个待分流载波。因此降低V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高于S。所以,提高A、B的休眠级别,降低Z、V的休眠级别。
例如,控制装置可以将控制信号‘0’发送至基站A和B,将‘1’发送给基站Z和V。各个基站接收到后,相应地执行提高一级休眠级别和降低一级休眠级别的动作。
然后,重新检测干扰列表,此时,干扰列表如图21所示。其中,C被报告3次,A被报告2次,D被报告2次,E被报告2次,F被报告1次,因此提高休眠级别的优先级次序为C>A=D=E>F,降低休眠级别的优先级次序为:S>X=P=M>K。
同样按照分批分级改变休眠级别的方案,先提高两个基站的休眠级别,降低两个基站的休眠级别。待提高休眠级别的基站为C、A、D、E,待降低休眠级别的基站为S、X、P、M。需要分别比较A、D、E和X、P、M的优先级。其中,B的高干扰用户数多于C,则提高B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高于C。
A、D、E的高干扰用户数相同,进而比较主服务小区用户数,即采用该小区提供的载波作为主分量载波的用户数。以基站A为主小区的用户数为5,以基站D为主小区的用户数为5,以基站E为主小区的用户数为10,则提高休眠级别的优先级为C>A=D>E。再比较传输时延,基站A与相邻小区的反馈时延平均值为50微秒,基站D与相邻小区的反馈时延平均值为20微秒,则提高休眠级别的优先级为C>A>D>E。因此,提高基站C和基站A的休眠级别。
X、P、M的高干扰用户数也相同。再比较被宏小区待分流载波覆盖的数目。此时宏小区仍然有3个待分流载波,X接收到3个待分流载波,P接收到3个待分流载波,M接收到1个待分流载波,则降低休眠级别的优先级为S>X=P>M。进一步比较高信噪比用户数,小区X内高信噪比用户数为30,小区P内高信噪比用户数为15,所以降低休眠级别的优先级为S>X>P>M。因此,降低基站S和基站X的休眠级别。
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0’至基站C和A,发送‘1’至基站S和X。各个基站接收到后,相应地执行提高一级休眠级别和降低一级休眠级别的动作。
然后,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干扰列表为空。
应该理解,虽然这里给出了该系统实施例作为示例,但是本申请的具体实现不限于此,而是可以采用以上各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方式。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装置和方法通过根据待控制小小区的干扰和/或负载情况改变其休眠级别,可以在尽可能保证通信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能耗。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的形式实现,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描述的情况下利用其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所述指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在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本发明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22所示的通用计算机2200)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
在图22中,中央处理单元(CPU)22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22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22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2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22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22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CPU2201、ROM2202和RAM2203经由总线22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2205也连接到总线2204。
下述部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2205:输入部分2206(包括键盘、鼠标等等)、输出部分22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2208(包括硬盘等)、通信部分22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22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根据需要,驱动器2210也可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2205。可移除介质22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22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22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移除介质22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22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移除介质2211。可移除介质22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2202、存储部分22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方法和系统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该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上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含义来限定。

Claims (29)

1.一种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待控制小小区与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和/或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待控制小小区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以及
状态改变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干扰和/或负载确定所述待控制小小区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
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从低到高的多个休眠级别,所述待控制小小区在处于低的休眠级别时比在处于高的休眠级别时休眠程度浅,所述工作状态的改变在所述多个休眠级别之间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状态改变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工作状态的改变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待控制小小区,以控制其进行工作状态的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休眠级别包括小小区基站完全唤醒、子帧休眠、子载波下行休眠、子载波上下行休眠、小小区基站下行休眠和小小区基站上下行休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相邻小小区中高干扰用户终端的数量以确定所述待控制小小区对相邻小小区的干扰程度,其中,所述高干扰用户终端受到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干扰超过预定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基于所述待控制小小区接收到的相邻小小区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来判断该用户终端是否是高干扰用户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包括:
