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9746A - 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9746A
CN103029746A CN201310000213XA CN201310000213A CN103029746A CN 103029746 A CN103029746 A CN 103029746A CN 201310000213X A CN201310000213X A CN 201310000213XA CN 201310000213 A CN201310000213 A CN 201310000213A CN 103029746 A CN103029746 A CN 103029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reaction plate
rotor
aerotron
permanen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02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9746B (zh
Inventor
陈蜀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ling Wangk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蜀乔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蜀乔 filed Critical 陈蜀乔
Priority to CN2013100002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9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9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9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9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9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由扭矩传感器3、方位传感器4、电磁助力盘5、电控板6构成;扭矩传感器3转轴和方位传感器4转轴及电磁助力盘5转子的轴均与方向盘转向轴2同轴;扭矩传感器3和方位传感器4将驾驶员操控方向盘的扭矩信号和方位信号通过信号线9传输至电控板6中,电控板通过电控供电线7控制电磁助力盘5。由于本发明没使用电动机,而采用电磁助力盘实现转向助力,因而无需把转向指令传递给电动机,这就完全消除超调;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全部是机械部件连接,路感直接,结构极其简单,提高了可靠性高,降低了制造成本,实现了轻便、节能、响应迅速的目标,兼具多种优点,极具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转向助力主要采用机械液压助力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两类。1.机械液压助力系统:机械液压助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液压泵、油管、压力流体控制阀、V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等。这种助力方式是将一部分发动机动力输出转化成液压泵压力,对转向系统施加辅助作用力,从而使轮胎转向,根据系统内液流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常压式液压助力和常流式液压助力。两种液压助力中,转向油泵都是必备部件,它可以将输入的发动机机械能转化为油液的压力。由于依靠发动机动力来驱动油泵,能耗比较高,所以车辆的行驶动力无形中就被消耗了一部分;液压系统的管路结构非常复杂,各种控制油液的阀门数量繁多,后期的保养维护需要成本;整套油路经常保持高压状态,使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这些都是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缺点所在。其优势有: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全部是机械部件连接,操控精准,路感直接,信息反馈丰富;液压泵由发动机驱动,转向动力充沛,大小车辆都适用;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平均制造成本低。机械液压助力大幅消耗发动机动力,所以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开发出了更节省能耗的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助力的原理与机械液压助力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油泵由电动机驱动,同时助力力度可变。车速传感器监控车速,电控单元获取数据后通过控制转向控制阀的开启程度改变油液压力,从而实现转向助力力度的大小调节。