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2124A - 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2124A
CN103052124A CN201110312621XA CN201110312621A CN103052124A CN 103052124 A CN103052124 A CN 103052124A CN 201110312621X A CN201110312621X A CN 201110312621XA CN 201110312621 A CN201110312621 A CN 201110312621A CN 103052124 A CN103052124 A CN 103052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client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signal
signal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26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洁
蓝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riority to CN2011103126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2124A/zh
Priority to EP12780690.9A priority patent/EP2754317A1/en
Priority to PCT/EP2012/070272 priority patent/WO2013053897A1/en
Publication of CN103052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1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04W36/083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access points is a mov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当客户端以先靠近所述第一接入点后靠近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且处于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范围时,信号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全向天线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切换条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将切换执行指令发送给切换执行模块;切换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执行指令,启动切换程序,将本客户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保证了切换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基于无线通信的地铁控制和乘客信息系统具有诸多优点,例如,连续的双向连接、较高的数据传输率及较低的成本,如今该系统越来越受关注。以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无线地铁通信系统为例,沿铁路轨道布置一些接入点(AP),在列车端设置一个客户端,列车上的客户端及轨道旁的设备能够通过无线局域网交换信息。
图1为现有技术中包含一种切换机制的无线局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沿地铁轨道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接入点APi-1,APi和APi+1,自左向右移动的列车上设置有一个客户端。在每个接入点上分别设置两个定向天线,一个朝向列车移动的方向,另一个背向列车移动的方向。在客户端上设置有一个朝向列车移动方向的定向天线。其中,将朝向列车移动方向的定向天线称为前向天线,将背向列车移动方向的定向天线称为后向天线。接入点上设置的前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射的信号覆盖整个地铁沿线,当列车沿轨道自左向右移动时,车载客户端在接入点之间切换。
具体地,当客户端处于APi的覆盖范围时,客户端的前向天线接收来自APi的后向天线发射的信号。当客户端逾过A点到达APi的右方后,在该区域APi的后向天线发射的信号的信号强度骤降,以至于在客户端从APi切换到APi+1且与APi+1建立连接之前,客户端接收的来自于APi的信号的信号强度降的很低甚至为零,这样则不能保证客户端能够顺利从APi切换到APi+1会出现通信中断。然而,地铁控制系统对通信连接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在实际应用中,此切换方案不能满足地铁控制系统的需要。
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另外一种切换方案。图2为现有技术中包含另外一种切换机制的无线局域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结构与图1类似。当客户端移动到APi左方的B点时,客户端接收到的来自于APi的信号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强,在B点时客户端开始切换。也即是说,当客户端接收到的来自于APi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一个预定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阈值时,该客户端开始切换。此时客户端接收到的来自于APi的信号的信号强度足够大,在信号强度骤降之前,有足够时间保证客户端从APi切换到APi+1。该切换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信号骤降带来的信号损失,减少切换的决策时间。
但是,在具体应用中,B点为开始切换的点,要保证客户端能够顺利与APi+1建立连接,需要保证APi+1的信号能够覆盖B点,这就会加大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区域的范围。要加大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区域的范围,就要在地铁轨道旁设置更多的接入点,以减小相邻两个接入点之间的距离,这样则会增加系统的成本。另外,预先要选择适当的开始切换的地点与共同覆盖区域的范围,以保证一方面在切换后,客户端接收到的来自于APi+1的信号的信号强度足够大以使客户端能够与APi+1建立通信连接,另一方面要使共同覆盖的区域的范围尽量小。开始切换的地点的确定依赖于RSSI阈值的确定,但是无线信号,即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受周围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很难为每个接入点确定精确的RSSI阈值。
由此可见,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客户端的前向天线从APi的后向天线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会发生骤降,要保证客户端有足够的时间从APi切换到APi+1,则需要精确确定RSSI阈值以准确确定开始切换的地点,但RSSI阈值很难精确确定。一旦确定的RSSI阈值不合适,客户端则不能从APi切换到APi+1上,无法保证切换的可靠性。此外,切换的质量不高,且系统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用于提高在接入点之间切换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包括一前向天线,一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前向天线接收第一接入点的信号,所述客户端进一步包括:一全向天线、一切换条件判断模块和一切换执行模块;
其中,当所述客户端以先靠近所述第一接入点后靠近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且处于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范围时,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全向天线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
所述切换条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将切换执行指令发送给切换执行模块,其中所述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使用所述全向天线,或者所述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所述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使用所述全向天线,或者所述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信号;
所述切换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执行指令,启动切换程序,将本客户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
较佳地,所述切换条件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将所述切换执行指令发送给所述切换执行模块;或者
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设定数值,如果是,则将所述切换执行指令发送给所述切换执行模块。
较佳地,所述客户端进一步包括:一信号强度判断模块和一全向天线开启模块;
所述信号强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通过所述前向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一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向所述全向天线开启模块发送全向天线开启信号;
所述全向天线开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全向天线开启信号开启所述全向天线。
较佳地,所述客户端进一步包括:一切换完成判断模块和一全向天线关闭模块,
所述切换完成判断模块,用于从所述切换执行模块接收指令,并根据该指令判断本客户端是否已完成切换操作,如果是,则向所述全向天线关闭模块发送全向天线关闭信号;
