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4185A - 通信系统及其地面站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及其地面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4185A
CN103034185A CN2012104767583A CN201210476758A CN103034185A CN 103034185 A CN103034185 A CN 103034185A CN 2012104767583 A CN2012104767583 A CN 2012104767583A CN 201210476758 A CN201210476758 A CN 201210476758A CN 103034185 A CN103034185 A CN 103034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signal
user
unmanned plane
rocking bar
performanc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767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4185B (zh
Inventor
张显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di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767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4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4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4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4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4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地面站及能与该地面站进行通信的无人机,该地面站设置有操作模块、控制模块及摇杆,该无人机设置有执行模块,操作模块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模块及执行模块,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执行模块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后触发,并接收来自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而使无人机执行自动飞行模式;或者操作模块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摇杆及执行模块,摇杆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执行模块在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后触发,并接收来自摇杆的控制指令而使该无人机执行手动飞行模式。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及其地面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通信的通信系统及其地面站。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实现诸如航拍或侦查实务的飞机,一般都是无人驾驶。这些无人驾驶飞机可飞行于自动飞行模式中以完成航拍或侦查事务,并同时受控于设置在地面上的地面站。地面站中通常设置有控制中心,控制者可通常直接操作控制中心的按键而实现控制无人驾驶飞机的起飞、降落或自动回航等。如,当控制起飞的按键被按下时,无人驾驶飞机即会自动完成起飞的操作,这个起飞过程通常无法中途暂停或中断,而只能等到无人驾驶飞机起飞完毕再通过操作按键控制刚完成起飞的飞机降落,导致控制者无法根据突然情况及时、快速地实现对无人驾驶飞机的控制。再者,在天气情况或周围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利用自动飞行模式来实现控制无人驾驶飞机的效果也通常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无人机飞行于多种模式中并实现及时、快速控制无人机飞行状况的通信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地面站及能与该地面站进行通信的无人机,该地面站设置有操作模块、控制模块及摇杆,该无人机设置有执行模块,该操作模块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至该控制模块及该执行模块,该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执行模块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后触发,并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而使该无人机执行自动飞行模式;或者该操作模块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该摇杆及该执行模块,该摇杆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执行模块在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后触发,并接收来自摇杆的控制指令而使该无人机执行手动飞行模式。
优选地,所述操作模块还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三检测信号至该控制模块、该摇杆及该执行模块,该控制模块、该摇杆分别根据第三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该第三检测信号后触发,并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及该摇杆的控制指令而使该无人机执行混合飞行模式。
优选地,所述操作模块包括模式切换开关及检测单元,该模式切换开关用于在自动飞行档及手动飞行档之间切换,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该模式切换开关所处的档位并相应输出该第一检测信号及该第二检测信号。
优选地,所述操作模块包括模式切换开关及检测单元,该模式切换开关用于在自动飞行档、手动飞行档及混合飞行档之间切换,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该模式切换开关所处的档位并相应输出该第一检测信号、该第二检测信号及该第三检测信号。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该第一检测信号或该第三检测信号之后上电,并根据用户的操作而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该执行模块,所述检测单元在接收该第二检测信号或该第三检测而上电并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该无人机。