电子液压助力拥有机械液压助力的大部分优点,同时还降低了能耗,反应也更加灵敏,转向助力大小也能根据转角、车速等参数自行调节,更加人性化。不过引入了很多电子单元,其制造、维修成本也会相应增加,使用稳定性也不如机械液压式的牢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不管是机械液压还是电子液压,终究是采用油液加压的方式来实现助力,不够直接而且消耗行驶动力,油泵憋坏了也比较烦人,由此应运而生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这套系统里不再有油液、管路,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干脆的电子线路和设备,主要组件有电控单元、车速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电动机等等,原理也不复杂:传感器把采集到的车速、转角信息输送给ECU,ECU决定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和助力电流大小,把指令传递给电动机,电动机将辅助动力施加到转向系统中,这样实时调整的转向助力便得以实现。不过电动机直接驱动转向机构,只能提供有限的辅助力度,难以在大型车辆上使用;同时电子部件较多,系统稳定性、可靠性都不如机械式部件;由于决定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和助力电流大小,把指令传递给电动机,控制程序成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核心技术,很难完全消除超调,该系统隔离了人与路面的直接联系,使得路感信息匮乏,实际驾驶中的操控乐趣大大减少;以及成本较高等等,这些都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劣势所在。从长远来看,电子助力似乎成为发展趋势所在,轻便、节能、响应迅速,不过在驾驶层面的劣势短期内还不能得到很好的弥补(各有所长 三种常见助力转向系统介绍,胡正暘 ,汽车之家, 2010年06月24日)。
具有电子助力的优势,又有液压助力的路感,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这样兼具多向优点的助力装置是市场急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机械液压助力系统能耗比较高,管路结构非常复杂,各种控制油液的阀门数量繁多以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该系统隔离了人与路面的直接联系,使得路感信息匮乏,存在超调等缺陷,为避免两类助力转向系统存在的诸多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采用电磁主力盘来实现转向助力。
本发明由扭矩传感器3、方位传感器4、电磁助力盘5、电控板6构成;扭矩传感器3转轴和方位传感器4转轴及电磁助力盘5转子的轴均与方向盘转向轴2同轴;扭矩传感器3和方位传感器4将驾驶员操控方向盘的扭矩信号和方位信号通过信号线9传输至电控板6中,电控板通过电控供电线7控制电磁助力盘5。
电磁助力盘5由叉形电磁铁、叉形电磁铁线圈11、轴承孔12、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转子磁齿15、转子辐板17、转子磁齿固定盘18、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 构成;叉形电磁铁采用硅钢片等具有退磁特性的材料,电磁助力盘设置外壳,定子固定于外壳上,外壳固定在车体上,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的叉形电磁铁缠绕叉形电磁铁线圈11,线圈缠绕时避让轴承孔12,固定盘均分设置n组电磁铁,线圈分别是L1、L3、L5、…L2n+1,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叉形电磁铁的n组电磁铁线圈分别是L2、L4、L6、…、L2n,通电后产生叉形电磁铁线圈N极11和叉形电磁铁线圈S极13,n组N极和n组S极分别在同一半圆方向,共计2×n×2×2磁极,所有磁极均分圆周360o,n的取值范围为2~10,n取值越大,控制越精密,电磁助力盘的直径80~800mm,转子和定子盘之间的间隙小于3mm;转子转盘由转子磁齿15、转子辐板17、转子磁齿固定盘18构成,转子磁齿15固定于转子磁齿固定盘18上,转子磁齿15的宽度小于叉形电磁铁一端叉形磁极的间隔,转子磁齿固定盘18直径等于定子转盘直径,转子辐板17设置转子辐板空洞16,以减轻转子质量造成的惯性。
方位传感器4由永磁铁20、永磁体固定盘21,触发叶片22、霍尔集成块23、霍尔传感器24、导板25构成;永磁铁20安装在永磁体固定盘21下方外缘,永磁铁数量为4n,均分圆周360o,相邻永磁铁极性互为相反,永磁铁的极性径向设置,霍尔传感器24设置弧形凹槽,永磁体固定盘21轴心与方向盘转向轴2同轴,永磁体固定盘21的直径大于方向盘转向轴2,小于100mm,永磁体固定盘21下方的永磁体20可以在弧形凹槽内自由转动,霍尔传感器24内径向设置导板25,触发叶片22设置在弧形凹槽一侧,触发叶片后设置霍尔集成块23。