所述全向天线关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全向天线关闭信号关闭所述全向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点,所述接入点包括一后向天线和一信号发送模块,所述信号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后向天线向客户端发送信号,所述接入点进一步包括一全向天线,在一客户端从本接入点切换至下一接入点的过程中,所述信号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至少通过所述全向天线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信号。
较佳地,所述接入点进一步包括:一信号接收模块、一信号强度判断模块和全向天线开启模块,其中,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通过所述后向天线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信号;
所述信号强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客户端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向所述全向天线开启模块发送全向天线开启信号;
全向天线开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全向天线开启信号开启所述全向天线。
较佳地,所述接入点进一步包括:一切换完成判断模块和一全向天线关闭模块;
所述切换完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与所述接入点关联的客户端是否均已完成切换操作,如果是,则向所述全向天线关闭模块发送全向天线关闭信号;
所述全向天线关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全向天线关闭信号关闭所述全向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第一接入点,一第二接入点以及如上所述的任一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以先靠近所述第一接入点后靠近所述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接入点包括一全向天线,且能够通过该全向天线至少在所述客户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向所述第二接入点切换的过程中与所述客户端通信。
较佳地,所述第二接入点包括一全向天线,且能够通过该全向天线至少在所述客户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向所述第二接入点切换的过程中与所述客户端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客户端,一第一接入点和一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为如上所述的任一接入点,所述客户端以先靠近所述第一接入点后靠近所述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其中,如上所述的任一客户端以先靠近一第一接入点后靠近一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覆盖的区域,与所述第一接入点建立连接,并通过所述客户端的前向天线与所述第一接入点通信;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区域,至少通过所述客户端的全向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启动切换程序,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其中
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使用所述全向天线,或者所述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使用所述全向天线或者所述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信号。
较佳地,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
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设定数值。
较佳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客户端判断使用所述前向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一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开启所述全向天线;
所述客户端判断自身是否已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如果是,则关闭所述全向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切换方法,一客户端以先靠近一第一接入点后靠近一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为如上所述任一接入点,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覆盖的区域,与所述第一接入点建立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后向天线与所述第一接入点通信;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区域,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至少通过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根据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启动切换程序,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其中
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使用所述全向天线,或者所述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使用所述全向天线,或者所述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
较佳地,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
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设定数值。
较佳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判断使用所述后向天线接收的所述客户端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一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开启所述全向天线;
所述第一接入点判断与其关联的客户端是否均已成功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如果是,则关闭所述全向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切换方法,如上所述的任一客户端以先靠近一第一接入点后靠近一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为如上所述的任一接入点,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覆盖的区域,与所述第一接入点建立连接,并通过所述客户端的前向天线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后向天线通信;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区域,至少通过所述客户端的全向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至少通过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启动切换程序,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其中,
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后向天线和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
较佳地,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
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设定数值。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客户端上安装一个前向天线和全向天线,在客户端以先靠近第一接入点后靠近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且处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共同覆盖的范围时,该客户端至少使用该全向天线接收来自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并利用该全向天线接收的信号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该客户端从第一接入点切换至第二接入点。因为客户端在处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共同覆盖的范围时使用了全向天线接收来自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则能够避免从第一接入点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出现骤降的情况,进而能够保证在切换到第二接入点之前该客户端均能与第一接入点保持良好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无需精确确定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阈值,进而避免出现因为确定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不合适而导致的通信中断的情况,保证了切换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包含一种切换机制的无线局域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包含另外一种切换机制的无线局域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的第一较佳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的第二较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点的第一较佳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点的第二较佳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第一较佳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第二较佳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方法的第一较佳流程示意图;
