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3755A - 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和电池状态计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和电池状态计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3755A
CN103033755A CN2012103662620A CN201210366262A CN103033755A CN 103033755 A CN103033755 A CN 103033755A CN 2012103662620 A CN2012103662620 A CN 2012103662620A CN 201210366262 A CN201210366262 A CN 201210366262A CN 103033755 A CN103033755 A CN 103033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econdary cell
cell
charge rate
described second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62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野公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33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3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3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involving only voltage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7Software therefor, e.g. for battery testing using modelling or look-up t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Tests Of Electric Status Of Batteri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和电池状态计测装置,其能够高精度地估计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状态。电池状态计测装置具备:根据决定了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充电率的关系的第一电池特性,来计算出与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对应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的电压算出部;算出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与电压算出部算出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的电压差算出部;根据第二电池特性算出与电压差算出部算出的电压差对应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的变化量算出部;以及使用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和变化量算出部算出的变化量来算出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后的充电率的充电率算出部。

Description

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和电池状态计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测二次电池的状态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公知有这样的电池剩余量运算装置:通过检测电池的开路电压并与该电池的开路电压-电池剩余量的数据进行比较,来求出该电池的剩余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180783号公报
但是,关于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状态(剩余容量状态),即使电池电压相同,也会因负载电流的大小等而变动,因此,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有时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状态的估计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估计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状态的电池状态计测方法以及电池状态计测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池状态计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电压检测步骤,检测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
电压算出步骤,根据决定了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一电池特性,来计算出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
电压差算出步骤,计算出在所述电压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与在所述电压算出步骤中算出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
变化量算出步骤,根据第二电池特性,计算出与在所述电压差算出步骤中计算出的电压差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其中所述第二电池特性决定了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在所述电压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另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以及
充电率算出步骤,使用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与在所述变化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变化量,来算出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后的充电率。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池状态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电压检测部,其用于检测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
电压算出部,其用于根据决定了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一电池特性,来计算出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
电压差算出部,其用于计算出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与所述电压算出部算出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