电控板设置两路信号放大电路,分别用于放大扭矩信号和方位信号,方位信号需整理放大成为方波电压,根据永磁体20的排列形式,相邻方波电压相反,幅值相等,利用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将正负方波进行分离,正方波电压控制三极管Ta1、Ta3、…、    Ta2n+1的开启和关断,出现正方波打开三极管,否则关断,负方波电压控制三极管Tb1、Tb3、…、    Tb2n+1开启和关断,出现负方波打开三极管,否则关断;扭矩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电压幅值的大小对应于扭矩的大小,电压的正负对应扭矩的方向,利用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将正负波进行分离,正波电压通过三极管Ta2、Ta4、…、    Ta2n基极控制该三极管射极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正比于正波电压;负波电压通过三极管Tb2、Tb4、…、    Tb2n基极控制该三极管射极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正比于负波电压。
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的L2n+1线圈输入端与三极管Ta2n射极相连通,该盘所有线圈的输出端连通接地,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的L2n电磁铁线圈输入端与三极管Tb2n射极相连通,该盘所有线圈的输出端连通接地,采用蓄电池对电磁线圈供电,电源正负极之间设置有电容C。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采用n=3的方案。其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弯时,转动方向盘,扭矩传感器和方位传感器给出相应的信号。扭矩传感器给出扭矩信号,输入电控板进行放大,扭矩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电压幅值的大小对应于扭矩的大小,电压的正负对应扭矩的方向,利用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将正负波进行分离,正波电压通过三极管Ta2、Ta4、…、Ta2n基极控制该三极管射极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正比于正波电压;负波电压通过三极管Tb2、Tb4、…、    Tb2n基极控制该三极管射极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正比于负波电压。如图3所示,若是正波电压,打开三极管Ta2、Ta4、…、    Ta2n,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上14的电磁线圈L1、L3、L5通电,构成电磁铁,叉形两端电磁均为N极,在两个N极之间下方的转子磁齿固定盘18上的永磁体磁齿的极性为NS,这样就形成定子盘上的后端N极推动转子盘上的N极,定子盘上的前端N极吸引转子盘上的N极,三组电磁铁一推一拉,沿转动方向产生了一个力,该力的强弱决于线圈电流的大小,线圈电流又决定于扭矩的大小,这样的转向助力严格正比于人施加在方向盘上的转向力,既不会滞后也不会超前,这在原理上就杜绝了超调的产生。
方位信号被放大成为方波电压,根据永磁体20的排列形式,相邻方波电压相反,幅值相等,利用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将正负方波进行分离,正方波电压控制三极管Ta1、Ta3、…、    Ta2n+1的开启和关断,出现正方波打开三极管,否则关断,负方波电压控制三极管Tb1、Tb3、…、    Tb2n+1开启和关断,出现负方波打开三极管,否则关断;这样就让相应的电磁线圈处于工作状态。方波信号传感器采用的是霍尔传感器24,霍尔信号发生器为有源器件,它需要提供电源才能工作,霍尔信号集成块的电源由点火器提供。霍尔集成电路输出级的集电极为开路输出形式,霍尔信号发生器有三根引出线且与点火器件相连接,其中一根是电源输入线,一根是霍尔信号输出线,一根是接地线。 当电流通过放在磁场中的半导体基片(称霍尔元件)且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通的半导体基片的横向侧面上即产生一个电压,这个电压称为霍尔电压。霍尔电压的高低与通过的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霍尔信号发生器的特点:1)工作可靠性高,霍尔信号发生器无磨损部件,不受灰尘、油污的影响,无调整部件,小型坚固,寿命长等优点;2)霍尔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与叶轮叶片的位置有关,但与叶轮叶片的运动速度无关。也就是说它与磁通变化的速率无关,它与磁感应信号发生器不同,它不受方向盘转速的影响,使得三极管处于正确稳定的工作状态。这是电磁传感器不具有的。这一特性正是本发明所需要的。
扭矩信号,可采用市场出售的扭矩传感器,将该扭矩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按要求进行整理,即满足电压幅值的大小对应于扭矩的大小,电压的正负对应扭矩的方向。利用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将正负波进行分离,正波电压通过三极管Ta2、Ta4、…、    Ta2n基极控制该三极管射极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正比于正波电压;负波电压通过三极管Tb2、Tb4、…、    Tb2n基极控制该三极管射极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正比于负波电压。
