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9261A - 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39261A CN103039261A CN2013100289055A CN201310028905A CN103039261A CN 103039261 A CN103039261 A CN 103039261A CN 2013100289055 A CN2013100289055 A CN 2013100289055A CN 201310028905 A CN201310028905 A CN 201310028905A CN 103039261 A CN103039261 A CN 1030392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il
- fertilizer
- time
- ditch
- grow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在厚朴林地混合套种不同中草药,种植收益比单纯的种植其它中草药提高20%以上,节约用地并形成独特的景观,有利于推进中草药种植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和旅游生态观光方向发展;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步骤如下:经过厚朴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施肥、松土除草、选萌定株、整地后移栽中草药;方法简单,株形整齐、规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尤其是一种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抗药性及其药源疾病患者增多,而且研究开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迫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目前,全球已有124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已有广泛应用,欧美一些国家也在逐步改善对中医药的限制。美国政府近期专门制定了“植物药在美上市批准法”,开始接受植物药复方制剂作为治疗药物。我国批准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银杏灵已通过美国FDA的新药临床研究的预审,这些都表明中药作为治疗药物已引起全球医药界的重视和关注,逐步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厚朴是我国特有的资源,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药材二级保护药材,生长迅速,适宜种植区域广,海拔2800m以下,800m以上区域都能种植,厚朴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溃疡、抗肿瘤等功效,皮、叶、花、籽均能入药。
长期以来中药材主要以野生为主,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用药量增长,有限的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由于中药材是一种特殊商品,人们出于对健康的渴望,认为野生药材远比家种药材的质量好,加剧了对野生资源的破坏,同时也加速了濒危品种的灭绝速度。更严重的问题是对野生资源过度的、无计划、无节制的采挖,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当药材品种不断减少而野生资源又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时候,人们开始重视中药材野生变家种的研究。虽然目前有近300种中药材以栽培为主且面积达45万hm2,但是,随着栽培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及栽培地区的环境污染等严重的影响,临床反应明显的是疗效远不如从前,一是人体内可能存在着抗药性的物质,二是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加之我们对药材方面基础研究不够,许多质量问题或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中药材又是中药生产的第一关,如何在有限的栽培地中提高中药生产的效率、产出高质量的成品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有利于推进中草药种植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和旅游生态观光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厚朴林地选择:选择海拔800—3100m、年降雨量850~1200mm、空气湿度在60—90%、坡度30度以下、土层厚度40cm以上的坡耕地,种植株行距2.5~3×3m;
(2)林地清理:除去林地内所有杂草和杂灌木;
(3)施肥:前2-3年内夏季松土培土,冬季掏环形沟将混合肥料填入后用土覆盖;以后每两年施一次基肥,在林木生长季节3~6月份施两次速效氮肥促进其营养生长;
(4)松土除草:冬季深翻土壤30~40cm,生长季节浅翻土壤,在草刚长出处于生长初期时,用除草剂化学除草;
(5)选萌定株:待树头的萌芽条长到1.0~1.5m高度、明显分化时,进行选萌定株,留萌密度为80-90株每亩;