优选地,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第一执行单元及第二执行单元,该接收单元无线连接至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接收该检测单元输出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及第三检测信号并相应选择性地输出触发信号至第一执行单元和/或第二执行单元以触发该第一执行单元和/或该第二执行单元,该第一执行单元及该第二执行单元在触发后可分别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及该摇杆的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在接收到该第一检测信号之后输出触发信号至该第一执行单元以触发该第一执行单元,该第一执行单元在触发后可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以控制该无人机执行自动飞行模式;该接收单元在接收到该第二检测信号之后输出触发信号至该第二执行单元以触发该第二执行单元,该第二执行单元在触发后可接收来自该摇杆的控制指令以控制该无人机手动执行手动飞行模式;该接收单元在接收到第三检测信号之后输出触发信号至该第一执行单元及该第二执行单元以同时触发第一执行单元及该第二执行单元,该第一执行单元及该第二执行单元在触发后可分别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及该摇杆的控制指令以控制该无人机执行混合飞行模式。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地面站,用于与无人机之间进行通信,该地面站设置有操作模块、控制模块及摇杆,该操作模块可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至该控制模块及该无人机,该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无人机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后可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而执行自动飞行模式;或者该操作模块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该摇杆及该无人机,该摇杆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无人机在接收到该第二检测信号后可接收来自该摇杆的控制指令而执行自动飞行模式。
优选地,所述操作模块还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三检测信号至该控制模块、该摇杆及该执行模块,该控制模块及该摇杆分别根据第三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无人机在接收到该第三检测信号后可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及该摇杆的控制指令而执行混合飞行模式。
优选地,该操作模块包括模式切换开关及检测单元,该模式切换开关用于在自动飞行档、手动飞行档及混合飞行档之间切换,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该模式切换开关所处的档位并相应输出该第一检测信号、该第二检测信号及该第三检测信号。
本发明所提供的通信系统,通过设置于地面站的操作模块、控制模块及摇杆,与设置于无人机上的执行模块的配合,使得用户可通过操作模式切换开关而控制无人机飞行于自动飞行模式、手动飞行模式或混合飞行模式中。而当工作于混合飞行模式中时,用户可在无人机自动飞行之后通过摇杆及时调整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或飞行速度,从而及时、快速地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的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包括无人机100及能与无人机100之间进行通信的地面站300。在本实施例中,地面站300可为具有遥控能力的遥控器,用户可通过地面站300控制无人机100可选择地飞行于自动飞行模式、手动飞行模式或混合飞行模式中,从而使无人机100可完成航拍或侦查等事务。
地面站300设置有操作模块310、控制模块330及摇杆340。操作模块310可根据用户的操作相应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模块330及无人机100;或者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摇杆340及无人机100;或者,输出第三检测信号至控制模块330、摇杆340及无人机100。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模块310包括模式切换开关311及检测单元312。模式切换开关311用于供用户操作以于自动飞行档、手动飞行档以及混合飞行档三个档位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控制无人机100于自动飞行模式、手动飞行模式及混合飞行模式之间切换。检测单元312连接至模式切换开关311,用于检测模式切换开关311所处的档位并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具体而言,当检测到模式切换开关311处于自动飞行档位时,检测单元312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模块330及无人机100;当检测到模式切换开关311处于手动飞行档位时,检测单元312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摇杆340及无人机100;而当检测到模式切换开关311处于混合飞行档位时,检测单元312输出第三检测信号控制模块330、摇杆340及无人机100。
控制模块330连接至检测单元312,用于在接收到相应的检测信号之后上电从而使用户可操作控制模块330而控制无人机100执行自动飞行模式。具体而言,控制模块330连接至检测单元312,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或第三检测信号之后上电工作,从而可被用户操作以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无人机100而实现对无人机100的自动飞行的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30连接至检测单元312的端口可为低电平触发端口,第一检测信号可为低电平信号,而第三检测信号可为在预设时间段内由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的信号。如此,当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或第三检测信号后,控制模块330连接至检测单元312的端口可被触发,从而使得控制模块330可实现上电工作,此时,用户可通过按压按键而使控制模块330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无人机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30进一步包括起飞单元331、降落单元332、以及自动回航单元333。起飞单元331、降落单元332及自动回航单元333可分别与三个按键,如起飞按键、降落按键及自动回航按键等相对应,并在对应的按键被按下时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至无人机100以实现控制无人机100自动起飞、降落或回航。例如,当起飞单元331所对应的按键被按下时,起飞单元331输出起飞控制指令至无人机100,无人机100因此在接收到起飞信号之后自动起飞。
摇杆340亦连接至检测单元312,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或第三检测信号之后上电工作,从而使得摇杆340可被用户操作以实现手动控制无人机100的飞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摇杆340连接至检测单元312的端口可为高电平触发端口,第二检测信号可为高电平信号,而第三检测信号可为在预设之间段内由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的信号。如此,当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或第三检测信号后,摇杆340连接至检测单元312的端口可被触发,从而使得摇杆340可上电工作,此时,用户可通过操作摇杆340而控制手动控制无人机100的飞行。
无人机100无线连接至地面站300的控制模块330及摇杆340,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及第三检测信号之后进一步接收控制模块330及摇杆340所输出的控制指令而执行相应的操作而实现飞行于自动飞行模式、手动飞行模式或混合飞行模式中。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100中设置有执行模块110,执行模块110在接收到该第一检测信号之后被触发并可接收来自控制模块330的控制指令从而使无人机100执行自动飞行模式,在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之后被触发并可接收来自摇杆340的控制指令从而使无人机100执行手动飞行模式,在接收到第三检测信号之后被触发并可同时接收来自控制模块330及摇杆340的控制指令而使无人机100执行混合飞行模式。具体而言,执行模块110包括接收单元111、第一执行单元112及第二执行单元113。