图6a为图6所示的切换方法中的客户端、第一接入点及第二接入点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b为图6所示的切换方法中的客户端、第一接入点及第二接入点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方法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a为图7所示的切换方法中的客户端、第一接入点及第二接入点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b为图7所示的切换方法中的客户端、第一接入点及第二接入点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方法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图8所示的切换方法中的客户端、第一接入点及第二接入点的示意图。
图中:
301:前向天线302:全向天线303:信号接收模块304: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5:切换执行模块
301a:前向天线302a:全向天线303a:信号接收模块304a: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5a:切换执行模块306a:信号强度判断模块307a:全向天线开启模块308a:切换完成判断模块309a:全向天线关闭模块
401:后向天线402:全向天线403:信号发送模块
401a:后向天线402a:全向天线403a:信号发送模块404a:信号接收模块405a:信号强度判断模块406a:全向天线开启模块407a:切换完成判断模块408a:全向天线关闭模块
501a:第一接入点502a:第二接入点503a:客户端
501b:第一接入点502b:第二接入点503b:客户端
601:客户端使用前向天线与第一接入点进行通信
602:根据客户端至少使用全向天线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执行切换
701:客户端通过第一接入点的后向天线与第一接入点进行通信
7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接入点,或者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至少使用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执行切换
801:客户端使用其前向天线与第一接入点的后向天线进行通信
802:根据客户端至少使用全向天线接收到的第一接入点,或者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至少使用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执行切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的第一较佳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客户端包括:前向天线301、全向天线302、信号接收模块303、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4和切换执行模块305。
其中,该信号接收模块303,用于通过该前向天线301接收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当该客户端以先靠近该第一接入点后靠近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且处于该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范围时,该信号接收模块303进一步用于通过该全向天线302接收来自于该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
该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4,用于根据该信号接收模块303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将切换执行指令发送给该切换执行模块305。其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使用该全向天线302,或者该全向天线302和前向天线301接收的该第一接入点信号;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使用该全向天线302,或者全向天线302和前向天线301接收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信号。
该切换执行模块305,用于根据该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4发送的切换执行指令,启动切换程序,将本客户端从第一接入点切换至第二接入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客户端上安装一个前向天线和全向天线,在客户端以先靠近第一接入点后靠近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且处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共同覆盖的范围时,该客户端能够使用该全向天线接收来自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并利用该全向天线接收的信号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该客户端从第一接入点切换至第二接入点。因为客户端在处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共同覆盖的范围时使用了全向天线接收来自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则能够避免从第一接入点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出现骤降的情况,进而能够保证在切换到第二接入点之前该客户端均能与第一接入点保持良好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无需精确确定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阈值,进而避免出现因为确定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不合适而导致的通信中断的情况,保证了切换的可靠性。
在具体应用中,该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4判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将该切换执行指令发送给切换执行模块305;或者判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个设定数值,如果是,则将该切换执行指令发送给切换执行模块305。其中,该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和设定数值是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的强度或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需要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这两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触发切换的条件,此处不再赘述。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的第二较佳结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比,除了包含前向天线301a、全向天线302a、信号接收模块303a、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4a和切换执行模块305a外,该客户端进一步包括:信号强度判断模块306a、全向天线开启模块307a、切换完成判断模块308a和全向天线关闭模块309a。
在该客户端逐渐靠近该第一接入点时,客户端从该第一接入点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强。该信号强度判断模块306a用于从信号接收模块303a接收该信号接收模块303a使用该前向天线301a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并判断该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向全向天线开启模块307a发送全向天线开启信号。其中,该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是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定的。
该全向天线开启模块307a,用于根据该全向天线开启信号开启该全向天线302a。
该切换完成判断模块308a,用于从该切换执行模块305a接收指令,并根据该指令判断本客户端是否已经完成切换操作,如果是,则向该全向天线关闭模块309a发送全向天线关闭信号。
该全向天线关闭模块309a,用于根据该全向天线关闭信号关闭该全向天线302a。
在具体操作中,该客户端除了包含图3a中所示的前向天线301a、全向天线302a、信号接收模块303a、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4a和切换执行模块305a,信号强度判断模块306a、全向天线开启模块307a、切换完成判断模块308a和全向天线关闭模块309a外,也可以仅包括如上所述的前向天线301a、全向天线302a、信号接收模块303a、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4a和切换执行模块305a,信号强度判断模块306a和全向天线开启模块307a,或者如上所述的前向天线301a、全向天线302a、信号接收模块303a、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4a和切换执行模块305a、切换完成判断模块308a和全向天线关闭模块309a。
通过图3a所示的技术方案,在判定从第一接入点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时,打开全向天线,在切换完成之后关闭全向天线。这样,仅在切换前开启全向天线,在切换过程中让天线处于开启状态,切换完成后就关闭全向天线,避免了因保持全向天线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而造成的信号干扰,提高切换的质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点的第一较佳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接入点包括:后向天线401、全向天线402和信号发送模块403。