(6)整地:翻耕土壤深度至少30cm,并去除萌生厚朴林地内植株周围杂草,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于移栽中草药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1.3 m、高0.20m的畦,施足底肥,细耕后平整畦面,以便移栽中草药;
(7)移栽定植
a、滇重楼移栽
①移栽: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畦面横向开沟,沟深4~6cm,按株行距20×30cm进行滇重楼的移栽,每亩种植1—1.2万株,移栽时将顶芽芽尖向上放置,移栽完一沟后再开下一沟,用开下一沟的土覆盖前一沟,如此类推,待所有的移栽完成后,用松针或稻草覆盖畦面,浇透一次定根水;
②灌溉:滇重楼移栽后每10~15天浇水1次,使土壤水分保持在30~40% 之间;出苗后,喷灌,增加空气湿度;雨季来临前理沟,保持排水畅通,切忌畦面积水;
③追肥:于5月中旬和8月下旬各施1次肥,每亩每次1500kg,施用堆沤3个月以上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同时,配合施用N、P、K肥料,施肥后浇一次水或在下雨前施肥;
所述N、P、K肥料施肥质量比例为1:0.5:1.2;
所述施肥采用撒施或兑水浇施;
同时,在7月-8月进行叶面施肥,采用0.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喷施,每15天喷1次,共3次;
④摘除果实:在花萼片展开后摘去果实,让养分集中在其营养生长上,促进滇重楼的根茎生长;
b、白芨移栽
①移栽:白芨于春季2~4月或秋季9~10月收获时,选取无虫蛀、无采挖伤具有老杆及嫩芽的假鳞茎作移栽的种;按株行距25×30 cm,挖深10—15cm的穴,搂平穴底,每穴移栽块茎 3 块,栽时,将芽嘴向上呈三角形错开,平摆于穴底,栽后,覆细肥土或火土灰,浇 1 次稀薄人畜粪水,盖土与畦面平齐;
②中耕除草:每年除草4次,第 1 次于 4 月齐苗后,第2次在6月旺盛生长时,第3次于8-9月,第4次结合收获期间作物搂松畦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深度不超过10cm,避免伤根;
③追肥:每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的人畜粪水,每亩1500-2000kg;8—9月追以稍浓的人畜粪水液肥,亦可施用过磷酸钙与堆肥混合沤制,撒施于畦面,结合第 3 次中耕除草,盖土压入畦内;
④排灌水:每10~15天浇水1次,土壤水分保持在30~40%之间;7—9月每天早晚各浇1次水,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腐根。
步骤(5)所述选萌定株的萌芽条去留原则是上坡位的保留、下坡位的去除、近地表的保留、位高的去除;伐后萌芽的树蔸尽可能低,有利于萌苗近地表生长,充分吸收根部养分和便于抚育管理;将树蔸锯成斜面,以防止积水和引起树蔸皮层撕裂,影响萌芽条的数量和质量。
步骤(7)所述移栽中草药还可是岩陀中药材:
①岩陀移栽:选取秋季9~10月收获的无虫蛀、无采挖伤的具有老杆及嫩芽的假鳞茎作移栽块茎,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移栽,按株行距30×40cm挖穴,在播种前每亩施基肥1000—1500kg,基肥以草木灰和腐熟的堆沤肥为主;根据种植穴规格每穴放置2—3个块茎,放置时使茎芽向上呈正三角形放置,放置好后覆盖,至茎芽不露土,起到保温、保湿和防杂草的作用;
②田间管理:冬季和初春要用覆盖物保温,穴内10cm以下土层温度维持在10~15℃,土壤含水量30%,见墒即可;4~6月增水促长,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待苗出齐后,进行除草、施肥;同时在生长季节注意防治病虫害。
应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的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方法简单,株形整齐,规范,在厚朴林地混合套种不同中草药,种植收益比单纯的种植其它中草药提高20%以上,节约用地并形成独特的景观,有利于推进中草药种植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和旅游生态观光方向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本发明本次项目选择的农地均为适合发展厚朴药用原料林的耕地,以坡耕地为主,主要是一些低产陡坡耕地和轮歇地。选择海拔800—3100m,靠近居民点或公路,有灌水条件或小气候相对湿度60—90%、年降雨量850~1200mm、土壤湿润、排水良好、坡度30度以下、土层厚度40cm以上、集中连片,并便于项目实施与管理的坡耕地种植萌生厚朴林,种植株行距2.5×3m。
将林地内所有杂草、杂灌木等从基部割倒,然后沿种植带将带上的已割倒的杂草、杂灌木和采伐剩余物等向种植带间归堆,归堆宽度为种植带上1.0m、带下0.5m之间,再将种植带上的大芒、粽叶、芦芒等恶性杂草连根挖起曝晒,其他杂草全部铲除。
前2-3年内夏季松土培土,冬季掏环形沟将农家肥与磷肥拌匀的混合肥料填入后用土覆盖;以后每两年施一次基肥,在林木生长季节,3~6月份施两次速效氮肥促进其营养生长。
对于留萌更新造林地的要进行松土,冬季深翻土壤30~40cm,生长季节浅翻土壤,在草刚长出处于生长初期时,用除草剂化学除草。
待树头的萌芽条长到1.0~1.5m高度时,并明显分化时,进行选萌定株,留萌密度为80-90株每亩。
所述选萌定株的萌芽条去留原则是上坡位的保留、下坡位的去除、近地表的保留、位高的去除;伐后萌芽的树蔸尽可能低,有利于萌苗近地表生长,充分吸收根部养分和便于抚育管理;将树蔸锯成斜面,以防止积水和引起树蔸皮层撕裂,影响萌芽条的数量和质量。
