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1668B - 通透性的纤维板 - Google Patents

通透性的纤维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1668B
CN103031668B CN201310004645.8A CN201310004645A CN103031668B CN 103031668 B CN103031668 B CN 103031668B CN 201310004645 A CN201310004645 A CN 201310004645A CN 103031668 B CN103031668 B CN 1030316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wich layer
fiberboard
skin
fiber
melt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46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1668A (zh
Inventor
伍涛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046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16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1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1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1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16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ry Formation Of Fiberboard And The Like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通透性的纤维板,包括芯层和包覆所述芯层的上外层和下外层,所述芯层是包括有植物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的纤维层,所述上外层和下外层也是纤维层;其特征在于,依次上下叠合铺设好下外层、芯层和上外层三层材料后,将它们同时送入到热烘炉中通过热烘压工艺一体化定性;所述上外层、芯层和下外层通过位于它们之间界面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连接为一体。由于预先将下外层、芯层和上外层三层材料同时上下铺设在一起,与现有的分层成型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让整个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的上中下三层之间具有比较好的连接强度,不容易出现脱层的问题。为此可以应用到主要由植物纤维所组成的纤维板产品中。

Description

通透性的纤维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化学或植物纤维所构成的纤维板,特别涉及主要用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作为连接材料而形成的具有气体通透性的纤维板,该种纤维板可以用于家具床垫系列辅材、沙发填充、建筑隔音板等。
背景技术
以专利方案ZL201010616331.X为代表,披露了以三维卷曲圆中空纤维、椰棕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作为原料,将该配制原料分三层依次经过开料、梳棉、110℃~130℃热烘、成型粘接后,趁热同时进行压轧快速冷却定型,然后按要求分切包装形成三层结构的纤维板。这种板材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性,而且也具有比较好的气体通透性和环保型,为此已经在市面上使用。但是这种板材不仅造价高、外表面的承受张力的力度也不够,每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也不够,而且其强度和柔软性也主要取决于三维卷曲圆中空纤维、椰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透性的纤维板,包括芯层和包覆所述芯层的上外层和下外层,所述芯层是包括有植物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的纤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层和下外层中包括有涤纶毛形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依次上下叠合铺设好下外层、芯层和上外层三层材料后,将它们同时送入到热烘炉中通过热烘压工艺一体化定性;所述上外层、芯层和下外层通过位于它们之间界面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连接为一体。
其中,所述热烘压工艺的温度等基本参数是一种已经公开的成熟技术。但在本发明方案中,开网依次上下叠合铺设好下外层、芯层和上外层三层材料后,将它们同时送入到热烘炉中在150℃到200℃温度环境中同时予以热烘并采用压机同时予以压紧再予以冷却从而一体化定性。为了提高热烘过程的速度和均匀性,一般在热烘炉中设置有风机,通过风机将热风强制地同时吹入到预先铺设好的上中下三层材料中,它们之中所包含的所述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的皮层熔化并粘结在周围的纤维上。所述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是一种聚酯纤维,皮的熔点为100℃~120℃,芯的熔点为265℃左右,为此在150℃到200℃的热烘环境温度中,皮熔化粘结在纤维上但其芯部卷曲保留在成型的板材中。为了让整个板材平面在热烘过程中均匀地受热从而使挤压出的整个板材各个部位的结构强度具有一致性,最好在整个板材平面的上方设置均风板,所述均风板呈网格状并设置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之后,这样所述均风板就能将从所述风机处吹出的热风予以大致地均匀化,从而使整个板材平面在热烘过程中大致均匀地受热。
其中,所述芯层的植物纤维可以是棕纤维或麻纤维,最好是通过高温蒸汽脱糖处理过的椰棕纤维、山棕纤维或麻纤维,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腐烂或被虫蛀的风险。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先将下外层、芯层和上外层三层材料同时上下铺设在一起,为此,所述下外层、芯层或上外层之间界面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就能预先与其它层界面的纤维材料形成接触,当热烘及挤压时,这些位于各层中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能够将每层的纤维连接为一体,而且位于各层界面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也能将它周边层的纤维连接为一体。与现有的分层成型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让整个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的上中下三层之间具有比较好的连接强度,不容易出现脱层的问题。另外,由于所述下外层和上外层包括有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和涤纶毛形纤维(加热前,毛形纤维的自然长度一般在39毫米到100毫米之间),为此与现有技术对比,可以利用涤纶毛形纤维具有比较高抗拉强度的特点,使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的外表层具有比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抗拉性能;而且由于涤纶毛形纤维的造价成本远远低于现有技术中的三维卷曲圆中空纤维,为此可以使整个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的造价成本降低。