其中,该信号发送模块403,用于通过该后向天线401向客户端发送信号,在该客户端从本接入点切换到下一接入点的过程中,至少通过该全向天线402向该客户端发送信号。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点的第二较佳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比,除了包括后向天线401a,全向天线402a和信号发送模块403a外,该接入点还包括:信号接收模块404a,信号强度判断模块405a,全向天线开启模块406a,切换完成判断模块407a和全向天线关闭模块408a。
该信号接收模块404a,用于通过后向天线401a接收该客户端发送的信号。
在该客户端逐渐靠近该接入点时,该接入点从该客户端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强。该信号强度判断模块405a,用于判断该信号接收模块404a接收到的该客户端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向该全向天线开启模块406a发送全向天线开启信号。该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是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定的。
该全向天线开启模块406a,用于根据该全向天线开启信号开启该全向天线402a。
该切换完成判断模块407a,用于判断与该接入点关联的客户端是否均已完成切换操作,如果是,则向该全向天线关闭模块408a发送全向天线关闭信号。
该全向天线关闭模块408a,用于根据该全向天线关闭信号关闭该全向天线402a。
在具体操作中,该接入点除了包含如图4a所示的后向天线401a,全向天线402a、信号发送模块403a、信号接收模块404a,信号强度判断模块405a,全向天线开启模块406a,切换完成判断模块407a和全向天线关闭模块408a外,还可以仅包括如上所述的后向天线401a,全向天线402a、信号发送模块403a、信号接收模块404a,信号强度判断模块405a和全向天线开启模块406a,或者如上所述的后向天线401a,全向天线402a、信号发送模块403a、切换完成判断模块407a和全向天线关闭模块408a。
通过图4a所示的实施例,在判定信号接收模块从该客户端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时,开启该全向天线,在判定与该接入点关联的客户端均已切换完成之后关闭该全向天线。这样,仅在切换前开启全向天线,在切换过程中让全向天线处于开启状态,并且在切换完成后及时关闭全向天线,避免了因保持全向天线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而造成的信号干扰,提高切换的质量。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第一较佳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点501a、第二接入点502a、以及如图3或图3a中所示的客户端503a。该客户端503a以先靠近该第一接入点501a,后靠近该第二接入点502a的方向移动。
在实际操作中,该第一接入点501a包括一个全向天线,该第一接入点501a利用该全向天线至少在该客户端503a从该第一接入点501a向该第二接入点502a切换的过程中与该客户端503a进行通信。
此外,该第二接入点502a包括一个全向天线,该第二接入点502a利用该全向天线至少在该客户端503a从该第一接入点501a向该第二接入点502a切换的过程中与该客户端503a进行通信。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第二较佳结构示意图。如图5b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点501b、第二接入点502b和客户端503b,其中,第一接入点501b和第二接入点502b中的一个或者两者均为图4或图4a中所示的接入点。该客户端503b以先靠近第一接入点501b后靠近第二接入点502b的方向移动。
以上是本发明客户端、接入点和通信系统的较佳实施例,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方法的第一较佳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或图3a所示的客户端以先靠近第一接入点后靠近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601::该客户端移动至第一接入点覆盖的区域,与该第一接入点建立连接,并通过该客户端的前向天线与第一接入点通信。
步骤602:该客户端移动至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区域,至少通过该客户端的全向天线接收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根据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启动切换程序,从第一接入点切换至第二接入点。其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的该第一接入点信号,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切换方法中,因为客户端在处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共同覆盖的范围时至少使用了全向天线接收来自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则能够避免从第一接入点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出现骤降的情况,进而能够保证在切换到第二接入点之前该客户端均能与第一接入点保持良好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无需精确确定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进而避免出现因为确定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不合适而导致的通信中断的情况,保证了切换的可靠性。
在具体应用中,根据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的方法包括:判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该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为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定的值。根据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个设定数值。
当逐渐靠近该第一接入点时,客户端从该第一接入点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该客户端判断使用其前向天线从第一接入点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一个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开启安装在其上的全向天线。在启动切换程序后,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客户端判断自身是否已切换至该第二接入点,如果是,则关闭其全向天线。
图6a为图6所示的切换方法中的客户端、第一接入点及第二接入点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APi代表第一接入点,APi+1代表第二接入点。客户端上安装有一个前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APi和APi+1上各安装有一个全向天线。
该客户端自左向右移动,逐渐靠近APi,客户端判断使用其前向天线从APi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在移动到A点时如果判定从APi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该客户端开启安装在其上的全向天线。当客户端移动至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区域时,该客户端至少通过该客户端的全向天线接收APi和APi+1的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根据接收的APi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APi信号以及APi+1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在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B点判定满足切换条件,则启动切换程序,从APi切换至APi+1。所接收的APi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从APi的全向天线接收的信号,接收的APi信号以及APi+1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从APi和APi+1的全向天线接收的信号。启动切换程序后,该客户端进一步判断自身是否已从APi切换至APi+1,如果是,则关闭其全向天线。
图6b为图6所示的切换方法中的客户端、第一接入点及第二接入点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APi代表第一接入点,APi+1代表第二接入点。客户端上安装有一个前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APi和APi+1上各安装有一个前向天线和后向天线。
该客户端自左向右移动,逐渐靠近APi,客户端判断使用其前向天线从APi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在移动到A点时如果判定从APi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该客户端开启安装在其上的全向天线。当客户端移动至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区域时,该客户端至少通过其全向天线接收APi和APi+1的后向天线和前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根据接收的APi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APi信号以及APi+1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在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B点判定满足切换条件,则启动切换程序,从APi切换至APi+1。所接收的APi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从APi的前向天线和后向天线接收的信号,接收的APi信号以及APi+1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从APi和APi+1的前向天线和后向天线接收的信号。该客户端进一步判断自身是否已从APi切换至APi+1,如果是,则关闭其全向天线。