方位信号控制电磁线圈处于可工作状态,扭矩信号控制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决定助力扭矩的大小,两者协调才能正确工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采用电磁助力盘实现转向助力,转向动力充沛,大小车辆都适用;由于本发明没有采用电动机,因而无需把转向指令传递给电动机,然后通过控制程序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这就完全消除超调,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全部是机械部件连接,实现了人与路面的直接联系,路感直接,信息反馈丰富,大大提高了驾驶操控的乐趣,路感强烈,操控精准;本发明避免了现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部件较多,系统稳定性、可靠性都不如机械式部件的缺点,结构极其简单,提高了可靠性高,降低了制造成本。实现了轻便、节能、响应迅速的目标,兼具多种优点,极具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磁助力盘定子及转子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磁助力盘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位传感器俯视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霍尔传感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扭矩、方位信号放大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电磁助力盘电路原理图。
图1-7中:1、方向盘,2、方向盘转向轴,3、扭矩传感器,4、方位传感器,5、电磁助力盘,6、电控板,7、电控供电线,8、蓄电池,9、信号线,10、叉形电磁铁,11、叉形电磁铁线圈N极,12、轴承孔,13、叉形电磁铁线圈S极,14、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5、转子磁齿,16、转子辐板空洞,17、转子辐板,18、转子磁齿固定盘,19、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20、永磁铁,21、永磁体固定盘,22、触发叶片,23、霍尔集成块,24、霍尔传感器,25、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例一:本发明由扭矩传感器3、方位传感器4、电磁助力盘5、电控板6构成;扭矩传感器3转轴和方位传感器4转轴及电磁助力盘5转子的轴均与方向盘转向轴2同轴;扭矩传感器3和方位传感器4将驾驶员操控方向盘的扭矩信号和方位信号通过信号线9传输至电控板6中,电控板通过电控供电线7控制电磁助力盘5。
电磁助力盘5由叉形电磁铁、叉形电磁铁线圈11、轴承孔12、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转子磁齿15、转子辐板17、转子磁齿固定盘18、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 构成;叉形电磁铁采用硅钢片等具有退磁特性的材料,电磁助力盘设置外壳,定子固定于外壳上,外壳固定在车体上,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的叉形电磁铁缠绕叉形电磁铁线圈11,线圈缠绕时避让轴承孔12,固定盘均分设置n组电磁铁,线圈分别是L1、L3、L5、…L2n+1,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叉形电磁铁的n组电磁铁线圈分别是L2、L4、L6、…、L2n,通电后产生叉形电磁铁线圈N极11和叉形电磁铁线圈S极13,n组N极和n组S极分别在同一半圆方向,共计2×n×2×2磁极,所有磁极均分圆周360o,n的取值范围为2~10,n取值越大,控制越精密,电磁助力盘的直径80~800mm,转子和定子盘之间的间隙小于3mm;转子转盘由转子磁齿15、转子辐板17、转子磁齿固定盘18构成,转子磁齿15固定于转子磁齿固定盘18上,转子磁齿15的宽度小于叉形电磁铁一端叉形磁极的间隔,转子磁齿固定盘18直径等于定子转盘直径,转子辐板17设置转子辐板空洞16,以减轻转子质量造成的惯性。
例二:本发明由扭矩传感器3、方位传感器4、电磁助力盘5、电控板6构成;扭矩传感器3转轴和方位传感器4转轴及电磁助力盘5转子的轴均与方向盘转向轴2同轴;扭矩传感器3和方位传感器4将驾驶员操控方向盘的扭矩信号和方位信号通过信号线9传输至电控板6中,电控板通过电控供电线7控制电磁助力盘5。