为了提高铺设所述芯层的效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芯层的植物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预先混合后,先经过低温预烘后再铺设到所述下外层和上外层之间。这样所述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就能在低温工况下预先部分地卷曲变形但皮层并不熔化,将蓬松的植物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的预先混合料予以初步收紧成团,从而可以将形成所述芯层的所有混合料能够预先抱合拉紧,快速均匀地铺好后再输送到实现所述热烘压过程的机器上并使其位于所述下外层和上外层之间。与现有技术对比,不用反复多次地混合铺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所述低温的温度范围,根据不同皮层熔化温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是50°~90°之间;无论如何,所述低温的作用在于仅仅使所述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的皮层部分地卷曲变形但并不熔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上外层和下外层中还包括有天然棉纤维。这样,可以降低部分人群对人造化学纤维的过敏反应。其中所述天然棉纤维的含量(重量)可以设置在10%~90%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上外层和下外层是布面。这样所述布面能够借助于与所述芯层之间界面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与所述芯层形成连接,而且能够非常便利地铺设所述上外层或下外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横向敷设在所述芯层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窗口孔,所述加强板上下两面的所述芯层挤压入所述窗口孔中并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横向敷设在所述芯层中。所述加强筋条是一种条状体,可以是细木条、细竹条,还或者是纤维条、普通钢丝条或弹性钢丝条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加强筋条纵横交错呈网状。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主要由植物纤维所组成的纤维板产品中。
附图说明
图1 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包含三层结构的纤维板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纤维板中设置加强板或加强筋条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加强板设置在所述芯层中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 是加强筋条的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纤维板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述,一种通透性的纤维板,包括芯层3和包覆所述芯层的上外层1和下外层2,所述芯层3是包括有植物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的纤维层,其中,所述芯层的植物纤维可以是棕纤维或麻纤维,最好是通过高温蒸汽脱糖处理过的椰棕纤维、山棕纤维或麻纤维,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腐烂或被虫蛀的风险;所述上外层1和下外层2也是纤维层。成型时,依次上下叠合铺设好下外层2、芯层3和上外层1三层材料后,将它们同时送入到热烘炉中在150℃到200℃温度环境中同时予以热烘并采用压机同时予以压紧再予以冷却从而一体化定性,即通过热烘压工艺一体化定性;所述上外层1、芯层3和下外层3通过位于它们之间界面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连接为一体。所述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是一种聚酯纤维,皮的熔点为100℃~120℃,芯的熔点为265℃左右,为此在150℃到200℃的热烘环境温度中,皮熔化粘结在纤维上但其芯部卷曲保留在成型的板材中。
为了提高热烘过程的速度和均匀性,一般在热烘炉中设置有风机,通过风机将热风强制地同时吹入到预先铺设好的上中下三层材料中,它们之中所包含的所述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的皮层熔化并粘结在周围的纤维上。为了让整个板材平面在热烘过程中均匀地受热从而使挤压出的整个板材各个部位的结构强度具有一致性,最好在整个板材平面的上方设置均风板,所述均风板呈网格状并设置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之后,这样所述均风板就能将从所述风机处吹出的热风予以均匀化,从而使整个板材平面在热烘过程中大致均匀地受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先将下外层2、芯层3和上外层1三层材料同时上下铺设在一起,为此,所述下外层2、芯层3或上外层1之间界面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就能预先与其它层界面的纤维材料形成接触,当热烘及挤压时,这些位于各层中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能够将每层的纤维连接为一体,而且位于各层界面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也能将它周边层的纤维连接为一体。与现有的分层成型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让整个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的上中下三层之间具有比较好的连接强度,不容易出现脱层的问题。
为了提高铺设所述芯层的效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芯层3的植物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混合后,先经过50°~90°以下的低温预烘后再铺设到所述下外层2和上外层1之间。这样所述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就能在上述低温工况下预先部分地卷曲变形但皮层并不熔化,将蓬松的植物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的预先混合料予以初步收紧成团,从而可以将形成所述芯层3的所有混合料能够预先抱合拉紧,快速均匀地铺好再输送到实现所述热烘压过程的机器上,与现有技术对比,不用反复多次地混合铺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
所述上外层1和下外层2中包括有涤纶毛形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由于所述下外层2和上外层包括有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和涤纶毛形纤维,为此与现有技术对比,可以利用涤纶毛形纤维具有比较高抗拉强度的特点,使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的外表层具有比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抗拉性能;而且由于涤纶毛形纤维的造价成本远远低于现有技术中的三维卷曲圆中空纤维,为此可以使整个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的造价成本降低。
为了提高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的使用舒适度,所述上外层1和下外层2中可以设置天然棉纤维,即所述上外层1和下外层2包括天然棉纤维、涤纶毛形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或者是包括有天然棉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不用设置其它化学纤维。这样,可以降低部分人群对人造化学纤维的过敏反应。其中所述天然棉纤维的含量(重量)可以设置在10%~90%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上外层1和下外层2是布面。这样所述布面能够借助于与所述芯层3之间界面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与所述芯层3形成连接,而且能够非常便利地铺设所述上外层1或下外层2,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可以借助于所述布面本身提高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的结构强度。
所述通透性的纤维板,它具有气体通透性和环保型是其主要特点之一;但是在有些使用场合,也特别关注其抗折弯的性能和抗冲击的弹性能力。为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如图2所示,还包括加强板31,所述加强板31横向敷设在所述芯层3中。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板3上还可以是设置有窗口孔310;如图4所示,所述加强板31上下两面的所述芯层3挤压入所述窗口孔310中并连接在一起。所述加强板31是一种呈薄板状的板体,可以是薄木板、薄竹板或它们呈编制草席的结构,还或者是布面、布板等,当它们与植物纤维混装后具有较强的抗折弯强度和抗冲击的能力。所述横向敷设,是指所述加强板31的铺设延伸方向与所述芯层3的延展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如图5所示,还可以是在所述芯层3中设置加强筋条32,所述加强筋条32横向敷设在所述芯层3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加强筋条32纵横交错呈网状,网中设置有网格孔320,所述加强筋条32上下两面的所述芯层3挤压入所述网格孔320中并连接在一起。所述加强筋条32是一种条状体,可以是细木条、细竹条,还或者是纤维条、普通钢丝条或弹性钢丝条等,当它们与植物纤维混合后具有较强的抗折弯强度和抗冲击的弹性能力。