翻耕土壤30cm以上,并去除萌生厚朴林地内植株周围杂草,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种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1.3 m、高0.20m的畦,施足底肥,细耕后平整畦面,以便移栽中草药。
萌生厚朴林的生长发育特点:①根系发达能很好地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为树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矿物质,因此萌生苗生长得比较快。②萌生林的林木呈窝状分布,局部是以母树蔸为中心向四周沿树根方向延伸并减少的。③萌生林的密度是实生林的数倍,对水肥的需要量大,个体间的竞争性强。④萌生林的个体差异大,林木生长不一致。⑤萌生幼苗耐荫蔽,对光需求不是很强烈。⑥萌生林易发病虫害,因树种组成单一,萌生植株要从老树根吸取营养,老树根的部分死亡,与伐桩的腐烂,易使病菌侵入萌生植株造成心腐。
通过抚育采伐措施,保留合理的林分密度,对簇生的过多的苗木进行伐除,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清除生长不良的林木,清除林内的枯死木,病虫害木以及风倒、风折、雪折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萌生林的抗性。
翻耕土壤30cm以上,并去除厚朴植株周围杂草,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种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1.3 m、高0.20m的畦,施足底肥,细耕后平整畦面,以便移栽中草药。
林内枯落物层,结合深翻土壤将其埋入土层腐烂,对于留萌更新的厚朴萌生林再生长期间还要适时的进行合理修剪,人工整枝其目的是增加枝下高,为培育优良的主干皮打基础,清除枯枝、弱枝,摘芽可在幼林郁闭前后一两年内,劈除林中萌条,整理干型,保持主干明显。
定期进行病虫害观测,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诊断和防治,避免成灾。
翻耕土壤30cm以上,并去除厚朴林地内植株周围杂草,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种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1.3 m、高0.20m的畦,施足底肥,细耕后平整畦面,以便移栽其它作物。
本项目套种的中药材品种为:滇重楼、白芨,还可以移栽岩陀、连翘等,可同时套种也可分别套种。
a、滇重楼移栽
移栽时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此时移栽的滇重楼根系生长较快,花、叶等器官在芽鞘内发育完全,出苗后生长旺盛。
种植密度:按株行距20×30cm进行移栽,每亩种植1—1.2万株。
种植方法:在畦面横向开沟,沟深4~6cm,根据种植规格放置种苗,一定要将顶芽芽尖向上放置,用开第二沟的土覆盖前一沟,如此类推。播完后,用松针或稻草覆盖畦面,厚度以不露土为宜,起到保温、保湿和防杂草的作用。栽后浇透一次定根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合理灌溉:由于昭通地区的冬、春季节较干旱,滇重楼移栽后每10~15天应及时浇水1次,使土壤水分保持在30~40% 之间。出苗后,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喷灌,以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滇重楼的生长。雨季来临前要注意理沟,以保持排水畅通。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切忌畦面积水。遭水涝的滇重楼根茎易腐烂,导致植株死亡,产量减少。
中耕除草:移栽后,应抓紧时机,见草就除。先用手拔除滇重楼植株周围杂草,再用专用小锄轻轻除去其它杂草。锄草时不能伤及滇重楼的地上部分与须根。一般是中耕除草和松土结合进行。
追肥:滇重楼的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复合肥和各种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包括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家畜粪便、油枯及草木灰、作物秸秆等,禁止施用人粪尿;有机肥在施用前应堆沤3个月以上,以充分腐熟,可拌入过磷酸钙;追肥每亩每次1500kg,于5月中旬和8月下旬各追施1次;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应根据滇重楼的生长情况配合施用N、P、K肥料,滇重楼的N、P、K施肥比例一般为1:0.5:1.2,本次项目每亩共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各10kg、20kg、12kg;施肥采用撒施或兑水浇施,施肥后应浇一次水或在下雨前追施。滇重楼的叶面积较大,在其生长旺盛期(7月-8月)可进行叶面施肥促进植株生长,用0.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喷施,每15天喷1次,共3次。喷施应在晴天傍晚进行。
摘除果实:滇重楼的非采种田应在其花萼片展开后用手摘去果实,让养分集中在其营养生长上,促进滇重楼的根茎生长。