电磁助力盘5由叉形电磁铁、叉形电磁铁线圈11、轴承孔12、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转子磁齿15、转子辐板17、转子磁齿固定盘18、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 构成;叉形电磁铁采用硅钢片等具有退磁特性的材料,电磁助力盘设置外壳,定子固定于外壳上,外壳固定在车体上,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的叉形电磁铁缠绕叉形电磁铁线圈11,线圈缠绕时避让轴承孔12,固定盘均分设置n组电磁铁,线圈分别是L1、L3、L5、…L2n+1,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叉形电磁铁的n组电磁铁线圈分别是L2、L4、L6、…、L2n,通电后产生叉形电磁铁线圈N极11和叉形电磁铁线圈S极13,n组N极和n组S极分别在同一半圆方向,共计2×n×2×2磁极,所有磁极均分圆周360o,n的取值范围为2~10,n取值越大,控制越精密,电磁助力盘的直径80~800mm,转子和定子盘之间的间隙小于3mm;转子转盘由转子磁齿15、转子辐板17、转子磁齿固定盘18构成,转子磁齿15固定于转子磁齿固定盘18上,转子磁齿15的宽度小于叉形电磁铁一端叉形磁极的间隔,转子磁齿固定盘18直径等于定子转盘直径,转子辐板17设置转子辐板空洞16,以减轻转子质量造成的惯性。
方位传感器4由永磁铁20、永磁体固定盘21,触发叶片22、霍尔集成块23、霍尔传感器24、导板25构成;永磁铁20安装在永磁体固定盘21下方外缘,永磁铁数量为4n,均分圆周360o,相邻永磁铁极性互为相反,永磁铁的极性径向设置,霍尔传感器24设置弧形凹槽,永磁体固定盘21轴心与方向盘转向轴2同轴,永磁体固定盘21的直径大于方向盘转向轴2,小于100mm,永磁体固定盘21下方的永磁体20可以在弧形凹槽内自由转动,霍尔传感器24内径向设置导板25,触发叶片22设置在弧形凹槽一侧,触发叶片后设置霍尔集成块23。
例三:本发明由扭矩传感器3、方位传感器4、电磁助力盘5、电控板6构成;扭矩传感器3转轴和方位传感器4转轴及电磁助力盘5转子的轴均与方向盘转向轴2同轴;扭矩传感器3和方位传感器4将驾驶员操控方向盘的扭矩信号和方位信号通过信号线9传输至电控板6中,电控板通过电控供电线7控制电磁助力盘5。
电磁助力盘5由叉形电磁铁、叉形电磁铁线圈11、轴承孔12、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转子磁齿15、转子辐板17、转子磁齿固定盘18、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 构成;叉形电磁铁采用硅钢片等具有退磁特性的材料,电磁助力盘设置外壳,定子固定于外壳上,外壳固定在车体上,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的叉形电磁铁缠绕叉形电磁铁线圈11,线圈缠绕时避让轴承孔12,固定盘均分设置n组电磁铁,线圈分别是L1、L3、L5、…L2n+1,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叉形电磁铁的n组电磁铁线圈分别是L2、L4、L6、…、L2n,通电后产生叉形电磁铁线圈N极11和叉形电磁铁线圈S极13,n组N极和n组S极分别在同一半圆方向,共计2×n×2×2磁极,所有磁极均分圆周360o,n的取值范围为2~10,n取值越大,控制越精密,电磁助力盘的直径80~800mm,转子和定子盘之间的间隙小于3mm;转子转盘由转子磁齿15、转子辐板17、转子磁齿固定盘18构成,转子磁齿15固定于转子磁齿固定盘18上,转子磁齿15的宽度小于叉形电磁铁一端叉形磁极的间隔,转子磁齿固定盘18直径等于定子转盘直径,转子辐板17设置转子辐板空洞16,以减轻转子质量造成的惯性。
方位传感器4由永磁铁20、永磁体固定盘21,触发叶片22、霍尔集成块23、霍尔传感器24、导板25构成;永磁铁20安装在永磁体固定盘21下方外缘,永磁铁数量为4n,均分圆周360o,相邻永磁铁极性互为相反,永磁铁的极性径向设置,霍尔传感器24设置弧形凹槽,永磁体固定盘21轴心与方向盘转向轴2同轴,永磁体固定盘21的直径大于方向盘转向轴2,小于100mm,永磁体固定盘21下方的永磁体20可以在弧形凹槽内自由转动,霍尔传感器24内径向设置导板25,触发叶片22设置在弧形凹槽一侧,触发叶片后设置霍尔集成块23。
电控板设置两路信号放大电路,分别用于放大扭矩信号和方位信号,方位信号需整理放大成为方波电压,根据永磁体20的排列形式,相邻方波电压相反,幅值相等,利用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将正负方波进行分离,正方波电压控制三极管Ta1、Ta3、…、    Ta2n+1的开启和关断,出现正方波打开三极管,否则关断,负方波电压控制三极管Tb1、Tb3、…、    Tb2n+1开启和关断,出现负方波打开三极管,否则关断;扭矩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电压幅值的大小对应于扭矩的大小,电压的正负对应扭矩的方向,利用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将正负波进行分离,正波电压通过三极管Ta2、Ta4、…、    Ta2n基极控制该三极管射极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正比于正波电压;负波电压通过三极管Tb2、Tb4、…、    Tb2n基极控制该三极管射极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正比于负波电压。
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的L2n+1线圈输入端与三极管Ta2n射极相连通,该盘所有线圈的输出端连通接地,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的L2n电磁铁线圈输入端与三极管Tb2n射极相连通,该盘所有线圈的输出端连通接地,采用蓄电池对电磁线圈供电,电源正负极之间设置有电容C。