Claims (9)

1.通透性的纤维板,包括芯层和包覆所述芯层的上外层和下外层,所述芯层是包括有植物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的纤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层和下外层中包括有涤纶毛形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所述芯层的植物纤维和低熔点双组份皮芯纤维预先混合后,先经过低温预烘后再铺设到所述下外层和上外层之间;然后将依次上下叠合铺设好的下外层、芯层和上外层三层材料同时送入到热烘炉中通过热烘压工艺一体化定型;所述上外层、芯层和下外层通过位于它们之间界面的低熔点双组份皮芯聚酯纤维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透性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的植物纤维是棕纤维或麻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透性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层和下外层中还包括有天然棉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透性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层和下外层是布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透性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横向敷设在所述芯层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透性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窗口孔,所述加强板上下两面的所述芯层挤压入所述窗口孔中并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透性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横向敷设在所述芯层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透性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条纵横交错呈网状。
9.根据权利要求1、2、5、6、7或8所述的通透性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在热烘过程中,热风在整个所述纤维板平面大致均匀地分布。
CN201310004645.8A 2013-01-07 2013-01-07 通透性的纤维板 Active CN1030316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4645.8A CN103031668B (zh) 2013-01-07 2013-01-07 通透性的纤维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4645.8A CN103031668B (zh) 2013-01-07 2013-01-07 通透性的纤维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1668A CN103031668A (zh) 2013-04-10
CN103031668B true CN103031668B (zh) 2015-04-01