接收单元111无线连接至检测单元312,用于接收检测单元312发出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及第三检测信号,并分别根据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及第三检测信号而选择性地输出触发信号至第一执行单元112和/或第二执行单元113。在本实施中,当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之后,接收单元111输出触发信号至第一执行单元112,第一执行单元112在接收到触发信号之后被触发,因此可进一步接收控制模块330所输出的控制指令而实现对无人机100的自动飞行控制;当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之后,接收单元111输出触发信号至第二执行单元113,第二执行单元113在接收到触发信号之后被触发,因此可进一步接收摇杆340所输出的控制指令而实现对无人机100的手动飞行控制;而当接收到第三接触信号之后,接收单元111则同时输出触发信号至第一执行单元112及第二执行单元113,因此,第一执行单元112及第二执行单元113同时被触发并可进一步接收到来自控制模块330及摇杆340的控制指令而实现对无人机100的混合飞行控制。
应用该通信系统10控制无人机100的飞行时,首先可依据具体情况而拨动模式切换开关311至合适的档位中从而实现控制无人机100飞行于对应的模式中。具体而言,当将模式切换开关311拨动至自动飞行档时,检测单元312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至控制模块330及接收单元111,控制模块330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之后上电工作,而接收单元111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之后则触发第一执行单元112,此时,用户此时可按压对应的按键以实现控制无人机100的自动飞行,例如,按压起飞单元331所对应的按键,此时,起飞单元331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至第一执行单元112,第一执行单元112因此控制无人机100执行自动飞行操作。当将模式切换开关311拨动至手动飞行档时,检测单元312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摇杆340及接收单元111,摇杆340在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之后上电工作,接收单元111在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之后则触发第二执行单元113,而后,当用户操作摇杆340,如,左右移动摇杆340或上下移动摇杆340后,摇杆340所产生的控制指令将传输到第二执行单元113上,第二执行单元113因此可手动控制无人机100的飞行状况,如,调整无人机100的飞行姿态或飞行速度等。当将模式切换开关311拨动至混合飞行档时,检测单元312输出第三检测信号至控制模块330、摇杆340及接收单元111,控制模块330及摇杆340在接收到第三检测信号之后均上电工作,执行模块110的接收单元111在接收到第三检测信号之后同时触发第一执行单元112及第二执行单元113,此时,用户可在利用控制模块330控制无人机100自动飞行之后,再通过操作摇杆340及时手动调整无人机100的飞行状况,例如,当用户按下对应控制模块330起飞单元331的按键之后,起飞单元331产生控制信号至第一执行单元112,第一执行单元112因此控制无人机100起飞,当无人机100起飞之后,用户在发现到无人机100的飞行姿态存在问题时,还可通过操纵摇杆340而及时调整无人机100的飞行姿态等。
本发明所提供的通信系统10,通过设置在地面站300的操作模块310、控制模块330及摇杆340,与设置于无人机100上的执行模块111的配合,使得用户可通过操作模式切换开关311而控制无人机100飞行于自动飞行模式、手动飞行模式或混合飞行模式中。而当工作于混合飞行模式中时,用户可在无人机100自动飞行之后通过摇杆340及时调整无人机100的飞行姿态或飞行速度,从而及时、快速地实现对无人机100的控制。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地面站及能与该地面站进行通信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该地面站设置有操作模块、控制模块及摇杆,该无人机设置有执行模块,该操作模块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至该控制模块及该执行模块,该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执行模块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后触发,并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而使该无人机执行自动飞行模式;或者该操作模块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该摇杆及该执行模块,该摇杆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执行模块在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后触发,并接收来自该摇杆的控制指令而使该无人机执行手动飞行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还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三检测信号至该控制模块、该摇杆及该执行模块,该控制模块、该摇杆分别根据第三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执行模块在接收到该第三检测信号后触发,并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及该摇杆的控制指令而使该无人机执行混合飞行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包括模式切换开关及检测单元,该模式切换开关用于在自动飞行档及手动飞行档之间切换,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该模式切换开关所处的档位并相应输出该第一检测信号及该第二检测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包括模式切换开关及检测单元,该模式切换开关用于在自动飞行档、手动飞行档及混合飞行档之间切换,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该模式切换开关所处的档位并相应输出该第一检测信号、该第二检测信号及该第三检测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该第一检测信号或该第三检测信号之后上电,并根据用户的操作而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该执行模块,所述检测单元在接收该第二检测信号或该第三检测而上电并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该无人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第一执行单元及第二执行单元,该接收单元无线连接至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接收该检测单元输出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及第三检测信号并相应选择性地输出触发信号至第一执行单元和/或第二执行单元以触发该第一执行单元和/或该第二执行单元,该第一执行单元及该第二执行单元在触发后可分别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及该摇杆的控制指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在接收到该第一检测信号之后输出触发信号至该第一执行单元以触发该第一执行单元,该第一执行单元在触发后可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以控制该无人机执行自动飞行模式;该接收单元在接收到该第二检测信号之后输出触发信号至该第二执行单元以触发该第二执行单元,该第二执行单元在触发后可接收来自该摇杆的控制指令以控制该无人机手动执行手动飞行模式;该接收单元在接收到第三检测信号之后输出触发信号至该第一执行单元及该第二执行单元以同时触发第一执行单元及该第二执行单元,该第一执行单元及该第二执行单元在触发后可分别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及该摇杆的控制指令以控制该无人机执行混合飞行模式。