变化量算出部,其用于根据第二电池特性,计算出与所述电压差算出部计算出的电压差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其中所述第二电池特性决定了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另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以及
充电率算出部,其用于使用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与所述变化量算出部算出的变化量,来算出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后的充电率。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估计出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电池状态计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计测电路100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二次电池201的充电时和放电时的相对充电率RSOC(RelativeState of Charge)与电池电压V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的曲线图。
图3是表示当前的RSOC的第一计算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二次电池201的充电时和放电时的相对充电率RSOC与电池电压V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当前的RSOC的第二计算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电压检测部
20:温度检测部
30:ADC
40:电池剩余量管理部
41:电压算出部
42:电压差算出部
43:变化量算出部
44:充电率算出部
50:存储器
60:通信部
100:计测电路
200:电池组
201:二次电池
202:保护模块
203:保护电路
300: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电池状态计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计测电路100的结构的方框图。计测电路100是计测二次电池201的剩余量状态的集成电路(IC)。作为二次电池201的具体例,可列举锂电池、镍氢电池等。计测电路100内置于从二次电池201接受电力供给的电子设备300中。作为电子设备300的具体例,可列举移动终端(移动电话、便携游戏机、信息终端、音乐或影像的便携播放器等)、游戏机、计算机、头戴送受话器(head set)、照相机等电子设备。
二次电池201内置于电池组200中,该电池组200内置或者外挂于电子设备300中。二次电池201经负载连接端子5、6向电子设备300供电,并能够利用与负载连接端子5、6连接的未图示的充电器进行充电。电池组200内置有二次电池201、以及经电池连接端子3、4与二次电池201连接的保护模块202。保护模块202是具有保护电路203的电池保护装置,保护电路203用于保护二次电池201避免过电流、过充电、过放电等异常状态。
计测电路100具备电压检测部10、温度检测部20、AD转换器(ADC)30、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存储器50以及通信部60。
电压检测部10检测二次电池201的两极间的电池电压,并将与其电压检测值对应的模拟电压输出到ADC30。
温度检测部20检测二次电池201的周围温度,并将与其温度检测值对应的模拟电压输出到ADC30。温度检测部20将计测电路100或者电子设备300的温度作为二次电池201的周围温度检测出来。温度检测部20也可以检测二次电池201自身的温度,还可以检测电池组200内的温度。
ADC30将从电压检测部10和温度检测部20分别输出的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值,并输出到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
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是运算处理部,其根据由电压检测部10检测到的二次电池201的电池电压、由温度检测部20检测到的二次电池201的温度、以及预先存储于存储器50的用于确定二次电池201的电池特性的特性数据,来估计出二次电池201的剩余量状态。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具有电压算出部41、电压差算出部42、变化量算出部43、以及充电率算出部44。对于这些算出部的说明将在后文叙述。作为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微型计算机等运算处理装置,作为存储器50的具体例,可以列举EEPROM等能够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通信部60是用于对内置于电子设备300的CPU301等控制部传送二次电池201的剩余量状态等电池状态的接口。CPU301等控制部根据从计测电路100取得的二次电池201的剩余量状态等电池状态,来执行向使用者显示二次电池201的剩余量状态等预定的控制动作。
接下来,对二次电池201的电池特性进行说明。由于充放电率的不同和环境温度的不同,表示充放电过程中的二次电池201的充电率与电池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如图2所示是不同的。
图2是表示二次电池201的充电时和放电时的相对充电率RSOC与电池电压V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的曲线图。相对充电率是以当时的温度以及电流值从满充电状态能够放电到达到某特定电压(例如,3.1V)的全容量为100%时的剩余容量的比例。曲线a表示在25℃以充电比率0.5C充电时的特性,曲线b表示在10℃以充电比率0.25C充电时的特性,曲线c表示在25℃以充电比率0.25C充电时的特性。曲线e表示在25℃以放电比率0.25C放电时的特性,曲线f表示在10℃以放电比率0.25C放电时的特性,曲线g表示在25℃以放电比率0.5C放电时的特性。曲线d表示25℃下的开路电压OCV的特性。开路电压OCV可以看做是二次电池201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
根据图2,关于二次电池201的电池电压V与开路电压OCV之间的电压差ΔV,在各相对充电率RSOC中,充放电比率越高,电压差ΔV越大,温度T越低,电压差ΔV越大。即,充放电比率在与针对每个相对充电率RSOC的电压差ΔV和温度T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着眼于这一点,计测电路100的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通过针对二次电池201计测电压差ΔV和温度T,根据以电压差ΔV和温度T为参数的函数或者表等相关信息,来计算出充放电比率、即相对充电率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增减量)。若算出来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根据单位时间前的RSOC能够算出单位时间后的RSOC。通过按每单位时间重复进行该算出处理,能够高精度地估计具有连续性的RSOC。