病虫害防治:(1)黑斑病。病害从叶尖或叶基开始,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有时病害蔓延至花轴,形成叶枯和茎枯。防治措施:①注意排水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减轻发病;②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2)茎腐病。此病多在苗床期发生,高温多雨大田期危害更为严重。首先在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叶尖失水下垂,严重时茎基湿腐倒苗。防治措施:①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②移栽前苗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作为“送嫁药”;③间除病苗;④大田发病初期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灌塘,每隔10天1次,连灌2—3次。
(3)金龟子。以成虫危害叶片,以幼虫(白土蚕)咬食根茎,影响重楼生长。防治措施:晚间火把诱杀成虫,用鲜菜叶喷敌百虫放于墒面诱杀幼虫。
b、白芨移栽
选种:白芨于春季2~4月或秋季9~10月收获时,选取当年具有老杆及嫩芽的假鳞茎作种,以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为好。在9—10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南方宜随挖随栽;
贮藏方法:白芨块茎挖回后置通风干燥处晾数日。然后,将 1 份种茎与2-3倍的清洁稍干的细河砂混合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屋内一角。少数种茎可与细砂混合后装入木箱内贮藏。箱顶不要加盖,并注意经常检查,发现霉变及时处理。
栽种长江以南地区多于9-10月秋栽; 西北地区宜于3-4月春栽。秋栽,选当年生,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1-2个。按株行距25×30 cm,挖深10—15cm的穴,搂平穴底,每穴栽入种茎 3 块。栽时,将芽嘴向上, 呈三角形错开,平摆于穴底。栽后,覆细肥土或火土灰,浇 1 次稀薄人畜粪水,盖土与畦面平齐即可。
中耕除草:一般每年除草4次。第 1 次于 4 月齐苗后;第2次在6月旺盛生长时,因此时杂草滋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除尽杂草,避免草荒。第3次于8-9月;第4次结合收获间作物搂松畦面, 铲除杂草。每次中耕宜浅,避免伤根。
追肥:白芨喜肥,生育期间, 每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的人畜粪水,每亩1500-2000kg。8—9月追以稍浓的人畜粪水液肥,亦可施用过磷酸钙与堆肥混合沤制后,撒施于畦面,结合第 3 次中耕除草, 盖土压入畦内。
排灌水:白芨喜阴湿,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旱及时浇水。 7—9月早晚各浇1次水。 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要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腐根。
病虫害防治:白芨常发生黑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有时有根结线虫病危害,用3%呋喃丹颗粒剂灌施盆土。
采收:于第4年10月当茎叶黄枯时采收。此时,地下块茎已长成8—12个, 相当拥挤,过迟采收,生长不良。采挖时,先清除地上残茎枯叶,然后用二齿耙小心挖取块茎抖去泥土,运回加工。
c.岩陀移栽
选取秋季9~10月收获的无虫蛀、无采挖伤者岩陀老杆及嫩芽的假鳞茎作移栽块茎。本次项目所套种的岩陀采用块茎繁殖,5500—600个块茎/亩。
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移栽,按株行距30×40cm进行挖穴,在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每亩施基肥1000—1500kg,基肥主要以草木灰和腐熟的堆沤肥为主;根据种植穴规格每穴放置2—3个块茎,放置要使茎芽向上呈正三角形放置,放置好后覆盖,覆盖厚度以不露土为宜,起到保温、保湿和防杂草的作用。
冬季和初春要用覆盖物保温,穴内10cm以下土层温度维持在10~15℃为宜,土壤含水量30%,见墒即可;4~6月增水促长,土壤含水量60~70%,手握成团,落地能散;待苗出齐后,应适时进行除草、合理施肥;拔除杂草、合理施肥能促进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施足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可减轻病害。但使用的厩肥或堆肥,一定要腐熟,同时在生长季节注意防治病虫害。
于移栽后第三年秋季采收,此时根部长得壮实,营养成分积累多,品质佳,采挖时先割去地上茎叶,再将根部全部挖起,除去泥土、芦头、细根。
本发明种植收益比单纯的种植其它农作物提高20%以上,节约用地并形成独特的景观,有利于推进中草药种植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和旅游生态观光方向发展。
Claims (3)
1.一种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厚朴林地选择:选择海拔800—3100m、年降雨量850~1200mm、空气湿度在60—90%、坡度30度以下、土层厚度40cm以上的坡耕地,种植株行距2.5~3×3m;
(2)林地清理:除去林地内所有杂草和杂灌木;
(3)施肥:前2-3年内夏季松土培土,冬季掏环形沟将混合肥料填入后用土覆盖;以后每两年施一次基肥,在林木生长季节3~6月份施两次速效氮肥促进其营养生长;
(4)松土除草:冬季深翻土壤30~40cm,生长季节浅翻土壤,在草刚长出处于生长初期时,用除草剂化学除草;
(5)选萌定株:待树头的萌芽条长到1.0~1.5m高度、明显分化时,进行选萌定株,留萌密度为80-90株每亩;