距离计算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所述用户终端距所述待控制小小区基站的距离;以及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所述距离小于第二预定阈值,且所述待控制小小区与所述用户终端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终端判断为高干扰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距离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上行信号为SRS或PRACH时,基于所述SRS或PRACH信号来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A,并根据该TA估算出所述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距离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上行信号为PUSCH或PUCCH时,从所述用户终端的服务小小区的基站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A,将该TA加上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检测到所述PUSCH/PUCCH信号的时刻与上行同步时刻的时间偏差,并将所得到的和作为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A以根据该TA来估算出所述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配置为获取来自相邻小小区的OI、HII、RNTP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指示的所述待控制小小区对相邻小小区的干扰程度。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状态改变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干扰程度来确定是否将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提高或者降低一级或更多级,其中,提高或降低的级别数根据所述干扰程度来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状态改变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干扰程度与第一阈值和/或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相比较,当所述干扰程度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状态改变确定单元确定将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提高一级或更多级,当所述干扰程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状态改变确定单元确定将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降低一级或更多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预定时间段内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并且所述状态改变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负载来确定是否将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提高或者降低一级或更多级,其中,提高或降低的级别数根据所述负载的情况来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预定时间段内该待控制小小区所服务的高信噪比用户终端的数量以确定所述负载,其中,所述高信噪比用户终端是如下用户终端: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接收到的来自该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的信噪比超过预定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其他小区的要分流到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用户终端或载波作为要分流的负载,以及,所述状态改变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要分流的负载超过预定量时,将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降低一级或更多级,并且降低的级别数取决于所述要分流的负载的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包括:
阈值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来自所述其他小区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强度是否超过预定范围;
距离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在该信号的强度超过预定范围的情况下,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基站的距离;以及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要分流的负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比较模块,被配置为比较所述待控制小小区检测到的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功率和所述其他小区检测到的来自该用户终端的信号功率,以及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待控制小小区检测到的信号功率高于所述其他小区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要分流的负载。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宏小区的覆盖所述待控制小小区的待分流载波的数目,其中,在所述宏小区的载波的PDSCH资源利用率超过预定百分比时,该载波被确定为待分流载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宏小区在每一个所述待分流载波上发送参考信号,以使得所述待控制小小区通过该参考信号来检测接收到的待分流载波的数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优先级排序单元,被配置为在通过所述状态改变确定单元确定存在多个其工作状态要改变的待控制小小区的情况下,对其状态改变的优先级进行排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优先级排序单元被配置为按照各个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各个待控制小小区要承担的其他小区分流的负载来进行排序,其中,所述负载越小,则提高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负载越大,则降低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优先级排序单元被配置为按照各个待控制小小区与其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程度来进行排序,其中,所述干扰程度越高,则提高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所述干扰程度越低,则降低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优先级排序单元被配置为按照各个待控制小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反馈带宽或传输时延来进行排序,其中,所述反馈带宽越大或所述传输时延越小,则降低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所述反馈带宽越小或所述传输时延越大,则提高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优先级排序单元还被配置为按照以各个待控制小小区的载波作为主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的数量以及连接宏小区基站和待控制小小区的双连接用户终端的数量来进行排序,其中,以待控制小小区的载波作为主分量载波的用户终端的数量越多,则提高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低,并且双连接用户终端的数量越多,则提高该待控制小小区的休眠级别的优先级越高。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分批单元,被配置为按照所述优先级排序单元获得的排序分批改变各个待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其中,在每一批待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改变之后所述装置中的各个单元重新执行对应的操作。
25.一种用于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包括:
控制信号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根据权利要求1-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控制的装置的控制信号;以及
状态改变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来改变所述小小区的工作状态。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请求信号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用于控制的装置发送包括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请求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用于控制的装置的作为对所述请求信号的应答的控制信号;以及
所述状态改变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应答的控制信号来改变所述小小区的工作状态。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状态信号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指示所述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指示信号发送给所述用于控制的装置。
28.一种基站,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