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为了根据由电压检测部10检测到的电池电压V来计算出电压差ΔV,需要将相当于图2的曲线d那样的电池特性数据作为成为电压差ΔV的计算基准的电池特性数据(零基准电压曲线)而预先具有。另外,为了根据电压差ΔV的算出值以及由温度检测部20检测到的温度T来计算出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需要预先具有决定了电压差ΔV和/或温度T、与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数据。
这样的电池特性数据根据二次电池201的每个种类而不同。因此,对于利用计测电路100实际计测电池状态的二次电池201,通过在各温度以及各充放电比率的条件下,预先测出图2那样的充放电曲线等,来提取出电池特性数据即可。所提取的电池特性数据被存储于存储器50。预先存储在存储器50中的电池特性数据与由电压检测部10检测到的电池电压值和由温度检测部20检测到的温度值一起用于算出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例如在温度T恒定的情况下,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与电压差ΔV具有正的相关关系,因此,电压差ΔV越大,算出的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越大。
另外,为了与使用条件(温度、负载电流)、二次电池201的剩余量状态无关,在二次电池201的电池电压V达到电子设备300的动作下限电压的时刻将RSOC估计为0%,将在各使用条件下从二次电池201的满充电状态能够放电到达到电子设备300的动过下限电压为止的容量作为100%,预先测定出图2那样的充放电曲线即可。
这里,表示用于“根据电压差ΔV的算出值和由温度检测部20检测到的温度T来算出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的函数式的一例。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ΔRSOC能够表示为ΔRSOC=[(系数A×温度T+系数B)×ΔV]+系数C。上述式子只是一例,也可以根据需要例如是二次以上的式子。另外,也可以将当前的RSOC值作为变量。系数A、B、C可以是随温度T而变化的值。另外,也可以根据变量的数值的范围而变更式子或者系数。这样,考虑二次电池201的针对每个种类而不同的电池特性等来选定适当的模型函数即可。这样的函数式的系数或者用于决定该系数的系数预先存储于存储器50。
接下来,对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执行的RSOC的算出例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当前的RSOC的第一算出例的流程图。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使用电压算出部41、电压差算出部42、变化量算出部43以及充电率算出部44,每隔单位时间重复执行图3的流程图中所示的例行程序(routine)。另外,图3中记载的n是零或者大于零的值。
在步骤S10中,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是否经过了预先确定的单位时间。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在经过了所述单位时间的时候开始步骤S12以后的算出处理。
在步骤S12中,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取得由电压检测部10检测到的电池电压V,并取得由温度检测部20检测到的温度T。
在步骤S14中,电压算出部41从单位时间前的RSOC(相当于在上一次的例行程序的步骤S30中算出的当前的RSOC)算出二次电池201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以下,称为“零基准电压”)。电压算出部41从存储器50读出决定了零电池电压与RSOC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数据,并根据该读出的电池特性数据,来算出与单位时间前的RSOC对应的零基准电压。
在步骤S16中,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在步骤S12中取得的电池电压V是否低于“在步骤S14中算出的零基准电压-n”。在低的情况下,意味着二次电池201的当前的状态存在于比图2的曲线d低的区域,因此,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为二次电池201是放电状态。
在步骤S26中,电压差算出部42从在步骤S12中取得的电池电压V减去“在步骤S 14中算出的零基准电压-n”,从而算出电压差ΔV(这里,电压差ΔV为负值)。
在步骤S28中,变化量算出部43从存储器50读出决定了电压差ΔV、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与温度T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数据,根据该读出的电池特性数据,计算出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变化量算出部43根据所述电池特性数据计算出与在步骤S26中算出的电压差ΔV以及在步骤S12中取得的温度T对应的、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
在步骤S18中,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在步骤S12中取得的电池电压V是否高于“在步骤S14中算出的零基准电压+n”。在高的情况下,意味着二次电池201的当前的状态存在于比图2的曲线d高的区域,因此,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为二次电池201是充电状态。
在步骤S22中,电压差算出部42从在步骤S 12中取得的电池电压V减去“在步骤S14中算出的零基准电压+n”,从而算出电压差ΔV(这里,电压差ΔV取正值)。
在步骤S24中,变化量算出部43从存储器50读出决定了电压差ΔV、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与温度T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数据,根据该读出的电池特性数据,计算出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变化量算出部43根据所述电池特性数据计算出与在步骤S22中算出的电压差ΔV以及在步骤S12中取得的温度T对应的、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
在步骤S20中,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为在步骤S12中取得的电池电压V高于“在步骤S14中算出的零基准电压-n”且低于“在步骤S14中算出的零基准电压+n”的情况下,使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为零(也可以是预定值以下的零附近的微小值)。在该情况下,意味着二次电池201的当前状态存在于图2的曲线d上或者位于其附近的区域,因此,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为二次电池201是无负载状态。
在步骤S30中,充电率算出部44通过将单位时间前的RSOC(相当于上一次的例行程序的步骤S30中算出的当前的RSOC)与在步骤S20、S24、S28中的某一步骤中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RSOC的增减量相加,算出当前的RSOC。
因此,通过每隔单位时间重复执行图3的例行程序,能够高精度地估计具有连续性的RSOC。
接下来,对RSOC的其它估计方法进行说明。
在使用图2和3来估计RSOC的上述方法中,作为用于算出电压差ΔV的零基准电压曲线,在充电时和放电时都使用了图2的曲线d那样的一条开路电压曲线。但是,由于在充电时和放电时电池表现出的特性不同,因此,也可以如图4所示在充电时和放电时分别具有零基准电压曲线。