8.一种地面站,用于与无人机之间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该地面站设置有操作模块、控制模块及摇杆,该操作模块可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至该控制模块及该无人机,该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无人机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后可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而执行自动飞行模式;或者该操作模块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该摇杆及该无人机,该摇杆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无人机在接收到该第二检测信号后可接收来自该摇杆的控制指令而执行自动飞行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还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出第三检测信号至该控制模块、该摇杆及该执行模块,该控制模块及该摇杆分别根据第三检测信号而触发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指令,该无人机在接收到该第三检测信号后可接收来自该控制模块及该摇杆的控制指令而执行混合飞行模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面站,其特征在于,该操作模块包括模式切换开关及检测单元,该模式切换开关用于在自动飞行档、手动飞行档及混合飞行档之间切换,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该模式切换开关所处的档位并相应输出该第一检测信号、该第二检测信号及该第三检测信号。
CN201210476758.3A 2012-11-21 2012-11-21 通信系统及其地面站 Active CN103034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76758.3A CN103034185B (zh) 2012-11-21 2012-11-21 通信系统及其地面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76758.3A CN103034185B (zh) 2012-11-21 2012-11-21 通信系统及其地面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4185A true CN103034185A (zh) 2013-04-10
CN103034185B CN103034185B (zh) 2016-02-03

Family

ID=48021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76758.3A Active CN103034185B (zh) 2012-11-21 2012-11-21 通信系统及其地面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4185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0796A (zh) * 2013-05-22 2014-12-03 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信号的发送及接收的装置和方法、遥控设备
US9056676B1 (en) 2014-05-30 2015-06-16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AV docking
CN104820428A (zh) * 2015-04-20 2015-08-05 余江 一种无人机的记忆型航迹再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90861A (zh) * 2015-05-05 2015-09-09 余江 多旋翼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及多旋翼飞行器
CN107250938A (zh) * 2015-11-23 2017-10-1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181922A (zh) * 2017-12-01 2018-06-19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降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92479A (zh) * 2018-09-20 2019-02-01 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无人机煤场盘点系统及盘煤方法
CN111813141A (zh) * 2019-04-11 2020-10-23 上海交通大学 远程操控无人航空器的飞行任务控制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0898A (ja) * 1994-09-14 1996-03-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無人航空機の自動制御システム
CN101192064A (zh) * 2006-11-24 2008-06-04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小型无人直升机自主飞行控制系统
KR100873654B1 (ko) * 2003-10-27 2008-12-12 국방과학연구소 비행 모드 운영 시스템
CN101710243A (zh) * 2009-12-23 2010-05-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无人机遥控方式的选择方法
CN101807051A (zh) * 2010-01-22 2010-08-18 清华大学 无人机自动与遥控切换系统
CN102445947A (zh) * 2010-10-06 2012-05-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载具控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0898A (ja) * 1994-09-14 1996-03-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無人航空機の自動制御システム
KR100873654B1 (ko) * 2003-10-27 2008-12-12 국방과학연구소 비행 모드 운영 시스템
CN101192064A (zh) * 2006-11-24 2008-06-04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小型无人直升机自主飞行控制系统
CN101710243A (zh) * 2009-12-23 2010-05-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无人机遥控方式的选择方法
CN101807051A (zh) * 2010-01-22 2010-08-18 清华大学 无人机自动与遥控切换系统
CN102445947A (zh) * 2010-10-06 2012-05-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载具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0796A (zh) * 2013-05-22 2014-12-03 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信号的发送及接收的装置和方法、遥控设备