29.一种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方法,包括:
获取待控制小小区与相邻小小区之间的干扰和/或待控制小小区的负载或待控制小小区要分流的负载;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干扰和/或负载确定所述待控制小小区要执行的工作状态的改变,
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从低到高的多个休眠级别,所述待控制小小区在处于低的休眠级别时比在处于高的休眠级别时休眠程度浅,所述工作状态的改变在所述多个休眠级别之间进行。
CN201310737660.3A 2013-12-26 2013-12-26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4754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7660.3A CN104754707B (zh) 2013-12-26 2013-12-26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EP14874685.2A EP3089522A4 (en) 2013-12-26 2014-12-23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orking state change of small cell
US15/102,441 US10278162B2 (en) 2013-12-26 2014-12-23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orking state change of small cell
PCT/CN2014/094652 WO2015096694A1 (zh) 2013-12-26 2014-12-23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US16/293,644 US10674492B2 (en) 2013-12-26 2019-03-06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orking state change of small cell
US16/860,074 US11076393B2 (en) 2013-12-26 2020-04-28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orking state change of small cell
US17/356,543 US20210321393A1 (en) 2013-12-26 2021-06-24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orking state change of small cel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7660.3A CN104754707B (zh) 2013-12-26 2013-12-26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4707A true CN104754707A (zh) 2015-07-01
CN104754707B CN104754707B (zh) 2019-10-18

Family

ID=53477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7660.3A Active CN104754707B (zh) 2013-12-26 2013-12-26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10278162B2 (zh)
EP (1) EP3089522A4 (zh)
CN (1) CN104754707B (zh)
WO (1) WO201509669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0436A (zh) * 2015-09-21 2017-03-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符号关断配置方法及管理设备
CN111345073A (zh) * 2017-11-15 2020-06-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装置及通信节点
CN113647135A (zh) * 2019-03-28 2021-11-12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非授权频谱中的双连接的动态阈值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4707B (zh) * 2013-12-26 2019-10-18 索尼公司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US10187126B2 (en) * 2015-12-14 2019-01-22 Hughes Systique Private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and mitigating cross-cell interference
US10178624B2 (en) * 2017-03-17 2019-01-08 Aireon Llc Provisioning satellite coverage
US11405800B2 (en) * 2018-07-17 2022-08-02 Jio Platform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3D propagation modelling for planning of a radio network
CN114390646B (zh) * 2020-10-19 2024-05-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Nsa基站节能方法及装置
CN115715003B (zh) * 2023-01-09 2023-04-11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的时偏调整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3542B1 (ko) * 2009-10-16 2011-11-14 주식회사 팬택 소형 기지국 및 그의 동작제어방법
CN102763461A (zh) * 2010-01-29 2012-10-31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控制小型小区基站的方法
WO2013174771A1 (en) * 2012-05-21 2013-11-2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9430A (ja) * 1989-06-26 1991-02-07 Iwatsu Electric Co Ltd 移動体通信の時間分割通信方法
EP2056628A1 (en) * 2007-10-30 2009-05-0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of switching activity states
JP5635972B2 (ja) * 2008-04-18 2014-12-03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を運用する方法
KR101517170B1 (ko) * 2009-09-29 2015-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전력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369858B2 (en) * 2009-11-05 2013-02-05 Alcatel Lucent Coordinating macro-cell and private cell operation in overlay wireless networks
CN102088735B (zh) * 2010-03-24 2014-12-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及小区间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EP2432284B1 (en) * 2010-09-21 2019-03-20 Provenance Asset Group LLC A macrocell base statio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femtocell base station, and a method of switching a femtocell base station between a dormant mode and an active mode
US9031530B2 (en) * 2010-11-08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in powering on sleeping network entities
KR20120071231A (ko) * 2010-12-22 2012-07-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펨토 기지국을 포함하는 통신 시스템
JP5748024B2 (ja) * 2011-04-28 2015-07-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でのモードスイッチング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3076945A1 (ja) * 2011-11-25 2013-05-30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20140248884A1 (en) * 2011-12-02 2014-09-04 Ne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