(6)整地:翻耕土壤深度至少30cm,并去除萌生厚朴林地内植株周围杂草,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于移栽中草药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1.3 m、高0.20m的畦,施足底肥,细耕后平整畦面,以便移栽中草药;
(7)移栽中草药
a、滇重楼移栽
①移栽: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畦面横向开沟,沟深4~6cm,按株行距20×30cm进行滇重楼的移栽,每亩种植1—1.2万株,移栽时将顶芽芽尖向上放置,移栽完一沟后再开下一沟,用开下一沟的土覆盖前一沟,如此类推,待所有的移栽完成后,用松针或稻草覆盖畦面,浇透一次定根水;
②灌溉:滇重楼移栽后每10~15天浇水1次,使土壤水分保持在30~40% 之间;出苗后,喷灌,增加空气湿度;雨季来临前理沟,保持排水畅通,切忌畦面积水;
③追肥:于5月中旬和8月下旬各施1次肥,每亩每次1500kg,施用堆沤3个月以上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同时,配合施用N、P、K肥料,施肥后浇一次水或在下雨前施肥;
所述N、P、K肥料施肥质量比例为1:0.5:1.2;
所述施肥采用撒施或兑水浇施;
同时,在7月-8月进行叶面施肥,采用0.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喷施,每15天喷1次,共3次;
④摘除果实:在花萼片展开后摘去果实,让养分集中在其营养生长上,促进滇重楼的根茎生长;
b、白芨移栽
①移栽:白芨于春季2~4月或秋季9~10月收获时,选取无虫蛀、无采挖伤、具有老杆及嫩芽的假鳞茎作移栽的种;按株行距25×30 cm,挖深10—15cm的穴,搂平穴底,每穴移栽块茎 3 块,栽时,将芽嘴向上呈三角形错开,平摆于穴底,栽后,覆细肥土或火土灰,浇 1 次稀薄人畜粪水,盖土与畦面平齐;
②中耕除草:每年除草4次,第 1 次于 4 月齐苗后,第2次在6月旺盛生长时,第3次于8-9月,第4次结合收获期间作物搂松畦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深度不超过10cm,避免伤根;
③追肥:每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的人畜粪水,每亩1500-2000kg;8—9月追以稍浓的人畜粪水液肥,亦可施用过磷酸钙与堆肥混合沤制,撒施于畦面,结合第 3 次中耕除草,盖土压入畦内;
④排灌水:每10~15天浇水1次,土壤水分保持在30~40%之间;7—9月每天早晚各浇1次水,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腐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选萌定株的萌芽条去留原则是上坡位的保留、下坡位的去除、近地表的保留、位高的去除;伐后萌芽的树蔸尽可能低,有利于萌苗近地表生长,充分吸收根部养分和便于抚育管理;将树蔸锯成斜面,以防止积水和引起树蔸皮层撕裂,影响萌芽条的数量和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移栽中草药还可是岩陀中药材:
①移栽:选取秋季9~10月收获的无虫蛀、无采挖伤的具有老杆及嫩芽的假鳞茎作移栽块茎,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移栽,按株行距30×40cm挖穴,在播种前每亩施基肥1000—1500kg,基肥以草木灰和腐熟的堆沤肥为主;根据种植穴规格每穴放置2—3个块茎,放置时使茎芽向上呈正三角形放置,放置好后覆盖,至茎芽不露土,起到保温、保湿和防杂草的作用;
②田间管理:冬季和初春要用覆盖物保温,穴内10cm以下土层温度维持在10~15℃,土壤含水量30%,见墒即可;4~6月增水促长,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待苗出齐后,进行除草、施肥;同时在生长季节注意防治病虫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28905.5A CN103039261B (zh) | 2013-01-25 | 2013-01-25 | 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28905.5A CN103039261B (zh) | 2013-01-25 | 2013-01-25 | 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39261A true CN103039261A (zh) | 2013-04-17 |
CN103039261B CN103039261B (zh) | 2017-07-11 |
Family
ID=48052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28905.5A Active CN103039261B (zh) | 2013-01-25 | 2013-01-25 | 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39261B (zh)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2963A (zh) * | 2014-10-24 | 2015-01-14 | 陆川县大鹏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金樱子的栽培方法 |
CN104620826A (zh) * | 2015-02-11 | 2015-05-20 | 绵阳市天倍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 崭山米枣套种白芨立体种植方法 |