在如上所示图6a和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客户端上均安装有一个前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不同的是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上各安装有一个全向天线,是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上各安装有一个前向天线和一个后向天线。第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和第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方法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客户端以先靠近第一接入点后靠近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为图4或图4a所示的接入点,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该客户端移动至第一接入点覆盖的区域,与该第一接入点建立连接,并通过第一接入点的后向天线与该第一接入点进行通信。
步骤702:该客户端移动至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区域,接收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至少通过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根据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启动切换程序,从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其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该客户端接收的该第一接入点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该客户端接收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切换方法中,在客户端在处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共同覆盖的范围时,接收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至少使用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则能够避免从第一接入点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出现骤降的情况,进而能够保证在切换到第二接入点之前该客户端均能与第一接入点保持良好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无需精确确定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进而避免出现因为确定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不合适而导致的通信中断的情况,保证了切换的可靠性。
在具体应用中,根据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根据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个设定数值。
当客户端逐渐靠近该第一接入点时,该第一接入点从该客户端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一接入点判断使用其后向天线接收的该客户端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开启其全向天线。该第一接入点判断与其关联的客户端是否均己成功切换至第二接入点,如果是,则关闭其全向天线。
图7a为图7所示的切换方法中的客户端、第一接入点及第二接入点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APi代表第一接入点,APi+1代表第二接入点。客户端上安装有一个全向天线,APi和APi+1上各安装有一个后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本发明实施例以APi和APi+1上各安装有一个后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为例,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计成APi和APi+1中的一个安装一个后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
该客户端自左向右移动,逐渐靠近APi,APi判断使用其后向天线从客户端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在该客户端移动到A点时如果判定从该客户端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该APi开启安装在其上的全向天线。当客户端移动至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区域时,该客户端接收APi和APi+1至少通过其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根据接收的APi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APi信号以及APi+1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在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B点判定满足切换条件,则启动切换程序,从APi切换至APi+1。所接收的APi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从APi接收该APi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接收的APi信号以及APi+1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全向天线从APi和APi+1接收的APi和APi+1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该APi进一步判断与其关联的客户端是否均己从APi切换至APi+1,如果是,则关闭其全向天线。
图7b为图7所示的切换方法中的客户端、第一接入点及第二接入点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APi代表第一接入点,APi+1代表第二接入点。客户端上安装有一个前向天线和一个后向天线,APi和APi+1上各安装有一个后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本发明实施例以APi和APi+1上各安装有一个后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为例,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计成APi和APi+1中的一个安装一个后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
该客户端自左向右移动,逐渐靠近APi,APi判断使用其后向天线从客户端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在该客户端移动到A点时如果判定从该客户端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该APi开启安装在其上的全向天线。当客户端移动至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区域时,该客户端接收APi和APi+1至少通过其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根据接收的APi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APi信号以及APi+1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在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B点判定满足切换条件,则启动切换程序,从APi切换至APi+1。所接收的APi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其前向天线和后向天线从APi接收该APi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接收的APi信号以及APi+1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其前向天线和后向天线从APi和APi+1接收的APi和APi+1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启动切换程序后,该APi进一步判断与其关联的客户端是否均己从APi切换至APi+1,如果是,则关闭其全向天线。
在如上所示图7a和图7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上均安装有一个后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不同的是图7a所示的实施例中,客户端上安装有一个全向天线,是图7b所示的实施例中,客户端上安装有一个前向天线和一个后向天线。第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和第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方法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或图3a所示的客户端以先靠近第一接入点后靠近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为图4或图4a所示的接入点,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该客户端移动至第一接入点覆盖的区域,与第一接入点建立连接,并通过该客户端的前向天线与第一接入点的后向天线进行通信。