图4是表示二次电池201的充电时和放电池的相对充电率RSOC与电池电压V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的曲线图。曲线a表示在25℃以充电比率0.5C充电时的特性,曲线c表示在25℃以充电比率0.25C充电时的特性。曲线e表示在25℃以放电比率0.25C放电时的特性,曲线g表示在25℃以放电比率0.5C放电时的特性。曲线h表示根据曲线a或曲线c等充电时的电池特性求出的、使充电电流无限接近0C时的特性。曲线i表示根据曲线e或曲线g等放电时的电池特性求出的、使放电电流无限接近0C时的特性。曲线h可以看做充电停止时的电池特性,曲线i可以看做是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特性。
通过采用曲线h和曲线i作为零基准电压曲线,与图2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度地求出充电比率(即,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量)和放电比率(即,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量)。
图5是表示当前的RSOC的第二算出例的流程图。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使用电压算出部41、电压差算出部42、变化量算出部43以及充电率算出部44,每隔单位时间重复执行图5的流程图中所示的例行程序。
在步骤S40中,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是否经过了预先确定的单位时间。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在经过了所述单位时间的时候开始步骤S42以后的算出处理。
在步骤S42中,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取得由电压检测部10检测到的电池电压V,并取得由温度检测部20检测到的温度T。
在步骤S44中,电压算出部41从单位时间前的RSOC(相当于在上一次的例行程序的步骤S60中算出的当前的RSOC)算出二次电池201的充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以下,称为“充电零基准电压”)。电压算出部41从存储器50读出决定了充电零基准电压与RSOC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数据,并根据该读出的电池特性数据,来算出与单位时间前的RSOC对应的充电零基准电压。同样地,电压算出部41从单位时间前的RSOC(相当于在上一次的例行程序的步骤S60中算出的当前的RSOC)算出二次电池201的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以下,称为“放电零基准电压”)。电压算出部41从存储器50读出决定了放电零基准电压与RSOC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数据,并根据该读出的电池特性数据,来算出与单位时间前的RSOC对应的放电零基准电压。
在步骤S46中,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在步骤S42中取得的电池电压V是否低于在步骤S44中取得的放电零基准电压。在低的情况下,意味着二次电池201的当前的状态存在于比图4的曲线i低的区域,因此,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为二次电池201是放电状态。
在步骤S56中,电压差算出部42从在步骤S42中取得的电池电压V减去在步骤S44中取得的放电零基准电压,从而算出电压差ΔV(这里,电压差ΔV取负值)。
在步骤S58中,变化量算出部43从存储器50读出决定了电池电压与放电零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差ΔV、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与温度T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数据,根据该读出的电池特性数据,计算出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变化量算出部43根据所述电池特性数据计算出与在步骤S56中算出的电压差ΔV以及在步骤S42中取得的温度T对应的、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
在步骤S48中,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在步骤S42中取得的电池电压V是否高于在步骤S44中取得的充电零基准电压。在高的情况下,意味着二次电池201的当前的状态存在于比图4的曲线h高的区域,因此,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为二次电池201是充电状态。
在步骤S52中,电压差算出部42从在步骤S42中取得的电池电压V减去在步骤S44中算出的充电零基准电压,从而算出电压差ΔV(这里,电压差ΔV取正值)。
在步骤S54中,变化量算出部43从存储器50读出决定了电池电压与充电零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差ΔV、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与温度T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电池特性数据,根据该读出的电池特性数据,计算出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变化量算出部43根据所述电池特性数据计算出与在步骤S52中算出的电压差ΔV以及在步骤S42中取得的温度T对应的、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
在步骤S50中,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为在步骤S42中取得的电池电压V高于在步骤S44中算出的放电零基准电压且低于在步骤S44中算出的充电零基准电压的情况下,使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为零(也可以是预定值以下的零附近的微小值)。在该情况下,意味着二次电池201的当前状态存在于图4的曲线i与曲线h之间的区域,因此,电池剩余量管理部40判断为二次电池201是无负载状态。
在步骤S60中,充电率算出部44通过将单位时间前的RSOC(相当于上一次的例行程序的步骤S60中算出的当前的RSOC)与在步骤S50、S54、S58中的某一步骤中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RSOC的增减量相加,算出当前的RSOC。
因此,通过每隔单位时间重复执行图5的例行程序,能够高精度地估计具有连续性的RSOC。
另外,在图3和图5中,关于求出刚打开电源(power on)之后的RSOC的初始值的方法,以使用表示将无负载时的电池电压(例如,开路电压)与RSOC一一对应起来的曲线的函数或者表,来将由电压检测部10检测到的电池电压转换为RSOC值进行算出为宜。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1.根据当前的相对充电率与电池电压值之间的关系,能够判断电池的状态是充电中、无负载以及放电中三种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
2.根据当前的相对充电率、电池电压值与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算出相对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预测出单位时间后的相对充电率,并通过每隔单位时间重复进行,来一直估计当时的相对充电率。