US10800548B2 (en) 2014-05-30 2020-10-13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AV docking
US9056676B1 (en) 2014-05-30 2015-06-16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AV docking
WO2015180180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av docking
US9302783B2 (en) 2014-05-30 2016-04-05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AV docking
US9457915B2 (en) 2014-05-30 2016-10-04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AV docking
US11407526B2 (en) 2014-05-30 2022-08-09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AV docking
US10059467B2 (en) 2014-05-30 2018-08-28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AV docking
CN104820428A (zh) * 2015-04-20 2015-08-05 余江 一种无人机的记忆型航迹再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20428B (zh) * 2015-04-20 2017-11-07 余江 一种无人机的记忆型航迹再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90861A (zh) * 2015-05-05 2015-09-09 余江 多旋翼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及多旋翼飞行器
CN104890861B (zh) * 2015-05-05 2017-05-31 高域(北京)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旋翼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及多旋翼飞行器
CN107250938A (zh) * 2015-11-23 2017-10-1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0895874B2 (en) 2015-11-23 2021-01-19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a flight device
CN108181922A (zh) * 2017-12-01 2018-06-19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降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92479A (zh) * 2018-09-20 2019-02-01 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无人机煤场盘点系统及盘煤方法
CN111813141A (zh) * 2019-04-11 2020-10-23 上海交通大学 远程操控无人航空器的飞行任务控制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4185B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4185B (zh) 通信系统及其地面站
CN203315750U (zh) 一种飞行类娱乐项目操控平台
CN202838027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一体化地面站设备
CN101807051A (zh) 无人机自动与遥控切换系统
US9090348B2 (en) Portable control system for rotary-wing aircraft load management
CN105607647A (zh) 一种航拍设备的拍摄范围调整系统以及相应的调整方法
CN105575095A (zh) 一种无人机双遥控系统
CN207283716U (zh) 可切换摄像头的无人机及无人机控制系统
CN204790354U (zh) 分布式液晶屏多功能无人机手持遥控器
CN105678989A (zh) 遥控器
CN105045282A (zh) 飞行器的控制系统
US10627821B2 (en) Aerial shooting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 drone
CN106125754A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遥控器
CN105487518B (zh) 四轴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
CN106184717A (zh) 一种飞机双人控制机制自动驾驶仪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190101912A1 (en)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CN102331778A (zh) 手持装置及利用其控制无人飞行载具的方法
CN204790422U (zh) 一种无人机手持地面站控制系统
CN107458593B (zh) 一种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涵道推进系统
CN110979640B (zh) 一种杆力传感器切断自动驾驶仪的方法及电路
CN112433665A (zh) 一种手持式无人机操控与情报处理的终端设备
CN110162080A (zh) 穿戴式单手无人机控制器
CN204107052U (zh) 一种航空模型遥控器
CN105561598A (zh) 新型操纵灵活的方位控制系统
CN203612201U (zh) 直升机总距轴自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128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128

Address after: 518108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Sunshine Industrial Zon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8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Sunshine Industrial Zon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17

Address after: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Songbai road Tangtou junctions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8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Sunshine Industrial Zon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7

Address after: Room 812, enterprise service center, No. 17, section 3, west section of Changjiang North Road, Lin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Yidi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Songbai road Tangtou junctions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idi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