Claims (5)

1.一种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其特征是它由扭矩传感器(3)、方位传感器(4)、电磁助力盘(5)、电控板(6)构成;扭矩传感器(3)转轴和方位传感器(4)转轴及电磁助力盘(5)转子的轴均与方向盘转向轴(2)同轴;扭矩传感器(3)和方位传感器(4)将驾驶员操控方向盘的扭矩信号和方位信号通过信号线(9)传输至电控板(6)中,电控板通过电控供电线(7)控制电磁助力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其特征是电磁助力盘(5)由叉形电磁铁、叉形电磁铁线圈(11)、轴承孔(12)、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转子磁齿(15)、转子辐板(17)、转子磁齿固定盘(18)、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构成;叉形电磁铁采用硅钢片等具有退磁特性的材料,电磁助力盘设置外壳,定子固定于外壳上,外壳固定在车体上,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的叉形电磁铁缠绕叉形电磁铁线圈(11),线圈缠绕时避让轴承孔(12),固定盘均分设置n组电磁铁,线圈分别是L1、L3、L5、…L2n+1,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叉形电磁铁的n组电磁铁线圈分别是L2、L4、L6、…、L2n,通电后产生叉形电磁铁线圈N极11和叉形电磁铁线圈S极13,n组N极和n组S极分别在同一半圆方向,共计2×n×2×2磁极,所有磁极均分圆周360o,n的取值范围为2~10,n取值越大,控制越精密,电磁助力盘的直径80~800mm,转子和定子盘之间的间隙小于3mm;转子转盘由转子磁齿(15)、转子辐板(17)、转子磁齿固定盘(18)构成,转子磁齿(15)固定于转子磁齿固定盘(18)上,转子磁齿(15)的宽度小于叉形电磁铁一端叉形磁极的间隔,转子磁齿固定盘(18)直径等于定子转盘直径,转子辐板17设置转子辐板空洞(16),以减轻转子质量造成的惯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其特征是方位传感器(4)由永磁铁(20)、永磁体固定盘(21),触发叶片(22)、霍尔集成块(23)、霍尔传感器(24)、导板(25)构成;永磁铁(20)安装在永磁体固定盘(21)下方外缘,永磁铁数量为4n,均分圆周360o,相邻永磁铁极性互为相反,永磁铁的极性径向设置,霍尔传感器(24)设置弧形凹槽,永磁体固定盘(21)轴心与方向盘转向轴(2)同轴,永磁体固定盘(21)的直径大于方向盘转向轴(2),小于100mm,永磁体固定盘(21)下方的永磁体(20)可以在弧形凹槽内自由转动,霍尔传感器(24)内径向设置导板(25),触发叶片(22)设置在弧形凹槽一侧,触发叶片后设置霍尔集成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其特征是电控板设置两路信号放大电路,分别用于放大扭矩信号和方位信号,方位信号需整理放大成为方波电压,根据永磁体(20)的排列形式,相邻方波电压相反,幅值相等,利用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将正负方波进行分离,正方波电压控制三极管Ta1、Ta3、…、    Ta2n+1的开启和关断,出现正方波打开三极管,否则关断,负方波电压控制三极管Tb1、Tb3、…、    Tb2n+1开启和关断,出现负方波打开三极管,否则关断;扭矩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电压幅值的大小对应于扭矩的大小,电压的正负对应扭矩的方向,利用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将正负波进行分离,正波电压通过三极管Ta2、Ta4、…、    Ta2n基极控制该三极管射极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正比于正波电压;负波电压通过三极管Tb2、Tb4、…、Tb2n基极控制该三极管射极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正比于负波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其特征是上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4)的L2n+1线圈输入端与三极管Ta2n射极相连通,该盘所有线圈的输出端连通接地,下定子叉形电磁铁固定盘(19)的L2n电磁铁线圈输入端与三极管Tb2n射极相连通,该盘所有线圈的输出端连通接地,采用蓄电池对电磁线圈供电,电源正负极之间设置有电容C。
CN201310000213.XA 2013-01-01 2013-01-01 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 Active CN103029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0213.XA CN103029746B (zh) 2013-01-01 2013-01-01 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0213.XA CN103029746B (zh) 2013-01-01 2013-01-01 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9746A true CN103029746A (zh) 2013-04-10
CN103029746B CN103029746B (zh) 2017-03-29