3.在充电时和放电时,分别具有从当前的相对充电率获得的零基准电压等电池特性数据,从而能够更高精度地估计相对充电率。
4.通过使判断为无负载的电池电压具有一定程度的范围,能够抑制充放电停止后的电压恢复所伴随的相对充电率的变动。
5.对于所有的使用条件(温度、负载电流),在放电中的电池电压达到了预定的电压值的时刻估计出相对充电率为0%,由此,能够与使用条件无关地一直估计至电池使用设备达到动作下限电压为止的相对充电率。
这样,根据二次电池的当前的相对充电率、电池电压与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用电池特性数据,来算出相对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由此,能够在各种实际使用条件下高精度地估计具有连续性的相对充电率。
6.在放电中的相对充电率的估计值比实际偏高的情况下,放电比率的算出值也被估计得比实际偏高,在放电中的相对充电率的估计值比实际偏低的情况下,放电比率的算出值也被估计得比实际偏低,因此,估计误差向减小方向收敛。
7.同样地,在充电中的相对充电率的估计值比实际偏高的情况下,充电比率的算出值被估计得比实际偏低,在充电中的相对充电率的估计值比实际偏低的情况下,充电比率的算出值被估计得比实际偏高,因此,估计误差向减小方向收敛。
这样,即使是实际的多种多样的使用状态(多种多样的充放电的反复),估计误差也会向减小方向收敛而不会发散。
8.使用所估计的RSOC与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ΔRSOC[%],能够根据下述式子求出剩余时间[s]
剩余时间[s]=RSOC[%]÷ΔRSOC[%/s]。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形、改良以及置换。
例如,本发明的电池状态计测装置不限于搭载于通过二次电池201而工作的电子设备300内的基板上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搭载于电池组200的保护模块202的基板上。另外,本发明的电池状态计测方法也可以组合到由电子设备300内的CPU301处理的软件中。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相对充电率,也可以估计绝对充电率。绝对充电率是以特定的温度和电流值(例如,25℃、0.2C),从满充电状态能够放电至达到某特定电压(例如3.1V)的全容量为100%时的剩余容量的比例。
另外,也可以不考虑温度T来算出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例如,变化量算出部43从存储器50读出决定了电池电压与放电零基准电压(或者,充电零基准电压)间的电压差ΔV、与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两者的关系的电池特性数据,根据该读出的电池特性数据,算出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变化量算出部43根据该电池特性数据,算出与电压差ΔV对应的RSOC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减量。

Claims (13)

1.一种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压检测步骤,检测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
电压算出步骤,根据决定了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一电池特性,来计算出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
电压差算出步骤,计算出在所述电压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与在所述电压算出步骤中算出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
变化量算出步骤,根据第二电池特性,计算出与在所述电压差算出步骤中计算出的电压差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其中所述第二电池特性决定了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在所述电压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另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以及
充电率算出步骤,使用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和在所述变化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变化量,来算出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后的充电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池特性包括:
第三电池特性,其决定了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充电率之间的关系;以及
第四电池特性,其决定了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充电率之间的关系,
所述电压算出步骤中,根据所述第三电池特性,算出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根据所述第四电池特性,算出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池特性包括:
第五电池特性,其决定了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在所述电压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另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以及
第六电池特性,其决定了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在所述电压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另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
所述变化量算出步骤中,根据所述第五电池特性,算出与在所述电压差算出步骤中算出的电压差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根据所述第六电池特性,算出与在所述电压差算出步骤中算出的电压差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具有检测所述二次电池的温度的温度检测步骤,
所述第二电池特性决定了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在所述电压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另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再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温度,
在所述变化量算出步骤中,计算出与在所述电压差算出步骤中算出的电压差和在所述温度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温度两者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池特性包括:
第七电池特性,其决定了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在所述电压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另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再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温度;以及
第八电池特性,其决定了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在所述电压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另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再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温度,
在所述变化量算出步骤中,根据所述第七电池特性,算出与在所述电压差算出步骤中算出的电压差和在所述温度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温度两者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根据所述第八电池特性,算出与在所述电压差算出步骤中算出的电压差和在所述温度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温度两者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隔单位时间重复执行包括所述电压检测步骤、所述电压算出步骤、所述电压差算出步骤、所述变化量算出步骤以及所述充电率算出步骤的例行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隔单位时间重复执行包括所述温度检测步骤、所述电压检测步骤、所述电压算出步骤、所述电压差算出步骤、所述变化量算出步骤以及所述充电率算出步骤的例行程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变化量算出步骤中,当在所述电压差算出步骤中算出的电压差在预定的电压差以下时,使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的值。
9.一种电池状态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压检测部,其用于检测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
电压算出部,其用于根据决定了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充电率之间的关系的第一电池特性,来计算出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
电压差算出部,其用于计算出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与所述电压算出部算出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
变化量算出部,其用于根据第二电池特性,计算出与所述电压差算出部计算出的电压差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其中所述第二电池特性决定了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另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以及
充电率算出部,其用于使用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前的充电率与所述变化量算出部算出的变化量,来算出所述二次电池的单位时间后的充电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状态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状态计测装置具有用于检测所述二次电池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
所述第二电池特性决定了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停止时的电池电压与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另一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第三者是所述二次电池的温度,
在所述变化量算出部中,计算出与所述电压差算出部算出的电压差和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温度两者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
11.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池状态计测装置;以及
用于保护所述二次电池的保护电路。
12.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池状态计测装置;以及
所述二次电池。
13.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具备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池状态计测装置,
所述设备以所述二次电池为电源。
CN2012103662620A 2011-09-29 2012-09-27 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和电池状态计测装置 Pending CN1030337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5603 2011-09-29
JP2011215603A JP5870590B2 (ja) 2011-09-29 2011-09-29 電池状態計測方法及び電池状態計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3755A true CN103033755A (zh) 2013-04-10

Family

ID=4799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62620A Pending CN103033755A (zh) 2011-09-29 2012-09-27 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和电池状态计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85695A1 (zh)
JP (1) JP5870590B2 (zh)
CN (1) CN10303375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5441A (zh) * 2013-11-29 2014-03-1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钒电池运行过程中充/放电状态的判断方法
CN105612429A (zh) * 2013-10-14 2016-05-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测定车辆电池依据充电状态的空载电压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75690A (zh) * 2017-05-23 2017-10-20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自放电快速检测方法
CN109075402A (zh) * 2016-05-09 2018-12-21 柯耐克斯系统株式会社 复合电池的放电特性计算装置