CN104756690A (zh) * | 2015-03-12 | 2015-07-08 | 金平十里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 免农药免化肥纯生态重楼高产种植技术 |
CN104871933A (zh) * | 2015-06-15 | 2015-09-02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华山松林下栽培有机滇重楼的方法 |
CN105493998A (zh) * | 2015-12-07 | 2016-04-20 | 重庆博奥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柠檬和厚朴混合种植方法 |
CN105746122A (zh) * | 2016-02-27 | 2016-07-13 | 广南县珠琳苗家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一种中药材的立体间套种植方法 |
CN106386142A (zh) * | 2016-10-06 | 2017-02-15 | 云南中医学院 | 一种滇重楼与喜阴中药植物套作的方法 |
CN106386141A (zh) * | 2016-10-06 | 2017-02-15 | 云南中医学院 | 一种三七与重楼轮作的方法 |
CN106508333A (zh) * | 2016-08-04 | 2017-03-22 | 丽江十邦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滇重楼原生态规模化种植方法 |
CN107223523A (zh) * | 2017-08-15 | 2017-10-03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生态位互补的中药材厚朴套种滇黄精的方法 |
CN107347524A (zh) * | 2017-08-16 | 2017-11-17 | 蒋艳梅 | 一种白芨除草的方法 |
CN107466778A (zh) * | 2017-09-12 | 2017-12-15 | 界首市民兴家庭农场 | 一种提高厚朴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方法 |
CN108260453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杨红梅 | 一种厚朴的种植方法 |
CN108293531A (zh) * | 2017-08-31 | 2018-07-20 | 桂平市蒙圩镇火炎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一种白芨田地的物理除草方法 |
CN108934878A (zh) * | 2018-08-08 | 2018-12-07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一种厚朴林下白及栽培方法 |
CN109275530A (zh) * | 2018-09-13 | 2019-01-29 | 香格里拉市富盛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滇重楼良种繁育方法 |
CN109661998A (zh) * | 2018-12-21 | 2019-04-23 | 秦长光 | 一种厚朴林下栽培重楼的方法 |
WO2020207305A1 (zh) * | 2019-04-11 | 2020-10-15 | 湖南诺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乔木类、灌木类和草本类中药材的套种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5796A (zh) * | 2009-07-09 | 2009-12-09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退耕地立体种植方法 |
CN101822157A (zh) * | 2010-04-21 | 2010-09-08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一种滇重楼规模化育苗的方法 |
CN101884284A (zh) * | 2010-07-06 | 2010-11-17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 一种白及与云木香间种的方法 |
CN101926257A (zh) * | 2009-12-23 | 2010-12-29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一种滇重楼的生态复合种植方法 |
CN102067781A (zh) * | 2010-11-02 | 2011-05-25 | 利川市陵阳堂道地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 紫油厚朴再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
CN102487692A (zh) * | 2011-12-06 | 2012-06-13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林下套种岩陀的栽培方法 |
CN102577814A (zh) * | 2012-03-09 | 2012-07-18 | 董爱文 | 一种金银花与白芨高效套栽方法 |
CN102626031A (zh) * | 2012-04-27 | 2012-08-08 | 江西省鑫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多芽重楼的仿野生化种植技术 |
CN102845212A (zh) * | 2012-10-04 | 2013-01-02 | 向华 | 一种罗汉果与铁皮石斛的高效套栽方法 |
-
2013