Family

ID=48017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0213.XA Active CN103029746B (zh) 2013-01-01 2013-01-01 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974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1572A (zh) * 2013-10-28 2014-03-2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线性运动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
CN104401391A (zh) * 2014-10-20 2015-03-11 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齿条式磁流体电控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9024A (en) * 1983-05-05 1986-12-16 Allied Corporation Electrical power assisted steering system
CN101416372A (zh) * 2006-04-04 2009-04-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机及用于该电动机的电力供应控制装置
JP4525283B2 (ja) * 2003-10-21 2010-08-1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1580429U (zh) * 2009-04-30 2010-09-15 浙江关西电机有限公司 伺服助力转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9024A (en) * 1983-05-05 1986-12-16 Allied Corporation Electrical power assisted steering system
JP4525283B2 (ja) * 2003-10-21 2010-08-1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416372A (zh) * 2006-04-04 2009-04-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机及用于该电动机的电力供应控制装置
CN201580429U (zh) * 2009-04-30 2010-09-15 浙江关西电机有限公司 伺服助力转向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1572A (zh) * 2013-10-28 2014-03-2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线性运动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
CN104401391A (zh) * 2014-10-20 2015-03-11 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齿条式磁流体电控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9746B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08005224A (es) Motor/generador de iman permanente sin escobillas con desacoplamiento axial del rotor para eliminar las perdidas por momento de torcion inducidas por el iman.
CN101282071A (zh) 电动车辆车轮直接驱动用永磁同步轮毂电机
CN202987263U (zh) 重型车辆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CN103010298A (zh) 重型车辆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33813A (zh) 分体式电磁耦合离合器及以其作动力的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CN103029746A (zh) 汽车转向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
CN203509913U (zh) 一种数控磨床工件主轴机构
CN103391034A (zh) 电动汽车轮毂用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及方法
CN203805986U (zh) 一种汽车电磁柱状助力转向装置
CN202389447U (zh) 一种节能型车用液压助力转向油泵
CN203854717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07449604U (zh) 一种电动助力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CN105946590A (zh) 一种全轮独立驱动有感无刷电动车制动的装置及方法
CN204296854U (zh) 节能降噪的电动叉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CN202624358U (zh) 一种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CN201181217Y (zh) 一种磁感应式车速里程表
CN201341077Y (zh) 一种外转子直驱式永磁同步力矩伺服电机
CN109228885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子差速计算方法
CN108058744B (zh) 一种两轮驱动汽车转向装置
CN103991473A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03958289U (zh)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02847690U (zh) 汽车电控液力独立轴端驱动系统控制装置
CN103121468A (zh) 一种新型节能型电控助力转向系统
CN202966419U (zh) 压路机电子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CN203511756U (zh) 一种线性运动无超调电磁助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Ju

Inventor after: Huang Mingyong

Inventor after: Cai Guangfan

Inventor after: Liu Ling

Inventor before: Chen Shuqi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17

Address after: 241000 Nan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usiness Incubation Park, room A, room 2018

Applicant after: Nanling Wangk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650224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Bailong Temple century dragon Panlong District Bailong Road 9-2-1-202

Applicant before: Chen Shuqi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Ju

Inventor after: Huang Mingyong

Inventor after: Yang Weizhen

Inventor after: Cai Guangfan

Inventor after: Liu Li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Ju

Inventor before: Huang Mingyong

Inventor before: Cai Guangfan

Inventor before: Liu L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