CN110832333A (zh) * 2018-02-09 2020-02-21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状态的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7956B2 (ja) * 2010-09-16 2014-08-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複数組電池のセル電圧均等化装置
JP6156937B2 (ja) * 2012-02-29 2017-07-05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池制御システム、電池パック、電子機器および充電機器
US10983168B2 (en) * 2016-11-18 2021-04-20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a relative state of charge of a battery
EP3537730A1 (en) * 2018-03-09 2019-09-11 Oticon A/s A method for updating a discharge battery profile
KR20200086397A (ko) * 2019-01-08 2020-07-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터리 충전 상태 평가 장치 및 방법
MX2021012282A (es) * 2019-04-08 2021-12-15 Aclara Tech Llc Determinación de la vida útil de la batería sobre la base de la temperatura y el voltaj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5573A (ja) * 1982-06-09 1983-12-15 Yuasa Battery Co Ltd 蓄電池残存容量計
JPH11289685A (ja) * 1998-04-01 1999-10-19 Toshiba Battery Co Ltd 二次電池の充電状態検出装置
JP2004093551A (ja) * 2002-07-12 2004-03-25 Toyota Motor Corp バッテリ充電状態推定装置
KR20050046395A (ko) * 2003-11-14 2005-05-18 주식회사 파워로직스 배터리의 잔존용량 산출방법
CN1715944A (zh) * 2004-04-16 2006-01-04 美国凹凸微系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量监测方法、用于该方法的电子装置和电路
CN1820207A (zh) * 2003-07-09 2006-08-16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充电率推测方法、充电率推测装置和电池系统
US20110161025A1 (en) * 2008-09-02 2011-06-30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State estimating device for secondary battery
JP2011169817A (ja) * 2010-02-19 2011-09-0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電池状態検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4142A (en) * 1974-05-23 1982-08-10 Federal-Mogul Corporation Direct digital control of rubber molding presses
JP3806578B2 (ja) * 2000-05-22 2006-08-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残存容量推定装置
KR100849114B1 (ko) * 2000-11-30 2008-07-30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재충전 가능한 배터리의 남은 사용 시간뿐만 아니라 충전상태를 예측하는 방법
US6366054B1 (en) * 2001-05-02 2002-04-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ate of charge of a battery by measuring its open circuit voltage
EP1402279A1 (en) * 2001-06-22 2004-03-31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attery characterization system
US7095211B2 (en) * 2004-04-16 2006-08-22 O2Micro International Limited Battery gas gauge
US7233128B2 (en) * 2004-07-30 2007-06-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alculation of state of charge offset using a closed integral method
JP2006112951A (ja) * 2004-10-15 2006-04-27 Yazaki Corp 電流積算装置
JP4275078B2 (ja) * 2005-01-13 2009-06-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の制限電流制御方法
US20100036627A1 (en) * 2006-10-30 2010-02-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state-of-charge of a battery when the battery is not in equilibrium
JP4706648B2 (ja) * 2007-03-06 2011-06-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充電状態推定方法および充電状態推定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EP2351184A4 (en) * 2008-10-10 2014-07-09 Deeya Energy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BATTERY CHARGE STATUS
US8384390B2 (en) * 2009-09-30 2013-02-26 O2Mic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battery capacity level
KR101638393B1 (ko) * 2010-01-29 2016-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장치에서 배터리 잔량 및 충방전 상태 표시 장치 및 방법
TWI428622B (zh) * 2010-11-25 2014-03-01 Ind Tech Res Inst 一種藉由電池充放電特性檢控容量與功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5573A (ja) * 1982-06-09 1983-12-15 Yuasa Battery Co Ltd 蓄電池残存容量計
JPH11289685A (ja) * 1998-04-01 1999-10-19 Toshiba Battery Co Ltd 二次電池の充電状態検出装置