Family

ID=48019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4645.8A Active CN103031668B (zh) 2013-01-07 2013-01-07 通透性的纤维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16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2321B (zh) * 2013-07-31 2016-03-23 浏阳市南方椰棕厂 一种纤维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52320B (zh) * 2013-07-31 2016-03-23 浏阳市南方椰棕厂 一种纤维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52319B (zh) * 2013-07-31 2016-03-23 浏阳市南方椰棕厂 一种纤维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4182434A (zh) * 2021-11-26 2022-03-15 广州中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车用声学棉及其制造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81A (zh) * 1993-03-24 1996-04-03 丹尼尔·A·廷格利 用于木制构件的并排纤维加强板
CN1510191A (zh) * 2002-12-26 2004-07-07 施建钍 一种化学短纤维垫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776063A (zh) * 2005-12-13 2006-05-24 东华大学 一种服饰用水刺复合非织造布及其生产方法
CN101132952A (zh) * 2005-02-21 2008-02-27 开若姆科技株式会社 具有多层结构的机动车内饰产品用部件
CN101560733A (zh) * 2008-04-18 2009-10-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一种织物与非织造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4729A (zh) * 2010-12-31 2011-09-07 昆山吉美川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聚酯纤维椰棕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2626548U (zh) * 2012-06-01 2012-12-26 晋江市港益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性能更佳的针刺无纺布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81A (zh) * 1993-03-24 1996-04-03 丹尼尔·A·廷格利 用于木制构件的并排纤维加强板
CN1510191A (zh) * 2002-12-26 2004-07-07 施建钍 一种化学短纤维垫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32952A (zh) * 2005-02-21 2008-02-27 开若姆科技株式会社 具有多层结构的机动车内饰产品用部件
CN1776063A (zh) * 2005-12-13 2006-05-24 东华大学 一种服饰用水刺复合非织造布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60733A (zh) * 2008-04-18 2009-10-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一种织物与非织造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4729A (zh) * 2010-12-31 2011-09-07 昆山吉美川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聚酯纤维椰棕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2626548U (zh) * 2012-06-01 2012-12-26 晋江市港益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性能更佳的针刺无纺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1668A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1668B (zh) 通透性的纤维板
CN102720000B (zh) 一种多层复合定型羽绒絮片的加工方法
CN109023721B (zh) 一种密度梯度纤维垫的制备方法及纤维垫
CN105113121B (zh) 一种柔软性热轧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CN102260959A (zh) 一种快速高回弹高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4258A (zh) 一种复合环保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8369A (zh) 一种双面定型无胶棉絮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44744A (zh) 整张铺叠型任意长度重组竹型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60843B (zh) 一次成型床垫
CN102172929A (zh) 一种用秸秆生产木束板的技术方法
CN103352319B (zh) 一种纤维板及其制作方法
RU2443812C2 (ru) Изоляционные кластеры, выполненные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увеличения их объема, изготовленные из натураль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101607410B (zh) 葵花秆层积板制片组坯方法及压制工艺
CN103088519B (zh) 一种聚酯导电滤带的生产工艺
CN105365025B (zh) 一种椰炭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0171A (zh) 一种多组份高分子聚合物纤维吸音保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7313862U (zh) 一种多组分复合蓬松非织造材料
CN101607409A (zh) 烟秆层积板制片组坯方法及压制工艺
TW201723260A (zh) 直立棉及其製備方法
JP6064208B2 (ja) 繊維板の製造方法
CN107217419A (zh) 一种新型功能性面料加工机械
CN103437070A (zh) 一种纤维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0360731C (zh) 纤维复合保温材料生产联合机
CN103317780B (zh) 一种多层复合弹性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52321B (zh) 一种纤维板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