步骤802:该客户端移动至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区域,至少通过该客户端的全向天线接收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至少通过其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根据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启动切换程序,从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其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该第一接入点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后向天线和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接收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该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切换方法中,在客户端在处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共同覆盖的范围时,该客户端至少使用其全向天线接收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使用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则能够避免从第一接入点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出现骤降的情况,进而能够保证在切换到第二接入点之前该客户端均能与第一接入点保持良好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无需精确确定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进而避免出现因为确定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不合适而导致的通信中断的情况,保证了切换的可靠性。
在具体应用中,根据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根据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个设定数值。
图8a为图8所示的切换方法中的客户端、第一接入点及第二接入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APi代表第一接入点,APi+1代表第二接入点。客户端上安装有一个前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APi和APi+1上各安装有一个后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本发明实施例以APi和APi+1上各安装有一个后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为例,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计成APi和APi+1中的一个安装一个后向天线和一个全向天线。
该客户端自左向右移动,逐渐靠近APi,APi判断使用其后向天线从客户端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在该客户端移动到A点时如果判定从该客户端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该APi开启安装在其上的全向天线。在A点或A点以外的位置,该客户端判定使用其前向天线从APi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则开启安装在其上的全向天线。在具体应用中,该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可能等于也可能不等于该第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当客户端移动至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区域时,该客户端至少使用其全向天线接收APi和APi+1至少通过其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根据接收的APi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APi信号以及APi+1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在APi和APi+1共同覆盖的B点判定满足切换条件,则启动切换程序,从APi切换至APi+1。所接收的APi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从APi接收该APi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接收的APi信号以及APi+1信号包括:该客户端使用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从APi和APi+1接收的APi和APi+1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该APi进一步判断与其关联的客户端是否均己从APi切换至APi+1,如果是,则关闭其全向天线;该客户端也需要判断其自身是否己从APi切换至APi+1,如果是,则关闭其全向天线。
在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客户端、接入点、系统和方法中,切换发生在第一接入点的右侧,无需要求第二接入点的信号的覆盖至第一接入点的左侧。这样,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共同覆盖的区域的范围减小了,相应地,在地铁轨道旁设置的接入点的数目减少了,减少了系统成本。从上述实施例来看,本发明基于现有的无线局域网,无需额外信令,因此本发明的方案简单易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当客户端以先靠近所述第一接入点后靠近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且处于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范围时,信号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全向天线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切换条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将切换执行指令发送给切换执行模块;切换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执行指令,启动切换程序,将本客户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保证了切换的可靠性。
上文通过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展示和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已揭示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中推导出来的其他方案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包括一前向天线(301),一信号接收模块(303),所述信号接收模块(303)用于通过所述前向天线(301)接收第一接入点的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进一步包括:一全向天线(302)、一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4)和一切换执行模块(305);
其中,当所述客户端以先靠近所述第一接入点后靠近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且处于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范围时,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303),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全向天线(302)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
所述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4),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将切换执行指令发送给切换执行模块(305),其中所述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使用所述全向天线(302),或者所述全向天线(302)和前向天线(301)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所述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使用所述全向天线(302),或者所述全向天线(302)和前向天线(301)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信号;
所述切换执行模块(305),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执行指令,启动切换程序,将本客户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端,其中,所述切换条件判断模块(304)具体用于:
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将所述切换执行指令发送给所述切换执行模块(305);或者
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设定数值,如果是,则将所述切换执行指令发送给所述切换执行模块(3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户端,其中,所述客户端进一步包括:一信号强度判断模块(306a)和一全向天线开启模块(307a);
所述信号强度判断模块(306a),用于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303a)通过所述前向天线(301a)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一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向所述全向天线开启模块(307a)发送全向天线开启信号;
所述全向天线开启模块(307a),用于根据所述全向天线开启信号开启所述全向天线(302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户端,其中,所述客户端进一步包括:一切换完成判断模块(308a)和一全向天线关闭模块(309a),
所述切换完成判断模块(308a),用于从所述切换执行模块(305a)接收指令,并根据该指令判断本客户端是否已完成切换操作,如果是,则向所述全向天线关闭模块(309a)发送全向天线关闭信号;
所述全向天线关闭模块(309a),用于根据所述全向天线关闭信号关闭所述全向天线(302a)。