- 2013-01-25 CN CN201310028905.5A patent/CN1030392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5796A (zh) * | 2009-07-09 | 2009-12-09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退耕地立体种植方法 |
CN101926257A (zh) * | 2009-12-23 | 2010-12-29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一种滇重楼的生态复合种植方法 |
CN101822157A (zh) * | 2010-04-21 | 2010-09-08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一种滇重楼规模化育苗的方法 |
CN101884284A (zh) * | 2010-07-06 | 2010-11-17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 一种白及与云木香间种的方法 |
CN102067781A (zh) * | 2010-11-02 | 2011-05-25 | 利川市陵阳堂道地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 紫油厚朴再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
CN102487692A (zh) * | 2011-12-06 | 2012-06-13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林下套种岩陀的栽培方法 |
CN102577814A (zh) * | 2012-03-09 | 2012-07-18 | 董爱文 | 一种金银花与白芨高效套栽方法 |
CN102626031A (zh) * | 2012-04-27 | 2012-08-08 | 江西省鑫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多芽重楼的仿野生化种植技术 |
CN102845212A (zh) * | 2012-10-04 | 2013-01-02 | 向华 | 一种罗汉果与铁皮石斛的高效套栽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七叶一枝花: "重楼种植",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91B3B601011YHT.HTML》 * |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厚朴》", 31 December 2006, 云南科技出版社 * |
冀宁: "白芨栽培技术", 《农机具之友》 * |
唐吉鸿等: "野生滇重楼驯化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
杨卫平: "《常见中草药栽培技术》", 31 August 1999 * |
秦泉: "厚朴萌生林培育技术", 《中国林业》 *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2963A (zh) * | 2014-10-24 | 2015-01-14 | 陆川县大鹏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金樱子的栽培方法 |
CN104620826A (zh) * | 2015-02-11 | 2015-05-20 | 绵阳市天倍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 崭山米枣套种白芨立体种植方法 |
CN104620826B (zh) * | 2015-02-11 | 2017-01-04 | 绵阳市天倍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 崭山米枣套种白芨立体种植方法 |
CN104756690A (zh) * | 2015-03-12 | 2015-07-08 | 金平十里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 免农药免化肥纯生态重楼高产种植技术 |
CN104871933A (zh) * | 2015-06-15 | 2015-09-02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华山松林下栽培有机滇重楼的方法 |
CN105493998A (zh) * | 2015-12-07 | 2016-04-20 | 重庆博奥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柠檬和厚朴混合种植方法 |
CN105746122A (zh) * | 2016-02-27 | 2016-07-13 | 广南县珠琳苗家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一种中药材的立体间套种植方法 |
CN106508333A (zh) * | 2016-08-04 | 2017-03-22 | 丽江十邦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滇重楼原生态规模化种植方法 |
CN106386142A (zh) * | 2016-10-06 | 2017-02-15 | 云南中医学院 | 一种滇重楼与喜阴中药植物套作的方法 |
CN106386141A (zh) * | 2016-10-06 | 2017-02-15 | 云南中医学院 | 一种三七与重楼轮作的方法 |
CN108260453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杨红梅 | 一种厚朴的种植方法 |