JP2004093551A (ja) * 2002-07-12 2004-03-25 Toyota Motor Corp バッテリ充電状態推定装置
CN1820207A (zh) * 2003-07-09 2006-08-16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充电率推测方法、充电率推测装置和电池系统
KR20050046395A (ko) * 2003-11-14 2005-05-18 주식회사 파워로직스 배터리의 잔존용량 산출방법
CN1715944A (zh) * 2004-04-16 2006-01-04 美国凹凸微系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量监测方法、用于该方法的电子装置和电路
US20110161025A1 (en) * 2008-09-02 2011-06-30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State estimating device for secondary battery
CN102144169A (zh) * 2008-09-02 2011-08-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状态推定装置
JP2011169817A (ja) * 2010-02-19 2011-09-0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電池状態検知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2429A (zh) * 2013-10-14 2016-05-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测定车辆电池依据充电状态的空载电压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12429B (zh) * 2013-10-14 2019-05-3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测定车辆电池依据充电状态的空载电压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45441A (zh) * 2013-11-29 2014-03-1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钒电池运行过程中充/放电状态的判断方法
CN103645441B (zh) * 2013-11-29 2016-06-01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钒电池运行过程中充/放电状态的判断方法
CN109075402A (zh) * 2016-05-09 2018-12-21 柯耐克斯系统株式会社 复合电池的放电特性计算装置
CN107275690A (zh) * 2017-05-23 2017-10-20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自放电快速检测方法
CN107275690B (zh) * 2017-05-23 2019-07-09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自放电快速检测方法
CN110832333A (zh) * 2018-02-09 2020-02-21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状态的设备和方法
US11340305B2 (en) 2018-02-09 2022-05-24 Lg Energy Solution,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state of secondary batt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70590B2 (ja) 2016-03-01
JP2013076585A (ja) 2013-04-25
US20130085695A1 (en) 201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3755A (zh) 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和电池状态计测装置
CN106324508B (zh) 电池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JP5541112B2 (ja) 電池監視装置、及び電池監視方法
CN108369258B (zh) 状态估计装置、状态估计方法
KR101190356B1 (ko) 배터리 장치 및 배터리 장치의 방전 제어 방법
CN101192757B (zh) 充电系统、充电装置以及电池组件
US8405356B2 (en) Full charge capacity value correction circuit, battery pack, and charging system
CN103048624A (zh) 电池状态计测方法和电池状态计测装置
JP4123184B2 (ja) 二次電池の残容量算出方法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US8712708B2 (en) Method of estimating remaining constant current/constant voltage charging time
JP3827709B2 (ja) 電力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管理方法
CN102741699B (zh) 满充电容量修正电路、充电系统、电池组件以及满充电容量修正方法
CN102565716A (zh) 用于计算二次电池的残余容量的设备
KR101500547B1 (ko) 배터리 셀의 충전량 밸런싱 장치 및 방법
US20130080094A1 (en) Device for Depth of Energy Prediction of a Battery and a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2282477A (zh) 电池异常检测电路及电源装置
CN101636872A (zh) 锂系列二次电池的快速充电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KR101222207B1 (ko) 배터리 내부 저항 추정 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US20130175994A1 (en) Battery residual amount measurement system,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battery residual amount measurement program, and battery residual amount measurement method
CN110687458A (zh) 终端电池电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297192B (zh) 一种估算电池充放电时电量的方法及开机时电量校正方法
KR101277733B1 (ko) 배터리의 soc를 추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5165405B2 (ja) 充電制御回路、電池パック、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KR20140025652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KR101175369B1 (ko) 배터리 잔량 측정장치 및 측정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