5.一种接入点,所述接入点包括一后向天线(401)和一信号发送模块(403),所述信号发送模块(403)用于通过所述后向天线(401)向客户端发送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进一步包括一全向天线(402),在一客户端从本接入点切换至下一接入点的过程中,所述信号发送模块(403)进一步用于至少通过所述全向天线(402)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点,其中,所述接入点进一步包括:一信号接收模块(404a)、一信号强度判断模块(405a)和全向天线开启模块(406a),其中,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404a)通过所述后向天线(401a)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信号;
所述信号强度判断模块(405a)用于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404a)接收到的所述客户端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向所述全向天线开启模块(406a)发送全向天线开启信号;
全向天线开启模块(406a),用于根据所述全向天线开启信号开启所述全向天线(402a)。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接入点,其中,所述接入点进一步包括:一切换完成判断模块(407a)和一全向天线关闭模块(408a);
所述切换完成判断模块(407a),用于判断与所述接入点关联的客户端是否均已完成切换操作,如果是,则向所述全向天线关闭模块(408a)发送全向天线关闭信号;
所述全向天线关闭模块(408a),用于根据所述全向天线关闭信号关闭所述全向天线(402a)。
8.一种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一第一接入点(501a),一第二接入点(502a)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客户端(503a),所述客户端(503a)以先靠近所述第一接入点(501a)后靠近所述第二接入点(502a)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501a)包括一全向天线,且能够通过该全向天线至少在所述客户端(503a)从所述第一接入点(501a)向所述第二接入点(502a)切换的过程中与所述客户端(503a)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点(502a)包括一全向天线,且能够通过该全向天线至少在所述客户端(503a)从所述第一接入点(501a)向所述第二接入点(502a)切换的过程中与所述客户端(503a)通信。
11.一种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一客户端(503b),一第一接入点(501b)和一第二接入点(502b);所述第一接入点(501b)和所述第二接入点(502b)中的至少一个为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所述客户端(503b)以先靠近所述第一接入点(501b)后靠近所述第二接入点(502b)的方向移动。
12.一种切换方法,其中,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客户端以先靠近一第一接入点后靠近一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覆盖的区域,与所述第一接入点建立连接,并通过所述客户端的前向天线与所述第一接入点通信(601);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区域,至少通过所述客户端的全向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信号,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启动切换程序,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602);其中
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使用所述全向天线,或者所述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使用所述全向天线或者所述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
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设定数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客户端判断使用所述前向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一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开启所述全向天线;
所述客户端判断自身是否已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如果是,则关闭所述全向天线。
15.一种切换方法,其中,一客户端以先靠近一第一接入点后靠近一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为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覆盖的区域,与所述第一接入点建立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后向天线与所述第一接入点通信(701);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区域,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至少通过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根据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启动切换程序,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702);其中
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使用所述全向天线,或者所述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使用所述全向天线,或者所述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
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设定数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判断使用所述后向天线接收的所述客户端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一第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如果是,则开启所述全向天线;
所述第一接入点判断与其关联的客户端是否均已成功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如果是,则关闭所述全向天线。
18.一种切换方法,其中,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客户端以先靠近一第一接入点后靠近一第二接入点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为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覆盖的区域,与所述第一接入点建立连接,并通过所述客户端的前向天线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后向天线通信(801);
所述客户端移动至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共同覆盖区域,至少通过所述客户端的全向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至少通过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以及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是,则启动切换程序,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点(802);其中,
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后向天线和全向天线发送的信号,所述接收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信号包括:所述客户端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前向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使用其全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和后向天线发送的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阈值;
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接收的所述第二接入点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一设定数值。
CN201110312621XA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 Pending CN1030521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2621XA CN103052124A (zh)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
EP12780690.9A EP2754317A1 (en) 2011-10-14 2012-10-12 Client, access 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witching method
PCT/EP2012/070272 WO2013053897A1 (en) 2011-10-14 2012-10-12 Client, access 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witch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2621XA CN103052124A (zh)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2124A true CN103052124A (zh) 2013-04-17

Family

ID=47115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2621XA Pending CN103052124A (zh)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754317A1 (zh)
CN (1) CN103052124A (zh)
WO (1) WO201305389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4072A (zh) * 2013-11-26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时定位的方法、装置、ap和终端