WO2013129871A1 (ko) * 2012-02-29 2013-09-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협력적 다중 셀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을 저감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313357B (zh) * 2012-03-12 2016-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665312B1 (en) * 2012-05-15 2014-06-04 Fujitsu Limited Cell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P2670186B1 (en) * 2012-06-01 2015-09-23 Alcatel Lucent Network analysis for radio resource activation in mobile networks
CN103200649B (zh) 2013-03-14 2016-02-03 东南大学 一种基站的用户接入方法
US8917668B1 (en) * 2013-06-06 2014-12-23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ergy saving in a wireless system
WO2015007304A1 (en) * 2013-07-15 2015-0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469817B (zh) * 2013-09-18 2018-10-19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基于负载和干扰水平控制小基站休眠的方法
CN104754707B (zh) * 2013-12-26 2019-10-18 索尼公司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CN105101248B (zh) * 2014-04-28 2020-03-13 索尼公司 用于控制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US9622233B1 (en) * 2014-06-16 2017-04-11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use of orthogonal coding to manage control channel capacit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3542B1 (ko) * 2009-10-16 2011-11-14 주식회사 팬택 소형 기지국 및 그의 동작제어방법
CN102763461A (zh) * 2010-01-29 2012-10-31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控制小型小区基站的方法
WO2013174771A1 (en) * 2012-05-21 2013-11-2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and apparatu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0436A (zh) * 2015-09-21 2017-03-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符号关断配置方法及管理设备
CN111345073A (zh) * 2017-11-15 2020-06-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装置及通信节点
CN113647135A (zh) * 2019-03-28 2021-11-12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非授权频谱中的双连接的动态阈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13670A1 (en) 2017-01-12
US20190200346A1 (en) 2019-06-27
US11076393B2 (en) 2021-07-27
EP3089522A1 (en) 2016-11-02
EP3089522A4 (en) 2017-08-30
US20200260434A1 (en) 2020-08-13
US10278162B2 (en) 2019-04-30
US20210321393A1 (en) 2021-10-14
US10674492B2 (en) 2020-06-02
WO2015096694A1 (zh) 2015-07-02
CN104754707B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1248A (zh) 用于控制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Zhou et al. Energy-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energy harvesting-based cognitive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CN104754707A (zh) 用于控制小小区的工作状态的改变的装置和方法
Zhang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5G 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with D2D communication: A matching and coalition approach
Shahini et al. Energy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EH-enabled CR networks for IoT
US884933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nod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96580B (zh) 一种动态配置tdd基站上下行子帧比例的方法
CN102668653B (zh) 用于用户调度并管理通信系统中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19296A (zh) 用于无线蜂窝网络的过载控制方法
Challita et al. Deep learning for proa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in LTE-U networks
KR102077831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의 무선 자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9337966B2 (e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4365131A (zh) 在异构网络中几乎空白子帧占空比自适应
CN101730178A (zh) 用于异构通信系统的准入控制
US10849143B2 (en) Machine learning (ML) based client behavior prediction for multi-user (MU) scheduler optimization
WO2022086696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s, and dynamic selecton between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reliability
Zia et al. Multi-agent RL based user-centric spectrum allocation scheme in D2D enabled hetnets
Yu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energy harvesting assisted D2D communications underlaying OFDMA cellular networks
Jiang et al. TDOCP: A two-dimensional optimization integrating channel assignment and power control for large-scale WLANs with dense users
Ezzaouia et al. A dynamic inter-cellular bandwidth fair sharing scheduler for future wireless networks
Li et al. Queue-aware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in hybrid macrocell-femtocell networks
Estrada et al. A novel cluster based resource sharing model for femtocell networks
Ratheesh et al. Traffic based power consumption and node deployment in green LTE-A cellular networks
CN103563459A (zh) 用于使用ofdma与多个用户设备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Varade et al. Quality constrained multi‐attribute energy‐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eterogeneous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