CN107223523A (zh) * | 2017-08-15 | 2017-10-03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生态位互补的中药材厚朴套种滇黄精的方法 |
CN107223523B (zh) * | 2017-08-15 | 2020-04-21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生态位互补的中药材厚朴套种滇黄精的方法 |
CN107347524A (zh) * | 2017-08-16 | 2017-11-17 | 蒋艳梅 | 一种白芨除草的方法 |
CN108293531A (zh) * | 2017-08-31 | 2018-07-20 | 桂平市蒙圩镇火炎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一种白芨田地的物理除草方法 |
CN107466778A (zh) * | 2017-09-12 | 2017-12-15 | 界首市民兴家庭农场 | 一种提高厚朴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方法 |
CN108934878A (zh) * | 2018-08-08 | 2018-12-07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一种厚朴林下白及栽培方法 |
CN109275530A (zh) * | 2018-09-13 | 2019-01-29 | 香格里拉市富盛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滇重楼良种繁育方法 |
CN109661998A (zh) * | 2018-12-21 | 2019-04-23 | 秦长光 | 一种厚朴林下栽培重楼的方法 |
WO2020207305A1 (zh) * | 2019-04-11 | 2020-10-15 | 湖南诺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乔木类、灌木类和草本类中药材的套种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39261B (zh) | 2017-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39261B (zh) | 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 | |
CN104996259A (zh) | 一种南丰蜜桔栽培管理方法 | |
CN105248118A (zh) | 一种韭菜种植的方法 | |
CN101438659A (zh) | 川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
CN104604462A (zh) | 一种金银花种植方法 | |
CN102428815B (zh) | 一种香茶菜的规范化种植(gap)方法 | |
CN106358651A (zh) | 一种葛根的种植方法 | |
CN104521531A (zh) | 一种利用猕猴桃林地栽培七叶一枝花的方法 | |
CN103477844A (zh) |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 |
CN105580683A (zh) | 有机柠檬的栽培技术 | |
CN106613186A (zh) | 滇重楼的高产种植方法 | |
CN109526506B (zh) | 一种石漠化地区核桃林下套种十大功劳的栽培管理方法 | |
CN105794584A (zh) | 大棚种植盆景果树、软籽石榴、菊花三茬交叉套种方法 | |
CN103918459A (zh) | 一种肥牛树扦插繁殖方法 | |
CN107223523A (zh) | 一种基于生态位互补的中药材厚朴套种滇黄精的方法 | |
Adachi |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of terraced rice cultivation in the Ailao Mountains, Yunnan, China | |
CN104488652B (zh) | 一种利用葡萄林地栽培七叶一枝花的方法 | |
CN108990668A (zh) | 一种黄金贡柚的种植方法 | |
CN102907234A (zh) | 关防风种植方法 | |
CN104488643B (zh) | 一种利用核桃林地栽培七叶一枝花的方法 | |
CN102550272A (zh) | 一种防风的种植方法 | |
CN103125248B (zh) | 一种有机人参的栽培方法 | |
CN104686159A (zh) | 一种在农田中种植富硒蔬果的方法 | |
CN104541648B (zh) | 一种坡地改良种植蔬果的方法 | |
CN100579359C (zh) | 催吐萝芙木的人工繁种和种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12 Address after: The town of Daguan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in 657400 in Zhaotong City, South Gate Street, No. 84 Applicant after: Daguan Count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ing cooperatives Address before: 657000 Zhaotong Industrial Park, Yunnan Applicant before: Zhaotong Jint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