CN105744564A (zh) * 2014-12-10 2016-07-06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WO2018053894A1 (zh) * 2016-09-20 2018-03-29 深圳市盈广现代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物联网基于传输速率的接入点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353361A (zh) * 2015-10-27 2018-07-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相关的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007134A1 (zh) * 2017-07-04 2019-01-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的切换方法、装置以及列车
CN109922469A (zh) * 2017-12-12 2019-06-21 桂花网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无线漫游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3376B (zh) * 2015-05-28 2018-09-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5636A (zh) * 2002-09-27 2005-10-19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及于使用束型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移动单元交接的方法
KR100725055B1 (ko) * 2006-07-13 2007-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프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181180A1 (en) * 2007-01-31 2008-07-31 Jeyhan Karaoguz Efficient network hand-off utilizing stored beam-forming information
CN101341771A (zh) * 2005-03-29 2009-01-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自适应天线的通信越区切换
CN101521924A (zh) * 2009-04-27 2009-09-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04509A1 (de) * 1995-02-11 1996-08-14 Sel Alcatel Ag Mobilfunk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Übergabe einer Funkverbindung
EP1060619B1 (en) * 1998-03-05 2002-07-03 Formula One Administration Limited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5636A (zh) * 2002-09-27 2005-10-19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及于使用束型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移动单元交接的方法
CN101341771A (zh) * 2005-03-29 2009-01-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自适应天线的通信越区切换
KR100725055B1 (ko) * 2006-07-13 2007-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프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181180A1 (en) * 2007-01-31 2008-07-31 Jeyhan Karaoguz Efficient network hand-off utilizing stored beam-forming information
CN101521924A (zh) * 2009-04-27 2009-09-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4072A (zh) * 2013-11-26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时定位的方法、装置、ap和终端
CN104684072B (zh) * 2013-11-26 2018-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时定位的方法、装置、ap和终端
CN105744564A (zh) * 2014-12-10 2016-07-06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5744564B (zh) * 2014-12-10 2019-03-08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8353361A (zh) * 2015-10-27 2018-07-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相关的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53361B (zh) * 2015-10-27 2021-05-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相关的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53894A1 (zh) * 2016-09-20 2018-03-29 深圳市盈广现代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物联网基于传输速率的接入点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9007134A1 (zh) * 2017-07-04 2019-01-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的切换方法、装置以及列车
CN109922469A (zh) * 2017-12-12 2019-06-21 桂花网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无线漫游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53897A1 (en) 2013-04-18
EP2754317A1 (en)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2124A (zh) 一种客户端、接入点、通信系统和切换方法
JP5095826B2 (ja) 移動体における移動通信中継方法及びそのリピータ
US8447307B2 (en) Handover for an intermediate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888679B (zh) 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车地通信多车载台协作小区切换方法
US20200295439A1 (en) Antenna system for vehicles
CN103220738A (zh) 一种高速铁路用数据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WO2016035827A1 (ja) 無線中継局
JP2004538732A (ja) セルラー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
JP4928531B2 (ja)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US11304110B2 (en) Antenna keyhol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radio communication
CN107819503A (zh) 车载天线切换控制终端以及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系统
CN103873119B (zh) 一种车载双天线通信方法
CN102123470B (zh) 基于电路域的gsm-r列控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及方法
EA016000B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ключения мобиль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связи к беспроводным сетям в подземных сооружениях
CN104703240B (zh) 一种面向轨道交通的多天线切换方法
JP4665829B2 (ja) 車上無線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を用いた車両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060029001A (ko) 이동중계 시스템에서 다수의 지향성 안테나를 이용한무선링크 구성 방법
CN110290501A (zh) 考虑故障情况的真空管内车地通信系统无线覆盖补强方法
US11483752B2 (en) Antenna keyhol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radio communication
CN114629574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Ya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adaptive handover algorithm based on distributed antenna in LTE-R
JP4835779B2 (ja) 車両搭載装置
CN108235222A (zh)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53740A (zh) 一种采用智能天线覆盖高速路的方法
Zhuravleva et al. A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technical condition of rolling stock using Wi-Fi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